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打點的是誰發明的
打點又不是打點滴,感覺是指物理方面,用來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用的打點計時器。@boss 231
㈡ 電火花打點計時器工作原理是什麼
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的工作原理是是利用火花放電使墨粉在紙帶上打出墨點而顯出點跡。
給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接220V電源,按下脈沖輸出開關,計時器發出的脈沖電流,接正極的放電針和墨粉紙盤到接負極的紙盤軸,產生火花放電,於是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的點,而且在交流電的每個周期放電一次。
因此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打出點間的時間間隔等於交流電的周期,當電源頻率為50赫茲時,它每隔0.02S打一次點。是高中常用測速儀器。
(2)打點計時器發明者擴展閱讀
電磁打點計時器與電火花計時器的區別
1、使用的電源
兩種打點計時器使用的都是交流電源,頻率一般是50Hz,周期是0.02s。這兩種打點計時器都是每隔0.02s在紙帶上打—個點,1s內總共打50個點。
不同的是,電磁打點計時器工作電壓在6V以下,一般在4~6V之間,需要由學生電源供電;而電火花計時器使用的是220V的交流電壓。
2、打點方式
電磁打點計時器內部有線圈和永久磁鐵,接通電源後振片會在二者的帶動下振動起來,帶動振針上下振動。每次振動,振針打在復寫紙片上一次,復寫紙片就會在下面的紙帶上留下—個點的痕跡。
電火花計時器的計時原理和電磁打點計時器類似,只不過打點的不是振針和復寫紙,而是電火花和墨粉。當接通電源,按下脈沖輸出開關時,計時器發出的脈沖電流經過電針、墨粉紙盤到紙盤軸,產生火花放電,於是在紙帶上就打出一行點跡。
3、誤差比較
電磁打點計時器由於振針的作用,紙帶和復寫紙之間阻力相對較大,實驗誤差比較大;而電火花計時器使用的是火花放電,紙帶運動時受到的阻力比較小,實驗誤差也比較小。所以現在實驗室普遍使用的是電火花計時器。
4、儀器調節
如果紙帶與振針的距離較遠,會使紙帶上打出的點跡不清晰;如果距離太近,會在紙帶上打出短橫線。因此,必須適當調節紙帶與振針之間的距離。
使用電磁打點計時器時,每打完一條紙帶之後,都要將復寫紙片換—個位置,否則點跡也會不清晰。電火花計時器沒有振針,也就不會出現短橫線現象,但是墨粉紙盤的位置需要經常換一下。
5、數據處理
雖然電磁打點計時器與電火花計時器打點的方式不同,但是打下的點跡是—樣的,所以數據處理方法相同。可以用刻度尺量出兩個點的距離,可以根據相鄰兩個點的時間間隔,計算出任意兩個點的時間間隔,進而求解相關問題。
㈢ 高一必修一 物理打點計時器的用法及注意事項和題目
電磁打點計時器是一種使用交流電源的計時儀器,其工作電壓是4~6V,電源的頻率是50Hz,它每隔0.02s打一次點。
電火花計時器是利用火花放電在紙帶上打出小孔而顯示出點跡的計時儀器,使用220V交流電壓,當頻率為50Hz時,它每隔0.02s打一次點,電火花計時器工作時,指導運動所受到的阻力比較小,它比電磁打點計時器實驗誤差小。
如果運動物體帶動的紙帶通過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的點就記錄了物體運動的時間,紙帶上的點也相應的表示出了運動物體在不同時刻的位置。研究紙帶上的各點間的間隔,就可分析物體的運動狀況。
編輯本段注意事項
1.打點計時器使用的電源必須是交流電源,且電壓是6~9V。
2.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應打出輕重合適的小圓點,如遇到打出的是小橫線,應調整振針具復寫紙片的高度,使之大一點。
3.使用打點計時器,應先接通電源,待打點計時器穩定後再放開紙帶。
4.使用電火花計時器時,應注意把兩條白紙帶正確穿好,墨粉紙盤夾在兩紙帶之間;使用打點計時器時,應讓紙帶通過限位孔,壓在復寫紙下面。
5.復寫紙不要裝反,每打完一條紙帶,應調整一下復寫紙的位置,若還不夠清晰,考慮更換復寫紙。
6.處理紙帶時,密集點的位移差值測量起來誤差大,故應捨去。
編輯本段電火花計時器與電磁打點計時器的比較
這兩種計時器的共同點是在紙帶上記錄運動物體的「時——空」分布信息,計時基準都是取自家用電的周期,在我國每兩個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0.02秒,因而有相同的數據採集方法與數據整理分析方法,並可與斜面小車、軌道小車等配套使用,但在可靠性、准確性以及課時利用率等方面,則有很大的差別。電火花計時器成功地克服了電磁打點計時器的缺點。
一、運動與計時互相干擾
電磁打點計時器工作時,由市電經線圈引起磁場的周期變化,策動彈片帶動打點針,在運動體拖動的紙帶上,以50赫芝頻率打點.電磁打點計時器的打點針對運動中的紙帶產生沖擊和摩擦,干擾了紙帶的運動,這在自由落體實驗中尤為顯著。
電火花計時器利用高壓脈沖火花放電,放電針與紙帶沒有接觸,因而不會干擾紙帶運動。
2.排除運動對計時的干擾
電磁打點計時器的計時周期會受到紙帶運動的干擾,對此我們進行以下分析和實驗。以振子向下打點過平衡位置的作為o相位,這樣在紙帶上打點時的相位將在附近稍小於的一點上,只要打點能保持在同一相位上,打點的20ms周期的等時性就能保證。當紙帶靜止時,若電磁打點計時器調節適當,打點的等時性得到保證。但是當紙帶運動時,受到打點針沖擊作用的紙帶對振子也產生反作用,從而影響到打點時相位產生顯著漂移,結果破壞了打點的等時性。
二、操作性能的改善
1.減少調節,提高工作可靠性
使用電磁打點計時器時,對打點相位的調節,常常是一般師生難以掌握的技術難點;對已調好的計時器,在使用中因隨環境因素而改變,即使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調節,也常常難以調好,從而降低了工作的可靠性,降低了實驗的置信度和課時利用率。
使用電火花計時器時由於不需要上述調節,一般學生在2一5分鍾內便能採集到實驗數據,從而可以使學生的精力集中到控制實驗現象產生的條件,以及研究分析運動規律上去。
2.安全性能的突破
電磁打點計時器在使用中是沒有安全問題的。電火花打點計時長期不能在教學中使用的關鍵之一是安全問題。早期的電火花打點計時器、其記錄靈敏度低下,依賴於電火花在白紙上燒孔,其電壓大於6kV,電流達80mA,對人是有生命危險的。後來用熱敏紙,電壓也大於6kV,電流為5至20mA,也是極不安全的。我們採用的打點記錄方法,是一種與電場描繪及傳真記錄相類似的微電流轉印方法,其電壓雖然高達3萬伏,但電流控制在200μA以下,從而解決了使用電火花計時器時的安全問題。
三、實驗成本
電磁打點計時器是一種低成本教學儀器,它的價格和實驗消耗都比較低。八十年代初,電火花計時器與電磁打點計時器之間的價格比在10:1以上,材料消耗比在50:1以上(前者用熱敏紙時),經過長期研究改進,我們終於找到了圖2所示的電路,在充電放電上都利用市電的相位信息,使電路大為簡化,使兩種產品的價格比低於2:1。由於電火花計時器不用低壓電源(學生電源),而電磁打點計時器要用配套的學生電源,若將此項因素一並考慮,則上述的價格比就要倒過來了,因此,電火花計時器更便宜。在材料的消耗方面,由於我們採用了合適的介質材料,火花放電的點跡經過放大轉印到普通白紙上,因此比電磁打點計時器用的電報紙帶價格更低,而且可以自製。
綜上所述,可知新型的電火花計時器完全具備了替代電磁打點計時器的條件,適於在我國普及。
1
.關於打點計時器的使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打點計時器應用低壓交流電源,交流電頻率為
50Hz
B
.紙帶必須穿過限位孔,並注意把紙帶壓在復寫紙的上面
C
.要先通電,後釋放紙帶,紙帶通過後立即切斷電源
D
.為減小摩擦,每次測量應先將紙帶理順
2
.電磁打點計時器或電火花打點計時器都是一種使用交流電源的計時儀器,根據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
我們可以從紙帶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
A
.時間間隔
B
.位移
C
.加速度
D
.平均速度
3
.某位同學在使用電磁打點計時器時,紙帶上點不是圓點而是一些短線,這可能的原因是
( )
A
.接在直流電源上
B
.電源電壓不穩
C
.電源頻率不穩
D
.打點針壓得過緊
4
.電磁打點計時器的打點周期取決於
(
)
A
.交流電壓的高低
B
.交流電的頻率
C
.永久磁鐵的磁性強弱
D
.振針與復寫紙間的距
離
5
.手拖動紙帶經過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的周期是
0.02s
)後,在紙帶上留下的點中有
6
個連續清晰的
點,測出這
6
個點的第
1
點到第
6
點的距離為
18cm
,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
A
.手運動的平均速度為
0.03m/s B
.手運動的平均速度為
1.5m/s
C
.手運動的平均速度為
1.8m/s D
.手運動的平均速度為
180m/s
6
.某同學用手水平地拉動紙帶,通過打點計時器後,紙帶上打下一系列點,這位同學要根據這一系列點,
計
算
紙
帶
運
動
的
平
均
速
度
及
判
斷
紙
帶
是
否
做
勻
速
直
線
運
動
,
則
下
列
操
作
中
正
確
的
是
( )
A
.首先要查清共有多少個點
B
.首先從第一個能看清的點數起,查清共有多少個點
C
.分別測量出每兩個相鄰清晰點間的距離,然後相加,把相加的結果作為所有能看清點間的總長度,
用來計算平均速度
D
.分別測量出每兩個相鄰清晰點間的距離,用來計算各段的平均速度,判斷是是否是勻速運動
7
.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出點痕,下列關於紙帶上的點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出點痕,下列關於紙帶上的
點
(
)
A
.痕記錄了物體運動的時間
B
.點痕記錄了物體在不同時刻的位置和某段時間內的位移
C
.點在紙帶上的分布情況,反映了物體的質量和形狀
D
.點在紙帶上的分布情況,反映了物體的運動情況
㈣ 打點計時器是誰發明的啊
1350年,義大利的丹蒂製造出第一台結構簡單的機械打點塔鍾
㈤ 打點計時器的有關知識詳細些
原理
電磁打點計時器是一種使用交流電源的計時儀器,其工作電壓是4~6V,電源的頻率是50Hz,它每隔0.02s打一次點。
電火花計時器是利用火花放電在紙帶上打出小孔而顯示出點跡的計時儀器,使用220V交流電壓,當頻率為50Hz時,它每隔0.02s打一次點,電火花計時器工作時,指導運動所受到的阻力比較小,它比電磁打點計時器實驗誤差小。
如果運動物體帶動的紙帶通過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的點就記錄了物體運動的時間,紙帶上的點也相應的表示出了運動物體在不同時刻的位置。研究紙帶上的各點間的間隔,就可分析物體的運動狀況。
[編輯本段]注意事項
1.打點計時器使用的電源是交流電源,電磁打點計時器電壓是4~6V;電火花打點計時器電壓是220V。
2.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應打出輕重合適的小圓點,如遇到打出的是小橫線、重復點或點跡不清晰,應調整振針距復寫紙片的高度,使之大一點。
3.復寫紙不要裝反,每打完一條紙帶,應調整一下復寫紙的位置,若點跡不夠清晰,應考慮更換復寫紙。
4.紙帶應捋平,減小摩擦,從而起到減小誤差的作用。
5.使用打點計時器,應先接通電源,待打點計時器穩定後再放開紙帶。
6.使用電火花計時器時,還應注意把兩條白紙帶正確穿好,墨粉紙盤夾在兩紙帶之間;使用打點計時器時,應讓紙帶通過限位孔,壓在復寫紙下面。
7.處理紙帶數據時,密集點的位移差值測量起來誤差大,應捨去;一般以五個點為一個計數點。
8.描點作圖時,應把盡量多的點連在一條直線(或曲線)上不能連在線上的點應分居在線的兩側。誤差過大的點可以捨去。
9.打點器不能長時間連續工作。每打完一條紙帶後,應及時切斷電源。待裝好紙帶後,再次接通電源並實驗。
物理上經常用的
[編輯本段]電火花計時器與電磁打點計時器的比較
這兩種計時器的共同點是在紙帶上記錄運動物體的「時——空」分布信息,計時基準都是取自家用電的周期,在我國每兩個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0.02秒,因而有相同的數據採集方法與數據整理分析方法,並可與斜面小車、軌道小車等配套使用,但在可靠性、准確性以及課時利用率等方面,則有很大的差別。電火花計時器成功地克服了電磁打點計時器的缺點。
一、運動與計時互相干擾
電磁打點計時器工作時,由市電經線圈引起磁場的周期變化,策動彈片帶動打點針,在運動體拖動的紙帶上,以50赫茲頻率打點.電磁打點計時器的打點針對運動中的紙帶產生沖擊和摩擦,干擾了紙帶的運動,這在自由落體實驗中尤為顯著。
電火花計時器利用高壓脈沖火花放電,放電針與紙帶沒有接觸,因而不會干擾紙帶運動。
2.排除運動對計時的干擾
電磁打點計時器的計時周期會受到紙帶運動的干擾,對此我們進行以下分析和實驗。以振子向下打點過平衡位置的作為o相位,這樣在紙帶上打點時的相位將在附近稍小於的一點上,只要打點能保持在同一相位上,打點的20ms周期的等時性就能保證。當紙帶靜止時,若電磁打點計時器調節適當,打點的等時性得到保證。但是當紙帶運動時,受到打點針沖擊作用的紙帶對振子也產生反作用,從而影響到打點時相位產生顯著漂移,結果破壞了打點的等時性。
二、操作性能的改善
1.減少調節,提高工作可靠性
使用電磁打點計時器時,對打點相位的調節,常常是一般師生難以掌握的技術難點;對已調好的計時器,在使用中因隨環境因素而改變,即使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調節,也常常難以調好,從而降低了工作的可靠性,降低了實驗的置信度和課時利用率。
使用電火花計時器時由於不需要上述調節,一般學生在2一5分鍾內便能採集到實驗數據,從而可以使學生的精力集中到控制實驗現象產生的條件,以及研究分析運動規律上去。
2.安全性能的突破
電磁打點計時器在使用中是沒有安全問題的。電火花打點計時長期不能在教學中使用的關鍵之一是安全問題。早期的電火花打點計時器、其記錄靈敏度低下,依賴於電火花在白紙上燒孔,其電壓大於6kV,電流達80mA,對人是有生命危險的。後來用熱敏紙,電壓也大於6kV,電流為5至20mA,也是極不安全的。我們採用的打點記錄方法,是一種與電場描繪及傳真記錄相類似的微電流轉印方法,其電壓雖然高達3萬伏,但電流控制在200μA以下,從而解決了使用電火花計時器時的安全問題。
三、實驗成本
電磁打點計時器是一種低成本教學儀器,它的價格和實驗消耗都比較低。八十年代初,電火花計時器與電磁打點計時器之間的價格比在10:1以上,材料消耗比在50:1以上(前者用熱敏紙時),經過長期研究改進,我們終於找到了圖2所示的電路,在充電放電上都利用市電的相位信息,使電路大為簡化,使兩種產品的價格比低於2:1。由於電火花計時器不用低壓電源(學生電源),而電磁打點計時器要用配套的學生電源,若將此項因素一並考慮,則上述的價格比就要倒過來了,因此,電火花計時器更便宜。在材料的消耗方面,由於我們採用了合適的介質材料,火花放電的點跡經過放大轉印到普通白紙上,因此比電磁打點計時器用的電報紙帶價格更低,而且可以自製。
綜上所述,可知新型的電火花計時器完全具備了替代電磁打點計時器的條件,適於在我國普及。
[編輯本段]打點計時器實驗過程
1.把長木板平放在實驗桌上,並使滑輪伸出桌面
2.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木板沒有滑輪的一側,並連好電路
3.把一條細繩栓在小車上,細繩跨過定滑輪,下邊吊著合適的鉤碼。
4.把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固定在小車後面
5.使小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處,接通電源,放開小車,讓小車運動
6.斷開電源,取出紙帶
7.換上新的紙帶,再重做兩次
[編輯本段]打點計時器的公式
打點計時器測加速度中的公式v=〔s(n)+s(n+1)〕/2t
s(n)指第N-1個計時點到第N個計時點的位移,s(n+1)指第N個計時點到第N+1個計時點的位移?〔s(n)+s(n+1)〕指第N-1個計時點到第N+1個計時點的位移.(即把要求的點包括在了他們中間即N處)
t指發生兩個相鄰計數點(N-1到N,N到N+1)之間的時間間隔.2T就是時間間隔總和
他們求得的就是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即可以近似看做N(要求的點)點的瞬時速度
相鄰兩個計數點間的距離為S1,S2,S3.......兩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T,根據△S=aT*T有
S4-S1=(S4-S3)+(S3-S2)+(S2-S1)=3aT*T
同理S5-S2=S6-S3=3aT*T
求出a1=(S4-S1)/3T*T a2=(S5-S2)/3T*T a3=(S6-S3)/3T*T
再求平均值
㈥ 打點計時器的使用用法(完整)
實驗步驟(以電磁打點器為例)
1.把電磁打點計時器固定在桌子上,讓紙帶穿過兩個限位孔,壓在復寫紙的下面。
2.把電磁打點計時器的兩個接線柱用導線分別與電源接線柱相連。
3.打開電源開關,用手水平的拉動紙帶,紙帶上就大下了許多小點。
4.取下紙帶,關閉電源 從能看的清的某個點起,數一數紙帶上共有多少小點,如果共有N個點,那麼點的間隔數為(N-1)個,紙帶運動時間
△t=0.02(N-1)s
5.用刻度尺測量一下從開始計數的一點到最後一點間的距離△x
6.利用公式(平均速度公式,這里我不方便打出來)計算出紙帶在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
7.在紙帶上取連續的6個點,用刻度尺量出相鄰連個點間的距離,判斷紙帶的這段運動時候勻速運動還是變速運動。判斷的依據是:若連續兩點間的距離相等,則物體做勻速運動,反之,則做變速運動(這很簡單)
實驗操作的注意事項:
1.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因打出輕重合適的小圓點,如玉帶打出的是短線,應調整一下振針的高度或調低電壓。
2.使用打點計時器打點時,應先接通電源,待計時器工作穩定後,在釋放紙帶。
3.釋放紙帶一端的物體前,應使物體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的位置
4.使用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時,應注意把兩條白紙帶正確穿好,墨粉紙夾盤在兩帶之間;使用電磁打點器是,應讓紙帶通過限位孔,壓在復寫紙下~
如果覺得好的活,記得採納,我一個字一個字打出來的~
㈦ 電磁打點計時器與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的區別
1、使用的電源不同
電磁打點計時器工作電壓在6V以下,一般在4~6V之間,需要由學生電源供電;而電火花計時器使用的是220V的交流電壓。
2、打點方式不同
電磁打點計時器內部有線圈和永久磁鐵,接通電源後振片會在二者的帶動下振動起來,帶動振針上下振動。每次振動,振針打在復寫紙片上一次,復寫紙片就會在下面的紙帶上留下—個點的痕跡。
電火花計時器的計時原理和電磁打點計時器類似,只不過打點的不是振針和復寫紙,而是電火花和墨粉。
3、誤差比較不同
電磁打點計時器由於振針的作用,紙帶和復寫紙之間阻力相對較大,實驗誤差比較大;而電火花計時器使用的是火花放電,紙帶運動時受到的阻力比較小,實驗誤差也比較小。
4、儀器調節
使用電磁打點計時器時,每打完一條紙帶之後,都要將復寫紙片換—個位置,否則點跡也會不清晰。電火花計時器沒有振針,也就不會出現短橫線現象,但是墨粉紙盤的位置需要經常換一下。
(7)打點計時器發明者擴展閱讀
使用打點計時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的實驗
1、實驗目的:進一步熟悉打點計時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實驗器材
打點計時器,紙帶若干,低壓交流電源,小車,細繩,一端帶有滑輪的長木板,鉤碼,刻度尺。
3、實驗過程
(1)把一端附有滑輪的長木板平放在實驗桌上,並使滑輪伸出桌面,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長木板上沒有滑輪的一端,連接好電路。
(2)把一條細繩栓在小車上,細繩跨過滑輪,並在細繩的另一端掛上合適的鉤碼,試放手後,小車能在長木板上平穩的加速滑行一段距離。把紙帶穿過限位孔,復寫紙在壓在紙帶上,並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車後面。
(3)小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的位置,先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在釋放小車,小車拖著紙帶運動,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的小點。隨機關閉電源
(4)重復兩次。
4、注意事項
(1)打點計時器紙帶限位器要與長木板縱軸位置對齊再固定在長木板上,使紙帶、小車、拉線和定滑輪在一條直線上。小車要選擇在木板上運動不跑偏的車。
(2)使用打點計時器時,應先接通電源,待打點計時器穩定後,在釋放紙帶。
(3)先開電源,後釋放小車。釋放小車前,應使小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的位置。
(4)紙帶上的點先取零點和計數點進行編號再測距離,測距離要用長尺對齊各計數點讀出各計數點間長度值。
(5)使用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時,應注意把兩條白紙帶正確穿好,墨粉紙盤加在兩紙帶之間;使用電磁打點計時器時,應讓紙帶通過限位孔,壓在復寫紙上面。
5、數據處理
(1)列表法
紙帶的選取:選擇兩條比較理想的紙帶,舍掉開頭的比較密集的點;確定零點,選取5-6個計數點,標上0、1、2、3、4、5。
應區別打點計時器打出的點和人為選取的計數點(一般相隔0.1s取一個計數點)
採集數據的方法:先量出各個計數點到計時零點的距離,然後再計算出相鄰的兩個計數點的距離。
不要分段測量各段位移,應盡可能一次測量完畢(可先統一量出到計數點0之間的距離),讀數時應估讀到最小刻度(毫米)的下一位。
設計表格,利用第一章測量各計數點的瞬時速度的方法,算出數值並記入表格
(2)圖象法
建系:以速度縱軸,時間為橫軸,選擇合適的標度(圖象要盡可能布滿坐標系),建立坐標系。
描點:觀察和思考點的分布趨勢。
擬合:從點的分布趨勢看,描出的點都大致落在一條直線上。用直線擬合,讓盡可能多的點處在直線上,不在直線上的點應對稱地分布在直線兩側。
㈧ 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的發明者是誰
不知道,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是利用火花放電使墨粉在紙帶上打出墨點而顯出點跡的一種計時儀器。
㈨ 電磁打點計時器
大。
因為按實際頻率(周期較大者)算可得正確結果,現在仍按50Hz算,當然結果就偏大了。
㈩ 打點計時器是誰發明的
使用打點計時器的實驗中所說的計時點就是打點針擊打在紙帶上的點(相鄰兩點間的時間間隔是T=0.02s)。
而計數點是隨機選定若干個計時點(通常設為n)為一組,做為每組的兩個端點叫做計數點,兩個相鄰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是nT秒(T是打點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