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關於創造思維的論文

關於創造思維的論文

發布時間:2021-06-09 17:02:52

『壹』 以關於創造性思維寫一篇600字的作文

在很小的時候我就讀過《蘋果里的五角星》這篇課文,至今,我還銘記著它給人們的啟示:創造來源於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鄰居家的小男孩向"我"展示了一種獨特而新穎的切蘋果的方法。我們通常的切法是循規蹈矩地從頂部切到底部,而他呢,卻是從中間切下去,這樣可以清晰地看到蘋果核像一顆五角星!通過這次切蘋果,使我深有感觸的是,這鮮為人知的圖案竟有那麼大的魅力,一個普通的蘋果里居然還隱藏著一個五角星!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麼叫創造力,往小處說,就是換一種切蘋果的方法。
人只有突破傳統的思維方式,才能發揮我們身上未曾發掘的潛能,如果一個人心靈受到束縛,他的潛能也會受到限制!
比如說一頭被習慣所約束的大水牛!這頭牛很小的時候就被拴在一個小小的木樁上,而當時的它力氣還小,沒能力掙脫,但長大後的它,仍然沒有從小小的木樁上掙脫。為什麼呢?因為它還是抱著小時候的那個不可能掙脫的心。你明白了嗎?約束它的不是小小的木樁,而是多年來的習慣!
再比如說,看魔術表演,一個人從扎緊的袋子里奇跡般的出來了,人們總是習慣性的想他怎麼能從裡面出來呢?而不會去想帶下面的秘密!思維定勢讓大家都傻了,才顯出魔術師的聰明!
要改變僵化的思維定勢,需要我們改變觀念。不斷的去學習新的知識,並隨著形勢的發展不斷調整和改變自己的行動。而不是習慣性地順著定勢思維思考問題。愛觀察,勤思考,勇於嘗試,勇於創新,就一定能走出思維定勢!

『貳』 如何培養創造性思維論文

一、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要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過程不是單純的傳授和學習知識的過程,而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與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地運用各種思維方法和形式,如比較、分析、抽象、綜合、判斷、概括、推理;另一方面,在學習數學知識時,為運用創造性思維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體的內容和材料。絕不能認為教學數學知識、技能的同時,會自然而然地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教學只是為培養學生思維創造性能力提供有利的條件,還需要在教學時有意識地充分利用這些條件,並且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有計劃地加以培養,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這一點,教師在「懂」字上下功夫多,而在「創」字上動腦筋少,結果是學生習慣於接受知識而不習慣於思考問題,只會讀死書。
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要貫穿在各年級的教學中。
要明確各年級都擔負著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從一年級開始就要注意有意識地加以培養。例如:在開始認識大小、長短、多少時,就有初步培養學生比較問題的能力。開始教學10以內的數和加、減計算,就有初步培養學生抽象、概括問題的能力。開始教學數的組成就有初步培養學生分析、綜合能力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觀察,逐步進行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內數的概念,理解加、減法的含義,學會10以內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導學生去思考,從開始就不自覺地把學生引向死記數的組成,機械地背誦加、減法得數的方法。養成了死記硬背的習慣,以後就很難糾正。

『叄』 老師叫我們寫一篇關於大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文章誰能給我篇例文謝謝!急需!!

創造性思維與方法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嘗試作者:南海中南鋁合金輪轂公司 羅惠敏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企業要生存、求發展,要想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就必須以適銷對路的產品佔領市場,以質優價廉的產品去鞏固和拓展市場。從這個意義上說,開發專業人員的創造力是企業發展的關鍵所在。將創造性思維和方法運用於實際工作中,對分析和解決生產中出現的難點問題,提高工作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服務於一家生產鋁合金輪轂的大型企業,從事產品開發與模具設計工作,通過學習創造性思維與方法,並在實際工作中加以運用,成功地解決一個生產中的難點問題,取得了一項小革新成果

我公司生產的A型號汽車輪產品,由於安裝盤部位的疏鬆(組織不緻密)缺陷,產品的合格率一直徘徊在70%左右。廢品發現時,已經過了合金熔煉、毛坯鑄造、熱處理、機加工等工序,所以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雖然採取過一系列相應措施加以改進,但未找到問題的症結,效果並不理想。為解決這一難題,我試圖運用創造性思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針對問題進行分析。首先以疏鬆缺陷為中心,把所有能導致疏鬆的原因盡可能全面地羅列出來,並用發散狀的圓形表示(如圖1)。
圖1 疏鬆原因分析然後對所有能導致輪疏鬆的原因進行綜合、歸納,按性質加以分類:

產品結構-安裝盤太厚;
原材料-鋁水流動性差;
工藝參數-保壓時間太短,鋁水溫度低,分流錐冷卻時間參數短,上模芯冷卻時間短;
模具結構-分流錐結構不合理,澆口小,分流錐冷卻效果差。

經過概括,就找到造成安裝盤疏鬆四個大方面的原因:產品結構、原材料、工藝參數和模具結構。在這四個大項中,產品結構和原理不可改變的,可安裝盤的厚度尺寸受裝車參數的限制和產品強度的要求,原材料的選用也受強度、延伸率等物理性質的制約,同樣不允許更換,或目前還無性能更合適的材料所代替,屬於不變因素。因此,要解決安裝盤疏鬆這一問題的思路就比較清晰了:也就是只能按照鑄成型原理中順序凝固的特點,通過調整工藝參數,改進模具結構的途徑來實現。

根據生產中的實際情況和已經採用過的措施,對工藝參數、模具結構所包含的可變以因素作進一步的分析、甄別。又可將鋁水溫度低、保壓時間短、澆口小等原因排除,因為這些可變因素在工藝范圍內已經多次調整。基於上述分析,最後將問題的焦點集中到了分流錐冷卻效果差這一點上。因此,強化分流的冷卻就成了解決安裝盤縮松問題的關鍵。

找到了問題的主要矛盾,就可集中精力進行攻關。這種冷卻系統是模具設計中典型的點冷卻結構。廣泛應用於各類模具的冷卻,國外同類模具的分流錐也都是採用這種結構,如圖2所示。其原理十分簡單:冷卻水在模具中需要冷卻的部分形成一個迴路,通過熱量交換達到降低模溫的目的。仔細分析一下冷卻系統的結構後就會發現,進水與回水流道間的截面積太小,阻礙了冷卻水的流速,減少了熱交換量。同時,由於模溫較高,水汽化後形成的背壓更加大了冷卻水的流動阻力,分流錐冷卻效果差的根本原因就顯而易見了。

在改進冷卻系統結構的構思過程中,我緊緊抓點冷卻的基本原理,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終於設計出了新的方案,如圖3所示。上述A型號產品的模具(分流錐的模具中的一個組件)經修改後投入生產。產品的合格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基本上將安裝盤的疏鬆問題消除在100件小批量驗證階段,因安裝縮松報廢的僅1件,毛坯的生產周期還比改模前縮短了25秒。改進後的冷卻結構不僅大大提高了對分流錐的冷卻效果,而且結構簡單,加工方便,降低了製造成本,隨後被廣泛應用到其他產品的模具中,效果良好,因此被認為是一項有價值的小革新。 如果說這次小革新的成功,有經驗值得總結,那就是創造性思維與方法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如前面所敘述的,在對A型號產品的質量攻關過程中,始終以發散思維與收斂思維的原理作指導,運用側向思維、歸納、淘汰的方法,對問題進行分析、概括、判斷,並最終獲得解決的辦法。方法科學、判斷准確,避免了走彎路,提高了工作效率。當然,本文所提到的問題比較簡單,涉及面也小,對創造性思維與方法的認識還比較膚淺,但願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只要廣大專業技術的員將創造性思維與方法與本職工作結合起來,就一定能發揮出巨大的創造潛能,為企業的發展、經濟效益的提高作出貢獻。(end)

『肆』 關於創造性思維的論文怎麼寫

接上來面
創造性思維的形自式:

1.抽象思維。亦稱邏輯思維。是認識過程中用反映事物共同屬性和本質屬性的概念作為基本思維形式,在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判斷、推理,反映現實的一種思維方式。

2、形象思維:形象思維是用直觀形象和表象解決問題的思維。其特點是具體形象性。

3、直覺思維:直覺思維是指對一個問題未經逐步分析,僅依據內因的感知迅速地對問題答案作出判斷,猜想、設想,或者在對疑難百思不得其解之中,突然對問題有「靈感」和「頓悟」,甚至對未來事物的結果有「預感」「預言」等都是直覺思維。

4、靈感思維:

5、發散思維:

6:收斂思維:

7、分合思維:

8、逆向思維:

9、聯想思維:

『伍』 創新思維給我們的啟示(論文)

創新指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不斷拓展對客觀世界及其自身的認知與行為的過程和結果的活動。具體的講,創新是指人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對事物的整體或其中的某些部分進行變革,從而使其得以更新與發展的活動。 創新是人類生命體內自我更新、自我進化的自然天性。創新是人類心理特有的天性。創新是人類自身存在與發展的客觀要求。創新是人類社會文明與進步的標志。創新是人類與自然交互作用的必然結果。
我們為何要創新?早在3000多年前,我國的商湯王就喊出了響徹環宇的創新之音「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遇到了嚴峻的挑戰:資源匱乏、人口膨脹、環境污染、疾病叢生;中華民族的生存與發展遇到了嚴峻的挑戰:人口壓力、經濟壓力、安全壓力、資源壓力、技術壓力、分配壓力、創新壓力、文化教育壓力、國民素質壓力、民主與法制的壓力;以創新為特徵的21世紀是一個充滿競爭的世紀:從生產率看,日本是中國40倍,美國是中國50倍,中等發達國家是中國10倍;從科技投入看,日本是中國25倍,美國是中國50倍;從人均科技投入看,日本是中國250倍,美國是中國300倍。98年全國專利35960件,外國人佔61.3%
無論是縱觀歷史,還是橫閱當今,民族之間或國家之間的所有進步和落後的差異,都是由創新所致。一切競爭歸根結底都是創新人才及創新人才所具備的創新能力的競爭,是創新速度與效率的競爭,而適宜創新人才成長的良好社會制度安排與環境營造是創新的根本。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的國家,中華民族從來不缺少創新精神和創造型思維的能力。我們應該有堅定的信念,特別是我們的年輕人,應該有這種信心、有這種信念,要堅持弘揚創新精神,要大力培育創新意識,在新的世紀里,我們一定能夠重現中華文明的燦爛輝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更加需要的就是創新精神,但是創新不是憑空想像,那是建立在現實基礎上的,想要進行創新,我們就要對已經存在的產品進行了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對其進行改造和創新!

『陸』 論創新思維的自我培養1000字的小論文

這個我可以給你寫,你什麼時候交

『柒』 急急急 !關於大學生創新性思維 論文 三千字

我只能給你簡短的說幾句,一個去唄,創新性思維的人才是一個能力無內邊的人,他是一個容人能力的體現,是聰明人,有別於成人的地方與窮人思維狹隘偏頗,僵化呆板,凝固不變是其特徵,更難談創新,而聰明人,頭腦靈活,思維廣闊,不拘一格,善於變通,這正是創新性思維的核心,推陳出新繼往開來,博採眾長,自成一家,創新性思維決定了一個人的發展,決定了一個人到底可以多麼有出息,創新性思維是一種類似於發散思維的思維,具備靈活多變朝各個方向思考的特性,沒有狹隘,沒有偏頗,最大程度的開放與廣袤,四面八方的展開,表現在行動上,便是創造力,愛因斯坦他就是一個非常具有發散思維的人,達爾文也是一個具有創新性思維的人,他們不會滿足於既定的規律,而是善於獨立思考,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這個世界,人類文明的進步,有賴於這些聰慧的科學家們,他們敢於質疑,從來不會盲從偏信,他們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縝密精準的思考力,不會被宗教的神聖所嚇退,不會乖乖的聽心雨幾千年來流傳的所謂的真理,他們擁有自己獨特的思考力與判斷力,經常,讓人感到別具一格

『捌』 以創新思維為主題的小論文

創新是以新思維、新創作、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徵的一種概念化過程。最初起源於拉丁語,它原意有三層含義,第一,更新;第二,創造新的東西;第三,要點,第四,改變,第五,汲取經驗。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形式,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一個民族要想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論創新。創新在經濟,商業,技術,社會學以及建築學這些領域的研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口語上,經常用「創新」一詞表示改革的結果 。

閱讀全文

與關於創造思維的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