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四大發明三大技術

四大發明三大技術

發布時間:2021-06-11 08:38:26

A. 中華民族 三大獨創技術是什麼,以及他和四大發明在人類文明史上的意義

從三大發明到四大發明

「三大發明」最早由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提出, 後來被麥都思、馬克思等學者認同。
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指出,印刷術、火葯、指南針「這三種發明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第一種是在學術方面,第二種是在戰事方面,第三種是在航行方面;並由此又引起難以數計的變化來: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國、任何星辰對人類事務的影響都無過於這些機械性的發現了。我們現在很清楚地知道發明是來自中國的」[1]
馬克思提到:「火葯、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葯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了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 英國漢學家麥都思指出:「中國人的發明天才,很早就表現在多方面。中國人的三大發明(指南針,印刷術,火葯),對歐洲文明的發展,提供異乎尋常的推動力」[2]。
來華傳教士、漢學家艾約瑟最先在上述三大發明中加入造紙術,他在比較日本和中國時指出「我們必須永遠記住,他們 ( 指日本 ) 沒有如同印刷術、造紙、指南針、和火葯那種卓越的發明」[3]。

B. 中華名族的三大獨創技術和四大發明在人類文明史上有何重大意義

四大發明囊括三大獨創技術
四大發明的意義 :
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和火葯四大發明是中國古代最輝煌的技術成就,對於促進各國人民之間的文化交流與貿易往來,推動知識的迅速傳播與增加 ,促進世界的文明和進步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是中國人民對世界科學技術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除四大發明以外,中國古代在技術領域的其他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其中不少也曾產生過世界性的影響,如:機械技術、冶金技術、制瓷技術、紡織和造船技術、水利建築技術等,總之,中國古代在技術領域取得了許多聞名世界的成就,為人類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在世界科技史上留下了極其輝煌的一頁。

C.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三大發明(台灣書上寫)

中國是1040年,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
韓國是1377年,金屬活字印刷
歐洲是年,鉛字的活字印刷

韓國的說法已經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承認,並將之編入小學課本以傳後世。

台灣是否也寫入課本,不清楚,如果寫入了,也不稀奇,畢竟韓國已經得到國際認可。

當然,中國依然可以說活字印刷是我們發明的,但金屬字或者鉛字的活字印刷,確實不屬於中國。

1

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印刷方法,使用可以移動的金屬或膠泥字塊,用來取代傳統的抄寫,或是無法重復使用的印刷版。

最早的活字印刷大約在1040年出現,當時的中國人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用於取代雕版印刷術。與畢升同時代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具體記載。但以泥塑的方式製作活字,技術並未成熟而不適於實用,故僅有很少數量的書籍以活字進行印刷,且多由官方付印,並未對於中國及其他地區的印刷造成實質影響。畢升的發明在中國常被稱為「古代中國四大發明」之一。

1440年左右,約翰內斯·古騰堡將當時歐洲已有的多項技術整合在一起,發明了鉛字的活字印刷,很快在歐洲傳播開來,實質上推進了印刷形成工業化。鉛字印刷術隨著西方傳教士於19世紀傳到中國並流行開來。古騰堡所發明的鉛字,實際上同時含有鉛、錫與銻。

2002年到2005年,中國印刷博物館研究室根據《夢溪筆談》的記載,研製出了可以實際使用的泥活字,證實了泥活字的可行性。

因為活字合金含有鉛等對人體有害的金屬、使用麻煩以及工藝上的不足,在電腦排版流行以後,逐漸消聲匿跡。

2

韓國:是活字印刷術的起源國?

2006年10月24日 來源:北京青年報

「從《直指》到U書」——韓國高舉兩把文化利劍,外加1500萬歐元的巨額入場費,以「古典與現代完美結合」的新穎形象呈現在法蘭克福國際書展的主賓國前台。然而,為何諸多國際知名書商依然望「韓流」而卻步呢?

走進國際書展的主賓國會館,彷彿進入了一片後現代風格的遠古藝術叢林。盡管大廳中央的石墓林懾人心魄,極具驚悚效應,設計者的獨到匠心還是令人暗自稱奇 。18根仿石器時代的石墓碑柱烘托出歷史氛圍,白牆上閃現出一排白光靈動的警句:「超越時代——渾然不覺。」

在石墓林中走讀「1377年,世界上發生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韓國方面的答案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金屬活字本——《白雲和尚抄錄佛祖直指心體要節》(簡稱《直指》)誕生了,這比德國人古登堡的四十二行聖經還要早78年。

自認為一直站在日本、中國文化陰影里的韓國,此次便是高舉著 「活字印刷術起源國」的尚方寶劍,一路劈開路障,順利登上全球最大書展主賓國的舞台,在數萬觀眾的集體記憶里刻上烙印。

然而,「金屬活字印刷」一直是中韓兩國之間共同爭奪的古代科學專利。北宋時期,平民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但在韓國學者看來,畢升只有奇思妙想,所造活字並不適用,很快便被束之高閣。中方專家引用《夢溪筆談》、《造活字印書法》等歷史文獻中的相關資料反唇相譏,要求韓國學界匡正視聽、還歷史本來面目。近年來,韓國政府對《直指》表現出異乎尋常的重視,進行了超大規模的宣傳,並爭取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承認,確立了《直指》的世界元老地位,並將之編入小學課本以傳後世。

於是,韓國,確切地說——南韓,昨天還委屈地隱身於中、日兩位芳鄰的光環之下,今天就儼然成了人類書籍印刷的指路人。另據史書記載,公元1443年,精通儒學的韓世宗李祹命令集賢殿學士創立了由11個母音和14個輔音組成的表音字母。這種文字三年後頒布時被稱為「訓民正音」,在此之前,幾乎所有的高麗王朝歷史、典章、文藝、科技書籍都使用漢字記載。據展會負責人介紹,正是因為韓語字母「一天之內即可學會」,韓國的文盲率幾乎為零。

D. 「四大發明」分別指的是什麼技術

一般來說,“四大發明”指的是造紙術、印刷術、火葯以及指南針。四大發明是中國古代產生的對世界有著深刻影響力的四種發明。

造紙術

從名字就能夠知道,造紙術對世界現代文明都有深刻的影響力。中國傳統的寫字載體經過了從動物的骨頭到竹簡,後發展為布帛,在西漢時期蔡倫發明造紙術,將之前的造紙工藝進行濃縮,形成了一門獨立的造紙工藝。造紙技術極大地便利了人們的生活,同學促進了文化的發展以及文明的傳播。

指南針

指南針同樣是對近代社會發展具有重大作用的一項發明,指南針的前身是司南。指南針的發明為金代航海事業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為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及證實地球是圓的等重要理論奠定基礎。

四大發明是中國古代人民思想智慧的結晶,使得中國古代人民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留下了光輝的印記,為人類社會文明的向前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E. 有人說四大發明有三個都發明在宋朝,是嗎

不能說發明在宋朝,因為有記載的起源早於宋朝。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宋朝在整個社會經濟、文化推動下,科學技術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兩宋的科技成就不僅成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上的一個高峰,也在當時的世界范圍內處於領先地位,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中國四大發明,只能說在宋代得到改進並應用。

1、指南針:

最早有記載的司南源於戰國時期,其實際年代應記載不足而不可考。其發明者可能來源於百姓生活所發現。東漢時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論衡》中對司南的形狀和用法做了明確的記錄,宋朝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也有人造磁的方法了。

2、造紙術:

紙張很大可能是起源於中國南方,並且和嶺南地區特別是環珠江口周圍,6000多年前涌現的豐富的樹皮布文化體系有密切關系。

中國自上世紀90年代。環珠江口包括香港出土大量石拍,其中,深圳咸頭嶺遺址出土的不同時期石拍,科學測年表明距今6800年前或更早,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樹皮布製作石拍,揭示出中國嶺南地區是世界樹皮布文化起源地。

3、火葯:

火葯是中國漢族發明於隋唐時期,源於煉丹術,其發明者也同樣不可考。最早也比較完整的記載來源於孫思邈的「丹經內伏硫磺法」。

4、印刷術(雕版):

開始於隋朝的雕版印刷,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發達的黃金時期,許多道士參與印刷術的研發與創新,並在唐朝中後期開始普遍使用。宋仁宗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宋代雖然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術。

(5)四大發明三大技術擴展閱讀:

流傳甚廣的「三大發明」、「四大發明」之說是由培根、馬克思、李約瑟等西方學者提出的,是針對人類發明對近代西方文明的影響而言的。

實際上,中國人的原創性重大發明遠遠不止於此。宋元兩朝達到科學技術的高峰,每80年即出現一項重大發明,清代268年無重大發明。有專家提出了30項重大發明包括:

粟作、稻作、蠶桑絲織、漢字、十進位值制記數法和籌算、青銅冶鑄術、以生鐵為本的鋼鐵冶煉技術、運河開鑿、犁耬、水輪、髹飾、造紙術、中醫診療術、瓷器、中式木結構營造技術、中式烹調術、系駕法、印刷術、茶的栽培和制備。

火葯、水密艙、豆腐、深井鑽探技術、指南針、精耕細作的生態農藝、珠算、曲櫱發酵、火箭、人痘接種、雜交水稻。

F. 關於四大發明中的三種

因為這三種不僅是我國是四大發明之一,也是至今各國仍在沿用的版事物。此外,這三種在我國發權明之前,其他國家均沒有類似的發明。印刷術,特別是活字印刷術在我國古代以發展的趨於成熟,現在印刷品成為了生活中信息傳達的重要的一環。而火葯更是不用說了。如今廣至戰場,狹至修路都要依靠或要。指南針是現在運用很廣的一項技術,而且現在的指南針於我國古代的原理差不多。
這些純熟我個人的想法,沒有查閱任何資料

G. 中華民族的三大獨創技術和四大發明在人類文明史上有何重要意義

四大發明囊括三大獨創技術
四大發明的意義 :
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和火葯四大內發明是中國容古代最輝煌的技術成就,對於促進各國人民之間的文化交流與貿易往來,推動知識的迅速傳播與增加 ,促進世界的文明和進步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是中國人民對世界科學技術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除四大發明以外,中國古代在技術領域的其他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其中不少也曾產生過世界性的影響,如:機械技術、冶金技術、制瓷技術、紡織和造船技術、水利建築技術等,總之,中國古代在技術領域取得了許多聞名世界的成就,為人類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在世界科技史上留下了極其輝煌的一頁.

H. 四大發明是什麼

四大發明是關於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種觀點,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重要創造,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及雕版印刷術。
有些人認為中國的現代四大發明是:雜交水稻、漢字激光照排、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復方蒿甲醚。

1620年,英國哲學家培根也曾在《新工具》一書中提到:「印刷術、火葯、指南針這三種發明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
而後,在1861~1863年,馬克思和恩格斯更是將這些發明的意義推到了一個高峰,馬克思在《機械、自然力和科學的運用》中寫道:「火葯、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葯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了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

四大發明是中國漢族先民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的足跡,是人類文明進步作出巨大貢獻的象徵
①造紙術的發明:為人類提供了經濟﹑便利的書寫材料,掀起一場人類文字載體革命。
②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
③指南針的發明:為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提供了條件。
④火葯武器的發明:火葯武器的使用,改變了作戰方式,幫助歐洲資產階級摧毀了封建堡壘,加速了歐洲的歷史進程。

I. 四大發明分別是什麼

1、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指南針的N指北方,E指東方,W指西方,S指南方。

2、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

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為赫蹏或方絮。這表明了中國造紙術的起源同絲絮有著淵源關系。

3、火葯

一種黑色或棕色的炸葯,由硝酸鉀、木炭和硫磺機械混合而成,最初均製成粉末狀,以後一般製成大小不同的顆粒狀,可供不同用途之需,在採用無煙火葯以前,一直用作唯一的軍用發射葯。

火葯是中國古代煉丹家發明於隋唐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葯的研究開始於古代道家煉丹術,古人為求長生不老而煉制丹葯,煉丹術的目的和動機都是超前的,但它的實驗方法還是有可取之處,最後導致了火葯的發明。

4、印刷術

(1)雕版印刷術:

目前發現最早的雕版印刷成品是一單頁版印度梵文撰寫的《陀羅尼經》,該經是印在亞麻紙上,於650年至670年間出版,且在1974年於西安附近的唐代陵墓出土。

1966年,考古學家在韓國發現了一本微型《陀羅尼佛經》,該經內含唐朝女皇武則天(約690年-705年)頒行的則天文字。學者斷定該經不早於704年,後來被珍藏在一座建於751年統一新羅時代的舍利塔里。

(2)雕版印刷術:

根據歷史學家鄧廣銘考證,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發達的黃金時期,許多道士參與印刷術的研發與創新,並在唐朝中後期開始普遍使用。 宋代雖然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術。

(3)活字印刷術:

北宋科學家、政治家、道家學者沈括曾在《夢溪筆談》中有一篇文章叫《活板》,其中詳細介紹了活板印刷術的全過程,通俗易懂,非常詳細。

在他寫於1088年的著作《夢溪筆談》中,將此發明歸於不知名的工匠畢升(990年-1051年)。隨著燒結陶土字元的使用,沈括描述畢升製作字形、撿字排列、印刷、並在印刷後拆解留待後來使用。宋代雖然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術。

(4)木活字:

元代,著名道家學者、農學家與機械學家王禎發明了木活字,並創造出比較簡捷的適於漢字復雜特點的轉盤排字方法;後又發明了金屬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進。唐代的雕刻印本傳到日本,8世紀後期日本完成了木板《陀羅尼經》以後又傳到朝鮮、中東一帶和東歐。15世紀,德國人學會了用合金鑄字,從此畢升首次創造的活字印刷在歐洲各地推廣開來。

(9)四大發明三大技術擴展閱讀:

中華民族向來以「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火葯和指南針而自豪,不過,「四大發明」這一說法,卻誕生在抗戰期間。

中華文明有很多和「四」有關的並稱,如四書五經、四大美人、唐初四大書法家、初唐四傑、宋代四大書法家、元四家、四大奇書、四大古典小說等等,「四大發明」雖然也是其中之一,但這個並稱比上述那些要年輕得多,更出乎意料的是,它竟然是由一個外國人首先提出來的。

最早,「三大發明」由英國17世紀的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提出。培根認為印刷術、火葯、指南針「這三種發明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第一種是在學術方面,第二種是在戰事方面,第三種是在航行方面。

並由此又引起難以數計的變化,任何教派、任何帝國、任何星辰對人類事務的影響都無過於這些機械性的發現了」。培根的說法得到了英國漢學家麥都思和革命導師馬克思的認可。

麥都思指出:「中國人的發明天賦,很早就表現在很多方面。中國人的三大發明,對歐洲文明的發展,提供異乎尋常的推動力。」馬克思則做出了這樣的評論:「火葯、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

火葯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了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

第一個在上述三大發明中加入造紙術的是來華傳教士、漢學家艾約瑟,他在比較日本和中國時指出「我們必須永遠記住,他們(指日本)沒有如同印刷術、造紙、指南針和火葯那種卓越的發明……」這個發明清單後來被著名的英國科學技術史史學家李約瑟發揚光大。

1942年,抗日戰爭正處於相持階段,雖然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游擊隊在蓬勃發展,國民黨軍隊卻是屢戰屢敗,士氣不振,蔣介石心急如焚,寢食不安。面對山河破碎,生靈塗炭的中華民國,蔣介石覺得急需藉助一個東西來振奮一下軍心,鼓舞一下民心。

這時,他碰巧聽說英國學者李約瑟在搞中國科技史,於是就立刻派人把李約瑟和他的助手、他的中國太太魯桂珍接到了重慶,讓他在中國實地考察研究中國科技史。蔣介石在接見李約瑟時和他談了些什麼,外人不得而知。

但我們知道的是,李約瑟很快就在第二年,即1943年,在重慶提出了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葯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的說法,這個研究成果一時之間轟動了整個中國,進而傳遍了整個世界。

J. 中華民族三大獨創技術和四大發明意義

「三大發明」最早由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提出, 後來被麥都思、馬克思等學者認同。
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指出,印刷術、火葯、指南針「這三種發明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第一種是在學術方面,第二種是在戰事方面,第三種是在航行方面;並由此又引起難以數計的變化來: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國、任何星辰對人類事務的影響都無過於這些機械性的發現了。我們現在很清楚地知道發明是來自中國的」[1]
馬克思提到:「火葯、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葯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了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 英國漢學家麥都思指出:「中國人的發明天才,很早就表現在多方面。中國人的三大發明(指南針,印刷術,火葯),對歐洲文明的發展,提供異乎尋常的推動力」[2]。
來華傳教士、漢學家艾約瑟最先在上述三大發明中加入造紙術,他在比較日本和中國時指出「我們必須永遠記住,他們 ( 指日本 ) 沒有如同印刷術、造紙、指南針、和火葯那種卓越的發明

閱讀全文

與四大發明三大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