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愛迪生的故事
愛迪生的故事
愛迪生 一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他的學問是靠母親的教導和自修得來的。他的成功,應該歸功於母親自小對他的諒解與耐心的教導,才使原來被人認為是低能兒的愛迪生,長大後成為舉世聞名的「發明大王」。
愛迪生從小就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歡親自去試驗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為止。長大以後,他就根據自己這方面的興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發明的工作。他在新澤西州建立了一個實驗室,一生共發明了電燈、電報機、留聲機、電影機、磁力析礦機、壓碎機等等總計兩千餘種東西。愛迪生的強烈研究精神,使他對改進人類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浪費,最大的浪費莫過於浪費時間了。」 愛迪生常對助手說。「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
一天,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工作,他遞給助手一個沒上燈口的空玻璃燈泡,說:「你量量燈泡的容量。」他又低頭工作了。
過了好半天,他問:「容量多少? 」他沒聽見回答,轉頭看見助手拿著軟尺在測量燈泡的周長、斜度,並拿了測得的數字伏在桌上計算。他說:「時間,時間,怎麼費那麼多的時間呢?」愛迪生走過來,拿起那個空燈泡,向裡面斟滿了水,交給助手,說:「裡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馬上告訴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讀出了數字。
愛迪生 說:「這是多麼容易的測量方法啊,它又准確,又節省時間,你怎麼想不到呢?還去算,那豈不是白白地浪費時間嗎?」
助手的臉紅了。
愛迪生喃喃地說:「人生太短暫了,太短暫了,要節省時間,多做事情啊!」
愛迪生未成名前是個窮工人。一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見他,關心地說:「看你身上這件大衣破得不象樣了,你應該換一件新的。」
「用得著嗎?在紐約沒人認識我。」 愛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
幾年過去了,愛迪生成了大發明家。
有一天,愛迪生又在紐約街頭碰上了那個朋友。「哎呀」,那位朋友驚叫起來,「你怎麼還穿這件破大衣呀?這回,你無論如何要換一件新的了!」
「用得著嗎?這兒已經是人人都認識我了。」 愛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
愛迪生的故事
一個大雪天的夜晚,愛迪生的媽媽突然生病了,爸爸急忙找來醫生。醫生說:「你媽媽得了急性闌尾炎,需要開刀做手術」。那時候只有油燈沒有電燈,油燈的光線很暗,一不小心就會開錯刀。愛迪生突然想起一個好辦法,他把家裡所有的油燈全都端了出來,再把一面鏡子放在油燈的後面,讓醫生順利的做完了手術。醫生說:「孩子你是用你的智慧和聰明救了你的媽媽。」愛迪生拉著媽媽的手說:「媽媽我要製造一個晚上的太陽。」
「魔力」之所在
一八七七年秋天的一個早晨,愛迪生從美國一個叫梅羅國的地方,來到紐約一家雜志編輯部辦公室。他小心翼翼地捧著一個
奇形怪狀的小東西。這小東西上面有一根長長的金屬杠,一端有一個大點的輪子,另一端有個小把手。愛迪生把搖手搖轉,然後
把一小張錫紙裹上圓筒,再裝上一根小針,對著圓筒唱了一句嬰兒催眠歌。動作完畢,機器又重新轉動起來,它竟一字不漏地把
催眠歌重新唱了出來。形容當時在場的人的第一個感想,僅僅說驚異是不夠的了。人們大樂不支,所有編輯部的人都互相大聲傳
告,說愛迪生帶來了一架會說話的怪物。在短時間內,市內各家報館的新聞記者象潮水般地涌來,都爭著要看一看這個在世界上
最新奇的機器,一時把報館擠得水泄不通。這一發明一經傳出,激起當時社會急速而巨大的狂熱達數月之久。鐵路特開專車去參
觀。許多人開始不相信這個發明,疑心他是先在裡面藏個什麼會說話的東西騙人的。有個教堂的主教用最高速度對著收音盤背誦
聖經中的一串專門名詞,當這些名詞一字不漏地從機器中重復發出來時,他們才相信這東西沒有半點虛假。
這就是世界上第一架留聲機問世時的情景。人們在贊嘆之餘,都稱發明者愛迪生是個「妖魔」。其實,「妖魔」這個雅號遠
不是從留聲機這一件發明才有的,而是伴隨他的整個一生的。因為他的發明創造實在太多了。電燈、電話、電影、電報機、發電
機、蓄電池、打字機、磁鐵礦分離機、壓力表等等,都是他的發明。據不完全統計,自從他發明第一台自動數票機的一八六九年
至一九一0年,他一共領得一千三百二十八種發明專利權,約計在此時期,每十一天他就有一個發明。正因為這樣,他被人們稱
為「妖魔」是理所當然的了。
可是,這個「妖魔」人物的真正魔力究竟出自哪裡呢?他自己這樣說:「一分靈感,九十九分血汗。」頑強的毅力、驚人的
勤奮,正是他真正的「魔力」所在。
發端於少年
湯姆斯·愛迪生,生於一八四七年美國的渥海渥州。他只念過三個月的小學。學校老師說他「愚呆」,親友們也都這樣稱呼
他。而他的母親並不相信這一點,親自做他的教師,引導他去讀一些書。不到十二歲,他就讀完了不少難讀的書,他的父親還引
導他攻讀過牛頓原理。家庭的教育和影響,使他從小就養成了勤奮的精神和驚人的毅力。
愛迪生很喜歡科學。他很小就在自己家的地窖里,儲存了幾百個各種試驗用的瓶子,建起了一個小實驗室。他把平時省吃儉
用的錢,全部花在購買化學用品和化學儀器上。但光靠這個錢是不能滿足試驗需要的、於是,他就到火車上當賣報童。他每天清
晨登車,晚上九時後回家,搞完試驗常常到深夜才能休息。後來,他發現火車上行李車廂中有一間吸煙室未用,他就把家中地窖
里的試驗品搬到這上來,堅持做化學試驗。在這里,他還學會使用陳設在這兒的一台印字機,並能用電報號碼記錄當地新聞,辦
了一份報紙。這份報紙大受歡迎,銷路可觀,此時他才十二歲。有一天,火車搖晃,行李滑下來,把他試驗用的一支磷桿摔到地
下,車廂立即著火。火被趕到現場的人撲滅了,可是車長卻打聾了他的耳朵,造成終身殘廢。車長還把他的「四輪實驗室」和「
旅行印刷房」里的東西統統踢到車下。
困難和挫折沒有影響愛迪生搞科學實驗的決心,他又在家中建起了試驗室。遭電打、燒毀衣服,在試驗中是常有的事。有一
次,他的臉部被硝酸燒得不成模樣了。既使這樣他也從不灰心。愛迪生最早所作的努力,大大有助於他以後的發明創造。但是,
和其他偉大的發明家一樣,愛迪生所走過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他當過夜班電報生。在書攤和圖書館消磨很多精力。但由於幾次失
業,最後不得不到紐約投奔朋友。
愛迪生不辭千辛萬苦來到了紐約。這個時候,他口袋裡連一個小錢也沒有。他餓急了,只好向人討了點茶水喝,這是他到紐
約後的第一頓飯。在這里,他好久才找到朋友,但他的朋友也處在失業之中。飢因交加的愛迪生,容儀拙陋,衣著襤褸,被人看
不起。後來,他被允許夜宿在一家電池室里。剛好室內設置一台發布市價的通信機器,在他到來的第三天早上,這部機器出了故
障,由於他留心鑽研,很快幫助人家修好了這台機器,而被留下來,這才找到了工作。從這以後,他奮發努力,與人合作改革,
市價通信機而嶄露頭角。不久,他開設了一個生產這種通信機的小工廠,逐步走上了科學研究的道路。
步履堅實
電燈在今天已不足為奇了。但在一八八0年以前,電燈還僅有它的雛型,這就是當時最流行的弧光燈。這種燈是在電瓶兩極
的頭上接兩根木炭,通電後把這兩極一碰,然後再把它分開、兩極之間立刻發生火焰。由於兩炭極是水平的,中間有熱空氣上升
,兩極間的火焰就向上微微彎曲好象弓形或弧形,所以被稱為弧光燈。這種燈有不少缺點:要不斷更換炭條;聲響大;燈光效用
小而又易傷目力。污濁空氣;還有個大弊病就是一個回電流只能點一盞弧光燈。當時的一些著名科學家包括弧光燈的發明者都非
常贊賞這種燈。但是,愛迪生卻在一八七七年開始了改革弧光燈的試驗,提出了要搞分電流(就是一個口電流點許多燈),變弧
光燈為白光燈。這項試驗要達到滿意的程度。必須找到一種能燃燒到白熱的物質做燈絲,這種燈絲要經住熱度在二千度一千小時
以上的燃燒。同時用法要簡單,能經受日常使用的擊碰,價格要低廉,還要使一個燈的明和滅不影響另外任何一個燈的明和滅,
保持每個燈的相對獨立性。這在當時是極大膽的設想,需要下極大的功夫去探索,去試驗。一些科學家都笑他是傻子,諷刺他「
夢想,吹牛」,還有幾個學者用數學證明他這項研究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是愛迪生卻始終充滿信心進行試驗。為了選擇這種做燈
絲用的物質,愛迪生先是用炭化物質做試驗,失敗後又以金屬鉑與銥高熔點合金做燈絲試驗,還做過上質礦石和礦苗共一千六百
種不同的試驗,結果都失敗了。但這時他和他的助手們已取得了很大進展,已知道白熱燈絲必須密封在一個高度真空玻璃球內(
即燈泡),而不易溶掉的道理。這樣,他的試驗又回到炭質燈絲上來了。他晝夜不息地用全副精力在炭化上下功夫,僅植物類的
炭化試驗就達六千多種。他的試驗筆記簿多達二百多本,共計四萬余頁,先後經過三年的時間。他每天工作十八、九個小時。每
天清早三、四點的時候,他才頭枕兩、三本書,躺在實驗用的桌子下面睡覺。有時他一天在凳子上睡三、四次,每次只半小時。
一覺醒來,又精力充沛地工作。
到了一八八0年的上半年,愛迪生的白熱燈試驗仍無結果。有一天,他把試驗室里的一把芭蕉扇邊上縛著一條竹絲撕成細絲
,經炭化後做成一根燈絲,結果這一次比以前做的種種試驗都優異,這便是愛迪生最早發明的白熱電燈——竹絲電燈。這種竹絲
電燈繼續了好多年。直到一九0八年發明用鎢做燈絲後才代替它。愛迪生在這以後開始研製的鹼性蓄電池,困難很大,他的鑽研
精神,更是十分驚人。這種蓄電池是用來供給原動力的。他和一個精選的助手苦心孤詣地研究了近十年的時間,經歷了許許多多
的艱辛與失敗,一會兒他以為走到目的地了,但一會兒又知道錯了。但愛迪生從來沒有動搖過,而再重新開始。大約經過五萬次
的試驗,寫成試驗筆記一百五十多本,方才達到目的。
沒有秘訣
愛迪生醉心於科學研究,對自己的私事卻是絕不注意的。可以這樣說,他在七十三歲。以前未曾好好睡過覺;既使到了晚年
,他每天的工作時間仍不少於十六到十八小時。他一搞起試驗來,就忘記了休息,偶爾實在疲乏堅持不了時,才稍事休息一會兒
,因此, 他也非常喜歡和他有同樣精力的人當他的助手。這一天,有個自稱無眠的人到他那裡請求工作。愛迪生很感興趣,認
為這個人是他最理想的助手。於是便和這位「無眠者」一塊工作。可是,在連續工作六十個小時後,這位無眠者再也支持不住了
,倒頭便睡,連機器發生故障,發出巨大的轟鳴聲響也未驚醒他。而愛迪生仍在不倦地工作著。在當時,愛迪生不倦工作的精神
是遠近馳名的,許多人非常羨慕他。
有一天,愛迪生接待了一位來訪者,這位來訪者一定要這個「妖魔人物」介紹一下不倦工作的「秘訣」。愛迪生覺得好笑,
因為他不倦工作本來是沒有什麼秘訣的,便順口說了一句笑話,告訴那位來訪者說:「每天早上吃一隻兔子或許能行。」那人信
以為真,起身告辭,回去後果然照此辦理。可是,六個星期以後,這個人已經累得大病一場,起不來床了。他不講究修飾,常穿
著破舊的被化學葯物染污了的衣服,他這種習慣到老年時尤甚。平常人都以為他是伙夫,報紙也常刊載諷刺他的文章。這恰好證
明他把全部心血和精力都傾注在科學研究上了。一八七二年他在研究自動電報機時,由於試驗入迷,思想高度集中,有一次他需
要到外邊辦一件急事。可是當人家詢問他的名字時,他竟好一陣想不起來。愛迪生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步履堅實,用心維艱,
的確花費了巨大的體力與心力。
在他七十七歲生辰的時候,有人問他的人生哲學是什麼?他回答說;「做工!揭破自然的秘密,並使它為人類眼務。」這是
他從事科學研究的真正動力,不過,這並不是「秘訣」。
永不滿足
我們知道,愛迪生一生共有一千多件發明創造,有些發明創造已經得到驚人的成功。他本人也是享有盛名的。但是,他從不
沉醉於自己的發明,他無時無刻不在向科學的新領域攀登,同時也無時無刻不在對自己的發明創造持否定態度,而不停頓地加以
改進。他自己說:「我是永不會滿足的。」無休止的鑽研,不停頓的改進,這正是愛迪生又一個突出特點。他發明的蓄電池成功
後,他便辦了一個蓄電池工廠並大批生產,銷路一直很好。可是過了一個時期,他發現電池有毛病,一時又找不到原因,他就決
心要改進電池。但是,改進需要時間,需要精力,同時工廠也要停業,這不僅可能降低他發明電池的威信,經濟上也將蒙受很大
損失。然而他決然命令工廠即刻閉門停業。有許多使用他的電池比較滿意的人要求繼續增加定貨,他卻一概不受;有人在經濟上
給他施加壓力,他也毫不畏懼。結果,經他用心改進的電池獲得比預料還好的成功,很快暢銷各地。他的這種精神,同當時「金
玉其外,敗絮其中」,掩飾劣貨的商賈,形成鮮明的對照。不能不博得人們的尊敬與贊揚。
在他的發明創造中,能夠引起當時社會震驚的,莫過於留聲機了。這也是他的得意發明物。他是耳聾的人,能發明這樣一個
發聲的機器已是令人驚駭了。但是,愛迪生在發明它之初,就一改再改。十年過後,他又從架子上的塵埃中把留聲機取下來,決
然要改進它。他實實在在地連續工作了五天五夜之久,才獲得了成功。還有這樣的數字完全可以證明他的鑽研精神的:他僅在留
聲機上的發明專利權就超過一百件。當我們看到今天的留聲機的時候,不要忘記這上頭滲透著愛迪生無數辛勤勞動的血汗。如果
沒有一種無休止的鑽研精神是絕難做到的。
這里,我們不妨追溯一下他小時候的兩個故事。在他幼年時期,有一回他看到母雞孵卵生出小雞,很覺奇妙,但並不滿足。
事後,他也悄悄攢些雞蛋放在倉庫里,自己伏在上面,親自試一試能否生出小雞來,弄得全家人好一陣子找不到他。七歲上學後
,他強烈的求知慾和鑽研問題的習慣就更加明顯了。他對他所接觸的東西,總是無休止地提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並要求老師解
答清楚。對此,老師很覺頭痛。有一回上算術課時,老師教同學們說二加二等於四,愛迪生一定要讓老師講明白,二加二為什麼
等於四。盡管老師給他作了一般的解釋,但並不能滿足他的要求。於是,老師就說他「愚笨」。愛迪生不滿足自己已經學得的知
識,而時時刻刻用自己天真幼稚的心靈探索著大自然的秘密。然而,他的老師未能理解他。可是幾十年後,愛迪生卻成為享有盛
名的發明家了。
自然,發明家愛迪生如果不是無休止的鑽研,不停頓的改進,那麼他的許多發明創造便不會日趨更科學,更完善。他發明的
留聲機是這樣,白熱電燈也是這樣,蓄電池、有聲電影等等,都是這樣。正如他在白熱電燈實驗成功後所說:「沒有一個發明是
十全十美的,白熱電燈到今日何嘗是例外。有光而無熱,這才是理想的光,而現在離這個境界還遠呢!」愛迪生虛懷若谷,永遠
進取的精神,是值得贊揚的。
2. 愛迪生小時候的故事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AlvaEdison ),是位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翻開人類歷史,可以發現,在科學技術史上有過種種發明或發現的人很多,但是像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有那麼多發明,而且以84歲漫長的一生,持之以恆,專心致志的為發明奉獻生命的,可說極少。正因為這樣,圍繞著這位天才發明家,熱心的人們便對他進行有點兒傳奇色彩的描述,更有甚者,竭力想在他的過去歷史中也「發明」點什麼新東西出來。那麼,愛迪生傳記中的時代特徵是什麼?他在什麼環境中長大?他的少年時代又具有什麼特點?
愛追根問底的孩子
一位傳記作家曾這樣說過:「越是偉大的思想家,時代的特徵在他的傳記中就表現得越明顯,他的傳記就越是自然而然地變成為歷史。」
我們知道,「18世紀是理性時代,19世紀是科學時代,20世紀是科學在人類物質的、智力的、感情的和美學的生活的所有方面進行徹底變革性的干預的時代。」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出生於科學時代。他誕生於1847年2月11日。愛迪生的一生與美國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交織在一起。這是美利堅合眾國及歐洲技術力量高速發展的時期,蓬勃發展的美國經濟需要廣泛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以進一步發展生產力,而愛迪生則是這個科學時代的偉大發明家。有人這樣評論美國這位最偉大的發明家:「雖然愛迪生不發明歷史,但他的發明卻為歷史錦上添花。」
愛迪生誕生的地方,是美國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米蘭小市鎮。當時的米蘭鎮,是有名的小麥集散地。俄亥俄州東北部的小麥被運送五大湖,它是必經之地,同時富庶的休倫湖的出口也在這里。有一家公司把航程從河口擴展了數公里,剩下的一段用來挖拙運河,可以通行載重250噸的船隻。這地方因為是穀物的出口,所以擁有「西方敖得薩」之稱。因此,造船業也很發達,使得這個小鎮十分繁華。
關於美國這位最偉大發明家的家庭,某些傳奇故事是這樣說的:愛迪生家一貧如洗。其實這不符合歷史事實。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HenryFord )寫道:「愛氏一家不可算是真正貧寒的,換句話說,他們始終是豐衣足食,住宅也好。人家說愛迪生出生赤貧,那簡直是無稽之談。」
阿爾的祖先是荷蘭人,於1728年從荷蘭阿姆斯特丹移居美洲。
阿爾的祖父約翰愛迪生由於在美國獨立戰爭中站到了英王軍隊一邊,不久,英軍戰敗,所以,約翰不得已帶著全家躲到了加拿大的新斯科舍。他在那兒以務農為生,並安定了下來。
他的兒子——也就是阿爾的父親塞繆爾·愛迪生(Samuel Edison ),在伊利湖畔的維恩那城經營旅館生意,生活過得還算不錯。在這城裡有個名叫南希(Nancy )的女教師,她是蘇格蘭裔的加拿大人,由於她教學認真,頗受市民的尊敬。她引起了小塞繆爾的愛慕,於是這位旅館主人開始向她求婚。後來他們的愛情日漸增進著,最後終於達到了沸點,便在1828年結婚了。結婚後,他們在城裡住了一段時間才遷走。
這一次他們又乘著「草原馬車」再次遷徙,定居在美國俄亥俄州的米蘭。塞繆爾在此經營屋瓦的製造和販賣,生意還不錯,夫婦倆過著幸福的日子。
他的住宅是一幢帶有頂樓小屋的紅磚砌的平房。房子座落在山腳處,外觀朴實大方。
南希結婚後,前後生過7個孩子。在全家遷居米蘭之前,南希就生下了4個孩子。此後,她又生了3個孩子。愛迪生是排行第七,也是他母親所生的最後一個兒子。按照祖先長者的名字,愛迪生取名為托馬斯,由於他父親與阿爾瓦布雷德利船長私交甚好,便又借了這位船長的名叫阿爾瓦。愛迪生的全名叫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周圍的人都叫他阿爾瓦,他的母親喜歡叫他阿爾。
他們一直住在這個淳樸的小鎮,直到阿爾7歲他們才又離開。不過這個城市卻令阿爾難以忘懷。
雖然他並不完全記得這城市的一切,但是教堂的尖屋頂,寬闊的原野,家門前那棵聳立的大樹等等,卻永遠留在他的腦海里,當他年老時,他仍然清晰記得這些景象。
小阿爾在米蘭的軼事傳說很多。有人說他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孩子。首先,小傢伙出世以後幾乎從來不哭,總是笑。灰色的眼睛,亮晶晶的,看起來很聰明,不過頭顯得特別大,身體很孱弱,看上去弱不禁風。他常對一些物體感興趣,然後試圖用手去抓。他的嘴和眼睛活動起來,就像成年人考慮問題時一樣。他從來不停止他已決定做的事情。他一學會走路,就無需人的幫助。這孩子的頭發稀少,豎了起來,一點也不服貼,長得很難看。父親看了不舒服就替他理了發,結果反而更難看,母親也皺起了眉頭。3歲時,阿爾瓦像一個大人思考問題時所做的那樣,用手指理他的頭發。
阿爾的與眾不同,不僅如此。孩子在小時候都有好奇心,喜歡問東問西。所不同的是,「阿爾比一般孩子更為好奇,並且有一種將別人告訴他的事情付諸實驗的本能,以及兩倍於他人的精力和創造精神。」就人們的記憶所及,他學說話好像就是為了問問題似的。他提出的一些問題雖然不重要,但不容易回答。由於他問的問題太多,他家的大多數成員甚至都不想回答。但是,他的母親總是試圖幫助他。一次他問父親:「為什麼刮風?」塞繆爾愛迪生回答:「阿爾,我不知道」。阿爾又問:「你為什麼不知道?」
3. 愛迪生發明東西的故事
愛迪生發明留聲機的故事:
1877年,愛迪生發現電話傳話器里的膜板隨著說話聲會引起振動的現象,便拿短針作了試驗,從中得到很大的啟發。說話的快慢高低能使短針產生相應的不同顫動。那麼,反過來,這種顫動也一定能發出原先的說話聲音,於是他開始研究聲音重發的問題。
8月15日,愛迪生讓助手按圖樣制出一台由大圓筒、曲柄、受話機和膜板組成的「怪機器」,製成之後,愛迪生取出一張錫箔,卷在刻有螺旋槽紋的金屬圓筒上,讓針的一頭輕擦著錫箔轉動,另一頭和受話機連接,然後愛迪生搖動曲柄,對著受話機唱歌,之後把針又放回原處,再搖動曲柄,接著機器就回放出愛迪生的聲音。12月,愛迪生公開展示這台「錫箔筒式留聲機」,轟動了全世界。
愛迪生人物簡介: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逝世於美國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發明家、企業家。
愛迪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利用大量生產原則和電氣工程研究的實驗室來進行從事發明專利而對世界產生重大深遠影響的人。他發明的留聲機、電影攝影機、電燈對世界有極大影響。他一生的發明共有兩千多項,擁有專利一千多項。
4. 愛迪生是個發明大王你還知道他的哪些小故事
1、電報生涯
1862年8月的一天,愛迪生在火車軌道上救了一位男孩,而那個孩子的父親是這個火車站的站長麥肯齊,對此非常感激,便傳授愛迪生電報技術,在麥肯齊的指導下,愛迪生學會了電報技術並發出了他的第一份電報。
1863年,愛迪生經麥肯齊的介紹,他擔任了大幹線鐵路斯特拉福特樞紐站電信報務員,但沒多久就被解僱了。
在1864年至1867年間,愛迪生在美國境內擔任報務員,過著流浪似的生活,生活沒有保障,期間愛迪生換了十個工作地點,五次是被免職,另五次是自己辭職,足跡所至斯特拉福特、艾德里安、韋恩堡、印第安納波利斯、辛辛那提、納什維爾、田納西、孟斐斯、路易斯維爾、休倫。
2、第一項專利
1868年底,愛迪生以報務員的身份來到了波士頓,同年他獲得了第一項發明專利權,這是一台自動記錄投票數的裝置,愛迪生認為這台裝置會加快國會的工作並且會受到歡迎,但是一位國會議員告訴他有的時候慢慢地投票也是出於政治上的需要,因此愛迪生決定再也不創造人們不需要的發明。
3、找到方向
1869年的深秋,愛迪生隻身來到美國紐約尋找工作,但他在一家公司找工作時,恰巧碰到那裡的一台電報機壞了,愛迪生很快就修好了那台電報機,受到了總經理的賞識,結果他成為了總電報技師,有了安定的工作環境和工資待遇,為他以後的發明提供了良好條件。
同年10月,愛迪生與富蘭克林·波普聯合創辦「波普—愛迪生」公司,專門經營電氣工程的科學儀器,與此同時發明了普通印刷機。
4、第一桶金
1870年,愛迪生把普用印刷機的專利權售給華爾街一家公司,讓經理自己出個價錢,本想索價幾千美元就夠了,那位經理居然給了愛迪生四萬美元。愛迪生得到四萬美元後,在新澤西州瓦克市的沃德街建了一座工廠,專門製造各種電氣機械。
1873年,愛迪生投入到同步發報機的研究中。
1874年12月,同步發報機的研究工作接近尾聲,西方聯合公司答應付給愛迪生5000美元,並出價2.5萬美元購其專利,每天還付給他233美元,作為使用這種設備的每條線路費用,但是西方聯合公司未能踐約,最終傑伊·古爾德以30000美元收購了同步發報機的專利,使愛迪生渡過了難關。
1875年底,愛迪生即將迎來第二個孩子的出世,覺得家裡的空間顯得過於狹窄,紐瓦克工廠所處的狹窄灰暗的街道、喧鬧的環境也影響研究人員的工作情緒,愛迪生終於下定搬遷的決心。
1876年初,愛迪生一家遷至新澤西州的門羅公園,他在這里建造了一所實驗室。
5、天真好奇孵小雞
有一次,到了吃飯的時候,仍不見愛迪生回來,父母很焦急並四下尋找,直到傍晚才在場院邊的草棚里發現了他。父親見他一動不動地趴在放了好些雞蛋的草堆里,問愛迪生在干什麼,小愛迪生回答說在孵小雞呀,原來,他看到母雞會孵小雞,覺得很奇怪,總想自己也試一試。
當時,父親又氣又笑地將他拉起來,告訴他人是孵不出小雞來的。在回家的路上,他還迷惑不解地問:「為什麼母雞能孵小雞,我就不能呢?」
5. 發明家的小故事有哪些
1847年2月11日,在美國俄亥俄州的一個叫米蘭的小鎮上,一個長著圓臉蛋、藍眼睛、版淡色的頭發的小男權孩降生了。男孩長得很秀氣,跟媽媽像極了。但男孩的身體卻很單薄,一副弱不經風的樣子,嬌嫩得讓人心疼,可他的腦袋出奇的大,讓人擔心長大了自己的脖子都頂不動。
這個小男孩就是後來聞名世界的「發明大王」托馬斯·阿爾伐·愛迪生。愛迪生祖居荷蘭,父親山墨爾是個勤勞耕作的農民,母親當過鄉村教師。他在家中排行第七,是最小的一個孩子,因此備受媽媽的寵愛。
愛迪生從小體質比較弱,三歲以前的一千多個日子,他不知得過多少次病,不知哇哇大哭過多少回,媽媽又是擔心,又是著急,整天坐立不安。後來在媽媽耐心周到的照料下,愛迪生的身體一天天壯實起來
6. 愛迪生的發明故事
愛迪生的發明故事——電燈
19世紀初,人們開始使用煤氣燈(瓦斯燈),但是煤氣靠管道供給,一但漏氣或堵塞,非常容易出事,人們對於照明的改革,十分殷切.事實上,愛迪生為自己訂定了一個不可能的任務:除了改良照明之外,還要創造一套供電的系統.
於是他和夢羅園的夥伴們,不眠不休的做了1600多次耐熱材料和600多種植物纖維的實驗,才製造出第一個炭絲燈泡,可以一次燃燒45個鍾頭.後來他更在這基礎上不斷改良製造的方法,終於推出可以點燃1200小時的竹絲燈泡.
愛迪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利用大量生產原則和電氣工程研究的實驗室來進行從事發明專利而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的人。他發明的留聲機、電影攝影機、電燈對世界有極大影響。他一生的發明共有兩千多項,擁有專利一千多項。
愛迪生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9名。
1877年,愛迪生發現電話傳話器里的膜板隨著說話聲會引起振動的現象,便拿短針作了試驗,從中得到很大的啟發。說話的快慢高低能使短針產生相應的不同顫動。那麼,反過來,這種顫動也一定能發出原先的說話聲音,於是他開始研究聲音重發的問題。
8月15日,愛迪生讓助手按圖樣制出一台由大圓筒、曲柄、受話機和膜板組成的「怪機器」,製成之後,愛迪生取出一張錫箔,卷在刻有螺旋槽紋的金屬圓筒上,讓針的一頭輕擦著錫箔轉動。
另一頭和受話機連接,然後愛迪生搖動曲柄,對著受話機唱歌,之後把針又放回原處,再搖動曲柄,接著機器就回放出愛迪生的聲音。12月,愛迪生公開展示這台「錫箔筒式留聲機」,轟動了全世界。
7. 愛迪生的小故事(30字左右)
據南希平日留心地觀察,愛迪生不但不是「低能兒」,而且時常顯出才華。南希經常讓愛迪生自己動手做實驗,有一次講到伽利略的「比薩斜塔實驗」時,南希讓愛迪生到自己家旁邊的高塔上嘗試,愛迪生拿了兩個大小和重量不同的球並同時從高塔上拋下,結果兩球同時落地,愛迪生覺得很神奇並興奮地告訴母親實驗結果,這次實驗也銘刻在愛迪生腦海里。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逝世於美國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發明家、企業家。
愛迪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利用大量生產原則和電氣工程研究的實驗室來進行從事發明專利而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的人。他發明的留聲機、電影攝影機、電燈對世界有極大影響。
(7)愛迪生發明家的小故事擴展閱讀:
愛迪生的主要成就:
1、留聲機
1877年,愛迪生發現電話傳話器里的膜板隨著說話聲會引起振動的現象,便拿短針作了試驗,從中得到很大的啟發。說話的快慢高低能使短針產生相應的不同顫動。那麼,反過來,這種顫動也一定能發出原先的說話聲音,於是他開始研究聲音重發的問題。
2、電燈
與人們通常的認識恰恰相反,最初電燈的發明者不是愛迪生,愛迪生是改進了電燈。早在1801年,英國一位名叫漢弗里·戴維的化學家就在實驗室中用鉑絲通電發光;1810年,他又發明了用兩根通電碳棒之間發生的電弧而照明的「電燭」,這算是是電燈的最早雛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愛迪生
8. 愛迪生發明的小故事
在電燈問世以前,人們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燈或煤氣燈。這種燈因燃燒煤油或煤氣,因此,有濃烈的黑煙和刺鼻的臭味,並且要經常添加燃料,擦洗燈罩,因而很不方便。更嚴重的是,這種燈很容易引起火災,釀成大禍。多少年來,很多科學家想盡辦法,想發明一種既安全又方便的電燈。
19世紀初,英國一位化學家用2000節電池和兩根炭棒,製成世界上第一盞弧光燈。但這種光線太強,只能安裝在街道或廣場上,普通家庭無法使用。無數科學家為此絞盡腦汁,想製造一種價廉物美、經久耐用的家用電燈。
這一天終於來到了。1879年10月21日,一位美國發明家通過長期的反復試驗,終於點燃了世界上第一盞有實用價值的電燈。從此,這位發明家的名字,就象他發明的電燈一樣,走入了千家萬戶。他,就是被後人贊譽為「發明大王」的愛迪生。
1847年2月11日,愛迪生誕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的米蘭鎮。他一生只在學校里念過三個月的書,但他勤奮好學,勤於思考,其發明創造了電燈、留聲機、電影攝影機等1000多種成果,為人類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愛迪生12歲時,便沉迷於科學實驗之中,經過自己孜孜不倦地自學和實驗,16歲那年,便發明了每小時拍發一個信號的自動電報機。後來,又接連發明了自動數票機,第一架實用打字機、二重與四重電報機,自動電話機和留聲機等。有了這些發明成果的愛迪生並不滿足,1878年9月,愛迪生決定向電力照明這個堡壘發起進攻。他翻閱了大量的有關電力照明的書籍,決心製造出價錢便宜,經久耐用,而且安全方便的電燈。
他從白熱燈著手試驗。把一小截耐熱的東西裝在玻璃泡里,當電流把它燒到白熱化的程度時,便由熱而發光。他首先想到炭,於是就把一小截炭絲裝進玻璃泡里,剛一通電可馬上就斷裂了。
「這是什麼原因呢?」愛迪生拿起斷成兩段的炭絲,再看看玻璃泡,過了許久,才忽然想起,「噢,也許因為這裡面有空氣,空氣中的氧又幫助炭絲燃燒,致使它馬上斷掉!」於是他用自己手制的抽氣機,盡可能地把玻璃泡里的空氣抽掉。一通電,果然沒有馬上熄掉。但8分鍾後,燈還是滅了。
可不管怎麼說,愛迪生終於發現:真空狀態時白熱燈顯得非常重要,關鍵是炭絲,問題的症結就在這里。
那麼應選擇什麼樣的耐熱材料好呢?
愛迪生左思右想,熔點最高,耐熱性較強要算白金啦!於是,愛迪生和他的助手們,用白金試了好幾次,可這種熔點較高的白金,雖然使電燈發光時間延長了好多,但不時要自動熄掉再自動發光,仍然很不理想。
愛迪生並不氣餒,繼續著自己的試驗工作。他先後試用了鋇、鈦、錮等各種稀有金屬,效果都不很理想。
過了一段時間,愛迪生對前邊的實驗工作做了一個總結,把自己所能想到的各種耐熱材料全部寫下來,總共有1600種之多。
接下來,他與助手們將這1600種耐熱材料分門別類地開始試驗,可試來試去,還是採用白金最為合適。由於改進了抽氣方法,使玻璃泡內的真空程度更高,燈的壽命已延長到2個小時。但這種由白金為材料做成的燈,價格太昂貴了,誰願意化這么多錢去買只能用2個小時的電燈呢?
實驗工作陷入了低谷,愛迪生非常苦惱,一個寒冷的冬天,愛迪生在爐火旁閑坐,看著熾烈的炭火,口中不禁自言自語道:「炭炭……」
可用木炭做的炭條已經試過,該怎麼辦呢?愛迪生感到渾身燥熱,順手把脖子上的圍巾扯下,看到這用棉紗織成的圍脖,愛迪生腦海突然萌發了一個念頭:
對!棉紗的纖維比木材的好,能不能用這種材料?
他急忙從圍巾上扯下一根棉紗,在爐火上烤了好長時間,棉紗變成了焦焦的炭。他小心地把這根炭絲裝進玻璃泡里,一試驗,效果果然很好。
愛迪生非常高興,緊接又製造很多棉紗做成的炭絲,連續進行了多次試驗。燈炮的壽命一下子延長13個小時,後來又達到45小時。
這個消息一傳開,轟動了整個世界。使英國倫敦的煤氣股票價格狂跌,煤氣行也出現一片混亂。人們預感到,點燃煤氣燈即將成為歷史,未來將是電光的時代。
大家紛紛向愛迪生祝賀,可愛迪生卻無絲毫高興的樣子,搖頭說道:「不行,還得找其它材料!」
「怎麼,亮了45個小時還不行?」助手吃驚地問道。「不行!我希望它能亮1000個小時,最好是16000個小時!」愛迪生答道。
大家知道,亮1000多個小時固然很好,可去找什麼材料合適呢?
愛迪生這時心中已有數。他根據棉紗的性質,決定從植物纖維這方面去尋找新的材料。
於是,馬拉松式的試驗又開始了。凡是植物方面的材料,只要能找到,愛迪生都做了試驗,甚至連馬的鬃,人的頭發和鬍子都拿來當燈絲試驗。最後,愛迪生選擇竹這種植物。他在試驗之前,先取出一片竹子,用顯微鏡一看,高興得跳了起來。於是,把炭化後的竹絲裝進玻璃泡,通上電後,這種竹絲燈泡竟連續不斷地亮了1200個小時!
這下,愛迪生終於鬆了口氣,助手們紛紛向他祝賀,可他又認真地說道:「世界各地有很多竹子,其結構不盡相同,我們應認真挑選一下!」
助手深為愛迪生精益求精的科學態度所感動,紛紛自告奮勇到各地去考察。經過比較,在日本出產的一種竹子最為合適,便大量從日本進口這種竹子。與此同時,愛迪生又開設電廠,架設電線。過了不久,美國人民便用上這種價廉物美,經久耐用的竹絲燈泡。
竹絲燈用了好多年。直到1906年,愛迪生又改用鎢絲來做,使燈泡的質量又得到提高,一直沿用到今天。
當人們點亮電燈時,每每會想到這位偉大的發明家,是他,給黑暗帶來無窮無盡的光明。1979年,美國花費了幾百萬美元,舉行長達一年之久的紀念活動,來紀念愛迪生發明電燈一百周年。
9. 愛迪生發明小故事
復印機 起初,愛迪生發明的石蠟紙,只是普遍運用於食品,糖果的包裝材料上,後來他嘗試在蠟紙上刻出文字輪廓,形成一張石蠟刻字紙版,在紙版下墊上白紙,再用墨水的滾輪從刻字的石蠟紙上滾一滾,奇妙的事發生了,白紙上出現清楚的字跡。之後又經過多次的改良試驗,1976年,愛迪生開始量產他發明的復印機,一下子,機關,學校,事業單位,團體都採用這種蠟紙油印機。由於愛迪生復印機大受歡迎,風行全球,使得愛迪生深切體驗到,應該發明人們普遍而且深切需要的東西。 同步發報機 早期的電報機,一次只能傳遞一個訊息,而且不能同時交換信號,由於愛迪生本身是電報技師,便著手改良傳統發報機,製造出二重發報機,1974年又研發出四重發報機,也就是同步發報機。在無線電還沒有發展的當時,同步發報機是一項重大的突破。 改良電話機 我們都知道,現代電話是由貝爾所發明的,事實上,電話能夠清晰的接收與發話,要歸功於愛迪生一次又一次的試驗,突破傳統的窠臼,製造出碳粉送話器,一舉提高了電話的靈敏度,音量,接收距離,否則,我們現在打電話時還是會常常:喂!喂!聽不到啊,聽不清楚啦。 留聲機誕生 1877年12月的一個夜裡,夢羅園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微微顫抖著,不是因為寒冷,而是因為他們聽到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的錄音:「瑪琍有隻小綿羊,毛色白皙像雪樣,不論瑪琍到哪裡,小羊總在她身旁……這項偉大的發明,不用小罐子老師多作介紹,大家都可以了解,它的應用面有多廣。法國政府,還因此授與愛迪生爵士的頭銜呢!後來,愛迪生又多次改良留聲機,直到將滾筒式改成膠木唱盤式為止,這中間可不是一,二年而已,而是歷經幾十年的不斷改進喔! 光明的使者 19世紀初,人們開始使用煤氣燈(瓦斯燈),但是煤氣靠管道供給,一但漏氣或堵塞,非常容易出事,人們對於照明的改革,十分殷切。事實上,愛迪生為自己訂定了一個不可能的任務:除了改良照明之外,還要創造一套供電的系統。 於是他和夢羅園的夥伴們,不眠不休的做了1600多次耐熱材料和600多種植物纖維的實驗,才製造出第一個炭絲燈泡,可以一次燃燒45個鍾頭。後來他更在這基礎上不斷改良製造的方法,終於推出可以點燃1200小時的竹絲燈泡。 愛迪生發明創造年表: 1868年10月11日發明「投票計數器」,獲得生平第一項專利權。 1869年10月與友人合設「波普——愛迪生公司」。 1870年發明普用印刷機,出讓專利權,獲4萬美元。在紐約克自設製造廠。 1872—1876年 發明電動畫機電報,自動復記電報法,二重、四重電報法,製造蠟紙炭質電阻器等。 1875年發明聲波分析諧振器。 1876年在新澤西州的門羅公園建立了一個實驗室——第一個工業研究實驗室。它是現代的「研究小組」這一概念的創始。發明碳精棒送話器。申請電報自動記錄機專利。 1877年在門羅公園改進了早期由貝爾發明的電話,並使之投入了實際使用。獲得三項專利:穿孔筆、氣動鐵筆和普通鐵筆。8月20日發明了被證實為愛迪生心愛的一個項目——留聲機。 1878年愛迪生宣稱要解決電照明的問題。英國皇家學會舉辦留聲機展覽。改良留聲機,設計微音器,擴音器,空中揚聲器,聲音發動機,調音發動機,微熱計,驗味計等。2月19日獲留聲機專利。7月與賓夕法尼亞大學派克教授赴懷俄明觀察日全蝕,並用他發明的氣溫計測量太陽周圍全體的溫度。8月返回門羅公園,重新投入科研實驗當中。英國批准愛迪生「錄放機」專利申請。9月訪問康涅狄克州的威廉·華萊士。開始進行發明電燈的研究。10月5日提出等一份關於鉑絲「電燈」的專利申請。 1879—1880年經數千次的挫折發明高阻力白熾燈。改良發電機。設計電流新分布法,電路的調准和計演算法。發明電燈座和開關。發明磁力析礦法。 1879年8月30日愛迪生和貝爾在薩拉托加溪市的市政廳各自演示了電話裝置,結果愛迪生的電話比貝爾的清晰。10月21日發明高阻力白熾燈,它連續點燃了40個小時。11月1日申請碳絲燈專利。12月21日《紐約快報》報道了愛迪生的白熾電燈。12月25日對來自紐約市的3000名參觀者在門羅公園作公開電燈表演。 1880年研究直升機。獲得電燈發明專利權。製成磁力篩礦器。1月28日提出「電力輸配系統」專利書。2月18日《斯克立柏月刊》發表了《愛迪生的電燈》一文,正式發表了電燈的發明。5月第一艘由電燈照明的「哥倫比亞號」輪船試航成功。 12月成立紐約愛迪生電力照明公司。 1881紐約第五大街總部設立。成立一個白熾燈廠於紐約克。設立發電機,地下電線,電燈零件的製造廠。在門羅公園試驗電車。 1882發明電流三線分布制。申請專利141項。9月4日成立第一所中央廠。12月底美國各地建立了150多個小電站。 1885年5月23日提出無線電報專利。 1887—1890年改良圓筒式留聲機,取得關於留聲機的專利權80餘份。經營留聲機,唱片,授語機等製造和發售事業。 1888年發明唱筒型留聲機。 1889年參加巴黎百年博覽會。發明電氣鐵道多種。完成活動電影機。 1890—1899年設計大型碎石機,研磨機。在奧格登礦地親自指揮用新方法大規模開發鐵礦。 1891年發明「愛迪生選礦機」,開始自行經營采礦事業。獲得「活動電影放映機」專利。5月20日第一台成功的活動電影視鏡在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的愛迪生實驗室向公眾展示。 1893年愛迪生實驗室的庭院里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電影「攝影棚」。 1894年4月14日在紐約開辟第一家活動電影放映機影院。 1896年年4月23日第一次在紐約的科斯特—拜厄爾的音樂堂使用「維太放映機」放映影片,受到公眾熱烈歡迎。 1902年使用新型蓄電池作車輛動力的試驗,行程為5000英里,每充一次電,可走100英里,獲得成功。 1903年愛迪生的公司攝制了第一部故事片《列車搶劫》。 1909年費時十年,蓄電池的研究,終於成功。製成傳真電報。獲得原料機、加細碾機、長窯設計專利。 1910—1914年完成圓盤式留聲機,不損唱片和金鋼石唱片。完成有聲電影機。 1910年發明「圓盤唱片」。 1912年發明「有聲電影」。研製成傳語留聲機。 1914—1915年發明石碳酸綜合製造法,並合留聲機和授語機為遠寫機,一方電話機可自動紀錄對方說話。自行製造苯、靛油等。 1915—1918年完成發明39件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魚雷機械裝置,噴火器和水底潛望鏡等。 1927年完成長時間唱片。 1928年從野草中提煉橡膠成功 1931年10月18日,愛迪生在西奧倫治逝世,終年84歲,1931年10月21日,全美國熄燈以示哀悼。 愛迪生一生共發明了1000多樣機器。被譽為「發明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