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發明,核心發明
時間 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
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於19世紀70年代,科學技術應用於工業的成就主要專表現在四個屬方面,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和化學工業的建立
主要發明有:(1):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製成發電機
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電燈,電車,電影放映機等相繼問世
19世紀七八十年代,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相繼誕生,90年代柴油機創製成功
(2):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等人成功地製造出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內燃機車,遠洋輪船,飛機等也得到迅速發展,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工工業的產生
(3):19世紀70年代,美國人貝爾發明電話
(4):90年代義大利人馬可尼實驗無線電報取得成功
80年代起,科學家們開始從煤炭中提取氨,苯,染料等化學產品
(5):1867年,諾貝爾發明炸葯,80年代又改良了製造無煙火葯的技術
塑料,人造纖維等開始投入生產和實際應用
B.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核心發明
時間 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
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於19世紀70年代,科學技術應用於工業的專成就主要表現在四個屬方面,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和化學工業的建立
主要發明有:(1):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製成發電機
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電燈,電車,電影放映機等相繼問世
19世紀七八十年代,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相繼誕生,90年代柴油機創製成功
(2):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等人成功地製造出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內燃機車,遠洋輪船,飛機等也得到迅速發展,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工工業的產生
(3):19世紀70年代,美國人貝爾發明電話
(4):90年代義大利人馬可尼實驗無線電報取得成功
80年代起,科學家們開始從煤炭中提取氨,苯,染料等化學產品
(5):1867年,諾貝爾發明炸葯,80年代又改良了製造無煙火葯的技術
塑料,人造纖維等開始投入生產和實際應用
C. 兩次工業革命中各發明了什麼
第一次工業革命:改良蒸汽機,騾機,珍妮紡紗機,水力織布機 第二次工業革命:內燃機,汽車,電燈,發電機
D. 標志第二次工業革命標志性的發明是
(1)珍妮機的發明 (2)電力的發明和廣泛應用 (3)第一次:蒸汽機 第二版次:電力(發電機、電權動機)和 內燃機 (4)蒸汽時代、電氣時代 (5)火車機車、汽船、汽車、飛機、電車、飛艇等四個即可 (6)愛迪生、耐用碳絲燈泡 (7)勇於探索、自強不息、刻苦鑽研、等符合題意即可 (8)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改變了世界面貌,出現了一批先進的工業部門,極大的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促進了社會的進步等一點即可 本題考查的是工業革命,其中第一次開始的標志是珍妮機的發明,之後人類進入到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是電力的發明和廣泛應用,人類進入到電氣時代,關於其中的發明答出正確的即可,被稱為發明大王的是愛迪生,發明是碳絲燈泡,從其身上可以看出其自強不息、銳意進取的精神等,最後根據課本答出其意義即可,涉及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個方面即可。
E. 第一、二、三次工業革命都有哪些發明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最主要發明是蒸汽機,伴隨而來的機械化,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發明是電,伴隨而來的電氣化,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發現是原子能,和計算機的發明和創造,
F. 兩次工業革命發生的標志性發明成果和發明者
第一次工業革命
標志性發明(按年份)
1712年 蒸汽機 牛考門
1765年 珍妮紡紗機 哈格里夫斯
1778年 勃拉姆 抽水馬桶
1796年 平板印刷術 賽尼菲爾德
1797年 螺絲切削機床 莫茲萊
1802年 改良蒸汽機 瓦特
1807年 汽船 富爾頓
1812年 科爾尼鍋爐 特列維雪克
1814年 火車 史蒂芬孫
1815年 礦工燈 戴維
1844年 蘭開夏鍋爐 費阿柏恩
第二次工業革命:
發明(按年份)
1831年 發電機原理(電磁感應現象) 法拉第
1866年 發電機 西門子(進一步發展發電機,發明者不止一個人,是很多人共同研究,探索出來的)
1876年 電話 貝爾(美國政府2002年議案通過是安東尼奧·梅烏奇,但是大部分的其它國家的人仍然認定是貝爾)
1876年 柴油機 戴姆勒&卡爾·本茨
1879年 電燈 愛迪生
1882年 首個發電站 愛迪生&美國政府
1881,2年 電車 馮·西門子
1895年 電報機 馬可尼
1903年 飛機 萊特兄弟
G.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明物有哪些﹖
西門來子——發電機源;格拉姆——電動機;卡爾·本茨——內燃機驅動的汽車;萊特兄弟——飛機;貝爾——電話;馬可尼——無線電報;諾貝爾——炸葯 (塑料、人造纖維)
第二次工業革命,1870年以後,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第二次工業革命起於19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標志:1866年西門子發明發電機,主要標志:電力的廣泛應用1870年以後,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這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
科學技術的突出發展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和化學工業的建立。控制論創始人維納提出的概念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典型特徵為自動化。
1903年12月,以內燃機為動力的飛機飛上藍天,實現了人類翱翔天空的夢想。隨著內燃機的廣泛使用,石油的開采量和提煉技術也大大提高。1870年,全世界只生產了大約80萬噸石油,到1900年已猛增到2000萬噸。
H. 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明
1782瓦特改良式蒸汽機1814史蒂芬遜蒸汽火車1825鐵路 這些是工革一的 工業革命二的有愛迪生的中心發電站 貝爾的電話 實用汽車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