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富蘭克林發明的故事

富蘭克林發明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1-06-11 06:05:51

㈠ 富蘭克林的故事

富蘭克林自傳 在美國文化史上,《富蘭克林自傳》的出版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在1771年動筆,1788年完成,前後歷時17年之久。這部傳記可以說是在讀者如飢如渴的等待中出版的。一經問世,立刻被翻譯為法文,被一搶而光。世界各地,青年人都希望學習富蘭克林成功的秘訣,他們把這部書當成「人生指導」讀物。富蘭克林寫出了「美國夢」,「到美國去發財致富」成了影響力很大的口號。這正是當下中國一代青年的夢想。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以拉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娓娓道來,整部自傳既無嘩眾取寵,又不盛氣凌人,在通俗易懂的敘述中不進會有睿智和哲理的火花,文字朴至素幽默,么事清楚簡澍,使讀者備感親節而易於接受,《富蘭克林自傳》開創於美國傳記文學的優良傳統,從此,自傳成為一種新的文學體裁。
在最新版的高中語文選修教材中,江蘇版的「人物傳記」選修系列節選了《富蘭克林自傳》。
《富蘭克林自傳》
作 者: (美)富蘭克林 著,林弘文 譯
出 版 社: 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1]出版時間: 2009-11-1
字 數: 273000
版 次: 1
頁 數: 300
印刷時間: 2009-11-1
開 本: 16開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61348550
包 裝: 平裝
價格:22元

本傑明·富蘭克林 美國歷史上第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科學家和發明家,美國十八世紀名列華盛頓之後最著名的人物,被舉世公認為現代文明之父、美國人的象徵。同時,他還是傑出的科學家、外交家、出版家、作家和社會實業家。他參與起草了《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創辦了《賓夕法尼亞報》,著有《電學實驗與研究》、《論天空閃電和我們的電氣相同》、《窮理查歷書》和《富蘭克林自傳》等,其中《富蘭克林自傳》是一部影響了幾代美國人、歷經兩百餘年經久不衰的勵志奇書,被公認為是改變了無數人命運的美國精神讀本。

㈡ 富蘭克林的貢獻和發明創造故事有哪些

富蘭克林在電學理論方面也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他提出了著名的「電荷守恆」概念,創造了許多電學用語,這些專業詞彙在現代電學中仍然使用,例如:正電、負電、電池、電容器、充電、放電、電擊、電工、導體等等。

此外,他還有許許多多的發明創造,尤其是改進了火爐,發明了老年人戴的雙焦距眼鏡。他設計了一種結構合理,既可節省燃料又容易散熱的新式火爐,後來被命名為「富蘭克林式火爐」。火爐發明後,專利局的人誠懇地對他說:「您為人類造了福,所以您應該擁有專利,作為我們對您的酬謝。」富蘭克林回答道:「不!該受我酬謝的人多著呢,難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別人的發明還少嗎?我覺得,要是我做出了一點小小的發明,我就應該把這個發明慷慨地獻給大家,作為我享受別人發明的酬謝。」

㈢ 富蘭克林的小故事

學會低頭

本傑明·富蘭克林是美國傑出的政治家、科學家、思想家和散文家,被稱為「美國之父」。少年時期的富蘭克林曾經去拜訪過一位前輩。那時的他年輕氣盛,目空一切,挺胸抬頭邁著大步,可是一進門,他的頭就狠狠地撞在了門框上,疼得他說不出話來。那位前輩這時才緩緩地走出來,看到富蘭克林這副樣子,認真的對他說:「很疼吧?可是,這卻是你今天來訪問我的最大收獲,一個人要想平安無事地活在世上,就須時時刻刻記住低頭。」在這之前,富蘭克林的確是這樣,心高氣盛,恃才傲物,以為自己是鴻鵠,別人都是燕雀,眼睛總是高高向上,根本不把周圍的一切放在眼裡。直到有一天被眼前的門框撞了頭,才發現門框比自己想像的要矮得多。於是,回到家以後,富蘭克林把這次拜訪得到的教導看成最大的收獲,並把它列在一生的生活准則之中。從此,富蘭克林把「記得低頭」作為畢生為人處世的座右銘。

朋友

富蘭克林年輕的時候,曾在一家小印刷廠里工作,他把所有的積蓄都投在了那裡,因為他特別想得到為議會印文件的工作,但他卻受到了另一個議員的干涉。那個議員既有錢又能幹,是印刷廠里的重要人物,他非常討厭富蘭克林。面對這樣的情況,富蘭克林並么有灰心他下決心要讓對方喜歡自己。富蘭克林聽說那個人的圖書室里藏有一本很奇特的書,於是他便給那個人寫了一個便箋,假裝很誠意的想看那本書,並希望他能把書借給自己幾天,以便自己能細細的品味一下這本書的奇特之處。果真不出富蘭克林所料,那人看過便箋之後,立刻派人把那本書送了過來。一個星期之後,富蘭克林把那本書還了回去,並特意附帶一封信,強烈的表示了對那個人的謝意。事情過後不久,他們二人在會議室里相見了,以往那個人對富蘭克林是愛理不理的,可這次卻與以往不同,他不但主動跟富蘭克林打招呼,而且還很有禮貌。從此以後,對於富蘭克林的每一件事,他都樂意幫忙,久而久之,兩人成了很好的朋友,這種友誼一直持續到那個人去世。富蘭克林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在請別人幫忙滿足他人的虛榮心的同時,也使他人感受到自己受到了尊重,這樣就把敵人化成了朋友。

富蘭克林的搏鬥

美國建國期間的偉人富蘭克林有一個習慣,每天晚上都把一天的情形重新回想一遍。他發現他有13個很嚴重的錯誤,下面是其中的三項:浪費時間,為小事煩惱,和別人爭論沖突。聰明的富蘭克林發現,除非他能夠減少這一類的錯誤,否則不可能有什麼成就。所以他一個禮拜選出一項缺點來搏鬥,然後把每一天的輸贏做成記錄。在下個禮拜,他另外挑出一個壞習慣,准備齊全,再接下去做另一場戰斗。富蘭克林每個禮拜改掉一個壞習慣的戰斗持續了兩年多。難怪他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受人敬愛也最具影響力的人之一。每一個銷售人員員可否像富蘭克林那樣,檢視自己的缺點,並與之進行堅持不懈的搏鬥,直至勝利為止!

㈣ 富蘭克林的故事有那些

1752年6月的一天,陰雲密布,電閃雷鳴,一場暴風雨就要來臨了。富蘭克林和他的兒子威廉一道,帶著上面裝有一個金屬桿的風箏來到一個空曠地帶。富蘭克林高舉起風箏,他的兒子則拉著風箏線飛跑。由於風大,風箏很快就被放上高空。剎那,雷電交加,大雨傾盆。富蘭克林和他的兒子一道拉著風箏線,父子倆焦急的期待著,此時,剛好一道閃電從風箏上掠過,富蘭克林用手靠近風箏上的鐵絲,立即掠過一種恐怖的麻木感。他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大聲呼喊:「威廉,我被電擊了!」隨後,他又將風箏線上的電引入萊顧瓶中。回到家裡以後,富蘭克林用雷電進行了各種電學實驗,證明了天上的雷電與人工摩擦產生的電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質。富蘭克林關於天上和人間的電是同一種東西的假說,在他自己的這次實驗中得到了光輝的證實。
風箏實驗的成功使富蘭克林在全世界科學界的名聲大振。英國皇家學會給他送來了金質獎章,聘請他擔任皇家學會的會員。他的科學著作也被譯成了多種語言。他的電學研究取得了初步的勝利。然而,在榮譽和勝利面前,富蘭林沒有停止對電學的進一步研究。1753年,俄國著名電學家利赫曼為了驗證富蘭克林的實驗,不幸被雷電擊死,這是做電實驗的第一個犧牲者。血的代價,使許多人對雷電試驗產生了戒心和恐懼。但富蘭克林在死亡的威脅面前沒有退縮,經過多次試驗,他製成了一根實用的避雷針。他把幾米長的鐵桿,用絕緣材料固定在屋頂,桿上緊拴著一根粗導線,一直通到地里。當雷電襲擊房子的時候,它就沿著金屬桿通過導線直達大地,房屋建築完好無損。1754年,避雷針開始應用,但有些人認為這是個不祥的東西,違反天意會帶來旱災。就在夜裡偷偷地把避雷針拆了。然而,科學終於將戰勝愚昧。一場挾有雷電的狂風過後,大教堂著火了;而裝有避雷針的高層房屋卻平安無事。事實教育了人們,使人們相信了科學。避雷針相繼傳到英國、德國、法國,最後普及世界各地。

㈤ 富蘭克林的故事(英文的)

Every nation has its heroes, of course, If a nation is lucky, it has one who was so able in everything he or she did that the person's legacy stretches in many directions. Michelangelo comes to mind. Well, America has been fortunate in this respect, too.

每個國家自然都有自己的英雄。如果一個國家運氣好,它就會有一個不論做什麼事都有非人才乾的英雄,他留下的遺產是多方面的。我們自然會想到米開朗琪羅 。在這方面,美國也很幸運。

Ben Franklin was an inventor not only of things, but of ideas. First some of the things, Ben Franklin invented the lightning rod; he created the first wood stove with a pipe out the back that extended through the wall. You may say: "So what in these days of forced air heating?" But in his time, the Franklin Stove proced far more heat than a fireplace, cost less to operate, was less smoky, and became popular all over the world. Franklin also published America's first magazine and organized its first postal service and its first lending library.

本·富蘭克林是一位發明家,不僅發明東西,而且也發明思想。他發明的東西當中有避雷針;他還創造了第一個木製火爐,從背後通出一根煙囪管子插到牆劈里去。在現在使用暖氣的時代,你可能會說:「那又有什麼?」可是,在那個時代,富蘭克林爐比壁爐發出的熱量大得多,費用少,煙也少,因此而流行於全世界。富蘭克林還出版了美國第一份雜志,組建了美國第一家郵政局和第一座出借書籍的圖書館。

Ben Franklin was also famous-- still is, 200 some years after his death-- for his witty observations, like, "Keep your eyes wide open before marriage, half--shut afterwards. " Or, "There never was a good war or a bad peace. " Another one: "In this world nothing is certain but death and taxes. "

本·富蘭克林講話談諧風趣,他的一些言論在他死後200多年的今天依然十分出名。例如,他說過:「結婚前應該把眼睛睜得大大的;結婚後應該半睜半閉。」「從來沒有好戰爭,也沒有壞和平。」還有一句:「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死亡和交稅是無法避免的。」

But he was much more than just a clever tinker with things and words. This moon" faced, simply dressed, somewhat obese man- he sometimes called himself "Mr. Fatsides" --was one of those who created the U. S.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It was he who put the "self-evident" in its most famous line-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 And when it appeared that the new United States may not be able to win its war against Britain, it was old Ben then in his 70s, who was dispatched to Paris and talked the French into sending soldiers and ships to help the Americans--help without which America today might well be a member of the British Common wealth. All the while he was in France, it must also be noted, he was pursuing, apparently with considerable luck, the ladies of King Louis XIV court.

但是,他遠不僅只是一個善於擺弄東西和詞藻的能工巧匠。這個圓臉、衣著簡朴、略肥胖的人——有時候他自稱是「胖子先生」——是美國獨立宣言的作者之一。就是他在宣言中最著名的一句話里加上了「不言而喻」這幾個字。這句話就是:「我們認為下述真理乃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當新誕生的美國看起來可能打不贏這場同英國人的戰爭時,又是當時已屆70高齡的本傑明被派往巴黎。是他說服法國人派來士兵和舶只以援助美國人——如果沒有這一援助,今天的美國很可能還是英聯邦的一個成員。還應提到,在他出使法國期間,他一直在向路易十四世宮廷里的貴婦們求愛,顯然他的運氣還很不錯呢。

Ben's most enring legacy, though, is the U. S, Constitution he helped write in Philadelphia in 1787. When the delegates got into wrangles with one another on how this new kind of government should work, it was Benjamin Franklin who was always there to arrange a compromise.

然而,本傑明·富蘭克林所留下來的最持久的遺產是在他協助下於1787年在費城寫成的美國憲法。當代表們就這一新型的政府究竟應該怎樣工作而互相爭論不休時,他總能安排一個折衷的解決方案。

He died at 84 in his beloved Philadelphia.

在他84歲那年,他在所熱愛的費城去世。

A couple of centuries ago, no American was better known in Europe than a portly old man who wore his spectacles on the end of this nose. His name was Benjamin Franklin. The story is about a man who has dedicated his life to keeping Franklin's memory fresh.

200年前,在歐洲最負盛名的美國人莫過於一個眼鏡架在鼻尖上的、胖胖的老人了。他的名字叫本傑明·富蘭克林。本故事講的是一個人為使人們對富蘭克林的記憶常新而奉獻一生的故事。

Ralph Archbold lives in a self-imposed time warp. Sort of. Fifteen years ago, he became fascinated with one of America's founding fathers. Benjamin Franklin, and decided that he' would make his living impersonating him. And he does. The other day I knocked on the door of Mr. Archbold's townhouse in Philadelphia. not far from where Mr. Franklin lived a couple of hundred years ago.

拉爾夫·阿奇博爾德生活在他給自己硬性規定的時間經線里,或多或少是這樣的。15年前,他迷上了美國的創始人之一——本傑明·富蘭克林,並且決定要以扮演富蘭克林為生。現在他就是這樣乾的。阿奇博爾德先生住在費城一所城市住宅里,離兩個世紀前富蘭克林先生住的地方不遠。

Benjamin Franklin, a scientist of world fame, one of the authors of the U. S.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and the U. S. Constitution, was quite a ladies' man, even when he was in his 80s and that's when he was representing this country in Europe. Ralph Archbold knows every nook and cranny of Franklin's life" knowledge he further authenticates by looking like the old gentleman and dressing like him.

本傑明·富蘭克林,世界聞名的科學家,美國獨立宣言和憲法的作者之一,的確是一個喜歡在女人中混的男人。甚至當他已屆80高齡時,也就是在他代表美國出使歐洲期間,也是如此。拉爾夫·阿奇博爾德了解富蘭克林一生的每一個細節——他通過使自己的相貌和衣著都同富蘭克林一樣,以進一步證實他對富蘭克林的一生了如指掌。

"I will do 600 performances. Just in schools I will do 400 performances, each one about an hour long. And then with conventions and meetings I am very busy. This is a full-time career, and it has been for the 15 years. "

「我演出600次以上。僅僅在各個學校里我就要演 出400次,每次1小時。那麼還有年會、會議,我很忙。這是個專職工作,15年來一直如此。」

He makes a good living impersonating Franklin" But, there's more to it than that:

他靠扮演富蘭克林過著優裕的生活。但是,還不僅如此而已:

"When I can be photographed with someone who will take the photo back and say, 'look, here I am with Ben Franklin, and you know what I found out about him that I didn't know?' that's an exciting outreach. It's exciting for me to realize that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people come here. they touch the 'Liberty' Bell, and then they might have a chance to meet Ben Franklin. And they have all heard about Ben, and they all love Ben. And that is really exciting. People . . . people really like to talk to Ben Franklin. "

「當我和某人照了一張相,他把相片帶回去並對人說:'瞧!這是我和本·富蘭克林一起照的。你知道嗎,我了解到什麼過去不知道的有關他的事?'這樣往外一傳是很令人興奮的。我很激動地發現人們從世界各地到這里來,為的是用手摸一摸自由之鍾,然後還有機會同本·富蘭克林見面。他們都聽說過本,都熱愛本。這的確讓人感到激動。人們……人們確實很願意同本·富蘭克林談話。」

㈥ 名人發明東西的故事

名人發明東西的故事有:

1、愛迪生發明電燈

美國發明家愛迪生。是鐵路工人的孩子,小學未讀完就輟學,在火車上賣報度日。愛迪生是一個異常勤奮的人,喜歡做各種實驗,製作出許多巧妙機械。他對電器個性感興趣,自從法拉第發明電機後,愛迪生就決心製造電燈,為人類帶來光明。

愛迪生在認真總結了前人製造電燈的失敗經驗後,制定了詳細的試驗計劃,分別在兩方面進行試驗:一是分類試驗1600多種不同耐熱的材料;二是改善抽空設備,使燈泡有高真空度。他還對新型發電機和電路分路系統等進行了研究。

愛迪生將1600多種耐熱發光材料逐一地試驗下來,唯獨白金絲性能量好,但白金價格貴得驚人,務必找到更適宜的材料來代替。1879年,幾經實驗,愛迪生最後決定用炭絲來做燈絲。他把一截棉絲撒滿炭粉,彎成馬蹄形,裝到坩鍋中加熱,做成燈絲,放到燈泡中,再用抽氣機抽去燈泡內空氣,電燈亮了,竟能連續使用45個小時。就這樣,世界上第一批炭絲的白熾燈問世了。1879年除夕,愛迪生電燈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燈火通明。

為了研製電燈,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常常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有時連續幾天試驗,發明炭絲作燈絲後,他又接連試驗了6000多種植物纖維,最後又選用竹絲,透過高溫密閉爐燒焦,再加工,得到炭化竹絲,裝到燈泡里,再次提高了燈泡的真空度,電燈竟可連續點亮1200個小時。電燈的發明,曾使煤氣股票3天內猛跌百分之十二。

繼愛迪生之後,1909年,美國柯進而奇發明了用鎢絲代替炭絲,使電燈效率猛增。從此,電燈躍上新台階,日光燈、碘鎢燈等形形色色的燈如雨後春筍般登上照明舞台。

(6)富蘭克林發明的故事擴展閱讀:

1、發明,是應用自然規律解決技術領域中特有問題而提出創新性方案、措施的過程和成果。產品之所以被發明出來是為了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發明的成果或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然物模型,或是提供加工製作的新工藝、新方法。

機器設備、儀表裝備和各種消費用品以及有關製造工藝、生產流程和檢測控制方法的創新和改造,均屬於發明。

2、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即造紙術、指南針、火葯、活字印刷術。

(1)造紙術的發明:為人類提供了經濟﹑便利的書寫材料,掀起一場人類文字載體革命。

(2)印刷術的出現:加快了文化的傳播,改變了歐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讀書況。

(3)指南針的發明:為歐洲航海家進行環球航行和發現美洲提供了重要條件,促進了世界貿易的發展。

(4)火葯武器的發明:改變了作戰方式,幫助歐洲資產階級摧毀了封建堡壘,加速了歐洲的歷史進程。

㈦ 富蘭克林的發明故事

[ 富蘭克林發明了避雷針]

富蘭克林將風箏慢慢地升上了天,雨也嘩嘩啦啦地下大了。頭專頂上一個雷電閃過,富屬蘭克林趕緊把一個手指靠近鑰匙,一個強烈的電火花在他手邊閃過,富蘭克林知道這是天空的電流通過混麻繩和銅鑰匙傳到他的手的,他興奮地大叫起來:「電,捕捉到了,天上的電捕捉到了!」他把銅鑰匙放進能夠充電的萊頓瓶里,萊頓瓶里頓時冒出了藍色的電火花。
富蘭克林成功了。他冒著生命危險(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實驗,俄國科學家利赫曼即因此實驗而獻身的,同學們千萬不可模仿去做。)證實了雷電是一種自然現象,揭穿了有關雷電的古老神話,為電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並由此發明了避雷針,使千萬高樓大廈避免了被雷擊的危險。

㈧ 富蘭克林的發明啊

富蘭克林發明
具代表
避雷針,避雷針
種避雷裝置

所見
避雷針由三部



端比較尖
金屬棒
金屬棒
端連接著導線
導線連
起埋
金屬板
避雷針
根據尖端放電
原理制
導體帶電
尖端附近
電場特別強烈
使附近
氣體電離
導致放電
避雷針

作用:
雲塊接近避雷針
避雷針
靜電
應帶
電隨
放入空
與雲

化劇烈
放電

放電
減少雷擊
能性;二

放電
通路
使電
避雷針
導線

至於破壞建築物

閱讀全文

與富蘭克林發明的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