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ibm創造價值書

ibm創造價值書

發布時間:2021-06-10 17:24:21

① IBM發展歷史

IBM發展歷史如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IBM生產了M1卡賓槍和布朗寧自動步槍。盟軍廣泛使用IBM的設備進行軍事計算、後勤和其他彈葯。

20世紀50年代,IBM成為美國空軍自動防禦系統計算機開發的主要承包商,並開始復制高射炮系統。只有到那時,IBM才有機會接觸到麻省理工學院正在進行的關鍵研究。

在20世紀60年代,IBM是八大計算機公司(UNIVAC、urban life、scientific data systems、control data、general electric、rca、honeywell)中最大的一家。

1975年,IBM生產的計算機是世界上任何其他計算機製造商的四倍。

1993年1月19日,IBM宣布1992財政年度虧損49.7億美元,這是當時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年度虧損。由於這一損失,IBM對其業務活動進行了重大更改,將重點從硬體轉移到軟體和服務。

2004年與香港文化傳播集團合作推廣中文CPU收銀機。12月8日,佔中國個人電腦市場近三分之一的聯想集團表示,將以12.5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收購IBM的全球台式機和筆記本電腦業務。

(1)ibm創造價值書擴展閱讀:

業務范圍:

IBM是計算機行業的長期領導者,在大型/小型計算機和攜帶型計算機(thinkpad)方面取得了最顯著的成就。他創立的個人電腦(PC)標准仍在使用和開發中。2004年,IBM將個人電腦業務出售給中國電腦製造商聯想集團(lenovo group),標志著從「大規模」產品業務向「高價值」業務的全面轉型。

IBM還在大型機、超級計算機(以深藍、blue genie和Watson為代表)、UNIX和伺服器方面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軟體軟體,IBM軟體集團(集團)分為軟體行業解決方案,和中間件產品,包括業務分析軟體(Cognos, SPSS),企業內容管理軟體。

IBM在材料、化學、物理和其他科學領域也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硬碟技術、掃描隧道顯微鏡(STM)、銅線和原子蝕刻都是IBM的發明

② 求IBM的企業文化的參考文獻

IBM企業文化
IBM企業文化(IBM Culture)

背景介紹
湯姆斯·約翰·沃森,1874年12月17日年於美國的紐約市,從埃爾米拉高校畢業後,在一收款機公司當推銷員多年;1914年,進入計量製表記錄公司,並逐步升任主管。1924年,沃森把這家公司(CER)改名為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
沃森第二是老沃森的第二個兒子,大學畢業後進入IBM擔任推銷員,後晉升為副總經理,1952年從老沃森的手上接過總經理的桂冠。
美國經濟領域權威刊物《幸福》雜志報道:IBM在1983年度利潤為54.88億美元,居西方企業第一位;1984年度的利潤為66億美元,再度蟬聯冠軍。該雜志評選出的1983/1984年度美國十家最佳企業,IBM得分最高,位列第一名。1985年,美國評選歷史上對美國社會影響最大的十名企業家,湯姆斯·沃森僅次於汽車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鋼鐵大王卡內基而位居第四名。因此,沃森父子被譽為"現代企業之王"。
IBM公司前總經理小托馬斯·沃森稱該公司在20世紀前半葉成長壯大為全國傑出公司過程中的氛圍是"崇拜式文化氛圍"。這種氣氛可以追溯到1914年,當時沃森的父親(大托馬斯·沃森)當上了一家小公司總經理,該公司正為生存而苦苦掙扎。當時,大托馬斯就有意識地開始為創建一個富有兢兢業業和執著精神的公司而努力。沃森在牆上貼滿了標語:"時間一去永不回";"沒有永遠靜止的東西";"我們永遠不能自滿";"我們出售是是服務";"公司以其人員而為人所知 "。他對個人的行為做了嚴格規范--他要求銷售人員穿戴整齊,著深色工作服,鼓勵結婚(在他看來,已婚者工作更努力,對公司更忠誠,因為他們得養家活口),不鼓勵吸煙,禁止酗酒。他還制定了培訓計劃,對公司新僱傭的人員進行思想灌輸,努力招募年輕有為的新人,堅持嚴格通過實踐提拔人才的原則。後來,他創辦了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經營的鄉俱樂部,主要鼓勵國際商用機器公司人員在內部交誼,而不是同外部交往。
與諾德斯特龍公司相似,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尋求樹立最能體現公司思想風格的員工典型--把他們的姓名、照片連同他們的先進事跡登載在公司的出版物上。有些榜樣還光榮地被譜成歌曲來頌揚。還同諾德斯特龍公司一樣,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強調在集體努力的前提下個人努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性。
到了30年代,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已建立起了它的企業思想教育制度,創辦了一個正式的"學堂",讓新人早日適應公司環境和培訓未來的經理。小沃森在《父子公司》一書中寫道:
"學堂的一切就是為了激發忠誠、熱情和崇高的理想,國際商用機器公司認為這是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校門前是用兩英尺高的字母雕刻而成的一塊座右銘(在國際商用機器公司隨處可見),上面寫著一個大字:'思'。一進校門就是一冬大理石樓梯,據說這是為了讓學員們在步入課堂時有個奮發向上的思想准備。
穿著'IBM制服'的老員工們講課,他們強調IBM的價值觀。每天早上,在IBM座右銘和標語的周圍,學員們會起立高唱IBM歌曲集中的歌,其中有'星條旗永不落'和扉頁上IBM自己的頌歌'永遠向前'。IBM員工唱道:'手拉著手,共努力,與IBM共同向前進。意志剛強的同仁們,在一切領域共同向前進。'"
盡管國際商用機器公司最後的發展超出了唱公司主題歌,但它保留了價值取向明確的培訓和員工交誼做法。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的新雇員往往要了解"三個基本信仰",要參加強調公司思想和技術的培訓班。國際商用機器公司雇員要學會本公司文化特用的語言,公司期望他們總是要展現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的職業特點。1979年,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建成了一座26英畝的"管理發展中心",用國際商用機器公司自己的話來說,"可能開始感覺像個隱居勝地,然後才發覺是個學業緊張的課堂"。
1985年出版的《美國最值得乾的100家傑出公司》把國際商用機器公司描繪成"一個以教堂方式使其信仰制度化的公司……結果它就成了一家充滿狂熱信仰者公司(如果你沒有熱情,那麼你可能就會感到不自在)……有些人把加盟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同參軍和加入教會相提並論……如果海軍陸戰隊,那麼你就會理解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為了生存,你必須心甘情願地放棄一些自己的個性"。1982年《華爾街日報》的一篇文章指出,國際商用機器公司文化"如此滲透到雇員的思想,以至於一位在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幹了9年的雇員這么說,'離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就好像在移民'"。的確,在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的整個歷史上,它一直實行嚴格的適應公司思想的制度。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前負責銷售的副總經理巴克·羅傑斯在他寫的《國際商用機器公司方式》一書中寫道:
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甚至在招聘人員之前,在第一次面試時,就開始用它的……思想向他們灌輸。對有些人來說,"灌輸"一詞的涵義就是洗腦子,但我認為在工作中……這沒什麼消極的。基本上說,每個想為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工作的人都被告知:"瞧,我們就是這樣辦事的……對其中的涵義,我們有些十分具體的想法--如果你為我們工作,我們就將教你怎麼對待顧客。如果我們對顧客和服務的態度與你的不協調,我們只能分道揚鑣--越快越好。"
超凡的優越感思想也貫穿了公司的整個歷史,早在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取得全國性地位以前,即從1914年開始,老沃森就開始尋求對員工灌輸本公司是個優越的和與眾不同的工作單位的思想。他宣揚說:"如果你不認為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企業,那麼你就將一事無成"。
在老沃森提出樹立本公司與眾不同且優越於其他公司的思想75年之年,於1989年,小沃森兜了一圈又回到了同一主題,他在一本為紀念公司建立75周年而出的題為《國際商用機器公司:一家與眾不同的公司》刊物中的一篇文章中這樣寫道:
"如果我們以為只是在替另一家公司工作,那麼,我們就將變得與別的公司沒什麼兩樣了。我們得樹立與眾不同的IBM思想。一旦你有了這種思想,很容易就能發揮干勁,為使IBM真正保持與眾不同而努力工作。"
[編輯]

IBM企業文化的具體內容
IBM擁有40多萬員工,年營業額超過500億美元,幾乎在全球各國都有分公司,對其分布之廣,莫不讓人驚嘆不已,對其成就莫不令人嚮往。若要了解此一企業,你必須要了解它的經營觀念。許多人不易理解,為何像IBM這么龐大的公司會具有人性化的性格,但正是這些人性化的性格,才造成IBM不可思議的成就。
老托馬斯·沃森在1914年創辦IBM公司時設立過「行為准則」。正如每一位有野心的企業家一樣,他希望他的公司財源滾滾,同時也希望能藉此反映出他個人的價值觀。因此,他把這些價值觀標准寫出來,作為公司的基石,任何為他工作的人,都明白公司要求的是什麼。
老漢森的信條在其兒子時代更加發揚光大,小托馬斯·沃森在1956年任IBM公司的總裁,老沃森所規定的「行為准則」,由總裁至收發室,沒有一個人不知曉,如:
l、必須尊重個人。
2、必須盡可能給予顧客最好的服務。
3、必須追求優異的工作表現。
這些准則一直牢記在公司每位人員的心中,任何一個行動及政策都直接受到這三條准則的影響,「沃森哲學」對公司的成功所貢獻的力量,比技術革新、市場銷售技巧,或龐大財力所貢獻的力量更大。IBM公司對公司的「規章」、「原則」或「哲學」並無專利權。「原則」可能很快地變成了空洞的口號。正像肌肉若無正規的運動將會萎縮一樣。在企業運營中,任何處於主管職位的人必須徹底明白「公司原則」。他們必須向下屬說明,而且要一再重復,使員工知道,「原則」是多麼重要。IBM公司在會議中、內部刊物中、備忘錄中、集會中所規定的事項,或在私人談話中都可以發現「公司哲學」貫徹在其中。如果IBM公司的主管人員不能在其言行中身體力行,那麼這一堆信念都成了空口說白話。主管人員需要勤於力行,才能有所成效。全體員工都知道,不僅是公司的成功,即使是個人的成功,也一樣都是取決於員工對沃森原則的遵循。若要全體員工一致對你產生信任,是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做到的,但是一旦你能做到這一點,你所經營的企業在任何一方面都將受益無窮。
第一條准則:必須尊重個人
任何人都不能違反此這一準則,至少,沒有人會承認他不尊重個人。畢竟在歷史上許多文化與宗教戒律上,也一再呼籲尊重個人的權利與尊嚴。雖然幾乎每個人都同意這個觀念,但列入公司信條中的卻很少見,更難說遵循。當然IBM並不是惟一呼籲尊重個人權利與尊嚴的公司,但卻沒有幾家公司能做得徹底。
沃森家族都知道,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不是金錢或其他東西,而是員工,自從IBM公司創立以來,就一直推行此行動。每一個人都可以使公司變成不同的樣子,所以每位員工都從為自己是公司的一分子,公司也試著去創造小型企業的氣氛。分公司永保小型編制,公司一直很成功地把握一個主管管轄十二個員工的效率。每位經理人員都了解工作成績的尺度,也了解要不斷地激勵員工上氣。有優異成績的員工就獲得表揚、晉升、獎金。在IBM公司里沒有自動晉升與調薪這回事。晉升調薪靠工作成績而定。一位新進入公司的市場代表有可能拿的薪水比一位在公司工作多年的員工要高。每位員工以他對公司所貢獻的成績來核定薪水,絕非以資歷而論。有特殊表現的員工,也將得到特別的報酬。
自從IBM公司創業以來,公司就有一套完備的人事運用傳統,直到今天依然不變。擁有40多萬員工的今日與只有數百員工的昔日,完全一樣。任何一位有能力的員工都有一份有意義的工作。在將近50年的時間里,沒有任何一位正規聘用的員工因為裁員而失去1小時的工作。IBM公司如同其他一樣也曾遭受不景氣的時候,但IBM都能很好地計劃並安排所有員工不致失業。也許IBM成功的安排方式是再培訓。而後調整新工作。例如在1969年到1972年經濟大蕭條時,有1.2萬IBM的員工,由蕭條的生產工廠、實驗室、總部調整到需要他們的地方。有5000名員工接受再培訓後從事銷售工作、設備維修、外勤行政工作與企劃工作。大部分人反而因此調到了一個較滿意的崗位。
有能力的員工應該給予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好讓他們回到家中,回想一下他們做了哪些有價值的事。當他們工作時能夠體會到公司對他們的關懷,都願意為公司的成長貢獻一技之長。IBM公司晉升時永遠在自己公司員工中挑選。如果一有空缺就由外界找人來擔任,那麼對那些有干勁的員工是一種打擊,而且深受挫折、意志消沉。IBM公司有許多方法讓員工知道,每一個人都可使公司變成不同的樣子,在紐約州阿蒙克的IBM公司里,每間辦公室,每張桌子上都沒有任何頭銜字樣,洗手間也沒有寫著什麼長官使用,停車場也沒有為長官預留位置,沒有主管專用餐廳,總而言之,那是一個非常民主的環境,每個人都同樣受人尊敬。
IBM公司的管理人員對公司里任何員工都必須尊重,同時也希望每一位員工尊重顧客,即使對待同行競爭對象也應同等對待,公司的行為准則規定,任何一位IBM的員工都不可誹謗或貶抑競爭對手。銷售是靠產品的品質、服務的態度,推銷自已產品的長處,不可攻擊他人產品的弱點。
第二條准則:為顧客服務
老托馬斯·沃森所謂要使IBM的服務成為全球第一,不僅是在他自己的公司,而且要使每一個銷售IBM產品的公司也遵循這一原則。他特別訓令IBM將是一個「顧客至上」的公司,也就是IBM的任何一舉一動都以顧客需要為前提,因此,IBM公司對員工所做的「工作說明」中特別提到要對顧客、未來可能的顧客都要提供最佳的服務。
為了讓顧客感覺自己是多麼重要,無論顧客有任何問題,一定在24小時之內解決,如果不能立即解決,也會給予一個圓滿的答復,如果顧客打電話要求服務,通常都會在一個小時之內就會派人去服務。此外,IBM的專家們隨時在電話旁等著提供服務或解決軟體方面的問題,而且電話是由公司付帳。此外還有郵寄或專人送零件等服務,來增加服務范圍。IBM公司還要求任何一個IBM新零件,一定要比原先換下來的好,而且也要比市場上同級產品好。服務的品質取決於公司訓練及教育,在這方面,IBM已經在全球所屬公司投下了大量的錢財,所提供的訓練與教育是任何公司無法比擬的。相信在IBM公司受訓所花費的時間超過任何一所大學的授課時間。每年,每一位IBM的經理要接受40個小時的訓練課程,而後回到公司內教導員工。有時甚至定期邀請顧客前來一同上課。經營任何企業,一定要有老顧客的反復惠顧才能使企業成長,一定要設法抓住每一位顧客。最優異的顧客服務是能使他再來惠顧才算成功。
第三條准則:優異
對任何事物都以追求最理想的觀念去化無論是產品或服務都要永遠保持完美無缺,當然完美無缺是永遠不可能達到的,但是目標不能放低,否則整個計劃都受到影響。公司設立一些滿足工作要求的指數,定期抽樣檢查市場以設立服務的品質。從公司挑選員工計劃開始就注重優異的准則,IBM公司認為由全國最好的大學挑選最優秀的學生,讓它們接受公司的密集訓練課程,必定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日後定有優異的工作表現,為了達到優異的水準,他們必須接受優異的訓練,使他們有一種使命感,一定要達到成功。IBM是一個具有高度競爭環境的公司,它所創造出來的氣氛,可以培養出具有高度競爭環境的公司。它所創造出來的氣氛,可以培養出優異的人才。在IBM公司里,同輩競相爭取工作成績,又不斷地強調教育的重要,因此每個人都不可以自滿,都努力爭上游。每個人都認為任何有可能做到的事,都能做得到。這種態度令人振奮。
小托馬斯·沃森說:「對任何一個公司而言,若要生存並獲得成功的話,必須有一套健全的原則,可供全體員工遵循,但最重要的是大家要對此原則產生信心。」
在企業經營中,公司的任何運營都有可能改變。有時地址變更,有時人事變更,有時產品變更。有時公司的名稱也變更。世界上的事就是這樣不斷變遷、在任何公司里,一個人若要生存,一定要有應變的能力。在科技高度進步的今日,社會形態與環境變化很快,倘若營銷計劃不能隨機應變,可能會毀滅整個公司。你不是往前進,就是往後退,不可能在原處不動。在任何一個發達的公司里,惟一不能改變的就是「原則」。不論此「原則」的內容是什麼,它永遠是指引公司航行的明燈。當然公司在許多方面要保持彈性,隨機應變,但對「原則」的信念不可變更,由於IBM有這三條基本原則做為基石,業務的成功是必然的。
公司內部必須不斷地把其信念向員工灌輸,在IBM的新進入人員訓練課程中,就包含了如下課程:「公司經營哲學、公司歷史及傳統。」談公司的信念與價值觀不能僅是空談而已,至於能否讓其在公司里發生作用,那是另外一回事。在公司里空談無益,最重要的是:運用策略、採取行動、切實執行;衡量效果,重視獎賞,以示決心。
IBM的新進銷售學員無論在辦公室或外出接洽業務,都能遵守公司的准則。他們知道,IBM准則「必須尊重個人」的真諦如何。他們一進公司開始就感到別人對待他們的方式是基於尊重原則,只要他們一有問題,別人再忙也來幫助他們。他們也看到,公司人員是怎樣對待顧客的,也親耳聽到顧客對市場代表、系統工程師及服務人員的贊美。他們周圍環境的人都在那裡努力尋求優異的成績。有關IBM公司的信念,常在所屬公司中定期刊載,有關IBM優異服務之實例亦常在公司訓練課程中講授,在分公司會議中特別提出來,在邀請顧客參加的討論會中亦提出介紹,主要目的是把公司的理想一再重復,以確保理想生存。

③ 關於IBM的AIX系統的一些好的書籍

1.去老農論壇上多逛逛,裡面很多AIX的資源
2.去IBM的官網上搜一下AIX的紅皮書,可以免費下載
http://www.redbooks.ibm.com/abstracts/sg247430.html?Open

④ 蓋茨的的書不會告訴你他母親是IBM董事,是她給兒子促成了第一單大生意,巴菲特的書只會告訴你他8歲就知道去

給創業者提個醒:不要痴迷於從閱讀成功人士的傳記中尋找經驗,這些書大部分經過了精緻的包裝,很多重要的事實不會告訴你,例如,蓋茨的的書不會告訴你他母親是IBM董事,是她給兒子促成了第一單大生意,巴菲特的書只會告訴你他8歲就知道去參觀紐交所,但不會告訴你他國會議員的父親帶他去的,是高盛的董事接待的我來回答匿名

⑤ IBM從造筆記本電腦開始到現在共造了哪些系列

IBM便攜機及THINKPAD15周年全機型大記錄
(不包含08年以後的T/X/R60,61,及T400,T410,T410S,X200,X300等機型)

1. IBM P70 386便攜機 1988.06

主要配置:Intel 80386處理器(主頻20MHz),單色等離子顯示器(VGA解析度640×480),4MB內存(可擴展至16MB),120MB硬碟,重9.4Kg。由於它採用的是IBM的微通道技術,其他硬體製造商無法與之兼容。

2.IBM L40 SX 1991.03

主要配置:Intel 386SX處理器(主頻20MHz),10英寸TFT單色液晶顯示器(VGA解析度640×480),2MB內存(可擴展至18MB),60MB硬碟,重3.5Kg。L40 SX嘗試了許多革新的技術,包括電源管理、TrackPoint游標控制、10.4英寸的TFT液晶顯示器等,為後來的ThinkPad打下了良好基礎。

3. IBM PS/55 5535-s 1990

主要配置:Intel 80386處理器,16MHz主頻、2MB內存、40MB硬碟,IBM第一台採用STN彩色顯示器的便攜PC。

4.IBM PS/55 note 5523-S 1991.03

主要配置:Intel 80386SX處理器(主頻12MHz/16MHz),9.5英寸單色液晶顯示器(VGA解析度640×480),2MB內存(可擴展至6MB),40MB或80MB硬碟,重2.4Kg。這是IBM首台筆記本電腦。

5.IBM PS/2 N51sx 1992.3

這是IBM在1992年3月推出的新產品,盡管採用了革新的顏色,但市場並沒有作出對這些產品有利的反應,一些刻薄的觀察家甚至認為IBM的攜帶型電腦計劃不過是一場慘敗。

6.IBM PS/55 T22sx 1992

用鍵盤和筆都能操作的筆記本,這就是PS/55 T22sx,IBM第一款平板筆記本電腦,這種設計思想只到八年後才被世人所接受。

Thinkpad開始登場 1992.10

7.ThinkPad 700C 1992.10

最經典的700C,開創了Thinkpad的神話。

主要配置:Intel 80486SL處理器(主頻25MHz),10.4英寸TFT彩色液晶顯示器(VGA解析度640×480),4MB內存(可擴展至16MB),120MB硬碟,重3.5 Kg。

這是IBM第一台以ThinkPad命名的筆記本電腦,ThinkPad領導移動計算技術發展的歷程從此開始。黑色(外觀設計)和紅點(TrackPoint)自此成為ThinkPad的獨特象徵。ThinkPad 700C獲得過無數榮譽,其中包括《PC Magazine》1992年技術卓越獎和最佳系統、《商業周刊》1992年最佳產品、《PC Computing》1992年最有價值產品獎和最佳筆記本等。

8.ThinkPad 230CS 1992

ThinkPad 230CS是IBM推出的第一款超便攜筆記本機型,它採用Intel 486/50MHz處理器、20MB內存和540MB硬碟等,它甚至比後期推出的採用奔騰133處理器的便攜機型還要小。

9.ThinkPad 750P 1993

1993年,IBM提出了「more time thinking and less time typing」的概念。並為此設計了ThinkPad 750P平板電腦。ThinkPad 750P是ThinkPad系列的第一款平板電腦。雖然該款機型的銷量並非十分出色,但IBM其超前的設計理念和思想實在令後來者汗顏!

10.ThinkPad 755CD 1994.11

主要配置:Intel 80486DX4處理器(主頻100MHz),10.4"TFT彩色顯示器(VGA解析度640×480),8MB內存(可擴展至40MB),810MB硬碟,重3.3kg。

1994年11月發布的ThinkPad 755CD是世界上的一台帶有CD-ROM驅動器的筆記本電腦,具有強大的圖形處理能力和高容量的存儲器,而且光碟機的使用大大地提升了筆記本電腦的可用性。ThinkPad 755CD標志著筆記本電腦進入了多媒體時代。

11.ThinkPad 701C 1995.03

主要配置:Intel 80486DX4處理器(主頻75Mhz),10.4"TFT或DSTN彩色顯示器(VGA解析度640×480),8MB內存(可擴展至24MB),540MB硬碟,重2.0kg。這是一款在藝術和技術上具有同等高超造詣的科技工藝品,這款綽號「蝴蝶」的機型,其鍵盤採用獨特的可伸縮式設計,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永久收藏。

12.ThinkPad 755CDV 1995

ThinkPad 755CDV它的特色在於它能夠當投影儀使用。當時在投影機還沒有被廣泛使用的背景下,演示操作一般都是通過幻燈機來進行演示工作,當時的幻燈機不能與電腦接駁,必須先把演示材料製作成幻燈片,這就造成了不必要的時間和成本,ThinkPad 755CDV為此而誕生。ThinkPad 755CDV平時看起來跟一般的筆記本電腦沒什麼區別,但在需要演示時,它可以拆掉屏幕頂蓋,將機器直接放在幻燈機上,這時屏幕就成為可以隨時變換的幻燈片,這是當時是非常酷的設計。

13.ThinkPad 760CD 1995.10

主要配置:Intel Pentium處理器(主頻120MHz),12.1"TFT彩色顯示器(SVGA解析度800×600),8MB內存(可擴展至40MB),1.2GB硬碟,重3.4Kg。這是世界上第一款支持多媒體功能、第一個採用12.1"SVGA高解析度顯示的筆記本電腦。支持多媒體處理意味著筆記本電腦從純商用開始走向更為廣闊的多元化市場,此時的筆記本電腦正如當年的PC一樣,開始走向普通大眾。

14.Palm Top PC110

嚴格說這個機器不屬於Thinkpad,但作為IBM家庭中的一個重量級成員,有必要介紹給大家。

這個就是手掌大小的IBM Palm Top PC110,是史上個頭最小的486級別筆記本電腦;國內還是比較難求的;一方面存量很有限,當時只在日本發售。另一方面由於造型異常小巧、可愛給人一種愛不釋手的感覺,所以即使有它的玩家也都在收藏沒有幾個願意使用。

15.ThinkPad 560 1996.05

主要配置:Intel Pentium處理器(主頻133/120/100MHz),11.3"DSTN或12.1"TFT彩色顯示器(SVGA解析度800×600),8MB內存(可擴展至40MB),1.08GB硬碟,重1.9Kg。這款產品開創了攜帶型電腦的新典範,機身超薄只有1.2英寸厚,重量只有1.9Kg,「超級便攜」由此成為移動計算產品的主流發展方向之一。560還可通過紅外線進行數據的無線傳送和通訊。

16.ThinkPad 380D 1997.05

主要配置:Intel Pentium MMX處理器(主頻150MHz),12.1"DSTN或TFT彩色顯示器(SVGA解析度800×600),16MB內存(可擴展至80MB),2.1GB硬碟,重3.1Kg。這是ThinkPad歷史上最成功的機型之一,全內置、多功能、易用性極高,是台式機的理想替代品,它在18個月內售出100多萬台。

17.IBM ThinkPad 770 1997.09

主要配置:Intel Pentium MMX處理器(主頻233/200MHz),13.3"和14.1"TFT彩色顯示器(XGA解析度1024×768),32MB內存(可擴展至160MB),3.2GB硬碟,重量3.4Kg。

18.ThinkPad 600 1998.04

主要配置:Intel Pentium II處理器(主頻266/233MHz),13.3"TFT彩色顯示器(XGA解析度1024×768),32MB內存(可擴展至160MB),3.2GB硬碟,重2.5 Kg,帶有CD-ROM。ThinkPad歷史上銷售量最大機型,它把性能和便攜性進行了完美的均衡與結合,將「超級便攜」推到了一個新的技術高峰。

19.ThinkPad 390 1998.10

主要配置:Intel Pentium II(主頻266MHz/233MHz),12.1"/14.1"TFT彩色顯示器(XGA解析度1024×768),32MB內存(可擴展至256MB),3.2GB硬碟,重3.4Kg。

20.ThinkPad 240 1999.05

主要配置:Intel Celeron處理器(主頻300MHz),10.4"TFT彩色顯示器(SVGA解析度800×600),64MB內存(可擴展至192MB),6.4GB硬碟,重1.32Kg。

21.ThinkPad T20 1999

T20 T21 T22曾經水貨及二手市場最熱銷的機型,也是T系列最輕薄的機型,呵呵。

ThinkPad T20使用700MHz的Intel攜帶型Pentium Ⅲ處理器。該處理器採用了Intel SpeedStep技術,在保證處理速度的同時,優化了電池的性能,電池使用時間可達4個小時。ThinkPad T20採用100MHz前端系統匯流排,配置了128MB的SDRAM內存(可擴展至512MB)、12GB的S.M.A.R.T.硬碟和35.8cm(14.1英寸)顯示屏;增強型AGP圖形卡支持多顯示器顯示;內置V.90標準的56Kbps迷你型PCI數據機,並隨機附帶內置RJ-11和RJ-45埠。

22.ThinkPad X24 2002

同樣經典的X系列機型。之前的X20-X23就不介紹了。全新的ThinkPad X24採用支持SpeedStep技術的Intel PⅢ 1.13GHz移動處理器,標准內存為256MB,硬碟容量為30GB。為讓用戶有滿意的顯示效果,ThinkPad X24還專門配備了ATI Radeon Mobility顯卡。

ThinkPad X24可以說是目前網路連接性能最為完善的一款超輕薄筆記本電腦。在有線網路連接方面,X24將56K Modem和10/100M自適應網卡作為標准配置整合於機體內部;而無線方面,X24的絕大部分機型都配有IEEE 802.11b無線區域網和藍牙的無線通訊模塊,並且在顯示屏兩側集成了超強天線與模塊連接,保證了無線網路終端最強大的信號接收能力。

23.ThinkPad TransNote

詭異的設計思路再一次出現在ThinkPad的筆記本中是TransNote,一個介於筆記本和Tablet PC的「畸形兒」,並在那個時代得到了眾多擁護者的追捧。Transnote是為高級行政管理人員設計的。由於公司工作的電子化,迫切需要一款使用簡單,網路功能齊全和能夠應付大量文字輸入的筆記本電腦,而且必須攜帶方便,以便很快就能席捲全部隨身物品奔走於各個會議室之間,因為這些高級行政管理人員往往精於鍵盤但是不精於繪圖,因此在會議上需要用畫圖表達的時候就難以操作。用Windows自帶的畫板太慢,直接用會議室裡面的白板又無法電子化文檔和同時作會議記錄……IBM的Transnote由此誕生。 Transnote可以說是完全符合了上述條件的異類機種。IBM大膽的採用了前所未有的設計,將筆記本電腦的機身設計成屏幕80度折疊形式,並且將整部電腦分成兩大塊,一塊是主機一塊是稱為Digital NotePad的手寫板。最妙絕的是,這兩塊既可以分開使用又可以一同使用。不過此款機器只在美國才有銷售,銷售業績也不是很好,賣了很短時間就停產了。

24.ThinkPad S30

主要配置:超低電壓版Mobile Pentium III(600MHz、支持SpeedStep功能)、128MB(最大256MB)主內存和20GB硬碟、顯示器為10.4英寸TFT液晶(解析度為1024×768)、內置56k數據機。外形尺寸為長257mm×寬213mm×厚22.5~32.3mm。

25.ThinkPad T30

與現在T系列設計和定位最接近的機型。

IBM ThinkPad T30系列筆記本電腦綜合了ThinkPad T系列的卓越品質,特別採用了功能強勁的1.6GHz英特爾P4-M 處理器,並進一步增強了無線通訊、系統安全、高效管理以及選件等方面的功能,為繁忙的商務旅行用戶提供了絕佳的電子化體驗。與傳統的ThinkPad T系列不同的是,ThinkPad T30部分機型特別設置了IBM UltraNav雙重指點系統,配合TrackPoint和IBM客戶化的觸控板,實現了指點的靈活性,此舉使一些習慣觸控板的用戶也能夠選擇ThinkPad;所有機型中均內置有雙天線的802.11b無線技術。

26.ThinkPad A31P

A系列,逝去的經典系列。

ThinkPad在發布了X、T、i系列的同時,A系列也孕育而生,其中A為All in one,desktop alternative, 即為全內置,它是台式機的理想取代品。ThinkPad A系列取代了以前的770系列和390系列的全內置機型,綜合兩者的優點,機身變得更加富有時尚氣息,同時增大機身體積,而將厚度減少。早在第一款A系列筆記本為A20P,身為高端機型,擁有著超強處理性能,高達1400×1050的顯示解析度(SXGA+)的15.1英寸顯示器,而先進的ATI Mobility Rage 128顯示晶元、16M大容量顯存和視頻埠使之成為一個移動的圖形工作站。

經歷了A系列的誕生以及A21P、A22P、A30P的優秀表現,在人們眼中,以P結尾的A系列便因為擁有最頂級的硬體配置而成為ThinkPad最具有移動工作站氣質的一個系列,而終極之作A31p作為ThinkPad首次以移動工作站級名義發布的筆記本,在推出後憑借強大的性能、豐富的外設支持並輔之以突出的多媒體特性,迅速成為移動工作站的代名詞,並將其他品牌筆記本的移動工作站壓得透不過氣來。在ThinkPad A31系列產品中,ThinkPad幾乎用上了所有能加上去的功能,像是UltraPort 2000與Ultraport Plus接頭、ThinkPad FlexView Display 170度視角、選購的嵌入式保全子系統(Embedded Security Subsystem),支持新型數字鍵和Palm底座的Ultrabay Plus、ThinkLight鍵盤燈功能、內建802.11b無線網路功能(屏幕兩旁都有內建天線)、選購的藍牙支持,以及搭配64M DDR內存的新ATI Mobility FireGL 7800顯示晶元。過去這些功能都分散在不同型號的機種當中,不過這倒是第一次ThinkPad把所有功能都作在同一台機器上。

然而,由於種種原因,ThinkPad最終結束A系列的繼續研發,而A31p作為ThinkPad A系列最後一款產品,不但為曾經名噪一時的A系列畫上了一個完滿句號,更成就了A系列最後一個輝煌。

27.ThinkPad X30

ThinkPad X30筆記本電腦沿襲了此前X系列機型的設計風格,鈦合金的外殼不僅讓這款筆記本電腦比其它機型更輕便、結實,外觀也漂亮多了。與目前市場的一些輕薄機型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並沒有採用當時日趨流行的移動P4處理器。而採用的是更節能的PIII-M 1.06GHz或1.2GHz處理器。由此看來,這款筆記本並不是針對高性能用戶推出的,但其所配備的電池可以支持筆記本電腦工作長達4.5小時,尤其適合那些需要長時間使用電腦的用戶。

28.ThinkPad T40 2003

至今還有很多人在用的T40,二手市場上依然佔有一席之地。採用了Intel Pentium-M處理器及Centrino平台的ThinkPad T40-Series可說背負了眾多ThinkPad user長久以來的期待,位於日本的ThinkPad研發中心---大和實驗室再一次展現他們對於心目中理想的ThinkPad所投注的心力與堅持,ThinkPad T40的推出可說就是大和實驗室對於ThinkPad未來發展的首要代表作。

29.hinkPad G40 2003

Thinkpad的一款性價比很高的機型,圓了很多想要擁有Thinkpad人的夢,就是太沉,而且使用台式機CPU(一個創舉哦),自然非常費電。ThinkPad G40最大重量為3.85千克,即便是使用減重模塊,重量也在3.5千克左右。電池規格為10.8V 4400mAh,和ThinkPad X30相同,但是由於採用了高主頻的台式機CPU,因此電池實際使用時間大概在1.5-2個小時左右。

29.ThinkPad R50P 2003

我也擁有一台R50P,不過已經放進筆記本包珍藏了。在IBM的筆記本電腦系列定位中,R系列以往一向是追求性能價格比的型號,而且配置一直是低於旗艦機種T系列,但2003年發布的R50系列改變了這一歷史。原因很簡單,IBM的A系列停產之後,ThinkPad產品線中一直缺乏移動工作站級別的產品,現有的T系列因為要兼顧便攜性和性能,無法採用15英寸級別的高質量顯示屏,所以在R50P出現之前,A系列移動工作站可以說是後繼無人。值得一提的是,R50P採用的是7200轉的筆記本硬碟,這在當時是一種飛越。

30.ThinkPad X40

也是我擁有的一台經典機型,相比X60,我更喜歡X40,因為經典的紅藍條,呵呵。 IBM ThinkPad X40一改它IBM以往商務穩重大哥的形象,12英寸的屏幕雖然纖秀,卻一點不失IBM的面子。IBM X40號稱為IBM史上最具便攜性的筆記本,是一款側重移動性和便攜型的超輕薄本本。X40外觀簡約,體積輕巧,重1.23kg,攜帶性和移動性強。X40採用鋼琴烤漆亮面經典純黑色面板,在控制體重的同時亦很好地起到了防震的作用。X40將屏幕介面和兩個USB介面放在機身左側通風口旁邊的位置,剩下的介面(包括SD插槽,紅外線介面,PC卡插槽,RJ11、RJ45介面和音頻輸入輸出介面,一個USB2.0介面)則放在機身的右側面,使得用戶使用更加方便。此外,其電池續航時間較長,充分保障了移動辦公的需要。X40與X31一樣帶有擴展塢底座,在移動性上給了用戶一定的靈活選擇空間。下圖的X40和我們常見的鍵盤布局略有不同。

31.ThinkPad X41 Tablet

也就是X41t,Thinkpad的第一款平板電腦。X41 Tablet基於Intel Centrino Sonoma平台,採用低電壓版Intel Pentium M處理器758型號1.50 GHz (FSB 400/2MB L2),Intel 915GM高速晶元組,內含英特爾圖形媒體加速器(Intel Graphic Media Accelerator 900,簡稱Intel GMA 900),硬碟容量為40 GB,內存子系統為雙通道規格DDR2-4200,操作系統為最新的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 2005。

32.ThinkPad Z60t

Z60系列是ThinkPad首個寬屏系列,可以看出寬屏在消費領域已經變得越來越受歡迎。Z60t擁有14.1英寸顯示屏,解析度為1280x768(WXGA),目前該系列還沒有更高解析度的屏幕可選。寬屏對於同時顯示多個視窗比較方便,當然電子表格和寬屏DVD電影等應用就更不用說。200nit的亮度可能並不算太高,而Z60m將提供MaxBright可選,達到300nit。目前ThinkPad Z系列在T、R兩在系列均推出寬屏機型,已經進入停止研發狀態。顯然這個生於聯想,長於聯想的Z系列機型,命中註定是個過渡型機型。Z60的經典在於那款打破傳統的銀色鈦金屬外殼版Z60M。

33.ThinkPad Z60m

作為寬屏Z60系列的旗艦機型,鈦金版Z60m採用了主頻高達2.0GHz的P-M760處理器,512M DDR II 533MHz內存,80G 5400轉硬碟,帶128M獨立顯存的ATI X600顯卡,RAM刻錄光碟機,15寸高亮度顯示屏,分辯率高達1680×1050(WSXGA+),這就意味著Z60m具有比一般的15寸屏幕多出約30%可視面積,更有利於滿足視覺效果。

以上展示的就是大和實驗室的產品展廊中陳列的,後續的比如R51/R52/R60/X60/T43/T60就不在此介紹了

⑥ 關於IBM公司的書

建議你看一下<影響世界的二十位CEO>一本四百頁左右的書介紹二十位知名CEO!IBM的路易斯.郭士納!蘋果電腦的史蒂夫.喬布斯!甲骨文軟體的拉里.艾里森等等!都做了介紹!其中詳細說了成立成長

⑦ 為什麼IBM沒有開發這個價值上百億的產品

IBM卻沒有計劃開發,為什麼藍色巨人放棄了這個價值上百億的產品,原因有很多:IBM的研究人員大多是學術出身,他們最感興趣的是理論,而不是推向市場的產品,從學術上看,研究成果應該公開,發表論文和演講能使他們成名,為什麼不呢?還有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IBM當時有一個銷售得還不錯的層次資料庫產品IMS,推出一個競爭性的產品會影響IMS的銷售和人員工作,直到1985年IBM才發布了關系資料庫DB2,Ellision那時已經成了千萬富翁。

⑧ 比爾蓋茨的傳記不會告訴讀者他的母親是IBM董事,母親給兒子促成了第一單大生意;巴菲特的書只會告訴讀

是的,一個人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應該看到積極的方面,不能只看到其中的負能量,如果因為比爾蓋茨的母親,我們就否定自己,影響了自己奮斗、積極進步的腳步,損失只能是我們自己。也許我們沒有這樣的母親,我們也永遠成不了比爾蓋茨,但是我們不能不追求自己的人生。你說是嗎?

閱讀全文

與ibm創造價值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