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玉帶橋是誰發明的

玉帶橋是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6-11 21:23:27

㈠ 北京玉帶橋的來歷是怎樣的

西堤的六座小橋造型各異,玉帶橋是最漂亮的一個,是頤和園里的著名景觀。相傳這座橋是乾隆皇上傳旨建造的。

自從清漪園建成以後,乾隆皇帝特別喜歡園中的景緻,經常來此賞景觀花,有時一住就是半個多月。

一天,乾隆要夜遊昆明湖,並讓紀曉嵐、和珅陪同。傍晚時分,他們三人登上了一條裝飾得非常華麗的遊船。

這天正好是農歷十五,皓月當空,微風習習,昆明湖上波光粼粼。乾隆一邊欣賞著這美麗的湖光山色,一邊和紀曉嵐、和珅聊著天。

和珅提議說:"萬歲爺,今晚月色如此美妙,何不對月暢飲呀?"乾隆興致正高,聽說飲酒,立即應允。

不一會兒,一個小太監就送上一壇宮廷御酒液。

紀曉嵐為乾隆滿上一杯:"臣先敬萬歲爺一杯!"乾隆接過酒杯一飲而盡。

遊船圍著南湖島轉了一圈,又穿過十七孔橋,向西堤駛去。此時已是午夜,乾隆皇帝已有幾分醉意。紀曉嵐又敬了乾隆一杯,乾隆連道:"好酒,好酒!"

和珅也不敢怠慢,連忙也滿上一杯,上敬乾隆。

乾隆這時已微醉,便問和珅:"和愛卿,你相信真有天女下凡這種事嗎?"

"那隻是文人編的一些瞎話,哪兒有什麼仙女呀?"和珅答道。

紀曉嵐一見乾隆有些醉了,又聽他問仙女下凡的事,心裡就琢磨開了:這萬歲爺風流倜儻,雖然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可總是拴不住他的心,每次下江南和私訪都有風流韻事,今兒借著月色與美酒,一定又想七仙女了。

於是便想逗逗乾隆,他說道:"萬歲,以臣之見,和大人之言並非全對,您想呀,要是沒有仙女,哪兒來的那麼多故事呀?我看還真有仙女下凡,只是這凡人不易見到。"乾隆一聽,連忙問:"以愛卿之意,朕可有遇仙之命呀?"

"您是真龍天子,並非一般人,又這么有誠意,一定能遇到您喜歡的仙女!"這句話說的正合乾隆的心思。這時遊船已駛近西堤,乾隆一邊觀賞著西堤的夜景,一邊想這那仙女的事,越想越入迷,恍恍惚惚地靠在船欄進入了夢境......

他獨自一人在西堤漫步,走過柳橋,剛要上練橋,忽然看見鏡橋上站著一位貌若天仙的姑娘。乾隆心想:難道我真的遇上天仙了?雖然皇宮佳麗三千,也抵不上這一個呀!如果她肯到皇宮里做我的妃子該多好啊!

於是他緊走幾步,要與那姑娘搭訕幾句。那姑娘見有人過來了,慌忙走開,乾隆急忙追去。只見那姑娘一舞長裙,一條潔白的玉帶,便飄落在昆明湖畔,轉眼間變成了一座美麗的石拱橋,她輕盈地走上石橋,沒以蹤影。

"仙女,仙女"乾隆喊道,往前剛追了幾步,卻"撲通"一聲掉進湖裡。"來人呀,來人呀!"他大聲喊著,睜開眼一看,自己還倚在船欄上,哦,原來是南柯一夢呀!

這時遊船正行駛到鏡橋旁。乾隆說:"快停船,快停船,朕要在此尋仙!"紀曉嵐、和珅聽了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這時候遊船已靠上了西堤,乾隆急忙下得船來,走上西堤,快步登上鏡橋,朝四下觀望,一切景緻同夢中看到的如出一轍,只是看不到那位仙女,他想了想說"傳朕旨意,在這練橋和豳風橋之間建一座石橋,要像玉帶一樣飄在湖畔。"他一連說了三遍,紀曉嵐、和珅連忙答應。

工部大臣接旨後,即刻找人設計,沒過多久,一座形似玉帶的漢白玉石橋就建成了。後來人們把這座石拱橋叫成了"仙女橋",又因它形似玉帶,所以也叫"玉帶橋"。

㈡ 玉帶橋的詳細資料

玉帶橋在西堤六橋中是最令人喜愛的一座。玉帶橋是西堤上唯一的高拱石橋,是當年乾隆從昆明湖乘船到玉泉山的通道。橋身用漢白玉和青白石砌成。潔白的橋欄望柱上,雕有各式向雲中飛翔的仙鶴,雕工精細,形象生動,顯示了雕刻工匠們的藝術才能。

玉帶橋拱高而薄,形若玉帶,弧形的線條十分流暢。半圓的橋洞與水中的倒影,構成一輪透明的圓月,四周橋欄望柱倒影參差,在皺緞般的水面上浮動盪漾,景象十分動人。它是頤和園里著名的建築物之一。

㈢ 玉帶橋的建造年代是古代的什麼時候

嗯,玉帶橋是修建於清代初年,或者以前,位於四川省安岳縣北四十里的通賢鎮姚河市上。最初叫國清寺橋,到了乾隆五年以後重修,上面建了一個亭子,為路線的標志。在嘉慶五年的一次戰爭中,橋被焚毀了,嘉慶十年進行了重修。實際上,玉帶橋有好幾個,重要的是位於四川的玉帶橋。這座玉帶橋重修了幾次,現在還存在。

㈣ 頤和園里玉帶橋為什麼叫玉帶橋有什麼來歷啊

在金山的白龍洞之前,有一座形似玉帶模樣的橋,叫玉帶橋。傳說是蘇東坡與金山方丈佛印打賭輸了玉帶,佛印和尚如獲至寶,經常給人看,看的人多了,又恐怕弄壞,於是就命人仿照玉帶的式樣建造了這座橋,供人觀賞。玉帶橋長16米,橋下綠波盪漾,清澈如鏡,令人心曠神怡。

㈤ 玉帶橋是誰造的( )

玉帶橋

金山白龍洞前有座玉帶橋,傳說是蘇東城與金山方丈佛印打賭輸了玉帶,佛印如獲至寶,經常給人看,看的人多了,又恐弄壞,於是就命人仿照玉帶的式樣建造了一座橋。誰要再看玉帶,去看橋就行了。玉帶橋長十六米,橋下綠波盪漾,清澈見底,令人心爽神怡。

㈥ 鎮江玉帶橋建於什麼朝代

此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由金山寺的僧人如然建造,石欄上「玉帶橋」三字是明代鎮江知府吳扌為謙的手筆。相傳蘇東坡與佛印遊玩到這里時,無限風光使蘇東坡高興得手舞足蹈,得意忘形時不小心把腰上的玉帶掉到水裡,還沒有等他醒過神來,佛印已跳入水中將玉帶撈了上來。後人就在佛印為蘇東坡撈玉帶的地方造了一座橋,取名玉帶橋。還有一種有趣的說法是:當年蘇東坡和寺里的僧人佛印打賭,輸掉了玉帶,後來要看玉帶的人很多,金山的僧人害怕弄壞玉帶,於是仿照玉帶的式樣建造了這座橋,供人觀賞

㈦ 頤和園玉帶橋的建造者、有什麼傳說、東京北緯······越多越好。急急急急急!!!!!!!

玉帶橋在頤和園昆明湖西堤。是西堤六橋中唯一拱券結構的石橋。清乾隆時(1736-1795)建,光緒時(1875-1908)重修。玉帶橋在西堤六橋中是最令人喜愛的一座。它是西堤上唯一的高拱石橋,是當年乾隆從昆明湖乘船到玉泉山的通道。橋身用漢白玉和青白石砌成。潔白的橋欄望柱上,雕有各式向雲中飛翔的仙鶴,雕工精細,形象生動,顯示了雕刻工匠們的藝術才能。

玉帶橋
玉帶橋拱高而薄,形若玉帶,弧形的線條十分流暢。半圓的橋洞與水中的倒影,構成一輪透明的圓月,四周橋欄望柱倒影參差,在綢緞般的水面上浮動盪漾,景象十分動人。它是頤和園里著名的建築物之一。蛋尖形橋拱,特別高聳,好似玉帶。此橋舊名「穹橋」俗稱駝峰橋,均以形象命名。玉帶橋的造型具有我國長江三角洲地區石拱橋的風格,以纖秀挺拔,輕巧為其之特色。拱高而薄,成流暢挺拔的曲線。橋身、橋欄選用青白石和漢白玉雕砌,潔白如玉,宛如玉帶,故名。橋下原為玉泉山泉水注入昆明湖的入水口。也是帝後乘船至玉泉山的通道。
玉帶橋為清乾隆時建造,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據說,乾隆皇帝每次去西山必從此橋下經過,不僅因為這座橋交通方便,還因為它造型玲瓏秀美。現在,橋頭還留有乾隆皇帝的御題,東面是「螺黛—痕平鋪明月鏡,虹光百尺橫映水晶簾。」西面是「地到瀛洲星河天上近,景分蓬島宮闕水邊多。」

㈧ 玉帶橋的具體介紹

1.北京·頤和園·玉帶橋
玉帶橋為清乾隆時建造,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據說,乾隆皇帝每次去西山必從此橋下經過,不僅因為這座橋交通方便,還因為它造型玲瓏秀美。現在,橋頭還留有乾隆皇帝的御題:東面是:螺黛—痕平鋪明月鏡,虹光百尺橫映水晶簾。西面是:地到瀛洲星河天上近,景分蓬島宮闕水邊多。

2.杭州.西湖.玉帶橋
玉帶橋在西堤六橋中是最令人喜愛的一座。玉帶橋是西堤上唯一的高拱石橋,是當年乾隆從昆明湖乘船到玉泉山的通道。橋身用漢白玉和青白石砌成。潔白的橋欄望柱上,雕有各式向雲中飛翔的仙鶴,雕工精細,形象生動,顯示了雕刻工匠們的藝術才能。
玉帶橋拱高而薄,形若玉帶,弧形的線條十分流暢。半圓的橋洞與水中的倒影,構成一輪透明的圓月,四周橋欄望柱倒影參差,在皺緞般的水面上浮動盪漾,景象十分動人。它是頤和園里著名的建築物之一。

㈨ 玉帶橋的來歷

信豐玉帶橋
據查玉帶橋為本地客家富翁余鳳岐募資,建成於清朝1740年,故名「鳳岐橋」。余鳳岐也因為修建玉帶橋,成為江西贛南客家戶孺知曉的人物。清乾隆五年,虎山河水急流滔滔,兩岸如隔千里,來往行人極不方便。為造福一方百姓,便利南來北往客商,當地富翁余鳳岐便召集當地民工,由自己出資,興建玉帶橋。可是,當玉帶橋修到一半時便停了下來――修建玉帶橋工程沒錢了。余鳳岐欲哭無淚。余鳳岐經過反復思慮後,也顧不了富翁的臉面和難看,決定沿路乞討銀子來修建玉帶橋。幸運的是,余鳳岐走了不過幾十里,便被一個好心的寡婦知曉,寡婦傾其家所有,付給余鳳岐銀兩,送余鳳岐回到了修橋工地。玉帶橋終於竣工了。余鳳岐造橋之心之誠之信,受到幾百年來客家人們的傳頌和稱贊,這修橋的故事傳了一代又一代。
歷時近400年,玉帶橋依然堅固,卻不知道有多少客家前輩踏訪過它,有多少掮客在玉帶橋休憩過,又有多少香客在橋中間的神廟前燒過香,又有多少路人在聆聽過余鳳岐乞討銀子修橋的故事……
古時,玉帶橋為江西贛南信豐縣通往廣東興寧、和平的交通要沖。它以結構奇特、氣勢雄偉而聞名贛南、粵北,有贊曰:「遠近聞名玉帶橋,兩岸峻峰入雲霄。奔騰河水瀉千里,玉帶飛鎖兩山腰。」這就是玉帶橋的真實寫照。如今,玉帶橋風光不在依舊,沉寂得有些年月了,橋樓已有破損,驛道卵石殘缺不全。但我們堅信走近它的人,都會在領略過它的雄奇、高大的同時,為余鳳岐的秉性、品格和修橋的真實故事嘆服。
還好,1932年和1954年,余福光先生兩次集資,對橋樓進行了修葺。1983年,信豐縣政府又把玉帶橋列為文物進行保護。

㈩ 玉帶橋資料

據查玉帶橋為本地客家富翁余鳳岐募資,建成於清朝1740年,故名「鳳岐橋」。余鳳岐也因為修建玉帶橋,成為江西贛南客家戶孺知曉的人物。清乾隆五年,虎山河水急流滔滔,兩岸如隔千里,來往行人極不方便。為造福一方百姓,便利南來北往客商,當地富翁余鳳岐便召集當地民工,由自己出資,興建玉帶橋。可是,當玉帶橋修到一半時便停了下來――修建玉帶橋工程沒錢了。余鳳岐欲哭無淚。余鳳岐經過反復思慮後,也顧不了富翁的臉面和難看,決定沿路乞討銀子來修建玉帶橋。幸運的是,余鳳岐走了不過幾十里,便被一個好心的寡婦知曉,寡婦傾其家所有,付給余鳳岐銀兩,送余鳳岐回到了修橋工地。玉帶橋終於峻工了。余鳳岐造橋之心之誠之信,受到幾百年來客家人們的傳頌和稱贊,這修橋的故事傳了一代又一代。

歷時近400年,玉帶橋依然堅固,卻不知道有多少客家前輩踏訪過它,有多少掮客在玉帶橋休憩過,又有多少香客在橋中間的神廟前燒過香,又有多少路人在聆聽過余鳳岐乞討銀子修橋的故事……

古時,玉帶橋為江西贛南信豐縣通往廣東興寧、和平的交通要沖。它以結構奇特、氣勢雄偉而聞名贛南、粵北,有贊曰:「遠近聞名玉帶橋,兩岸峻峰入雲霄。奔騰河水瀉千里,玉帶飛鎖兩山腰。」這就是玉帶橋的真實寫照。如今,玉帶橋風光不在依舊,沉寂得有些年月了,橋樓已有破損,驛道卵石殘缺不全。但我們堅信走近它的人,都會在領略過它的雄奇、高大的同時,為余鳳岐的秉性、品格和修橋的真實故事嘆服。

還好,1932年和1954年,余福光先生兩次集資,對橋樓進行了修葺。1983年,信豐縣政府又把玉帶橋列為文物進行保護。

如果您還有什麼不滿意的,請發消息給我,並附上問題的連接,謝謝

閱讀全文

與玉帶橋是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