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家科技獎
國家科技獎是中國最大的科技獎項,也是榮譽最大的一個獎項。獲得的人並不多
『貳』 國家科技獎
為獎勵在科技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國務院設立了五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報請國家主席簽署並頒發證書和獎金。獎金數額由國務院規定。獲獎者的獎金額為500萬元人民幣。
該獎項2000年設立。
『叄』 「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有什麼區別
1.國家自然科學獎:授予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闡明自然現象、特徵和規律,作出重大科學發現的公民。
2.國家技術發明獎:授予運用科學技術知識作出產品、工藝、材料及其系統等重大技術發明的公民。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予在應用推廣先進科學技術成果,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計劃、項目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授予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
獲獎者必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
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獲獎者的獎金金額為五百萬元人民幣。
『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自然科學獎的獎勵等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自然科學獎授獎等級根據候選人所做出的科學發現,從發現程度、難易復雜程度、理論學說上的創見性、研究方法手段的創新程度、學術水平、對學科發展的促進作用、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影響、論文被他人正面引用的情況、國內外學術界的評價和主要論文發表刊物的影響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定。基本評定標准如下:
(1)在科學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學術上為國際領先,並為學術界所公認和廣泛引用,推動了本學科或者相關學科的發展,或者對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可以評為一等獎。
(2)在科學上取得重要進展,學術上為國際先進水平,並為學術界所公認和引用,推動了本學科或者其分支學科的發展,或者對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有較大影響的,可以評為二等獎。
『伍』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的簡介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60餘年中,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共頒發23次。
第一次頒發是黨中央和國務院提出「向科學進軍」的1956年,有3位科學家獲此殊榮,他們就是華羅庚、吳文俊和錢學森。
1982年頒發第二次。
從1987年起,國家決定設立三大國家級獎勵,即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每兩年頒發一次。
1999年,國家又增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和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共五大獎項,每年頒發一次。
從2004年開始,最高科學技術獎由國家最高領導人頒獎。
至此,我國對科學技術進步的獎勵政策日臻完善,對推動科學技術進步起了很大作用,並引起全國人民的廣泛關注。
從2000年至今,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5年中有9次空缺。這一方面可以理解為該獎項的把關極嚴,另一方面可以理解為並沒有那麼多高水平的成果配得上這一獎項。如果是後者,就值得人們焦慮和深思了。
『陸』 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有什麼區別
1.國家自然科學獎:授予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闡明自然現象、特徵和規律,作專出重大科學發現屬的公民。
2.國家技術發明獎:授予運用科學技術知識作出產品、工藝、材料及其系統等重大技術發明的公民。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予在應用推廣先進科學技術成果,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計劃、項目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授予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
獲獎者必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
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獲獎者的獎金金額為五百萬元人民幣。
『柒』 什麼是「國家自然科學獎」
http://ke..com/view/11190.htm
『捌』 國家科技大獎的最新情況
為獎勵在科技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國務院設立了五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報請國家主席簽署並頒發證書和獎金。獎金數額由國務院規定。獲獎者的獎金額為800萬元人民幣。該獎項2000年設立。
『玖』 國家科技進步獎與發明獎哪個級別更高
國家現在抄沒有明確的說明哪個級別高!
但是從獲獎難度上來,國家自然科學獎最難!含金量最高,只獎給個人!其次是國家技術發明獎,也是只獎給個人;最後是國家科技進步獎,同時獎給 個人和組織!
舉一個例子,2018年北京大學申報18個項目的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結果全軍覆沒,這些項目都是近幾年比較重視的項目,投了大量人力物力材力在其中,項目不乏院士及與院士同級別的學術大牛參與在其中,竟然也沒有中,可見其難度!
放一個軟科在給高校學科排名上賦值作為參考:「軟科的賦值為: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24分,一等獎9分,二等獎3分;自然科學一等獎18分,二等獎6分;技術發明一等獎15分,二等獎5分」。
當然,軟科這個賦值參考還有是有點問題的,把科技進步特等獎賦值太高了,不能高於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賦值比較合理。總體調整一下為:「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18分,一等獎8分,二等獎3分;自然科學一等獎22分,二等獎12分;技術發明一等獎16分,二等獎10分」,這個就比較合理了。能體現國家三大獎的不同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