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向未來開學第一課內容框架

創造向未來開學第一課內容框架

發布時間:2021-06-10 17:24:17

1. 「開學第一課」講了什麼

  1. 《開學第一課》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與教育部合作並從2008年開播至今的大型公益節目。

  2. 2018年,節目將以「創造 向未來」為主題,探討夢想的崛起、探索的力量、奮斗的重要和未來的美好。此外,曾多次加盟《開學第一課》的王源學長也將驚喜亮相,或成節目一大看點

  3. 作為中國新生力量的榜樣,王源將與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上演一場跨越近40年的演講,共同詮釋了「創造向未來」的意義,訴說兩代人對改革開放40年歷史的回顧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4. 該節目於2008年9月1日在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首播,2010年9月1日起改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播出。

(1)創造向未來開學第一課內容框架擴展閱讀

2008年,首屆《開學第一課》在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奧運會的背景下,以《知識守護生命》為主題,對全國孩子們進行應急避險教育和生命意識教育。

2009年,第二屆《開學第一課》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背景下,以《我愛你,中國》為主題,為全國中小學生展示了一台愛的主題班會。

2010年,第三屆《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我的夢,中國夢》,節目分為「我的夢」、「堅持夢想」、「探索夢想」、「中國夢」4個篇章。

2011年,第四屆《開學第一課》,以「幸福在哪裡」為主題,在由孩子、家長、學校、社會構成的全景視野中,討論「如何讓中國孩子擁有幸福」。

2012年,第五屆《開學第一課》,以「美在你身邊」為主題,通過探索美、創造美,傳遞美和和諧美向大家介紹身邊美。

2013年,第六屆《開學第一課》,以「乘著夢想的翅膀」為主題。

2014年,第七屆《開學第一課》,以「父母教會我」為主題。

2015年,第八屆《開學第一課》,以「英雄不朽」為主題。本屆節目主題將圍繞「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精神指導,選取青少年的獨特視角,向孩子們講述一個個英雄故事。

2016年,第九屆《開學第一課》,以「先輩的旗幟」為主題,本屆節目主題為「先輩的旗幟」,將以青少年的視角,為孩子們講述長征路上真實的歷史和感人至深的故事。節目將分為「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四節課,在展現長征精神的同時,尋找長征精神與時代的結合點,給青少年以價值觀的啟迪和引導,讓孩子們在對英雄的致敬中獲得寶貴的精神財富。

2017年,第十屆《開學第一課》的主題為「中華驕傲」。中華驕傲,是文化的驕傲,是民族的自信。這份驕傲和自信,深深鐫刻在中華民族的記憶里,流淌在中華文化的血脈中。

2. 2017開學第一課的主要內容

五節「課」,分別是: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載道、棋以明智、絲綢新路,多角度反映中國的傳統文化。撒貝南、董卿在「課堂」上通過現場采訪、帶著小朋友做游戲等形式,把氣氛不斷推向高潮。

第一節:字以溯源

《開學第一課》的第一節課從源遠流長的漢字說起。在這節課上,撒貝南帶著一個仿製的甲骨上台,講述中國漢字強大的生命力。甲骨上是「雨」的象形文字,不少小朋友現場認了出來。撒貝南說,這個字穿越了三千多年歷史,到今天依然能夠認出來。漢字是我們中華文明的源頭,它的流傳演變記錄著中國漫長的文化歷史。

他請上了嘉賓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王寧,王教授現場演示了「正」、「直」兩個字的演化和造字思路。行不離軌就是正,目不斜視就是直。倉頡造字的意圖告訴我們:看清道路,奔向目標。這是古人的思想,也完全符合我們今天的精神。

第二節:武以振魂

在這節課上,主持人帶領大家做起了武術闖關接力游戲,包括考驗平衡的梅花樁、考驗腿功的踢氣球等。正在熱播的電影《戰狼2》的導演兼主演吳京通過視頻發來問候,詮釋了對武術的理解。吳京說,武力存在的意義是維護和平;真正的英雄不是侵犯別人,而是用一身功夫保護自己的家人、保護人民、保衛祖國。

現場主持人還請出了螳螂拳、太極拳和八極拳等三門傳統武術的傳承人於海、陳正雷、王世泉,請他們介紹傳統武術的奧秘和魅力,讓觀眾體味勢如破竹的氣勢和浩然正氣的風骨。

第三節:棋以明智

這一節「課」看似是以「棋」為主,其實說的是「琴棋書畫」這一國粹文化。曾與「阿爾法狗」進行圍棋對戰的青年棋手柯潔也來到現場。柯潔說對戰機器人是在挑戰自我,「職業棋手一輩子可能就只能練一兩千盤棋,但人工智慧一天就能練一兩千盤棋,進化的效率是指數級別的。」他說,比賽到最激烈的時候自己甚至恨不得去後台把機器人的電源掐了。

回過頭看,柯潔說不管是自己贏還是機器人贏,都是人類的勝利。機器是人發明的,人下圍棋帶著思考、感悟和情緒,機器不會,只是枯燥的計算。在「琴」環節,主持人撒貝南先後請上了郎朗和它的兩位愛徒。他們先後和機器人TEO一起彈奏了《幻想即興曲》、《野蜂飛舞》、《彩雲追月》。

第四節:文以載道

這節「課」上,有「瑜老闆」之稱的著名青年京劇演員王佩瑜用京劇念白表演了蘇軾著名詩詞《水調歌頭》。在她身旁是4個不同京劇造型的旦角小演員,舞扇揮劍,水袖翩翩。

主持人董卿分享了古典文學的浸潤,她說文學承載著中華民族共同的情感、凝聚著共同的文化記憶,展現著中國人的風骨,它永遠是我們的中華驕傲。她請上了通過翻譯將中國文學發揚光大的許淵沖先生,請他分享自己對於翻譯的理解。董卿、吳磊、撒貝南還和現場的小朋友們做起了拼字成語游戲,每組5人,其中4人用身體拼字、1人猜字並說出包含該字的一個成語,如雪中送炭、奮筆疾書等。

第五節:絲綢新路

這節課的主角是一位來自巴基斯坦的漢語教師米斯巴,她被譽為「巴基斯坦漢語之母」。她是巴基斯坦第一個本土漢語教師,在巴基斯坦99%會說漢語的人都是她的學生。米斯巴現場講述了她和漢語、和中國的故事。

(2)創造向未來開學第一課內容框架擴展閱讀:

《開學第一課》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與教育部合作並從2008年開播至今的大型公益節目。

2018年,節目將以「創造 向未來」為主題,探討夢想的崛起、探索的力量、奮斗的重要和未來的美好。此外,曾多次加盟《開學第一課》的王源學長也將驚喜亮相,或成節目一大看點。

作為中國新生力量的榜樣,王源將與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上演一場跨越近40年的演講,共同詮釋了「創造向未來」的意義,訴說兩代人對改革開放40年歷史的回顧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該節目於2008年9月1日在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首播,2010年9月1日起改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播出。

3. 2020開學第一課裡面的內容主要講什麼

2020年開學第一課主要內容

通過豐富的典例、鮮活的展示、真切的感悟,向廣大中小學生講述了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新中國的誕生、到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奮斗與成就、到百年夢想,引導中小學生明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你、有我、有每一個炎黃子孫、有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中小學生要從小樹立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遠大志向,把個人理想與共同理想緊密結合,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開學第一課》分為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這堂課融入演講與互動,把傳統的愛國主義教育課變成了別開生面的主題班會。「給身邊的親人一個愛的擁抱。



同時告訴他們,感謝他們的照顧與愛護」……這是《開學第一課》給電視機前的學生的倡議。「全校1000多名同學都將寫下觀後感,低年級學生則在家長的陪同下觀看。」成都建設路小學校長王桔表示,新學期一開學老師就布置了《開學第一課》。

成都市二仙橋學校校長張瑛表示,學校2000多名學生都各自在家觀看節目,「我們希望五年級以上的同學用心把觀後感記錄下來,認真體會這堂課的意義。」看了《開學第一課》,很多人哭了,很多人流淚了……原來愛是這樣的,它不是別人要求的,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我要做」。

以前我聽到一句話「小愛無痕,大愛無疆」,終於明白了它的意思: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愛的源頭,付出愛,傳遞愛,小愛就能匯聚成大愛。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通過這四個篇章,啟示愛國要從身邊小事做起。

愛同學、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只有付出、傳遞「小愛」才能匯聚成榮耀祖國的「大愛」。愛國不僅是一種情感、信念,更是一種行動。新時代的中小學生如何理解「愛」,如何用實際行動詮釋「愛」與「愛國」,正是《開學第一課:我愛你中國》要表達的主題。

晚會分為「愛是快樂」、「愛是行動」、「愛是力量」「愛是榮耀」四個篇章,寓情於人,寓情於事,寓情於行,遞進揭示愛的本義。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互動方式,為全國兩億中小學生上一堂意蘊深厚的聚焦「愛」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節目邀請到楊利偉、李連傑、於丹、俞敏洪、鄧亞萍、張琳、國旗護衛隊等特邀老師,用專題短片、演講、互動游戲的方式寓教於樂,在孩子們心間播下愛的種子,啟示孩子們理解愛的本義、培養孩子們健康的人格,並帶領孩子們一起思考應該怎樣用實際行動詮釋「愛國」。

這一課讓孩子們學會了如何敬畏生命並珍惜生命。

4. 開學第一課創造向未來觀後感500字,急急急!!!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無論是「京劇小達人」王泓翔和虛擬歌手「犀」共同演唱的《墨梅》,還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用大飛機C919,亦或是神秘「嘉賓」無殼孵化小雞「小茶缸」,都在像我們展示創造的魅力。在「創造精神」指引下,我們大膽想像,勇於探索,堅持奮斗,不斷實現個人的目標和國家的進步。
生活中,人們總是嚮往著一種美好的生活,朝著遠方去旅行,去看那美麗的風景,去看那悠久的歷史,更多的是一種夢想,一種夢想的歸宿,一種看不見的靈魂里涌動的嚮往。
夢想,往往是促進人們向前的新動力,因為有了夢想,我們就要為之奮斗,向前努力;有了夢想,就有了去「遠方」的單程車票,去進一步實現人生的目標,所以說夢想創造未來。往往有夢想的人才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夢想是指路的明燈,沒有夢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所以說夢想創造未來。著名作家海倫凱勒,是一個殘疾人,在她的生活中幾乎沒有一點光明,但是她克服了種種困難,看不見任何東西的她用手摸書本來獲取知識,雖然生活如此艱辛,但是她卻活得有滋有味,殘疾帶給她的有什麼呢?她還不是生活得一樣甜美,甚至比正常人做得更好,這就是因為夢想,因為夢想她走得更遠、更好,是夢想創造了她未來的生活,所以她可以走得更好,因為這一切都是她努力去爭取的。
夢想使現實透明,美好的憧憬使生命充實,而人類也就有所寄託,使歷史歲月延續於無窮。著名歌手叢飛,賑災義演,扶貧救難,他是一百多個孩子的爸爸,他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不願花更多的錢來醫治自己的病,他將全部的精力放在自己所救助的一百多個孩子身上。叢飛走了,帶著對孩子的希望與自己的夢想走了,但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因為他的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展示在我們面前,就是那一張張天真爛漫的笑臉。因為叢飛,他們的世界變得多彩,夢想讓他做出這么一件偉大的事情。夢想,總是在創造未來的奇跡。如果說生命是一曲經久不衰的歌,那麼夢想就是蘊涵其中動人心弦的情感。
如果說生命是一盞晝夜不滅的長明燈,那麼夢想就是支持它盡情燃燒的燈油。夢想,創造人生的奇跡,創造美好的未來。

5. 2017開學第一課主要內容

2017央視《開學第一課》主要內容從字以溯源、武以振魂 、文以載道、棋以明智、絲綢新路五個主題演繹,注重讓傳統文化和當下發生關聯,而不是放在博物館里成為僅僅能欣賞、背誦的象,「讓孩子們感受到,傳統文化就在他們身邊,依然會影響他們當下的生活。」

主要內容「五節大課」概括如下:

第一節:字以溯源

從源遠流長的漢字說起。在這節課上,撒貝南帶著一個仿製的甲骨上台,講述中國漢字強大的生命力。甲骨上是「雨」的象形文字,不少小朋友現場認了出來。

撒貝南說,這個字穿越了三千多年歷史,到今天依然能夠認出來。漢字是我們中華文明的源頭,它的流傳演變記錄著中國漫長的文化歷史。

理查德·西爾斯,1950年出生,美國人。他花了20年的時間將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整理好並放到網上,中國網友深受感動,因此稱呼他為「漢字叔叔」。

(5)創造向未來開學第一課內容框架擴展閱讀:

《開學第一課》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與教育部合作並從2008年開播至今的大型公益節目。

2018年,節目將以「創造 向未來」為主題,探討夢想的崛起、探索的力量、奮斗的重要和未來的美好。此外,曾多次加盟《開學第一課》的王源學長也將驚喜亮相,或成節目一大看點。

作為中國新生力量的榜樣,王源將與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上演一場跨越近40年的演講,共同詮釋了「創造向未來」的意義,訴說兩代人對改革開放40年歷史的回顧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該節目於2008年9月1日在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首播,2010年9月1日起改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播出。

6. 2018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創造向未來,誰能預測一下2019.9月份的主題詞

2019年是建國70周年,九月份的開學第一課主題肯定是愛國主義教育了
可以參考一下2009年開學第一課
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和全國的孩子們一起上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具有特殊意義。(CCTV-2特別節目 2009-09-01)

7. 2018年3月央視《開學第一課》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018年《開學第一課》以「創造向未來」為主題,通過「夢想、奮斗、探索、未來」四個篇章,在「創造精神」指引下,探討夢想的崛起、探索的力量、奮斗的重要和未來的美好,以充滿前瞻性和未來感的設計,引領廣大中小學生感悟創造精神的魅力和重要意義,鼓勵孩子們鍛煉實踐能力、提升科學素養、培育創新精神,在新的時代節點上,更好地向未來出發。節目由撒貝南、何炅主持,在青年演員王鶴棣、官鴻、梁靖康、吳希澤充滿活力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曲中拉開序幕。

(7)創造向未來開學第一課內容框架擴展閱讀:

《開學第一課》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與教育部合作並從2008年開播至今的大型公益節目。

2018年,節目將以「創造 向未來」為主題,探討夢想的崛起、探索的力量、奮斗的重要和未來的美好。此外,曾多次加盟《開學第一課》的王源學長也將驚喜亮相,或成節目一大看點。

作為中國新生力量的榜樣,王源將與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上演一場跨越近40年的演講,共同詮釋了「創造向未來」的意義,訴說兩代人對改革開放40年歷史的回顧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該節目於2008年9月1日在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首播,2010年9月1日起改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播出。

8. 2018創新向未來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無論是「京劇小達人」王泓翔和虛擬歌手「犀」共同演唱的《墨梅》,還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用大飛機C919,亦或是神秘「嘉賓」無殼孵化小雞「小茶缸」,都在像我們展示創造的魅力。在「創造精神」指引下,我們大膽想像,勇於探索,堅持奮斗,不斷實現個人的目標和國家的進步。
生活中,人們總是嚮往著一種美好的生活,朝著遠方去旅行,去看那美麗的風景,去看那悠久的歷史,更多的是一種夢想,一種夢想的歸宿,一種看不見的靈魂里涌動的嚮往。
在今年開學第一課節目中,成龍大哥寄語學子:未來需要夢想我們生活在一個每天都發生奇跡的時代,創造精神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夢想,往往是促進人們向前的新動力,因為有了夢想,我們就要為之奮斗,向前努力;有了夢想,就有了去「遠方」的單程車票,去進一步實現人生的目標,所以說夢想創造未來。往往有夢想的人才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夢想是指路的明燈,沒有夢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所以說夢想創造未來。著名作家海倫凱勒,是一個殘疾人,在她的生活中幾乎沒有一點光明,但是她克服了種種困難,看不見任何東西的她用手摸書本來獲取知識,雖然生活如此艱辛,但是她卻活得有滋有味,殘疾帶給她的有什麼呢?她還不是生活得一樣甜美,甚至比正常人做得更好,這就是因為夢想,因為夢想她走得更遠、更好,是夢想創造了她未來的生活,所以她可以走得更好,因為這一切都是她努力去爭取的。
夢想使現實透明,美好的憧憬使生命充實,而人類也就有所寄託,使歷史歲月延續於無窮。著名歌手叢飛,賑災義演,扶貧救難,他是一百多個孩子的爸爸,他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不願花更多的錢來醫治自己的病,他將全部的精力放在自己所救助的一百多個孩子身上。叢飛走了,帶著對孩子的希望與自己的夢想走了,但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因為他的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展示在我們面前,就是那一張張天真爛漫的笑臉。因為叢飛,他們的世界變得多彩,夢想讓他做出這么一件偉大的事情。夢想,總是在創造未來的奇跡。如果說生命是一曲經久不衰的歌,那麼夢想就是蘊涵其中動人心弦的情感。
如果說生命是一盞晝夜不滅的長明燈,那麼夢想就是支持它盡情燃燒的燈油。夢想,創造人生的奇跡,創造美好的未來。

9. 2018開學第一課200字內觀後感主題「創造向未來」怎麼寫

科學創造的魅力

《開學第一課》終於播出啦,每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都不同,今年的主題為創造向未來,由此也引發了我的深思。

每當我遙望繁星點點的夜空,那茫茫夜空總使我產生一種神秘感,它那深邃、遙遠和無窮無盡讓我產生無限的遐思……

在我國古代科技還不發達的時候,就有天上人間的傳說,幻想著天上有皇宮、有玉帝、有王母娘娘、有天兵天將……《西遊記》中描述的孫悟空一個跟頭騰空而起十萬八千里,翻山越嶺不在話下,這就是人們在幻想著人能夠上天,而且能在極短的時間里飛出很遠的距離,在當時科技還不發達的時候,人們只能憑空夢想,隨著科技的發展,夢想變成了現時--有了飛機、人造衛星、宇宙飛船,上天的目的實現了,這就是科技帶來的今天。科技在進步、人類文明在發展,這就是科技創造的未來。

科技在社會發展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它總是在崎嶇的道路上,懷抱著一些微小的希望,伴隨著無數次的失敗和希望才帶來了成功的喜悅。科技使人類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在車子出現以前,人們遠距離運送物資或長途跋涉,都是靠人的兩條腿和肩拉背扛的,慢慢的出現了牛車和馬車,這樣就減少了許多人力物力,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出現了汽車、火車。蒸汽機的發明使火車出現在人們的面前,火車出現以後,人們大量繁重的物資交流已是輕而易舉的了。

隨著微電子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人們正幻想著把電腦晶元植入人的大腦中。美國布朗大學最近進行了一項實驗:首先訓練3隻猴子,使它們學會利用游戲手柄控制電腦游標的技術;然後把微小的電極接入猴子的大腦皮層。確定了猴子操縱電腦游標的"想法"與其產生的腦電波之間的對應關系。當他們拿走游戲手柄後,猴子產生的腦電波被轉化成相應的操作命令,電腦游標隨即作出響應--大腦控制電腦的實驗取得了初步成功!

到目前為止,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遠距離通訊、微電子技術、電子計算機以及生物工程的發展,都使人類對科技的發展有了新的認識--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科技能征服、改造大自然,科技能推動人類文明的發展,一次次的進步讓我們感悟科學創造的魅力和重要意義。

10. 2018《開學第一課》創造向未來讀後感200字

未來,是美好的。因為在-那個時代科技在不斷進步,夢想已經成為現實。科技實現了過去許多內瘋狂的想法,容讓我們去大膽想像。 2089年的未來,汽車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飛碟,未來的人們把它稱為UFO。UFO的外形圓滑,給人以光滑的質感,它的動力來源於空氣中的有害物質,這樣不僅可以給UFO帶來無窮的動力,還可以凈化空氣,真是一舉兩得啊! 未來,人們的家裡都有一個機器管家,這個管家會做飯、掃地、還會擦天花板……幾乎什麼家務活都會,人們只要有他,就可以過上無憂無慮的美好生活。未來,每家每戶都安裝有模仿*網而發明的強力黏貼網。只要壞人一碰上它,就會被粘得動彈不得,相當於自投羅網。這下可有小偷好受的了!所以在未來小偷日益減少,直到沒有偷盜事件發生。這就是美好的未來,快樂的未來,神奇的未來。

閱讀全文

與創造向未來開學第一課內容框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