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杜威創造性的確立了四個教育哲學命題,其中什麼是最基本的命題
美國著名的教育哲學家約翰·杜威曾經創造性地確立了四個教育哲學命題"教育即經驗的不斷改造"、"教育是一個社會的過程"、"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這四個命題是內在統一的."教育即經驗的不斷改造"是基本的命題,該命題提出教育的本質是兒童經驗的不斷改造和連續發展.以經驗為基礎的教育自然應以社會生活的形式組織起來,"教育是一個社會的過程".
B. 關於創造力的名言有哪些
1. 人可以老而益壯,也可以未老先衰,關鍵不在歲數,而在於創造力的大小。——盧爾卡爾斯基
2. 神從創造中找到他自己。——泰戈爾
3. 生活不是靜止,而是同靜止作斗爭,是創作,是創造,是對「永恆舊事物」的吸引力的永恆反抗。——羅曼·羅蘭
4. 創舉促進創造力的發展。——歌德
5. 毫無疑問,創造力是最重要的人力資源。沒有創造力,就沒有進步,我們就會永遠重復同樣的模式。——愛德華·波諾
6. 我創造,所以我生存。——羅曼·羅蘭
7. 創造包括萬物的萌芽,經培育了生命和思想,正如樹木的開花結果。——莫泊桑
8. 熟是經驗,巧是創造。——徐特立
9. 萬事皆由人的意志創造。——普勞圖斯
C. UI設計師應該具備的四個創造力
一個有合格的設計師必須要有藝術家的素養、工程師的嚴謹思想、旅行家的豐富閱歷和人生經驗、經營者的經營理念、財務專家的成本意識。
更重要的是要有創造力
想寫這個文章主要是想引出誠築說旗下圖文設計網站改版上線,新網站後面是一個動畫短片值得每個設計師去看,講述一個突破禁錮的故事。所以今天要說的就是創造力。關於UI設計師的四個創造力
刻意的情緒創造力
在解決設計問題的時候,設計師總是會不時遇到瓶頸,這是很多設計師朋友和我討論過的問題。這個時候要思考著問題,擴散自己的思考范圍。例如做一個手機App界面設計,突然一個交互方式特性卡住了,想不出合適的解決方案,這時不要把自己逼迫到一定要立馬想出來,或者妥協一個一般的方案。翻一翻汽車雜志,說不定一個跑車的造型設計讓你靈感一現,解決了你現在手機App界面設計的問題。跨界很多時候可以解決單獨領域的問題。
自發的認知創造力
設計師總有解決不了問題、想不出好的方案、畫不出美的設計稿的時候,這時如果有機會,不要糾結,睡覺、放鬆、打游戲,讓自己思維徹底放鬆,吃一些甜點、和親人聊聊天,任何輕松的方式可以幫助設計師觸發解決問題的靈感。
所以,不忙的時候,設計師也是容易走神的職業群體之一。
想學習還是想入門UI設計都可以來找誠築說。
D. 恐龍創造力的課程特色
把握影響創造力的三大系統,系統化地培養創造力
l 老師與孩子互動,提高教育成果
小班化教學,放鬆的環境,家長、老師陪同找出孩子心中志趣。
l 兒童主動發展為目標的課程設計
系統課程、充分鼓勵的環境緊湊的課程環節設置、豐富的生活素材、課程形式豐富,引導孩子主動性強。
l 優勢發掘和優勢疊加的教育服務
系統的老師培訓(老師教育、心理學背景——入職培訓、嚴格考核——定期教務系統考試、評定——資深老師的日常練課指導——權威人士的不定期培訓解疑。
E. 中小學創造力如何培養(例:如何上好這樣的一節課)
為你提供一點外國的先進經驗吧:
一、研究性學習的實施
1.日本中小學的「綜合學習時間」
根據新修定的「學習指導要領」,日本中小學從2000年開始開設「綜合學習時間」,並計劃在2002年將其納入正式的教育課程。新「要領」指出,「綜合學習時間」是由各學校實施的內容超過教科書范圍的橫向的、綜合的學習活動。
設置「綜合學習時間」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能把從各科所學的知識、技能在實踐中綜合運用,從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其課題來自以下3個方面:
①國際理解教育、信息教育、環境教育、福利與健康教育等綜合性課題。
②兒童感興趣和關心的課題。
③具有地區特色和學校特色的課題。
學校根據具體情況可選擇上述課題以外的內容,各學校可根據新「要領」的精神,自定教材和計劃,自定形式和時間。
「綜合學習時間」不是一種課外活動,而是利用教學時間進行的正式課程,但它與傳統的國語課、數學課、外語課等相比,「綜合學習時間」有以下幾個特點,表現在:
①傳統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科書主要由上級部門來決定,而「綜合學習時間」沒有既定的教學目標和教科書,各學校都是根據自身特點自己編寫。
②從內容上看,傳統課程主要採取分科教學,而「綜合學習時間」是綜合運用各科中學到的知識、技能、內容超過書本知識,注重活動的體驗性、操作性。
③在時間上可根據活動的需要靈活安排,時間可長可短。
④形式上不僅僅局限在以班級為單位,可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內容的選擇採取同興趣異年齡分組的形式,跨學級、跨學年的組合都是可取的。
⑤在對課程的組織指導上,不像傳統課程那樣由一個教師負責,而要求全校教師整體協調合作組織指導。
2.美國的「綜合實踐活動」
在美國各州的課程標准中,沒有統一的「綜合實踐活動」這一課程,但各州都設計了具體的、不同類型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要有:
①自然與社會研究。「科學·技術·社會」是美國中學課程中具有綜合性和實踐能力的課程。它包括自然研究與社會研究兩大方面,基本學習方式是主題探究式的,從自然現象、政治、經濟、文化、環境、職業等領域確定不同的主題,讓學生通過調查研究和問題研討的方式來進行學習。
②設計學習。這種課程是一種應用性學習的課程,與課題的研究性學習相比較,設計學習更強調學生的自主設計和實踐操作,如綜合藝術設計、應用設計、產品設計、活動設計等,強調對學生生活中的現實問題的解決。
③社會參與性學習。社會參與性學習的重點在於參與社會生活領域,接觸社會現實,注重開展各種社會參與性的活動,如社區服務、社會調查、考察與訪問。社會參與性學習往往體現不同地方的歷史文化傳統、社會生活方式和發展狀況,它反映在不同學區的課程方案之中。
二、研究性學習的評價
1.日本對學生綜合學習的評價
設立綜合學習的宗旨在於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為終生學習打下牢固基礎。有鑒於此,日本文部省要求,對學生的學習評價要從重視學習的結果轉移到重視學習的過程上來,主要考察學生是否對所學內容感興趣,關心的程度如何。評價的方式不由分數決定,但可以通過寫報告、發表作品、參加討論等形式給予一定的評價。綜合學習的評價結果不記入學生學習記錄簿。
2.美國的《國家應用學習標准》
美國《國家應用學習標准》按5個要素和9大能力來設計應用學習的課程目標。
①5個要素:a.問題解決;b.交流的手段與技巧;c.信息手段與技巧;d.學習與自我管理手段與技巧;e.與他人合作的手段與技巧。
②9大能力:a.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b.交流思想和信息的能力;c.安排和組織資源的能力;d.與他人共同工作和從事集體工作的能力;e.解決問題的能力;f.使用數學思想和技巧的能力;g.使用技術的能力;h.隨時根據需求進行學與教的能力;i.理解和設計?穴生產?雪系統的能力。
美國對學生的評價貫穿於研究性學習的整個過程,從問題的提出、立題、實施研究過程、研究結果總結、表達和交流等階段都可以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
F. 如何培養創造力
培養創造力的方式:
1,激發求知慾和好奇心,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特別是創造性想像,以及培養善於進行變革和發現新問題或新關系的能力;
2,重視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
3,培養求異思維和求同思維。
對於人來說,創造力不僅是天賦和才能,而且還是一種責任。創造力不是「deus ex machina」(解決一個困難的出乎意外的方法),也不能呼之即來,由創造力富有成果的表現看來,創造力是教育、培養和實踐的結果。閱題在於洞察創造活動的全過程,為促進創造力創造先決條件。
影響創造力的因素:
1,知識,包括吸收知識的能力、記憶知識的能力和理解知識的能力。吸收知識、鞏固知識、掌握專業技術、實際操作技術、積累實踐經驗、擴大知識面、運用知識分析問題,是創造力的基礎。
2,智力,智能是智力和多種能力的綜合,既包括敏銳、獨特的洞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高效持久的記憶力和靈活自如的操作力,還包括掌握和運用創造原理、技巧和方法的能力等。這是構成創造力的重要部分。
3,人格,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的內容。它是在一個人生理素質的基礎上,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創造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創造素質。優良素質對創造極為重要,是構成創造力的又一重要部分。
創造力-網路
G. 老師,歐美國家是怎麼給學生上創造力課程的他們現在最關注培養孩子什麼能力
歐美一些發達地區上課形式一般比較靈活,我說下最近比較火的小學Altschool的上課方式吧,一般他們課堂上會不同年齡的小學生混在一起上課,同一個班的孩子學習進度卻不同,沒有整齊排列的桌椅,牆上貼滿了便簽紙,孩子一人一個iPad,做著不同的學習項目……
這些情形我們在傳統學校里幾乎不能想像,但這確實是矽谷乃至全世界目前最火的小學——Altschool,最日常的上課場景。
這是一所極度強調個性化教學的學校,由谷歌前高管創辦,早前獲得包括扎克伯格在內的1億美元投資,它裡面有著讓無數孩子嚮往的教學特色,如「電子化教學」——孩子在線完成定製課程,又如「學生參與課程設計」——孩子在檔案里寫上興趣愛好、強項弱點、個性偏好等,這將成為老師指定學習計劃的依據,而且,極度重視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Altschool的CEO Max Ventilla曾說,他們想培養的學生「不單單是一個問題解決者,更是一個問題發現者(not just be a problem solver,but a problem seeker.)」 根據Altschool官網介紹,每年他們都會邀請設計專家給學生們開設一堂創造力特訓課,
這可不是教孩子們畫畫或捏橡皮泥,而是讓孩子用創意解決真實存在的問題,比如讓某個學生采訪自己的搭檔——一個游泳迷,並決定為朋友做一款新型護目鏡。
這個學生會采訪以了解對方的需求,再思考與創想:「我先用一種特定的防水紙、膠帶、橡皮筋貼出框架,再在上面挖了兩個洞,一開始並不牢固,我就用強力膠加固,沒想到真的奏效了!然後我再找些塑料做優化……」 一般整個學習與創想的過程就是這樣有趣而刺激\ud83d\ude04
特訓並不要求孩子做出完美的模型,相反,它希望孩子更關注創想的過程,勇於行動,而不總想做個完美計劃,除了采訪、頭腦風暴等,它還鼓勵學生接觸不同的工具材料,把所有點子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模型。
Altschool學生主管說:「每個孩子都有很多創意,但他們需要一種訓練,把自己的創意變成能帶來改變的解決方案。」最後,學生還要學以致用,重新設計自己的教室。這里的老師不會提前布置教室,因為他們認為,沒有孩子的參與是沒辦法也不可能布置出一個真正為學生著想的學習環境的。
上面說的這堂創造力特訓課名為「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設計思維也是最近幾年風靡歐美中小學的一種創造力培養方法,本在矽谷的創新企業及跨國公司用於新產品開發與迭代,斯坦福大學設計學院(d.school)把它歸納為一套科學方法論後,迅速在教育界流行開來,尤其注重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動手能力。
該回答來自於網路問咖 楊峰 大咖
H. 寫幾個關於創造力的成語
日新月異
[rì
xīn
yuè
yì]
生詞本
基本釋義
新:更新;異:不同。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變化內。指發展或進容步迅速,不斷出現新事物、新氣象。
褒義
出
處
《禮記·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近反義詞
近義詞
與日俱增
蒸蒸日上
突飛猛進
扶搖直上
一日千里
百尺竿頭與日俱進
今菲茜比
坂上走丸
日異月新
滄海桑田
反義詞
故步自封
依然如故
每況愈下
一成不變
I. 創造力的4個層面不包括什麼
創造力的層面不包括()
A、人格品質
B、知識方法
C、個性特質
D、環境氛圍
參考答案:
A、人格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