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他發明了什麼讀後感的讀後感範文
他發明了什麼讀後感(一)
十八世紀以前,步槍的裝置十分復雜,在1797年美國獨立不久後,為了捍衛主權,與外國作戰,政府要定做4萬支步槍,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這時,一位叫惠特尼的青年要主動承擔這項任務,並承諾在短時間內完成,大家都說他騙人,最後,大家通過他的介紹都相信了他,而且總統傑克遜與它簽了合同。 其實,惠特尼只不過在原本的步槍裝置上做了一些略微的改造-----他把原本大小不一的零件變成了大小一致的,他不再是一個一個的打磨零件,而是成批生產統一標準的零件,製造出的槍也不是單個單個的,而是成批成批的。這樣做有三個好處:
一,零件製造起來簡單,可以批量生產;
二,組裝簡便,可以從各種零件中隨便抽取,不存在另種零件不能配合的情況;
三,修理簡便,某個零件損壞了,從那推零件中隨便拿一個換上就行了,不用另外打制。
這不是又省事,又省力嗎? 惠特尼的發明就是使生活中麻煩的事變簡便,一些發明,往往是不滿足,但不要只停留在不滿足,要用腦子去改變,比如,人們從用手洗衣----冷、累,到普通洗衣機洗衣----費水,再到現在發明出的節水洗衣機,都是一路從「不滿足」走來的,我想,生活中,學習上,遇到「不滿足」時,為何不嘗試著去更新、改變呢? 其實,發明創造不只表現在有形的物品上,還表現在科學的「方法」上。
他發明了什麼讀後感(二)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篇新課文《他發明了什麼》,這篇課文主要講了:1797年時,美國要與外國作戰需定製4萬支槍,這讓許多人都無從下手。可是,這時有一個叫惠特尼的青年挺身而出,他讓大家每人都組裝一支槍,不一會兒大家都組裝了一支槍,這個辦法就是惠特尼發明的——「標准化」。
通過這篇課文我有兩點收獲:
1.我們遇到解決起來很麻煩的事,一定要想好辦法來解決它,不要以為只能用老辦法來做,只要我們開動腦筋就一定能想出好辦法。
2.不只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才算是發明,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也是發明。
他發明了什麼讀後感(三)
十八世紀以前,步-槍的裝置十分復雜,在1797年美國獨立不久後,為了捍衛主權,與外國作戰,政府要定做4萬支步-槍,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這時,一位叫惠特尼的青年要主動承擔這項任務,並承諾在短時間內完成,大家都說他騙人,最後,大家通過他的介紹都相信了他,而且總統傑克遜與它簽了合同。
其實,惠特尼只不過在原本的步-槍裝置上做了一些略微的改造-----他把原本大小不一的零件變成了大小一致的,他不再是一個一個的打磨零件,而是成批生產統一標準的零件,製造出的槍也不是單個單個的,而是成批成批的。這樣做有三個好處:一,零件製造起來簡單,可以批量生產;二,組裝簡便,可以從各種零件中隨便抽取,不存在另種零件不能配合的情況;三,修理簡便,某個零件損壞了,從那推零件中隨便拿一個換上就行了,不用另外打制。這不是又省事,又省力嗎?
惠特尼的發明就是使生活中麻煩的事變簡便,一些發明,往往是不滿足,但不要只停留在不滿足,要用腦子去改變,比如,人們從用手洗衣----冷、累,到普通洗衣機洗衣----費水,再到現在發明出的節水洗衣機,都是一路從「不滿足」走來的,我想,生活中,學習上,遇到「不滿足」時,為何不嘗試著去更新、改變呢?
其實,發明創造不只表現在有形的物品上,還表現在科學的「方法」上。
他發明了什麼讀後感(四) 愛迪生是人人皆知的發明家,他給予了人類很多發明創造,讓人類過上幸福的生活,他一生中有很多發明,比如電燈、電報機、留聲機、電影機、磁力析礦機、壓碎機、投票計數器、蓄電池等兩千來個發明,無不讓人欽佩。
列文虎克是顯微鏡之父。當他把他的顯微鏡對准一滴雨水時,他發現了其中的小小世界,無數微生物游曳與其中。他把報告給英國皇家學會,引起了轟動。
提到達·芬奇和他的發明時,你最好問這樣的問題:「什麼東西不是他發明的?」因為他發明的東西實在太多了。達·芬奇的工作日誌里繪有許多東西的設計圖,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計算器的設計。試想如果缺少簡單的復雜的數學運算,那科學將會是什麼樣子。
達·芬奇堪稱文藝復興開山鼻祖,他能畫(比如傑作《蒙娜麗莎》),能雕塑,也能發明。他那至今令全世界著迷的日記,描繪勾勒了從人體到直升機和坦克的很多事物。
達·芬奇日記長達13000多頁,至今仍在影響科學研究。2005年,一名英國外科醫生還利用達·芬奇設計的方法做心臟修復手術,這件事情本身就讓人吃驚,你若知道達·芬奇當時連人體循環系統工作機理的一點概念都沒有時,那簡直就是驚詫了。
如果你費好大勁總算上完了高等數學課程,那你或許就不會是艾薩克·牛頓爵士的熱心崇拜者,因為你遇到的難題基本上就是他的錯——是他發明了微積分。
如果你現在學習物理,無論是談到重力問題(一個蘋果從樹上下落的故事,不管真假,確是一個有力的例證),還是光線和光學原理,你還得從艾薩克·牛頓爵士的研究成果開始。牛頓第一個提出「光是由粒子構成的」,這原理讓他研製出了反射望遠鏡(如今以他的名字命名)。此外,牛頓還在聲、熱原理研究方面作出了貢獻。
要是我也有一些發現和發明,我也會把它奉獻給人類,為人類造福。
我愛科學。
B. 森林裡寄來的第二份電報讀後感
白羊座3.21-4.19火象星座
金牛座4.20-5.20土象星座
雙子座5.21-6.21風象星座
巨蟹座6.22-7.22水象星座
獅子座7.23-8.22火象星座
處女座8.23-9.22土象星座
天秤座9.23-10.23風象星座
天蠍座10.24-11.22水象星座
射手座11.23-12.21火象星座
摩羯座12.22-1.19土象星座
水瓶座1.20-2.18風象星座
雙魚座2.19-3.20水象星座
星座查詢,十二星座性格查詢,12星座日期查詢
這里是星座休閑吧
祝您好運來朋友!!
C. 金盛先的電報的發明讀後感
電報、電話、電燈這些東西在今天看來是多麼司空見慣,可在當時是多麼重要,人類因此牢記它們的發明者——愛迪生。這本書中有幾個故事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第 一個是愛迪生問他媽媽母雞為什麼能孵出小雞呢,那是因為有熱量使雞蛋變成了小雞。當天下午,全家人怎麼也找不到他,最終在雞窩里發現了他,當問及為何要這 樣時,他卻若無其事的回答道:「我只是想試試我能不能孵化小雞而已」,真是哭笑不得。第二個是總跟老師「過不去」的愛迪生上學三個月就被退學了,可這個僅 上個三個月學的人,卻有1382項發明,這還僅是在專利局登記過的。
退學後,母親給愛迪生許多化學和物理方面的書籍,他便照著書本做實驗,為了能買實驗用 品,愛迪生去火車站兼職了一份發報員的工作,夜間必須每小時發送一次訊號,於是他自製了一個定時發送器,就是今天發報機的雛形,他則可以偷懶睡覺去了,為 白天鑽研實驗好好的休息。還有一個大家不知道的故事,愛迪生看到小鳥可以空中飛,便想為什麼人不可以空中飛,於是拿了一把葯粉給小夥伴們吃,為的是讓小伙 伴們可以飛翔起來,可小夥伴們差點喪命,為此愛迪生被打了一頓。
D. 走進信息世界讀後感450個字
走進信息時代
我們生活一個信息時代,在這個時代里聽廣播.看電視,看報紙,讀書,網上瀏覽,與親戚和朋友通信,這都是信息時代帶來的.現代社會信息量越來越大,傳遞信息的速度越來越快,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廣.時代造就了英雄,時代也創造出一個奇跡--互聯網,它的誕生顛覆了我們我們傳統的生活,將生活推向另一個未知的領域.
在課堂上,老師傳授給我們知識,這是信息;校園內,聽學校領導講話,這是信息;課外,看電視、上網、與朋友交談,這也是信息.早在27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便發明了幾種傳遞信息的方式――烽火.烽火,俗稱「狼煙」,是用干狼糞作燃料來焚燒的一種工具,主要用來傳送軍情.另一種方式――使用驛使,傳送的消息十分准確.到了近代,科技更是發達.19世紀30年代,莫爾斯發明了電報.後來,貝爾又發明了電話,這使信息傳遞更快了.隨著1984年第一台多媒體電子計算機的誕生,人們便在1993年踏上了「信息高速路」.如今,計算機飛速發展,幾乎每隔十年就會更新一代,讓人們傳遞信息能更快捷、方便.
信息不僅給我們方便和快捷,還給我們帶來許多不好的,如:黃色,暴力,網上詐騙.所以,我們不要相信這些詐騙.不然,會走上一條不歸之路.
21世紀,是信息世界,讓我們學好知識,創造美好的明天.
E. 讀《科學家的故事》讀後感
[讀《科學家的故事》讀後感]
讀《科學家的故事》讀後感
三年級二班 楊雨墨
《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是我寒假期間讀的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書中寫了達爾文、牛頓、愛迪生等一些科學家的故事,讀完之後,覺得他們真是很偉大,很厲害,讀《科學家的故事》讀後感。電報、電話、電燈,這些東西在科技發達的今天看來是多麼的普通和司空見慣,誰也不會因此而驚奇。可是你知道這些東西對於當時的人們是多麼的至關重要和欣喜若狂嗎?人類因此而記住了它們的發明者——愛迪生。真不愧是「發明大王」,我們都應該向他學習。
1847年,愛迪生降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米蘭市的一個商人家庭里。很小的時候,愛迪生就有強的好奇心,一天,他指著正在孵蛋的母雞問媽媽:「母雞把蛋坐在屁股底下幹嘛呀?」媽媽說:「哦,那是在孵小雞呢!」下午,愛迪生突然不見了,家裡人急得四處尋找,終於在雞窩里找到了他。原來,他正蹲在雞窩里,屁股下放了好多雞蛋孵小雞呢!父母看了以後,哭笑不得,告訴他,人是孵不出小雞來的。只好把他拉出來,又是給他洗臉,又是給他洗衣服。在回家的路上,他還迷惑不解地問,「為什麼母雞能孵小雞,我就不能呢?」
長大了的愛迪生,學會了無線電收發報技術。愛迪生為了晚間休息好,白天能鑽研發明創造,就設計了一個電報機自動按時拍發訊號,讀後感《讀《科學家的故事》讀後感》。這就是電報機的雛形。沒過多久,他又對電報機進行了改進,經過多次試驗,一架新式的發報機試製成功了。愛迪生望著自己發明的機器,欣慰地笑了。雖然愛迪生只讀過三個月的書,但他很熱愛科學,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 每一次實驗,愛迪生都是沒日沒夜的工作,雖然很多次都失敗了,但是他都不曾打退堂鼓。經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他才獲得了成功。愛迪生在科學技術中最重大的貢獻是發明了留聲機和白熾電燈。愛迪生一生勤奮好學,善於思考,努力工作,在75歲的時候,還每天准時到實驗室簽到上班,他在幾十年間幾乎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愛迪生為了搞實驗,往往連續幾天不出實驗室,不睡覺。實在累得不行了,就用書當枕頭在實驗桌上打個盹。有一天,他的朋友開他玩笑說:「怪不得愛迪生懂得那麼多得發明,原來他連睡覺都在吸收書里的營養。」晚間在書房讀3至5小時書,若用平常人一生的活動時間來計算,他的生命已經成倍的延長了。因此,愛迪生在79歲生日的那天,他驕傲地對人們說,我已經是135歲的人了。如果不勤奮,愛迪生怎麼可能有這么大的成功呢?,我不禁想起他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通過愛迪生的故事,我知道了偉大的科學家們是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報,發明了造福人類的東西。我們現在有非常好的學習環境,有非
常好的老師教我們學習知識,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學好本領,長大為國家做出貢獻。
〔讀《科學家的故事》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F. 聰明的電報學家讀後感20字
讀這本書,可以看出法布爾法布爾是我們的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一個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可以看出,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尤其是昆蟲,真正的,含蓄,完整,准確地記錄昆蟲本能的特點,讓我們看到了世界上的昆蟲.生活中,我們都喜歡法布爾,善於觀察,善於思考.
G. 森林報的第二封電報讀後感
讀了這篇課文,我知道了很多關於南極的知識,例如:南極一年只有兩季,極夜的冬季和極晝的夏季;南極經常刮風,還常常伴有暴風雪;南極常見的植物只有兩種:地衣和苔蘚.
我也了解到科考人員的工作環境:惡劣、荒涼;還知道他們的生活情況:寂寞、單調.不過他們過得很充實,而且還可以看到很多動物:企鵝、海豹、賊鷗和黑背鷗等.
我要努力學習,有機會也去南極考察.
H. 發明發現百科裡的鏡子寫讀後感
《小來鏡子大發明》這篇文章我仔仔源細細地讀了一遍,我覺得十分有道理,使我受益非淺!這篇文章講了湯姆生發明一種靈敏度極高的鏡式電流電報機的故事。有一次,湯姆生在鋪設大西洋海底電纜時遇上了因信號微弱而使電報無法接收的難題。他為此悶悶不樂,於是,他的好朋友陪他乘遊艇去外海散心。 忽然,朋友們發現湯姆生竟在船艙底下畫草圖!朋友取出一面小鏡子,對著太陽把陽光反射到湯姆生的臉上。當湯姆生抬起頭來看著鏡中的光線時,頓時眼睛一亮,受到了啟發。沒過多久,湯姆生就發明了一種靈敏度極高的鏡式電流電報機。我覺得故事裡的湯姆生孜孜不倦地鑽研科學知識,在任何時刻不放棄自己的工作,面對難題有種契而不舍的鑽勁,他還時刻注意觀察身邊的事物,從中受到啟發。聯繫到我們生活中,面對難題我們不能輕言放棄,要有股像湯姆生那樣的鑽勁,不做出來不罷休。同樣,我們總覺得作文很難寫,總是寫不具體。 其實,我們就是缺少湯姆生的對身邊的事物仔細觀察的精神,如果有,寫起作文來會得心應手的!科學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只有那些不畏艱難,勇於攀登的人,才能到達科學的頂峰!
I. 科學家的故事的讀後感450字。
讀《科學家的故事》讀後感
《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是我寒假期間讀的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書中寫了達爾文、牛頓、愛迪生等一些科學家的故事,讀完之後,覺得他們真是很偉大,很厲害。電報、電話、電燈,這些東西在科技發達的今天看來是多麼的普通和司空見慣,誰也不會因此而驚奇。可是你知道這些東西對於當時的人們是多麼的至關重要和欣喜若狂嗎?人類因此而記住了它們的發明者——愛迪生。真不愧是「發明大王」,我們都應該向他學習。
1847年,愛迪生降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米蘭市的一個商人家庭里。很小的時候,愛迪生就有強的好奇心,一天,他指著正在孵蛋的母雞問媽媽:「母雞把蛋坐在屁股底下幹嘛呀?」媽媽說:「哦,那是在孵小雞呢!」下午,愛迪生突然不見了,家裡人急得四處尋找,終於在雞窩里找到了他。原來,他正蹲在雞窩里,屁股下放了好多雞蛋孵小雞呢!父母看了以後,哭笑不得,告訴他,人是孵不出小雞來的。只好把他拉出來,又是給他洗臉,又是給他洗衣服。在回家的路上,他還迷惑不解地問,「為什麼母雞能孵小雞,我就不能呢?」
長大了的愛迪生,學會了無線電收發報技術。愛迪生為了晚間休息好,白天能鑽研發明創造,就設計了一個電報機自動按時拍發訊號。這就是電報機的雛形。沒過多久,他又對電報機進行了改進,經過多次試驗,一架新式的發報機試製成功了。愛迪生望著自己發明的機器,欣慰地笑了。雖然愛迪生只讀過三個月的書,但他很熱愛科學,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 每一次實驗,愛迪生都是沒日沒夜的工作,雖然很多次都失敗了,但是他都不曾打退堂鼓。經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他才獲得了成功。愛迪生在科學技術中最重大的貢獻是發明了留聲機和白熾電燈。愛迪生一生勤奮好學,善於思考,努力工作,在75歲的時候,還每天准時到實驗室簽到上班,他在幾十年間幾乎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愛迪生為了搞實驗,往往連續幾天不出實驗室,不睡覺。實在累得不行了,就用書當枕頭在實驗桌上打個盹。有一天,他的朋友開他玩笑說:「怪不得愛迪生懂得那麼多得發明,原來他連睡覺都在吸收書里的營養。」晚間在書房讀3至5小時書,若用平常人一生的活動時間來計算,他的生命已經成倍的延長了。因此,愛迪生在79歲生日的那天,他驕傲地對人們說,我已經是135歲的人了。如果不勤奮,愛迪生怎麼可能有這么大的成功呢?,我不禁想起他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通過愛迪生的故事,我知道了偉大的科學家們是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報,發明了造福人類的東西。我們現在有非常好的學習環境,有非 常好的老師教我們學習知識,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學好本領,長大為國家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