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熱乾麵發明人是蔡明偉還是李包大

熱乾麵發明人是蔡明偉還是李包大

發布時間:2021-06-12 05:05:06

Ⅰ 熱乾麵是如何從其他食物中脫穎而出成為武漢的代表的

大概是因為武漢的熱乾麵有著一種儀式感,而且它承載著家鄉的味道,以及對於傳統文化的堅守。說熱乾麵是武漢的代表食物毫不為過,武漢把吃早餐稱為“過早”,而“過早”時最受歡迎的無疑是熱乾麵。不論是包子、饅頭、花捲、面條、米粉、油條,在武漢人心中,都比不上那一碗裹了厚厚的芝麻醬的熱乾麵。

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現在。現在的武漢街頭,也不乏那些急匆匆趕去上班的人。所以這種干拌的面比起那些燙口的米線、面條和需要配著粥、豆漿吃的油條、花捲、饅頭和吃了以後嘴裡會殘留味道的包子來說,武漢人還是更加喜歡那個從小吃到大的味道——熱乾麵。

Ⅱ 你知道誰是武漢熱乾麵的創始人嗎

武漢夏天高溫,跨時長,長期以來人們在面條中加入食用鹼以防變質,這就是熱乾麵的前身—切面。清朝《漢口竹枝詞》就有記載:「三天過早異平常,一頓狼餐飯可忘。 切面豆絲干線粉,魚餐圓子滾雞湯。」[4]
20世紀初,食販李包延續前人切面做法,將面煮熟、瀝水、拌上香油等做成了風味獨特的熱乾麵。後蔡明偉繼承了李包的技藝,並反復改良形成了一套特定的技藝流程,打造了「蔡林記熱乾麵」,以其「爽而勁道、黃而油潤、香而鮮美」著稱。[4]
熱乾麵源於三十年代初期,漢口長堤街賣湯面的蔡明偉。蔡明偉是黃陂蔡榨人,他的湯面做得非常受歡迎,客人經常排隊要等很長時間才能買到,很多客人等不及走掉了,蔡明偉做生意很會動腦筋。為了加快出貨量,通過反復試驗,他終於摸索出一套「撣面」的工藝———就是先把面煮七八成熟,然後快速降溫並均勻抹上油,這樣賣面時,出貨量就快了。有一次蔡明偉在長堤街看到一家麻油作坊,看見他們從芝麻中提取麻油後,芝麻醬閑棄在一邊,香氣撲鼻,他靈機一動;何不將芝麻醬加進面里試一下呢?於是蔡明偉向麻油作坊老闆購買了些許芝麻醬回家。同樣經過多次反復試驗,他覺得滿意了,身邊的人都說好吃,這時候他才信心滿滿推出他的新產品上街叫賣。熱乾麵----這個武漢人民最愛的小吃就這樣誕生了。(此時蔡明偉給這個面起了個名叫「麻醬面」直到1950年工商登記時才正式叫「熱乾麵」)。

Ⅲ 熱乾麵是誰發明

蔡漢文,男,雕塑家,武漢熱乾麵發明人、中華老字型大小蔡林記創始人蔡明緯之長子,被譽為武漢熱乾麵正宗嫡傳第二代掌門人。

其父蔡明緯於上世紀30年代,在「黃陂油麵」和「水切面」的基礎上,先改進而成「把子面」,又改進而成「麻醬面」,也就是現在的熱乾麵。

(3)熱乾麵發明人是蔡明偉還是李包大擴展閱讀:

民間一直將武漢熱乾麵、北京炸醬面、山西刀削麵、蘭州拉麵、四川擔擔面並稱為「中國五大面條」。

武漢熱乾麵已形成了產業化生產,武漢熱乾麵項目已正式推薦參評第四批中國國家級「非遺」,並正式申報中國國家級「非遺」。

2014年2月,武漢的熱乾麵正式申報國家級「非遺」,同一批申報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還有重慶火鍋等。對此,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評委姚偉鈞認為,中國應該向韓國、日本、法國等學習,趕緊申報、抓緊申報。

Ⅳ 熱乾麵的芝麻醬要怎樣調需要加入哪些調料

而製作一瓶好的芝麻醬?講究很多。芝麻最好用國內的,河北的芝麻是最香的,但現在很多大工廠都用進口大芝麻,因為便宜,出油多,但是香氣差很多。

Ⅳ 你吃過蔡明偉的熱乾麵嗎,覺得味道怎麼樣

蔡明緯是武漢熱乾麵的發明人,
蔡明偉的熱乾麵是他的長子蔡漢文開的。
味道還是不錯的,除了他們家,武漢還有很多地道的熱乾麵。

Ⅵ 熱乾麵芝麻醬用的是什麼芝麻為什麼磨出來是黃色的

本報訊(記者張雋瑋)多數武漢人的一天,從一碗熱乾麵開始。享譽全國的武漢熱乾麵創始人蔡明緯長子、晚年致力於正宗熱乾麵推廣的蔡漢文,於10日6時30分去世,享年82歲。昨日記者在大街上隨機采訪市民,人人都知武漢熱乾麵,卻少有人知道蔡漢文。

芝麻醬就該是黃色

來一碗熱乾麵,是大多數武漢人的過早習慣,在外的武漢人回家,也得先吃一碗熱乾麵解饞。作為蔡明緯之子,蔡漢文先生曾在采訪中坦陳,做熱乾麵的唯一訣竅就是要「真材實料、精工細作」。在3年前的專訪中,記者印象最深的是蔡漢文先生常說的一句話,「芝麻醬就應該是黃色的,要用好麻油調。」

蔡漢文介紹熱乾麵家史時曾說,1929年間,父親蔡明緯從黃陂縣蔡家榨鄉間來到武漢,以挑擔賣面條為生。「開始賣把字面,加入芝麻醬改良後叫麻醬面,也就是後來的熱乾麵。」因店門前有兩棵樹,取名「蔡林記」。新中國成立後,「蔡林記」實行公私合營,幾經沉浮,於2009年變為職工改制參股企業,由武漢蔡林記商貿有限公司取得「蔡林記」商標權。

熱乾麵不是生意而是傳承

蔡漢文前半生其實和熱乾麵沒有太直接的關系。作為蔡明緯的長子,他早年並沒有繼承父親的衣缽,而選擇就讀於美院雕塑系並成為雕塑家。退休後,蔡漢文開始整理家族歷史資料,隨即開始為家族榮譽而奔走。蔡漢文認為,人們對熱乾麵及其創始人父親的評價,低於實際貢獻——因為這個配方是其父親的創造,而不是清代的虛構人物李包。

他心中的熱乾麵不是一單生意,而是一種傳承。只要有人願意按照「真材實料、精工細作」的方法製作熱乾麵,他往往會不計成本地付出,包括熱乾麵秘方、合夥開店站台。年近8旬時還滿三鎮跑,碰到一家熱乾麵店就上門給店家提意見。今年2月,蔡漢文替自己的關門弟子陳國橋站台,宣布「香百城」熱乾麵館開業。「香百城」這個名字,是蔡明緯臨終前對蔡漢文留下的遺願:振興「香百城」老武漢熱乾麵。往前數4年,蔡漢文向另一老闆授權技術開設「老蔡林記」熱乾麵館。

獲中國美食年度人物

蔡漢文珍藏著一本冊子,上面寫滿了媒體關於熱乾麵的報道。中間還夾著一張紙,上面寫著:經我局調查核實,蔡林記熱乾麵館在公私合營前的創始人是蔡明緯先生,他本人擅長製作熱乾麵,也是武漢熱乾麵的發明人。落款:江漢區商務局。

今年3月,2016中國美食年度人物榜出爐,50名影響著中國人味蕾的無名英雄獲獎,武漢熱乾麵傳人蔡漢文先生榮獲中國美食年度人物。當時他已因病住院。由於他無私公開熱乾麵製作工藝、廣收弟子,武漢市內受其影響的熱乾麵館超過800家。

蔡漢文前半生是雕塑家,後半生著力於熱乾麵的傳承 資料圖片

鏈接>>>

「真材實料,精工細作」

四步做出正宗武漢熱乾麵

蔡漢文曾接受采訪時稱,他父親蔡明緯當年創下這個香飄三鎮、名響全國的特色小吃不容易,靠的就是「真材實料,精工細作」。一碗「真材實料,精工細作」的熱乾麵有四步:一碗熱乾麵,面條是關鍵第一步,面要足量,並且加蛋清做;其次是麻油(又稱香油),一勺子約三錢,要用小磨香油,這樣拌起來面香四溢;第三是芝麻醬,要用正宗白芝麻做出來的黃色芝麻醬,面香潤滑;最後,調料品蘿卜丁也要嚴格精製,而不是用榨菜替代。(記者張雋瑋)

Ⅶ 蔡明緯老蔡林記怎麼樣

熱乾麵其實還是不錯的,比外面的加盟店味道好太多了。煎包有點差火,那大一個,完全沒有武漢特色,清酒完全是白開水。價格還是不錯滴。

閱讀全文

與熱乾麵發明人是蔡明偉還是李包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