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AX如何打路徑模型轉成多邊型(模型不發生改變的情況下)
如果只想要一個被變形過的模型
那隻要使用 快照 snapshot 功能就可以生成當前狀態的模型了
但是這樣就失去了路徑動畫的功能了。
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結果。
2. 美國心理學教授阿瑪比爾提出了創造力三結構理論包括哪些
一、創造力的定義
自古以來,
創造力始終是有關人類精神現象的探討中一個最熱門的話題
之一。到目前為止關於創造力還沒有較為統一的定義,但是現在被大家
較普遍接受的定義是:創造力即根據一定目的,運用一切已知信息,產
生出某種新穎、獨特、具有社會價值或個人價值的精神或物質產品的能
力或特徵。
二、創造力的本質
關於創造力的本質,有史以來有許多不同的看法。現代心理學領域中,
對創造力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四種看法:
精神分析黨派的心理學家們認為,創造過程是自我控制被放鬆的狀態
下,前意識(介於意與潛意識之間的精神活動)中的觀念自由組合、自
發釋放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個體回歸於幻想,並把幻想與問題解決
結合起來,新觀念通過自由表達就產生了。在這派心理學家中,弗洛伊
德強調無意識在創造力中的作用;
榮格將創造性的藝術看成是個體在不
受意識控制的情況下,對集體無意識的改造。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創造力是與自我實現相聯系的人格特徵。
馬斯洛
認為,自我實現的創造力來源於人格,表現於日常生活之中,是人生來
就具備的潛能,在後天一定的環境中得到開發。這派心理學家認為,提
高個體創造力的途徑主要是誘導個體產生更多的創造性自我知覺,
或改
善環境,使環境有利於個體創造力的表達。
認知派心理學家認為創造力是人的頭腦對情景的一種完美經驗的組織
以及完善、
靈活的認知結構。
格式塔心理學家把創造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
1
)准備(收集信息);
(
2
)孕育(讓觀念在頭腦中自由聯結);
(
3
)
明朗(以頓悟方式產生解決問題的思路);(
4
)驗證(檢驗解決的正
確性、有效性);吉爾福特強調創造力是一種心理能力,來源於具有流
暢性、靈活性和獨創性三個重要特徵的發散思維。斯騰伯格提出創造力
的三維模型理論,認為創造力由智力維度、
智力方式維度、人格維度
構成。
一些研究大腦半球功能特化的心理學家強調大腦右半球是創造力的物
質基礎,創造過程依賴於通過胼胝體實現的大腦兩半球機能聯合。一些
專家認為,傳統教育教學活動過分強調了輻合思維,重左腦、輕右腦。
他們建議:以通過延遲判斷(不急於評判學生作業的對與錯)、創造和
諧人際關系、刺激潛伏期(引發思索),並通過生物反饋、默想以及放
松等技術,幫助學生增強右腦功能。
從上述有關創造力本質的不同理論中,
我們可以看出存在於其中的一些
共同點:
(
1
)
教學應創設有利於消除創造性思維障礙的各種條件;
(
2
)
讓學生了解自己觀念的價值所在;(
3
)延遲判斷;(
4
)訓練思維的靈
活性;(
5
)不斷激發創造性行為。
三、創造力的結構
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創造力研究之後,
人們越來越明確地認識到創造力
絕非一種單一能力,而是能力與其他方面的復合。人們逐漸放棄了那種
「單維創造論」,漸漸地構建起了創造力系統觀,使得創造力研究向
「多維取向」和「聚合模型」發展。
這樣的模型主要有吉爾福特創造力
結構理論,艾曼貝爾的創造力成分理論,斯騰伯格的創造力三維模型和
創造力投資理論,以及西克森特火哈伊的創造力系統模型。
3. 創造力模型為何以問題層面為基礎
創造力模型為何一問題層面為接觸這個因為要提供你的創造力,就要有不斷的問題出現,不斷的問題的提問,不斷地回答,不斷的創新
4. 「雙重差分模型」是什麼意思
舉例:
現在要修一條鐵路,鐵路是條線,所以必然會有穿過的城市和沒有被穿過的城市。記Di=1 如果城市i被穿過,Di=0 如果城市i沒有被穿過。
現在我們比較好奇鐵路修好以後,被鐵路穿過的城市是不是經濟增長更快了?我們該怎麼做呢?
一開始的想法是,我們把Di=1的城市的GDP加總,減去Di=0的城市的GDP加總,然後兩者一減,即E(Yi|Di=1)-E(Yi|Di=0),這樣我們就算出了兩類城市的GDP的平均之差。
這樣做不用說肯定有問題。萬一被鐵路穿過的城市在建鐵路之前GDP就高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觀察到至少兩期,第一期是建鐵路之前,第二期是建鐵路之後。我們先把兩類城市的GDP做兩期之差,即:
所以看清楚了,這里DID最關鍵的假設是common trend,也就是兩個組別在不處理的情況下,y的趨勢是一樣的。
那麼你會說了,鐵路穿過的城市可能本身GDP也高,而GDP高的城市按照理論GDP增長率可能更高可能更低,所以common trend的假設可能是不對的,那怎麼辦?
如果這個問題存在,我們可以進一步假設在控制了某些外生變數之後,common trend是對的,比如上個問題,我們可以控制城市在t=0期的GDP level。當我們控制其他變數之後,自然不能直接減兩次了,我們需要用上面說的回歸式子,即run the following OLS:
5. 創意思維的斯滕伯格「創造力三維模型理論」
第一維是指與創造力有關的智力維,第二維是指與創造力有關的方式維,第三回維是指與創造力有關答的人格特質。其中的第一維所涉及的智力又分「內部關聯型智力」、 「經驗關聯型智力」和「外部關聯型智力」等三種。
內部關聯型智力是指與個體內部心理過程相聯系的智力,它由三種成分組成:
元成分——在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起計劃、監控和評價作用。具有問題發現和辨認、問題界定、形成問題解決策略、選擇問題解決的心理表徵與組織形式、監控、反饋與評價問題解決的過程等功能;
執行成分——執行由元成分所設定的問題解決過程,包括編碼、推論、圖示、應用、比較、判斷、反應等步驟;
獲得成分——這是創造性思維中頓悟能力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又包含選擇性編碼、選擇性結合、和選擇性匹配等三個要素。
經驗關聯型智力是指與已有知識經驗相聯系的智力。
外部關聯型智力是指與外部環境相聯系的智力(包括適應、改造和選擇環境的能力)。
6. 看了一些關於雙層規劃模型和多目標規劃模型,想問一下,雙層規劃是不是屬於多目標規劃啊
雙層規劃具有主從關系,擁有嚴格的優化順序;目前存在的方法往往利用K-K-T條件等將雙層問題轉化為單層,然後利用單層多目標優化方法來解決,也就是說雙層優化可以轉化為多目標優化。但是轉化之後問題復雜度大大增加。
7. 運用最優化理論寫出戰略路徑判斷模型
1 預測模塊:灰色預測、時間序列預測、神經網路預測、曲線擬合(線性回歸);
2 歸類判別:歐氏距離判別、fisher判別等 ;
3 圖論:最短路徑求法 ;
4 最優化:列方程組 用lindo 或 lingo軟體解 ;
5 其他方法:層次分析法 馬爾可夫鏈 主成分析法 等 ;
6 用到軟體:matlab lindo (lingo) excel ;
7 比賽前寫幾篇數模論文。
8. 何為雙位langmuir模型
Langmuir isotherm 生詞本 英 [ˈlæŋmjuə ˈaisəuθə:m]美 [ˈlæŋˌmjʊr ˈaɪsəˌθɚm] [化] 朗繆爾等溫線 網 絡 等溫吸附模型; 蘭牟而等溫線; 蘭謨爾等溫吸附。
9. 解釋雙電層的理論模型有哪些,各有何優缺點
電化學基礎(Ⅲ)——雙電層模型 及其發展
吳旭冉, 賈志軍, 馬洪運, 廖斯達, 王保國 (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北京 100084) 演講人:劉芳玲
雙電層模型描述了電極與溶液相界面 之間電荷層的結構,是電極平衡和電極 過程動力學在電化學過程中的具體表 現,是現代電化學的基礎理論之一。雙 電層理論對現代電化學的推動作用主 要體現在電化學分析方法與
雙電層電 容器等領域。
1 .
雙電層理論的科學背景
顆粒在電場中 做定向移動的現象 若將顆粒固定,水會向負 極移動,該現象稱為電滲
電泳 電動
電動現象的 發現
流動電勢
將液體壓過多孔陶瓷片時, 在流動方向上會產生電勢差
液體中的粒子發生沉降 時,也會產生電勢差。
沉降電勢
對電動現象的認識
上述事實表明:固、液兩相 表面帶有電荷。帶有電荷的固 體表面必然吸引液體中電量相 等、電性相反的電荷環繞在其 周圍,於是在固、液兩相界面 之間形成電量相等、電性相反 的雙電層。
2
雙電層模型的提出與發展
2.1 Helmholtz 模型 結合平板電容器的相 關理論,可以得到固體表 面電勢 ψ0與電荷密度 σ 的關系為 :
式中,δ 為兩層之間 的距離;ε 為介電常數。
Helmholtz 模型的缺陷
①只考 慮了反離子受到的靜電力,而忽 視了其自身的熱運動;
無法 克服 的缺 陷
②不能解釋帶電顆粒的表面電勢與顆粒 運動時固液相之間電勢差(ζ 電勢) 的區別;
③沒有考慮帶電粒子的水化作用,明顯 不符合實際情形
2.2
Gouy-Chapman 模型
? 1910 年和 1913 年,Gouy 和Chapman 分別對 Helmholtz 模型進行修正,提出了擴散雙電層模型如 圖所示: Gouy 和 Chapman 對該 模型作出了若干假設 (1)質點表面是無限 大的平面,且電荷分布 均勻; (2)擴散離子是點電 荷,其分布服從 Boltzmann定律; (3)溶液的介電常數 處處相同。
由於正負離子在擴散層中服從 Boltzmann 分布,故有 : (2) ni為雙電層電勢為 ψ 處 i 離子的濃度,ni0 為溶液中 i 離子的濃度,k 為Boltzmann 常 數,zi為 i 離子的價電數 在電勢為 ψ 處體積電荷密度 ρ 為: (3)
可得: 在低電勢下 取一級近似
(5) (6) (7) (8)
溶液電中性
(9) (10)
令 則有
(11) (12)
當 x=x0時,ψ=ψ0;當 x=∞時,ψ=0, 積分得 ψ=ψ0exp(-kx) (13) Gouy-Chapman 模型雖然考慮了靜電力與 熱運動的平衡,但沒有考慮固體表面 van der Waals 力的吸附作用,這種作 用足以克服熱運動,使離子比較牢固地 吸附於固體表面,與固體表面一起運動。
2.3
Stern 模型
用 Langmuir 吸附等溫 式描述 :
(13)
Boltzmann 因子
(14)
在 Stern 層中,電勢 降 ψ0–ψs可表示為
(15)
(16)
? 當發生電動現象時,Stern 層隨固體顆粒一 起運動,與擴散層產生相對滑動,Stern 層與 擴散層之間的界面,稱為滑動面。滑動面與溶 液本體之間的電勢差,稱為 ζ 電勢。
2.4
Grahame 模型
1947 年,Grahame 進 一步發展了 Stern 的 理論,將 Stern 層再 分為內Helmholtz 層 (IHP)和外 Helmholtz (OHP)。
3 雙電層理論的意義和影響
1.建立起電極平衡與電極過程動力學的聯 系。電極反應速率受到電勢差的強烈影響
意義和 影響 2.雙電層理論同時也是表面化學和 膠體化學的重要理論基礎。 3.在電化學分析領域,利用雙電層對電毛 細現象的成功解釋,由此發展起的極譜法。
4 雙電層理論的應用
? 如圖 5 所示的「極譜法」測定技術。
海洛夫斯基與 Ilkovie 導出了極譜 基本方程式
(17)
式中,Ε1/2為半波電 勢,Id為極限電流
雙電層電容器
雙電層電容器的原理如圖 6 所示,在電解 液中插入兩個電極,並加上一個小於分解電 壓的電壓
ζ 電勢的測量 當粒子半徑較大,而雙電層厚度較 小時可用斯莫魯霍夫斯基公式描述:
(18)
與此相反,當粒子半徑較小,而 雙電層厚度較大時,則可用 休克爾公式描述
(19)
通過測量電泳速度 u,即可得到 ζ 電勢的大小
10. 犀牛雙軌掃描時路徑曲線不能選曲率 只能是位置 並且說說這位置 相切 曲率 三者有什麼區別
如果你就是一個雙軌掃掠而沒有外部其他模型組件的話,是無法做出曲率連續或者相切連續的。
這涉及到曲線與曲面的連續性的一個問題,以下會涉及到一些高等數學的內容,希望你學過並且還沒忘掉。
所謂的位置連續也就是G0連續,是指曲面或者曲線僅僅是邊界重合。
G1連續:相切連續,指的是兩者在邊界處不僅重合,而且導數相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相切。我們知道NURBS建模中的每一個曲線、曲面都是可以用函數描述的,這里的導數就是代表某個曲線或者曲面的函數的導數
G2連續:曲率連續,兩者在邊界處數學表達式的二階導數相同。
以此類推。Rhino最多可以做到G2連續,而Alias可以更高,做到G4連續。連續性等級越高,連接處就越平滑。
============================================
所以我們看到連續性是兩條曲線或者曲面之間的一種關系。
如果你只是在哪兒做一個sweep2的話,而沒有其他任何東西與生成的曲面形成關系的話,自然不會給你曲率選項。
如果你已經有了一部分模型,比如某個模型上的兩個面你需要連接,當然你可以選用blendsrf,不過如果你想要自己定義混成面的截面,這樣的話,你就可以通過繪制界面曲線然後將需要連接的兩個面的邊緣作為Rails進行sweep2,這時候由於你做的混成面需要與被連接的兩個面發生關系,所以就會給出連續性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