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類發明的玻璃可是碎屑,在環境下會自然降解嗎謝謝了
作為秸稈生產大國,我國耕地和淡水資源短缺,農作物秸稈,尤其是玉米秸稈、棉花秸稈、小麥秸稈和稻殼等極為珍貴,其總量和玉米、澱粉的總能量相當,其燃燒值約為標准煤的50%,每生產1噸玉米可生產2噸秸稈,3噸玉米秸稈就可以產出1噸蜂窩煤,可代替熱值相當煤炭或液化氣。如果將我國每年產生的農作物秸稈全部用來燃燒,可摺合約3億噸標准煤的熱值。充分利用農作物秸稈生產秸稈生物質蜂窩煤,實現秸稈生物質蜂窩煤工廠化生產,並形成秸稈生物質蜂窩煤產業化,進而走向生物質蜂窩煤產業集群。
農作物秸稈生物質蜂窩煤主要由玉米秸稈、棉花秸稈、小麥秸稈和稻殼等作為原料經生物炭化製成。產品易燃、即燃、無煙、無味、無污染、無殘渣、不易破裂且形狀規則,含炭量高達80%以上,熱值高達4300至6100大卡,可以再生,燃燒時排放的SO2很少。
玉米秸稈的熱值約為煤的0.7—0.8倍,即1.25噸的玉米秸稈炭化成型原料相當於1噸煤的熱值。玉米秸稈生物質蜂窩煤在配套的生物質燃燒爐中燃燒,其燃燒效率是燃煤爐的1.3—1.5倍,因而1噸玉米玉米稈生物質蜂窩煤的熱量利用率與一噸煤的熱量利用率相當。
炭化是提高秸稈生物質蜂窩煤使用價值的重要手段,炭化方式和炭化工藝直接決定了其機械強度、熱值、生炭含量等主要性能指標。秸稈生物質蜂窩煤主要特點
在於摒棄了燒炭法和外熱式兩種炭化,而採用了內熱式炭化方式,這種炭化方式比前兩種優越:1、揮發物含量:12—18%;2、固定含碳量>80%;3、炭粉:1.0—1.3%;4、色澤:斷面有金屬光澤;5、發熱量(J/G):>31000;6、炭化得率30—50%;7、單爐炭化周期縮短:為8小時/爐,秸稈炭量均勻;8、環境污染情況:幾乎無煙。
1、 農作物秸稈生物質蜂窩煤是代替傳統煤炭和液化氣等高品們的「綠色」民用燃料。
2、 原料炭化產生的尾氣可製成秸稈醋液產品,用於養殖和公共場所除臭、抗禽流感、殺蟲劑等。
3、 炭化爐溫度高達200—500度,要用循環管道採集後向住房提供暖氣或熱水。
4、 工業中大量使用的化鐵爐、鍋爐,生火時而耗用大量劈柴點火,劈柴售價遠比煤高。用秸稈生物質蜂窩煤代替劈柴和煤較為經濟。
5、 秸稈生物質炭進一步處理為活性炭,可廣泛應用於制葯、化工等行業。也可用於污水處理,隨著環境保護的強化,凈化廢水、廢氣所需活性炭的用量會越來越大。
1、 工藝流程 原料粉碎—炭化—成型—入庫。
2、 原料來源及生產規模的確定
本產品由70%以上的秸稈炭粉與30%普通添加劑,混合攪拌後擠壓成型。原料為農村的玉米秸稈、棉花秸稈、小麥秸稈和稻殼、花生殼等。該項目生產原料充沛,來源廣泛。
3、產品基本顏色與規格
1) 秸稈蜂窩煤規格與煤炭產蜂窩煤相同,同為黑色;
2) 秸稈生物質燃料球,有乒乓球大小、為黑色;
3) 秸稈生物質燃料顆粒,比顆粒飼料略長些,也為黑色。
本項目利用農作物秸稈,尤其是玉米、棉花、小麥和花生殼等秸稈作為生產原料,生產秸稈生物質蜂窩煤這一高品位的民用燃料。秸稈生物質蜂窩煤正在成為全球性的「綠金」產業,它正在逐步成為傳統「黑金」能源的代用品。美國於2000年開始實施「開發和推進生物質產品和生物能源」的法案,美國政府將用十億噸的生物質能進行液化、炭化處理,替代傳統的石油和煤炭。我國有12億多人口,絕大多數居住在農村和小城鎮,其生活用能的主要方式是直接燃燒;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快速興起和發展,不僅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而且加速了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的消費。因此,開發秸稈生物質蜂窩煤代替燃燒是最佳選擇。國家發改編制的《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指導目錄》中將「農作物秸稈製成固體成型燃料代替煤炭」列為「生物質固化成型燃料」項目。
目前市場上煤炭售價約700元/噸,用煤炭做的蜂窩煤摻有30%的黃土和石灰,每塊售價在0.30—0.32元左右,需要用木柴才能點燃;而農作物生物質燃料炭加黏合劑成本約90元/噸,炭粉含量在80%以上,每噸秸稈炭可生產100×85mm家用蜂窩炭3000塊,每塊可燃燒80—100分鍾,且用報紙就能引燃,物美價廉,環保安全,在市場上具有極強的競爭力。
本項目以我國資源廣大的玉米秸稈、棉花秸稈和小麥秸稈、花生殼等為原料,無論從生產成本還是從投資效果上與其它秸稈利用項目比較,生產秸稈生物質蜂窩煤,原料來源廣、產品有市場、技術有保障、投資比較少、見效比較快、基本無風險。如在一個鄉鎮建設1—2家秸稈生物質燃料炭廠,可以消化掉全鎮1/3的玉米秸稈和棉花秸稈及部分小麥秸稈、花生殼等。
以生產秸稈生物質蜂窩煤為例,3-4人每天可生產4-6噸,每噸成本200元,按出廠價每噸700元計算(當前市場售價600-800元/噸,每噸3000塊,每塊售價在0.25-0.30元之間)。每天純利潤
㈡ 環保的降解無機材料或者完全代替的有機材料可以發明出來嗎
可以的,南陽銀通自主研發的YT無機活性牆體保溫材料,具有保溫、隔熱、防火、抗水、輕質、隔音、抗開裂、抗空鼓、抗脫落、使用壽命同牆體等各種性能融為一體的A級不燃綠色環保牆體保溫隔熱節能材料,冬季可提高室內溫度6-10℃,夏季可降低室內溫度6-8℃。滿足國家65%-75% 的節能要求。
㈢ 在可降解塑料袋發明前解決塑料袋污染環境問題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
答:利用一些紙質的袋子,還有竹簍,等可以循環利用的東西來代替塑料污染。
㈣ 玻璃鋼產品將來是否能發明出降解辦法
這個東西想讓它降解是不可能的,原因是它不具備降解的條件,玻璃鋼這個名字的來歷就是在有機改性化工材料在固化的過程中,利用固化的時間差加入波利斯布,就算是將來有新的能降解的有機固化材料代替現有的無法降解的材料,單說玻璃絲布就永遠無法降解,除非人類發明能讓玻璃降解的辦法,或用其它材料取代現有的玻璃絲布,可是沒有了玻璃絲布玻璃鋼那也就不可能叫玻璃鋼了,可能就叫其它什麼鋼了,所以可能性很小。
㈤ 科學發明對人類造成那些傷害
抄自己的行嗎?
科學技術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這並不是說科學技術的發展就只會有利於人類,而沒有弊端。就我個人的理解,已經發生的對人類有損害的事件有以下幾點:
1.被譽為製冷劑之王的「氟利昂」,把天給弄出了一個大窟窿。專家認為南極臭氧空洞就是它傑作,臭氧層一旦完全被破壞,強烈的宇宙射線將會對人類造成極大的傷害。
2.滴滴涕等各種農葯在服務於農業的同時,污染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很多鳥類因誤食了感染劇毒農葯的蟲子而死亡。
3.塑料的發明給我們的環境帶來很大的污染,「由於塑料的無法自然降解性,目前已經導致許多動物的悲劇。比如動物園的猴子,鵜鶘,海豚等動物,都會誤吞遊客隨手丟的1號塑料瓶,最後由於不消化而痛苦的死去;望去美麗純凈的海面上,走近了看,其實飄滿了各種各樣的無法為海洋所容納的塑料垃圾,在多隻死去海鳥樣本的腸子里,發現了各種各樣的無法被消化的塑料。」(引自網路)
4.我們現在所知的全球氣溫變暖,其根源就是科技的發展帶來的。1870年左右的二次工業革命,就是由以蒸汽機為代表的科技發展引發,大量的金屬冶煉,和化石類燃料(煤炭、石油)的開采使用,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越來越多。如今全球氣溫的不斷上升,以直接威脅到了人類的生存。
有可能給人類帶來威脅的科學發明還有:
1.轉基因工程,轉基因食物有可能對人體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害。
2.「納米技術,將一米等分成十億份,一份就是一納米。截止到2009年8月世界上已經有一千多種使用納米原材料的產品,但是,人們對於納米材料可能帶來的危害還了解得遠遠不夠,在納米尺度上,材料的性質會發生神奇的改變,材料的新性質會給生物體帶來什麼樣的影響,目前還沒有定論。有人擔心,因為納米材料極其細小,和容易在空氣和水中散布。一旦被人體吸入,它將在人體內四處漫遊,造成極其可怕的後果。。。。」
3.克隆技術,克隆人技術的研究限令一旦被突破,克隆人成為現實將會對人類的倫理造成極大的沖擊,有可能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
「科學技術是把雙刃劍,這句話足以讓人聽的耳朵起繭,遺憾的是,在科學技術發展的歷史上,「發明——發現危害——使用新的發明來消除危害——發現新的危害」這個死循環總在不斷上演。人類需要正視的問題是,技術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而留給我們彌補錯誤的時間卻越來越少」。。。。。。
6回答者: 白痴誰不痴 - 五
㈥ 節能環保金點子發明
(1)不掉的牆壁插頭:
現在的牆壁插座孔夾持力小,兩極插頭易掉。可以在插座、插頭互相接觸部分,粘上尼龍粘扣,當使用時即可粘上。插頭輕微受力不掉,遇到緊急情況稍用力即可拉掉,擺脫電源。
(2)判斷干電池是否可用的方法
干電池是常用電源之一,有時難於鑒別新的質量優劣及用過的,判斷剩餘電能是多少,造成誤用(有時流出廢液腐蝕電極或停止工作),誤棄造成浪費,待急速放電恢復後,可以測得。方法是:(1)有的數字萬用表有測電池檔,如dt-830b型測電池檔可測:1.5v,lcd顯示值大於3.8ma為正常;9v,lcd顯示值大於24ma為正常。(2)有人只測電池電壓,可能產生有壓弱流的現象,只有測電池在電路工作時的電流值和電壓值才准確。購買各種電器選擇同樣型號電池,可合理利用的順序是:瞬時短路放電??小燈泡或者錄音機??收音機??電子鍾或者遙控器,其使用時間大大加長。
(3)廢尿不濕的利用:
尿不濕如果任其自然降解,約需300年。尿不濕的高吸水性聚丙烯酸類樹脂能吸收超過自重數百倍的水分,有貯存水(涵養水源)的功能,如果把尿不濕粉碎,質量比1:200與土壤混合,可使土壤疏鬆長時保持濕潤。用於栽培花木棚園種植可以節水50%,環保化害為利。
(4)改制便拆自行車內胎
從內胎氣門嘴旁邊10厘米處斷開,胎內3厘米打磨接著摸上膠水沾牢固,對折再沾牢固。另一端也這樣處理,會短一些,再接到足夠長。此端粘貼一個皮環,然後把它掛在氣門嘴處,防止在無氣或不足的時候,內胎隨著外胎走,出現有一部分沒有內胎的情況,組合後為圓形內胎,如果把它放在車中,當修理和更換時,就可以輕而一舉的取下來。
(5)改制雙出口洗發露瓶
現在的洗發瓶,只有一個出口,由於洗發液是粘稠的液體,每當剩餘少了不能再擠時,再往開控,出來需要長時間(大約30秒?1分鍾),給使用帶來不方便,在頭發已經濕了,急待塗洗發露時,更顯得時間長,事先貯備好了,再倒入也麻煩,有的乾脆仍掉,造成了浪費。有些瓶的出口處是平的,可以倒放,但人們習慣與正放,結果洗發露還是在底部。絕大部分瓶口密封是好的,液體較少時,這種粘稠液體是不能流出來的。製作時可以兩空瓶保留瓶口端的一半對接,如圖所示。這樣洗發露瓶是上下有兩個出口,洗發露多時習慣擠的用上出口,當洗發露少時,不管怎樣放,總是有個口在下面,洗發露在瓶底部打開蓋也可順利擠出,就不必為控出液體而延誤時間了。
(6) 防滴水雨傘
現在的雨傘不足的是:傘上有滯流的雨水,當進入室內時,水會從傘上滴落下來,弄臟或弄濕地毯或清潔的地面,例如上超市只能把 傘放在門口寄存,費事費時。 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我對雨傘進行了改進:
在傘桿頂端安裝上一個能盛,收傘後倒流滴下雨水的小桶(棒棒冰上的)。滴下雨水的體積(最多時)是小桶容積的3/4,小桶底部固定在傘桿上,小桶上部用支撐架固定防止松動,並起美觀作用,這樣雨水就會滴入小桶中,當再次使用時,先向下撐開傘,再揚起來,小桶中的水則從傘面流下,也不會灑在人身上,如果長時間不用,水會自然蒸發。 經過試用,防止了傘上的水污染地面,方便,潔凈。
(7) 易燃定時蚊香 蚊香,現在仍然是人們常用的驅蚊主要用品之一,有廣泛的應用。
現有蚊香存在著:1.點燃端較鈍,點燃時間長;2.使用者自備火源不便;3.無論使用房間空間大小一次性燃盡,可能會造成煙霧過濃對人有傷害,同時也造成了浪費。
經過實驗,一盤蚊香可以點燃約6小時,充滿4×4×3米的房間恰到好處,房間小的可以使之自動熄滅,通過其它實驗可以使之自帶火源,易點燃克服了上述不足。 個尖,變成2個且角度小,開出燕尾槽,易於點 燃。並把火柴插如槽中,蚊香支架鐵片上貼一片火柴盒上磷片,用於擦燃火柴,蚊香盒裡再放幾根火柴備用。在蚊香全長每1/12處,畫上痕跡(刻度)每個刻度燃燒時間為0.5小時。把口型金屬導片移到此處,燃到此處時由於金屬片散熱達到其燃點以下,自動熄滅。
(8)製作抗風傘 下雨時易刮風,刮風時易使折疊傘刮翻。可以取軟繩如圖那樣拴好。傘撐開時有繩拉著不被風吹翻,合上傘時,有立軟繩拉著,橫軟繩也不會露出。只拴一條直徑即可,單人或雙人使用都可避開此繩。
(9)可回收水的洗菜盆 可以用廢舊材料如圖那樣製作。初次廢水經過濾閥流入貯水桶中沉澱,固體廢物從濾閥上面撈出,廢水經過沉澱分層,較清的水從清水閥中放出再用,較渾濁的水從渾水閥中放出。用於初洗可以節水90%。
(10)製作碗架 取比碗直徑大的透明塑料瓶,如圖那樣剪切,下面再用硬桿穿透 做架來架住碗。使用方法:把洗好的碗正放一摞數個,將碗架扣在上面,雙手捏住翻過來,碗在架內底向上即可。這樣這摞碗支面大,不易碰翻;自動控水防止細菌滋生;不向碗內落灰塵。使用時不用翻過來,可以直接扣著拿取,總之方便、衛生。
㈦ 危害人類幾十年,最糟糕的發明家發明了什麼
在人類歷史上有兩項發明非常特殊,起初他對我們的生活有著很大的幫助,我們每一個人都從中受益,但這兩項發明卻無時無刻不危害著人類。可以這么說,如果我們一直將這兩項發明沿用下去,估計人類都已經滅絕了。他就是小托馬斯·米基利,曾經差點毀滅整個人類的人,他也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對地球環境造成破壞最大的單一生物體。
不過在1944年11月2日,他的妻子發現米基利被他發明的繩索和滑輪勒死了。米基利一生中獲得了100項專利。他發明的四乙基鉛增加了汽車發動機的動力,從而提高了運輸效率。他在製冷方面的發明使得我們的生活更加舒適便捷。但他的發明帶來的負面影響要大於正面影響。由於他的創造力每年導致數千人死亡,《時代》雜志將他列為“50個最糟糕的發明家”之一。
㈧ (高分求!!)微生物降解環保廁所是誰發明的在線等!!
11月8日從上海的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獲悉,為了避免科學考察人員排泄物給潔凈的南極帶去污染,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決定採用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和中科隆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研製生產的微生物降解生態環保衛生間,該衛生間已於當日運抵上海,作為近期赴南極科學考察的科學家們日常使用的極地衛生間。這種微生物生態環保衛生間具有免水沖、無排放、無污染的特點,其技術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
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東西。。你可以自己去看下。。。
㈨ 如果條件允許,你會發明什麼來改善人類現在的環境
我想發明可以降解塑料的東西,因為塑料對環境的污染實在太嚴重了,而且現在人類尚沒有辦法很好地處理。我記得在網上看過一張圖片,圖上上是一座塑料垃圾堆成的大山,旁邊的水已經被污染得很厲害了,水面上漂浮著許多垃圾,真的是很震撼了,我就覺得,人類對環境真的是太過分太虧欠了,為了自己的利益,使環境蒙受這么大的污垢。如果可以,我想發明一種儀器,將塑料垃圾無污染高效率地銷毀,還環境一方清澈。
㈩ 科學家研製可降解仿生透明薄膜,對我們生活有何影響
目前來講各式各樣的塑料垃圾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地危害,對人類的身體健康也產生巨大的威脅,發展新一代可持續塑料替代材料已經是迫在眉睫。而目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近期成功研製了一類超強、超韌以及有著透明的高性能可持續仿貝殼復合薄膜,這種復合薄膜成功構築了“磚-纖維”的仿貝殼層狀結構,這樣使得該薄膜展現出遠超傳統塑料的力學性能,並且展現出比塑料薄膜更突出的綜合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