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漢語常識
古 漢 語 常 識 (為文言翻譯10分題下細功夫!)
一、古今異義詞
1. 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今,行裝。
2. 夫人:古,那個人,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今,人的妻子。
3. 師徒:古,軍隊士兵,如"寡君之師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師傅與徒弟。
4. 左右:古,動詞,調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詞,表示大約,不確定。
5. 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帶甲五千人,將以致死";今,導致死亡。
6. 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 其次:古,進駐,如"余何面目以視於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 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今,國家機關的管理工作。
9. 象人:古,模仿人的形象,如"為其象人而用之也";今,很象人的樣子。
10.地方:古,土地方圓,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區域。
11.東面:古,臉朝東,如"東面而視",今,東邊。
12.面目:古,面部,如"於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3.至於:古,到了,達到,如"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到......結局,如"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到......時候,如"至於今,郡之賢士大夫請於當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4.大方:古,專家、學者,內行的人,如"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今,對財物不計較,言談舉止自然。
15以致:古,兩個詞,而招致,有動詞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今,用在下半句話的開頭,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結果,多指不好的結果。
16山東:古,崤山以東,如"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今,山東省。
17非常:古,意外的變故,如"以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不尋常,作形容詞,如"非常之謀難於猝發";今,程度副詞。
18細說:古,小人的讒言,如"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今,詳細說明。
19足下:古,對人的尊稱,如"再拜奉大將軍足下";今,腳下面。
20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並無儲粟";今,形容頭腦簡單或缺乏經驗。
21人事:古,做官,如"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離合、境遇、存亡等情況。
22扶老:古,竹製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攙扶老人。
23懷抱:古思想抱負,如"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今,懷里抱著。
24縱情:古,驕傲,如"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今,盡情。
25見機:古,看到細微的預兆,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今,看機會,看形勢,如"見機行事"。
26猖狂:古,狂放,不拘禮法,不含貶義,如"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今,肆無忌憚。
27學者:古,求學的人,如"古之學者必有師";今,在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8從而:古,兩個詞,"從"是"跟從"的意思,"而"是連詞,如"吾從而師之";今,連詞,表示目的或結果。
29眾人:古,一般人,如"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今,大家,很多人。
30不必:古,不一定,如"弟子不必不如師";今,不需要。
31氣候:古,天氣,如"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今,一定地區內經過多年觀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氣候情況,或比喻動向、情勢等。
32經營:古,收藏,名詞,如"韓魏之經營";今,動詞,計劃或管理。
33可憐:古,可惜,如"楚人一炬,可憐焦土";今,對他人的不幸表示感謝憐憫。
34從事:隨從人員,名詞,如"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今,干某項事業。
35其實:古,它的真相,如"自以為得其實";今,承上文轉折,表示所說的是實際情況。
36方丈:古,一丈見方,如"室僅方丈,可容一人";今,寺院的主持。
37往往:古,到處,如"牆往往而是";今,相當於"每每""常常"。
38顏色:古,臉色,如"斷頭置城上,顏色不少變";今,色彩。
39不行:古,不能走路,如"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今,不可以。
40成立:古,成人自立,如"零丁孤苦,至於成立";今,組織機構等籌備成功,開始存在。
41洗馬:古,太子的侍從官,如"尋蒙國恩,除臣子洗馬";今,給馬洗身。
42上報:古,報答皇恩,如"非臣隕首所能上報";今,向上級報告。
43告訴:古,申訴苦衷,如"則告訴不許";今,說給人聽,使人知道。
44區區:古,拳拳之情,如"是以區區不能廢遠";今,數量少,不重要。
45辛苦:古,辛酸斯苦楚,如"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今,身心勞苦。
46僥幸:古,幸運,如"庶劉僥幸,保卒余年";今,企求非分,意外獲得成功。
47成家:古,安家,如"莫如西歸,將成家而致汝";今,娶妻。
48少年:古,青年,如"吾與當俱少年,以為雖暫相別";今,少年兒童。
49志氣:古,心志和氣力,如"毛血日益衷,志氣日益微";今,做成某事的決心和勇氣。
50強者:古,身體強壯的人,如"少而強者不可保";今,多指精神意志方面強的人。
51錯置:古,相互交錯,如"嘉木異石錯置";今,放錯了地方。
52牢籠:古,包羅,如"漱滌萬物,牢籠百態";今,關住鳥獸的東西。
53同歸:古,一樣的歸宿,如"則茫然而不違,昏然而同歸";今,一同回去。
54形容:古,形體容貌,名詞,如"第三個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今,動詞,描述。
55風流:古,風韻,如"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今,風采特異,業績突出。
56態度:古,言行舉止所表現出的神態,如"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今,對某事的觀點和做法。
57風騷:古,姿容俏麗,如"身量苗條,體格風騷";今,指婦女舉止輕佻放盪。
58偏僻:古,偏激,不端正,如"行為偏僻性乖張";今,遠離人口集中居住的地區或遠離交通要道。
59落後:古,行動落在後面,如"其實熱了行不動,因此落後";今,思想不進步。
60尷尬:古,容易出麻煩,如"如今正是尷尬去處";今,處於兩難境地無法擺脫。
61吹噓:古,嘴裡噓氣,如"那十一個禁軍雨汗通流,都嘆氣吹噓";今,誇張地宣揚或編造優點、長處等。
62左右:古,反正,如"你左右將到村裡去賣";今,左邊和右邊。
63細作:古,偵察軍事情報的人,名詞,如"孔明急喚細作問之";今,小氣,吝嗇,形容詞。
64輕易:古,動詞,貿然行事,如"凡事商議停當而行,不可輕易";今,毫不費力,輕而易舉,形容詞。
65理會:古,辦法,名詞,如"忽見高翔兵到,二人共說魏兵不知何處,正沒理會,又不見王平兵到";今,關心,在意,動詞。
66約束:古,准備,如"同郎君遠去,囊篋蕭條,曾無約束";今,限制使不超出范圍。
67蕭條:古,空虛,如"同郎君遠去,囊篋蕭條";今,寂寞冷落,毫無生氣。
68整頓:古,整理,如"暫往柳監生寓中整頓行裝";今,使不健全的健全起來。
69曲意:古,委婉,如"十娘亦曲意撫慰";今,違反自己的本心。
70同志:古,形容意見相同,如"郎君言及,足見同志耳";今,為共同的理想,事業而共同奮斗的人,或人們慣用的彼此之間的稱呼。
71方面:古,獨當一面,如"尊大人位居方面,必嚴帷薄之意";今,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72野馬:古,春天林澤間的霧氣,如"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今,野生動物的一種。
73果然:古,飽的樣子,如"適莽蒼者,三 而反,腹猶果然";今,與事實相符。
74春秋:古,一年,如"蟪蛄不知春秋";今,春天與秋天。
75羊角:古,旋風,如"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今,羊的觸角。
76雖然:古,雖然這樣,如"雖然,猶有未樹也";今,連詞。
77無功:古,忘記立功,心無作為,如"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今,沒有功勞。
78部署:古,分部安排,如"分曹部署,競以新艷相角";今,安排,布置。
79作案:古,作幾案,如"千頃雲得天池諸山作案";今,進行犯罪活動。
80舅姑:古,公公婆婆,如"既而將訴於舅姑";今,舅舅和姑姑。
81流涕:古,流眼淚,如"言訖,噓唏流涕";今,流鼻涕。
82通達:古,到達,如"唯恐道途顯晦,不相通達";今,通行無阻。
83珍重:古,保重,如"負載珍重,不復言矣";今,愛惜。
84失意:古,意見不合,如"近與天將失意,塞其五山";今,不得志。
85譴責:古,處罰,處分,如"前所譴責,因而獲免";今,斥責,責備。
86縣官:古,官府,如"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今,縣里的最高行政長官。
87無道:古,不稱道,不稱贊,如"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今,暴虐,沒有德政。
88無傷:古,沒有關系,如"無傷也,是乃仁術";今,沒有受到傷害。
89妻子:古,妻子和兒女,如"兄弟妻子離散";今,只指妻子,不指兒女。
90布衣:古,平民,如"布衣之交";今,棉布作的衣服。
91中國:古指中原,如"蒞中國而撫四夷";今,中華人民共和國。
92意氣:古,辭意和語氣,如"意氣勤勤懇懇";今,志趣和性格。
93勤勤懇懇:古,誠懇的樣子,如"意氣勤勤懇懇";今,勤勞而踏實。
94寒心:古,因恐懼而心冷,如"商鞅因景監見,趙良寒心";今,失望而痛心。
95變色:古,變了臉色,如"同子參乘,袁絲變色";今,變了顏色。
96苟合:古,以苟且的態度來適應皇帝的心意,如"苟合取容";今,不正當的結合。
97殷勤:古,感情深厚,如"未嘗銜杯酒,接殷勤之餘歡";今,熱情而周到。
98親近:古,皇帝親近的侍從,如"左右親近不為一言";今,親密而周到。
99塵埃:古,監獄,如"在塵埃之中,古今一體,安在其不辱也?";今,塵土。
100卑鄙:古,地位低,見識淺,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今,品德低下。
101便宜:古,方便,適合,如"可以便宜從事";價格低廉。
102不過:古,不超過,如"從此道之吾軍不過二十里";今,表轉折的關聯詞。
103多謝:古,多多勸告,如"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今,很感謝。
104反而:古,返回,從而,如"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今,連詞,跟上文意思相反。
105反復:古,扭轉並恢復,如"其存君興國而欲反復之";今,多次重復。
106逢迎:古,迎接,如"躡履相逢迎";今,奉承,拍馬。
107感激:古,感動,奮激,如"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今,深深的感謝。
108故事:古,舊事,前例,如"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今,用作講述對象的事情。
109詭辯:古,騙人的話,如"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今,無理狡辯。
110交通:古,交錯相通,如"葉葉相交通";今,運輸業總稱。
111結束:古,整裝,如"婉貞於是率諸少年結束而出";今,完結。
112具體:古,具備形體,如"亦雁盪具體而微者";今,不抽象的。
113絕境:古,與外界隔絕之地,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今,走投無路之處。
114開張:古,開放,不堵塞,如"誠宜開張聖聽";今,開業。
115可以:古,可以靠,可以用來,如"忠之屬也,可以一戰";今,能夠。
116烈士:古,剛直俠義之士,如"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今,為正義犧牲的人。
117平方:古,平整,方正,如"石蒼黑色,多平方";今,相同數的乘積。
118親戚:古,父母兄弟等親屬,如"寡助之至,親戚畔之";今,有婚姻關系、血緣關系的成員。
119窮困:古,窘迫,走投無路,如"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今,貧窮困苦。
120人情:古,人民的普遍情況,如"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飢";今,情面,送禮。
121身體:古,親身體驗,如"身體力行";今,軀體。
122首領:古,頭顱,如"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今,集團領導人。
123私心:古,自己的志願、心願,如"恨私心有所不盡";今,自私的心理。
124私人:古,黨羽,親信,如"以在忠臣撫吳者為魏之私人";今,個人和個人之間的。
125無論:古,不必說,如"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今,條件連詞。
126犧牲:古,祭祀用的豬牛羊等,如"犧牲玉帛,弗敢專也";今,為正義而舍棄生命或其他利益。
127響應:古,像回聲一樣應和,如"天下雲集響應";今,用言語行動來表示贊同、支持某倡議、口號等。
128向前:古,先前,如"凄凄不似向前聲";今,向前方。
129行為:古,品行,作為,如"吾社之行為士先者";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現在外部的活動。
130宣言:古,揚言,如"(廉頗)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今,宣告,聲明。
131以便:古,以便帶來便利,如"將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國家";今,表目的的連詞。
132以往:古,從......,向......,如"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今,過去。
133以為:古,把......當作,如"昔者先王以為東盟主";今,認為。
134因而:古,趁著,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今,表結果連詞。
135於是:古,在(到)這,如"不能進於是";今,表承接。
136約束:古,盟約,如"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今,限制。
137指示:古,指出,給......看,如"璧有瑕,請指示王";今,上對下申明處理問題的原則和方法。
138智力:古,智慧和力量,如"可謂智力孤危";今,指運用智慧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常見通假字
1."共"通"供",供給,如"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2."闕"通"缺",侵損,如"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3."說"通"悅",心服,如"秦伯說,與鄭人盟"。
4."知"通"智",聰明,如"失其所與,不知"。
5.讎通仇,仇恨,如:仇讎敵戰之國也。
6.句通勾,地名用字,如:勾踐之地,南至於句無。
7.取通娶,娶親,如:令壯者無取老婦。
8.免通娩,分娩,如:將免者以告,公令醫守之。
9.弊 通敝,破舊,謙詞,如:而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願也。
10郄通隙,生病,如:而恐太後玉體之有所郄也。
11反通返,回來,如:必勿使返。
12奉通俸,俸祿,如: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
13直通只,只是,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4頒通斑,雜色的花紋,有斑點,如: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15檢通斂,制止,如: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16有通又,暴通曝,曝曬,如:雖有槁暴,不復挺者。
17辯通辨,分辨,如:兩俟渚崖之間,不辯牛馬。
18從通縱,合縱,如:合從締交,相與為一。
19敝通弊,困頓,失敗,如:秦有餘力而制其敝。
20景通影,1影子,如: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2日光,如:景翳翳以將入。
21棘通戟,都是古代的一種兵器,如:棘矜。
22距通拒,把守;內通納,接納,如:距關,毋內諸侯。
23要通邀,邀請,如:張良出,要項伯。
24倍通背,違背,如: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4蚤通早,盡早,如: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25坐通座,座位,如: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
26曷通何,為什麼,如:曷不委心任去留。
27厭通饜,滿足,如: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
28當通倘,如果,如: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29止通只,僅僅,不過,如: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
30圜通圓,如: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
31采通彩,色彩,如:須臾,成五采。
32閔通憫,憂患的事,如:臣以險釁,夙遭閔凶。
33蓐通褥,草褥子,如: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
34羞通饈,美味食品,如: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
35零丁通伶仃,孤獨的樣子,如:既又與汝就食江南,孤苦零丁。
36世通逝,逝世,如: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37斂通殮,給死人穿衣,將死人入棺,如:歿不能撫汝以盡哀,斂不憑其棺。
38冥通溟,海,如:北冥有魚。
別,如:此小大之辯也。
40闔通合,全,如:每至是日,傾城闔戶。
41直通值,價值,如:昂其值,居為奇貨。
42裁通才,時間副詞,如:手裁舉,則又超忽而躍。
43翼通翌,次於今日、今年的,如:翼日進宰,宰見其小。
44饗通享,如:饗德懷恩,詞不悉心。
45已通以,如:從此已去,勿復如是。
46以通已,止,如:無以,則王乎?
47說通悅,高興,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48枝通肢,肢體,如:為長者折枝。
49刑通型,做榜樣,如:刑於寡妻,至於兄弟。
50蓋通盍,相當於"何不",如:蓋亦反其本矣。
51塗通途,道路,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塗。
52塑通訴,告訴,申訴,如皆欲赴塑於王。
53已通矣,語氣助詞,表確定語氣,如: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54罔通網,羅網,如: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
55田通畋,打獵,如:今王田獵於此。
56卒通猝,表示突然,如: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
57由通猶,表示比況,相當於"就像",如:民歸之,由水之就下。
58施通迤,逶迤斜行的樣子,如:施從良人之所之。
59無通勿,不要,或通惑,想不通,如:無或乎王之不智。
60為通謂,認為,如:為是其智弗若也。
61罷通疲,疲憊,如: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
62趣通趨,向前走,如:趣舍異路。
63徇通殉,獻身,如: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
64詘通屈,屈曲,如:其次詘體受辱。
65槍通搶,觸,如:當此之時,見獄吏則頭槍地。
66摩通磨,滅,如:古者富貴而名摩滅。
67見通現,表露,如: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
68責通債,債務,下獄受腐刑,如: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責。
69不通否,如: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70奉通捧,捧著,如:臣願奉璧往使。
71庭通廷,朝堂上,如:拜送書於庭。
72案通按,察看,如:召有司案圖。
73賓通儐,九種地位不同的禮賓人員,如:設九賓禮於廷。
74繆通穆,如: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
75孰通熟,仔細,如: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
76離通罹,遭遇,如:離騷者,猶離憂也。
77濯通濁,混濁,如: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78質通贄,見面禮,如:厚幣委質事楚。
79決通抉,如:辭決而行。
80鄉通向,如:北鄉自剄。
81衡通橫,與"縱"相對,如:外連衡而斗諸侯。
82 沒通歿,死,鄙陋沒世。
83莫通暮,夜晚,如:至莫夜月明。
84被通披,披散,穿上,如:屈原至於江濱,被發行吟澤畔。
85少通稍,稍微,太後之色少解。
86禽通擒,捕捉,如:將軍禽操,宜在今日。
87舒通抒,抒發,如:退而論書冊,以舒其憤。
88亡通無,沒有,河曲智叟亡以應。
89生通性,資質,如:君子生非異也。
90陽通佯,假裝,如:皆陽應曰。
91識通志,記住,如:汝識之乎。
92屬通囑,囑咐,如:屬予作文以記之。
⑵ 利馬宣言的具體內容
1977年最高審計機關國際組織在秘魯利馬召開的第九屆代表大會通過。它包括原則聲明、行動綱領、關於發展中國家要採取的措施和發展中國家要求「發達國家」採取的措施的聯合聲明以及會議後發展中國家的關系等內容。
全文分七章二十五條,主要內容包括市計的目的;事前審計和事後審計;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傳統審計和效益審計;最高審計機關及其成員的獨立性;最高審計機關財務的獨立性;同議會的關系;同政府和行政部門的關系;凋查權;審計結論的執行;專家意見和其它協作權;審計方法和程序;審計人員:國際知識交流;向議會和公眾報告;報告方法;審計職權的憲法依據和對公共財務管理的審計;對駐外機構的市汁;稅務審計;對承包合同和市政工程的審計;電子數據處理設備的審計;對政府投資的工商企業的審計:對受資單位的審計;對國際和超國際組織的審計。
宣言要求發展中國家能「充分參加改革世界貿易和貨幣制度的任何事先磋商和決策」。為發展中國家在關貿總協定的框架內爭取到非互惠的和更加優惠的待遇的共同努力提供了基礎。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獨立性
第三章 與議會、政府和行政機構的關系
第四章 最高審計組織的職權
第五章 審計方法、審計人員和國際知識交流
第六章 報 告
第七章 最高審計組織的審計職權
序 言
國際最高審計組織在利馬召開第九屆代表大會。
——鑒於恰當有效地使用公共資金是適當管理公共財政事務和保證主管當局決策有效性的先決條件之一;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每個國家都必須設置一個其獨立性受法律保障的最高審計組織;
——鑒於各國已將其活動擴展到社會和經濟的各個部門,其業務已大大超出了傳統的財務工作范圍,因此,更有必要設置這種審計組織;
——要保持各國的穩定和發展,達到聯合國的目標,就必須實現審計工作的特定目標,如恰當有效地使用公共資金、建立健全財務管理、有條不紊地開展政府的各項活動、通過客觀性報告的公布向公共當局和公眾傳播信息等;
——鑒於在上屆最高審計組織代表大會全體會議上通過的決議已經所有成員國同意對其作廣泛的宣傳;
決定:出版並宣傳《利馬宣言——審計規則指南》。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節 審計的目的
公共資金的管理意味著一種委託關系,因此,有公共財務管理就一定要有審計。審計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控制體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這種控制系統的目的是要及早地揭露背離公認標准、違反原則和法令制度及違背資源管理的效率、效果和經濟原則的現象,以便在各種情況下盡可能及早採取改正措施,使當事人承擔責任、賠償經濟損失或採取措施防止重犯,至少也要使今後更難發生。
第二節 事前審計和事後審計
1、在行政管理或財務活動發生之前進行審計叫事前審計,反之,叫事後審計。
2、要對受託的資金進行妥善的公共財務管理,就必須有有效的事前審計。事前審計可以由最高審計組織執行,也可由其它審計機構執行。
3、事前審計的優點是可以防患於未然,缺點是需要的工作量過多並會模糊法律責任。事後審計著重於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可以補償已造成的損失並防止再犯。
4、最高審計組織是否進行事前審計取決於各國的法律狀況、具體條件和要求。無論是否實行事前審計,事後審計總是各國最高審計組織必不可少的任務。
第三節 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
1、內部審計機構建於各組織機構內部。外部審計機構則不是受審單位組織機構的組成部分。最高審計組織是外部審計機構。
2、內部審計機構應當從屬於所在單位的領導,但應盡可能在組織機構方面保持它在職能上和組織上的獨立性。
3、作為外部審計機構的最高審計組織,其任務是審查內部審計機構的工作效果。如果認為內部審計機構的工作是有效的,應在不損害最高審計組織權力的情況下開展全面審計工作,並在最高審計組織和內部審計機構之間實行最佳的分工協作。
第四節 傳統審計和績效審計
1、最高審計組織的傳統工作任務是審計財務管理與會計帳目、會計工作是否符合法律和規章制度。
2、除了其重要性和意義都不容置疑的財務審計之外,還有另一種類型的審計,即對公共當局的績效、效果、經濟性和效率進行審計。這種審計不僅包括具體的管理活動,而且還包括公共當局的組織機構和管理系統的全部活動。
3、最高審計組織的審計目標——財務管理的合法性、合規性、效率、效果和經濟性——基本上是同等重要的。究應側重於哪一方面,由最高審計組織決定。
第二章 獨立性
第五節 最高審計組織的獨立性
1、最高審計組織必須獨立於受審單位之外並不受外來影響才能客觀而有效地完成其工作任務。
2、國家機構是國家整體的一部分,因此,它不可能絕對地獨立。但最高審計組織必須具備完成其任務所需的職能上和組織上的獨立性。
3、最高審計組織的建立及其獨立性的程度應在憲法中加以規定。其細節可另外立法予以規定。特別是應由最高法院提供充分的法律保護,以保證最高審計組織的獨立性和權威性不受損害。
第六節 最高審計組織成員和官員的獨立性
1、最高審計組織的獨立性是和其成員的獨立性密切關聯的。所謂成員是指負責為最高審計組織作出決策的人員以及對這些決策向第三方負責的人員,通常是決策機構的成員或組織上集權的最高審計組織的領導。
2、最高審計組織成員的獨立性也應由憲法予以保障,尤其是罷免其成員的程序應列入憲法,以保證其獨立性不受損害。最高審計組織成員的任免方法取決於各國的憲法規定。
3、最高審計組織的審計人員在任職期間應獨立於受審單位之外,不受該單位的影響。
第七節 最高審計組織財政上的獨立性
1、應向最高審計組織提供經費以保證其完成任務。
2、如果需要,最高審計組織有權直接向制定國家預算的公共機關申請必要的經費。
3、最高審計組織在自己職責范圍內有權安排使用預算撥給的專項資金。
第三章 與議會、政府和行政機構的關系
第八節 與議會的關系
最高審計組織的獨立性是由憲法和法律保障的,因此,它具有高度的主動權和自主權,即使在作為議會的一個辦事機構和根據議會指示進行審計時也是如此。各有關國家的憲法應當根據各國的具體情況和需要明確規定最高審計組織和議會的關系。
第九節 與政府和行政機構的關系
最高審計組織的審計對象是政府及其所屬各部門和各單位,但這並不意味著政府從屬於最高審計組織,尤其是政府對其活動和過失要負全部責任。政府不能把責任歸咎於最高審計組織的審計工作和審計專家的意見,除非審計專家的意見是以具有法律效力和強制裁決的形式提出的。
第四章 最高審計組織的職權
第十節 調查權
1、最高審計組織有權查閱與財務管理有關的一切文件和記錄,也有權要求受審單位以口頭或書面形式提供任何它認為是必要的資料。
2、最高審計組織有權根據自己的方便確定審計地點,確定是在受審單位還是在最高審計組織所在地進行審計。
3、向最高審計組織提供資料或提交包括會計決算在內的有關文件和記錄的期限應根據具體情況由法律或最高審計組織確定。
第十一節 最高審計組織審計結論的執行
1、受審單位要在一定時間內對最高審計組織的審計結論表示意見並說明它根據審計結論採取了哪些相應措施。這段時間的長短通常由法律規定,在特殊情況下也可由最高審計組織規定。
2、在最高審計機構不以有效的法律和強制的判斷形式發表其審計結果時,它有權與有關當局聯系,由當局採取必要措施,要求負有責任的一方承擔責任。
第十二節 專家意見和其它協作權
1、在某些重要情況下,最高審計組織可以在議會和政府部門的安排下用專家意見的形式利用其專業知識對擬定中的與財務問題有關的法律和條例提出意見。採納和拒絕這些專家意見是行政當局的責任。此外,這項額外的工作不應影響最高審計組織未來的審計結論和其審計工作的有效性。
2、另一方面,有關使會計程序恰當和盡可能統一的規章制度只有經最高審計組織同意之後才能通過。
第五章 審計方法、審計人員和國際知識交流
第十三節 審計方法和程序
1、最高審計組織根據自己確定的方案進行審計,這不應影響某些公共機構在特定情況下要求進行一定的審計的權利。
2、由於很難對受審單位的所有活動全面進行審計,通常有必要採用抽樣方法。要按一定的模式進行抽樣,抽樣的數量應足夠,以使判斷管理部門工作的質量和合規性成為可能。
3、審計方法必須適應管理科學和技術進步的要求。
4、應准備內部審計手冊,便於審計人員進行工作。
第十四節 審計人員
1、最高審計組織的成員和審計人員應具備必要的資歷和道德品質,以便更好地完成其工作任務。
2、最高審計組織招聘工作人員時應適當重視較高的知識水平和能力及足夠的專業經驗。
3、應當充分重視提高審計組織所有成員和審計人員的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水平。培訓工作可在審計機構內部、各大學和國際范圍內進行,要採取一切財政上和組織上可能的措施鼓勵開展這項工作。培訓工作要超出傳統的法律——經濟和會計學知識的范圍,應包括其他企業管理技術,如電子數據處理在內。
4、為保證審計人員具有良好的素質,在工資待遇上要力求適應審計工作的特殊需要。
5、在某一最高審計組織的審計工作人員因為缺少某一方面的專業知識而不能處理一項特殊案例時,應從外界聘請專家。
第十五節 國際知識交流
1、在國際最高審計組織范圍內交流審計方面的意見和經驗是幫助最高審計組織完成其任務的有效方法。
2、實現上述目標的途徑有:召開專業會議、與聯合國和其他機構共同舉辦培訓班、組織地區性的工作組和出版專業性刊物。
3、加強和擴展這些工作和活動是非常必要的。重要的是要在比較法的基礎上統一公共財務審計的術語。
第六章 報 告
第十六節 向議會和公眾報告
1、憲法授權和要求最高審計組織每年獨立地將其審計結論向議會和其他公共機構報告。報告應予公布,以保證資料的廣泛傳播和深入開展討論。同時公布報告也能給執行審計機構的結論創造一個更為良好的氣氛。
2、最高審計組織也有權在每次年度報告之間就特別重要的審計成果提出報告。
3、年度報告應包括最高審計組織的全部活動。只有在某些方面的利益值得保護或者其利益受到法律保護的情況下,最高審計組織應慎重地權衡利害關系,決定是否予以公布。
第十七節 報告的方法
1、報告應當以精煉、清楚的方式陳述事實和對事實的評價。報告的用語應准確易懂。
2、應適當考慮受審單位和機構對最高審計組織審計結論的意見。
第七章 最高審計組織的審計職權
第十八節 審計職權的憲法依據、對公共財務管理的審計
1、最高審計組織的基本職權應列入憲法,其細節由立法機關制定。
2、應根據各國的要求和具體情況制定最高審計組織職權的具體條款。
3、所有公共財務管理部門的收支,不論其是否反映或以什麼形式反映在國家總預算中,都應由最高審計組織進行審計。公共財務管理部門未列入國家預算的部分也由最高審計組織進行審計,不屬免受審計的范圍。
4、最高審計組織採用這種方法可以促使政府機構進行明確的預算分類,採用盡可能簡單和精確的會計制度。
第十九節 駐外機構的審計
根據一般原則,設在國外的政府機關和其他駐外機構也應由最高審計組織進行審計。對這些機構進行審計時應適當考慮國際法的限制。然而,這些限制將隨著國際法的發展而有所減少。
第二十節 稅務審計
1、最高審計組織有權最大限度地對征稅工作進行審計。在進行審計時有權對個人的稅務檔案進行檢查。
2、稅務審計屬於傳統的合法性和合規性審計。在審計稅法的實施時,最高審計組織也要檢查稅收組織工作和效率以及收入預算的完成情況。如果必要的話,也可向立法機關提出改進建議。
第二十一節 承包合同和市政工程
1、公共當局的資金有相當數量用於承包合同和市政工程,因此,對這些資金的使用應進行特別徹底的審計。
2、向社會招標是在價格和質量上獲得最有利條件的方法。如果發現未公開招標,最高審計組織就應追查原因。
3、在進行市政工程審計時,最高審計組織應鼓勵為工程的連續管理制訂適當的標准。
4、對市政工程進行審計不僅應包括支出的合規性,還應包括建築工程管理的效率和建築工程的質量。
第二十二節 電子數據處理設備的審計
應根據在電子數據處理設備上所花費用的情況進行適當程度的審計,這種審計建立在系統的基礎上。要特別注意以下各方面:制訂需求計劃;經濟地使用數據處理設備;設備應由專業人員使用,最好由受審單位管理部門的專業人員使用,獲得適用的信息;防止使用不當。
第二十三節 對有政府投資的工商企業的審計
1、政府常常採取參與根據私法創辦企業的形式開展經濟活動。如果政府握有這些企業的很多股份,最高審計組織就要對之進行審計,在政府握有多數股份或具有決定性影響時更應如此。
2、這項審計宜以事後審計的形式進行,也應考慮經濟性、效率和效果。
3、為保守工商企業的秘密,向議會和公眾提交的關於這些企業的報告要受某些限制。
第二十四節 對受資助單位的審計
1、最高審計組織有權對從公共資金中支付的津貼的使用情況進行審計。
2、如為了達到審計目的,在必要時——特別是津貼本身數額較大或者津貼數額占該單位收入或資本的很大比重時——可以把審計的范圍擴大到受資助單位的全部財務管理活動。
3、如有濫用津貼的現象應要求償還。
第二十五節 對國際和超國家組織的審計
1、對受會員國資助的國際和超國家組織的開支,也應進行與各國類似的外部的獨立的審計。
2、盡管這種審計要適應各個組織的結構和任務,但其方式應與成員國最高審計組織的審計相類似。
3、為保證這種審計的獨立性,外部審計機構的成員應主要從最高審計組織人員中任命。
主要內容
在政治方面,《利馬宣言》強調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的合法權利,要求以色列遵守聯合國的有關決議;主張國際社會採取措施,敦促敘利亞停止暴力活動,並尋求以政治方式解決敘利亞危機。
與會各國在宣言中一致同意「支持和平進程,國家重建和民主的制度化」,強烈譴責所有形式的恐怖主義,承諾裁軍和不擴散核武器。
在經濟方面,宣言強調加強兩個地區國家間在經貿、金融、投資、旅遊、能源及高新技術領域的合作;各國將積極創造良好的投資和貿易環境,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共同開拓經貿合作的新局面。
南美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無論在資金還是資源上都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兩個地區的總人口達7億,國民生產總值超過7萬億美元,因而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商業和貿易市場,這為雙方的經濟合作奠定了基礎。
⑶ 5S基本知識要點
5 S 管理要點
一、5S的含義和做法
5S 含義 目的 做法/示例
整理 將工作場所的任何物品區分為有必要與沒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來以外,其它的都清除或放置在其它地方。它往往是5S的第一步。
• 騰出空間;
• 防止誤用。
將物品分為幾類(如):
• 不再使用的;
• 使用頻率很低的;
• 使用頻率較低的;
• 經常使用的。
將第1類物品處理掉,第2、3類物品放置在儲存處,第4類物品留置工作場所。
整頓 把留下來的必要用的物品定點定位放置,並放置整齊,必要時加以標識。它是提高效率的基礎。 • 工作場所一目瞭然;
• 消除找尋物品的時間;
• 整整齊齊的工作環境; • 對可供放置的場所進行規劃;
• 將物品在上述場所擺放整齊;
• 必要時還應標識。
清掃 將工作場所及工作用的設備清掃干凈,保持工作場所干凈、亮麗 • 保持良好工作情緒;
• 穩定產品質量; • 清掃從地面到牆板到天花板所有物品;
• 機器工具徹底清理、潤滑;
• 杜絕污染源如水管漏水、噪音處理;
• 破損的物品修理。
清潔 維持上面3S的成果 • 監督 檢查表;
紅牌子作戰。
素養 每位成員養成良好的習慣,並遵守規則做事。培養主動積極的精神。 • 培養好習慣,遵守規則的員工;
• 營造良好的團隊精神。 如:
• 應遵守出勤、作息時間;
• 工作應保持良好的狀態(如不可以隨意談天說笑、離開工作崗位、看小說、打瞌睡、吃零食等);
• 服裝整齊,待好識別卡;
• 待人接物誠懇有禮貌;
• 愛護公物,用完歸位;
• 保持清潔;
• 樂於助人;
二、5S的功能
• 提升企業形象;
• 整齊清潔的工作環境,使顧客有信心;
• 由於口碑相傳,會成為學習的對象。
• 提升員工歸屬感;
• 人人變得有素養;
• 員工從身邊小事得變化上獲得成就感;
• 對自己的工作易付出愛心與耐心。
• 提升效率;
• 物品擺放有序,不用花時間尋找;
• 好的工作情緒。
• 保障產品質量
• 員工上下形成做事講究的風氣,產品質量自然有保障了。
• 機器設備的故障減少。
• 減少浪費;
• 場所的浪費減少;
• 設備、工具的浪費減少;
三、如何推行5S
• 成立推行組織,制訂激勵措施;
• 制訂實施規劃,形成書面制度;
• 展開宣傳造勢,進行教育訓練;
• 全面實施5S,實行區域責任制;
• 組織檢查,採用紅牌子作戰等方法進行督促;
四、實施技巧
• 檢查表(檢查表應依據所出台的5S書面規定編制,示例:)
場所 檢查對象 檢查項目 記錄
車間 通道 是否劃線(整頓)
有沒有無用的物品堆放(整理)
通道能否順利通行(整頓)
地面是否平整(清掃)
地面是否干凈(清掃)
辦公室 辦公現場 辦公現場有無無用物品;
使用頻率低的物品是否放置儲存處;
經常使用的物品是否擺放在辦公現場;
物品擺放是否有合理規劃,容易尋找;
物品擺放是否整齊;
抽屜、櫃筒、文件類物品是否做有標識;
辦公現場是否清潔;
辦公設施是否干凈;
2. 牌子作戰:在不良之所在貼上醒目的紅牌子以待該部門人員改進。各部門的目標就是盡量減少「紅牌」的發生機會。
⑷ 常考文學常識
一、常見借代詞語:
1、桑梓:家鄉
2、桃李:學生
3、社稷、軒轅:國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學
6、烽煙:戰爭
7、巾幗:婦女
8、絲竹:音樂
9、須眉:男子
10、嬋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冊
13、伉儷: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傴僂,黃發:老人
16、桑麻:農事
17、提攜,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華蓋:運氣
21、函、簡、箋、鴻雁、札:書信
22、廟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2、並稱「韓柳」的是韓愈和柳宗元,他們是唐朝古文運動的倡導者。
3、一門父子三詞客:蘇洵(老蘇)、蘇軾(大蘇)、蘇轍(小蘇)。
4、豪放派詞人:蘇軾、辛棄疾,並稱「蘇辛」; 婉約派詞人:李清照(女詞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6、屈原:我國最早的偉大詩人,他創造了「楚辭」這一新詩體,開創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風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稱為「孔聖人」,孟子被稱為「亞聖」,兩人並稱為「孔孟」。
8、蘇軾稱贊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9、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其詩廣泛深刻的反映社會現實,被稱為「詩史」,杜甫也因此被尊為「詩聖」,有著名的「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10、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史記》(又稱《太史公書》),作者是漢朝的司馬遷,魯迅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12本紀、30世家、70列傳、10表、8書,共130篇。
11、「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
12、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
13、《聊齋志異》是我國第一部優秀文言短篇小說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聊齋」是他的書屋名,「志」是記敘,「異」是奇怪的事情。
14、書法四大家: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趙孟頫(fǔ)
15、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法家:韓非子
道家:莊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
17、邊塞詩人:高適、岑參、王昌齡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趙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漢武:漢武帝劉徹
19、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陶潛),他「不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學作品中四大吝嗇鬼:葛朗台、夏洛克、潑溜希金、阿巴貢。
21、中國吝嗇鬼的典型:嚴監生。
三、中國文學之最:
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
最早的愛國詩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
最早的也是最傑出的邊塞詩人是盛唐的高適和岑參;
古代最傑出的豪放派詞人是北宋的蘇軾;
古代最傑出的女詞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愛國詞人是南宋的辛棄疾;
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寫詩最多的愛國詩人是南宋的陸游;
古代最著名的長篇神話小說是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
古代最著名的長篇歷史小說是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古代最早寫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滸傳》;
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說是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
古代最傑出的長篇諷刺小說是清代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是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古代最早的語錄體散文是《論語》;
古代最早的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是《左傳》;
古代最早的紀傳體通史是《史記》;
古代最傑出的銘文是唐代劉禹錫的《陋室銘》;
現代最偉大的文學家是魯迅;
現代最傑出的長篇小說是茅盾的《子夜》;
現代最有影響的短篇小說集是魯迅的《吶喊》。
⑸ 關於黨的常識題
1.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_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2.中國共產黨是_中國特色社會主義_事業的領導核心。
3.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_共產主義__。
4.中國共產黨以_馬克思列寧主義_、_毛澤東思想_、_鄧小平理論_和__「三個代表」重要思想__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
5.馬克思列寧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它的_基本原理__是正確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6.中國共產黨人追求的共產主義最高理想,只有在充分發展和高度發達的__社會主義_基礎上才能實現。
7.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_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8.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從我國的____中國特色社會主義______國情出發,走__中國特色社會主義___道路。
9.中國共產黨成立於_1921年7月23日。
10.由於國內的因素和國際的影響,階級斗爭還在一定范圍內長期存在,在某種條件下還有可能激化,但已經不是___主要矛盾___。
11.必須堅持和完善____公有制______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12.必須堅持和完善____按勞分配______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13.______發展____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14.跨入新世紀,我國進入____全面建設小康社會______、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
15.中國共產黨在領導社會主義事業中,必須堅持以______經濟建設____為中心,其他各項工作都服從和服務於這個中心。
16.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整個過程中,必須堅持____四項基本原則____,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
17.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們的___立國之本_______。
18.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的_____強國之路_____。
19.要從根本上改革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堅持和完善___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______體制。
20.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_____社會主義政治文明_____。
21.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為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提供強大的_____精神動力___和_智力支持___,創造良好的____社會環境__。
22.黨按照「_____一個國家_____、_____兩種制度_____」的方針,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23.中國共產黨要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必須緊密圍繞黨的____基本路線______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24.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
25.黨除了______工人階級____和____最廣大人民群眾______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26.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_____.密切聯系群眾_____,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是___脫離群眾_______。
27.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權力機關是___全國人民代表大會___。
28.黨堅持不懈地反對_____腐敗_____,加強黨風建設和廉政建設。
29.民主集中制是_____民主基礎上_____的集中和_____集中指導下_____的民主相結合。
30.民主集中制既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也是_____群眾路線_____在黨的生活中的運用。
31.黨章規定,必須充分發揚____黨內民主______,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積極性創造性。
32.黨章規定,必須實行正確的集中,保證全黨行動的一致,保證___黨的決定_______得到迅速有效的貫徹執行。
33.在黨的___紀律_______面前人人平等。
34.黨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正確地開展____批評和自我批評____,在原則問題上進行____思想斗爭______,堅持真理,修正錯誤。
35.黨要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加強和改善___黨的領導_______。
36.黨必須按照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在同級各種組織中發揮_____領導核心_____作用。
37.黨必須集中精力領導___經濟建設_______,組織、協調各方面的力量,同心協力,圍繞開展___經濟建設___工作。
38.黨必須在_____憲法_____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
39.黨必須適應形勢的發展和情況的變化,完善_____領導體制_____,改進____領導方式______,增強____執政能力______。
40.共產黨員必須同黨外群眾親密合作,共同為建設_____中國特色社會主義_____而奮斗。
41.年滿___十八周歲_______的中國工人、農民、軍人、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階層的先進分子,承認______黨的綱領和章程____,願意____參加黨的一個組織並在其中積極工作______執行____黨的決議和按期的_交納黨費__,可以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
42.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覺悟的______共產主義____先鋒戰士。
43.中國共產黨黨員必須全心全意____為人民服務______,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終身。
44.中國共產黨黨員永遠是_______勞動人民___的普通一員。
45.除了法律和政策規定范圍內的個人利益和工作職權以外,所有共產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____私利______和_____特權_____。
46.黨章規定,發展黨員,必須經過____黨的支部______,堅持_____個別吸收_____的原則。
47.申請入黨的人,要填寫____入黨志願書______。
48.申請入黨的人,要有兩名正式黨員作___介紹人____。
49.申請入黨的人,要經過____支部大會______通過和_____上級黨組織____批准。
50.申請入黨的人,要經過_____預備期_____的考察。
51.預備黨員必須面向黨旗進行____入黨宣誓___。
52.預備黨員的預備期為____一年______。
53.預備黨員的____義務______同正式黨員一樣。
54.黨是根據自己的綱領和章程,按照______.民主集中制____組織起來的統一整體。
55.黨的各級委員會實行_____集體領導_____和___個人分工負責____相結合的制度。
56.黨禁止任何形式的______個人崇拜____。
57.黨的下級組織必須堅持執行______上級組織____的決定。
58.黨組織討論決定問題,必須執行____少數服從多數______的原則。
59.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每____五______年舉行一次。
60.黨組織決定重要問題,要進行_____.表決_____。
61.黨的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每年至少舉行___一____次。
62.黨的地方各級委員會全體會議,每年至少召開____兩______次。
63.黨______基層組織____的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
64.黨的幹部是黨的事業的____骨幹______,是人民的____公僕______。
65.黨按照_______德才兼備___的原則選拔幹部。
66.黨的紀律是黨的____各級組織______和_____全體黨員_____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完成黨的任務的保證。
67.___黨組織____必須嚴格執行和維護黨的紀律,____共產黨員______必須自覺接受黨的紀律的約束。
68.黨組織對違犯黨的紀律的黨員,應當本著___懲前毖後、治病救人_______的精神,按照錯誤性質和情節輕重,給以批評教育直至紀律處分。
69.嚴重觸犯刑律的黨員必須__開除黨籍___。
70.黨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在黨的_____中央委員會_____領導下進行工作。
71.在中央和地方國家機關、人民團體、經濟組織、文化組織和其他非黨組織的領導機關中,可以成立___黨組_______。
72.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_____先進青年_____的群眾組織。
73.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的______助手____和_____後備軍_____。
74.中國共產黨黨徽為_____鐮刀_____和_____錘頭_____組成的圖案。
75.中國共產黨的____黨徽黨旗______是中國共產黨的象徵和標志。
76.中國共產黨成立於_____1921_____年,今年7月1日是黨成立________周年紀念日。
78._《共產黨宣言》____的發表,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
79.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的__世界觀____、____認識論______和_____方法論_____,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
80.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研究____生產關系____即經濟關系的科學,它揭示______資本主義____的產生、發展和滅亡的客觀運動規律,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內容。
81.我們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_____馬克思列寧主義_____確立為自己的指導思想。
82.___五四運動____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83.1956年底,隨著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國初步建立起____社會主義______基本制度。
84.______毛澤東思想____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85.鄧小平理論的主題是___什麼是社會主義___、____怎樣建設社會主義______。
86.______實踐____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
87.鄧小平指出,計劃經濟不等於_____社會主義_____,市場經濟不等於__資本主義________。
88.鄧小平指出,___基本路線_______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
89.鄧小平指出,我們講____解放思想______,是指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90.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實際相符合,使主觀和客觀相符合,就是_____實事求是_____。
9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就是指我國在_____生產力_____落後、______商品經濟____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段。
92.鄧小平指出,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但是,馬克思主義必須是同___中國實際_______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必須是切合_____中國實際___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93.1840年以來的中國歷史無可辯駁的證明,____資本主義______道路在中國走不通。中國走上____社會主義______道路是歷史的必然。
94.鄧小平指出,___發展____才是硬道理。
95.___改革____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96.____和平與發展___是當今世界的主題。
97.__社會主義___取代資本主義是人類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
98.「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學判斷黨的__歷史方位__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99.___解放思想_______、_____實事求是__、__與時俱進__,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
100.始終做到____「三個代表」___,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101.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____一脈相承______的科學體系。
102.胡錦濤指出,______群眾利益____無小事。
103.2007年10月15日,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
104.黨支部「三會一課」制度的「一課」指的是___黨課_______。
105.2001年11月10日,中國順利加入____世界貿易組織____。
107.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主辦城市是中國的___北京______。
108.「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鄧小平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回答了_____什麼是社會主義___、____怎樣建設社會主義______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______建設什麼樣的黨____、____怎樣建設黨_____的問題。
109.唯物史觀認為,______生產力和生產關系____的矛盾、__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_____的矛盾構成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
110.2003年10月15日9時,我國自行研製的載人飛船____「神舟五號」___發射升空。
112.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道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實現了我們黨指導思想的又一次___與時俱進____。
113.人民群眾是____先進生產力___和_先進文化__的創造主體,也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114.「一國兩制」的構想是___鄧小平___提出來的。
115.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要統一於____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____的偉大實踐。
116.發展包括促進人的____全面發展______。
117.要正確認識和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____改革__是動力,__發展___是目的,___穩定___是前提。
118.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是立足於我國的___基本國情____提出的。
119.__科學發展觀__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
120.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對《中國共產黨章程》的修正最大的特點是把___科學發展觀___寫入黨章。
121.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把____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__四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寫入黨章,對於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具有重大意義。
122.十七大黨章要求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⑹ 安全常識個的內容
安全常識主要包括:食品安全、人身安全、交通安全、居家安全、消防安全、財產安全、生產安全、市場安全等等。
⑺ 陶行知的《創造宣言》中的錯誤觀點又哪些非常非常緊急啊!!!
文中批評了哪五種『不能創造』的錯誤觀點?」考查學生對文中重要信息的辨別和篩選,只要抓住原文中五個「有人說」段落的中心句,按題目的要求把它摘取下來寫進答題處就行了。再如:《長城》第21題第一問,「作者對歷史上的長城的評價是什麼?」只要能根據第2-7自然段的內容,分析歸納文章的內容要點,就能抓住第3、5、7段「所以我說」後面揭示文章段落主旨、觀點、情感的中心句,得出作者對歷史上的長城的評價:①凄婉的歷史,②民族封閉的象徵,③文化愚鈍的標志。
當然,有時找出的語句不一定能直接使用,或語句太長,不合答題要求,或語句含有不合題意的其他信息,這就要根據題意對選出的有用的語言信息進行加工改造,重新組合表述。再以上述兩題第二問為例。《創造宣言》第21題第二問要求回答「作者批評錯誤觀點得出的結論是什麼(不超過12個字)」。原文的結論在第11自然段,有21個字,這就要壓縮主幹,抽取要點,概括復述:「處處天天人人都能創造。」《長城》第21題第二問:「作者又是如何看待現實的長城?」作者對長城現實的看法,與四面八方億萬遊人的描寫結合在一起,沒有獨立成段,回答較難一些。但是只要認真閱讀,你就能從「現在你敞開胸襟了」、「願意接待異域殊方的雜色人流」等語句中,歸納出現實長城的開放,從「外層空間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跡,就是你呀,長城!」的語意中,體會出作者在看待現實長城時的自豪與自信。
《創造宣言》第23題認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麼?為獲得這一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問題?」第一問若選原文中的話回答:「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就只答對了一半,因為「成功」包含師生兩個方面的因素。作者的觀點很全面,很明確,強調的是「師生合作創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第二問綜合性很強,七個答案要點幾乎分散在全篇文章之中,只有吃透原文,在忘「形」中得「意」,才能在文章中找到根據,才能概括出「注意」的要點。
《門》第21題:作者開頭說:「開門和關門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動作。」請根據文意寫出「開門」和「關門」的含意。要回答:「開門」和「關門」的含意是什麼,並沒有現成的答案,須通觀全文,先找出相關的句子,然後再加以分析概括。文中與「開門」和「關門」相關的句子不少,但直接闡述「開門」和「關門」含意的段落在文章的六、七、八段,特別是文章的第六段。問題出自文章的第一段,答案卻主要出自文章的第六段,這就增加了解答21題的難度,要求考生通過快速閱讀,迅速清理文章的脈絡,迅速找出相關信息。相比較而言,「關門」的含意好歸納一些,因為文中說道「每一扇門的關閉就意味著一個結束」,可以直接概括出:「關門的含意是意味著一個結束。」而關於「開門」的含意,相關的句子很多,不易抽取,但是可以參照歸納「關門」的含意,平行比較,得出答案:「開門」的含意是預示著一個新的開始,一個新的發現。
象這樣高度綜合的答案,如果僅局限於一個語段是根本不行的,這就要求考生能真正讀懂作品,進而和文本作深層對話,在對話中尋求理解。要是考生少了這一過程,做出的答案就會捉襟見肘,丟三落四。
在閱讀中忘「形」而得「意」,有時還需要藉助閱讀者自己的一些生活體驗,在二度創造中搜尋答案。比如茅盾的《大地山河》的第三題:在作者眼中,江南的雪和西北的雪各有什麼特點?能給帶給人怎樣的不同的感受?
做這個題目當然可以從原文「謝家的哥哥以『撒鹽』比擬下雪,他的妹妹說,『未若柳絮因風起』,從來都認為後者佳勝。自然,『柳絮因風起』,多麼清靈俊逸;但這是江南的雪景。如果說北方,那麼謝家哥哥的比擬實在也沒有錯。當然也有下大朵的時候,那也是『柳絮』了,不過,『撒鹽』時居多。積在地上,你穿了長氈靴走過,那煞煞的響聲,那頗有燥感的粉末,就會完全構成了『鹽』的印象。要是在大野,一望皆白,平常多坎陷與浮土的道路,此時成為砥平而堅實,單馬曳的雪橇輕溜溜地滑過,那裡你真覺得心境清涼而實在,空氣也清潔得好像濾過。」中找到相關答案。
問題是,在回答這一題時,如果南北的考生能結合自己平時踏雪的感覺,注意觀察就會理解到南北由於天氣溫度的差異,雪的厚度和硬度都是有區別的,那麼人踩在上面的感覺就不會一樣的。稍一思考,便容易得出結論:江南的雪若「柳絮因風起」,帶給人清靈俊逸的美感;西北的雪似「空中撒鹽」,帶給人厚重、實在的感覺,它具有填平一切坎陷的力量,同時使人感到心境清涼而實在。
閱讀中忘「形」而得「意」,是需要仔細品味的。在品味中悟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深義。比如孫梨的《老家》的第二題就這樣設問的:第九段中,作者對老家河流、風沙、屋頂、炊煙、做飯的人……的回憶,主要運用了什麼樣的描寫手法?營造了一種什麼樣的氣氛?
對這樣的問題就要仔細地來品味相關段落的文字了。文章第九段作者對老家的回憶:「那裡的河流,確已經幹了,但風沙還是熟悉的。屋頂上的炊煙不見了,灶下做飯的人,也早已不在。老屋頂上長著很高的草,破漏不堪。村人故舊,都指點著說:『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來了。』」品品這一段深情而干凈的文字,作者主要運用的是白描手法,沒有華麗的辭藻,以樸素的語言寫了作者對家鄉深深思念的真情。這一段描寫,睹物傷情,撫今追昔,大有物是人非、深沉凄涼之感,成功地營造出一種傷感的氣氛。品味到了這一步,得出正確答案也就水到渠成了。
再比如陸文夫《快樂的死亡》一文中的第三題這樣來問:本文「快樂的死亡」是單對作家而言的嗎?對其他的人有什麼啟迪作用?要成功回答這一題,也是需要仔細品味的。只要稍有常識,就會知道雜文很少就事論事,一般都是有一定的社會意義的。如果真正讀懂了短文,就不難得出結論:「快樂的死亡」絕不單是對作家而言,對其他行業的人也一定會有啟迪作用。啟迪我們不要熱衷於表面的熱熱鬧鬧、轟轟烈烈,而要踏踏實實搞好本職工作,做出實際業績來,這才是最重要的。否則,表面上熱熱鬧鬧、轟轟烈烈,而自己的本職工作反倒無暇顧及,毫無成績而言,那就是「快樂的死亡」。
總之,閱讀理解中先要得「形」(把握文章大概),再忘「形」(由表及裡深入到作品的深層),進而得「意」(品味到作品的內涵和主旨)。
⑻ 讀書宣言,急!急!急!
最喜歡的一句讀書宣言:「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改寫人生,教育改善人格,反思啟迪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