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洗衣機誰發明的
洗衣機的發明者是漢密爾頓.史密斯。
1858年,美國人漢密爾頓·史密斯在匹茨堡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洗衣機,該洗衣機的主件是一隻圓桶,桶內裝有一根帶有槳狀葉子的直軸,通過搖動和直軸相連的曲柄轉動。同年史密斯取得了這台洗衣機的專利權。但這台洗衣機使用費力沒被廣泛使用,但卻標志了機器洗衣的開端。
家用洗衣機主要由箱體、洗滌脫水桶(有的洗滌和脫水桶分開)、傳動和控制系統等組成,有的裝有加熱裝置。洗衣機一般專指使用水作為主要的清洗液體,有別於使用特製清潔溶液,及通常由專人負責的乾洗。
(1)乾洗技術發明擴展閱讀:
洗衣機工作原理
1、滾筒洗衣機
滾筒洗衣機發源於歐洲,洗衣方法是模仿棒錘擊打衣物原理設計,利用電動機的機械做功使滾筒旋轉,衣物在滾筒中不斷地被提升摔下,再提升再摔下,做重復運動,加上洗衣粉和水的共同作用使衣物洗滌干凈。而波輪式洗衣機需要水來讓衣服飄起來,之後不停攪拌摩擦達到清潔目的。
2、免清洗波輪洗衣機
免清洗完全採用物理方式智慧清洗。擔任清潔工作的「智慧球」,是抗菌高分子橡膠材質,在洗滌中自身不會受到污染。免清洗工作過程全靠物理方式進行,不會對洗衣機及衣物帶來損害。
洗衣服時,智慧球從回收艙彈出,隨著洗衣機內桶的運動,通過高頻次的物理運動,無死角彈擊內外桶壁,彈走污漬;排水時,智慧球隨水位下降回到回收艙,等待下次被利用。
⑵ 洗衣服的乾洗機是誰發明的
發明人:喬利·貝朗
乾洗誕生後的最初50年間,使用的是苯、煤油、汽油、樟腦萜等回溶劑。這些溶劑都具有答
乾洗機
可燃性,經常造成火災。由於這一致命缺陷,使乾洗技術難以推廣。1897年,德國萊比錫的呂德維格·安特林使乾洗技術向前跨進了一步。他發明了使用四氯化碳作乾洗劑。四氯化碳的洗滌效果好,不易燃,但有帶有刺鼻的異味。而且對設備具有腐蝕性。到1918年,歐洲開始改用三氯乙烯來取代四氯化碳。從此,乾洗業漸漸發展起來。
21世紀洗衣業已實現機械化。常用的乾洗液是1928年發明的斯陶達溶劑和一種從石油中提煉而成的溶劑──全氯乙烯,它們既無害於人體健康,又沒有起火危險。因為乾洗液的價格比較昂貴,因此在清洗完畢,往往還要將從衣物中排擠出的溶劑進行蒸餾後,再加以過濾,可反復使用。
⑶ 衣服乾洗運用的是什麼原理是誰發明的
乾洗就是用有機化學溶劑對衣物進行洗滌、去除油污或污漬的一種干進干出的洗滌方式。由於在衣物洗滌過程中水不直接接觸衣物,所以稱之為乾洗。 乾洗的主要特點就是避免水洗對衣物面料造成傷害,不縮水、不變形、色澤保護性好,不易造成衣物褪色、手感柔軟,便於熨燙 並能徹底清洗衣物上的油污或污漬。洗後衣物還有消毒、滅菌的特殊功效不易蟲蛀便於保存。
世界乾洗業大王、乾洗劑的發明者喬利·貝朗小時候很窮,在別人家裡做仆從。有一天,他不小心把女主人的大衣弄上了油漬。大衣很昂貴,喬利·貝朗賠不起,只得給主人白打一年工。他住在狹小的閣樓上,把大衣掛在牆上,過了些日子,他忽然發現大衣上的油漬消退了一些。再過了些日子,油漬又消退了不少。大衣就掛在一盞煤油燈的旁邊,他於是推測可能是煤油燈的煙里有什麼成分能夠清除油漬。於是他每夜躲在狹小的閣樓里研究,做實驗,最後發明了乾洗劑,成為乾洗業的創始人。
高檔面料的服裝,如羊毛面料,羊絨面料的服裝,由於這些面料遇水後,容易產生收縮,且難以恢復,同時,水洗可能會影響其外觀,所以應乾洗。另外,有的服裝上有許多飾品,這些飾品用機洗可能會產生不良後果,所以應乾洗。通常,棉,麻,化纖面料的服裝可以水洗,而這些服裝乾洗,可能效果不如水洗。乾洗和水洗並不存在誰高級的問題,只是適用的服裝不一樣而已
⑷ 乾洗發明人是誰
世界乾洗業大王、乾洗劑的發明者喬利·貝朗小時候很窮,在別人家裡做仆從。有版一天,他不小心把權女主人的大衣弄上了油漬。大衣很昂貴,喬利·貝朗賠不起,只得給主人白打一年工。他住在狹小的閣樓上,把大衣掛在牆上,過了些日子,他忽然發現大衣上的油漬消退了一些。再過了些日子,油漬又消退了不少。大衣就掛在一盞煤油燈的旁邊,他於是推測可能是煤油燈的煙里有什麼成分能夠清除油漬。於是他每夜躲在狹小的閣樓里研究,做實驗,最後發明了乾洗劑,成為乾洗業的創始人。
⑸ 乾洗劑是誰發明的
喬利·貝朗
一天喬利·貝朗突然發現,衣服被煤油浸過的地方不但沒臟,反而將原來的污漬清除了。這個發現令喬利興奮極了,經過反復試驗,喬利又在煤油里加了其他的一些化學原料,終於研製出了乾洗劑。
一年後,喬利離開貴夫人家開了一間乾洗店,世界上的第一家乾洗店就這樣誕生了。喬利的生意一發而不可收,幾年間他便成了讓全世界矚目的乾洗大王。如今,乾洗店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人們在享受他發現的乾洗劑的同時,也記住了他的名字—— 喬利·貝朗。
(5)乾洗技術發明擴展閱讀:
使用方法
1、將其塗在油污處,用稍濕潤的軟毛刷由中心逐漸向四周刷,使油污和乾洗劑充分接觸。
2、用溫水浸濕毛刷,按同樣的順序,隨蘸水隨刷,以清洗油污泡沫,但切忌來回刷,或從外圍向中間刷,否則易使污漬擴大或干後出現圈痕。刷洗干凈後,墊上干毛巾熨燙,即可煥然如新。
3、液體乾洗劑的用法是:用棉球或干凈布蘸乾洗劑,同樣從油污中心向四周擦拭,再用清水擦拭乾凈,然後熨燙。無論膏狀還是液體乾洗劑,都不要兌水,也不要先把衣服浸濕,這樣會降低效力。
⑹ 乾洗的發展如何
乾洗誕生後的最初50年間,使用的是苯、煤油、汽油、樟腦萜等溶劑。這些溶劑都具有可燃性,經常造成火災。由於這一致命缺陷,使乾洗技術難以推廣。1897年,德國萊比錫的呂德維格·安特林使乾洗技術向前跨進了一步。他發明了使用四氯化碳作乾洗劑。四氯化碳的洗滌效果好,不易燃,但有帶有刺鼻的異味。而且對設備具有腐蝕性。到1918年,歐洲開始改用三氯乙烯來取代四氯化碳。從此,乾洗業漸漸發展起來。
21世紀洗衣業已實現機械化。常用的乾洗液是1928年發明的斯陶達溶劑和一種從石油中提煉而成的溶劑──全氯乙烯,沒有起火危險,但是致癌。因為乾洗液的價格比較昂貴,因此在清洗完畢,往往還要將從衣物中排擠出的溶劑進行蒸餾後,再加以過濾,可反復使用。
歐美等發達國家乾洗業已有數百年歷史,已經形成一套完整系統,不論是大城市,還是小鄉鎮,乾洗店到處可見,已經成為生活的必需品,而乾洗行業在中國經歷了前幾十年的空白期,在中國的真正發展也就十幾年的歷史,相對來說還不完善,,基本是大城市還遠遠未飽和,小城市還很缺乏,鄉鎮基本是空白,縱觀整個世界的乾洗發展史,它作為人們的居家生活的一部分,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乾洗行業欲在全球尤其在中國上演一把乾洗熱。隨著中國消費水平的大幅提高、民眾服裝檔次的提高,各個年齡層次對乾洗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人們已經把乾洗看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乾洗行業將快速發展起來。
————來源於網路。
⑺ 第一份乾洗劑是誰發明的
乾洗劑從發明到現在已經走過了一個多世紀歷程。最初使用的乾洗劑是苯()後來改用四氯化碳(CCL4),20世紀後四氯化碳又被三氯乙烯(C2HCL3)所代替 ,現在使用的乾洗劑則是全氯乙烯(C2CL4)。
常用乾洗劑特性比較
四氯乙烯與石油溶劑其技術特性有很大區別:
1. 水的比重1.0,四氯乙烯比水重,沉在水下,可以很容易與水分離。 而石油溶劑的比重比水小,故浮在水上。
2. 沸點是一種液體從液態轉為汽態的臨界溫度。利用這個特性,四氯乙烯通過過濾和蒸餾,既液態-汽態-液態的循環過程可以反復使用。全封閉的乾洗機一桶四氯乙烯大約可以洗20000件衣服。節約了日常成本。四氯乙烯的沸點較低,故易蒸餾。而石油的沸點較高,且易燃,故較難蒸餾。
3. 從閃點上看,(閃點是揮發性液體的氣霧被火花點燃的最低溫度)石油溶劑在38-64℃即可燃燒。因此石油乾洗時要注意安全。而四氯乙烯則沒有閃點,也即不燃燒。
4. 從表面張力上看,四氯乙烯大於石油,張力大液體很快潤濕衣物將污漬從織物中分解。
5. 比較溶油性,四氯乙烯的KB值高,去污力強。而石油的KB值只為四氯乙烯的1/3左右,所以去污力很低。
⑻ 洗衣機是如何發明的
家務勞動不再繁重
——1906年洗衣機的發明世界上第一台電動洗衣機,是1906年由美國芝加哥人費歇設計製造的。在以後的歲月里,洗衣機的功能逐步得到加強和完善,洗衣機的發展歷史,也正是婦女從繁重的家庭勞動中被逐步解放的歷史。
如今,在一些鄉村,我們偶爾還會看到一些婦女在河邊用棒槌捶打衣物。這種原始的洗衣方法人類至少延續了數千年之久。洗衣機的誕生,才把婦女真正從繁重的家務勞動中解放了出來。
原始的洗衣機都是木質的,要靠人力轉動搖柄,注水倒水都要用手,而且要花很多時間才能把衣服漂洗干凈。如1874年美國的比爾·布萊克斯通發明的木製手搖洗衣機,它是在木桶底裝6張葉片,用手柄和齒輪機傳動,使衣物在桶內不斷翻轉,相互磨擦,從而達到洗凈衣物的目的。
1880年,美國又製造出用蒸氣為動力代替人力搖動手柄的蒸氣驅動洗衣機。以後相繼出現了水力洗衣機、手搖洗衣機、汽油發動機帶動的洗衣機。而當電發明後,電動洗衣機終於也誕生了。
1906年,美國芝加哥人費歇設計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電動洗衣機。在原來洗衣機的基礎上,費歇設計了這樣一個裝置:用發動機驅動一個卧式轉筒。這個新裝置大大減輕了人力的付出。
後來,美國的一家公司把洗衣機的木桶桶體改成鋁鑄桶體,提高了機械強度和使用壽命。紐約的另一家公司還製成了電動洗衣甩干兩用機。洗衣時,把桶傾斜45度,和一個慢轉齒輪吻合,然後把裝滿濕衣服的桶提起,豎放在另一條快轉驅動軸上,把水甩干。
四五十年代,附有電熱水器和水泵的自動洗衣機,以及轉筒式烘乾機,都陸續問世了。
隨著近代電子工業的發展,從手動、半自動的洗衣機,發展到用電腦控制的全自動洗衣烘乾機,衣服的浸、洗、沖、甩、烘,全部由電子計時開關以及監測速度和溫度的感應器來控制,放入衣物,按下開關,就能自動操作,不必照料。
進入到20世紀90年代,日本松下電器公司開發出用模糊理論控制的「愛妻號DAY模糊型」全自動洗衣機。它的特點是無論洗滌物有多少,都可以根據衣物臟的程度自動選擇洗滌時間。
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家臭氧技術公司又拓展新思路,研製成功了一種新型的臭氧洗衣機。使用涼水,不用洗滌劑,只需10分鍾,這種洗衣機里的臭氧就能除去所有的有機質污物,然後再把污物從洗滌水中過濾掉。因此,這種水還可以反復地循環使用。這種洗衣機能除去衣物上95%的臟物。
⑼ 乾洗的發展過程
發明人喬利·貝朗出生於巴黎一個貧民家庭,在一個貴族家庭里當小雜工。一次喬利把煤油滴到貴婦人交給他熨燙的衣服上,貴婦人堅決要求喬利賠償,給她白打一年工,而喬利得到了那件衣服,他發現那件衣服被煤油浸過的地方不但沒臟,反而將原來的污漬清除了,經過反復試驗,喬利又在煤油里加了其他的一些化學原料,終於研製出了乾洗劑。乾洗由此誕生。
乾洗起源於19 世紀初期的法國巴黎。傳說,有一位名叫 Jean-Jolly 的法國人在巴黎擁有一間染織廠,有一天,廠里有一位工人不慎推翻了桌上一盞油燈,燈油把桌上的檯布弄濕了,當檯布干後, Jolly 驚訝地發現臟檯布上曾被燈油弄濕過的地方明顯比其它地方要干凈,再回頭探究那燈油,原來是一種叫茨烯的東西。於是, Jolly 推斷出茨烯這種物質具有清潔作用,並認為,應用某些溶劑在沒有水參與的洗滌過程是可以去掉一些用水洗不掉的油垢污漬,然後加以發展在其工廠應用。這一洗滌的過程就是現在乾洗的原始階段了。由於乾洗源於法國,直至今天也有人把乾洗這種洗滌方式稱為「 法式洗滌 」。 乾洗誕生後的最初50年間,使用的是苯、煤油、汽油、樟腦萜等溶劑。這些溶劑都具有可燃性,經常造成火災。由於這一致命缺陷,使乾洗技術難以推廣。1897年,德國萊比錫的呂德維格·安特林使乾洗技術向前跨進了一步。他發明了使用四氯化碳作乾洗劑。四氯化碳的洗滌效果好,不易燃,但有帶有刺鼻的異味。而且對設備具有腐蝕性。到1918年,歐洲開始改用三氯乙烯來取代四氯化碳。從此,乾洗業漸漸發展起來。
21世紀洗衣業已實現機械化。常用的乾洗液是1928年發明的斯陶達溶劑和一種從石油中提煉而成的溶劑──全氯乙烯,它們既無害於人體健康,又沒有起火危險。因為乾洗液的價格比較昂貴,因此在清洗完畢,往往還要將從衣物中排擠出的溶劑進行蒸餾後,再加以過濾,可反復使用。 歐美等發達國家乾洗業已有數百年歷史,已經形成一套完整系統,不論是大城市,還是小鄉鎮,乾洗店到處可見,已經成為生活的必需品,而乾洗行業在中國經歷了前幾十年的空白期,在中國的真正發展也就十幾年的歷史,相對來說還不完善,,基本是大城市還遠遠未飽和,小城市還很缺乏,鄉鎮基本是空白,縱觀整個世界的乾洗發展史,它作為人們的居家生活的一部分,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乾洗行業欲在全球尤其在中國上演一把乾洗熱。隨著中國消費水平的大幅提高、民眾服裝檔次的提高,各個年齡層次對乾洗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人們已經把乾洗看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乾洗行業將快速發展起來。
⑽ 乾洗技術是如何被發明的
乾洗大約起源於紡織品服裝的誕生時期,在古龐貝城鹼和氨在清洗初期即被人們所使用,後來當地又發現一種粘土,被叫做「漂白土」,用它來吸附服裝上的土污和油脂,洗過的服裝變得更柔軟、干凈。這就是乾洗的最早雛形。
大約在十九世紀中期,法國巴黎有一個叫喬利·貝林(Jolly Belih)的人不慎弄翻了煤油桶,使煤油浸濕的臟衣物變干凈了,因而發現了乾洗方法。
19世紀60年代,由於汽油避免了傳統水洗的縮水和脫色問題,英國已經較普遍使用汽油作乾洗劑,乾洗就是從使用石油類溶劑開始的。但石油類溶劑,如苯、煤油和汽油等都是可燃性溶劑,乾洗業也就成為一種危險行業。
20世紀20年代,又出現一種專用於乾洗的石油溶劑「Stoddard」(斯托達德),並且開始使用乾洗機,在機內清洗,脫液,浪費少了,但易燃、易爆的不安全隱患依然嚴重。
為了解決汽油溶劑安全性差的問題,在20世紀初期,開發出了鹵代氫合成溶劑,首先使用的氯化碳,不久因為它有毒、腐蝕性強而逐漸被其他鹵代氫溶劑所代替。
20世紀30年代,歐洲開始使用三氯乙烯為代表的一系列化學溶劑作為乾洗溶劑,盡管其解決了易燃易爆問題,但三氯乙烯脫脂性極強纖維的理、化性有一定的破壞,對設備有較強,對操作人員也有一定的危害等原因而未能被延續使用。
20世紀40年代,發達國家開始使用四氯乙烯。它克服了三氯乙烯較低,被洗衣界公認為是較好的乾洗溶劑。自四氯乙烯問世以來,在機械製造業中作為一種主要去除油脂的清洗劑已使用了70年代,而在洗衣行業中也已安全使用了60多年,並一直延續使用至今。同樣,它的缺點就是存在著對金屬材料的腐蝕作用,另外合成溶劑水解的產物有毒,如果乾洗設備不做回收處理而直接排放會對土壤和水質造成污染。
20世紀60年代,又開發出CFC-113(三氯乙烷)為代表的氟利昂溶劑。氟利昂溶劑無毒、不可燃,對橡膠、金屬和化纖無腐蝕性,洗凈度又比四氯乙烯更好,因而受到好評。但由於氟利昂溶劑有破壞大氣臭氧層的問題,被禁止使用。
隨著全球對環保的重視,伴隨著四氯乙烯做溶劑的全封閉式乾洗機的大量使用,同時燃點較高的石油溶劑(碳氫)如EXXON D40、DF2000溶劑也被採納使用,由於這類石油溶劑的安全性已完全得到了控制,石油乾洗沒有了四氯乙烯溶劑洗完衣服後所常有的異味,洗滌效果也非常好,所有石油溶劑乾洗機也開始大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