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音樂是誰創造的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音樂,但到底是誰發明了音樂?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幾千年來,有許多種說法。
有人說,音樂是神創造的。古希臘有個哲學家拉柏圖認為,音樂家「只是神的代言人」。天上有個主管音樂與詩詞的繆斯女神,她附在音樂家的身上,給音樂家以靈感,召喚音樂家去創作,於是人間才有了音樂。中國古書《山海經·大荒西經》說,夏禹的兒子夏後啟是個半人半神的英雄,天帝非常敬重他,經常邀他上天赴宴,而每次宴請時都要演天樂助興。天樂極其美妙動聽,夏後啟把它偷偷記下帶回人間,於是,人間就有了音樂。
有人說音樂起源於摹仿。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說:「從蜘蛛那裡我們學會了織布和縫針;從燕子那裡學會了造房子;從天鵝和黃鶯等歌唱鳥那裡學會了唱歌。」我國古代也有這種說法,《呂氏春秋·古樂》一書中說,音樂起源於「聽鳳凰之鳴」,「效八風之音」。
有人說音樂起源與游戲。英國哲學家斯賓塞認為,人是高等動物,不同於一般低等動物。低等動物要把全部精力用於維持和延續生命,而人類則在維持和延續生命之外,還有過剩精力,於是在游戲中便創造了音樂。
那麼到底是誰創造了音樂藝術呢?我國著名音樂家揚蔭瀏所著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一書中說:「音樂起源於勞動。」這個回答完全符合馬克思提出的「勞動創造了美」這一美學論斷。恩格斯說:「只是由於勞動……人的手才達到這樣高度的完善,在這基礎上,它彷彿憑著魔力似的產生了拉斐爾的繪畫,托爾瓦德森的雕刻以及帕格尼尼的音樂。」
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就有人注意到,歌曲是出於勞動的呼聲。劉安在《淮南子》一書中說:抬大木的人,前面的人喊出「邪許、邪許」的聲音,後面的人也跟上去喊著,這就是在抬重物的勞動中所產生的歌曲。我國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在《門外文談》中說:「我們的祖先原始人,原是連話也不會說的,為了共同勞動,必須發表意見,才漸漸地練出復雜的聲音來,假如大家抬木頭,都覺得吃力了,其中有一個叫道『杭育杭育』,那麼,這就是創造……」
總的來說,音樂不是神創造的,而是人類創造的,是人類在勞動中創造並發展起來的。
⑵ 有沒osu音樂游戲的創造人是誰
澳大利亞人Dean Herbert (peppy)
peppy,一個放棄了其他工作,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免費游戲的製作維護中,和貓箱的企劃人黑貓一樣偉大的男人!
⑶ 小旭游戲音樂的創始人
盧小旭,著名游戲音樂製作人,北京小旭音樂文化公司創始人,「小旭游戲音樂」品牌創立人。從業近十年來帶領「小旭游戲音樂團隊」,已經為中國大陸、香港、台灣、韓國、日本、歐洲等地區上千部的網路游戲創作音樂和主題歌,是目前國內最具製作經驗、參與製作作品數量最多的游戲音樂製作人。
同時,盧小旭還長期參與流行音樂一線歌手的專輯製作,與「水木年華」組合合作十年為其製作了《完美世界》《借我一生》等眾多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還為孫悅專輯《幸福沙漏》、張娜拉專輯《功夫》《夢想》、鄭智化新單曲《我們之間》創作眾多歌曲,是國內知名的新生代流行音樂製作人之一。
在音樂技術領域,盧小旭也具有豐碩的成果與極深的資歷,曾編撰出版過《Cubase SX & Nuendo電腦音樂製作》、《MIDI技巧與數字音頻》、《電腦音樂製作-軟音源使用大全》、《ProTools錄音與混音必備手冊》等10本技術著作(多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目前很多被中國傳媒大學、北京現代音樂學院等國內專業音樂學院作為電腦音樂專業教材使用。同時在《通俗歌曲》、《現代樂手》、《樂器》等雜志上開設有「小旭電腦音樂教室」的個人專欄連載,在電腦音樂技術領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⑷ 奧爾夫音樂教育的創始人
卡爾·奧爾夫( 1895—1982 ),當代世界著名的德國作曲家,音樂教育家。畢業於慕尼黑音樂學院。曾在德國各地任歌劇指揮。
奧爾夫1895年7月10日出生在慕尼黑一個有藝術素養的軍人世家,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卡爾·奧爾夫從小對音樂和戲劇產生濃厚的興趣,這為他成為一個偉大的音樂劇大師奠定了基礎。奧爾夫基本上是自學成才的大師,從少年到青年,他通過自學刻苦鑽研大師們的作品,在不斷地探究大師們的風格中頑強地尋找著自己獨特的藝術表現語言:「那種「野生」的具有原本性的音樂、戲劇」。他從不把自己禁錮在某一專業、學科之中,作曲、指揮、戲劇、舞蹈……,他均報有極大熱誠去關注、去研究。
1924年奧爾夫與友人—舞蹈家軍特合作在慕尼黑創辦了一所軍特體操音樂舞蹈學校,即「軍特學校」。在那裡奧爾夫開始了他變革音樂教育的一系列嘗試,如新的節奏教學和將動作與音樂相結合的試驗。在音樂方面最突出的是在音樂與動作教學中突出節奏性樂器,他為了使學生們親自參與奏樂,並通過即興演奏設計自己的音樂,製造出了一套可以合奏用的以打擊方式為主的小樂隊編制樂器。這套已被人們統稱為奧爾夫樂器的教具現已聞名全世界,成為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重要標志之一。
奧爾夫為了實現「盡量使學生能自行設計他們的音樂和為動作伴奏」,他從本土及外國的民俗音樂中找到了編寫教材的源泉。他致力於音樂創作及教學。所撰《教學作品》和獨創一格的兒童音樂教學體系,從節奏訓練和即興演奏著手,啟發兒童學習音樂的興趣和自覺性,為世界各國廣泛採用。創作多為音樂—戲劇作品,手法簡練樸素、藝術表現力豐富多彩。1930 年他與終生的合作夥伴凱特曼編寫的教材初版第一卷發表了。這本教材作為基本的音樂教材練習引導人們走向音樂的原本力量和原本形式,在這個過程中奧爾夫的學生 — 也是後來一生中最重要的合作夥伴 — 古麗特 · 凱特曼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1950—1954 年出版了五卷本《學校音樂》(《 Orff-Schulwerck 》),被歐美各國相繼翻譯出版介紹到世界各地。這是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具有奠基性意義的大事。 1961 年在奧地利薩爾斯堡 「 莫扎特音樂及造型藝術大學 」 成立了 「 奧爾夫學院 」 ,建立起第一個奧爾夫教學法的研究和培訓中心。
⑸ j嗶哩嗶哩osu,音樂游戲的創造人是誰
bilibiliOSU是什麼鬼。。。OSU的話是Peppy bilibili是徐特首
⑹ 30 osu,音樂游戲的創造人是誰
澳大利亞人Dean Herbert (peppy)
⑺ 下列游戲中,屬於創造性游戲的是() A智力游戲B音樂游戲C角色游戲D體育游戲E結構游戲
創造性游戲包括結構游戲,區角游戲,表演游戲。區角游戲就是幼兒園每個教回室里設置的那些答美工區,科學區,語言區,英語角等這一類的區角。
結構游戲泛俗稱「建構游戲」。譬如積木游戲,j積塑游戲,金屬建構游戲,拼圖游戲,玩水玩雪游戲等。
⑻ 搖滾音樂的創造人是誰
很開心呢能回答您的問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羅伊·奧比森(Roy Orbison,1936——1988);
美國著名歌手,作曲家,藍調搖滾音樂創始人。
1936年四月23日出生於得克薩斯州弗農市。早期以鄉村音樂歌手演唱,1956年在後來成為Buddy Holly經紀人的諾曼·佩迪的引導下,發布單曲《Ooby Dooby》一舉成名並紅極一時。此後,在沉浮磨礪中,羅伊探索新的音樂道路,並在60年代初以一首《Only the Lonely》取得英國單曲排行榜冠軍、美國亞軍。他率先將鄉村流行音樂元素與搖擺樂結合,開辟了一支全新的音樂派系。他那真假結合、溫柔又帶顫抖的嗓音,以及他所樹立的、專為老是處於劣勢卻又浪漫得無可救葯的愛情失敗者抒發心聲的藍調搖滾樂原型,深得無數樂迷追捧。這也使得他成為了肯尼迪時代最著名的、唯一可與甲殼蟲樂隊抗衡的美國歌手。
生活上的羅伊境遇不佳,他在30歲時喪妻,兩年後一場大火又奪走了他的房子和兩個孩子,他也最終因心臟病突發,於1988年12月6日在風景秀美的田納西州亨得森維爾市去世,年僅52歲。
羅伊·奧比森留下了大量諸如《Only the Lonely》、《In Dreams》、《Crying》、《You Got It》等等
的好歌流傳至今。被貓王譽為「全世界最偉大的歌手」。
⑼ 國外游戲音樂製作人是怎麼製作音樂的
就這樣製作的啊
⑽ osu,音樂游戲的創造人是誰
是peppy,一個放棄了其他工作,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免費游戲的製作維護中,和貓箱的企劃人黑貓一樣偉大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