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炎帝發明什麼

炎帝發明什麼

發布時間:2021-06-09 06:55:40

『壹』 炎帝的發明主要是

炎帝就是神農氏。

傳說中的農業和醫葯的發明者。

他遍嘗百草,有「神農嘗百草」的傳說,教人醫療與農耕。

滿意請採納,謝謝。

『貳』 炎帝發明了什麼

炎帝一生有五個方面的貢獻:第一,用木材製造兩種翻土農具,教農民墾荒種地;第二,發明農業,種植糧食作物;第三,從前人們沒有飲食用的陶器和炊具,炎帝時纔開始製造出來;第四,炎帝時發明紡織技術,使赤身裸體的人穿上了衣服;第五,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嘗百草是為了知道百草的葯性,進而發展用草葯治病的技術,炎帝也因此貢獻了偉大的生命。炎帝在我國民間被尊為農業之神、太陽之神、醫葯之神,與黃帝共同被尊奉為華夏人文初祖。

『叄』 炎帝發明了什麼

一、制耒耜,種五穀,奠定了農工基礎。耒耜的使用和種五穀,解決了民以回食為天的大事,促答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為人類由原始游牧生活向農耕文明轉化創造了條件。
二、嘗百草,開醫葯先河。據《帝王世紀》載,神農「嘗味草木,宣葯療疾,救夭傷人命」。為嘗百草,一日之間而遇七十毒。炎帝炎帝在與大自然,與疾病作斗爭中,為後世醫葯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立市廛,首辟市場。據《周易

『肆』 炎帝和黃帝各發明了什麼

炎帝發明:

1、衣裳

原始人本無衣裳,僅以樹葉,獸皮遮身,神農教民麻桑為布帛後,人們才有了衣裳,這是人類由朦昧社會向文明社會邁出的重大一步。

2、弓箭

神農始創了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獸的襲擊,有力地打擊了外來部落的侵犯,保衛了人們的生命安全和勞動成果

3、陶器

在陶器發明前,人們加工處理食物,只能用火燒烤,有了陶器,人們對食物可以進行蒸煮加工,還可以貯存物品,釀酒,消毒。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對人類的飲食衛生和醫葯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黃帝發明:

1、內經

黃帝在得到廣成子的教化後,便在崆峒山上建觀修道,參悟自然輪回、萬物生長規律,並且常與精通醫術的岐伯、精通中葯炮製的雷公等大臣坐而論醫,闡述病理,以「岐黃之術」教民療治百病,最終成就了一部《黃帝內經》。

2、鼓

鼓的產生,首推黃帝取「夔皮」冒鼓的古老傳說。夔,是神話傳說中的單足神怪動物,《山海經·大荒東經》描寫夔是古時代神話奇獸,生於東海流波山,「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

後人認為所謂鼉其實就是巨鱷,它用尾巴敲擊自己的肚子,發出好聽的音樂,說起來實在有點可愛,可見上古時代人與自然之和諧。而以鱷魚皮之堅硬,製成鼓後就算不能「聲聞五百里」,想必敲擊起來也十分響亮。



(4)炎帝發明什麼擴展閱讀

黃帝為政舉措:黃帝建立古國體制:劃野分疆,八家為一井,三井為一鄰,三鄰為一朋,三朋為一里,五里為一邑,十邑為都,十都為一師,十師為州,全國共分九州;設官司職,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設三公、三少、四輔、四史、六相、九德(官名)共120個官位管理國家。

對各級官員提出「六禁重」,「重」是過分的意思,即「聲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員節簡樸素,反對奢靡。

提出以德治國,「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義,尤其是設立「九德之臣」,教養百姓九行,即擔任法官、後土擔任獄官,對犯罪重者判處流失,罪大罪極者判處斬首等。

『伍』 炎帝的發明有哪些

炎帝神農氏「始作耒耜,教民耕種;遍嘗百草,發明醫葯;日中為市,首辟市場;治麻為布,製作衣裳;削桐為琴,練絲為弦;弦木為弧,剡木為矢;耕而作陶,冶制斤斧;建屋造房,台榭而居」,他帶領先民所開創的農耕文化、醫葯文化、工業文化、市場文化、火文化和原始藝術等,是炎帝文化外延的具體內容,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
在炎帝之前的時代,先民們不知耕種,不知米穀是重要的食物,只知採摘各種草木果實以果腹。是炎帝獨具慧眼,首倡種谷,帶領先民告別了漫長的蠻荒生活,跨過了通向文明時代的門檻。《管子·輕重戊》曰:「神農作,樹五穀淇山之陽,九州之民乃知穀食。」《新語·道基》說,古時「民人食肉飲血」,炎帝神農「以為行蟲走獸難以養民,乃求可食之物,嘗百草之實,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穀」。《周禮·天官·疾醫》雲:「五穀,麻、黍、稷、麥、豆也。」《風俗通義》載:「神農悉地力種谷疏。」《國語·魯語上》載:「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能殖百穀百疏。」疏通蔬,即蔬菜,如白菜、莧菜等。《炎陵志》引《考古原始》雲:神農之世,炎帝「作鉏耨,以墾草萊,教民種瓜蓏」,瓜即瓜菜,如冬瓜、南瓜、黃瓜等;蓏,是指植物果實,如桃、李、梨、桔、柚、枇等。這些都是炎帝神農氏教民耕種的生動史料記載。
炎帝神農氏在教民耕種的過程中發明了耕播工具。《周易·系辭下》載:「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禮·含文嘉》說,神農氏「始作耒耜,教民耕種」,都講到炎帝神農氏製作的耕播工具——耒耜。耒耜的創造和推廣使用,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隨著種植業的興起,人們的食物逐漸有了剩餘。於是,炎帝部落把野生的豬、狗、羊、鳥、牛、雞等進行人工飼養,既作為人的肉食,又馴其畜力服務於人,由此又出現了畜力農耕。《論衡》(東漢·王充著)載述炎帝之世,神農氏「煮馬屎以汁漬種者,令禾不蟲」,便是當時畜牧飼養業的寫照。
除文獻記載外,炎帝神農氏時代的許多遺址遺物也為當時的農耕文明提供了確鑿的例證。西安半坡遺址出土了當時的谷殼和蔬菜、瓜籽;長江中下游的河姆渡、萬年仙人洞、圩墩、崧澤、馬橋、梅堰遺址,以及黃河流域的裴李崗、磁山、北首嶺遺址,都發現了那時的水牛、黃牛頭骨。在黃河下游的壽光縣城南孫家集鎮古城堡遺址,還出土了那時的大量祭奠用的豬、狗骨架等。
炎帝首創的農耕農作,及其後來在中華民族普遍的使用與發展,是炎帝神農氏對中華民族做出的最大貢獻。.

『陸』 炎帝發明了什麼

用歷史上的說法來說,炎帝是神農氏,也就是說他是嘗百草,這就是原始的醫學,從這一點就能夠看得出來,中國原始的早期的醫學發展的過程,也就是通過不斷的嘗試自然界的東西來得知他們的作用。

『柒』 神農氏炎帝到底發明了什麼「五穀」

五穀在每個朝代代表的東西都不一樣,
1、《周禮·天官·疾醫》:「以五味、五穀版、五葯權養其病。」 鄭玄 註:「五穀,麻、黍、稷、麥、豆也。」
2、《孟子·滕文公上》:「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 趙歧 註:「五穀謂稻、黍、稷、麥、菽也。」
3、《楚辭·大招》:「五穀六仞。」 王逸 註:「五穀,稻、稷、麥、豆、麻也。」[2]
4、《素問·藏氣法時論》:「五穀為養。」 王冰 註:「謂粳米、小豆、麥、大豆、黃黍也。」
5、《管子·輕重己》:「宜獲而不獲,風雨將作,五穀以削,士兵零落。不獲之害也。」馬非百新詮:「零落,殞也。言風雨大起,五穀因而削減。士,戰士。民,普通人民。謂戰士與人民皆將飢餓以死也。」
神農炎帝到底發明了什麼已經不能考證了,那時候還沒有文字。

『捌』 炎帝黃帝發明了什麼

根據傳說,炎來帝神農氏部落自有五個方面的貢獻:
第一,用木材製造耒耜(兩種翻土農具),教民墾荒種地。
第二,發明農業,種植糧食作物。
第三,從前人們沒有飲食用的陶器和炊具,炎帝時才開始製造出來。
第四,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嘗百草是為了知道百草的葯性,進而發展用草葯治病的技術,神農也因此貢獻了偉大的生命。
第五,發明紡織,抽出麻絲,利用輪紡織布,發明養蠶的嫘祖便是神農氏的後代

根據傳說,黃帝部落有以下貢獻:
數學:隸首作數,定度量衡之制。
軍隊:風後衍握奇圖,始制陣法。
音樂:伶倫取谷之竹以作簫管,定五音十二律,合於今日。
衣服:元妃嫘祖始養蠶以絲制衣服。
醫葯:與岐伯討論病理,作《黃帝內經》。
文字:倉頡始制文字,具六書之法。
鑄鼎:在荊山(位於陝西中部)鑄鼎,分華夏為九州。
水井:井的發明,古人也歸功於黃帝。
其他:舟車、弓矢、房屋、鼓、指南車等發明。

『玖』 列舉傳說中炎帝的發明有什麼

相傳炎帝神農氏親嘗百草,發展用草葯治病;他發明刀耕火種創造了兩種翻土農具,教民墾荒種植糧食作物;他還領導部落人民製造出了飲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閱讀全文

與炎帝發明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