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黃旭華創造

黃旭華創造

發布時間:2021-06-09 11:37:52

⑴ 簡要評價黃旭華是一個怎樣的共產黨員

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卻把名利看得淡如水,是中國知識分子最優秀的一群,是魯迅先生所講的——「中國的脊樑」。 他為祖國做貢獻而默默無聞的人,祖國和人民不會忘記。核潛艇,一旦結緣就是一生。沒條件創造條件,搞科研不等不靠。愛崗敬業,以身試險開先例。傳道育人 當好「場外指導」。黃旭華寄語青年一代,高精尖是買不來、求不來的,只能立足國內、自力更生。他希望年輕人勤於奮斗,勇於創新,敢於擔當,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⑵ 與其對家人隱姓埋名相比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10日上午,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召開。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院士、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曾慶存院士,獲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黃旭華,我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總設計師,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

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隱姓埋名30年,用算盤打出核心數據
資料圖:黃旭華手捧潛艇模型(2016年12月20日攝)。 新華社記者 熊琦 攝

1958年,中國核潛艇工程正式立項;1970年,中國第一艘魚雷攻擊型核潛艇下水;1974年,中國第一艘核潛艇「長征一號」,正式列入海軍戰斗序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5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隱姓埋名30年,用算盤打出核心數據
資料圖:中國第一艘核潛艇

不到13年的時間,中國創造了一個奇跡。而這個奇跡背後,是一個「赫赫無名」的人——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

神秘「失聯」三十年,父親直到去世也未能再見他一面

1926年,黃旭華出生於廣東汕尾,上小學時,正值抗戰時期,家鄉飽受日本飛機的轟炸。這位海邊少年就此立下報國之願。

高中畢業後,黃旭華同時收到中央大學航空系和上海交通大學造船系錄取通知。在海邊長大的黃旭華選擇了造船。

新中國成立初期,掌握核壟斷地位的超級大國不斷施加核威懾。

上世紀50年代後期,中央決定組織力量自主研製核潛艇。黃旭華有幸成為這一研製團隊人員之一。

1957年元旦,在正式執行任務前,黃旭華回到闊別許久的老家。63歲的母親再三囑咐道:「工作穩定了,要常回家看看。」

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隱姓埋名30年,用算盤打出核心數據
資料圖:黃旭華全家福

但是,此後30年時間,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麼,父親直到去世也未能再見他一面。

1986年底,兩鬢斑白的黃旭華再次回到廣東老家,見到93歲的老母親。他眼含淚花說:「人們常說忠孝不能雙全,我說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與對家人隱姓埋名相比,黃旭華的愛人李世英承擔了更大壓力。忙時,黃旭華一年中有10個月不在家。結婚8年後結束兩地分居,李世英才知道丈夫是做什麼的。

靠玩具模型「起家」,用算盤打出核潛艇的核心數據

核潛艇誕生於1954年,這一年美國「鸚鵡螺號」核潛艇首次試航。1957年,蘇聯第一艘核潛艇下水。當時有一個說法來描述核潛艇的續航能力:一個高爾夫球大小的鈾塊燃料可以讓潛艇航行6萬海里,如果用柴油作燃料,則需近百節火車皮的柴油。

為打破美蘇等國的核潛艇技術壟斷,1958年,主管科學技術工作的軍委副主席聶榮臻向中央建議,啟動研製導彈核潛艇。

中央批准後,1958年,以黃旭華為代表的29人團隊,在一個秘密的小島上,拉開中國核潛艇建造的序幕。而當時,這支隊伍中,甚至沒有一個人見過核潛艇長什麼樣。

20世紀50年代末的中國,沒有一個人真正懂得核潛艇,也沒有任何參考資料。面對西方嚴密的科技封鎖,黃旭華和同事們大海撈針,從浩瀚的報紙雜志中搜尋所有和核潛艇相關的資料。

在沒有任何參考資料的條件下,黃旭華和同事們大海撈針一般從國外的新聞報道中搜羅有關核潛艇的只言片語,用算盤和計算尺去計算核潛艇上的大量數據。

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隱姓埋名30年,用算盤打出核心數據
資料圖:研發核潛艇時用的算盤

除了用算盤計算數據,他們還採取用秤稱重的方法:要求所有上艇設備都要過秤,安裝中的邊角余料也要一一過秤。幾年的建造過程,天天如此,使核潛艇下水後的數值和設計值幾乎吻合……

為了保證計算的准確,研製人員分成兩三組,分別單獨進行計算,出現不同結果重新再算,直到得出一致的數據。

當時,正好有兩個人,一個從美國、一個從中國香港,帶回兩個美國「華盛頓號」導彈核潛艇的兒童玩具模型。玩具很模擬,板子可以掀開,掀開後裡面密密麻麻的設備。「我們高興極了,把它們裝了拆拆了裝,發現這兩個模型的具體情況跟我們收集來的資料匯成的美國核潛艇總體一樣。我們就有信心了。」黃旭華說。

世界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做深潛試驗的第一人

1988年,我國核潛艇研製迎來了第一次極限深潛試驗。

深潛試驗追求的是極限下潛,將下潛到設計的極限深度,這個深度預示著危險。有美國「長尾鯊」號核潛艇深潛遇難的前車之鑒,為確保這次深潛不出意外,各有關單位做好了充足准備。然而,准備工作越充分、越周全,參試人員的精神壓力也越大。

試驗前,核潛艇總體建造廠為參試同志拍了「生死照」,以防萬一失敗後做個「最後的留念」。參試的年輕艇員滿腔熱血,有的甚至寫好了遺書。

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隱姓埋名30年,用算盤打出核心數據
資料圖:深潛歸來合影

看到這個情況,年過花甲的黃旭華立即作出一個驚人的決定:親自參與深潛!

核潛艇的總設計師親自參與深潛,這在世界上尚無先例。單位領導得知後,勸黃旭華不要親自深潛,但黃旭華卻堅持參加。他說:「深潛不是冒險,我對它有信心。而且,萬一還有哪個環節疏漏了,我在下面可以及時協助艇長判斷和處置。」

事實證明,一代核潛艇的設計、建造都達到了預期。中國人民海軍潛艇史上首個深潛紀錄由此誕生,中國核潛艇的總設計師隨同首艇一起深潛也成為佳話。

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隱姓埋名30年,用算盤打出核心數據
資料圖:黃旭華深潛歸來

年逾六旬的黃旭華成為全世界第1位參與極限深潛試驗的核潛艇總設計師。這次深潛試驗,黃旭華的眼底、耳朵和牙齦都因承受壓力過大而滲出了血……

正是憑著這樣的奉獻精神,黃旭華和團隊於1970年研製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1970年12月26日,當凝結了成千上萬研製人員心血的龐然大物順利下水,黃旭華禁不住熱淚長流。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的偉大誓言,新中國用了不到一代人的時間就實現了!

幾十年來,黃旭華言傳身教,培養和選拔出了一批又一批技術人才。作為中船重工第七一九研究所名譽所長,直到今天,90多歲的黃旭華仍然會准時出現在辦公室,為年輕一代答疑解惑、助威鼓勁……

⑶ 黃旭華被稱為中國核潛艇之父,他對於如今的中國具有怎樣的重大意義

他的成就開拓了中國核潛艇的研製領域,使中國的綜合國力提升,也為祖國增添了很多科學技術。黃旭華是著名的船艦設計專家,也是核潛艇設計專家,1924年生於廣東省海豐縣。這位中國工程院院士,通過一生的努力和奮斗,給中國帶來了無上的榮譽。

一、黃旭華

黃旭華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也是湖北省科協榮譽委員,曾經擔任中國船舶重工公司719研究所副總工程師以及核潛艇工程副總設計師。他被人們稱為中國核潛艇之父,長期從事核潛艇的研製工作,開創了中國核潛艇的研製領域,是第一代中國核動力潛艇研製的創始人之一。他的一生為中國核潛艇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也完成了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和導彈核潛艇的研製,2014年也被評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

時代有驚濤駭浪,黃旭華挺起胸膛,帶來無聲的力量。他就是中國無數優秀知識分子中的一員,也是中國的脊樑。

⑷ 從年逾九旬仍在工作的黃旭華身上,我們可以學到怎樣的人生信條

從年逾九旬仍在工作的黃旭華身上,我們可以學到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盡職盡責,舍己為人,大公無私的人生信條,並且我們也應該以這樣的信條來約束自己,他是我們的榜樣。

⑸ 感謝核潛艇的出現(黃旭華)

我國早就有了核潛艇,但比俄美差點
一、首航(以前東西有了,但不出去)
1987年12月31日,中國海軍核潛艇首次遠航訓練獲得圓滿成功。潛艇部隊的全體官兵駕駛著核潛艇,在遼闊的海洋上完成各項訓練任務,創造了中國海軍潛艇水下航行時間最長、航程最遠、平均中國核潛艇航速最高的記錄。參加這次遠航訓練的核動力潛艇,是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全部機械和設備都是國產。它具有續航能力大、航行速度高、潛航時間長、隱蔽性能好等特點,是中國海軍史上的里程碑。
二、第一代艇
中國核潛艇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自行上馬以來,確實經歷了極為坎坷的發展歷程。中國首先發展的是核動力攻擊潛艇,首艘下水於70年,當時的名稱為『長征一號』,國內稱為091型,國外稱為『漢』級。
三、類型簡介
1、091型攻擊核潛艇-漢級
「漢」級(091型)攻擊型核潛艇是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SSN),共五艘,舷號:401、402、403、404、405 .
2、092型彈道導彈核潛艇-夏級
中國推出的第一種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092,北約代號「夏」級,1978年動工,1981年4月下水,1983年8月交付海軍使用,共4艘。
3、093型攻擊核潛艇-商級
裝設了最新型的極低頻通訊天線和激光衛星通信接收裝置,可以在遠洋深海隨時與基地保持通信聯系。使用了中國最型研製成功的核潛艇用微光夜視CCD一體不穿透殼體潛望鏡。首次應用了中國自研的核潛艇用七葉大側斜漿,其安靜性和推進效率都有明顯提高。特別是中國首次在核潛艇上應用橡膠消聲瓦取得成功,該級艇主要的特點是噪音小、隱蔽性強、機動性好、生存率高、導彈射程遠、高科技含量大等特點。
4、094型彈道導彈核潛艇-晉級
094彈道導彈核潛艇是在093型的基礎上放大改進而來的,指揮台圍殼後的武器是大名鼎鼎的『巨浪-2』型戰略彈道導彈,這是中國二次核反擊力量的中堅,共16枚射程11000公里,每枚可以載分導式核彈頭3-6枚,載三枚時是大當量彈頭,載6枚時是相對小當量彈頭。每艘核潛艇就具有攜載96枚核彈頭的能力,可以攻擊96個不同的目標,一艘就相當於092型『夏級的八艘。從整體上來看,低噪音高機動的094型潛艇可以在同樣出色的093型核潛艇的伴隨下,具有自由出入太平洋中心地帶的可能,再配上遠射程的『巨浪-2』型導彈,完全可以覆蓋地球的任何角落。
四、力量象徵
在台海危機中,中國海軍的核潛艇真正顯示了其是國家威懾力量的象徵(青島港我核潛艇突然失蹤,迫使美航母編隊遠離台灣200公里)。事實上,中國正是由於先後有了原子彈、核潛艇,才在國際上奠定了自己的大國地位,才在國際事務中,取得了舉足輕重的發言權。
最高機密的09工程:1958年6月27日,中國最高層批准了國防工業委員會"關於研製導彈原子潛艇"的絕密報告。在聶榮臻元帥的主持下,中國開始了研製核潛艇的艱難歷程。
1970年12月26日,中國的第一艘攻擊型核潛艇建造完畢下水。
1983年8月,中國自行研製、建造的第一艘戰略導彈核潛艇正式服役。
1988年9月27日,中國的戰略導彈核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獲得圓滿成功,震動了世界。
這意味著中國的戰略導彈可以在任何海域、任何時刻,打到世界的任何角落。中國從此擁有了自己的海上核反擊力量。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第5個擁有核潛艇水下發射戰略導彈能力的國家!
目前中國有091級3艘(建造5艘,2艘退役),092級4艘(1艘因事故報廢)、093級4艘、094級6艘。

⑹ 看《2015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有感作文600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感動中國》觀後感記敘文 初一 1000字有這樣一群人,默默無聞,他們為自己夢想奉獻出了自己的青春,為了中國的夢想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他們,就是這樣一群人, 感動了中國,也感動了全世界 。他在忙碌,為了核潛艇而忙碌,在那個沒有計算機,沒有電腦的情況下,他創造了奇跡,做出了核潛艇,從五米,到十米,二十米,三十年,核潛艇的名字無人知曉,三十年,他的名字連家人都差點淡忘,他就是黃旭華。核潛艇的重要性,是我們所無法想像的。核潛艇在軍事戰爭中,因為其強大的續航性備受關注。在一些國家的軍事思想中,核潛艇是應對核動力航空母艦的最有力武器。作為戰略打擊力量,核潛艇可以裝備帶核彈頭的彈道導彈或巡航導彈。核潛艇是一國潛艇中的戰略力量,彈道導彈核潛艇(也稱戰略核潛艇)為當前軍事理念中軍事核能「三位一體」中海基核力量的主要實現形式。中國是第三個製造和潛艇成功的國家,這不僅是中國實力的體現,更是中國的驕傲,它不僅僅加強了中國軍隊攻擊力,讓對方膽顫,更是精神上的一劑良葯。黃旭華創造了核潛艇,帶給中國莫大的希望,而他,一心想著祖國,與家庭的聯系也漸漸少了,連父親去世,他也沒能回家看父親最後一面……他不能告訴家人自己是干什麼的,直到三十年之後,他的秘密才得為人知。祖國的名字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裡,他,為了祖國,不曾迷茫,沒有絲毫的猶豫,青春,年華,全全獻給了祖國。他的名字從幾十年前就印在了歷史的史冊里,卻到今天才刻入人們心田。他,感動的不僅是中國,更是全亞洲,全球,全世界!生命如此短暫,他卻在如此短暫的時光里創造了偉大!讓我們歌頌他,贊揚他,他值得我們去歌頌,去贊揚!《感動中國》中這樣評價他:試問大海碧波何為以身許國,青絲化作白發,依舊鐵馬冰河,磊落平生無限愛,盡付無言高歌。他自己這樣評價自己:花甲痴翁,志探龍宮,驚濤駭浪,樂在其中。對於我們來說,黃旭華的做法是偉大的,可對於黃旭華來說,為祖國奉獻出自己的力量,是快樂的,黃旭華常提到列寧的一句話:讓血一滴一滴的流。黃旭華就做到了這一點。他從年輕上完大學開始,就在製造核潛艇,直到現在,他還在改進自己的核潛艇,他為了核潛艇,自己的血正在一滴一滴慢慢流,流走了青春,流走了一生最美的年華,為了黨和祖國,為了核潛艇,他義無反顧,他無所顧忌,一生只為核潛艇,一生只為了黨和祖國。這是身為共產黨員的一份責任,他的血在流,但流出的是熱血,在身體里沸騰的也依然是熱血!他說,因為工作需要,這就是共產黨員,應該這樣子做,沒有什麼特殊的要求。這是發自內心的話語,沒有任何猶豫和停頓,他是偉大的,是令人欽佩的!

⑺ 十大感動中國人物平涼市看了之後有何感想作文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感動中國》觀後感
有這樣一群人,默默無聞,他們為自己夢想奉獻出了自己的青春,為了中國的夢想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他們,就是這樣一群人, 感動了中國,也感動了全世界 。他在忙碌,為了核潛艇而忙碌,在那個沒有計算機,沒有電腦的情況下,他創造了奇跡,做出了核潛艇,從五米,到十米,二十米,三十年,核潛艇的名字無人知曉,三十年,他的名字連家人都差點淡忘,他就是黃旭華。核潛艇的重要性,是我們所無法想像的。核潛艇在軍事戰爭中,因為其強大的續航性備受關注。在一些國家的軍事思想中,核潛艇是應對核動力航空母艦的最有力武器。作為戰略打擊力量,核潛艇可以裝備帶核彈頭的彈道導彈或巡航導彈。核潛艇是一國潛艇中的戰略力量,彈道導彈核潛艇(也稱戰略核潛艇)為當前軍事理念中軍事核能「三位一體」中海基核力量的主要實現形式。中國是第三個製造和潛艇成功的國家,這不僅是中國實力的體現,更是中國的驕傲,它不僅僅加強了中國軍隊攻擊力,讓對方膽顫,更是精神上的一劑良葯。黃旭華創造了核潛艇,帶給中國莫大的希望,而他,一心想著祖國,與家庭的聯系也漸漸少了,連父親去世,他也沒能回家看父親最後一面……他不能告訴家人自己是干什麼的,直到三十年之後,他的秘密才得為人知。祖國的名字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裡,他,為了祖國,不曾迷茫,沒有絲毫的猶豫,青春,年華,全全獻給了祖國。他的名字從幾十年前就印在了歷史的史冊里,卻到今天才刻入人們心田。他,感動的不僅是中國,更是全亞洲,全球,全世界!生命如此短暫,他卻在如此短暫的時光里創造了偉大!讓我們歌頌他,贊揚他,他值得我們去歌頌,去贊揚!《感動中國》中這樣評價他:試問大海碧波何為以身許國,青絲化作白發,依舊鐵馬冰河,磊落平生無限愛,盡付無言高歌。他自己這樣評價自己:花甲痴翁,志探龍宮,驚濤駭浪,樂在其中。對於我們來說,黃旭華的做法是偉大的,可對於黃旭華來說,為祖國奉獻出自己的力量,是快樂的,黃旭華常提到列寧的一句話:讓血一滴一滴的流。黃旭華就做到了這一點。他從年輕上完大學開始,就在製造核潛艇,直到現在,他還在改進自己的核潛艇,他為了核潛艇,自己的血正在一滴一滴慢慢流,流走了青春,流走了一生最美的年華,為了黨和祖國,為了核潛艇,他義無反顧,他無所顧忌,一生只為核潛艇,一生只為了黨和祖國。這是身為共產黨員的一份責任,他的血在流,但流出的是熱血,在身體里沸騰的也依然是熱血!他說,因為工作需要,這就是共產黨員,應該這樣子做,沒有什麼特殊的要求。這是發自內心的話語,沒有任何猶豫和停頓,他是偉大的,是令人欽佩的!

⑻ 中國核潛艇之父到底是彭士祿還是黃旭華

彭士祿,黃旭華都可以稱為中國核潛艇之父,而且兩位都是海豐人!作為老鄉,我們由衷的敬佩!

⑼ 」最高科技獎「自成立後,誰獲得過這個榮譽

能獲得最高科技獎的人都是在科技領域做出卓越貢獻的人。自2000年設立最高科技獎以來,有一批又一批優秀的科學家獲得這個獎項。

2004年沒有人獲得。

2005年獲得的是葉篤正和吳孟超。

葉篤正是我國著名的氣象學家,他具有開闊的視野和偉大抱負,把我國氣象研究領域做到極致。另外,他還提出了天氣預報系統,讓百姓生活更加便利。

吳孟超,醫者仁心。他是肝膽外科的奠基者。身為一名醫者,他專心於醫學方面的研究,從他得手中重燃了無數人的生命,他在醫學方面做出的貢獻令人無限敬佩。

2006年獲得的是李振聲。

李振聲,被譽為"中國小麥遠緣雜交之父"。袁隆平發明了雜交水稻,而他開創了小麥的遠緣雜交。小麥雜交本就不易,遠緣雜交更是困難重重,而李振聲做到了。

2007年獲得的是閔恩澤和吳征鎰。

閔恩澤,被譽為我國"催化劑之父",在煉油方面催化劑的研究,大大提高了煉油的效率。石油是一個國家重要的資源,而煉油是開創資源的通道,閔恩澤使得這條通道更加便利。

吳征鎰是我國著名的植物學家。他與草木相伴,給我們留下了大量豐富的資料。對於草木的研究是一件不易的事,畢竟中國草木如此之多,但吳征鎰卻毫不覺得厭倦,全身心投入到其中,以此為樂,這正是科學家的精神。

2008年獲得的是王忠誠和徐光憲。

王忠誠在腦血管造影領域做出了貢獻。人腦是一個復雜的地方,很多疾病都發生在腦血管,腦血管造影技術使得很多的這方面的病症都可以診斷出來,這一研究可謂是讓更多了有了治癒的希望。

徐光憲被譽為"中國稀土之父"。重稀土的分離是一件極為不易的事,成本高操作復雜,而徐光憲提出的串級萃取分離技術使得重稀土的分離更加漸變,這項技術的提出,讓我國成為一個稀土大國。

閱讀全文

與黃旭華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