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中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書籍

中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書籍

發布時間:2021-06-09 15:37:30

㈠ 《中國科學幾書史》中,所提到的26項發明是哪些

英國著名科學技術史家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所列舉的26項中國古代重要發明包括:
1龍骨車;2石碾和水力在石碾上的應用;3水排;4風車和簸揚機(旋轉風扇或揚谷機);5活塞風箱;
6平放織機和提花機;7繅絲、紡織和調絲機;
8獨輪車;9加帆手推車;10磨車;
11馬具胸帶和套包子;12弓弩;13風箏;
14竹蜻蜓和走馬燈;15深鑽技術;16鑄鐵的使用;17游動常平懸吊器;18弧形拱橋;19鐵索吊橋;
20河渠閘門;21造船和航運方面的無數發明;
22船尾的方向舵;
23火葯以及和它有關的一些技術;24羅盤針;
25紙、印刷術活字印刷術和26瓷等。

中國古代科技發明燦若星辰,對中國和世界科技發展的貢獻巨大。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約瑟博士曾經列舉了中國傳入西方的26項技術,為什麼是26項呢,王渝生說,那是因為李約瑟用完了從A到Z排序的26個字母,所以是26項技術;美國學者坦普爾在《中國發明與發現的國度》一書中詳細描述了"中國領先於世界"、"西方受惠於中國"的中國古代100項技術發明。
王渝生說,在造紙術、指南針、火葯、活字印刷術四大發明,中醫中葯、10進位值制、赤道坐標系、雕版印刷術新四大發明之外,瓷器、絲綢、金屬冶鑄、深耕細作等影響世界科技發展的中國古代發明還可以列舉出許多,他們與四大發明、新四大發明具有同樣的意義。弘揚中國古代文明,通過研究歷史、科技史發掘更多的古代發明,意義在於以史為鑒,古為今用,服務現實,創造未來。
http://www.ztjkj.com/13-qktext.asp?NewsID=202&BigClassID=24&SmallClassID=24&SpecialID=26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12760211.html?si=1

㈡ 中國歷史上的偉大發明

1、蔡倫紙。蔡倫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 「紙神」 。麥克·哈特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倫排在第七位。

5、麻沸散。麻沸散傳說是華佗創制的用於外科手術的麻醉葯。《後漢書·華佗傳》載:「若疾發結於內,針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抽割積聚(腫塊)。」

㈢ 有沒有關於古代科技發明的書啊裡面有詳細操作的

李春 橋梁設計 605~617 趙州橋 李春—— 605~617 年,首創了在主拱圖上設小腹拱的敞肩式拱橋。有名的趙州橋就是他設計的。

丁緩 發明家 漢代 被中香爐、常滿燈、旋轉風扇 丁緩——漢代,在 180 年生於長安。發明的物品有被中香爐、常滿燈、旋轉風扇,有長安巧工之稱。

沈括 科學家 宋朝 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沈括—— 1031~1095 年,宋朝科學家,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蔡倫 62~121 紙 蔡倫—— 62~121 年,蔡倫採用樹皮、麻頭、破布、舊魚網為原料造紙成功。 105 年將此發明報皇帝。於 114 年被皇帝封為龍亭侯。當時人稱紙為蔡侯紙。 12 世紀,造紙術間接傳到歐洲。 13 世紀,蒙古人用蔡侯紙在波斯發行第一批紙幣。 14 世紀,朝鮮、越南、日本也開始使用紙幣。紙牌然後經由阿拉伯國家再傳到歐洲。

畢升 1041~1048 活字印刷術 畢升—— 1041~1048 年,中國北宋人。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杜詩 91~不祥 水力鼓風機 杜詩—— 91 年,河南人。首創了水力鼓風設備水排。即利用水力推動風扇鼓風。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鼓風機,比歐洲早了 1100 年。

浦元 三國時期 淬火技術 浦元—— 300 年,三國時期。首創淬火技術,使鋼刀堅而有彈性。

孫子 三國時期 孫子算經 孫子—— 300 年,乘余定理的起源一題為「物不知數」,寫了「孫子算經」一書系統論述了籌算記數制。

秦九韶 數學 1202~1247 創立解一次同餘式的「大 衍求一術」和求高次方程數值解的正負開方術 秦九韶—— 1202~1247 年,中國數學家。寫有《數書九章》,創立解一次同餘式的「大 衍求一術」和求高次方程數值解的正負開方術。

李治 數學 測園海鏡 李治——中國數學家,著有「測園海鏡」是中國第一本系統改述「天元術」的巨書。

沈括 宋朝 沈括發現用細線系在磁針的中央(指南針),並將其懸掛起來。經過觀察、發現,寫進了他的著作《夢溪筆談》中。以後人們把用磁鐵製作的針成為指南針,還有指南桌。 13世紀到東方玩的義大利人馬可、波羅見到了指南針,並把它傳到了歐洲。

墨子 公元前 400 年 提出光是直線傳播的論點 墨子——公元前 400 年,墨子一書論述了杠桿平衡,提出光是直線傳播的論點。

㈣ 中國創造發明國度 的書

推薦《中國:發明與發現的國度》
——讀一本好書,就是打開一扇觀察世界的窗

這是一本外國人寫的關於中國人的書,它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對人類文明的偉大貢獻。書作者羅伯特.坦普爾先生通過比較研究得出一個驚人結論:現代世界賴以建立的各種基本發現和發明,可能有一半以上源於中國,全世界都必須承認和尊重中國的貢獻。

此書的資料主要源自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著名生物化學家和科技史家李約瑟博士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在此十分有必要把李約瑟博士其人其書簡要介紹一下。李博士是位在生物化學方面頗有貢獻的生物化學家,但他為了解讀中國幾千年來的科學發展史,把他的後半生無私地投入了對中國科技發展史的研究,真可謂是科技戰線上的白求恩,他以一個傑出科學家公正的眼光和深邃的思想,系統地全面總結了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輝煌成果,肯定了中國古代發明對世界科技發展的巨大貢獻,他全力以赴,精心整理與研究中國古代豐富的科技遺產,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的那部尚未全部完成的科學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是他獻給中國人民的一份珍貴禮物,這是至今為止國內外尚無第二個人從事的一項偉大工程,他令我們國人汗顏。

他指出人類文明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現代科學技術是東西方文明互相結合的產物,而中國古代發達的科學技術正在逐步被人們遺忘,就是在我們中國大多數人也只知道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而對我們祖先在科學技術的發現與發明上居世界領先地位的史實卻知之甚少,中國古代的發明幾乎函蓋了現代科技發展的全部領域,這是我們必須向下一代要交代清楚的。

李博士的這套書規模空前,出齊達34冊2000餘萬字,是從浩如煙海的中國古代文獻中整理出來的珍寶,我相信除他之外大概不會有第二個人有這能力與毅力承擔起此項重任,他把我們中國人的事當作己任,真是可敬可佩。我們當代的青年人除專業人士之外,幾乎不可能去拜讀這部巨著,好在我們尊敬的羅伯特坦普爾先生為了使西方讀者對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有一個概括的了解,從李博士的書以及尚未出版的書稿中擷其精華編寫了一本《中國:發明與發現的國度》的科普書。從我國豐富多彩的科技遺產中,選出了在時間上和科技內容上居世界第一的一百個事例,圖文並茂地作了具體簡明扼要的介紹,它是世界人民了解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的一個窗口,也是中國年青一代了解祖先對世界科技發展貢獻的一個縮影。它內容豐富,通俗易懂,將科學性與趣味性融為一體很適合青少年閱讀,它以確鑿的史料和令人信服的證據,全面系統地對幾千年來的中國科學技術成就做了歷史的概括,極大地激發了我們的民族自尊性,激勵我們發奮圖強趕超現代科學技術領軍位置的信心。

為此書,著名科學家、國務委員、國家科委主任宋健為重版親筆題詞;著名科學家、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盧嘉錫為中譯本撰寫了序言。國家要富強,民族要振興,與這本書相比我們平時的一些說教多少有點顯得蒼白無力,我們要教育年青一代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那麼叫他們讀讀這本書吧。相信他們一定能從我們祖先輝煌的成就中得到鼓舞得到啟示。

★21世紀出版社《中國:發明與發現的國度》

㈤ 請推薦幾本中國科技史書

中國科技史 華覺明主編
華覺明
台灣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科技史料

北京 科學普及出版社

中國科技史探索 李國豪等 主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發明的國度 Fa Ming De Guo Du 中國科技史 = Inventive nati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
周瀚光, 1950-
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 zhong guo gu dai ke xue ji shu shi 主編楊金長
楊金長
北京 人民軍醫出版社

中國科學技術史 Zhong Guo Ke Xue Ji Shu Shi 盧嘉錫總主編 礦冶卷 韓汝玢, 柯俊主編
盧嘉錫
北京 科學出版社

㈥ 中國古代有哪些科學發明(除四大發明外)

石申 天文學 戰國時期 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 石申--戰國時期的天文學家,石申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西漢後,人們尊稱「天文」一書為「石氏星經」。書中標有 121 顆恆星的位置,書中還記有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運行及交食等情況。石申編制了最早的星表。並稱之「少陽」已認識到能自身發光。

劉焯 天文學 隋代 《皇極歷》 劉焯--隋代天文學家。創制了《皇極歷》,他首先考慮到了日、月視運動的不均勻性,創立了等間距二次差內插法。計算日月視運動的速度。同時他把差歲改為 75 年差一度。

一行 天文學 唐代 《大衍歷》 一行--唐代天文學家。他編制出一部新的歷法《大衍歷》,它包括十篇歷議,是古代非常先進的歷法。早在公元前 13 世紀,中國人以太陽和月亮運動為依據,創立了一種陰陽歷法。

楊忠輔 文學家 南宋時期 《統天歷》 楊忠輔--中國南宋時期天文學家。他創制了《統天歷》,他確定回歸年長度為 365.2425 日。並發現回歸年長度有消長現象。

洛下閎 天文學 漢代 赤道式儀器 洛下閎--中國漢代天文學家。改創了赤道式儀器,定下了赤道式渾儀的基本結構。

蘇頌 天文學 宋代 天象儀 蘇頌--中國宋代天文學家。和韓公廉合作製成了天象儀及水運儀象台,是中國古代第一架天象儀。有 8 人高,每層有門,一到時間門開,木人出來報時。(後面有漏壺和機械繫統)。

莘七娘 10 世紀 孔明燈,走馬燈 莘七娘——在10世紀時發明了松脂燈(孔明燈)作為打仗時的信號燈,這是中國人最早利用熱氣球。同時發明了走馬燈,這是航空燃氣渦輪的始祖。

裴秀 224~271 創立了繪制平面地圖的理論「制圖六體」 裴秀——在中國最早創立了繪制平面地圖的理論「制圖六體」。並繪制了《禹貢地域圖》。

馬鈞 機械設計 三國時代 龍骨水車(又叫翻車) 馬鈞——魏國人,傑出機械設計和創造家。三國時代創制了龍骨水車(又叫翻車),他能連續提水,灌溉用的水機具——桔槔。結構非常巧妙,有天下之名巧之稱

李春 橋梁設計 605~617 趙州橋 李春—— 605~617 年,首創了在主拱圖上設小腹拱的敞肩式拱橋。有名的趙州橋就是他設計的。

丁緩 發明家 漢代 被中香爐、常滿燈、旋轉風扇 丁緩——漢代,在 180 年生於長安。發明的物品有被中香爐、常滿燈、旋轉風扇,有長安巧工之稱。

沈括 科學家 宋朝 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沈括—— 1031~1095 年,宋朝科學家,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蔡倫 62~121 紙 蔡倫—— 62~121 年,蔡倫採用樹皮、麻頭、破布、舊魚網為原料造紙成功。 105 年將此發明報皇帝。於 114 年被皇帝封為龍亭侯。當時人稱紙為蔡侯紙。 12 世紀,造紙術間接傳到歐洲。 13 世紀,蒙古人用蔡侯紙在波斯發行第一批紙幣。 14 世紀,朝鮮、越南、日本也開始使用紙幣。紙牌然後經由阿拉伯國家再傳到歐洲。

畢升 1041~1048 活字印刷術 畢升—— 1041~1048 年,中國北宋人。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杜詩 91~不祥 水力鼓風機 杜詩—— 91 年,河南人。首創了水力鼓風設備水排。即利用水力推動風扇鼓風。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鼓風機,比歐洲早了 1100 年。

浦元 三國時期 淬火技術 浦元—— 300 年,三國時期。首創淬火技術,使鋼刀堅而有彈性。

孫子 三國時期 孫子算經 孫子—— 300 年,乘余定理的起源一題為「物不知數」,寫了「孫子算經」一書系統論述了籌算記數制。

秦九韶 數學 1202~1247 創立解一次同餘式的「大 衍求一術」和求高次方程數值解的正負開方術 秦九韶—— 1202~1247 年,中國數學家。寫有《數書九章》,創立解一次同餘式的「大 衍求一術」和求高次方程數值解的正負開方術。

李治 數學 測園海鏡 李治——中國數學家,著有「測園海鏡」是中國第一本系統改述「天元術」的巨書。

沈括 宋朝 沈括發現用細線系在磁針的中央(指南針),並將其懸掛起來。經過觀察、發現,寫進了他的著作《夢溪筆談》中。以後人們把用磁鐵製作的針成為指南針,還有指南桌。 13世紀到東方玩的義大利人馬可、波羅見到了指南針,並把它傳到了歐洲。

墨子 公元前 400 年 提出光是直線傳播的論點 墨子——公元前 400 年,墨子一書論述了杠桿平衡,提出光是直線傳播的論點。

㈦ 中國歷史上科學發明的心得

中國人都知四大發明,因此而津津樂道.但是,千百年已經過去,國人是否還有其他什麼值得誇耀的大發明呢?與此同時,在世界各地,改變人類歷史的大發明卻層出不窮,不計其數.例如:蒸汽機,電力,電燈,電腦,汽車,飛機,互聯網,等等.尤其是美國人和歐洲人改變世界的大發明真是數不勝數,大家是否看到他們因為自己國家的大發明而沾沾自喜,樂此不疲得到處宣揚呢?他們的大發明是不是也是同樣的屈指可數,就這四個呢?了解自己國家過去的光輝歷史,固然重要,但是死抱著過去,就會導致裹足不前,故步自封,自我麻痹.中國人的大發明不應該只有這四個,應該隨著歷史發展,不斷增加才對.所以四大發明的正確稱呼應該是四大古發明.

㈧ 中國古代八大科學名著是什麼

中國科學八大名著:《水經注》、《農政全書》、《九章算術》、《齊民要術》、《夢溪筆談》、《徐霞客游記》、《本草綱目》、《天工開物》。

1、《水經注》

《水經注》是古代中國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酈道元。

《水經注》因注《水經》而得名,《水經》一書約一萬余字,《唐六典·注》說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經注》看似為《水經》之注,實則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

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由於書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獻中很多散失了,所以《水經注》保存了許多資料,對研究中國古代的歷史、地理有很多的參考價值。

2、《農政全書》

《農政全書》成書於明朝萬曆年間,基本上囊括了中國明代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而其中又貫穿著一個基本思想,即徐光啟的治國治民的「農政」思想。貫徹這一思想正是《農政全書》不同於其他大型農書的特色之所在。

由於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積累了數千年的耕作經驗,留下了豐富的農學著作。先秦諸書中多含有農學篇章,其他的大型農書,無論是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還是元代王禎的《農書》,雖然是以農本觀念為中心思想,但重點在生產技術和知識,可以說是純技術性的農書。

3、《九章算術》

《九章算術》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數學專著,是《算經十書》中最重要的一種,成於公元一世紀左右。其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認為它是經歷代各家的增補修訂,而逐漸成為現今定本的,西漢的張蒼、耿壽昌曾經做過增補和整理,其時大體已成定本。

最後成書最遲在東漢前期,現今流傳的大多是在三國時期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劉徽為《九章》所作的注本。

該書內容十分豐富,全書總結了戰國、秦、漢時期的數學成就。同時,《九章算術》在數學上還有其獨到的成就,不僅最早提到分數問題,也首先記錄了盈不足等問題,《方程》章還在世界數學史上首次闡述了負數及其加減運演算法則。

它是一本綜合性的歷史著作,是當時世界上最簡練有效的應用數學,它的出現標志中國古代數學形成了完整的體系。

4、《齊民要術》

《齊民要術》大約成書於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時期,南朝宋至梁時期,中國傑出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一部綜合性農學著作,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專著之一,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

全書10卷92篇,系統地總結了六世紀以前黃河中下游地區勞動人民農牧業生產經驗、食品的加工與貯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詳細介紹了季節、氣候、和不同土壤與不同農作物的關系,被譽為「中國古代農業網路全書」。

5、《夢溪筆談》

《夢溪筆談》,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國自然科學、工藝技術及社會歷史現象的綜合性筆記體著作。該書在國際亦受重視,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評價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據現可見的最古本元大德刻本,《夢溪筆談》一共分30卷,其中《筆談》26卷,《補筆談》3卷,《續筆談》1卷。全書有十七目,凡609條。內容涉及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各個門類學科,其價值非凡。

書中的自然科學部分,總結了中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科學成就。社會歷史方面,對北宋統治集團的腐朽有所暴露,對西北和北方的軍事利害、典制禮儀的演變,舊賦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較為詳實的記載。

6、《徐霞客游記》

《徐霞客游記》是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創作的一部散文游記,在原稿的基礎之上,王忠紉手校、季夢良續成稿本,成書於崇禎十五年(1642年)。

《徐霞客游記》主要按日記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間旅行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做了詳細記錄。

《徐霞客游記》是系統考察中國地貌地質的開山之作,同時也描繪了中國大好河山的風景資源,此外優美的文字也使之成為文學佳作,在地理學和文學上都有著重要的價值。

7、《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時珍(東璧)撰於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萬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書採用「目隨綱舉」編寫體例,故以「綱目」名書。以《證類本草》為藍本加以變革。序例(卷1、2)相當於總論,述本草要籍與葯性理論。

卷1「歷代諸家本草」,介紹明以前主要本草41種。次輯錄明代以前有關葯物氣味陰陽、五味宜忌、標本陰陽、升降浮沉、補瀉、引經報使、各種用葯禁忌等論述,其中又以金元諸家之論居多。

卷3~4為「百病主治葯」,沿用《證類本草》「諸病通用葯」舊例,以病原為綱羅列主治葯名及主要功效,相當於一部臨證用葯手冊。卷5~52為各論,收葯1892種,附圖1109種。其總例為「不分三品,惟逐各部;物以類從,目隨綱舉。」

其中以部為「綱」,以類為「目」,計分16部(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蟲、鱗、介、禽、獸、人)60類。各部按「從微至巨」、「從賤至貴」,既便檢索,又體現出生物進化發展思想。部之下為60類,各類中常將許多同科屬生物排列在一起。

各葯「標名為綱,列事為目」,即一葯名下列8個項目(即「事」)。其中「釋名」列舉別名,解釋命名意義;「集解」,介紹葯物出產、形態、採收等;「辨疑」(或「正誤」),類集諸家之說,辨析糾正葯物疑誤。

「修治」,述炮炙方法;「氣味」、「主治」、「發明」,闡述葯性理論,提示用葯要點,其下每多作者個人見解;「附方」,以病為題,附列相關方劑。

8、《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書收錄了農業、手工業,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葯、紡織、染色、制鹽、採煤、榨油等生產技術。

《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網路全書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

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國科技史料中保留最為豐富的一部,它更多地著眼於手工業,反映了中國明代末年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生產力狀況。

㈨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重大的科學發明影響了世界

蒸汽機(1712年)1698年托馬斯塞維利、1712年托馬斯紐科門和1769年詹姆斯瓦特製造了內早期的工業蒸容汽機。蒸汽機的出現曾引起了18世紀的工業革命。蒸汽機的發展在20世紀初達到了頂峰,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動機。它具有恆扭矩、可變速、可逆轉、運行可靠、製造和維修方便等優點,因此曾被廣泛用於電站、工廠、機車和船舶等各個領域中,特別在軍艦上成了當時唯一的原動機。後來,才逐漸讓位於內燃機和汽輪機等。

㈩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三大發明(台灣書上寫)

中國是1040年,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
韓國是1377年,金屬活字印刷
歐洲是年,鉛字的活字印刷

韓國的說法已經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承認,並將之編入小學課本以傳後世。

台灣是否也寫入課本,不清楚,如果寫入了,也不稀奇,畢竟韓國已經得到國際認可。

當然,中國依然可以說活字印刷是我們發明的,但金屬字或者鉛字的活字印刷,確實不屬於中國。

1

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印刷方法,使用可以移動的金屬或膠泥字塊,用來取代傳統的抄寫,或是無法重復使用的印刷版。

最早的活字印刷大約在1040年出現,當時的中國人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用於取代雕版印刷術。與畢升同時代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具體記載。但以泥塑的方式製作活字,技術並未成熟而不適於實用,故僅有很少數量的書籍以活字進行印刷,且多由官方付印,並未對於中國及其他地區的印刷造成實質影響。畢升的發明在中國常被稱為「古代中國四大發明」之一。

1440年左右,約翰內斯·古騰堡將當時歐洲已有的多項技術整合在一起,發明了鉛字的活字印刷,很快在歐洲傳播開來,實質上推進了印刷形成工業化。鉛字印刷術隨著西方傳教士於19世紀傳到中國並流行開來。古騰堡所發明的鉛字,實際上同時含有鉛、錫與銻。

2002年到2005年,中國印刷博物館研究室根據《夢溪筆談》的記載,研製出了可以實際使用的泥活字,證實了泥活字的可行性。

因為活字合金含有鉛等對人體有害的金屬、使用麻煩以及工藝上的不足,在電腦排版流行以後,逐漸消聲匿跡。

2

韓國:是活字印刷術的起源國?

2006年10月24日 來源:北京青年報

「從《直指》到U書」——韓國高舉兩把文化利劍,外加1500萬歐元的巨額入場費,以「古典與現代完美結合」的新穎形象呈現在法蘭克福國際書展的主賓國前台。然而,為何諸多國際知名書商依然望「韓流」而卻步呢?

走進國際書展的主賓國會館,彷彿進入了一片後現代風格的遠古藝術叢林。盡管大廳中央的石墓林懾人心魄,極具驚悚效應,設計者的獨到匠心還是令人暗自稱奇 。18根仿石器時代的石墓碑柱烘托出歷史氛圍,白牆上閃現出一排白光靈動的警句:「超越時代——渾然不覺。」

在石墓林中走讀「1377年,世界上發生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韓國方面的答案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金屬活字本——《白雲和尚抄錄佛祖直指心體要節》(簡稱《直指》)誕生了,這比德國人古登堡的四十二行聖經還要早78年。

自認為一直站在日本、中國文化陰影里的韓國,此次便是高舉著 「活字印刷術起源國」的尚方寶劍,一路劈開路障,順利登上全球最大書展主賓國的舞台,在數萬觀眾的集體記憶里刻上烙印。

然而,「金屬活字印刷」一直是中韓兩國之間共同爭奪的古代科學專利。北宋時期,平民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但在韓國學者看來,畢升只有奇思妙想,所造活字並不適用,很快便被束之高閣。中方專家引用《夢溪筆談》、《造活字印書法》等歷史文獻中的相關資料反唇相譏,要求韓國學界匡正視聽、還歷史本來面目。近年來,韓國政府對《直指》表現出異乎尋常的重視,進行了超大規模的宣傳,並爭取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承認,確立了《直指》的世界元老地位,並將之編入小學課本以傳後世。

於是,韓國,確切地說——南韓,昨天還委屈地隱身於中、日兩位芳鄰的光環之下,今天就儼然成了人類書籍印刷的指路人。另據史書記載,公元1443年,精通儒學的韓世宗李祹命令集賢殿學士創立了由11個母音和14個輔音組成的表音字母。這種文字三年後頒布時被稱為「訓民正音」,在此之前,幾乎所有的高麗王朝歷史、典章、文藝、科技書籍都使用漢字記載。據展會負責人介紹,正是因為韓語字母「一天之內即可學會」,韓國的文盲率幾乎為零。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書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