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吉林發明家

吉林發明家

發布時間:2021-06-10 19:05:44

❶ 郵票上印著各種精美的圖案,可以用來紀念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因此又被稱為什麼

郵票誕生(一)在郵票問世之前

郵票是近代郵政的產物。而郵政的歷史,比郵票長得多。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周朝就已有郵政機構,那時稱務郵或驛,合稱郵驛。孔子曾說過:「德之流行,速於置郵傳命。」此種郵驛制度延續了2000多年,一直保持到1912年才取消。

我國古代郵驛只傳遞政府的公文和軍報,是不收郵費的,用不著發行郵票。但是為了辨別真偽,保證傳遞的准確、安全,歷代都規定了牌符制度,用牌符證明所傳的文書是真的。周代用竹符,漢代用銅符,唐代用銀符,宋代用木牌,塗漆寫字,有金字牌、青字牌、紅字牌等。金字牌,一天行400里,只有傳遞敕書和軍事機密文件才使用。J135《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二次代表大會》紀念郵票。郵票圖案是戰國時期的虎節。虎身上有銘文「王命命傳憑」,意思是傳遞王命,供應車馬和飲食。這種虎節和虎符一樣,一分為二,一半發給傳遞軍事文書的信使,另一半發給驛站或關卡,以查驗是否符合,判別真偽。

清代還有一種排單制度。驛站傳遞公文或軍報都附粘「排單」或「火票」,沿途各站均須填明到達日期和時刻,查核有無延誤。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12月28日湖南沅州發到辰州的公文封套,粘連排單,填了到達各驛站的日期和時刻。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10月4日吉林到直隸(今河北省)的「將軍火票」。

古代郵驛是政府辦的,但不收寄老百姓的信件。老百姓要寄信件,只有靠熟人捎帶,非常困難。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開始出現了民信局,為民間傳遞信件。民信局是民辦的商業組織,資本大的,在各地設立分局、聯號或代理店,形成一定地共有通信網;資本小的,則與其他民信局建立聯系,互相接遞信件。民信局除捎運信件外,還辦理包裹、匯兌等業務。民信局沒有統一的收費標准,也沒有統一的郵票。民信局收寄信件的收費方式亦不完全一樣。有預收的,亦有信件收到時由收信人付費的。收寄費用,有的叫酒資或酒力,也有叫號金的。民信局收寄信件的收據。

歐洲的情況與我國相似。2000多年前的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曾贊揚驛夫說:「不論雨雪風霜,不論酷暑嚴冬,還是黑夜,都不能阻擋信使迅速完成他們的郵班。」當時郵政是國王的特權,是為王家和朝臣寄送信件和傳遞信息的。以後商業發達了,郵政才逐漸發展到供商人使用。到了中世紀,歐洲有一些教會、學校、商行開始經營送信業務,為一般群眾寄送信件。那時民信局送信,不預收郵費,而是在信送到後才向收信人收取郵資。

17世紀中葉,法國民信局已很發達。年,在巴黎有一位名叫德.維拉葉(MONSIEUR DE VELAYER,後為伯爵)的人建立了一個「小郵局」,收寄巴黎市區范圍內的信件。他向用戶出售一種紙片,上面印有「郵資已付」字樣。寄信人把這種紙片貼在信封上,投入信箱。「小郵局」定時開啟信箱,把信投交收信人。德.維拉葉創造的「郵資已付」的紙片,可以說是現行郵票的雛型。可惜他所創辦的『小郵局「不久便停辦了。他發行「郵票」、預收郵費的辦法也沒有堅持下來。到了1814年,撒丁尼亞王國(在今義大利境內),才重新採用德.維拉葉的辦法,發行了一種「郵戳紙」(STAMPED PAPER),作為預付郵資的憑證,在各地郵局出售。寄信人把它貼在信封上,便可將信寄出。郵資是根據傳遞路程計算的。當時「郵戳紙」有三種面值,即15分、25分和50分。50分的「郵戳紙」為八角形,圖案是信差騎在馬上,吹著號角,賓士送信,用藍色印在光滑的白紙上,紙內印有水印。這種「郵戳紙」發行量很大,但實行時間很短,遺留下來的很少。因圖案中的信差似騎士,集郵者稱它為「騎士」票,視為珍品。

18世紀未葉,歐洲許多國家先後實行國營郵政,業務有所發展,但是仍照民辦信局的辦法,向收信人收取郵費。郵費仍按路程計算。但因當時有些國家本身並不統一,各邦幣制不同,互相折算,非常困難。國營郵政,被作為財政來源,郵費昂貴,人民負擔不起。據傳說,1835年,英國大不列顛島上有一位年輕美麗的姑娘,遠近聞名,向她求婚者很多。求婚者紛紛寫信給她,表示愛慕之情。姑娘每天收信數十件,所付郵資很多,不堪負擔。於是她拒收信件,不付郵費。當時象這樣拒收郵件的事很多。郵局傳遞信件,收不到郵費,受到不少損失。

還有一個傳說,1838年的一天,英國有位名叫羅蘭.希爾(SIR ROWLAND HILL,後為爵士)的人在倫敦鄉間散步。他見到一位信差把信送給一位姑娘。姑娘瞧了一下信封,便把信還給信差,抱歉地說:「對不起,我沒有錢,付不起郵資,請把信退回去吧!」信差不答應,兩個人爭執起來。羅蘭.希爾上前勸說,代付了郵資,把信交給了那位姑娘。信差走後,姑娘對羅蘭.希爾說:「這封信是我哥哥寄來的。我們預先約好,他平安無事,就在信封上畫個圓圈,我看到這個記號,知道他平安無事,就不必收信,郵費也就不付了。」羅蘭.希爾聽了姑娘的話,深有感觸,立志研究改進郵政傳遞納費的辦法。
郵票誕生(二)世界上第一種郵票誕生

羅蘭.希爾在1835年就開始研究郵政問題。他發現,英國提高郵資,國家郵政收入反而減少;而法國降低郵資,卻使信件增多、郵政收入增加。他進一步研究發現,英國郵政收入減少的原因,是大多數信件到投遞時才收費。而許多收信人拒收信件,不付郵費,當信件退回時,寄信人也不會付費。郵局信差白跑了兩趟路,分文沒有。更明顯的是,按傳遞路程計費,郵資偏高。那時英國郵政規定,從15英里以內單頁信函收取郵費4便士,到700英里以上收取17便士,其間共分14級。羅蘭.希爾通過調查發現:一封信從甲地送到乙地,其運費是很少的。例如,自倫敦到愛丁堡400英里,一封信的郵費不過是1/36便士。但是同一信函,運到較近的地方,因為數量少,分擔的運費反而多。所以羅蘭.希爾得出結論說:「信函按路程遠近,收取不同的郵資,表面上看來似乎是合理的,實際毫無根據。如果郵費多少與信函收寄、運轉、投遞的成本成正比例,倫敦收寄本地投遞的一封信收費2便士,則倫敦寄到愛丁堡的信,加收郵費1/36便士,便足夠兩地之間的運輸費。試問這樣微小數目的錢如何收取?」於是,他提出了一項改革辦法。即在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范圍內,信件不論遠近,都收取固定的郵費,每半盎斯(英兩)收郵費一便士。所有郵費都須預付。各郵局出售一種表示「郵資已付」的「印花」的信封和封皮紙。為了方便那些不願使用郵局印刷的信封而用自己的信封的寄信人,郵局另外出售一種表示「郵資已付」的「印花」紙片。紙片大小與「印花」差不多,背面上膠,稍加潤濕,即可貼在信封上。那時羅蘭.希爾稱這種紙片為「標簽」,實際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郵票。

1837年1月,羅蘭.希爾寫信給梅爾蓬勛爵政府,提出他的建議,但沒有結果。他又出版一本名為《論郵政改革:其重要性和實踐》(POST OFFICE REFORM:ITS IMPORTANCE AND PRACTICE)的小冊了。當時的郵政總局局長列支菲爾特勛爵(LORD LICHFIFLD)對羅蘭.希爾的建議竭力反對,並指責說:「我所有聽到或讀到的荒唐無稽的計劃中,這是最為突出的一個。」後來,羅蘭.希爾再次出版他的小冊子,並改為公開發行,引起輿論界的注意,反應極為強烈。1837年11月23日,英國下議院任命一個委員會調查這個問題,1838年7月17日通過信函每半盎斯2便士的「均一郵資法案」,但政府表示反對。1839年7月17日,下議院通過政府預算時,把信函每半盎斯2便士的郵資列入預算通過。1839年12月5日,財政部把信函郵資定為每盎斯為4便士,即原來規定的最低資費,作為過渡,到1840年1月10日起實行羅蘭.希爾建議的信函不論遠近,每半盎斯一便士,即一便士郵資制。

財政部委任羅蘭.希爾到該部工作,執行他的改革郵政的計劃。1839年,羅蘭.希爾委託威廉.墨爾萊台(WILLIAN MULREADY)設計信封和包封紙。「郵票」是採用了帕金斯的雕刻版印製方法印製出來的。

帕金斯(JACOB PERKINS)是美國馬薩諸塞州人,機械發明家。他於1819年發明了輪轉印刷機,能用雕刻銅版印刷鈔票。

1839年12月羅蘭.希爾與帕金斯的公司簽訂印刷郵票的合同。

郵票中間的圖案是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王的肖像。享利.科普爾特(HENRY CAUBOULD)選用了皇家造幣廠W.惠恩為紀念1837年女王首次訪問倫敦城所作獎章上肖像而設計的。查利.希恩和弗萊杜立克.希恩負責雕刻印模。圖案上端中間有「郵資」(POSTAGE)字樣,左右兩角是交叉十字圖形。下端中間是面值「一便士」(ONE PENNY)或「二便士」(TWO PRNNY);左右兩角是大寫英文字母。

英國1840年5月6日發行的「黑便士」郵票。這是世界上首次發行的郵票。

英國原來規定自1840年1月10日開始實行一便士郵資制度,但是到了1月,信封、包封紙以及郵票都未准備就緒。於是臨時改用在信封上加蓋「手戳」來作「郵資已付」的證明,一直用到1840年5月6日。英國1840年發行的郵票共有兩種面值,1便士郵票,黑色,集郵者稱為黑便士郵票;2便士郵票,藍色。郵票用白紙印刷 。為了防止偽造,紙里有小皇冠水印。當時只有英國發行郵票,可以說是獨樹一幟。

當時為了宣傳使用郵票,一大張1便士郵票周圍留有空白,印著「每枚售價1便士,每排12枚,售價1先令;每一整張售價1英鎊。請把郵票粘在信封右上方。沾濕背面,注意別除去粘膠」等字樣。當時沒有打孔機,每枚郵票周圍沒有齒孔,郵局出售單枚郵票時要用剪刀把各枚郵票剪開。

羅蘭.希爾原來認為,大多數寄信人喜歡購用郵局印製的帶有郵票的信封(類似現在的「郵簡」)和包封紙。而事實上,大家喜歡購用郵票,並且很多人感覺新奇,整張整張購買。結果郵票供不應求,印刷工人夜以繼日地趕印,才滿足需要。據統計,從1840年5月6日到1841年1月共售出黑便士郵票7200萬枚。
郵票誕生(三)郵票創始人羅蘭.希爾

羅蘭 .希爾(1795-1879)是英國教育家,郵票的創始人,1795年12月3日出生於基德明斯特。他17歲時開始在其父開設在伯翰希爾托普的學校里教授數學。1827年羅蘭.希爾遷到托頓漢姆(TOTTENHAM)市布魯斯堡(BRUCE CASTLE)的學校任職,1833年因病退職。布魯斯堡1928年被作為英國郵政博物館。

1842年,英國自由黨政府下台不久,羅蘭.希爾被解除在財政部執行改革郵政計劃的任務。為了補償他的損失,表揚他的勞績,國家贈予他一筆款子。後來,自由黨重新執政,他被任命為郵政總局秘書,1854年升任郵政總局高級秘書。他管理郵政有方,提高了通信能力。在1838-1864年間,收費函件從7600萬件增加到64200萬件。1864年羅蘭.希爾退休,國會給他補助金2萬英鎊,並保留他的年薪2000英鎊,作為退休年金。1879年8月27日,羅蘭.希爾在漢姆斯特德(HAMSTEAD)逝世,葬於西敏寺。
郵票類型

1.普通郵票:在我國郵票目錄中,專門列有一種常用的郵票,稱為普通郵票,它是使用最多的一種郵票。面值由大到小,應有盡有,圖案變換較少,用完之後可再版加印。普通郵票的特點是票幅小,面值種類多,使用時間長。

2.紀念郵票:紀念郵票是為紀念國內外重大事件或紀念著名從物而發行的一種郵票。紀念郵票思想性強,大多以紀念的事件和人物為主圖,有時還印有紀念郵票的名稱。紀念郵票的特點是票幅大,印製精美,發行數量較少。

3.特種郵票:我國特種郵票是為宣傳某些有特殊意義的事物而發行的一種郵票。

4.航空郵票:航空郵票是專為郵寄航空信件而貼用的郵票。

5.欠資郵票:欠資郵票是寄信人在寄信時未貼郵票或者未足郵票,郵局發現後 加貼的補收郵資的憑證,由收件人繳納郵費。這種欠資郵票郵局不出售,也不具有預付郵資的效力。

6.軍用郵票:軍用郵票是專門為軍人寄信貼用的郵票。

7.附捐郵票:國家為社會公共事業籌集基金而發行的附加捐資郵票,也叫福利郵票或慈善郵票。這種郵票既用於郵政通信,又用來為福利事業籌款。附捐郵票與普通郵票的區別是除郵票面值外,另加捐資,捐資部分用於福利事業。

8.無面值郵票:在奇異的郵票世界裡,還有一種沒有面值的郵票,稱無面值郵票。

9.加蓋郵票: 在郵票或非郵票上加蓋面值或文字,當作一種新郵票使用的,叫做加蓋郵票。

10.無齒孔郵票:在英國發行世界第一枚黑便士郵票後的幾十年中,各國發行的郵票都沒有齒孔。自1854年打孔機出現後,各國才開始發行有齒孔的郵票。到20世紀中期前後,雖然各國普遍擁有打孔設備,但有些國家為了增加集郵品種,也發行一些無齒孔郵票。

11.快信郵票:快信郵票也叫快遞郵票,是用於快遞郵件上的郵票。

12.小全張:小全張是把全套郵票印在一張小型紙上的郵票。它的圖案、面值、枚數與同時發行的郵票完全相同,四周飾以花紋、圖案及文字。

13.小型張:小型張是在一張紙上印一枚小張郵票,一般來說,小型張都是單獨設計的圖案,也有的是用原來的郵票圖案印製的,小型張同小全張一樣也可以整張貼在郵件上使用。

14.小本票:由數枚相同一面值或多種面值的郵票,連印在一起裝訂在小本冊內,稱小本票。小本票上的郵票與原郵票的圖案、面值 、刷色均相同,只是由於裝訂裁切往往有一邊功兩邊無齒孔。

15.對剖票:郵票對剖開繼續使用,這似乎叫人很難相信。但確實有把一枚完好的郵票對角分開或者豎著對半分開再使用的郵票。這種郵票一般都是在特殊情況下形成的。
16.發光郵票:發光郵票包含磷光郵票和熒光郵票,磷光郵票與熒光郵票在紫外燈下,能顯示出特殊的顏色或鮮艷奪目的光彩,如紅、黃、綠、藍等。當貼有磷光郵票的信件進入自動信函分揀機時,磷光條杠在機器的紫外線燈照射下,就會發出閃閃的磷光或熒光。分揀機就會根據郵票上發出的磷光或熒光條杠數目,識別出寄往本埠、外埠和國外的信函,並自動蓋上郵戳。

17.盤卷郵票:是郵局自動售票機出售的一種郵票,這種郵票在自動售票機內呈盤卷狀,一般由1000枚至3000枚同一面值的郵票組成。

18.電子郵票:電子郵票又稱自動化郵票,是郵局自動售票機自動加蓋面值出售的一種郵票。當把硬幣投入自動售票機內,按動所需面值的鍵,由電腦控制的號碼機秒在空面值郵票上加蓋面值出售。這種電子郵票一般無齒孔,背面無膠。

19.金屬郵票:一般來說,郵票都是用紙印製的,但也有些是用金屬材料製成的郵票。金屬郵票背面裱有一層薄紙,可象普通郵票一樣貼在郵件上使用。

20.唱片郵票:唱片郵票錄有歌曲,背面裱紙,無齒孔。把它們放在電唱機上就會發出清晰悅耳的樂曲,聽起來和普通唱片一樣。

21.塑料郵票:塑料郵票圖案景物逼真,活靈活現,惹人喜愛。它雖然也和紙制郵票一樣能貼地信件上使用,但是有一個缺點,不容易蓋銷。因此,只能作為收藏品,不便在通信中實際使用。

22.絲綢郵票:絲綢郵票用絲綢印製的郵票。

23.奇形郵票:由於集郵活動在世界各國蓬勃發展,有些國家出於商業目的大量發行郵票。他們不僅在郵票選題、圖案設計、印刷方面精益求精,而且在郵票形狀上也不斷創新。

24.尼龍郵票:是以尼龍化纖織物為材料印製的郵票。
郵票知識

(一)郵票圖案:指郵票票面,一般由與郵票發行目的相關的圖案、國名、面值 、說明文字及邊飾等組成。世界各國的早期郵票圖案都比較簡單。隨著社會的發展,當今世界各國都把自已國家在政治、經濟、國防、科學技術、文化藝術、歷史地理、自然風光及珍貴的動物、植物等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內容作為郵票圖案。全世界已經發行30多萬種郵票,圖案的內容包羅萬象。集郵者通過收集研究郵票圖案能獲得豐富的網路知識。因此,郵票圖案是集郵者研究的主要對象。

(二)郵票上的國名: 指印在郵票票面上的國空或地區的名稱。一般都以文字、縮寫字母來表示國名。如:日本郵便、中國人民郵政。美國採用縮寫字母USA、蘇聯採用縮寫字母CCCP來表示國名。還有些國家用特殊符號來表示,如英國早期郵票採用英王頭像作標志。英國現行的紀念郵票印有英女王頭像以代替國名。識別郵票上的國名,可以了解有關國家的地理、歷史、語言文字等方面的知識。

(三)郵票面值:指印在郵票票面上的郵資金額及貨幣單位。世界各國大多以表示郵票面值的阿拉伯數字和本國貨幣單位組成郵票面值。如美國普通信函郵資為22美分,郵票面值即由阿拉伯數字22和C分組成。中國人民郵政普通信函郵資為8分,郵票面值由阿拉伯數字8和分組成。也有一些國家發行無面值郵票,如軍用郵票、公事郵票等。我國1938年晉察冀邊區發行的抗戰軍人紀念郵票和1943年淮南區發行的「平」、「機」、「快

❷ 18歲女生心疼父親變身發明家發明了什麼

18歲山村女生心疼父親變身「發明家」

家裡沒有汽車,她卻發明出了「汽車遠近光燈自動轉換器」,並獲得國家專利。山裡夜路不好走,她開動腦筋,想出了「新型多功能太陽傘」創意。愛動腦子、學以致用,18歲山村女孩張曉蘭成了當地孩子們的榜樣。



「我是學理科的,喜歡解數學題,喜歡學物理和化學。更喜歡學習之餘,動腦筋發明一些小東西,這樣不僅可以開動腦筋,還可以學以致用。」張曉蘭說。

今年高考,張曉蘭被吉林大學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錄取。

「走訪時發現她的家庭特別貧困,家庭年收入只有6000多元,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沙坪村駐村第一書記李鑫說道,「我們村裡也盡力幫她申請補助,基本解決了大學學費和生活費的問題。」

「要是大學有機會,我還是想繼續搞發明。」張曉蘭笑了,她加了很多新生群,憧憬著大學新生活,「能把書本上的東西運用到生活中,太神奇了」。

「她一直都是個獨立小孩。」張曉蘭的爸爸自豪地看著女兒。

❸ 河姓的歷史名人

(公元1947~今),朝鮮族;黑龍江寧安人。著名食品加工機械發明家。畢業於吉林省通化市朝鮮族中學,現任職於吉林省通化鋼鐵集團公司武裝部。他經過潛心研究,反復實踐,研製出一種「多功能食品加工機」,填補了國內空白。該加工機具有和面機、冷麵機、打糕機、絞肉機、切肉機、切菜機等食品機械的功能。該機具有結構簡單、功能多、電耗小、效率高、防銹衛生、使用管理方便等特點。
該機對麵粉類、米類、豆類、肉類、蔬菜類等可以加工二十多種產品,適合於家庭、飯店、食堂、招待所、個體經營者以及其它食品加工部門使用。該機能加工冷麵、和面、打糕、大米片糕、大米湯片(年糕)、大米面、各種豆砂餡、小豆腐、大醬原料、肉片、肉餡、干尤魚絲、海菜絲、干辣椒面、土豆白菜蘿卜等切條、切片。
該加工機配用單相1.1KW~1.5KW電機,自重為不含電機二十公斤左右。高四十七厘米,寬二十五厘米,長四十五厘米,體積小、重量輕,便於家庭使用,市場前景很好。 (公元1951~今),朝鮮族;吉林和龍人。著名當代作家。吉林省和龍市文化館團創編室主任,中級館員,政協吉林省和龍市第八屆委員會委員。1990年畢業於延邊大學文化藝術系。
1981年開始文學創作,發表中、短篇小說三十多部,創作歌詞一百五十多首,獲全國報告文學二等獎、「長白山文學獎」十多次,歷任《天池》月刊社文學創作函授部編輯、輔導員、記者。為市文聯文學家協會主席,延邊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延邊曲藝家協會會員,延邊群眾文化理論研究會理事、會員。其藝術成就及傳略被載入《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第五卷、《中國政協委員風采錄》、《中國文化藝術人才名人錄》、《中華魂·中國百業領導英才大典》等。

❹ 我的上升星座,月亮星座。生日19940214... 23:40...吉林,好像上升是天蠍,月亮是巨蟹,太陽是水瓶

查過了太陽水瓶 月亮白羊 上升天蠍
太陽落在水瓶座

你的性格高尚,溫和而堅實,你善良的心相信人類是互助的,而且你常常過份地寬宏大量,過於自我犧牲地對待朋友。你不喜歡看到別人受苦,因此你願意為任何人解決困難。先天上你非常具理性,你了解人類內心的本性,同時擁有高度的容忍力,你能夠忍受人性的弱點,並轉化成為犯錯是人生成長的必經過程。你自己的個性通常是均衡而健全的。

你富於研究精神,喜愛新鮮的事物,自己常常可以成為發明家或科學家。由於你獨特的觀察力,與理論的建構能力,常常出現所謂的天才人物,並能成為一位出色的人類行為研究者。

你堅信將來一定會有大同世界的來臨,當此一事實將來到時,甚至發動革命以達成目的,你個人的方法並非純粹地像理想主義者般只說不做,你的手段合乎實際。你的缺點也許就是過份的溫和,但有時候,劇烈的行動是必須的,雖然對不傾向暴力極端的水瓶座而言,這是難以接受的事實。

你不易受環境的影響,你只依賴自己心智與精神上的能力,為自己盡最大的努力。你的心地是開闊的,如果想獲得最合理解釋及判斷的話,你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你除了明白自己的處境外,更能看出深藏在每一件事物背後的情勢。

有時候你的意見讓旁人看來,或許並不那麽切實際,因為你的眼光是放得那麽遠,以致於短期內無法實現。無論如何,最後現實的發展總是能印證你的理論是那麽的正確,也許你永遠無法看到它成為事實呢!

你並不急於交朋友,一旦成為朋友,你的友誼是非常忠貞。你不特別容易感應肉體上的吸引,精神與心智構成你的情誼。你的泛泛之交可能很多,當你的朋友們提出忠告與幫助時,你會感到非常高興。
月亮落在白羊座

你是個樂觀的人,喜歡得到重視,自我表達力強,脾氣不小。而你的母親個性積極,對你期望很高,希望你能出人頭地,高人一等。你容易被明亮、熱情有個性的人所吸引。

你內心十分的熱情而沖動,有著樂觀開朗的個性,善於領導且具開創性,不怕困難,力求表現。如果遇到阻礙,容易脾氣火爆。
上升星座在天蠍座--永遠懷抱質疑精神的行者
個性特質:
懷疑、意志堅定、精力充沛
用兩句話來形容你吧!
1.堅強不可動搖的印象
2.透視事物本質的能力,強烈的質疑精神。
上升在天蠍座的人往往給人精力充沛、意志堅定的第一印象。你們說話時總是雙眼直視著對方,銳利的眼神有時會讓人感到壓迫。但凡你們決定的事沒有做不到的,對於自己立下的目標和看上的獵物,絕對勢在必得,這樣的意志力令人欽佩,但同時也讓周遭的人害怕,因為即使明知是錯,你們也不會聽從別人的勸阻停止,而是一意孤行的錯到底。
上升在天蠍的人具有強烈的質疑精神,你們對任何事都有一份保留的心態,這不代表你們不信任別人,只是認為事情一直都處於改變的狀態,而且人們永遠都只從少數的一兩個角度來看事情,所以不能絕對的論定。然而這樣的存疑精神也會讓你們變得有些神經質,任何風吹草動都有可能提高你們的懷疑。

❺ 今有吉林兩村民上天,那麼古代有哪些飛上天的真實故事呢

今有吉林兩村民上天,那麼古代有哪些飛上天的真實故事呢,其實在古代飛天一直也是一個夢想,但是的確有那麼一兩個可以飛上天的例子,但是並不能飛多高,比如魯班,還有徐正明。

還有一位就是徐正明了,他對飛上天也感興趣,也發明了飛行器可以離地一定距離。他跟魯班當然沒有可比性,不過,對這方面的原理,他有自己的觀點和經驗,只不過沒有立刻去實驗而已。後來,他攻破了圖紙這一關,這才讓自己的飛行器雛形真正地付諸於試驗,失敗了,就不斷總結經驗,進行新的嘗試。民間流傳的是,徐正明確實製造出了可以飛上天的工具,不過受到技術上的限制,並沒有如傳說中那麼地厲害,但離地還是可以辦得到的

❻ 馬鐙是誰發明的(最早的發明者,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人記載,可以大致說是哪個時代,什麼國家或民族發明

馬以其快捷健走、力大溫良的優點,很早就被人類所認識。早期馬多被用來駕車,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軍隊最初都是以步兵和兵車混合為主,動輒都是幾十萬,而騎兵最多不過五六千騎。直至趙武靈王提倡「胡服騎射」,才為趙國訓練了一支強大的騎兵隊伍,改變了原來的軍隊裝備,這是軍事史上一項偉大的變革。此後,各諸侯國都非常重視發展騎兵。
但是,在當時騎馬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因為還沒有發明馬鐙。馬鐙是騎馬時踏腳的裝置,沒有它,當馬飛奔或騰越時,騎士們只能用雙腿夾緊馬身,同時用手緊抓馬鬃才能避免摔下馬來。陝西臨潼秦始皇兵馬俑的出土是我國考古的重大發現。在秦始皇兵馬俑二號坑中出土了許多與真馬大小相似的陶馬。馬身上馬具齊備,但就是沒有發現馬鐙。
馬鐙雖然很小,作用卻很大,它可以使騎士和戰馬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把人和馬的力量合在一起,發揮出最大效力。馬鐙最早是由中國人發明的,但准確的時間目前學界尚無定論。
吉林市郊帽兒山墓地是20世紀八十年代發現的,其年代大致相當於西漢中晚期至南北朝。1993年在帽兒山墓地18號墓中出土了一副馬鐙,用銅片夾裹木芯,以鉚釘綴合加固。這是我國出土年代較早的馬鐙。
1965年至1970年,南京象山發掘了東晉琅琊王氏族墓群,7號墓中出土了一件裝雙鐙的陶馬,墓葬年代為東晉永昌元年(322)或稍後。這件陶馬的雙鐙是已知馬鐙的較早實例。
1965年在遼寧北票西官營子發掘了北燕馮素弗墓。北燕是公元四世紀初遷至遼西的漢族統治者馮氏在前燕、後燕基礎上建立的鮮卑族國家,馮素弗是北燕王馮跋的弟弟。這是一座時代明確的北燕墓葬。墓中出土了一副馬鐙,形狀近似三角形,角部渾圓,在木芯外麵包鑲著鎏金的銅片。
馬鐙發明後,很快就由中國傳到朝鮮,在公元五世紀的朝鮮古墓中已有了馬鐙的繪畫。至於流傳到西方的馬鐙,是首先由中國傳到土耳其,然後傳到古羅馬帝國,最後傳播到歐洲大陸的。
英國著名中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對中國發明的馬鐙給予高度評價,他說:「關於腳鐙曾有過很多熱烈的討論……最近的分析研究,表明占優勢的是中國。直到8世紀初期在西方(或拜占庭)才出現腳鐙,但是它們在那裡的社會影響是非常特殊的。林恩·懷特說:『只有極少的發明像腳鐙這樣簡單,但卻在歷史上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響。』」,「我們可以這樣說,就像中國的火葯在封建主義的最後階段幫助摧毀了歐洲封建制度一樣,中國的腳鐙在最初卻幫助了歐洲封建制度的建立」。

❼ 李明哲的個人履歷

1973年10月-1977年01月,吉林工業大學 鍛壓專業學士學位
1978年10月-1981年10月,吉林工業大學 鍛壓專業碩士學位
1987年04月-1990年03月,日本長岡技術科學大學 情報與控制工學專業博士學位
1990年04月-1993年06月,日本日立公司生產技術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1981年10月-1986年12月 吉林工業大學輥鍛工藝研究所 助教、講師、副教授
1993年08月-2000年06月 吉林工業大學輥鍛工藝研究所 教授
1994年10月-1996年09月 吉林工業大學輥鍛工藝研究所 副所長
1996年10月-2000年06月 吉林工業大學輥鍛工藝研究所 所長
2000年06月-至今 吉林大學輥鍛工藝研究所 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1年08月-2005年07月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塑性工程學會 常務理事
2000年07月-至今 長春瑞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2004年07月-至今 吉林省鍛壓學會第五屆理事會 理事長
2005年08月-至今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塑性工程學會 副理事長 李明哲教授主要從事板材無模成形、模具CAD/CAM及塑性加工過程數值模擬等材料加工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與研究生教學工作;
主要研究內容包括
①多點成形、單點成形及柔性輥卷板等板類件數字化製造基礎理論及關鍵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②材料塑性加工過程的數值模擬及成形規律分析;
③塑性成形工藝及設備的研究與開發。
④材料的數字化、智能化加工方法研究;
⑤塑性成形過程的數值模擬及分析;
⑥特種塑性成形工藝及裝備的研究與開發。
主持了包括國家863高技術計劃、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國家火炬計劃以及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等國家級項目在內的近二十項國家及省部級科研課題。在多點成形領域創建了板材多點成形的新理論,解決了實用工藝、實用裝備方面的一系列關鍵技術,實現了多點成形技術的實際應用,這些突破和進展,使我國在多點成形技術研究方面處於國際同類研究工作的前列。
研究成果「金屬三維曲面件柔性成形集成系統與成形工藝」獲2005年度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板材無模多點成形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獲2003年度吉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板材無模多點成形壓力機」獲上海國際工業博覽會創新獎;在多點成形技術研究方面獲得發明專利兩項(已授權),實用新型專利三項,相關專利獲中國國際發明展覽會金獎;發表了與多點成形技術相關學術論文140餘篇,其中二十多篇被SCI、EI或ISTP收錄,發表論文數目超過國內外相關論文總數的三分之二。 2009年,因「大型非規則空間曲面零件多點成形關鍵技術與裝備及其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0年,在第12屆中國專利頒獎大會上,由吉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輥鍛工藝研究所所長李明哲科研團隊負責研發的「板材無模多點成形裝置」榮獲了政府頒發的最高獎項——中國專利金獎。
隨後,他們又獲得中國第五屆「發明創業獎」特等獎,李明哲還被授予「當代發明家」的稱號——每年全國只有10個人能獲此殊榮。
1.「金屬三維曲面件柔性成形集成系統與成形工藝」獲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05年,第一獲獎人;
2. 「板材無模多點成形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獲吉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03年,第一獲獎人;
3.「板材無模多點成形裝置」獲中國國際發明展覽會金獎,2004年,第一獲獎人;
4. 「板材無模多點成形壓力機」獲上海國際工業博覽會創新獎,2003年;
5.獲吉林省首批省管優秀專家榮譽稱號,1998年;
6.獲全國優秀留學回國人員榮譽稱號,1996年;
7.被評為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批人選,1996年;
8.被評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人選,1996年;
9.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1995年;
10.被評為中國機械工業科技專家,1995年;
11.被評為機械工業部所屬高校跨世紀學術帶頭人,1994年;
12.獲國家發明四等獎一項,1992年;
13.被評為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才,1991年;
14.獲高度自動化研究獎(個人獎),1989年;
15.獲機械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三項,三等獎一項,1984-1991年。 代表性論文 : 板材多點成形不同工藝方法的數值模擬研究
專業(網站用) : 理學-大氣科學類
所教課程 :開設博士生新課程《無模成形技術》;
開設碩士生新課程《板材多點成形技術》;
1.李明哲,蔡中義. 中國材料工程大典《材料塑性成形工程》卷《板管特種成形》篇,2005。
2.李明哲(參編). 特種成形與連接技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❽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1914年12月,大發明家愛迪生的實驗室在一場大火中化


觸摸失敗
吉林省白城一中2007級2班鄒辛未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它現實的明艷,然而當初它的芽,浸透了奮斗的汗水,灑遍腥風的血雨。」這是冰心老人家喻戶曉的名言,它啟示著人們:外在的成功有多麼巨大,內在的失敗就有多麼苦澀。
在一生的心血付之一炬之後,愛迪生還能有欣賞濃煙和廢墟的閑情雅緻,足以看出他冷靜和堅毅的特質。我想,當他呼喊著兒子去叫妻子欣賞這「再也見不著」的大場面的時候,這位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家的內心一定在滴血,他用最決絕的方式觸摸著自己的失敗。他有的,不僅僅是智慧,還有一顆勇敢的心。
在發明界中,還有一位與愛迪生類似的發明家,不同的是,為了科學的發展,他損失的不僅是金錢,還有親人。他就是瑞典物理學家諾貝爾,在早年的一場實驗中,他的哥哥因易燃氣體爆炸而喪生。諾貝爾在自己還沒完全傷愈的時候,便又重新回到了給他帶來過沉重災難的實驗領域。凡是有過巨大成就,受人敬仰,名垂千古的偉大生命,他們人生的軌跡都有著驚人的相似,他們敢於觸碰那堅硬的刺,不是因為他們有金剛不壞之身,而是因為他們要撕破那層刺,去探尋深藏其中的沉甸甸的果實。
談到失敗和成功,就不能不提起美國那位倒透了霉卻又具有無可爭議的歷史地位的總統——林肯。林肯早年失去妻子,患過精神分裂症,有過數不清的競選失敗記錄。當然,他帶給美國人民的,也是數不清的歷史貢獻。無論生活中遇到多麼巨大的失敗,我們都應該竭盡全力走下去,只有繼續往前走,你才會發現,下一站或許就是夢里乞求過無數次的美麗。
林丹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時,首輪即遭淘汰,被媒體諷刺為「林一輪」;俞敏洪努力六年,好不容易考上了北大,卻被分到語言語調加強班;巴拉克的足球生涯走到第十三年的時候,收獲了他第13個世界級比賽的亞軍……毫無疑問,他們在各自所從事的領域都是成功者,沒有被失敗所壓倒,反而把失敗改造成成功的助推劑。其實有些痛苦,有些失敗只存在於我們承接它的手心中,一旦你收回你的手,他們便會散落一地,面目全非。
去做最勇敢的自己吧!去觸摸失敗。當你揭穿了那個紙老虎的真面目後,你就會無往不勝,你也便無悔於生命的原野。
態度
吉林省白城一中2007級1班戴欣桐
料峭的秋風吹不走秋天的凄涼,凄涼的秋天亦阻止不了春天的來臨。有人悲秋,卻也有人發出「我言秋日勝春朝」感嘆;有人葬花,卻也有人吟出「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佳句。有時,對待一件事的好與壞或成與敗,重要的往往是自己的態度。態度很重要,它決定著你的信心和希望,是你走向成功的關鍵。
即便在愛迪生64歲一場大火將他一生的心血燒之殆盡時,他也只是平靜地看著大火,沒有一絲難過。因為他知道「災難自有它的價值」,他可以重新出發從頭再來了。這時這種面對災難不驚亂反而可以重新來過的心態,讓愛迪生在火災過去三個星期後發明了第一部留聲機。
如果愛迪生眼看著自己的心血化為灰燼而鬱郁寡歡,沉淪在惋惜和不舍之中,他就無法一次又一次讓世界因為他的發明而變得不同了。是的,態度的確很重要。有這樣一部電影,主人公獨自撫養孩子,在他面臨電費房費停車費和妻子的離去這些問題時,不放棄任何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即使住在收容所,他也辛苦讀書,修理機器;即使在上班時,他也不多浪費一分鍾,這讓他的業務遙遙領先,就這樣,在面臨生活帶給他的不公時,他沒有就此沉淪,而是抓住每一個可以改變自己和孩子命運的機會,當幸福來敲門時,他抓住了幸福的尾巴並最終獲得成功。
主人公可以在面試的時候穿一件因某種原因被弄得臟亂不堪的衣服,而當主考官問他有什麼理由錄用一個穿著破舊衣服的人時,主人公幽默地回答:「那他一定穿了一條不錯的褲子。」這樣的自我調侃在我看來是一種睿智,一種生命的哲思。對待困境的態度是成功的關鍵,有時我們也需要用一種幽默去調侃人生。放鬆疲憊的心,滿懷希望地迎接每一天的朝陽。
我們無法左右天氣,但我們可以改變對待天氣的態度;我們無法左右生活,但我們可以改變對待生活的態度。寵辱不驚,坐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閑觀天上雲卷雲舒,活得比風瀟灑,笑得比花燦爛,用一顆淡泊的心,一種堅強的毅力,在困難來臨時,笑對生活,勇往直前;在成功將至時,平常視之,重頭做起。用一種積極的態度生活,生活也會回報你同樣的精彩!

❾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科學家的名字

1.瑪麗·居里

瑪麗·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於華沙,世稱「居里夫人」,全名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łodowska Curie),法國著名波蘭裔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

2.斯蒂芬·威廉·霍金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3.艾薩克·牛頓

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網路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

4.朱光亞

朱光亞(1924.12.25~2011.2.26),漢族,湖北武漢人,中國核科學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吉林大學物理學創始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入選「感動中國2011年度人物」,被譽為「中國工程科學界支柱性的科學家」、「中國科技眾帥之帥」。

5.埃爾溫·薛定諤

埃爾溫·薛定諤(Erwin Schrödinger,1887年8月12日—1961年1月4日),奧地利物理學家,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發展了分子生物學。維也納大學哲學博士。蘇黎世大學、柏林大學和格拉茨大學教授。在都柏林高級研究所理論物理學研究組中工作17年。因發展了原子理論,和狄拉克(Paul Dirac)共獲193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又於1937年榮獲馬克斯·普朗克獎章。

6.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偉大的古希臘哲學家、網路式科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力學家,靜態力學和流體靜力學的奠基人,並且享有「力學之父」的美稱,阿基米德和高斯、牛頓並列為世界三大數學家。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

7.王選

王選(1937.2.5-2006.2.13),江蘇無錫人,出生於上海, 計算機文字信息處理專家,當代中國印刷業革命的先行者,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技術創始人,被稱為「漢字激光照排系統之父」,被譽為「有市場眼光的科學家」。

8.孫家棟

孫家棟,1929年4月生於遼寧瓦房店市,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總設計師。

9.丁肇中

丁肇中,男,1936年1月27日生於美國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是中國山東省日照市,世界著名實驗物理學家,復旦大學榮譽教授。

10.錢學森

錢學森(1911.12.11-2009.10.31),漢族,吳越王錢鏐第33世孫,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❿ 中國第一輛汽車的誕生(時間,地點,發明家)

時間:1929年5月

地點:沈陽

發明家:李宜春

與吉林發明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 Arrange www.jhzxd.com 2006-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