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誰創造四診法

誰創造四診法

發布時間:2021-06-09 16:55:32

『壹』 最早採用"四診法"診斷病的醫生是誰

當然是扁鵲呀

望聞問切!

扁鵲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四診法」,即望聞、問、切診法。這四種診法至今依然普遍使用,是中醫辨證施治的重要依據。

所謂「望診」,就是觀察病人的神、色、形、態的變化。「神」是精神、神氣狀態;「色」是五臟氣血的外在榮枯色澤的表現;「形」是形體豐實虛弱的徵象;「態」是動態的靈活呆滯的表現。這就是對病人面目、口、鼻、齒、舌和苔、四肢、皮膚進觀察,以了解病人的「神」。扁鵲很重視也很善於望診,把它列為四診之首。

所謂「聞診」,是指聽病人說話的聲音、呼吸、咳嗽、嘔吐、呃逆、噯氣等的聲動,還要以鼻聞病人的體味、口臭、痰涕、大小般發出的氣味。

所謂」問診「,就是問病人起病和轉變的情形,寒熱、汗、頭身感、大小便、飲食、胸腹、耳、口等各種狀況。

扁鵲在總結前人診法的基礎上,又發明創造了「切診法」。《史記》說:「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司馬遷為名醫立傳,扁鵲居首,可見司馬遷對扁鵲的尊敬和對切診法的重視。

所謂「切診」,就是脈診和觸診。脈診就是切脈,掌握脈象。觸診,就是以手觸按病人的體表病頒部分,察看病人的體溫、硬軟、拒按或喜按等,以助診斷。

『貳』 創造瞭望、聞、問、切的四診法的名醫是誰

是春秋戰國時期名醫扁鵲。

扁鵲在診視疾病中,已經應用了中醫全面的診斷技術,即後來中醫總結的四診法:望診、聞診、問診和切診,當時扁鵲稱它們為望色、聽聲、寫影和切脈。他精於望色,通過望色判斷病證及其病程演變和預後。扁鵲精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應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被尊為醫祖。

含義

望,指觀氣色;聞,指聽聲息;問;指詢問症狀;切;指摸脈象。合稱四診(four diagnostic methods)。最早應源於《難經》第六十一難。最早使用四字聯稱,則應處於《古今醫統》:「望聞問切四字,誠為醫之綱領。」

臨床應用

在治療方面,扁鵲能熟練運用綜合治療的方法。綜合療法為扁鵲行醫時的主要治療措施。先秦時期,在臨證中,醫學尚未明確分科。盡管《周禮》中已有獸醫、食醫、疾醫和瘍醫之分,但這僅僅是在宮廷中的設置。獸醫、食醫、瘍醫分別管理牲畜疾病、宮廷飲食調配和以刀剪割切的外科等事項。

除此以外的其他病證,都屬疾醫的范疇。扁鵲是一位能兼治各科疾病的多面手,扁鵲還能根據當地的需要,隨俗為變地開展醫療活動。據記載,扁鵲還精於外科手術,而且應用了葯物麻醉來進行手術。

醫學主張

扁鵲十分重視疾病的預防。從蔡桓公這個案例來看,他之所以多次勸說及早治療,就寓有防病於未然的思想。他認為對疾病需要預先採取措施,把疾病消滅在萌芽里,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曾頗有感觸地指出:客觀存在的疾病種類很多,但醫生卻苦於治療疾病的方法太少。

(2)誰創造四診法擴展閱讀:

現代傳承

大量史料、遺跡證實,內丘蓬鵲山為扁鵲學醫、行醫、采葯,趙簡子賜田、封贈食邑,虢太子從師、學醫之地。現保存著歷史最為悠久,規模最為弘大的扁鵲祠。司馬遷撰《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之《扁鵲傳》,通篇多依據蓬鵲山遺聞而作。宋嘉祐初年(1056年),宋仁宗敕封內丘扁鵲祠中奉祀之扁鵲「神應候」(宋代碑記)。

內丘乃扁鵲文化發祥地,扁鵲文化之鄉。扁鵲的活動痕跡在內丘有著完整的鏈條可以串聯起來,其黃老醫道之術在扁鵲祠世代傳承不斷。尤其元代,太醫院提點顏天翼(1191—1254年)、顏伯祿父子不但重修扁鵲祠,還將扁鵲祠作為傳承中醫葯的醫館。蓬鵲山也因扁鵲而靈性,與之蓬萊山齊名,曾出現海市蜃樓。

望診

望診包括一般望診和舌診兩部分內容,一般望診又包括望神察色,望形態 望五官等,舌診包括望舌質望舌苔。望診首先是望神,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體現,如神志清楚,語言清晰,目光明亮,反應靈敏,稱為有神,是健康或病情輕淺的表現。如精神萎靡,表情淡漠,目光晦暗,反應遲鈍,甚至神志不清,稱為無神,表示病情較重。通過望神可以對病人的病情和預後,做一個估計,做到心中有數。

聞診

包括聽聲音和嗅氣味兩個方面。主要是聽患者語言氣息的高低、強弱、清濁、緩急……等變化,以分辨病情的虛實寒熱。

問診

問診,是通過詢問患者或其陪診者,以了解病情,有關疾病發生的時間、原因、經過、既往病史、患者的病痛所在,以及生活習慣、飲食愛好等與疾病有關的情況,均要通過問診才能了解,故問診是了解病情和病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四診中佔有重要的位置。

切診

指摸脈象。望聞問切,合稱四診。切診是指用手觸按病人身體,藉此了解病情的一種方法。

切脈又稱診脈,是醫者用手指按其腕後橈動脈搏動處,藉以體察脈象變化,辨別臟腑功能盛衰,氣血津精虛滯的一種方法。正常脈象是寸、關、尺三部都有脈在搏動,不浮不沉,不遲不數,從容和緩,柔和有力,流利均勻,節律一致,一息搏動四至五次,謂之平脈。

『叄』 誰發明瞭望聞問切四診法

扁鵲

『肆』 扁鵲創造了哪四種診法

扁鵲創造瞭望、聞、問、切四診法,尤其擅長望診和切診。

『伍』 扁鵲發明的「四診法」是哪四種方法

醫生運用視、聽、嗅、觸等感覺功能以及與病人或知情者交談,全面了解和系統地掌握與疾病相關的各種信息, 四診法 從而指導臨床治療。診法包括望診、聞診、問診、切診四種方法,稱為四診。四診各有其獨特作用,不能相互取代,在臨床上必須綜合運用,才能對病症作出正確的判斷。 望診 望診是根據臟腑經絡等理論進行的診法。人體外部和五臟六腑關系密切,如果人體五臟六腑功能活動有了變化,必然反映到人體外部而表現為神、色、形、態等各方面的變化。所以觀察體表和五官形態功能的變化徵象,可以推斷內臟的變化。 在具體步驟上,望診可分為望神、望面色、望形態、望頭頸五官、望皮膚、望脈絡、望排出物等。望診的重點在望神、望面色和舌診。因面、舌的各種表現,可在相當程度上反映出臟腑功能變化。 聞診 聞診是醫生運用自己的聽覺和嗅覺,通過對病人發出的聲音和體內排泄物散發的各種氣味來推斷疾病的診法。 通過聽聲音,不僅可以診察與發音有關器官的病變,還可以根據聲音的變化,診察體內各臟腑的變化。聽聲音包括:語聲、呼吸、咳嗽,呃逆、噯氣等。 嗅氣味分為嗅病體和病室的氣味兩種。其中,病體的氣味主要是由於邪毒使人體臟腑、氣血、津液產生敗氣,從體竅和排出物發出;病室的氣味是由病體及其排泄物散發的,如瘟疫病人會使霉腐臭氣充滿室內。 問診 問診是醫生採用對話方式向病人及其知情者查詢患者疾病發生、發展、現在症狀、治療經過等情況的診法。問診主要是對客觀難以察知的疾病情況,如在疾病體征缺乏或不明顯時,發現可供診斷的病情資料,或提供進一步檢查線索;同時,可全面掌握與疾病有關的一切情況,包括病人的日常生活、工作環境、飲食嗜好、婚姻狀況等。 問診的基本內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況(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婚姻、民族、籍貫、住址、就診日期)、主訴、現病史、現在症狀、既往病史、個人史、家族史等。其中,現在症的問診主要為:問寒熱、問睡眠、問情志、問二便。 切診 切診是醫生用手對患者體表進行觸摸、按壓的診法。切診包括脈診和按診兩部分。脈診又稱為切脈、診脈,是通過對脈象變化的體察,了解體內病變的切診方法。按診,是用手觸摸按壓病人體表某些部位,以了解局部異常變化,從而推斷病變部位性質和病情輕重等情況的切診方法。

『陸』 四診療法是誰提出的嗎

扁鵲姓秦,名越人,是渤海郡鄭州(現河北省任丘縣)人,戰國時期有名的民間醫生,人們都稱他為神醫。望、聞、問、切四診,最早的奠基人就是扁鵲。 > 據傳,扁鵲年輕時是一家小客店老闆。一天傍晚,一位老人到店中借宿,一住半月,臨走時不給房錢,扁鵲無怨言,還送老者錢作盤纏。十多年後,這位名叫長桑君的老人又來了,叫扁鵲打水幫他洗腳上瘡疥,扁鵲爽快地答應了。事後,長桑君對扁鵲說:"我是醫生,想把醫術傳給世人。你心地善良,我准備把醫術傳給你。有了它,你給人治病手到病除。"服用長桑君寶葯後,扁鵲竟能隔牆觀人,看一看病人氣色,聽一聽病人聲音,就能診病治病。百姓就把他比作傳說中黃帝時代的神醫"扁鵲"。司馬遷的《史記》中記載,有一次扁鵲行醫來到陝西的虢國,聽說虢太子突然死亡,人們都在為太子辦理喪事。扁鵲詢問了病由,並對太子進行詳細的診查,看他的臉色,摸他的脈搏,觀察到他還有微弱的呼吸,兩股內還有體溫,斷定太子並沒有真死。扁鵲拿出了針,給太子針刺百會、合谷、人中等穴位,太子竟然慢慢地蘇醒了。以後又用湯葯給他調養了一段時間,終於使太子恢復了健康。虢君對此感激不盡,他贊揚扁鵲有起死回生的本領,扁鵲高明的醫術便流傳開來。其實扁鵲並不是能使死人復活的神醫,而是他善於運用切脈、望色、聽聲、問病情四診來診查病人,因此司馬遷高度贊揚扁鵲說:"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他到處行醫,足跡遍及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等地,他所到之處都根據當地的需要隨俗變醫。在邯鄲,聽說那裡很重視婦女,他就做下醫(婦科醫生)。到咸陽,聽說那裡的的人很愛孩子,便當小兒醫(小兒科醫生)。

『柒』 【開心學國學】望聞問切四診法,是誰發明的

B.扁鵲

名醫扁鵲:戰國時代名醫,後代奉他為「脈學之宗」。採用望、聞版、問、切四診法診斷疾病,權成為我國中醫的傳統診病法。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原名秦越人,勃海郡鄭(今河南鄭州新鄭市)人,或齊國盧邑(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人,也有記載為渤海郡州(今河北任丘縣北)人。戰國時代名醫。《史記》等載其事跡涉及數百年。扁鵲精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應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被尊為醫祖。相傳扁鵲曾醫救虢太子,扁鵲死後,虢太子感其再造之恩,收其骨骸而葬之,墓位於今永濟市清華鎮東。 扁鵲年輕時虛心好學,刻苦鑽研醫術。他把積累的醫療經驗,用於平民百姓,周遊列國,到各地行醫,為民解除痛苦。由於扁鵲醫道高明,為百姓治好了許多疾病,趙國勞動人民送他「扁鵲」稱號。

發明創造:《內經》和《外經》,四診法(即望、聞、問、切)

閱讀全文

與誰創造四診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