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火炮是何時發明的
據目前史料記載,早在1163年,中國南宋軍隊就發明了最早的火炮——火石炮(霹靂炮),但仍有爭議。黑龍江出土的元大德二年火炮則是目前最早的火炮文物。
宋代是我國古炮發展最為鼎盛的時期,公元12世紀30年代,出現了以巨竹為筒的管形噴射器火槍。13世紀50年代,又出現了竹製管形射擊火器突火槍。北宋仁宗時期編纂而成的《武經總要》可以說是我國古代第一部「古炮大全」。該書遍收歷代上好的攻城兵器,其中輯錄了10多種古代樣炮,並附有火炮圖形。
據考證,我國最古老的火炮要比歐洲現存最古老的火炮早半個世紀。13世紀中葉,成吉思汗率領蒙古帝國軍隊揮師征戰,能夠打敗交戰國的主要原因,就是火炮武器的發展使用。
(1)誰發明了炮管擴展閱讀:
火炮的發明過程:
東漢時期,魏國曾發明過一種拋石的機械,它可以把石塊拋出很遠以殺傷敵人。這種炮也稱之為「石炮」,它是火炮的前身。
火炮的最初形式是火葯箭,火葯箭始於唐末宋初年間。即在箭頭上附上火葯,點燃後發射出去。我國歷史上試制火炮的先驅者是公元1000 年的唐福和1002 年的石普,他們所製造的火箭、火球、火蒺藜,都是十分成功的。
金屬炮的發明和製造,中間經過了100 多年的時間。由於火槍和突火槍的射程有限,人們想通過提高槍膛里的爆炸力,來延長其射程。但由於突火槍的槍管是由竹管做成的,爆炸力太小,裝多了又會炸傷自己人。遲至元朝,終於出現用銅或鐵鑄成的筒式火炮,這類炮統稱「火銑」,又因為它威力大,被人尊稱為「鐵將軍」。
『貳』 火炮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公元10世紀,由於中國發明了火葯,拋石機演變到拋射火葯包和火葯彈,但射回程沒有答多大變化。13世紀中葉,中國出現了用竹筒製成的「突火槍」,這是人類第一次利用火葯發射彈丸。
13世紀末,滑膛火炮在中國首先出現,稱作火銃。中國的火葯和火器很快就傳到了西方,火炮在歐洲得到迅速發展。
14世紀上半葉,歐洲製造出了一種發射石彈的短粗身管火炮,叫作臼炮。臼炮的威力已經很大了,可以在較遠的距離大面積殺傷敵人。
於是人們又將火炮安裝在艦船的兩舷,用於海戰。但很快,又有一種口徑較小的長管炮代替了臼炮,出現了從炮口裝進去再發射的球形實心彈和爆炸彈。
爆炸彈的出現,讓人們真正看到了大炮的威力。戰爭中誰擁有更多的可以發射爆炸彈的大炮,誰就擁有了主動權。
到17世紀,火炮已有加農炮和榴彈炮。但是,直到19世紀中葉,火炮基本上都是滑膛前裝炮,發射球形彈,射速慢,射程近,因為只靠炮管賦予炮彈飛行的方向,所以,早期這種滑膛炮不容易打誰。
『叄』 火炮是誰發明的
那種火炮?? 前裝炮 後裝炮 多了 火炮的種類太多了 你要是問最早的已經無從考證了內不過中國是發容明火葯的 很有可能是中國人造的准確的說 是元代 史書上記載 應該是最早的銅制管熱武器、再往前是宋朝 火箭就是根起火(方言)二踢腳 還有一種是點火式的竹製火槍。老早的事情了 我記不太清了 歷史書上有啊 雖然是流水線教育可是依然有用 初二的歷史書下冊
『肆』 加農炮和大炮是誰發明的
加農炮最早起源於14世紀,是由一位德國僧侶發明。14世紀出現了種類繁多的重型加農炮。回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種稱答為射石炮的巨型炮。這種炮的炮管較短,最早以青銅或鐵澆鑄而成,有時也用紫銅和黃銅製造,口徑600多毫米。由於它發射的石彈重達135公斤(300磅),因此必須使用大量的火葯。火葯常常塞滿整個炮管,石彈則突出在炮管的外面,因此精確度極差,而且初速也極低。為了提高炮的效能,不得不將炮放到離城牆很近的地方,這樣石彈才能轟擊到目標。英法百年戰爭期間,法國戰場幾乎成了火炮的試驗場。法軍在戰爭期間,建立了常備炮兵部隊和攻城炮隊。
『伍』 炮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元朝至順三年(公元1332年)的銅炮,這是現在已經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大回炮。
小說答中的一聲炮響,指的不是作戰用的炮,你問的是大炮還是? 唐朝晚期才正式發明的火 葯,而在漢末,尤其是在三國演義的評書中,常會出現「某某方向突然一聲炮響,殺出一隊人馬來」,這里的炮其實不是爆竹,更不是大炮而是一種瓦製作的鼓。
『陸』 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火炮的是哪個國家
說到火炮不免和火葯的關系緊密相連,學術界普遍認為火葯發源於7世紀的中國,出自於煉丹術士手中的副產品。
為什麼說火葯是附屬品呢,是因為煉丹的術士主要是為了煉就長生不老葯,這邊煉著丹丸,這邊火葯悄然而生,火葯的發現使得火炮的發展成為人類武器發展史的一部分,但是你知道么?早起的火炮並不是通過炮膛和炮管來進行發射,而是將火葯放入投石機中進行投射,這才是最早期的火炮。
而臼炮則直接採用青銅鑄造(失蠟法)。 現代化的火炮來自1897年的法國加農炮French 75,它附加油壓避震器以大幅減少射擊時的後座力,這避震器源自德國工程師,他原本想將專利賣給克魯伯軍火公司,但克魯伯公司認為設計仍有問題未購買,之後法國炮兵中校研究跳過的專利,另外設計新的避震器用在火炮上,這技術於1897年成功,成為現代化火炮的原型。
『柒』 誰發明了炮竹
李畋
『捌』 古代發明人個炮是誰
在現代武器家族中,火炮的歷史與槍械幾乎同樣久遠,因為兩者都是起源於最
原始的火器——火銃。火銃最早起源於中國古代的元朝,當時主要用銅製造,偶爾
用鐵。按照體型和重量大小,可以分為手銃和碗口銃/盞口銃。前者較小,可手持
發射,有單眼、三眼甚至十眼等不同制式;後者較大,通常要安裝在木架或固定在地
上發射。最終,這兩種不同的火銃分別成為了槍械和火炮的鼻祖。現藏於國家博
物館的元至順三年盞口銃是目前世界公認最早的火炮,其全長353毫米,直徑105
毫米,膛徑80毫米,總重6.94千克。
元朝對於火銃的大規模研發和使用為明朝火器的大發展打下了基礎。明朝在
工部和內府監局下設有軍器局、兵仗局和火葯局,專門負責火器的研製和生產。當
時,火炮除了應用於陸上的攻城外,還裝備在各種戰船上應用於水戰。軍事博物館
內收藏的造於明洪武五年的大碗口銃,就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艦炮。除了作
為艦炮的大碗口銃,明朝還研製了大口徑銅炮和鐵炮。這些炮銃的研製,把火炮製
造技術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山西省博物館藏有一尊明洪武十年平陽衛鑄造的大口
徑鐵炮。其炮身長1米,由精鐵製成,口徑210毫米,身管呈直筒形,管壁較厚,無
論是裝葯量還是射程,都大大超過了銅制炮。到了永樂年間,為了滿足頻繁戰爭的
需求,明朝加強了對火銃的研製和發展,重點是改進結構、提高質量、增加種類和增
強威力等。隨著火器裝備數量的增加,威力、可靠性的提高,火器的使用更加趨於
專業化。明朝在永樂年間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以火器為主要武器的新型軍隊——
神機營。在明朝正統年間著名的北京保衛戰中,神機營曾經在關鍵時刻發揮了重
要作用。當時,時任兵部左侍郎的於謙指揮全體軍民守城。瓦剌軍主力攻打德勝
門時,於謙先命令精悍的騎兵小分隊迎戰,將萬余名敵軍騎兵引誘至設伏地區。當
敵軍進入伏擊圈後,埋伏在這里的神機營用火炮、火槍以及各種火器突然開火,對
瓦剌軍隊予以重創。其他明軍順勢出擊,勇猛拼殺,瓦剌軍被打得潰不成軍,多名
高級將領斃命。次日,瓦剌軍又進攻彰儀門,神機營再次出擊,作為陣前的先鋒軍,
以強大的炮火轟擊敵軍騎兵。而後,明軍步、騎兵在火器的掩護下發起沖擊,將瓦
剌軍徹底擊敗。
『玖』 炮是誰發明的
19世紀70年代前後,西方各國的冶金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先是德國專克虜伯鋼廠發明屬以坩鍋鑄造大鋼塊,能製造大口徑之鋼炮。克虜伯鋼炮在普法戰爭中大顯神威,聲名大振。戰後各國紛紛採用克虜伯鋼材製造火炮,使炮身質量明顯提高。與此同時,法國在1865年發明平爐煉鋼法後,也開始使用高質量的鋼 材製造炮身。英國在1878年由托馬斯改進了貝色馬1856年所創造的轉爐煉鋼法,降低了鋼的含磷量,製成的炮身不易碎裂。奧國則由馬卡梯斯少將於1874年發明了硬青銅炮
麻煩採納,謝謝!
『拾』 迫擊炮是誰發明的,它的特點是什麼
最早的迫擊炮–虎蹲炮。戚繼光軍中最常用的火器,這種輕便的火炮跑管薄,射程不遠,適用於山地作戰,機動靈活,由於前裝,可以大仰角發射和大量裝備下層部隊而與今天的迫擊炮有異曲同工的用處世界第一門真正的迫擊炮則誕生在1904年的日俄戰爭期間,發明者是俄國炮兵大尉尼古拉耶維奇。當時沙皇俄國與日本為爭奪中國的旅順口而展開激戰。
近 中 遠 程迫擊炮分別能打多遠? 這個要看迫擊炮的口徑定 比如W1987式81mm迫擊炮 射 程 120m~5 700m W86-120mm迫擊炮 最大射程:7700米
但是現在的迫擊炮大口徑的基本上都是自行迫擊炮 比如瑞典AMOS 120毫米雙管自行迫擊炮 2S9自行迫擊炮 這樣加強了迫擊炮的機動性 有提高了迫擊炮大口徑的生存性能
現在基本上 低於80毫米一下的口技很少裝備部隊了 威力小
迫擊炮發射原理:
迫擊炮炮彈本身有底火,發射葯包象小的長條麵粉口袋.發射前按發射距離需要的葯包數掛在炮彈尾翼前面較細的彈體上,一圈一圈的.一般葯包數越多打的距離越遠,但是,還要用炮身的俯仰角度來配合才行.發射時把裝好裝葯的炮彈從炮口放入,當炮彈下滑觸及炮筒底部撞針時,炮彈就發射出去.但一般大口徑迫擊炮是用拉火繩拉火擊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