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錶是誰發明的
手錶的普及化要推遲至二十世紀初。在1904年,經營珠寶的法國商人劉易斯·弗朗索瓦·卡地亞(Louis Francois Cartier), 由於身為飛行員的好友Alberto Santos-Dumont向卡地亞投訴, 當駕駛飛機時要把懷表從口袋裡拿出來十分困難,希望他協助解決這問題,以便在飛行途中也能看到時間。
因此卡地亞便想出了用皮帶及扣,將懷表綁在手上的方法,以解決好友的難題。 而這種綁在手上的懷表,就是現今的手錶。
1911年卡地亞正式將這種形式的鍾表商業化,推出了著名的Santos手錶。自此以後,手錶便開始普及。
而經歷一個世紀的改進,手錶由手動/自動上發條的形式、到石英、電子等單純只有顯示時間功能, 及混合了較簡單其它功能,例如計時、月相、量度脈搏,到現代出現混合了更復雜功能電子手帳、MP3、手機等的手錶出現。
而部份手錶亦同時變成了手飾的一種,重點已不在顯示時間,而在於其設計、品牌、材質(如貴金屬及鑽石)等之上。
2. 時間是誰發明的表又是誰發明的
時間是人類用以描述物質運動過程或事件發生過程的一個參數,確定時間,是靠不受外界影響的物質周期變化的規律。例如月球繞地球周期,地球繞太陽周期,地球自轉周期,原子震盪周期等。愛因斯坦說時間和空間是人們認知的一種錯覺。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從一個起點處開始,這也是時間的起點。
公元1300年以前,人類主要是利用天文現象和流動物質的連續運動來計時。例如,日晷是利用日影的方位計時;漏壺和沙漏是利用水流和沙流的流量計時。
東漢張衡製造漏水轉渾天儀,用齒輪系統把渾象和計時漏壺聯結起來,漏壺滴水推動渾象均勻地旋轉,一天剛好轉一周,這是最早出現的機械鍾。北宋元祜三年(1088)蘇頌和韓公廉等創制水運儀象台,已運用了擒縱機構。
1350年,義大利的丹蒂製造出第一台結構簡單的機械打點塔鍾,日差為15~30分鍾,指示機構只有時針;1500~1510年,德國的亨萊思首先用鋼發條代替重錘,創造了用冕狀輪擒縱機構的小型機械鍾;1582年前後,義大利的伽利略發明了重力擺;1657年,荷蘭的惠更斯把重力擺引入機械鍾,創立了擺鍾。
1660年英國的胡克發明游絲,並用後退式擒縱機構代替了冕狀輪擒縱機構;1673年,惠更斯又將擺輪游絲組成的調速器應用在可攜帶的鍾表上;1675年,英國的克萊門特用叉瓦裝置製成最簡單的錨式擒縱機構,這種機構一直沿用在簡便擺錘式掛鍾中。
1695年,英國的湯姆平發明工字輪擒縱機構;1715年,英國的格雷厄姆又發明了靜止式擒縱機構,彌補了後退式擒縱機構的不足,為發展精密機械鍾表打下了基礎;1765年,英國的馬奇發明自由錨式擒縱機構,即現代叉瓦式擒縱機構的前身;1728~1759年,英國的哈里森製造出高精度的標准航海鍾;1775~1780年,英國的阿諾德創造出精密表用擒縱機構。
18~19世紀,鍾表製造業已逐步實現工業化生產,並達到相當高的水平。20世紀,隨著電子工業的迅速發展,電池驅動鍾、交流電鍾、電機械表、指針式石英電子鍾表、數字式石英電子鍾表相繼問世,鍾表的日差已小於0.5秒,鍾表進入了微電子技術與精密機械相結合的石英化新時期。
3. 表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表究竟是誰首先製造出來的,是在哪兒首先製造出來的,這個問題的答案眾說紛紜。惟一可以確定的是這個天才的發明最初是由於人們對方便、准確計時的需要。 技術的不斷演進,今天的手錶工藝的精密和復雜似乎已經接近極致:雙時間顯示、時區顯示、萬年歷、儲能、抗震、防水、抗磁場、氣壓顯示、高度顯示……功能已經不足以左右我們對表的選擇。那麼決定性的因素是什麼?是精湛的工藝?是使用的珍貴的原料?是匠心獨具的設計? 「給我看一看你的表,讓我告訴你你是誰」日內瓦最年輕的鍾表大師弗蘭克·繆勒如是說。今天,我們對表的選擇,更多的跳脫於計時之外,它融入我們的生活中,表達我們的生活方式,成為我們個性和品位的一部分。 一隻完美的表是科學與藝術的結晶,融合理性與感情。當我們選擇時,我們看重品牌的影響力,因為品牌是一種技術的保障,而其中所蘊涵的人文背景、技術特性,在某個時刻足以表達自我,成為生活態度的一部分。 瑞士名表檔案 最初的手錶製造一直是英國人和法國人的天下。 早於16世紀,一些法國基督教新教徒為逃避宗教迫害,隱居於瑞士山區上千米海拔的山谷。那裡人跡稀少,湖泊環繞,叢林聳立,漫長的隆冬令人咋舌,屋頂均以金屬物料覆蓋以抵禦風暴。他們擅長製造機械裝置,為了生計,他們一面堅守信仰,一面發展手工技巧。在幽閉的自然環境和漫長的嚴冬中,他們的手制鍾表工藝日益精湛。到了19世紀時,瑞士的製表技藝已經成為個中翹楚,世界其他地區望塵莫及。 或許這只是個關於鍾表的神話,但瑞士人對鍾表製造的熱情,對完美技術的執著,對傳統價值和個性的堅持,對美學和實用的精雕細刻,令瑞士手錶成為一派生活方式的象徵。今天的瑞士鍾表,依舊是優質鍾表的代名詞。 瑞士:策動鍾表的最經典與最流行 百達翡麗 PATEK PHILIPPE 維多利亞女王、沃爾特迪斯尼、愛因斯坦有什麼共同點:有名、有錢,而且都戴百達翡麗。1851年在日內瓦誕生的百達翡麗等於車中的勞斯萊斯,1932年推出的卡拉特拉瓦珍品系列一直是最受歡迎的設計。 勞力士 ROLEX 勞力士商標1908年注冊。1926年問世的蚝式表解決了困擾手錶製造的防水防塵問題,一年後,伴隨人類首次成功渡過英吉利海峽,勞力士蚝式表的堅實耐用揚名全球。其後蚝式表也向華貴典雅演變,成為商業巨子及卡拉揚、多明戈等藝術家的摯愛。 愛彼AUDEMARS PIGUETP 1875年誕生的愛彼表,不斷創造出世界上功能最多的手錶,且皆由手工精製,還在每塊愛彼表的背面刻上工匠的名字。1972年推出的皇家橡樹Royal Oak更是它的傳奇之作,是高檔運動表流行之風的開創者。 江詩丹頓 VACHERON CONSTANTIN 江詩丹頓成立於1755年,為世界最古老的鍾表製造廠之一。江詩丹頓擅長復雜機械表的製造,每個新產品問世,全球限量出產500隻。「最小批量,最優質量,最高買價」一直是江詩丹頓的經營戰略。 芝柏GIRARD PERREGAUX 1791年創立的芝柏表,它是當今瑞士極少數具備獨立開發表芯及生產原裝表能力的表廠之一。1860年芝柏表廠設計完成世界上首隻三金橋陀飛輪懷表。1991年,芝柏將直徑45毫米的三金橋陀飛輪懷表縮製成2.86毫米的腕錶,其精密復雜的構造,象徵芝柏工藝的極致境界。
4. 誰發明了鍾表
鍾表,也是由中國人在900多年前的北宋時期發明的。世界著名的鍾表大師、香港鍾表歷史學家矯大羽說,經過數年的努力和求證,他提出的「中國人開創了鍾表史」這一觀點,已被世界鍾表界認可。 矯大羽說,中國古代有日晷、水鍾、火鍾、銅壺滴漏等,這只能算是古人的計時器。沒有嘀嗒嘀嗒的鍾表聲,都不能稱作鍾表。到了1090年,北宋宰相蘇頌主持建造了一台水運儀象台,每天僅有一秒的誤差。而且,它有擒縱器,正是擒縱器工作時能發出嘀嗒嘀嗒的聲音。這就是鍾表與計時器的區別。國際鍾表界都把擒縱器視為鍾表的心臟。在瑞士,他找到了一本世界鍾表界的權威書刊上寫到:「現代機械鍾表中使用的擒縱器源自中國古代蘇頌的發明。」之後,他又在英國著名科技史家李約瑟的一本書中,找到了他的一段話:「蘇頌把鍾表機械和天文觀察儀器結合以來,在原理上已經完全成功,他比羅伯特·胡克先行了六個世紀,比方和斐 與胡克同被西方認為是天文鍾表的發明人 先行七個半世紀。」由於矯大羽知道擒縱器在鍾表發明中所佔的決定性作用,他在實地考察和查找了大量有關水運儀象台的資料後,翻閱了蘇頌所著的《新儀象法要》一書,並找到了西方權威人士的話作為旁證,大膽斷言是中國人開創了人類鍾表史,並影響了後來西方鍾表的進展。
5. 是誰發明EXCEL的.~~
1982年
Microsoft推出了它的第一款電子製表軟體-Multiplan,並在CP/M系統上大獲成功,但在MS-DOS系統上,Multiplan敗給了Lotus1-2-3。這個事件促使了Excel的誕生,正如Excel研發代號Doug Klunder:做Lotus1-2-3能做的,並且做的更好。
1985年
第一款Excel誕生,它只用於Mac系統。
1987年
第一款適用於Windows系統的Excel也產生了(與Windows環境直接捆綁,在Mac中的版本號為2.0)。Lotus1-2-3遲遲不能適用於Windows系統,到了1988年,Excel的銷量超過了1-2-3,使得Microsoft站在了PC軟體商的領先位置。這次的事件,促成了軟體王國霸主的更替,Microsoft鞏固了它強有力的競爭者地位,並從中找到了發展圖形軟體的方向。此後大約每兩年,Microsoft就會推出新的版本來擴大自身的優勢,目前Excel的最新版本為11,也被稱作Microsofot Office Excel 2003。
早期,由於和另一家公司出售的名為Excel的軟體同名,Excel曾成為了商標法的目標,經過審判,Microsoft被要求在它的正式文件和法律文檔中以Microsoft Excel來命名這個軟體。但是,隨著時間的過去,這個慣例也就逐漸消逝了。 Excel雖然提供了大量的用戶界面特性,但它仍然保留了第一款電子製表軟體VisiCalc的特性:行、列組成單元格,數據、與數據相關的公式或者對其他單元格的絕對引用保存在單元格中。
Excel是第一款允許用戶自定義界面的電子製表軟體(包括字體、文字屬性和單元格格式)。它還引進了"智能重算"的功能,當單元格數據變動時,只有與之相關的數據才會更新,而原先的製表軟體只能重算全部數據或者等待下一個指令。同時,Excel還有強大的圖形功能。
1993年
Excel第一次被捆綁進Microsoft Office中時,Microsoft就對Microsoft Word和Microsoft Powerpoint的界面進行了重新設計,以適應這款當時極為流行的應用程序。
從1993年,Excel就開始支持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VBA).VBA是一款功能強大的工具,它使Excel形成了獨立的編程環境。使用VBA和宏,可以把手工步驟自動化,VBA也允許創建窗體來獲得用戶輸入的信息。但是,VBA的自動化功能也導致Excel成為宏病毒的攻擊目標。
1995年
Excel被設計為給您所需要的工具。無論您是做一個簡單的摘要、製作銷售趨勢圖,還是執行高級分析,無論您正在做什麼工作,Microsoft Excel能按照您希望的方式幫助您完成您的工作。
1997年
Excel97是Office97中一個重要程序, Excel一經問世,就被認為是當前功能強大、使用方便的電子表格軟體。它可完成表格輸入、統計、分析等多項工作,可生成精美直觀的表格、圖表。為我們日常生活中處理各式各樣的表格提供了良好的工具。此外,因為 Excel和 Word同屬於Office套件,所以它們在窗口組成、格式設定、編輯操作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在學習Excel時要注意應用以前Word中已學過的知識。
2001年
利用Office XP中的電子表格程序--Microsoft Excel 2002版,您可以快速創建、分析和共享重要的數據。諸如智能標記和任務窗格的新功能簡化了常見的任務。協作方面的增強則進一步精簡了信息審閱過程。新增的數據恢復功能確保您不會丟失自己的勞動成果。可刷新查詢功能使您可以集成來自Web及任意其他數據源的活動數據。
2003年
Excel 2003使您能夠通過功能強大的工具將雜亂的數據組織成有用的信息,然後分析、交流和共享所得到的結果。它能幫助您在團隊中工作的更為出色,並能保護和控制對您工作的訪問。另外,您還可以使用符合行業標準的擴展標記語言(XML),更方便地連接到業務程序。
6. 愛因斯坦發明了什麼東西
愛因斯坦不是發明家,他沒有發明具體的東西,但是他的發現和理論,指導後人完成了許多足以改變歷史進程的發明。
愛因斯坦1905年創立狹義相對論,1915年創立廣義相對論。
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說,解決了光電效應問題。光照射到金屬上,引起物質的電性質發生變化。這類光變致電的現象被人們統稱為光電效應(Photoelectric effect)。愛因斯坦從更新的高度,闡明了物質不滅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的實質,指出了兩條定律之間的密切關系,使人類對大自然的認識又深了一步。
愛因斯坦在提出相對論的時候,曾將宇宙常數(為了解釋物質密度不為零的靜態宇宙的存在,他在引力場方程中引進一個與度規張量成比例的項,用符號Λ表示。該比例常數很小,在銀河系尺度范圍可忽略不計。只在宇宙尺度下,Λ才可能有意義,所以叫作宇宙常數。即所謂的反引力的固定數值)代入他的方程。
在狹義相對論中,愛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質能公式:E=mc^2(這里的E代表能量,m代表多少質量,c代表光的速度,近似值為3×10^8m/s,這說明能量可以用減少質量的方法創造)。
(6)他發明了什麼表格擴展閱讀: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於德國符騰堡王國烏爾姆市,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猶太裔物理學家。
愛因斯坦1879年出生於德國烏爾姆市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父母均為猶太人),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入瑞士國籍。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愛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因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1905年創立狹義相對論。1915年創立廣義相對論。1955年4月18日去世,享年76歲。
愛因斯坦為核能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新紀元,被公認為是繼伽利略、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1999年12月26日,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世紀偉人」。
愛因斯坦常常被稱為一個孤獨的人。數學想像的領域有助於把精神從紛繁的俗物中解脫出來,就這個意義而言,我認為他確實是一個孤獨的人。他的哲學可以叫做一種超驗的唯物論,這種哲學達到了形而上學的前沿,那裡可以完全割斷對自我世界的糾纏。對我來說,科學和藝術都是我們天性的表現,它們高出我們的生物學需要之上而具有終極價值。(泰戈爾評價)
7. 電子表是誰發明的
Andy Kay發明的
1982年8月,Non-Linear Systems發布了他們自行研製的第一款攜帶型計算機,Kaypro II。這個公司前身一直從事太空梭上的便攜電子設備的製造,領頭人Andy Kay是數字式萬用表的發明人。這款便攜電腦值得一提的是,它是當時世界上第一款採用金屬外殼的便攜電腦。這款電腦的配置為Zilog Z80(2.5 MHz)處理器,64K內存,內置9寸綠色顯示器。機器配備了兩個5.25寸支持190K容量的軟碟機,而且該款電腦還擁有外接電池和硬碟(10MB)選購,整體重量為13公斤。
http://www.pconline.com.cn/notebook/guide/unified/0506/641632_5.html
8. 表格是誰發明的
司馬遷。他的著作《史記》分為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5個部分,其中十表就是10個表格。
9. 是誰發明的手錶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位士兵為了看錶方便,把表綁扎固定在手腕內上,舉起手腕便可看清容時間,比原來方便多了。
1918年,瑞士一個名叫扎納·沙奴的鍾表匠,聽了那個士兵把表綁在手腕上的故事,從中受到啟發。經過認真思考,他開始製造一種體積較小的表,並在表的兩邊設計有針孔,用以裝皮製或金屬表帶,以便把表固定在手腕上。
從此,手錶就誕生了】!!
10. 世界上第一個鍾表是誰發明的他是根據什麼發明的鍾表
世界上第一個鍾表是中國東漢的張衡發明的。張衡利用天象知識,製造漏水轉渾天儀,用齒輪系統把渾象和計時漏壺聯結起來,漏壺滴水,就能推動渾象均勻地旋轉,轉一圈剛好就是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