A.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為哥倫布麥哲倫實現遠洋航行提供重要技術保證的是
指南針。一根裝在軸上的磁針,磁針在天然地磁場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轉動並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南極指向地理南極(磁場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
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針的發明有三類部件,分別是司南、羅盤和磁針,均屬於中國的發明。
(1)退動哥侖布的中國發明擴展閱讀:
哥倫布麥哲倫的航海目的和動機是不一樣的。哥倫布開始航海事業是因為自己的興趣使然,更是為了證明地球也是圓的這一道理。從小就嚮往探險和航海的哥倫布在長大之後更加堅定內心的夢想。哥倫布認為,從一個地方出發一直向前走,最終會回到那個地方。
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身體力行,著手於航海事業。哥倫布的航海事業完全是出於自願,自發地組織,自己去說服西班牙女王資助自己的事業。而麥哲倫的航海則帶了一些政治色彩和國家之間相互較勁的黑暗鬥爭。
哥倫布麥哲倫的航海成果也不一樣。哥倫布開辟了新航線,橫渡大西洋並且到達了美洲大陸。但是,沒有完成自己環球旅行的夢想。和他相比,麥哲倫就幸運多了,麥哲倫的船隊橫渡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最後回到了歐洲,完成了世界上首次環球旅行。
B. 四大發明中為哥倫布提供重要技術保證的是
那必須是指南針啊。如果說火葯是西方殖民者征服美洲的軍事力量的保證,印刷術和造紙術是傳播文化交流的見證,那麼發現美洲,建立殖民地的技術保證就是指南針了,沒有指南針,航海就如同無頭蒼蠅般到處亂碰,也許歷史就變成另一種情況了。
C. 航海家哥倫布發明了新大陸.修改病句
病因:用詞不當
故,應改為:航海家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
D.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為哥倫布提供保證的是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為哥倫布提供保證的是指南針。中國指南針的外傳,歐洲造船業和航海術的發達,為遠洋航行和開辟新航路提供了條件。其中最先取得發展的是葡萄牙人,他們的船隊向東航行;其次是西班牙人,他們另闢海途,轉而西航。
在哥倫布1492年的第一次航行中,他在巴哈馬群島的一個他叫作「聖薩爾瓦多」的地方登陸,而不是計劃中的日本。在後來的三次航行中,哥倫布到達過大安的列斯群島、小安的列斯群島、加勒比海岸的委內瑞拉、以及中美洲,並宣布它們為西班牙帝國的領地。
(4)退動哥侖布的中國發明擴展閱讀:
哥倫布的首次遠航探險、航渡美洲在地理開發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哥倫布一行到達了美洲東部中段的印度群島的兩個大島古巴、海地和若干小島,從而拉開了發現新大陸的帷幕。哥倫布一行開辟了從歐洲橫渡大西洋到美洲並安全返回的新航路,從而把美洲和歐洲、進而把新大陸和舊大陸緊密地聯系起來。
哥倫布對他以為的「西印度地區」做了較詳細的記載和描繪,使舊大陸的人們對這里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至此,由葡萄牙人開創的中世紀晚期以來的地理到達從量變發展到質變,從漸進演化成飛躍,從而開始了地理大發現。
E. 中國指南針的發明與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間有何聯系
指南針在航海中指示方向的作用非常重要。指南針的發明與西傳促進了當時我國回和印度洋、太平洋西部沿岸國答家經濟文化的交流,促進了各國航海事業的發展並為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創造了前提條件。指南針的發明和應用於航海對全世界做出了重大貢獻。
F. 第1個開辟通往東方的新航路的航海家是誰啊
(1)1497年7月8日達•伽馬受葡萄牙國王派遣,尋找通往印度的新航路,他於於1498年5月到達印度南部,成為第一個開辟了通往東方新航路的航海家;麥哲倫的船隊第一個完成了環球航行,從而有力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
(2)1492年,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在西班牙王室資助下從西班牙起程,橫渡大西洋,經過兩個多月航行到達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他認為自己到達了亞洲的印度,所以稱當地居民為印第安人.實際上哥倫布發現了一個原來不被歐洲人所知的新大陸.故對應路線為B.
(3)四大發明中,為麥哲倫環球航行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提供重要條件的是指南針.
(4)印第安人」認為:哥倫布是一個惡魔,必須全盤否定.理由是他給印第安人帶來了破壞和掠奪.「歐洲人」認為哥倫布是一個功臣,必須充分肯定.理由是他發現美洲新大陸具有劃時代意義,加強了世界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聯系,世界市場開始形成,從而推動世界的文明進程.歷史評價要求全面、客觀、公正.哥倫布遠航美洲給印第安人帶來了巨大災難,加劇了他們的貧窮和落後,同時在客觀上使掠奪的財富成為資本的原始積累,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有其進步性.
故答案為:
(1)達•伽馬;哥倫布.
(2)B.
(3)指南針.
(4)印第安人」認為:哥倫布是一個惡魔,必須全盤否定.理由是他給印第安人帶來了破壞和掠奪.或「歐洲人」認為哥倫布是一個功臣,必須充分肯定.理由是他發現美洲新大陸具有劃時代意義,加強了世界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聯系,世界市場開始形成,從而推動世界的文明進程.
G. 中國四大發明中為哥倫布提供重要保證的是
我國的四大發明分別是造紙,印刷,指南針,火葯。那麼在傳播到歐洲之後,隨著航海時代的到來,又由歐洲人傳播到了全世界。像題主說的哥倫布探索發現美洲,就是四大發明在實踐上的重要應用。首先航海的最基本需求就是分辨方向,那麼指南針就可以保證即使在大霧天或者是無法見到星星太陽月亮等星體的時候幫助航行者分辨方向。其次,在探索陌生的美洲大陸時,火葯可以幫助哥倫布這些探險家更容易的保持火源,同時還可以作為武器保護自己。最後,不論是記錄航線還是記錄探索的各類見聞,都需要造紙術所製造的紙張,並且使用印刷術來保存和傳播這些知識。所以四大發明其實為了哥倫布的探險都提供了重要的保證。如果一定要選一個最重要的保證,那麼應該就是指南針了。畢竟在大海航行,如果沒有指南針分辨方向,那麼幾乎是肯定不可能發現美洲大陸的,如果沒有登陸的話,後續那些作用也就無從談起了
H. 請問「哥倫布」是哪裡的然後他是個什麼人物,發明了什麼謝謝。
義大利人,航海家,沒發明什麼,倒是發現了美洲大陸。
不過現在史學家有新說法,在哥倫布之前也有航海家發現美洲。
另外哥倫布資料:
哥倫布(約1451~1506),Colombo,Cristoforo ( Cristóbal Colón)
義大利航海家。生於義大利熱那亞,卒於西班牙巴利亞多利德 Valladolid。一生從事航海活動。先後移居葡萄牙和西班牙。相信大地球形說,認為從歐洲西航可達東方的印度和中國。在西班牙國王支持下,先後4次出海遠航(1492~1493,1493~1496,1498~1500,1502~1504)。開辟了橫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先後到達巴哈馬群島、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達等島。在帕里亞灣南岸首次登上美洲大陸。考察了中美洲宏都拉斯到達連灣2000多千米的海岸線;認識了巴拿馬地峽;發現和利用了大西洋低緯度吹東風,較高緯度吹西風的風向變化。證明了大地球形說的正確性。促進了舊大陸與新大陸的聯系。他誤認為到達的新大陸是印度,並稱當地人為印第安人。
哥倫布十分推祟曾在熱那亞坐過監獄的馬可.波羅,他讀過《馬可·波羅游記》,十分想往印度和中國。當時,地圓說已經很盛行,哥倫布也深信不疑。他先後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國、法國等國國王請求資助,以實現他向西航行到達東方國家的計劃,都遭拒絕。一方面,地圓說的理論尚不十分完備,許多人不相信,把哥倫布看成江湖騙子。一次,在西班牙關於哥倫布計劃的專門的審查委員會上,一位委員問哥倫布:即使地球是圓的,向西航行可以到達東方,回到出發港,那麼有一段航行必然是從地球下面向上爬坡,帆船怎麼能爬上來呢?對此問題,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的哥倫布也只有語塞。另一方面,當時,西方國家對東方物質財富需求除傳統的絲綢、瓷器、茶葉外,最重要的是香料和黃金。其中香料是歐洲人起居生活和飲食烹調必不可少的材料,需求量很大,而本地又不生產。當時,這些商品主要經傳統的海、陸聯運商路運輸。經營這些商品的既得利益集團也極力反對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計劃。哥倫布為實現自己的計劃,到處游說了十幾年。直到1492年,西班牙王後慧眼識英雄,她說服了國王,甚至要拿出自己的私房錢資助哥倫布,使哥倫布的計劃才得以實施。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受西班牙國王派遣,帶著給印度君主和中國皇帝的國書,率領三艘百十來噸的帆船,從西班牙巴羅斯港楊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經七十晝夜的艱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終於發現了陸地。哥倫布以為到達了印度。後來知道,哥倫布登上的這塊土地,屬於現在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馬群島,他當時為它命名為聖薩爾瓦多。 1493年3月15日,哥倫布回到西班牙。此後他又三次重復他的向西航行,又登上了美洲的許多海岸。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認為他到達的是印度。後來,一個叫做亞美利哥的義大利學者,經過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倫布到達的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個原來不為人知的新的大陸。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但是,這塊大陸卻用證實它是新大陸的人的名字命了名:亞美利加洲。後來,對於誰最早發現美洲不斷出現各種微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結論是不容置疑的。這是因為當時,歐洲乃至亞洲、非洲整個舊大陸的人們確實不知大西洋彼岸有此大陸。至於誰最先到達美洲,則是另外的問題,因為美洲土著居民本身就是遠古時期從亞洲遷徙過去的。中國、大洋洲的先民航海到達美洲也是極為可能的,但這些都不能改變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事實。
哥倫布的遠航是大航海時代的開端。新航路的開辟,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它使海外貿易的路線由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從那以後,西方終於走出了中世紀的黑暗,開始以不可阻擋之勢崛起於世界, 並在之後的幾個世紀中,成就海上霸業。一種全新的工業文明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
I. 哥倫布能發現美洲大陸與我國哪項發明有關
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與我國古代發明指南針有關。沒有指南針,地理大發現時代不可能來臨。
J. 如果哥倫布發現的不是美洲,而是中國,會發生什麼
不會有大征服事件發生,因為當時的中國明朝根本不是區區幾個遠涉重洋的小國能撼動的。
中國會更早的接受世界新技術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