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是哪個國家創造了月球基地

是哪個國家創造了月球基地

發布時間:2021-06-11 22:05:04

① 建立月球基地

首先回答第2個問題:
②月球表面自然狀況?
月表無大氣,只是在月球表面幾十公分的空間范圍內有一定數量的游離態氫,鈉,鎂等元素,使得這一空間的氣壓比一般的行星際空間的壓力高3到4個數量級,達到0.0000001Pa(注:地球表面的氣壓是100000Pa).同時,由於沒有大氣散射的影響,你可以在太陽當空的情況下欣賞美麗的星星,當然也不會遇到風雨雲等天氣了.
月球赤道附近表面溫度(注:是地表輻射熱,不是氣溫,月表無大氣):白天超過120攝氏度,晚上降到-180攝氏度.
月球自傳一周是680小時,大約相當與地球的28天.也就是說,在月球上,你可以最多在14天內一直見到太陽.呵呵.
月球表面沒有液態水,至於有沒有水冰,科學界還在探測研究.表面有幾厘米厚的月球土壤,是由隕石撞擊月球表面岩石而形成,(和地球土壤形成原因不同).薄薄的土壤下面是十分堅硬的玄武岩.
無人類已知的生命形態.
大概就這些.

再回答第3個問題:
③月球上有哪些滿足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
人類的生存需要一定壓力的空氣,干凈的水,食物,能源(溫度)等.月球上的現有條件(如問題2中所示)如果不經過人類科技的改造加工的話,沒有一條能夠滿足人類生存的要求.

再回答第4個問題:
④如果想在月球上生活,人類還需要創造哪些生存條件?
如問題3中所說的,要想在月球生存,必須人工創造所有基本生存條件,如一定壓力的空氣,干凈的水,食物,能源(溫度)等.

這下可以回答第1個問題了:
①建立月球基地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基地首先要有能源,製造空氣,水,維持溫度恆定,植物生長都需要能源,沒有能源的話一切人類活動都無法進行.月球上有充足的太陽能可以使用,另外,在月球土壤中,有一種叫氦3的物質,是非常優質的核燃料.
人類生存需要空氣,月球土壤中含有一定的氧化物,分解後可用於製造氧氣,但遺憾的是月球上沒有原料去製造氮氣,目前科學界的兩種解決辦法是: 1用氦氣代替氮氣,月球上有豐富的氦元素,這種方法對人體有一定的危害. 2 從地球運輸,這種方法技術上沒問題,但成本極高.
水的話,最近的探測器結果表明,月球有極少數地方有冰存在,加熱可形成水.另一種方法是,利用月球上豐富的氫,氧元素合成水,這種方法成本十分高.
月球土壤和岩石中有大量植物所需的礦物質元素,利用現有的無土栽培技術,在上述條件滿足的情況下,可以實現植物生長.只是別忘了上月球時帶上植物種子噢.
月球基地應具有生產,生活,科研的功能,應在最大程度上實現自給自足.但建設基地初期需要的建設材料,必需從地球上帶.(因為月球上沒有).
月球上沒有地震,但小心,時不時會有隕石從天上掉下來砸壞屋頂的.:)

應該就這些了把,寫的我夠累的.祝你夢想成真.
和你有同樣夢想的人.

② 什麼時候中國開始建設月球基地

現在中國都還沒有解決登月技術。要建立基地,就得需要許多的大型運載火箭運送建築材料和許多工程設備,每艘運載火箭造價是上百億元,實在是難以承受,再說美國也肯定不會坐視不管,會想方設法阻撓你。所以即使是中國建設月球基地,至少要一個世紀以後

③ 中國什麼時候建造月球基地呢

這個,月球基地在各國的航天工程規劃里,都是一個遠期的願景,沒有什麼具體落地的項目。

先不說太遠的吧,前兩天出了一個消息,長征九號預計2028年服役,其近地軌道入軌能力可以達到100-140噸,屆時中國將會開展載人登月等一系列活動。所以完全可以給樓主一個上限,在2028年前,就不用去想什麼月球基地了,我們沒法把宇航員從月球送回地球。

那按照中國航天的一貫節奏,2028年長征九號入列,估計會用2-3年的時間發生4-5發驗證技術問題並且加以彌補。大到宇航員上月球,要到2030-2035年了。

其他國家的狀態呢?其實未來有潛力搞得就是美國。歐空局盡管無人航天領域有很多積累,但因為政治原因居然自己搞不出載人航天。俄羅斯依靠蘇聯的底子,但是經濟實力大不如前,也只能勉力維持。至於很多GZJY喜歡無腦吹的日本,H2火箭就是一個坑貨(拼了一堆先進技術,死貴可靠性卻很差)。90年代還可以和中國航天八斤八兩,長征五號的入列已經徹底把日本的甩了下去(當然,新火箭技術不成熟,第一發糾結許久上天勉強成功,第二發二級火箭未能點火失敗,希望第三發能夠一切順利。)

美國的狀態呢?土星五號退役之後(這玩意太貴也不穩定,沒出事多少有點運氣),和長征9號大致同級別的SLS已經到了研發的後期(分測已經陸續完成,即將進入總裝測試,如無大問題即可入役),差不多是長征九號剛剛立項研發,美國人搞完了90%,差距大約是10-15年。或許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如果中美在航天領域有競爭,未來能夠比拼誰能在月球探索和開發上走在前面,或許對於人類航天事業的發展是一件好事。

總之,我個人的觀點,這輩子能看到月球軌道空間站就已經很好了(月球軌道空間站存在的意義是為深空探測器補給,探測其他太陽系天體)。這個時間,一定要給一個不靠譜的估計的話,我預計是2060年左右

PS 網路上經常能看到各種XX年載人登火星的消息,但我可以說這是標準的嘩眾取寵,根本不符合航天工程的邏輯。做一個對比,SpaceX現在的水平和印度差不多(絕不是某些媒體鼓吹的超中趕美),能夠把一個載荷一噸多的跑車送進地球-火星轉移軌道。但它提出的載人繞月(注意是繞月不是登月)的計劃,計劃的也是十年之後。盡管依然存在著沒有的東西先吹的一貫套路,但好歹是符合邏輯的(27發小推進器並聯的捆綁火箭搞載人航天,這個可靠性就是搞笑的。很可能需要重新開發一款更可靠的火箭,十年倒也是夠)。那些手無寸鐵的野雞機構,說要10年內等火星,一座比較就知道可靠性如何了。

④ 月球基地是什麼呢

據中國消息,中國要在太空中建立實驗室,爭取將來在月球上建基地,開掘月球礦藏。中國人邁向外太空的第一步-載人航天也要在三年內實現。

據報道,中國科學家前日在「科技周」的報告中首次披露中國進軍外太空的藍圖。中國探月計劃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介紹說,他們的遠期目標是在月球上建立基地,並開采礦藏為人類服務。

歐陽自遠說,理論上中國已完全具備了月球探測的能力。他透露:「中國月球探測計劃的目標,是建立月球基地,開發、利用月球上各種豐富資源,而中國的第一次月球探測,將從發射月球資源探測衛星開始。」

月球探測衛星將繞近月軌道運行,對月球進行整體性與綜合性的探測,探明月球上蘊藏豐富的氦3、鐵、鈦、水冰等能源和資源,並查明月球表面的環境、地貌、地質構造與物理場。

歐陽自遠說,高效、清潔、安全、廉價的核聚變發電燃料氦3,在月球上蘊藏豐富,初步估算,月壤中的資源總量可達100至500萬噸,8噸氦3所發的電就可滿足中國一年的用電量,100噸氦3就能滿足全球一年的電力需求。因此,利用月球資源衛星探明月球上氦3的儲量和分布,對中國未來能源戰略有著重要意義。

「神舟」三號副總設計師王壯說,中國宇航員飛入太空將在2005年前實現。他介紹,目前中國已有12名候選宇航員待命。中國已自行研製了返回艙、宇航服等設備。其中僅宇航服的造價就高達「千萬元量級」。

中國的太空計劃分三步:實現載人航天;建立空間實驗室;建立空間站,實現與國際空間站對接。作為更長遠的登陸外星球工程,專家們計劃先遙探月球環境,為將來建設月球基地選址。

⑤ 中國何時建造月球基地

隨著「嫦娥一號」探月時間的臨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奔月夢想即將實現。滿載期待的「嫦娥」將會給我們帶回什麼禮物?中國何時在月球建立基地?月球基地會取代國際空間站嗎?中國人何時登上月球?本報記者專訪中國科技大學天體物理中心教授王俊賢等國內知名專家,對本次嫦娥探月工程進行了大膽而科學的猜想。

猜想一中國何時在月球建立基地

「如果人類在月球上建成基地,那麼它將是我們探索新的空間的一個更好的平台。」昨天下午,中國科技大學天體物理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王俊賢,向記者分析了在月球上建立基地的優勢。

王俊賢教授說,地球上的大氣層非常不穩定。人類在地球上看到的星象,受大氣影響,會失真、發抖、變形,十分模糊。而月球上沒有大氣環繞,就能比較清楚地觀測星象,大大提高解析度和精確度。「在月球上建立天文觀測基地,不受大氣層影響,觀測天象要比地球好多了。」另外,一些波段的天文觀測、試驗,因為大氣層的吸收而無法在地球表面進行,月球上則不受這個限制。

從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歸國的王俊賢說,目前世界各國都想建立月球基地。歐洲計劃在2020至2035年載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俄羅斯則打算於2020至2025年,在月球上建立常設基地。美國准備於2022年或2023年在月球上建立基地。我們中國也想做。「美國的相關研究已經取得比較大的進步了,他們正在對具體問題進行論證。我國的天文、航空專家也在關注此事。」王教授說,「建立月球基地的目標,預計在三四十年後可以實現。」

猜想二月球基地會取代空間站嗎

1986年「和平」號軌道站發射上天,是迄今人類在近地空間能夠長期運行的唯一載人空間軌道站。其後,美、俄等15國又聯手建造國際空間站。但現在很多科學研究認為,再設立空間站是一個敗筆。為什麼不到條件更好的月球上去?那麼,月球基地會取代空間站嗎?

王俊賢教授說,以前人類把空間站作為深空探測的前哨陣地和轉運站,但運行中有很多困難,維護費用也高。如果人類在月球上建立了空間站,就可以開展更龐大、更復雜的工作,維護起來也相對方便。「以前有些試驗在空間站、衛星上做,但受限太多,衛星的壽命也有限。」

「地球上有大氣層、受太陽光線的漫反射干擾,白天沒辦法進行天文觀測,只能在晚上,還受天氣的影響。月球雖然有白晝、黑夜之分,但沒有這些干擾,可以全天候進行天文觀測。」王教授說:「對於人類進一步進行深空探測,月球基地可以提供更大、更好的舞台。」

猜想三嫦娥將會回贈什麼禮物

據了解,中國探月計劃第一階段的預算是14億元。花費如此天文數字的金錢奔月,「嫦娥」將會回贈我們什麼「禮物」呢?

「許多天文課題都離百姓生活很遠,現在去談它的實際應用,是不現實的。」王俊賢教授說,現在做的技術研究,可能在很遠的將來,才能看到應用價值和對人類生活的影響。航天技術的發展,會帶動很多高新技術的整體發展,科學需求會轉換成技術上的突破。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日前對媒體透露,「嫦娥一號」衛星將直接執行月球表面三維影像探測、月表化學元素與物質探測、月壤厚度探測和地月空間環境探測等4項科學任務。月球探測是我們國家實現載人航天和應用衛星之後又一個里程碑,也是一個國家高技術發展的標志。另外,月球上的礦產資源、能源和特殊環境是將來人類爭奪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

猜想四中國人何時登上月球

近年中國航空航天事業取得驚人的進步。本報記者從我國另一個發射基地——酒泉衛星發射基地了解到,將於明年發射的「神舟七號」,將實現宇航員走出太空艙、進行太空漫步的目標。那麼,中國人何時登上月球?

「這個事情我們不太清楚。」王俊賢教授說。記者隨後采訪了中國科技大學天體物理中心的其他專家,得到的答復相同。據了解,美國有6次、共12名宇航員登上月球,他們計劃2015年至2020年之間實現宇航員重返月球。歐洲也將於2020至2035年進行載人登月。

⑥ 月球基地的各國情況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發布消息說,印度正在研究在月球尋找一塊約15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建立該國第一個月球基地,為進行載人登月等空間活動作準備。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衛星中心主任亞歷克斯2日對新聞界說,月球基地在坡度上應該較為平坦,一端有抬高的地形,可以接觸陽光;基地還應該有個坑,可以存放足夠的水;此外,基地還應該有足夠的陰影區,供未來在月球生活的人員在天熱時「納涼」。
亞歷克斯說,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計劃2013年發射「月船2號」探測器,這一無人探測器將在選定的月球著陸場所降落,並對科學家選定的月球基地進行考察。2020年,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將開始建立月球基地,為印度首次載人登月作準備。 據中國消息,中國要在太空中建立實驗室,爭取將來在月球上建基地,開掘月球礦藏。中國人邁向外太空的第一步-載人航天也要在三年內實現。
據報道,中國科學家前日在科技周的報告中首次披露中國進軍外太空的藍圖。中國探月計劃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介紹說,他們的遠期目標是在月球上建立基地,並開采礦藏為人類服務。
歐陽自遠說,理論上中國已完全具備了月球探測的能力。他透露:中國月球探測計劃的目標,是建立月球基地,開發、利用月球上各種豐富資源,而中國的第一次月球探測,將從發射月球資源探測衛星開始。
月球探測衛星將繞近月軌道運行,對月球進行整體性與綜合性的探測,探明月球上蘊藏豐富的氦3、鐵、鈦、水冰等能源和資源,並查明月球表面的環境、地貌、地質構造與物理場。
歐陽自遠說,高效、清潔、安全、廉價的核聚變發電燃料氦3,在月球上蘊藏豐富,初步估算,月壤中的資源總量可達100至500萬噸,8噸氦3所發的電就可滿足中國一年的用電量,100噸氦3就能滿足全球一年的電力需求。因此,利用月球資源衛星探明月球上氦3的儲量和分布,對中國未來能源戰略有著重要意義。
神舟三號副總設計師王壯說,中國宇航員飛入太空將在2005年前實現。他介紹,目前中國已有12名候選宇航員待命。中國已自行研製了返回艙、宇航服等設備。其中僅宇航服的造價就高達千萬元量級。
中國的太空計劃分三步:實現載人航天;建立空間實驗室;建立空間站,實現與國際空間站對接。作為更長遠的登陸外星球工程,專家們計劃先遙探月球環境,為將來建設月球基地選址。

⑦ 那個國家會最先在月球建月球基地

如果國際格局沒有出現太大的變化(小行星撞擊地球,爆發大國之間的蘑菇戰),國際格局沒有徹底的洗牌,樓主問題的答案一定在兩個國家候選,其一是美國,其二是中國。
在月球建立基地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並且在短期內不會有直接的受益,除了需要技術,雄心之外,還有一點不可或缺,那就是小錢錢。那從全世界幾個國家最近幾年的動態,是可以一斑窺豹的。
不妨先說幾個個人不看好的國家,以便分析原因吧:
第一號便是老歐洲,除了陷入金融危機之外,更重要的是同床異夢,沒有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在具體科研項目上的表現,自然會相當的拙劣。上世紀90年代試圖建立的伽利略導航系統,到現在只是發射了四顆衛星。想當初想讓中國當出錢無技術的冤大頭,現在以及基本把北斗導航系統構建完畢,兩相比較,天壤之別。
其次便是KUMA熊,雖然普京大帝的組合讓俄羅斯看到了復興的曙光,然而大KUMA熊解體以來的創傷還沒有完全癒合。怎麼說,航天計劃是可以說是工業之花,然而俄羅斯目前的工業,多少令人唏噓。譬如汽車產量,排名區區只有世界12,這個數字已經淪落到墨西哥、土耳其之流。所以這些年,俄羅斯的軍工科研更多的是在吃老本,靠著坑阿三哥繼續維持下去,政治上也已守勢為主,沒有建設月面極低的動力。
接下來就是兩個最有希望的大國了:
首先便是鷹醬,不得不承認鷹醬在航天領域有比較大的優勢,火箭的運載能力,航天器的測控技術不僅領先,而且相當成熟。應該說只要有足夠強大的需求,重返月球並不是太大的難題。然而我們也要看到其中的問題,除了國內政治的空耗都能讓政府關門,沒錢怎樣進行探測的建設呢?還有一點便是最近二十年,鷹醬有什麼特別大的突破么?似乎比較亮點的空天飛機也主要是用在軍事上,而非探索上。所以幾艘太空梭退役後,只能靠KUMA的飛船維系國際空間站的給養了。
接下來便是人畜無害的小白兔了,誠然和鷹醬還有一定差距,最近十多年來的進步有目共睹,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從天宮一號到嫦娥三號,小步快跑走得也比較穩。非常年輕的航天隊伍,以及長遠的規劃和實踐的能力,讓人對小白兔的未來充滿信心。有消息透露,中國目前正在預研月宮一號,主要是模擬月球上的生存環境,小小的野心真是昭然若揭(胡說,人家是人畜無害的小白兔~才不是什麼黑兔子呢~)。
個人估計,要完成月面基地的構建,至少在2030年,那時候石油還是不是用鷹幣結算恐怕都值得商榷了,鷹醬還請抓緊哦。當然,別忘了兩位群眾演員,腳盆雞和阿三哥,他們嗎,太空的探索受政治的影響太大,誰知到阿三哥會搶在鷹醬和兔子之前,丟個什麼到月球東西來創造屬於阿三的世界第一呢(這次火星探索計劃就是個例子,衛星重量15公斤,靠美國人進行深空探測,明年接近火星的時候,正好國內要選舉了,呵呵)。

⑧ 美國什麼時候建立月球基地

近期來說,只能回答你「永遠不會」四個字。
美國最初曾計劃從2005年起投資1000多億美元,2008年重返月球,再投資2000多億美元,2020年建成月球基地。
但計劃在07年就被砍掉了。一開始說推遲到2013年重返月球。但最近因為赤字巨大,已經確定被完全廢棄計劃。

也就是說2013年以前不會重新立項。即便2013年以後美國經濟良好,重新開始計劃,也至少要持續不斷的投資投15年才有可能成功。但美國總統四年一任,這樣長期的計劃,花銷巨大收益很少,幾乎不可能被下一任的總統堅持。因此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性。

⑨ 中國將什麼時候建立月球基地

兄弟,我知道你也是抱著一個祖國強大了我們會很驕傲,自豪的心態來說這個話題

可是我的看法是不是可以先把我們祖國建設好,讓多一部分的人富裕後,活在貧窮線以下的人很少很少了在再來說要不要去月球,還是要不要建立一個月球基地,

你或許會說站在大街上看我們國家建設的也不錯啊,窮人有但是肚子最起碼可以吃飽啊,恰好你說到美國了,我也來說一下(有人會說美國也有窮人,但是知道不兩個國家窮人衡量標准不一樣··· ···

兄弟,萬一我們正在月球上熱火朝天的建立基地,這時候來一月球人,此月球人很友善,他在月球廣播電視台工作,於是他來采訪地球人「歡迎你們來月球觀光,旅遊,甚至建設基地。當然本人沒去過地球,有很多問題想問。聽說你們國家叫中國,在地球上你們國家人民比其他國家人喜歡吃地溝油?牛奶裡面喜歡加上三什麼胺··· ···樓蓋到一半就塌了,老百姓都是一個老婆··· ···某些人十幾個甚至上百個··· ···」我如果是那個接受月球人采訪的,我會手足無措的站在月球上,隨後臉就紅了··· ···

⑩ 哪個國家設想建立第一個月球基地

美國在結束「阿波羅」登月飛行後,想建立第一個月球基地。設想把有降落支架的運貨艙和配備雷達的著陸器送上月球。用此著陸器也能作載人飛行,每一次著陸器飛行可載6名宇航員。只要有運貨艙和著陸器,就能在月球上建立基地。月球基地居住試驗不超過12人,在預制的掩蔽房內住3~6個月。

閱讀全文

與是哪個國家創造了月球基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