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殘疾人的創造

殘疾人的創造

發布時間:2021-06-09 09:59:49

① 學習殘疾人身殘志堅的精神,用於創造自己的事業

讀到張海迪的故事,我們就會想起「身殘志堅」,「頑強拼搏」之類的詞語,因為,張海迪本身就已經代表了一種精神。她的故事感染著無數的人,給眾多奮進中的人以無盡的力量。她在五歲時因脊髓病,只能坐在輪椅上面自學那些正常的孩子們在學校里就能學到的知識。不久,她因高位截癱手術只能一動不動的躺在床上了,甚至連脖子都不能扭一下。她懇求媽媽在桌上支一面鏡子,這樣她就可以從鏡子裡面看書了,就這樣她學習了小學、初中的知識,更以驚人的毅力開始自學英語,她給自己立下了一條規定:每天背熟10個英語單詞,如果背不全,忘了幾個就狠狠的咬幾下自己的手指。在這樣的學習後,她翻譯了一部小說——《海邊診所》。後來編著了《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等書籍。在殘酷的命運的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放棄,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作斗爭,經受了一個個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在人生的路上綻放著一朵朵成功的花朵。當張海迪受到挫折時,她沒有放棄,而是抬起頭來,做生活的強者。當我讀完這個張海迪的故事時,我已感受到生命的美麗,我能看到在絕境中一個堅強的身影在前進著。樂觀、不屈服、堅強,這些詞語遠遠不能表達出張海迪那些奮斗的日子。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永遠是一帆風順,我們始終會遇見大大小小的困難。現在的我們生活在陽光下,享受著父母、老師、學校給我們的呵護,在蜜糖般的生活中遠不知什麼是磨難,我靜心想了想,如果我遇見了這樣的苦難,我還會不會像張海迪那般用百折不饒的意志獲得生命的光輝?我的答案是:不能。所以張海迪的故事教會了我們,有了生命,就有了希望,沒有什麼是不可以,只要有顆堅強的心,只要持之以恆的努力奮斗,你的生命也可以這樣的絢麗。大作家蕭伯納說:「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張海迪做到了,她說:「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如果你奮斗著,你也可以。因為,人不能選擇命運,但能改變命運!每一個童年都是快樂而純真的可是張海迪的童年卻充滿了艱辛,痛苦,她5歲就得了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癱瘓。在別人眼裡這個看似令人可憐的人生沒有前途了。可是張海迪卻做了一件讓人才吃驚的事。她無法上學可是他並沒有放棄和沮喪,他自己在家自學多年來她一直以頑強毅力與疾病做斗爭。她不拋棄不放棄自己把小學,中學,大學,學的課程全部讀完並學會了日語法語還獲得了碩士學位。張海迪在小時別人眼裡就是平凡的廢人,可是誰知他是一個不平凡的才女。張海迪在自己清貧的家中努力考上的碩士可是有的大學生卻在優越的條件下還考不上大學而且張海迪是殘疾人別人比張海迪少什麼。缺什麼還是張海迪他天生天就是這樣啊不普通人比張海迪缺少汗水,毅力。竭盡全力的付出必有豐厚報酬張海迪就是這樣的。她用汗水,毅力竭盡全力的付出所以她得到的是贊賞是別人的佩服還有豐厚的知識。我們總是在抱怨,抱怨學習太忙,工作太累;抱怨今天的飯菜不合口味;抱怨沒人關心,人與人之間冷冰冰。當我想到張海迪,這煩躁的心被梳理,我重新學會感謝生活。張海迪曾說過:「生命很痛,但痛我也要活得好好的,我還要活出生命的詩意。」雖然她在5歲時就因得了脊髓病而導致胸部以下全部癱瘓,但她並沒有因此沮喪、沉淪,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作斗爭。有位名人曾經說過:「泥濘的路上才能留下堅實的腳印。」就像張海迪,雖然在她面前的是一條泥濘的道路,可是她卻在這樣一條路上,堅定不移地一直走到了今天,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贏得了寶貴的人生。看到這位與疾病頑強搏鬥的身殘志堅的女性,我不由地想到了那一群「千手觀音」們。他們雖然失去了聽覺與說話的能力,但是他們卻用一顆顆樂觀的心靈完美地演繹了《千手觀音》。他們彷彿用自己的表演在告訴我,人生只要充滿希望,沒有不能克服的困難。是啊,他們這些聽不到音樂的舞者,在訓練時要克服多大的困難啊。而我們要學習的正是他們那種不怕險阻,勇於磨練,永遠保持樂觀的精神。在攀登科學高峰的道路上,我們也需要這樣的精神,只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不屈不撓地前進,知識寶庫的大門定能被我們打開,科學的高峰定能登上。但我們決不能做「養育在花房裡的盆花」,遇到困難就被關嘆氣,失去前進的信心。其實,我們常常不是被困難絆倒,而是被我們自己絆倒。當困難來臨的時候,要保持那一份勇氣,給自己找一個支撐,要始終相信風浪會過去,雨後一定會有彩虹劃過天際。遇到困難永不退縮,這是張海迪給我的啟示。她讓我懂得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對生活懷有一顆感恩的心。你可以自己精簡一下,希望能幫到你。

② 殘疾人的奇跡有哪些(著名的)

史蒂芬.霍金 (Stephen Hawking) 於1942年1月8日生於牛津,那一天剛好是伽利略逝世三百年。可能因為他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代,所以小時候對模型特別著迷。他十幾歲時不但喜歡做模型飛機和輪船,還和學友製作了很多不同種類的戰爭游戲,反映出他研究和操控事物的渴望。這種渴望驅使他攻讀博士學位,並在黑洞和宇宙論的研究上獲得重大成就。 霍金十三、四歲時已下定決心要從事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研究。十七歲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學的獎學金,順利入讀牛津大學。學士畢業後他轉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研究宇宙學。不久他發現自己患上了會導致肌肉萎縮的盧伽雷病。由於醫生對此病束手無策,起初他打算放棄從事研究的理想,但後來病情惡化的速度減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萬難,從挫折中站起來,勇敢地面對這次的不幸,繼續醉心研究。 七十年代,他和彭羅斯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並在1988年共同獲得沃爾夫物理獎。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不會隨時間減少。1973年,他發現黑洞輻射的溫度和其質量成反比,即黑洞會因為輻射而變小,但溫度卻會升高,最終會發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他開始研究量子宇宙論。這時他的行動已經出現問題,後來由於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氣管手術,使他從此再不能說話。現在他全身癱瘓,要靠電動輪椅代替雙腳,不但說話和寫字要靠電腦和語言合成器幫忙,連閱讀也要別人替他把每頁紙攤平在桌上,讓他驅動著輪椅逐頁去看。 霍金一生貢獻於理論物理學的研究,被譽為當今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著作包括《時間簡史》及《黑洞與嬰兒宇宙以及相關文章》。雖然大家都覺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學上的成就卻是在他在病發後獲得的。他憑著堅毅不屈的意志,戰勝了疾病,創造了一個奇跡,也證明了殘疾並非成功的障礙。他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科學研究的熱誠,是值得年輕一代學習的。 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1933—1945),一直被視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是20世紀美國最孚眾望和受愛戴的總統,也是美國歷史上惟一連任4屆總統的人,從1933年3月起,直到1945年4月去世時為止,任職長達12年。曾贏得美國民眾長達7周的高支持率,創下歷史記錄。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出生於紐約。父親詹姆斯·羅斯福是一個百萬富翁。母親薩拉·德拉諾比父親小26歲。羅斯福曾就讀於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1910年任紐約州參議員。1913年任海軍部副部長。1921年因患脊髓灰質炎致殘。1928年任紐約州長。1932年競選總統獲勝。執政後,以「新政」對付經濟危機,頗有成效,故獲得1936年、1940年、1944年大選連任。第二次世界大戰初,美國採取不介入政策,但對希特勒採取強硬手段,以「租借法」支持同盟國。1941年底,美國參戰。羅斯福代表美國兩次參加同盟國「三巨頭」會議。羅斯福政府提出了軸心國必須無條件投降的原則並得到了實施。羅斯福提出了建立聯合國的構想,也得到了實施。63歲時由於腦溢血去世。

③ 哪個殘疾人通過一件事創造出了一個奇跡的故事

天才在痛苦中誕生

後來,她從保爾·柯察金和吳運鐸的事跡中受到鼓舞,從高玉寶寫書的經歷中得到啟示,決定走文學創作的路子,用自己的筆去塑造美好的形象,去啟迪人們的心靈。她讀了許多中外名著,寫日記、讀小說、 背詩歌、 抄錄華章警句。認准了目標,不管面前橫隔著多少艱難險阻,都要跨越過去,到達成功的彼岸,這便是張海迪的性格。

1981年,張海迪的事跡開始受到媒體的關注。當年12月29日,《人民日報》的頭版頭條報道了張海迪身殘志堅、勇斗病魔的事跡,她那堅韌的鬥志像火一樣迅速點燃了人們的激情。隨後,當地共青團組織、婦聯、黨報都紛紛報道她的事跡,各級單位也力邀她去座談。

1983年2月28日,時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青聯主席的胡錦濤,親自主持召開「首都新聞單位聽取張海迪同志事跡介紹會」;3月1日,《中國青年報》頭版刊發了《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一文,再次重點報道了張海迪自強不息的感人事跡;3月7日,共青團中央授予張海迪「優秀共青團員」稱號,全國婦聯授予她「三八紅旗手」稱號。全國上下掀起了一股「向張海迪學習」的旋風。

在鮮花、掌聲和贊譽的包圍中,張海迪面臨人生道路上新的抉擇。經過深深的思考,她認為:生命的最終意義是要努力實現在精神上的追求。

1985年,張海迪拿起筆來義無反顧地投入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的創作之中,這一寫就是五年。由於長時間坐在輪椅上,導致她身體多處長了褥瘡,長時間用胳膊支撐身體,她的衣袖磨破了一隻又一隻,肘關節的老繭掉了一層又一層,右胳膊也因長時間支撐身體導致血管變粗而殘疾。

夏天的濟南,有「火爐」之稱,沒有知覺的下身排汗本來就困難,小電扇吹出的又都是熱風。為了降溫,每隔一會兒,她就將頭發用自來水浸濕,再坐到電扇前猛吹;一到冬天,房間里又冷得像冰窖一般,就是穿上厚棉衣,每年也要凍感冒幾次,而她一感冒就要發燒好幾天,甚至還有可能危及生命。對此,張海迪從不後悔,反而認為,寒冷能讓人頭腦更清醒,增加更多的人生感悟。

1990年,《輪椅上的夢》出版後全國發行。緊接著,張海迪又進行了第二部書《生命的追問》的文學創作。為了滿足讀者的購書慾望,這本書連續印刷了十次。張海迪感慨道,「作為一名作家,還有什麼比讀者喜愛你的作品更能讓你幸福的呢?」於是,她又筆耕不輟,創作出了長篇小說《絕頂》、散文集《鴻雁快快飛》、《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等,同時翻譯了多部國外優秀文學作品。

④ 殘疾人創業案例

南風集團的掌門人吳寧被人們稱為輪椅上的創業英雄。談起吳寧的創業事跡,認識吳寧的朋友都會為他艱苦創業的精神而感動。吳寧從小就是殘疾,為了給他治病家裡一貧如洗,雖然父母一直用心呵護著他,但這樣行屍走肉的日子他實在是無法忍受了。19歲時,吳寧終於決心告別深愛他的親人,決定不再成為他們的負擔,要像模像樣地活著。他從賣菜、賣西瓜、賣雪糕、賣瓜子開始,從一天只能賺10元錢起,吳寧開始了艱苦的創業。那時,他還沒有輪椅,要在一大早靠朋友把他和要賣的東西送到市場或電影院門口,晚上再推回來。就這樣,無論酷暑,還是嚴寒,在沈陽的大街小巷,吳寧一坐就是一整天。那時,由於下肢癱瘓,他大小便失禁,只能在夜裡吃一點點食品,不敢喝水。碰到下雨的天氣,別人能避雨,而他卻走不了,只能坐在那裡讓大雨淋著……賣瓜子一天賺10多元,賣菜一天賺20多元,賣啤酒一天能賺100多元。對創業者來說,「第一桶金」意味著成功和喜悅,吳寧為這「第一桶金」付出了8年的歲月,經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艱辛和痛苦,但是他剛毅地堅持下來了。從1986年開始,吳寧從每天20元左右的收入中「一分一角地積攢」,到1988年終於積攢了幾千元。他租了間10多平方米的臨街平房,雇了3個小夥子,毅然做起了啤酒生意。那10多平方米的臨街房,不僅是他做生意的門面,也是倉庫,也是廚房,更是他住的地方。吳寧和夥伴們在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里開拓起了自己的人生,在困苦中爭取,在風雪中奔波,其中吃的苦實在難以盡述。生意在眾人的努力下越做越大,那一年吳寧賺了幾十萬元。之後,吳寧租了150多平方米的一個門面房,在批發啤酒的同時,開起了商店,並辦起了包裝運輸隊。生意有了點規模之後,一年的總收入有了上百萬元。用吳寧現在的話說,從1990年開始,他的公司進入了資本原始積累的階段,業務進一步拓寬,除了商貿公司、食品公司、運輸公司外,還辦起了計程車公司、建築公司。到1994年的時候,吳寧積累了約1000萬元左右的資金。這為他進入房地產市場打下了基礎。自2000年以來,南風集團先後投資了10多個房地產項目,並堅持「蓋老百姓買得起的房子」的企業理念。由於質量好、價格低,南風集團的地產項目成為沈陽市賣得最好的樓盤,「盡管每個項目都不大,我們公司在沈陽也不是效益最好的地產公司,但我們賣房的速度最快」。從賣菜開始,到批發啤酒,到成立公司,再到現在將公司打造成為沈陽的一個知名品牌,吳寧所歷經的角色轉變難度可想而知。由於吳寧這種自強不息地創業和為社會分憂的精神,吳寧先後獲得了「全國自強模範」、「遼寧省勞動模範」、「遼寧省十大傑出青年」等榮譽,並在2002年1月被選為沈陽市人大代表。吳寧是一個平凡的人,甚至沒有平凡人的基本條件,從開始創業,他走過了坎坷的每一天,但他又是不平凡的,他能夠憑著頑強的意志戰勝所有的困難,把一個小企業發展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大企業集團,就是因為堅強地抱著「生活中我能行」的念頭。任何人創業都是艱苦的,只要有堅定的自信心,不被困難壓服,不斷發掘自己的潛力,即便是殘疾人,也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

⑤ 上帝創造殘疾人,下句是什麼

上帝使用殘疾人成為地的選民,成為他榮耀的見證。

⑥ 殘疾人創業

您好,對於殘疾人創業國家已經出台相關政策規定,就部分內容如下: 《規定》規定,殘疾人從事除國家限制行業外的個體經營、合夥經營或者組織多人共同就業,可按規定申請小額擔保貸款,並由同級財政部門按照規定在貸款期限內給予貼息補助。殘疾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創辦個體、私營企業的,可按規定一次性全額領取應享受期限的失業保險金;在其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後,可從就業專項資金中一次性給予每人規定數額的創業補貼。
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殘疾人創業成功後,其家庭每月人均收入仍達不到規定標準的,可按規定保留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規定》還規定,本省行政區域內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不低於其在職職工總數1.5%的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並為殘疾職工提供適當的工種、崗位。用人單位未安排殘疾人就業或安排殘疾人就業達不到規定比例的,應當按年度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另外,您辦理時可以拿著你的殘疾證到當地的殘聯,可以通過殘疾人聯合會,民政局,申請自主創業政策扶持的低息創業貸款。 希望回答對您有幫助。

⑦ 有哪些殘疾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了奇跡

1、身殘志堅 創造人生奇跡——肢體殘疾人馮加玉精彩創業 2、輪椅上創造的奇跡
——陵川縣高庄村殘疾人養羊場場長李銀生 3、了不起的殘疾人書法家——「半丁」4、殘奧之星-----張海東 5、殘疾人輪椅上舞動奇跡----「愛的翅膀````````很多很多,希望對你有幫助 。

⑧ 殘疾人用自己的努力,創造著生命的精彩,應該得到全社會的什麼和什麼。

殘疾人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努力,生存就業,值得大家,全社會的支持,關注與,鼓專勵。
全社會應該,屬弘揚,大力支持,殘疾人自力更生,同時社會,政府,應該多幫助殘疾人就業,關心殘疾人,同時政府應該多出台,優待,幫助,殘疾人就業的政策。

⑨ 一殘疾人創造奇跡的感人事例有哪些呢


Dustin Carter是一位殘疾人,一個沒有雙手和雙腿的高中生,他居然還是自由式摔交手,他的精神和意志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他不因為自己是殘疾人而放棄自己熱愛的自由式摔交,他這種永不放棄、不被命運所打倒的精神震驚了所有人,他創造了一個偉大奇跡!
因為沒有手腳,所以Dustin Carter 在成長過程中,經歷過許多困難,但是他是一個意志相當堅強的孩子,從不被困難擊倒。為了行動方便,醫院幫他打造了電子手臂、和機械義肢,由於還在成長,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換新。 初中時他愛上了摔交,他問校長可否加入摔交校隊。校長沒有拒絕,當時的教練還鼓勵他參加。就這樣,他成了學校的摔交選手。從2007年到現在,他的戰績是 36 勝 1 負,成了OHIO中南區高中組的冠軍!身體正常的選手都難以達成的目標,但是,一個沒有手腳的 Dustin Carter 卻做到了!
生活值得我們去珍惜、未來值得我們去奮斗!請記住這個名字,猶豫的時候,請想起他! 沮喪的時候,請想起他! 退縮的時候,請想起他! 抱怨上天對你不公平的時候,請想起他!!!
視屏
http://v.youku.com/v_show/id_cb00XMTc3MjM4Njg=.html
視頻中的少年卡特( Dustin Carter )是一位殘疾人,一個沒有雙手和雙腿的高中生。
但是他居然還是自由式摔交手,從2007年到現在,他的戰績是 36勝1負,成了OHIO中南區高中組的冠軍!這是一個身體正常的選手都難以達成的目標。但是,沒有手腳的 Dustin Carter 卻做到了! 卡特是美國俄亥俄州18歲高中生,5歲時因為急性血液感染 ,幾乎死亡 ,要做截肢手術保命 ,砍掉臀以下的兩腿 ,右前臂也不保 ,左臂更短 。因為沒有手腳,所以Dustin Carter 在成長過程中,經歷過許多困難,但是他是一個意志相當堅強的孩子,從不被困難擊倒。為了行動方便,醫院幫他打造了電子手臂、和機械義肢,由於還在成長,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換新。初中時他愛上了摔交,他問校長可否加入摔交校隊。校長沒有拒絕,當時的教練還鼓勵他參加。就這樣,他成了學校的摔交選手。

在倫敦奧運會男子400米預賽中,有一名選手格外引人注目。他沒有雙腳,有的卻是一對金屬假肢。他就是被譽為「刀鋒戰士」的南非選手奧斯卡·皮斯托瑞斯。

皮斯托瑞斯1986年11月出生於約翰內斯堡,由於雙腿先天缺少腓骨,他在11個月大時接受了截肢手術。但這並沒有妨礙他日後對運動的熱愛。上學期間,皮斯托瑞斯曾打橄欖球、水球和網球。因為父親曾是摔跤運動員,他甚至還參加過摔跤比賽。2003年6月,皮斯托瑞斯在橄欖球比賽中受重傷,運動生涯不得不改向。2004年1月,他開始練習短跑,不久就成績斐然,第一次參加200米比賽就跑出了24.1秒的成績,第一次100米比賽的成績是11.78秒,此後還創造了殘疾人100米跑世界紀錄。

小時候,皮斯托瑞斯經常跟哥哥卡爾一起參加運動。每天早上,母親希拉會告訴他們:卡爾,穿上你的鞋子;奧斯卡,戴上你的假肢。因此,在皮斯托瑞斯看來,假肢就是他「與眾不同的鞋子」而已。但國際田聯並不這么認為,2008年1月,國際田聯認定假肢會讓他比健全人更有優勢,因此不許他參加健全人的體育比賽。皮斯托瑞斯隨後上訴,國際田聯的決定雖在當年5月被推翻,但皮斯托瑞斯還是因為沒有及時獲得參賽資格而錯過了北京奧運會。2011年皮斯托瑞斯參加了田徑世錦賽,國際田聯要求他在接力比賽中必須跑第一棒,因為怕他的假肢傷害到其他運動員。在倫敦奧運會前,國際田聯終於表示他可以和其他運動員一樣跑任意一棒。

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的皮斯托瑞斯在8月5日的男子400米預賽中跑出了45秒44,成功晉級半決賽,完成了自己在賽前制定的目標。「這真是最令人驚嘆的經歷!」皮斯托瑞斯在預賽後說,「我不知道是應該笑還是應該哭。」的確,雖然只是在奧運會的預賽中亮相,但是皮斯托瑞斯的經歷卻非其他人能夠想像。

「奧斯卡跑進了奧運會歷史,」南非《星期日時報》和南非通訊社在報道皮斯托瑞斯時說,他是奧運會歷史上第一位雙腿截肢運動員,他在倫敦創造了歷史。皮斯托瑞斯首次參加奧運會也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有網友表示,皮斯托瑞斯的故事體現了奧運精神,這是「奧運會歷史上最鼓舞人的故事」。皮斯托瑞斯的故事還將在倫敦奧運會上繼續,之後他還將在殘奧會上爭取衛冕3項短跑冠軍。「我的信念是,一旦開始做某件事,就要做好。」他說,失敗者並不是那些參加比賽卻跑在最後的人,而是那些根本沒有參與競爭的人。

閱讀全文

與殘疾人的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