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曲速

發明曲速

發布時間:2021-06-10 06:17:02

Ⅰ 曲速可以實現嗎

從理論上講曲速引擎是可以實現的,但是目前人類對曲速引擎幾乎不了解,在未來隨著科技的發展能夠有可能實現曲速。

曲速引擎是一種可以超光速的引擎,它並不是和我們所知的推進器一樣,使飛船到達超光速飛行。而是通過飛船的裝置來彎曲時空實現超光速飛行,也就是壓縮前面的空間,膨脹後面的空間,飛船就進入一個更高的時空中,我們可以稱之為曲速泡,這樣飛船就看似達到了超光速,其實這並不是飛船在超光速飛行,而是空間不斷收縮膨脹把路程縮短,飛船的本身並沒有加速度。

(1)發明曲速擴展閱讀:

根據時空扭曲(或者說壓縮)的程度,曲速分為0-10。其中曲速10在理論上是達不到的,因為以曲速10運動的物體就意味著在任何時間在任何地點都出現,而即便在科幻作品中也還沒有發明一種能達到曲速10的曲速引擎(warp drive)。而曲速2已經超過光速了,曲速9的飛船能在26秒內飛躍一個太陽系的距離。《星際迷航:航海家號》系列中星聯最快的星艦能達到曲速9.99。

Ⅱ 曲速一秒鍾最快能跑多少公里

1.曲速一秒鍾最快能跑6.0x1010 公里。

2.曲速(Warp),原先出現在科幻領域中的星際奇旅(Star Trek)之中,後來也涉及到理論物理的一種時空模型。

Ⅲ (1)人類什麼時候能發明出核聚變火箭技術、反物質飛船、曲速引擎技術、還有蟲洞穿梭 、星際旅行

你是看不到了……

Ⅳ 目前曲速引擎是世界上最好的移民外太空的方法嗎

從目前來看移民外太空還只是一個設想,並沒有轉化為現實,所謂提出外太移民的方法也只是設想而已。

Ⅳ 如果曲速引擎發明不出來,那麼宇宙大撕裂還有可能發生嗎

宇宙由於本身不受引力影響,而且目前觀測看本身會一直膨脹下去,由於暗能量被泯滅和質子的最終衰變,宇宙最終會陷入黑暗。不會發生宇宙大坍縮和其他的結局

Ⅵ 可以超越光速的曲速飛船,能被人類發明出來嗎

超越光速的曲速飛船是能夠被人類發明出來的,但是需要一定的條件。

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可以了解到,對某一個物體來說,其引力與質量成正比的,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最直觀的就是我們天空中的天體,天體運行是很神秘的,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高大上的事,所以我們認為他很重要, 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可以了解到,只有在隔絕萬有引力這一前提下,超越光速的曲速飛船才可能被人類發明出來。

Ⅶ 曲速引擎明明直接發明出來就好那麼簡單,為什麼沒有人會去運用與實現星際旅行,不要太看人類了名為空白的

同問你怎麼會覺得發明出來很簡單……你知道怎麼製造負能量?
就是能發明我們現在也用不了,就是現在最好的曲率引擎設計(基於一堆理想化的假設)需要把差不多一噸物質能化的的能量來啟動……恐怕我們還沒有這個本事

Ⅷ 星際迷航8第一類接觸 發明曲速飛行技術的地球人叫什麼

這部電影我看過,答案是「澤弗拉姆·科克倫(Zefram Cochrane)」,但我印象中似乎字幕的名字沒這么拗口,不知道是不是翻譯的問題。
網路的詞條:在《星際旅行》中,科克倫是第一位進行曲速航行的人類,他在2063年的飛行引起了瓦肯人的注意,這讓人類與外星人發生了第一次接觸。
鏈接:http://ke..com/subview/10729795/10956184.htm

Ⅸ 曲速飛船和飛船有什麼區別人類能發明出來嗎

曲速飛船就是所謂的“曲率引擎”飛船,它和一般的飛船最大的不同在於:其他飛船以光速為臨界點,不可能逾越每秒三十萬公里的速度;而曲率飛船,可以在折疊空間的前提下,將速度提高到無上限的地步,甚至超光速,數倍於光速。

我們都知道,時至今日,人類在二十一世紀,的確可以獲得了很多科學上的進步。許多新興理論和科技造物,的確也都受到了人們的廣泛使用和認可。比如說手機,電腦,這些改變了我們生活方式的產品。

而曲率引擎飛船,應用了量子力學和可控核聚變技術,在折疊空間的情況下,曲速飛船可以數倍於光速,甚至數十倍於光速。因此,未來的科技時代,必然會以曲率引擎為敲門磚。

閱讀全文

與發明曲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