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社紀錄片ed2k

創造社紀錄片ed2k

發布時間:2021-06-10 00:16:47

㈠ 有哪些關於原始部落的冷知識

商文明信仰所展現出來的並不是零散的殘片,而是完整的宇宙圖景:天中有帝,先王等祖先在他左右,天空四方有四鳳,在天上負責中與方的相合;天上另有龍負責降甘露,從天上通過吞吐實現上下之交;而地面之下水中有烏龜,能感受天意而參加上下之交;作為神靈雨的甘露自天降於地,而太陽從地下升於天,構成上下神明之交。

㈡ 十字街頭的沈西苓

英年早逝的「工人導演」
與孫瑜等人一樣,《十字街頭》的導演沈西苓也是當年的「海歸派」,只不過他不是電影科班出身,而是在日本學習美術和染織。1928年學成回國後他先是參加了著名的「創造社」,然後又考上了天一公司的美工師,擔任布景工作,從此開始接觸電影。
1933年,在左翼風潮下,沈西苓獲得了導演《女性的吶喊》和《上海二十四小時》這兩部左翼電影的機會,這兩部影片是中國最早表現工人生活的電影,沈西苓獲得了影評界極高的贊譽。
1937年,沈西苓拍攝自己的代表作《十字街頭》後不久,全面抗戰即爆發,他轉而奔赴前線拍攝紀錄片,1939年他的最後一部電影《中華兒女》問世。1940年12月沈西苓因傷寒病逝於重慶,年僅36歲。

㈢ 求創造社紀錄片視頻

㈣ BBc紀錄片《人生七年》下載資源 導演: 邁克爾·艾普特

magnet:?xt=urn:btih:
剛好找到這個資源,跟你分享下~

㈤ 郭沫若資料

http://www.xtxjyj.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2686

㈥ 求紀錄片《從當下出發》的下載地址,最好是DVD版本

去網站買一套,畢竟人家做片子需要投入的,支持正版一。

㈦ 記得以前在央視看到一部紀錄片,紀錄了一些企業總裁在基層扮演員工的經歷,請問叫什麼名字

2010年8月23日,央視聯手金蝶軟體打造的10集大型電視紀錄片《公司的力量》將在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黃金時間隆重獻映。《公司的力量》歷時兩年鑄就,跨越歐、亞、美三大洲、八個國家,記錄了50多家最具典型意義的公司,遍訪了全球數十所高等學府、商學院和研究機構,逾百位來自歷史、經濟、政治、社會學等領域的各國資深學者,在企業界極具影響力的企業領導人如聯想柳傳志、金蝶徐少春等亦積極加入了對公司話題的討論。
中國第一步探討公司制度的紀錄片
《公司的力量》是中國第一部深刻探討公司制度的電視紀錄片。它以世界現代化進程為背景,梳理了近現代以來世界范圍內「公司」的起源、發展、演變、創新的歷史脈絡,討論公司組織與經濟制度、思想文化、科技創造、社會生活等諸多層面之間的相互推動和影響,旨在以公司為載體來觀察各國的現代化道路和市場經濟的演進,從市場經濟的視點,探尋實現國家發展、社會進步和個人幸福的途徑。
公司,作為迄今為止最為廣泛高效的經濟組織形式,被看作是「人類的成就」,而股份有限公司則在公司的各種形態中占據統治地位,被公認為現代最引人注目的現象之一。它集合資源,分散商業風險;它跨越血緣、地緣,連接起千里之外的陌生人;它凝聚個體生命,擁有任何個人無法比及的能量;它開啟了人類經濟生活乃至現代文明的新篇章。今天,由公司編織的全球經濟網路,幾乎籠罩了每一個人,每一個國家。公司已無處不在;公司已化身為一種生存方式。
然而,就在公司扮演著新知識、新技術的創造者,制度創新和文化再造的助推者的時候,公司也將一切明碼標價,在強大商業利潤的蠱惑下,變作千夫所指的禍首。2008年,一場突如其來的金融海嘯對全球經濟產生了巨大沖擊,並且持續至今,而這次巨大的震盪卻發端於某些公司的不良運作。好比有隻蝴蝶輕輕扇動了一下翅膀,一場颶風便可能橫掃千里。

㈧ 求紀錄片《路易斯安娜州的故事》的下載,謝謝

你好,《路易斯安娜州的故事》的下載種子已發,
注意查收,望採納

㈨ 求考研資料

我來告訴你

首先傳播學初試的科目都一樣

考試科目:傳播學理論與歷史
參考書目:
①《傳播學總論》(第二版)
②《傳播學史》
③《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
④《21世紀初大眾傳媒發展戰略研究》
⑤《傳播學基礎:歷史.框架與外延》

考試科目:新聞傳播學
參考書目:《文史要覽》

復試考試分方向考
方向1 理論傳播學
參考書目:
①《新聞媒介通論》
②《中國廣播電視發展戰略》
③《中西新聞比較論綱》
④《傳播政治經濟學》

方向2 應用傳播學
參考書目:
①《傳媒經濟導論》2003版
②《傳媒經營與管理》
③《電視收視率解析》
④《受眾分析》
⑤《媒介經營管理》
⑧《媒體創意概論》
⑨《媒體創意導論》

方向3 傳播學研究方法
參考書目:
①《調查研究中的統計分析法》

方向4 電視文化傳播
參考書目:
①《電視文化學》
②《電視紀錄片比較研究——民眾文化的電視記憶》

方向5 媒介與女性
參考書目:
①《社會性別與媒介傳播》
②《媒介與性別》
③《性別化的人生——傳播、性別與文化》

方向6 國際傳播
參考書目:
①《世界傳播與文化霸權》
②《國際傳播學》

希望能幫到你

中國傳媒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傳播學理論與歷史》考試大綱

一、考試的總體要求
本《傳播學理論與歷史》考試大綱適用於報考中國傳媒大學傳播學專業及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傳播學誕生於20世紀上半葉,是多學科分化整合的結果。自引入我國後,傳播學已成為我國高等院校新聞傳播學及相關專業的必修課程。傳播學主要研究人類傳播活動的演進;信息傳播的形態、特點、過程、模式及規律;大眾媒介與社會結構各個層面的互動關系等,為理解人類傳播活動提供理論知識。隨著信息傳播活動的日益發展,傳播學的重要性日益凸現。
《傳播學理論與歷史》考試的主要內容包括傳播學史、傳播基本原理、傳播者和傳播體制研究、傳播內容與文化研究、傳播媒介研究、受眾研究和傳播效果研究等。要求考生能熟練掌握傳播學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論和研究方法,並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媒介現實問題並對解決方案進行思考的能力。

二、考試的內容
(一)傳播學史
1、傳播學誕生的時間、地點
2、傳播學誕生的主要背景
3、傳播學的思想來源(學科、人物)
4、傳播研究早期重要人物及其貢獻
5、當代傳播研究的主要發展

(二)傳播學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1、傳播學研究對象的界定
2、傳播學研究的方法體系
3、定量研究方法
4、定性研究方法
5、定量方法與定性方法的差異與結合

(三)傳播
1、對傳播的思考
2、傳播的類型
3、人類傳播演進的過程
4、人類傳播演進的規律

(四)信息、符號與訊息
1、信息及相關概念
2、三論
3、信息的特徵
4、信息革命與信息社會
5、符號的概念、特徵與類型
6、有關符號的理論
7、訊息

(五)傳播類型
1、內向傳播的定義
2、人際傳播的定義、特徵及相關理論
3、群體傳播的定義、相關概念及相關理論
4、組織傳播的定義、形式與功能
5、大眾傳播的定義與特徵

(六)傳播的功能
1、大眾傳播功能研究的發展歷程
2、大眾傳播的正功能
3、李普曼及擬態環境、刻板印象
4、拉扎斯菲爾德和默頓的「麻醉精神說」

(七)傳播過程與傳播模式
1、波洛的傳播過程觀
2、傳播模式的類型
3、線性傳播模式的主要缺陷
4、重要的傳播模式

(八)傳播者與傳播體制
1、傳播體制研究與媒介規范理論
2、「報刊的四種理論」及其修正、發展與批評
3、把關的概念、基本過程及把關人受到的各種影響因素
4、媒介組織及其結構
5、媒介專業主義及其反思
6、文化霸權、意識形態控制和社會順從

(九)傳播內容
1、大眾傳播內容的特徵
2、信息娛樂
3、對西方大眾傳播內容的一般性結論
4、大眾文化

(十)傳播媒介
1、媒介的概念
2、施拉姆的認識媒介的八個原則
3、報紙的概念、傳播特點、傳播手段及其傳播優勢
4、廣播的概念、傳播特點、傳播手段及其傳播優勢
5、電視的概念、傳播特點、傳播手段及其傳播優勢
6、互聯網的概念、傳播特點、傳播手段及其傳播優勢
7、媒介融合
8、選擇媒介的或然率公式
9、英尼斯、麥克盧漢及多倫多學派的媒介觀
10、公共媒介
11、跨國大型媒介集團

(十一)受眾
1、受眾的概念、特徵、類型
2、受眾觀的變遷
3、受眾的分化
4、受眾商品論
5、受眾的選擇性行為與解讀方式
6、受眾的權利
7、關於受眾的各種理論

(十二)傳播效果(上)
1、傳播效果研究的發展歷程
2、早期重要的傳播效果研究
3、傳播效果的類型
4、認知理論與傳播效果
5、態度勸服研究
6、宣傳研究
7、兩級傳播論
8、創新擴散論、網路分析
9、群體規范、群體壓力、群體動力及社會認同研究
10、輿論研究與沉默的螺旋

(十三)傳播效果(下)
1、議程設置、鋪墊作用、議程建構
2、知識溝、數字溝
3、媒介對現實的建構
4、涵化理論
5、電視暴力研究
6、性別研究
7、媒介效果理論的新發展
8、對傳播效果研究的批判

(十四)傳播研究的新領域
1、新媒介研究
2、全球化與大眾媒介、發展傳播學、文化依附
3、國家形象與大眾媒介
4、媒介事件
5、公共新聞學、公共領域與市民社會
6、健康傳播學
7、媒介素養
8、消費主義與大眾媒介
9、階層、社會公平與大眾媒介
10、其他傳播研究的前沿課題

三、考試的基本題型
主要題型可能有:名詞解釋題、簡答題、論述題。

四、考試的形式及時間
筆試,不需要任何輔助工具。考試時間為三小時。

中國傳媒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綜合考試[新聞傳播學]》考試大綱

一、考試的總體要求
本考試大綱適用於報考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傳播學、國際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輿論學、編輯出版學、廣告學、公共關系、傳播心理學、傳媒生態學、傳媒教育、傳媒政策與法規、傳媒經濟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綜合考試[新聞傳播學]》旨在考核考生的文科基礎知識和理解、運用知識的能力,包括認識和表達能力。文史基礎知識涵蓋文科8門課程:歷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中國革命史)、以世界近代史為主的世界史,文學——中國古典文學、中國近現代文學、以歐美近現代文學為主的外國文學,語言——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政論寫作旨在考核考生的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考試的內容
(一)中國古代文學
1.古代文體
古代文體演變脈絡
詩歌
古代詩歌發展脈絡
散文
古代散文發展脈絡
文筆
韻文
駢體文
語錄體
古體詩
近體詩
律詩
絕句
樂府


詞的發展脈絡
散曲
雜劇
古代戲曲發展脈絡
諸宮調
古代小說發展脈絡
筆記
小品文

2.先秦文學
《詩經》
古謠諺
楚辭
神話
中國古代神話
甲骨卜辭
銅器銘文
《尚書》
《春秋》
《左傳》
《國語》
《戰國策》
《論語》
《孟子》
《莊子》
《荀子》
《韓非子》
《呂氏春秋》
先秦寓言

3.秦漢文學
《古詩十九首》
《孔雀東南飛》
枚乘與《七發》
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
東方朔
賈誼
晁錯
司馬遷及其《史記》
桓寬與《鹽鐵論》
王充與《論衡》
班固與《漢書》

4.三國兩晉南北朝文學
建安七子
竹林七賢
阮籍《大人先生傳》
嵇康
李康《運命論》
陳壽《三國志》
杜預
魯褒《錢神論》
陶淵明
范曄《後漢書》
酈道元《水經注》
楊炫之《洛陽伽藍記》
木蘭詩
曹丕《典論•論文》
陸機《文賦》
贄虞《文章流別論》
葛洪《抱朴子》
劉勰《文心雕龍》
蕭統《文選》
《搜神記》
《世說新語》

5.隋唐五代文學
李白
杜甫
劉禹錫與《竹枝詞》
白居易與《新樂府》
溫庭筠詞
李煜詞
魏徴二疏
初唐四傑文
李華《弔古戰場文》
韓柳
孫樵《讀開元雜報》
杜牧《阿房宮賦》
段成式《酉陽雜俎》
皮日休《皮子文藪》
羅隱《讒書》
唐宋古文運動
唐宋八大家
唐代傳奇
敦煌歌辭
敦煌變文

6.宋元文學
婉約派
豪放派
柳永詞
李清照詞
辛棄疾詞
歐陽修
蘇洵
蘇軾
蘇轍
曾鞏
沈括《夢溪筆談》
陳亮
宋代筆記文
宋元話本
白樸
關漢卿
王實甫
馬致遠
《三國志平話》

7.明清文學
前七子
後七子
唐宋派
公安派
八股文
劉基
王世貞
李贄與評點
張岱
《徐霞客游記》
章回小說
《三國志演義》
《水滸傳》
《西遊記》
《封神演義》
《金瓶梅》
擬話本
馮夢龍與「三言」
凌濛初與「二拍」
湯顯祖與《牡丹亭》
桐城派
陽湖派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
顧炎武
魏禧
全祖望
洪升《長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聊齋志異》
《儒林外史》
《紅樓夢》
李汝珍《鏡花緣》
《東周列國志》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金聖嘆
毛宗崗
李漁
王夫之
葉燮
王士禎
袁枚
章學誠

(二)中國近現代文學
龔自珍
魏源
黃遵憲
曾國藩和湘鄉派
梁啟超和新民體
劉鶚《老殘游記》
曾樸《孽海花》
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
「五四」新文學運動
白話文學
鄉土文學
左翼文學
文藝大眾化
延安文藝座談會
解放區文學
上海「孤島」文學
中國左翼作家聯盟
文學研究會
創造社
語絲社
鴛鴦蝴蝶派
太陽社
新月社
魯迅
葉聖陶
茅盾
朱自清
聞一多
冰心
郭沫若
老舍
沈從文
巴金
歐陽予倩
洪深
曹禺
《江格爾》
《格斯爾傳》
《嘎達梅林》
《格薩爾王傳》
阿凡提的故事
《阿詩瑪》
《召樹屯》

(三)外國文學
1.日本文學
物語文學
俳語
夏目漱石
井上靖
德永直

2.俄羅斯文學
普希金
萊蒙托夫
屠格涅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
列夫•托爾斯泰
契訶夫
高爾基
法捷耶夫
肖洛霍夫

3.德國文學
歌德
海涅
格林兄弟
狂飆突進運動

4.英國文學
莎士比亞
笛福
司各特
狄更斯
蕭伯納
伏尼契

5.法國文學
莫里哀
盧梭
巴爾扎克
雨果
梅里美
喬治•桑
福樓拜
左拉
羅曼•羅蘭

6.義大利文學
但丁
彼特拉克
薄迦丘

7.希臘文學
伊索寓言
荷馬史詩
希臘神話
希臘悲劇

8.美國文學
霍桑
馬克•吐溫
傑克•倫敦
海明威

9.其他
泰戈爾
塞萬提斯
安徒生童話
《一千零一夜》

(四)漢語基礎知識
語言學
社會語言學
漢語規范化
方言
漢語方言區
行話
口語與書面語
術語
縮略語
外來語
成語
諺語
漢語的詞類
實詞和虛詞
主語
謂語
賓語
定語
狀語
補語
句子和句子形式
修辭學
消極修辭
積極修辭
比喻及其類型
比擬
誇張
反語
語境
語用學
六書
本字
通假
聲符和意符
母音和輔音
四聲

(五)古代文獻選讀
1.鄭伯克段於鄢(《左傳》)
2.晏子不死君難(《左傳》)
3.說難(韓非)
4.報任安書(司馬遷)
5.論治安策(賈誼)
6.論貴粟疏(晁錯)
7.上皇帝書(徐樂)
8.桃花園記(陶淵明)
9.論說(劉勰)
10.敘事(劉知幾)
11.原毀(韓愈)
12.雜說四(韓愈)
13.捕蛇者說(柳宗元)
14.蝜蝂傳(柳宗元)
15.阿房宮賦(杜牧)
16.書何易於(孫樵)
17.六國論(蘇洵)
18.六國論(蘇軾)
19.六國論(蘇轍)
20.答謝民師書(蘇軾)
21.傷仲永(王安石)
22.興賢(王安石)
23.讀孟嘗君傳(王安石)
24.賣柑者言(劉基)
25.「書不可盡信」說(方孝孺)
26.項脊軒記(歸有光)
27.長興縣編審告示(歸有光)
28.童心說(李贄)
29.題孔子像於芝佛院(李贄)
30.論文(袁宗道)
31.《夜航船》序(張岱)
32.柳敬亭說書(張岱)
33.論 「文章三境」(金人瑞)
34.黃生借書記(袁枚)
35.病梅館記(龔自珍)

(六)中國古代歷史
1.史前史和歷史分期
史前時期
元謀人
北京人
山頂洞人
仰韶文化
河姆渡文化
良渚文化
大汶口文化
龍山文化
紅山文化
馬家窯文化
北方農耕文化
南方農耕文化
傳說時期
三皇五帝
三代:夏、商、周
西周
東周
春秋和春秋五霸
戰國和戰國七雄
統一的封建王朝
分裂的封建王朝
三國
十六國
南、北朝
五代十國
遼、金、西夏

2.政治史
李悝變法
商鞅變法
三家分晉
初稅畝
合縱連橫
焚書坑儒
蒙恬監修長城
楚漢戰爭
文景之治
吳楚七國之亂
推恩令
鹽鐵之議
黨錮事件
赤壁之戰
八王之亂
肥水之戰
魏孝文帝改制
貞觀之治
開元之治
安史之亂
永貞革新
藩鎮割據
宋代的中央集權
澶淵之盟
王安石變法
元代四汗國
欽察汗國
察合台汗國
窩闊台汗國
伊利汗國
靖難之役
廠衛
張居正吏治改革
閹黨
東林黨
城市民變
明、清文字獄
三藩及三藩之亂
平定準葛爾
加強西藏管轄
金瓶掣簽
收復台灣
統一台灣
改土歸流
閉關政策
陳勝、吳廣起義
赤眉、綠林起義
黃巾起義
隋末農民起義
唐末農民戰爭
王小波、李順起義
方臘與鍾相、楊么起義
元末農民起義
明末農民起義
秦始皇嬴政
漢武帝劉徹
唐太宗李世民
宋太祖趙匡胤
成吉思汗
明太祖朱元璋
清聖祖玄燁
蕭何與曹參
趙充國
諸葛亮
魏徵
姚崇與宋璟
范仲淹
王安石
岳飛
文天祥
張居正
戚繼光

3.社會經濟
屯田
均田制
常平倉
鹽法
茶法
漕運
驛傳
戶籍
井田制
銅鐵器
耦耕
牛耕
錢布
白渠和靈渠
都江堰
市和市籍
秦漢田租
秦漢錢幣:半兩、五銖錢
曹魏屯田
占田課田制
戶調
租庸調
兩稅法
隋唐錢幣
榷場
交子、錢引、會子、關子

元代海運
魚鱗圖冊
黃冊制度
糧長制
徽商
一條鞭法
旗地
民田典賣
攤丁入地(畝)
銀錠、制錢

4.典章制度
郡縣制
分封制
爵制
三省六部
御史台
翰林院
太學、國子監
府州縣學
書院
察舉
徵辟
九品中正制
科舉制
秦漢烽燧
先秦刑法
雲夢漢律
漢律
隋、唐律令格式
《大明律》
《大清律例》
八旗制度
漢軍八旗
軍機處
理藩院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5.民族





黨項
吐蕃
匈奴
肅慎
渤海
女真
建州三衛
鮮卑
吐谷渾
烏桓
回鶻
烏孫
突厥
沙陀
色目人

西南夷
南詔
大理
三苗

壯族

6.中外關系
中外文化、經濟交流
絲綢之路
市舶司
古代中國的佛教
景教
摩尼教
伊斯蘭教
南海交通
西域諸國
大宛
康居
月氏
安息
大夏
身毒
大秦
張騫與班超
遣隋使
遣唐使
隋、唐與國
吐火羅
薩珊朝波斯
大食
昭武九姓
扶南
真臘
驃國
鄭和下西洋
荷蘭侵佔台灣
耶穌會教士
倭寇
佛郎機
鄭和
馬可•波羅
利瑪竇

7.文化
先秦學校
稷下學宮
孔子與儒家
先秦諸子
墨子與墨家
老子、莊子與道家
孟子
荀子
韓非
罷黜百家
玄學
理學
乾嘉學派
清今文經學
《九章算術》
祖沖之與圓周率
《汜勝之書》
《齊民要術》
《王禎農書》
《農政全書》
《天工開物》
《神農本草經》
張仲景
華佗
「葯王」孫思邈
李時珍和《本草綱目》
張衡
李春和趙州橋
紙的發明
雕版印刷術
活字印刷
火葯武器
指南針
沈括和《夢溪筆談》
皇史宬
天一閣
汲古閣
二十四史
中國古代歷史體裁
編年體
紀傳體
紀事本末體
綱目體
會要
斷代史與通史
左丘明與《左傳》
司馬遷與《史記》
劉知幾與《史通》
司馬光與《資治通鑒》
「三通」
談遷與《國榷》

(七)中國近現代歷史
鴉片戰爭
南京條約
望廈條約
太平天國起義
第二次鴉片戰爭
中法戰爭
中法新約
洋務運動
甲午戰爭
馬關條約
戊戌變法
義和團運動
八國聯軍
辛丑條約
辛亥革命
同盟會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中日「二十一條」交涉
巴黎和會
五四運動
五卅運動
省港大罷工
北伐戰爭
「四•一二」政變
南昌起義
土地革命戰爭
紅軍長征
「一•二九」運動
西安事變
抗日戰爭
「九•一八」事變
「一•二八」事變
「七•七」事變
台灣光復
解放戰爭

(八)外國歷史
四大文明古國
古埃及
古巴比倫
古印度
古代中國
佛教
基督教
伊斯蘭教
瑪雅文明
印加文明
古代希臘
古代羅馬
地理大發現
非洲奴隸貿易
文藝復興
啟蒙運動
歐洲工業革命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英國殖民擴張
英國東印度公司
法國大革命
歐洲1848年革命
普法戰爭
巴黎公社
俄國十月革命
北美獨立戰爭
美國南北戰爭
美國1787年憲法
門羅主義
美國排華運動
日本明治維新
東方會議
東京審判

(九)政論寫作
政論寫作要求考生寫作一篇從思想、政治或社會倫理的角度分析、闡述有關問題的論說文。

三、考試的基本題型
主要題型可能有: 專業詞語解釋,填空題、選擇題、問答題(包括古文閱讀)和政論寫作。
考試內容包括文史基礎知識(100分)和政論寫作(50分)兩大部分。

四、考試的形式及時間
筆試,不需要任何輔助工具。考試時間為三小時。

閱讀全文

與創造社紀錄片ed2k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