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美術創造作品

美術創造作品

發布時間:2021-06-11 22:00:05

① 美術專業畢業創作

個人建議最好不要走這類高對比風格創作,在當今的中國類似的高對比風格,例如城鄉、貧富、美醜、色調上的對比,幾乎是用爛的路數。

但是具體也需要看你是什麼大學的,好的美術學院你這類風格的創作很難突圍,中等或者爛點的學校機會也是有的。

如果你堅決想做這類風格,我建議既然你走兩端極端路線,文字上形容大概是這樣
1、貧富差距大但互相融合恰當
2、貧富差距大且相斥對比強烈
注意:一定要走極端,中間值時最不可取的,雖然這樣的創作稍帶功利性,但同時也更易賺分

至於其他構圖什麼的沒辦法幫太多,因為不懂你的風格,你看下自己的風格,上網參考下大師的作品吧。

② 藝術作品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指藝術家以一定的世界觀為指導,運用一定的創作方法,通過對現實生活觀察、體驗、研究、分析、選擇、加工、提煉生活素材,塑造藝術形象,創作藝術作品的創造性勞動。藝術創作是人類為自身審美需要而進行的精神生產活動,是一種獨立的、純粹的、高級形態的審美創造活動。藝術創作以。藝術創作是十分復雜、艱巨的精神勞動,它要求藝術家必須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深厚的生活積累、豐富的審美經驗、出眾的藝術才能和嫻熟的藝術技巧。社會生活為源泉,但並不是簡單地復制生活現象,實質上是一種特殊的審美創造。http://xueshu..com/s?tn=SE_xueshu_c1gjeupa&wd=%E8%89%BA%E6%9C%AF%E4%BD%9C%E5%93%81%E6%98%AF%E5%A6%82%E4%BD%95%E5%88%9B%E4%BD%9C&ie=utf-8

③ 具有藝術性觀賞性創造性的美術作品

所有成功的藝術品都有著三點特徵 比如梵高《星月夜》 也比如畢加索《格爾尼卡》

④ 美術作品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美術作品是通過對事物的有效觀察,聯想和想像發揮自己的才能創作出來的,這樣能夠達到更理想的藝術美感。

⑤ 美術創作有哪些主要環節

完整的美術創作過程應該是以豐富的生活感受為起點,經過精神的創造活動,進而到形象或形式的創造過程,最後體現為物化形態的美術作品。,美術創作是—個從審美認識到審美表現,從藝術構思到藝術傳達的過程。可見,美術創作過程可以大致分為兩個方面和兩個階段:第一、審美認識階段;第二、審美表現階段。在每階段中,又可以概括地分為兩個環節(或稱步驟):在審美認識階段,主要是美的發現(藝術發現)和藝術構思(形成美的意象〉兩個環節;在審美表現階段,大體上有形象或形式探索(藝術練習)和藝術製作兩個環節。需要指出的是,美術創作過程中的這些環節實際上是緊密聯系並互相交織在一起的,是不斷反復的和相互影響的,並不是簡單循序漸進或截然分開的。

藝術發現是指從對生活的觀察、體驗、積累到美的發現,並產生創作沖動的過程。美術家都有自己的審美觀念和審美理想,當他從現實生活的個別現象出發開始自己的審美發現時,他的著眼點始終在尋找一種美的形象,即現實生活中那些能夠完全體現事物本質的生動的形象。在反復的深入觀察體驗和積累過程中,一旦發現或找到了那具有本質特點的現象或形象,即是美的發現。這種美的發現通常會直接激起美術家的感情激動和創作慾望,或稱創作沖動。創作沖動的來臨,意味著美術家受美的發現和情感體驗的啟示,預感到自己有了模糊的創作主意和內心視象,並產生了將其表現出來的強烈慾望,由此推動他進入創作的具體構思階段。

藝術構思(狹義的),指美術家在孕育具體美術作品的過程中所進行的思維活動。如果說藝術發現主要是審美認識過程中的感性認識階段,那麼,藝術構思則是審美認識過程中的理性認識階段。藝術構思的目的在於實現對藝術發現的質的飛躍,在於在內心形成典型化的審美意象。在這個過程中,美術家的審美意識會不斷產生作用,對藝術發現(生活中的現象)進行分析、概括、綜合、加工、合成,最後形成了一個他認為負載了他的審美理想的內心形象,即審美意象。審美意象的形成,標志著構思活動的完成。

審美意象尚是意中之象,需要美術家運用藝術表現手段具體地把它傳達出來。創作中的傳達活動就是美術家運用物質媒介材料和技藝手段,將其審美意象物化為藝術作品的過程。這個過程在小型的美術作品或某些美術門類的創作中可能比較簡單,可以是一揮而就或一氣呵成。但在大型美術作品中,特別是大型主題性>大場景多人物的情節性繪畫

創作中,則往往要復雜得多,甚至需要經過多次的反復。在後一類創作中,美術傳達過程又可大致分為兩個環節,即藝術練習和藝術製作。藝術練習也可稱預成練習,在這個環節中,美術家對其藝術構思所得的審美意象進行嘗試性表現。預成練習實質上是對審美意象不斷地進行明晰化、完善化的確定過程。這是因為,審美意象是藝術家的腦中之象,始終帶有某種程度的不確定性,往往是若明若暗的,甚至是稍縱即逝的。審美意象的這種特性渴求著自我的不斷明晰化,而美術家的預成練習就是運用媒介材料和表現技法,將意識中尚不完全確定的審美意象確定下來,使其在繪畫的過程中不斷明晰,並不斷提煉和完善。在這個過程中,美術家往往會數易其稿,對形象的提煉、情節的選擇、構圖的組織、形式和技巧的探索等等進行反復的准備性和實驗性練習,產生大量的草圖或實驗性習作,直至找到比較滿意的預成習作(或稱定型意象),作為最終藝術製作的「藍本」。這個環節,既與藝術構思密切相關,是不斷深化藝術構思的過程,又與藝術製作直接相連,是不斷完善藝術表現的過程。

最終的藝術製作就是將「藍本」放大製作成正式的美術作品。不同門類的美術家運用特定的物質媒介、藝術語言和技巧手段,將其審美意象物化為最終的定稿一美術作品。這一過程並不是機械的製作過程,其中同樣包含著審美的精神創造活動,包含對審美意象的進一步修改、充實、完善的努力。其實,最終製作與預成練習之間,預成練習與藝術構思之間,藝術構思與藝術發現之間,並不存在截然的分界。美術創作從審美認識到審美表現的過程,就是美術家在自己頭腦中建立審美意象,並對其不斷加工改造,使之不斷明確化、完善化,並最終獲得物質的存在形式的過程。因此,一件美術作品在其最後定稿之前,就一直處在認識與表現、構思與傳達的反復的、統一的過程中。

對於美術創作活動的四個環節,在現實的美術創作中,常常被概括為美術創作的四個步驟:立意、構思、習作和製作完成。這種概括大致與四個環節相吻合。

⑥ 以一幅具體的作品論述美術的創作過程 希望得到認真的回答

美術創作是一個從審美認識到審美表現,從藝術構思到藝術傳達的過程。其創作過程可以大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審美認識階段;第二、審美表現階段。審美認識階段,主要表現在對美的發現(藝術發現)和藝術構思(形成美的意象)兩個環節;在審美表現階段,大體上有形象或形式探索(藝術練習)和藝術製作兩個環節。如:羅中立在創作《我的父親》的時候,從小就深受父親那種朴實的勞動者形象感染,從身邊的生活中發現了一種樸素而偉大的美,這是他進行創作的初衷和原動力----創作沖動。然後便是如何來表現他的創作意圖,畫家懷著深沉的感情以巨幅畫的形式,藉助超寫實主義手法,表現了生活在貧困中的老農形象:古銅色的臉、車轍似的皺紋、開裂的嘴唇、犁耙似的手,身後那經過辛勤勞動換來的一片金色的豐收景象,以及手中端著的一個破舊的茶碗等等寫實的描繪,消除了觀賞者與作品之間的隔膜,其畫面具有一種悲劇性的震撼力。包括後來確定作品的名稱為《父親》,無不體現著藝術形象的典型性。該作品以紀念碑式的宏偉構圖,飽含深情地刻畫出了中國農民的典型形象,深深的打動了無數中國人的心,雖然他表現的是一個似乎普普通通的農民形象,可從作品表面就可以感覺到作者用非常嚴肅認真的態度和精緻的技法來創作的。

⑦ 什麼是美術創作。

  1. 指藝術家以一定的世界觀為指導,運用一定的創作方法,通過對現實生活觀察、體驗、研究、分析、選擇、加工、提煉生活素材,塑造藝術形象,創作藝術作品的創造性勞動。藝術創作是人類為自身審美需要而進行的精神生產活動,是一種獨立的、純粹的、高級形態的審美創造活動。藝術創作以社會生活為源泉,但並不是簡單地復制生活現象,實質上是一種特殊的審美創造。

  2. 大致有以下四大類:泄情動機;興趣動機;成就動機;私慾動機。


⑧ 美術創作的創作主體是什麼

美術創作是創作主體為著美的目的而進行的審美創造,在這一審美創造中,美術家的審美意識會不斷起作用,不斷對生活中的個別進行分析、綜合、概括、集中,進行典型化,最後創造出一個充分體現著一般的個別。這個再創造的個別,已經完全不是原來實際生活中的那個個別現象的再現,而是一個典型化了的個別,是經過兩次否定的表象的復歸,這就是審美意象。審美意象的形成,標志著構思活動的完成,但它畢竟是意中之象,還需要美術家運用表現手段把它傳達出來。

⑨ 美術創作和創意有區別

創意是一種新穎的想法,創作是將想法付諸實踐。

閱讀全文

與美術創造作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