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玩世博
1.不一定要一定看哪個,但是中國館必須看,因為中國人嘛!還有發達的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很發達的地區推薦看;看地圖吧,最好從中國開始,然後從近到遠(我猜你也不想繞路吧??);大概幾個小時(東西很多呢!!)
2.上海有很多東西的
(以下摘自網路)
▼商業薈萃
上海素有「美食天堂」、「購物樂園」之稱,擁有世界各國的飲食文化、經典時尚的購物激情和濃郁的商業氣息。目前擁有3萬多家中式、西式、休閑型、快餐連鎖型餐飲企業。西餐匯聚了義大利、法國、日本、葡萄牙、印度等30多個國家的風味,衡山路上的西式餐館亦是最佳佐證。中餐匯聚了蘇、錫、寧、徽等近20個地方風味,著名的有老城隍廟、雲南路、黃河路、仙霞路等飲食文化區。中華商業第一街南京路、繁華高雅的淮海路是聞名全國的商業大街,正大廣場、徐家匯的港匯廣場規模巨大,恆隆廣場、美美百貨雲集頂級品牌,時尚商品、大眾用品等不勝枚舉。
①十大商業中心
南京東路商業街 、南京西路商業街、淮海中路商業街、四川北路商業街、徐家匯商圈、五角場商圈、豫園商城、中山公園商圈、浦東第一八佰伴商圈(新上海商業城)、新客站不夜城
②特色商業街
福州路文化街、東台路古玩街、多倫路文化名人街、北京東路生產資料街、茂名南路文化休閑街、黃河路美食休閑街、乍浦路美食街、七浦路服飾街、衡山路休閑娛樂街、雲南南路美食街、梅川路歐亞休閑街
③特色商品市場
福佑路小商品市場、銅川路水產市場、軍工路東方國際水產中心
▼星羅璀璨
上海是一座具有光榮革命歷史傳統的城市,留下了無數革命者的足跡和不少革命遺址。作為素有「東方巴黎」之稱的國際化大都市,上海擁有鱗次櫛比的摩天大廈、樓宇群落,它們象徵著上海的繁華發達。而在現代化的背後,上海也由楓涇古鎮等古跡展現了其自身獨特的江南古典風情的韻味。浦西的外灘並列著一幢幢具有西歐古典風格的大樓,由於它們氣派雄偉,莊重堅實,裝飾豪華,錯落有致,形成一派巍峨壯觀的建築風景線,被譽為「凝固的音樂」,有著「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上海是中國近代與現代的最好見證,無數馳騁中國的歷史偉人在這里留下了濃重的一筆,而那些歷經歲月流年的建築,向人們靜靜述說著這一百多年來的滄桑巨變。
(ⅰ)歷史建築
孫中山故居、宋慶齡故居、魯迅紀念館、中共一大會址、中共二大會址、新天地、上海美術館、靜安區石庫門建築區、大上海計劃、大世界歷史保護建築
(ⅱ)現代建築
東方明珠電視塔、金茂大廈、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上海科技館、上海海洋水族館、大上海時代廣場、恆隆廣場、上海歡樂谷、熱帶風暴水上樂園、上海中心
(ⅲ)著名景觀
人民廣場、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上海大劇院、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外灘、豫園
(ⅳ)自然佳地
上海動物園、上海植物園、上海共青森林公園、上海野生動物園、上海昆蟲館、世紀公園
(ⅴ)人文古跡
楓涇古鎮、朱家角鎮、老城隍廟、玉佛寺、大觀園、七寶古鎮、陳雲故居、上海文廟、上海老街、靜安寺、下海廟、魯迅故居、方塔園、古城公園、宋慶齡故居紀念館、玉佛禪寺、韜奮紀念館、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表大會會址紀念館、長寧區革命文物陳列館、劉海粟美術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陵、李白烈士故居、德藝陶瓷陳列館、上海魯迅紀念館、陶行知紀念館、寶山烈士陵園、黃炎培故居、崇明前衛生態村、張聞天故居、葉家花園等。
▼滬上八景
1。外灘晨鍾(外灘區域)
上海市政府對外灘濱江地區進行大規模改造,既完整保留了外灘原有風貌,又巧妙地利用防汛牆設施新建濱江觀光平台,及「上海市人民英雄紀念塔」、「外灘歷史紀念館」、「陳毅廣場」、「音樂噴泉」等風格各異的建築小品和浮雕,並配以全景式建築景觀燈光和大型藝術燈光表演及浦江夜遊,。
2。豫園雅韻(豫園老城廂地區)
豫園旅遊區是上海老城廂的發源地,近年來逐步形成了以豫園、豫園商城、城隍廟、玉龍坊、上海老街等為中心的旅遊風景區,民俗工藝、上海及全國特色小吃、上海本土文化及民間文化在此得到飛速發展,是上海市民節慶廟會地。
3。摩天覽勝(陸家嘴區域)
陸家嘴的名聲大燥是因為它吹響了開發浦東的號角,也因為有了東方明珠電視塔以及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這些舉世聞名的建築和景觀,還因為在陸家嘴有著許多如上海海洋水族館、上海大自然野生昆蟲館等極具觀賞價值和參與價值的景點。
4。舊里新輝(石庫門)
石庫門建築群區包括中共一大會址和新天地。
5。十里霓虹(十里南京路)
西起外灘,東至延安路。南京路堪稱上海最具代表性的馬路之一。
6。佘山拾翠(佘山旅遊度假區)
佘山景區風景秀麗,有蜚聲中外的佘山聖母大殿,其級別之高,建築之雄偉,為東南亞地區第一大教堂,也是佘山標志性建築;佘山天文台,始建於清光緒24年,是中國建造最早、規模最大的天文台之一。
7。楓涇尋畫(楓涇古鎮)
楓涇古鎮\中國農民畫村
8。淀湖環秀(環澱山湖旅遊區)
朱家角古鎮,陳雲故居,上海大觀園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東方綠舟,太陽島旅遊度假區。
--------------------------------分割線-----------------------------
當然還有磁懸浮拉!!!這必須去試試吧??
3.【以下摘自網路】
③飲食
上海人稱的本幫菜指的是上海本地風味的菜餚,特色可有用濃油赤醬(油多味濃、糖重、色艷)概括。常用的烹調方法以紅燒、煨、糖為主,品味咸中帶甜,油而不膩。
本幫炒菜中,葷菜中特色菜有響油鱔糊、油爆河蝦、油醬毛蟹、鍋燒河鰻、紅燒圈子、佛手肚膛、紅燒回魚、黃燜栗子雞等,真正體現本幫菜濃油赤醬的特點。上海蔬菜按季節不同有各種時令菜。馬蘭頭、薺菜、雞毛菜、上海小油菜等都非常清爽。
④特產
上海水蜜桃、進京乳腐、楓涇丁蹄、上海梨膏糖、鳳尾魚罐頭、上海浦東雞、銀魚、上海木雕、嘉定竹、上海麵塑、上海牙雕、上海絨綉、上海絲綢、嘉定黃草編、松江鱸魚、城隍廟梨膏糖、崇明水仙花、上海漆器、上海玉雕、上海硯刻、上海集雲閣篆刻、上海曹素功墨、上海崩瓜、豬血扁、城隍廟五香豆、嘉定白蒜 香、粳稻、香芋、蘆筍、上海高橋松餅、上海潛泉印泥、金澤狀元糕、「五芳齋」糕團 、上海絹花、鳳尾魚、葉榭軟糕、上海龍蝦片、上海全蛋薩其馬、崇明白山羊、崇明醬包瓜、龍鳳酸梅湯。
-------------------------分割線---------------------------------
純屬個人觀點
望採納!謝謝!
『貳』 程氏祖在那裡
程姓,中國姓氏,得姓於西周時期。
程氏是重、黎的後裔。關於重、黎的身世,古人有兩種說法。一說重和黎都是顓頊的曾孫。顓頊有個兒子名叫稱,稱有個兒子名叫老童。老童有兩個兒子,就是重和黎;另一說黎是顓頊的曾孫,重是少昊的兒子。
程姓在《百家姓》中排名193。據2015年的統計,程姓的人口總數在大陸排名31位。
程(Chéng)姓源有五
1、出自風姓,以國為姓,是重和黎的後裔
重、黎是古史傳說中的「五帝」時期的人物。他的後裔伯符在西周前期被封在程地,建立了程國。古程國的地望在漢晉時期的洛陽上程聚,也就是現在河南省洛陽和偃師交界處。程國的居民以國名為氏,於是就產生了程氏。
傳說,上古時候。民間祭祀很亂,社會很不穩定。顓頊高陽氏為了使百姓從雜亂的祭祀活動中解脫出來,安心生產,就委派他的孫子重為南正之官,掌管祭祀神靈;重的弟弟黎為火正之官,掌管民事。後來重和黎的子孫就世襲了這一官職。商朝時封重黎的孫子於程(今河南洛陽市東,也有說在今陝西咸陽市東),建立程國,稱為程伯,其子孫以國名程為姓。
北宋時歐陽修等人修撰的《新唐書》七十五卷《宰相世系表》中說:「程氏出自風姓。」南宋學者鄭樵撰寫的《通志·氏族略》也說:「程氏,伯爵,風姓。」由此可知,程氏源出於風姓。
除程氏出自風姓外,任氏、宿氏、須句氏、顓臾氏也都源於風姓。風姓為太昊伏羲氏的後裔。太昊伏羲氏屬於東夷部族,活動范圍在今河南東部、安徽北部和山東西南部一帶。河南淮陽有太吳陵,是太昊的都城所在地。
風姓的首領稱風後,生活在傳說中的炎黃時代,他和中華人文始祖——黃帝有著密切的關系。據西晉時人皇甫謐的《帝王世紀》記載,一天晚上,黃帝夢見一陣大風颳起,把地面上的塵土污垢吹得一干二凈。第二天早晨醒來,尋思昨夜的夢境,說道:「風能發號施令,是執政的象徵。『垢』字去掉『土』旁,就是一個『後』字。難道天下有一個姓風名後的賢人嗎?」於是他依據自己對夢境的占解,派人四處尋找風後其人,終於在東海邊上找到了他。黃帝把風後請來,拜他為宰相,幫助自己料理政治事務。
風後能文能武,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他通曉兵法,著有兵書十三篇,後人稱《風後兵法》。他還是一位偉大的發明家。有一次,黃帝和蚩尤在涿鹿之野進行戰爭。蚩尤施展法術,使大霧迷漫,三天不散。黃帝的將士迷失了方向,無法戰斗。風後接受黃帝的命令,製造了一輛指南車,使將士分辨出東西南北,終於俘獲蚩尤,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到了黃帝的孫子帝顓頊時期,又有重和黎。是程氏的遠祖。《國語》十八卷《楚語》記載觀射父對楚昭王說:「及少昊之衰也,九黎亂德,……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堯復育重、黎之後,不忘舊者,使復典之,以至於夏、商。故重、黎世序天地,而別其分主者也。其在周,程伯林父其後也。」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一百三十卷《太史公自序》中也說:「昔在顓頊,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際,紹重、黎之後,使復典之,至於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林甫其後也。」這兩段話的意思是:顓頊繼少昊之後登上帝位,任命重為南正,管天;黎為北正,管地。堯舜時代,又讓重、黎的後代繼續擔任分管天地的官職,一直沿續到夏、商二代。周代的程伯休父,就是重、黎的後裔。
觀射父和司馬遷都說,程氏是重、黎的後裔。關於重、黎的身世,古人有兩種說法。一說重和黎都是顓頊的曾孫。顓頊有個兒子名叫稱,稱有個兒子名叫老童。老童有兩個兒子,就是重和黎;另一說黎是顓頊的曾孫,重是少昊的兒子。
重、黎都是傳說中很有神通的人物。顓項繼少昊之後擔任帝王,當時人神雜糅,祭祀混亂,災禍頻仍。顓頊讓重舉上天,令黎抑下地,使天和地遠隔,人與神分離,稱為「絕地天通」。在今人看來,重和黎當然不可能有那麼大的神力。對此事可以這樣理解:顓頊將祭祀上天群神和管理土地民人這兩種職責分開,讓重負責祭祀天神祖先,讓黎負責管理土地和民人。
在古史傳說中,重是一個半神半人的人物。有人說他是少昊的兒子。少昊又稱金天氏,和太昊同屬於東夷部族。他以鳥為圖騰,設置的官職都以鳥命名。他的都城在窮桑,就是今天的山東曲阜。少昊一共有四個兒子,依次叫做重、該、修、熙。重曾擔任過「木正」,他又被稱作「句芒」。《山海經·海外東經》說:「東方句芒,鳥身人面,乘兩龍。」把他描繪成鳥身人面、身騎雙龍的神人。又有人說,重是顓頊的曾孫,曾擔任「火正」,人們尊他為火神,稱做「祝融」。祝融的遺墟在今河南新鄭。因為他活動的地域在中原地區南部,因而他的宮職是「南正」。
古人一致認為,黎是顓頊的曾孫。顓頊之墟在帝丘,就是今天的河南濮陽。黎曾擔任過「北正」,一說是「火正」。黎部族主要在中原地區的北部活動。商周時期在今山西長治西南有一個黎國,可能是黎的後裔建立的國家。黎國是商王的一個重要與國,是商王朝的藩屏。因此周文王姬昌為實現滅商的大業,首先出兵攻打黎國,這就是「西伯勘黎」的故事。當時還有一個黎丘,又稱黎侯城,在今山東鄆城縣西。這個黎國一作犁國,又稱泥中。位於今河南浚縣,漢代又稱黎陽。由此可見,黎部族的活動范圍是以今河南省的黃河以北地區為中心,西到今山西省東南部,東達今山東省西部地區。
重、黎是古史傳說中的人物,他們所處的時代距現在相當遙遠,因而他們的身世和官職,史書記載說法不一。關於重的身世.一說他是少昊的兒子,屬於東夷部族;一說他是顓頊的曾孫,屬於華夏部族。對於這個問題,今人已難以分辨清楚。但是古書都說,程氏出自風姓。從這一事實出發,可以認為重和少昊的關系更為密切,應該屬於東夷部族。因為風姓就屬於東夷部族。重、黎所屬部族記載的混亂,正反映了當時東夷部族和華夏部族逐漸融合,後人已難以准確區分的實際情況。
重、黎在顓頊時分別開始擔任掌管天地的官職,他們的後裔世代承襲了這一官職。到了堯、舜、禹時,又有伯益,是帝舜的輔臣。他曾經掌管火,用火焚燒山澤,驅逐禽獸。他能調馴鳥獸,又發明了掘井的技術,能鑿地求水。他還和大禹一起治理洪水。大禹臨死時,將帝位傳給伯益。大禹的兒子啟聯合友黨進攻伯益,將伯益殺死.自己做了國王,建立了夏朝。但是伯益的後裔在夏、商時代仍承襲掌管天地的職位,經久而無失。
程氏得氏之前的遠祖,黃帝時有風後,顓頊時有重、黎,舜、禹時有伯益。程氏的得氏,是在西周時期。
2、以地名為姓
傳說,周宣王之時,重黎的裔孫程伯休父入朝為大司馬,後又因攻佔徐方(今山東滕州東南薛故城)有功,被封到程邑(今陝西咸陽市東,也有人說在今洛陽市東),他的子孫有一部分人以地為姓,稱程姓。
據《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載,公元前11世紀時,周公旦公封諸侯,周文王第10子(一說第17子)受封於郇(近山東省臨猗縣),史稱郇侯、郇伯。春秋時,郇國為晉國所並,其子孫以原國名「郇」為氏,後去邑旁,加草頭為「荀」氏,春秋時,晉國公族叔受封於荀邑(今山西省正平縣西),其後以邑名「荀」為氏。又據《左傳杜預注》所載,春秋時,晉國荀氏的支子(非正妻長子或妾生子)食采於程邑(今山西省新絳縣東北),其後以邑為氏,稱程氏,是為山西程氏。
西周後期,周厲王好利。他以榮夷公為卿士,拚命對百姓進行搜刮。他的奢貪暴虐,激起了國人的不滿。他又派衛巫監視國人,一旦發現有非議時政的人就加以殺害。在這種專制高壓之下,國人在路上見面不敢互相打招呼,只好用眼睛示意。國人忍無可忍,終於拿起武器圍攻這位貪暴的國君。厲王逃到彘(今山西霍縣)邑,不久死去。他的兒子姬靜繼承王位,史稱周宣王。
宣王在位時,周公和召公輔政,整飾政務,諸侯來朝,史稱「宣王中興」。周宣王在 國力有所恢復之後, 曾親自領兵征伐東南方的淮夷,程國的國君程伯休父也參加了這場戰爭。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大雅·常武》篇記載了這場戰爭,寫道:「王謂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陳行,戒我師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不留不處,三事就 緒。」詩句的意思是,周宣王親自領兵征伐時叛時服的淮夷,派遣大臣尹吉甫為使者任命程伯休父為大司馬。讓他在左右擺布 陣勢,監戒軍隊。程伯休父隨周宣王出征, 在對淮夷的戰爭中建立了顯著的功勛。後來程伯休父到達都城鎬京,在朝廷中擔任大司馬,封地改在咸陽附近的程邑。
程伯休父擔任大司馬以後,他子孫中的一部分又以他的職宮——司馬為氏,於是形成了司馬氏。因此,程伯休父是程氏和司馬氏共同的得氏始祖。
程伯休父徙封的程邑,漢代為安陵縣,在今陝西咸陽市東北。程邑,又稱「畢程」或「畢郢」,是上古時代畢程氏的遺墟。商末周文王姬昌曾在這里居住過。後來密人降周,也遷居於此。因而它不可能是當時程國的都城。
宋代人陳彭年等編纂的韻書《文韻》中有目「以國為姓」,說:「周宣王時程伯休父入為大司馬。封於程。後遂為氏,與司馬氏同。」《帝王世紀》曰『文王居程,徒都豐』,故此加為上程。」
3、出自商、周之際的伯符之後
據資料記載,伯符是程姓的始祖。由於伯符向周王敬獻「泰山之車、井中之玉和雙穗之禾」這「三異之端」有功,被周王封在廣平的程地,後世子孫以國為氏,稱程姓。實則伯符是重和黎的後代。
程氏因程國而得名,先有了程國,程國的居民後來就稱程氏。至於程氏在何時何地得氏則諸說紛紜。就程氏得氏的時間而言,有西周初年、成康之際和宣王時期三種不同說法;就程氏得氏的地點而言,也有廣平(今河省北雞澤)、洛陽上程聚和安陵(今陝西省咸陽東)三種說法。
程氏的得氏始祖名伯符,又稱喬伯。他是重、黎的後裔,生活在商、周之際。《河南程氏正宗世譜》中有一首《遷徙歌》,寫道:「古有重黎氏,程族由發初。歷夫周興際,伯符廣平居。」這首歌概括了程氏始祖伯符初封廣平的事。
商朝末年,紂王無道,政治黑暗,民不聊生。關中地區有一個周國,在文王姬昌的管理下,政治清明,蒸蒸日上。姬昌得到了許多方國的擁戴,號稱西伯。他在位時,已經奠定了滅商的基礎。姬昌死後,兒子姬發即位,史稱周武王。他繼承父親未竟的滅商大業,領兵東伐,在牧野(今河南淇縣南、衛輝市北)打敗了商王紂的軍隊。紂自焚而死,商朝宣告滅亡。
周武王讓商王紂的兒子祿父 (又稱武庚)留在殷商故土,繼續管理殷商遺民。在其周圍建立了衛、鄘和邶三國,分封武王的弟弟管叔鮮、蔡叔度和霍叔處,以監視武庚,史稱「三監」。又下令釋放被商王紂關押在監獄里的賢人和百姓,將商王紂聚斂的 錢財、糧食散發給貧民和奴隸,然後班師西歸。
周武王回到關中的鎬京(今陝西長安縣西北)後,為了統治原商朝的廣袤的土地和眾多的人民,推行分封制度,將自己的同姓、滅商的功臣謀士和古代聖王的後代封在各地,建立國家。伯符也是古聖賢的後裔,因而被封在廣平,於是伯符帶領本家族人等,在那裡建立了國家。
廣平是伯符的始封地,也成為程氏的發祥地之一。後來廣平發展成為程氏的首要郡望。但是廣乎不是程地,也不是程國。因此,它不是程氏得以命氏之地。槐塘《程氏世譜敘》轉引西漢司徒程泰修撰的族譜說:「臣上世祖伯符先封廣乎,後得封程國,遂氏焉。」
4、出自姬姓,是荀氏後裔以邑為姓而改
據史料記載,春秋時,晉國荀氏的支子(非正妻長子或妾生子)食采於程邑(今山西省新絳縣東北),其後裔以邑為姓,稱程姓。
春秋時期晉國出現了一些勢力強大的姓族。荀姓就是其中之一。荀姓在西周時聚居在今山西省臨椅縣南部,後來遷到新絳縣西。荀林父、荀賓、荀家、荀會等人都是晉國著名的卿大夫,是對晉國政局有一定影響的人物。晉國大夫荀駱的采邑就是程邑。有人說這個程邑就是關中地區咸陽東北的程邑。但是當時咸陽附近應該屬於秦國的領地,晉國雖曾擁有「河西八城」,它的領地也難到達咸陽附近。因此我們認為,作為苟驩采邑的程邑, 應該在今山西省境內。因為驩的采邑名叫程邑,他的子孫就以邑為氏,改姓程氏。
5、其他民族和姓氏改為程姓
程姓在春秋時期已經分布於河北雞澤、河南洛陽、陝西咸陽一帶,春秋末,有晉國名士程本遷居齊魯大地。三家分晉,程嬰的後裔遷往趙國首都邯鄲。
秦漢時期,魯國人程鄭舉家遷往蜀郡邛崍(今屬四川省),且有其他程姓遷往浙江烏程和江西南昌,總之,秦漢時期 ,程姓已在華北長城以南地區繁衍。
三國時程普(河北省豐潤)在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安家。
東晉程元璋(洛陽上程聚)的子孫定居安徽歙縣篁墩,東漢末年汝南南頓(今河南省項城)人程秉南遷交州(今廣州市)為長史,其分支有的在程鄉(今廣東省梅州)定居。
西晉時,程姓有人做官到今甘肅武威、張掖,程姓族人開始在祖國大西北紮根落戶。
北魏時,洛陽程氏2000多戶被遷到東勝州(今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安家。五代時,江南的新安程氏從安徽回遷到中山博野(今河北省蠡縣),其子孫有遷陝西禮泉者。總之,魏晉南北朝時期,在今安徽、浙江兩省交界處,程姓族人的分布日益稠密,逐漸擴散到江蘇、江西、福建地區。與此同時,南達嶺南的珠江流域,北到長城外的蒙古草原,西到河西走廊,東達東部沿海,在這一廣大地區,都已有程姓族人居住。
北宋建都開封,洛陽為西京,使河南地區程姓復興,金兵南下時,伊洛二程的子孫也隨宋室南遷,程顥的長子遷江蘇吳縣,程頤的長子遷安徽六安,次子遷金城(今江蘇省句容),三子遷池州(今安徽省貴池),河南程姓自南宋開始,成為了我國江南程姓繁衍的主要來源之一。南宋紹興年間,洛陽程姓有些遷居桂林、貴州。元時,程頤的九世孫程德用又從池州復歸業洛陽,貴州地區的少數民族中已有程姓。
明清時期,程姓便已分布於我國廣大地區。歷史上,程姓的分布是北方以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省為主;南方是以安徽、湖北、浙江、江蘇、廣東等省為主。
歷史上,程姓的分布是北方以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省為主;南方是以安徽、湖北、浙江、江蘇、廣東等省為主。如今分布在河南、安徽、湖北、四川和山東等省的程姓要佔到全國程姓的百分之六十。其中河南最多,據說程姓在全國形成九十八派,其中河南有十八派,派系最多。程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三十一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五九。
全國程姓人群較多的省區,有河南、安徽、山西、河北、陝西、浙江、湖北、江蘇、江西、四川、山東、廣東、廣西、甘肅、寧夏等。下面具體介紹程氏居民較多的縣市。
河南省:睢縣、嵩縣、伊川、洛寧、偃師、太康、魯山、濟源、孟縣、登封、蘭考、沁陽、開封、唐河、長垣、滑縣、尉氏、盧氏、夏邑、修武、鞏義等;
山西省:榆次、澤州、清源、太谷、萬泉、臨晉、絳州、謀城、太平、汶水、汾州、樂平、柳林等;
安徽省:滁州、潛山、懷寧、望江、休寧、黟縣、績溪、祁門、歙縣、貴溪、六安、靈壁等;
浙江省:湖州、紹興、金華、衢州、淳安、建德、鄞縣、餘姚、平湖等;
江蘇省:泗洪、常熟、武進、吳縣、吳江、句容、豐縣、泗陽等;
湖北省:大冶、陽新、孝感、黃岡、麻城、羅田、嘉魚、漢陽、隨州等;
山東省:招遠、東阿、菏澤、曹縣、單縣、濟寧、長青等;
廣東省:梅州、河源、中山、潮州、海豐、惠陽、陽江、湛江、茂名等;
廣西區:玉林、賀州等;
陝西省:長安、韓城、順化、禮泉、咸陽、漢中等;
河北省:雞澤、蠡縣、邯鄲、赤城、曲周、臨漳縣漳河南油房村等;
江西省:婺源、德興、九江、樂平、南昌等;
湖南省:桃源、華容、醴陵、郴州、資興、桂東等;
四川省:眉山、邛崍、宜賓、雲陽等;
甘肅省:涇川、會寧等;
寧夏區:固原、靈武等。
海南省:定安等
福建省:南平,建甌等。
『叄』 科學家的故事
愛因斯坦逃學
1895年春天,愛因斯坦已16歲了。根據德國當時的法律,男孩只有在17歲以前離開德國才可以不必回來服兵役。由於對軍國主義深惡痛絕,加之獨自一人呆在軍營般的路易波爾德中學已忍無可忍,愛因斯坦沒有同父母商量就私自決定離開德國,去義大利與父母團聚。但是,半途退學,將來拿不到文憑怎麼辦呢?一向忠厚、單純的愛因斯坦,情急之中竟想出一個自以為不錯的點子。他請數學老師給他開了張證明,說他數學成績優異,早達到大學水平。又從一個熟悉的醫生那裡弄來一張病假證明,說他神經衰弱,需要回家靜養。愛因斯坦以為有這兩個證明,就可逃出這厭惡的地方。
誰知,他還沒提出申請,訓導主任卻把他叫了去,以他敗壞班風,不守校紀的理由勒令退學。
愛因斯坦臉紅了,不管什麼原因,只要能離開這所中學,他都心甘情願,也顧不得什麼了。他只是為自己想出一個並未實施的狡猾的點子突然感到內疚,後來每提及此事,愛因斯坦都內疚不已。大概這種事情與他坦率、真誠的個性相去太遠。
『肆』 科學家都有誰
1901年12月10日第一屆諾貝爾獎頒
德國科學家倫琴因發現X射線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德國科學家貝林因血清療法防治白喉,破傷風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02年12月10日第二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費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獲諾貝爾化學獎。
德國歷史學家塞道爾·蒙森獲諾貝爾文學獎。
1905年12月10日第五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勒納因陰極射線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德國科學家拜耳因研究有機染料及芳香劑等有機化合物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德國科學家科赫因對細菌學的發展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07年12月10日第七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畢希納因發現無細胞發酵獲諾貝爾化學獎。
1908年12月10日第八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埃爾利希因發明「606」、俄國科學家梅奇尼科夫因對免疫性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德國作家歐肯因《偉大思想家的人生觀》獲諾貝爾文學獎。
1909年12月10日第九屆諾貝爾獎頒發。
義大利科學家馬可尼、德國科學家布勞恩因發明無線電報技術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德國科學家奧斯特瓦爾德因催化、化學平衡和反應速度方面的開創性工作獲諾貝爾化學獎
1910年12月10日第十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瓦拉赫因脂環族化合作用方面的開創性工作獲諾貝爾化學獎。
德國作家海澤因小說《傲子女》、《天地之愛》等獲諾貝爾文學獎。
1911年12月10日第十一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維恩因發現熱輻射定律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12年12月10日第十二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格利雅因發現有機氫化物的格利雅試劑法、法國科學家薩巴蒂埃因研究金屬催化加氫在有機化合成中的應用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德國作家霍普特曼因劇本《織工們》獲諾貝爾文學獎。
1914年12月10日第十四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勞厄因發現晶體的X射線衍射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15年12月10日第十五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威爾泰特因對葉綠素化學結構的研究獲諾貝爾化學獎。
1918年12月10日第十八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普朗克因創立量子論、發現基本量子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德國科學家哈伯因氨的合成獲諾貝爾化學獎。
註:本屆諾貝爾獎僅頒發兩項
1919年12月10日第十九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斯塔克因發現正離子射線的多普勒的效應和光線在電場中的分裂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20年12月10日第二十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能斯脫因發現熱力學第三定律獲諾貝爾化學獎。(1921年補發)
1921年12月10日第二十一屆諾貝爾獎頒發。
美籍德裔科學家愛因斯坦闡明光電效應原理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22年12月10日第二十二屆諾貝爾獎頒發。
英國科學家希爾因發現肌肉生熱、德國科學家邁爾霍夫因研究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謝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25年12月10日第二十五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弗蘭克、赫茲因闡明原子受電子碰撞的能量轉換定律而共同獲得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26年12月10日第二十六屆諾貝爾獎頒發。
法國人白里安因促進《洛迦諾和約》的簽訂、德國人施特萊斯曼因對歐洲各國的諒解作出貢獻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1927年12月10日第二十七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維蘭德因發現膽酸及其化學結構獲諾貝爾化學獎。
1928年12月10日第二十八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溫道斯因研究丙醇及其維生素的關系獲諾貝爾化學獎。
1929年12月10日第二十九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作家曼因小說《布登勃洛克一家》獲諾貝爾文學獎。
1930年12月10日第三十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費歇爾因研究血紅素和葉綠素,合成血紅素獲諾貝爾化學獎。
1931年12月10日第三十一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博施、伯吉龍斯因發明高壓上應用的高壓方法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德國科學家瓦爾堡因發現呼吸酶的性質的作用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32年12月10日第三十二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海森堡因提出量子力學中的測不準原理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35年12月10日第三十五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斯佩曼因發現胚胎的組織效應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德國人奧西茨基因揭露德國秘密重整軍備獲諾貝爾和平獎。
1936年12月10日第三十六屆諾貝爾獎頒發。
英國科學家戴爾、德國科學家勒維因發現神經脈沖的化學傳遞而共同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38年12月10日第三十八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庫恩因研究類胡蘿卜素和維生素獲諾貝爾化學獎。但因納粹的阻撓而被迫放棄領獎。
1939年12月10日第三十九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布特南特因性激素方面的工作、瑞士科學家盧齊卡因聚甲烯和性激素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布特南特因納粹的阻撓而被迫放棄領獎。
德國科學家多馬克因發現磺胺的抗菌作用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但因納粹的阻撓而放棄。
1940年~1942年的諾貝爾獎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影響而中斷。
1944年12月10日第四十四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哈恩因發現重原子核的裂變獲諾貝爾化學獎。
1946年12月10日第四十六屆諾貝爾獎頒發。
瑞士籍德國作家黑塞因小說《玻璃球游戲》等獲諾貝爾文學獎。
1950年12月10日第五十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狄爾斯、阿爾德因發現並發展了雙稀合成法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53年12月10日第五十三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施陶丁格因對高分子化學的研究獲諾貝爾化學獎。
1954年12月10日第五十四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玻恩因對粒子波函數的統計解釋、德國科學家博特因發明符合計數法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56年12月10日第五十六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醫生福斯曼、美國醫生理查茲、庫南德因發明心導管插入術和循環的變化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61年12月10日第六十一屆諾貝爾獎頒發。
美國科學家霍夫斯塔特因確定原子核的形狀與大小、德國科學家穆斯堡爾因發現穆斯堡爾效應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63年12月10日第六十三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詹森、美國科學家梅耶因創立原子核結構的殼模型理論、美國科學家維格納因發現原子核中質子和中子相互作用力的對稱原理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義大利科學家納塔、德國科學家齊格勒因合成高分子塑料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67年12月10日第六十七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艾根、英國科學家波特因發明快速測定化學反應的技術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71年12月10日第七十一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總理(前西德)勃蘭特因「緩和二次大戰後歐洲緊張局勢」獲諾貝爾和平獎。
1972年12月10日第七十二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作家伯爾因對復興德國文學作出了貢獻獲諾貝爾文學獎。
1973年12月10日第七十三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費舍爾、英國科學家威爾金森因有機金屬化學的廣泛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79年12月10日第七十九屆諾貝爾獎頒發。
美國科學家布朗因、德國科學家維蒂希因在有機物合成中引入硼和磷而共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85年12月10日第八十五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馮克利津因發現量子霍爾效應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6年12月10日第八十六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魯斯卡、比尼格、瑞士科學家羅勒因研製出掃描式隧道效應顯微鏡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國科學家赫希巴赫、美籍華裔科學家李遠哲因發現交叉分子束方法、德國科學家波拉尼因發明紅外線化學研究方法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87年12月10日第八十七屆諾貝爾獎頒發。
瑞士科學家米勒、德國科學家柏諾茲因發現新型超導材料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8年12月10日第八十八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戴森霍費爾、胡貝爾、米歇爾因第一次闡明由膜束的蛋白質形成的全部細節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89年12月10日第八十九屆諾貝爾獎頒發。
美國科學家拉姆齊因發明觀測原子輻射和計量原子輻射頻率的精確方法、美國科學家德默爾特因創造冷卻捕集電子的方法、德國科學家保羅因在50年代發明的「保羅捕集法」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1年12月10日第九十一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內爾、扎克曼因發現細胞中單離子道功能,發展出一種能記錄極微弱電流通過單離子道的技術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95年12月10日第九十五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克魯岑、美國科學家莫利納、羅蘭因闡述了對臭氧層產生影響的化學機理,證明了人造化學物質對臭氧層構成破壞作用,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美國科學家劉易斯、維紹斯、德國科學家福爾哈德因發現了控制早期胚胎發育的重要遺傳機理,並利用果蠅作為實驗系統,發現了同樣適用於高等有機體(包括人)的遺傳機理,而共同獲得諾貝爾醫學及生理學獎。
1999年12月10日第九十九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作家君特.格拉斯因《鐵皮鼓》、《我的世紀》等作品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2001年12月10日第一百零一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克特勒、美國科學家康奈爾、維曼因在鹼性原子稀薄氣體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以及凝聚態物質性質早期基礎性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伍』 求中國近代科學發明家的資料!!
錢學森簡介2007-02-15 18:231911年12月11日生,浙江杭州人,195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博士學位。1929年至1934年在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習,畢業後報考清華大學留美公費生,錄取後在杭州筧橋飛機場實習。1935年至1939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系學習,獲碩士學位。1936年至1939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與數學系學習,獲博士學位。1939年至1943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研究員。1943年至1945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助理教授(其間:1940年至1945年為四川成都航空研究所通信研究員)。1945年至1946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副教授。1946年至1949年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副教授、空氣動力學教授。1949年至1955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中心主任、教授。 1955年回國。1955年至1964年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長。1965年至1970年任第七機械工業部副部長。1970年至1982年任國防科工委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協副主席。還歷任中國自動化學會第一、二屆理事長,中國宇航學會、中國力學學會、中國系統工程學會名譽會長,中科院主席團執行主任、數學物理學部委員。1986年至1991年5月任中國科協第三屆全委會主席。1991年5月在中國科協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科協名譽主席。1992年4月被聘為中科院學部主席團名譽主席。1994年6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中共第九至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是中國航天科技事業的先驅和傑出代表,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在美學習研究期間,與他人合作完成的《遠程火箭的評論與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導彈和探空火箭的理論基礎;與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動理論,為空氣動力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56年初,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同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根據他的建議,成立了導彈、航空科學研究的領導機構——航空工業委員會,並被任命為委員。1956年,受命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並擔任首任院長。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劃,發展建立了工程式控制制論和系統學等。在空氣動力學、航空工程、噴氣推進、工程式控制制論、物理力學等技術科學領域作出了開創性貢獻。是中國近代力學和系統工程理論與應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導人。 1957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1979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傑出校友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89年獲「小羅克韋爾獎章」、「世界級科技與工程名人」獎和國際理工研究所名譽成員稱號。1991年10月獲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的「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雄模範獎章。1995年1月獲「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優秀獎」。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授予他「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著有《工程式控制制論》、《論系統工程》、《星際航行概論》等。
錢學森 浙江省杭州市人,1911年生,男,中共黨員,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陸』 有關科學家的故事
愛因斯坦是當代偉大的物理學家。他遇事愛思考、研究,常常從一點小事中受到啟發。
有一次,他要把牆上的一幅舊畫換下來,就搬來一架梯子,一步一步爬上去。突然,他又想起一個問題,沉思起來,忘記自己在做什麼了,猛地從梯子上摔下來。摔到地上以後,他顧不得疼痛,馬上想到:人為什麼會筆直地掉下來呢?看來物體總是沿著阻力最小的線路運動的。愛因斯坦想到這里馬上站立起來,一瘸一拐地走到桌邊,提筆把自己的這個想法記了下來。這對他正在研究的問題——相對論有很大的啟發
『柒』 我國著名科學家的名字有哪些
1、錢學森是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院士,更是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的獲得者,有「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的美稱。
因為錢學森回國效力(是在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爭取下),使得中國的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他的代表作有《工程式控制制論》,《物理力學講義》,《星際航行概論》,《論系統工程》。
2、鄧稼先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是著名的核物理學家,科學家。鄧稼先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被譽為「兩彈元勛」。他是中國核武器研製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我國的核武器和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
3、華羅庚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與多元復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並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
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有「華氏定理」、「華氏不等式」、「華—王方法」等。有「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中國數學之神」「人民數學家」的美稱。
4、李四光是地質學家,教育家。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傑出的科學家和為新中國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元勛,2009年當選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是《地質力學之基礎與方法》和《地質力學概論》。
5、袁隆平他是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是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有「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的美稱。於2000年度獲得國家最高科技學技術獎。他的代表作有《袁隆平論文集》,《兩系法雜交水稻研究論文集》和《雜交水稻育種栽培學》。
『捌』 中國科學家的名字
三錢: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三位歸國物理學家)
竺可楨(氣象學家)
李四光(地質學家)
鄧稼先(兩彈元勛)
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
王選(當代畢升)
周光召(物理學家)
趙忠堯(物理學家)
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崔琦等人都只是華人,已經不是中國人了,不管他們做出什麼成就,都不是為中國做出的。
上面都是當代的,古代也有很多:
墨子
張衡
張仲景
祖沖之
僧一行
孫思邈
沈括
畢升
郭守敬
萬戶
李時珍
『玖』 中國名人發明創造的故事,簡略一點的
1、魯班發明刨子的故事
魯班是個木匠,整天和木頭打交道。他的技術很高,特別善於用斧頭,能幾下子就把木料砍成需要的樣子。但是,用斧子把木料砍得光光滑滑,魯班卻辦不到,特別是碰到木紋粗和疤節多的木料時,就更難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魯班白天琢磨,夜裡想,他先是做了一把薄的斧頭,磨得很快,砍起來比以前是好多了,可還是不理想。
於是,魯班又磨了一把小小的薄薄的斧頭,上面蓋了塊鐵片,只讓斧頭露出一條窄刃。這回,魯班不砍了。他用這窄刃在木料上推。一推,木料推下來薄薄一層木片。推了十幾次,木料的表面又平整又光滑,比過去用斧子砍可強多了。
可這東西拿在手裡推時既卡手又使不上勁。魯班又做了一個木座,把它裝在裡面。刨子,就這樣誕生了。
2、魯班發明墨斗的故事
魯班創造了木匠劃線用的墨斗,那是他看到母親裁衣服時,用一個粉袋劃,受到啟發的結果。
墨斗剛做好時,魯班每次彈線,都得請母親幫忙,捏住墨線的一頭。有時,母親正在做衣服或煮飯,也不得不放下,趕來幫忙。
有一天,魯班母親對他說:「你做個小勺子,不就可以代替我捏著墨線了嗎?」魯班一聽,對呀!他很快做成了一個。從此,一個人就可以彈墨線了。直到現在,木工師傅們還把這個小勾子叫「班母」。
3、蔡倫造紙的故事
改進造紙術時的蔡倫主管監督製造宮中用的各種器物。他挑選出樹皮、破麻布、舊漁網等,讓工匠們把它們切碎剪斷,放在一個大水池中浸泡。過了一段時間後,其中的雜物爛掉了,而纖維不易腐爛,就保留了下來。
他再讓工匠們把浸泡過的原料撈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攪拌,直到它們成為漿狀物,然後再用竹篾把這粘乎乎的東西挑起來,等乾燥後揭下來就變成了紙。蔡倫帶著工匠們反復試驗,試制出既輕薄柔韌,又取材容易、來源廣泛、價格低廉的紙。
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向漢和帝獻紙 ,蔡倫將造紙的方法寫成奏摺,連同紙張呈獻皇帝,得到皇帝的贊賞,便詔令天下朝廷內外使用並推廣,朝廷各官署、全國各地都視作奇跡。
九年後,蔡倫被封為「龍亭侯」,食邑300戶。由於在全國各地逐步推行的新造紙方法是蔡倫發明的,人們便把這種紙都稱為「蔡侯紙」。
蔡倫的造紙術沿著絲綢之路經過中亞、西歐向整個世界傳播,為世界文明的傳承和發展起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4、戴梓發明連珠銃的故事
戴梓發明了一種名叫「連珠火銃」的武器,也叫二十八連珠火銃。銃背是彈匣,可貯存28發火葯鉛丸。銃機有兩個,相互銜接,扣動一機,彈葯自落於筒中,同時解脫另一機而擊發。它的形狀很像琵琶,能夠連續射擊28發子彈。
但是戴梓並沒有將「連珠銃」獻給軍營,而是「藏器於家」。原因據說是被一個夢給嚇怕了。有一天晚上睡覺的時候,戴梓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中人斥責他說,上天有好生之德,你如果將此器獻上使其「流布人間」,你的子孫後代將沒有活人了。
5、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的故事
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圖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如今的木板水印畫仍用此法,統稱為「雕版印刷術」。
畢升初為印刷鋪工人,專事手工印刷。他在印刷實踐中,深知雕版印刷的艱難,認真總結前人的經驗,發明活字印刷術。其方法,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具體記載。
從十三世紀到十九世紀,畢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傳遍全世界。全世界人民稱畢升是印刷史上的偉大革命家。關於畢升的生平事跡,以及他發明活字版的經過,除了沈括在《夢溪筆談》一書中的記載外,還找不到第二個文獻資料。
沈括只說他是個布衣,籍貫及生平一點都沒有交代。所謂布衣,從字面理解就是沒有作過官的普通老百姓。關於畢升的職業,以前曾有人作過各種推猜,但最為可靠的說法,畢升應當是一個從事雕版印刷的工匠。
因為只有熟悉或精通雕版技術的人,才有可能成為活字版的發明者。由於畢升在長期的雕版工作中,發現了雕版時最大缺點就是每印一本書都要重新雕一次版,不但要用較長時間,而且加大了印刷的成本。
如果改用活字版,只需要雕制一副活字,則可排印任何書籍,活字可以反復使用。雖然製做活字的工程大一些,但以後排印書籍則十分方便。正是在這種啟示下,畢升才發明了活字版。
『拾』 茂名市的發明專利跟實用專利資助有多少啊
第四條
申請中國發明專利或被授予國外、港澳發明專利權的,且第一專利(申請內)權人容的地址在本省、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單位或者個人,均可申請資助:
(一)第一專利(申請)權人為本省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
(二)第一專利(申請)權人的戶籍在本省或具有本省居住證的個人。
第五條
資助的專利費用種類和額度包括:
(一)已申請中國發明專利的,每件資助人民幣500元;
(二)已被授予中國發明專利權的,每件資助人民幣2500元;
(三)已被授予國外發明專利權的,每件只資助一個國家,資助人民幣8000元;
(四)已授權的港澳發明專利,每件資助人民幣3000元;
(五)專項費用。專項費用是指已被授予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權或中國外觀設計專利權的專項資助。專項費用資助額度為:已被授予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權的,每件資助人民幣600元;已被授予中國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每件資助人民幣300元。
申請專項費用資助的,同一發明創造只能提出一次,不重復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