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鐳是誰發現的
居里夫婦 答案補充 居里夫婦在發現釙後不久,又有另一個驚人的結果。他們從鈾礦中分離出富集釙的鉍的化合物後,又分離出具有強烈放射性的鋇的化合物。他們相信這種礦物中還含有和鋇同時分離出來的第二種未知的放射性元素。他們的合作者貝蒙成功地研究了這個未知的放射性元素。在1898年12月,巴黎科學院發表了他們和貝蒙合作的報告:「……上述理由使我們相信,這種放射性的新物質里含有一種新元素,我們提議叫它鐳。……」鐳的拉丁名稱radium是從拉丁文「射線」(radius)一詞而來,它的元素符號定為Ra。鐳在瀝青鈾礦中含量很小,不過一千萬分之一或一千萬分之三,要分離出它,就要大量的瀝青鈾礦。1898年至1902年間,在簡陋的實驗室里艱苦頑強地分析了巨大量(一噸)的礦渣,終於在1902年提煉出0.1克金屬鐳,並初步測定了它的原子量。
② 誰是第一個發現放射性元素什麼的人,他曾幾次獲得什麼獎
X射線發現以後,許多科學家都興致勃勃地去研究這類新的、具有巨大穿透能力的輻射,法國物理學家亨利·貝克勒爾就是其中之一。他的父親亞歷山大·貝克勒爾對「熒光」特別感興趣(熒光是某些物質被日光的紫外線照射以後所發出的可見輻射)。老貝克勒爾曾對一種稱為硫酸雙氧鈾鉀的熒光物質進行了研究,而小貝克勒爾則想知道在硫酸雙氧鈾鉀的熒光輻射中是否含有X射線,結果小貝克勒爾發現了更激動人心的鈾的放射性。
「放射性」這個術語是居里夫人提出來的,用它來描述鈾的輻射能力。居里夫人還進一步發現了第二種放射性物質——釷。在這以後,很快又有別的科學工作者作出了許多重要的發現。他們的發現證明,放射性物質的輻射不但比X射線具有更大的穿透力,而且也更強。此外,科學工作者又發現,放射性物質還會發出別種射線,這又使科學家們在原子的內部結構方面得到了一些新的發現。放射性元素在發出射線的過程中會轉變為另一種元素。第一個發現這一現象的是居里夫人,她是在無意中發現的。有一次,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為了弄清一批瀝青鈾礦樣品中是否含有值得加以提煉的鈾,他們對其中的含鈾量進行了測定,但他們驚訝地發現,有幾塊樣品的放射性甚至此純鈾的放射性還要大。這就很明顯地意味著,在這些瀝青鈾礦石中一定還含有別的放射性元素。同時,這些未知的放射性元素一定是非常少的,因為用普通的化學分析方法不能把它們檢測出來。
居里夫婦帶著十分激動的心情,搞到了幾噸瀝青鈾礦,他們在一個很小的木棚里建了一個作坊,在很原始的條件下以極大的毅力在這些很重的黑色礦石中尋找這些痕量的新元素。1898年7月,他們終於分離出極小量的黑色粉末,這些黑色粉末的放射性比同等數量的鈾強400倍。這些黑色粉末含有一種在化學性質上和碲很相似的新元素,因此,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似乎應該處在碲的下面。居里夫婦把這個元素定名為釙,以紀念居里的祖國波蘭。但是釙只是使她們的黑色樣品具有這樣強的放射性的部分原因。因此,她們又把這項工作繼續進行下去,到1898年12月,居里夫婦又提煉出一些放射性此釙還要強的東西,其中含有另一種在化學特性上和鋇很相似的元素,居里夫婦把它定名為鐳,意思是「射線」。居里夫婦為了收集足夠多的純鐳以便對它進行研究,又進行了四年的工作。
居里夫人在1903年就她所進行的研究寫了一個提要,作為她的博土論文。這也許是科學史上最出色的博土論文,它使她兩次獲得了諾貝爾獎金。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以及貝克勒爾因在放射性方面的研究而獲得了190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居里夫人因為她在發現釙和鐳方面立下的功績而單獨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釙和鐳遠比鈾和釷不穩定,換句話說,前者的放射性遠比後者顯著,每秒鍾有更多的原子發生衰變。它們的壽命非常之短,因此,實際上宇宙中所有的釙和鐳都應當在一百萬年左右的時間內全部消失。那麼,為什麼我們還能在這個已經有幾十億歲的地球上發現它們呢,這是因為在鈾和釷衰變為鉛的過程中會繼續不斷地形成鐳和釙。凡是能找到鈾和釷的地方,就一定能找到痕量的釙和鐳。它們是鈾和釷衰變為鉛的過程中的中間產物在鈾和釷衰變為鉛的過程中還形成另外三種不穩定元素,它們有的是通過對瀝青鈾礦的細致分析而被發現的,有的則是通過對放射性物質的深入研究而被發現的。
1899年,德比埃爾內根據居里夫婦的建議,在瀝青鈾礦石中繼續尋找其他放射性元素,終於發現了被他定名為錒的元素,這個元素後來被列為第89號元素;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多恩指出,當鐳發生衰變時,會生成一種氣態元素。放射性氣體在當時是一種新鮮的東西,這個元素後來被命名為氡,並被列為第86號元素;最後,到1917年,兩個研究小組——德國的哈恩和梅特涅小組、英國的索迪和克蘭斯頓小組——又從瀝青鈾礦石中分離出第9l號元素——鏷。
到1925年為止,已被確認的元素總共巳達八十八種,其中有八十一種是穩定的,七種是不穩定的。這樣一來,努力找出尚未發現的四種元素(即第43,61,85,87號元素)就成為科學家們的迫切願望了。由於在所有已知元素中,從第84到92號都是放射性元素,因此,可以很有把握地預測第85和87號元素也應該是放射性元素。另一方面,由於第43號和第61號元素的上下左右都是穩定元素,所以似乎沒有任何理由認為它們不是穩定元素。因此,它們應該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由於第43號元素在周期表中正好處在錸的上面,人們預料它和錸具有相似的化學特性,而且可以在同一種礦石中找到。事實上,發現錸的研究小組認為,他們肯定已測出了波長相當於第43號元素的X射線。因此,他們宣稱第43號元素已被發現。但是他們的鑒定並沒有得到別人的肯定。在科學上,任何一項發現至少也應該被另一位研究者所證實,否則就不能算是一項發現。
1926年,伊利諾斯大學的兩個化學家宜稱他們已在含有第60號和第62號元素的礦石中找到了第61號元素。同年,佛羅倫薩大學的兩個義大利化學家也以為他們已經分離出第61號元素。但是這兩組化學家的工作都沒有得到別的化學家的證實。幾年以後,亞拉巴馬工藝學院的一位物理學家報道說,他已用他親自設計的一種新的分析方法找到了痕量的第87號和第85號元素,但是這兩項發現也都沒有得到證實。後來發生的一些事情表明,第43,61,85和87號元素的所謂「發現」,只不過是這幾位化學家在工作中犯了這樣或那樣的錯誤罷了。
在這四種元素當中,首先被確定無疑地證認出來的是第43號元素。曾經因發明迴旋加速器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美國物理學家勞倫斯,通過用高速粒子轟擊第42號元素鉬的方法,在他的加速器中產生了第43號元素。被轟擊過的材料變成了放射性的物質,勞倫斯便把這些放射性物質送到義大利化學家賽格雷那裡去進行分析,因為賽格雷對第43號元素的問題很感興趣。賽格雷和他的同事佩列爾把有放射性的那部分物質從鉬中分離出來以後,發現它在化學特性上和錸很相似,但又不是錸。因此他們斷言,它只能是第43號元素,並指出它和周期表中與之相鄰的元素有所不同,是一種放射性元素。由於它不能作為第44號元素的衰變產物而不斷產生出來,所以事實上它在地殼中已不復存在。賽格雷和佩列爾就這樣終於取得了命名第43號元素的權利,他們把它定名為鍀,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的元素。
1939年,第87號元素終於在自然界中被發現了。法國化學家佩雷在鈾的衰變產物中把它分離了出來。由於它的存在量極小,所以只有在技術上得到改進以後,人們才能在以前未能找到它的地方把它找田來。佩雷後來把這個新發現的元素命名為鈁。第85號元素和鍀一樣,是在迴旋加速器中通過對第83號元素鉍進行轟擊而得到的。1940年,賽格雷、科森和麥肯齊在加利福尼亞大學分離出第85號元素。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斷了他們在這個元素方面所進行的工作,戰後他們又重新進行,並在1947年提出把這個元素命名為砹。與此同時,第四個也是最後一個尚未被發現的元素,第61號元素也在鈾的裂變產物中發現了。橡樹嶺國立實驗室的馬林斯基、格倫丁寧和科里爾這三位化學家在1945年分離出第61號元素,他們把它命名為鉕。這樣,元素一覽表,從第1號至92號,終於全部齊全了。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說,向元素進軍的最艱巨歷程才剛剛開始,因為科學工作者已經突破了周期表的邊界。原來,鈾並不是周期表中最後一個元素。
③ 放射性鐳是居里夫人和他的丈夫發現還是發明的
發現人
瑪麗·居里(Maria Curie)和皮埃爾·居里(Pierre Curie) 發現年代:1898年12月26日上午8時 皮埃爾·居里(PierreCurie),或譯彼埃爾·居里、比埃爾·居里。 1859年5月15日生於波蘭華沙一個教師家庭里。他的兒童和少年時期,性格上好個人沉思,不易改變思路,沉默寡言,反應緩慢,不適應普通學校的灌注式知識訓練,不能跟班學習,人們
鐳
都說他心靈遲鈍,所以從小沒有進過小學和中學。父親常帶她到鄉間採集動、植、礦物標本,培養了他對自然的濃厚興趣,學到了如何觀察事物和如何解釋它們的初步方法。居里14歲時,父母為他請了一位數理教師,他的數理進步極快,16歲便考得理學士學位,進入巴黎大學後兩年,又取得物理學碩士學位。1880年,他21歲時,和他哥哥雅克·居里一起研究晶體的特性,發現了晶體的壓電效應。1891年,他研究物質的磁性與溫度的關系,建立了居里定律:順磁質的磁化系數與絕對溫度成反比。他在進行科學研究中,還自己創造和改進了許多新儀器,例如壓電水晶秤、居里天平、居里靜電計等。1895年7月25日比埃爾·居里與瑪麗·居里結婚。 瑪麗·斯克羅多夫斯基·居里(MarieCurie)1867年11月7日生於沙皇俄國統治下的華沙,父親是中學教員。16歲她以金質獎章畢業於華沙中學,因家庭無力供她繼續讀書,而不得不去擔任家庭教師達六年之久。後來靠自己的一點積蓄和姐姐的幫助,於1891年去巴黎求學。在巴黎大學,她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勤奮地學習,經過四年,獲得了物理和數學兩個碩士學位。 居里夫婦結婚後次年,即1896年,貝克勒爾發現了鈾鹽的放射性現象,引起這對青年夫婦的極大興趣,居里夫人決心研究這一不尋常現象的實質。她先檢驗了當時已知的所有化學元素,發現了釷和釷的化合物也具有放射性。她進一步檢驗了各種復雜的礦物的放射性,意外地發現瀝青鈾礦的放射性比純粹的氧化鈾強四倍多。她斷定,鈾礦石除了鈾之外,顯然還含有一種放射性更強的元素。 居里以他作為物理學家的經驗,立即意識到這一研究成果的重要性,放下自己正在從事的晶體研究,和居里夫人一起投入到尋找新元素的工作中。不久之後,他們就確定,在鈾礦石里不是含有一種,而是含有兩種未被發現的元素。1898年7月,他們先把其中一種元素命名為釙,以紀念居里夫人的祖國波蘭。沒過多久, 1898年12月,他們又把另一種元素命名為鐳。為了得到純凈的釙和鐳,他們進行了艱苦的勞動。在一個破棚子里,日以繼夜地工作了四年。自己用鐵棍攪拌鍋里沸騰的瀝青鈾礦渣,眼睛和喉嚨忍受著鍋里冒出的煙氣的刺激,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提煉,才從幾噸瀝青鈾礦渣中得到十分之一克的鐳。由於發現放射性,居里夫婦和貝克勒爾共同獲得了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④ 極其珍貴的放射性元素——鐳是誰發明了的
1903年11月的一天,英國倫敦皇家學會把該會的最高獎賞——戴維獎章,掛在一對年輕夫婦內的胸前容,以表彰他們為人類發現了一種極其珍貴的放射性元素——鐳。
這對年輕夫婦,就是舉世聞名的科學家居里夫婦——彼埃爾居里和他的夫人居里夫人。夫婦兩人望著紛紛前來祝賀的人們,同時流出了熱淚。人們只知道發現這種稀有元素的意義,可有誰知道他們付出多少艱辛的勞動。尤其是居里夫人,她不僅是鐳元素的主要發現者,更主要的是,她有著別人沒有的艱難的歷程。
⑤ 誰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
自己20級;
帶一個徒弟;
徒弟也20級了;(他升20級的時候你也在線);
那就可以亮了。
⑥ 誰發明了放射性元素鐳
居里夫人
⑦ 放射性鐳是居里夫人和他的丈夫發現還是發明的
發現人
瑪麗·居里(Maria Curie)和皮埃爾·居里(Pierre Curie) 發現年代:1898年12月26日上午8時 皮埃爾·居里(PierreCurie),或譯彼埃爾·居里、比埃爾·居里。 1859年5月15日生於波蘭華沙一個教師家庭里。他的兒童和少年時期,性格上好個人沉思,不易改變思路,沉默寡言,反應緩慢,不適應普通學校的灌注式知識訓練,不能跟班學習,人們
鐳
都說他心靈遲鈍,所以從小沒有進過小學和中學。父親常帶她到鄉間採集動、植、礦物標本,培養了他對自然的濃厚興趣,學到了如何觀察事物和如何解釋它們的初步方法。居里14歲時,父母為他請了一位數理教師,他的數理進步極快,16歲便考得理學士學位,進入巴黎大學後兩年,又取得物理學碩士學位。1880年,他21歲時,和他哥哥雅克·居里一起研究晶體的特性,發現了晶體的壓電效應。1891年,他研究物質的磁性與溫度的關系,建立了居里定律:順磁質的磁化系數與絕對溫度成反比。他在進行科學研究中,還自己創造和改進了許多新儀器,例如壓電水晶秤、居里天平、居里靜電計等。1895年7月25日比埃爾·居里與瑪麗·居里結婚。 瑪麗·斯克羅多夫斯基·居里(MarieCurie)1867年11月7日生於沙皇俄國統治下的華沙,父親是中學教員。16歲她以金質獎章畢業於華沙中學,因家庭無力供她繼續讀書,而不得不去擔任家庭教師達六年之久。後來靠自己的一點積蓄和姐姐的幫助,於1891年去巴黎求學。在巴黎大學,她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勤奮地學習,經過四年,獲得了物理和數學兩個碩士學位。 居里夫婦結婚後次年,即1896年,貝克勒爾發現了鈾鹽的放射性現象,引起這對青年夫婦的極大興趣,居里夫人決心研究這一不尋常現象的實質。她先檢驗了當時已知的所有化學元素,發現了釷和釷的化合物也具有放射性。她進一步檢驗了各種復雜的礦物的放射性,意外地發現瀝青鈾礦的放射性比純粹的氧化鈾強四倍多。她斷定,鈾礦石除了鈾之外,顯然還含有一種放射性更強的元素。 居里以他作為物理學家的經驗,立即意識到這一研究成果的重要性,放下自己正在從事的晶體研究,和居里夫人一起投入到尋找新元素的工作中。不久之後,他們就確定,在鈾礦石里不是含有一種,而是含有兩種未被發現的元素。1898年7月,他們先把其中一種元素命名為釙,以紀念居里夫人的祖國波蘭。沒過多久, 1898年12月,他們又把另一種元素命名為鐳。為了得到純凈的釙和鐳,他們進行了艱苦的勞動。在一個破棚子里,日以繼夜地工作了四年。自己用鐵棍攪拌鍋里沸騰的瀝青鈾礦渣,眼睛和喉嚨忍受著鍋里冒出的煙氣的刺激,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提煉,才從幾噸瀝青鈾礦渣中得到十分之一克的鐳。由於發現放射性,居里夫婦和貝克勒爾共同獲得了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⑧ 放射性元素鐳發明(現)者是( ),發明(現)時間是( )。
你好,
答案是 居里夫人 和 1898年
資料如下
1898年7月居里夫人發現瀝青鈾礦殘渣鉍鹽組分中的釙後,在版更加難溶的硫酸權鹽中發現鋇鹽具有更強大的放射性。同年12月她預言新元素鐳的存在。她歷時4年從幾噸礦渣中提煉出0。1克氯化鐳晶體。將不溶解的硫酸鹽用碳酸鈉轉換成碳酸鹽,除凈SO4--,再用鹽酸轉變成可溶解的氯化物。利用溶解度的差別(BaCl2 1041g/L RaCl2 706 g/L)採用分級結晶提純,經過千辛萬苦才完成宿願。後來又用RaCl2 電解出單質鐳
⑨ 最早發現鐳的科學家是誰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世界科學事業收獲了重要的成果。鐳元素的發現和相對論的產生,就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鐳,是一種化學元素。它能放射出人們看不見的射線,不用藉助外力,就能自然發光發熱,含有很大的能量。鐳的發現,引起科學和哲學的巨大變革,為人類探索原子世界的奧秘打開了大門。由於鐳能用來治療難以治癒的癌症,也給人類的健康帶來了福音。所以,鐳被譽為「偉大的革命者」。
發現鐳元素的,是一位傑出的女科學家。她原名叫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也就是後來為世人所熟知的居里夫人。她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是巴黎大學第一位女教授,是法國科學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時還被聘為其他15個國家的科學院院士。在她的一生中,共接受過7個國家24次獎金和獎章,擔任了25個國家的104個榮譽職位。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生於波蘭。1895年在巴黎求學時,和法國科學家彼埃爾·居里結婚。1896年,法國物理學家亨利·貝克勒發現了元素放射線。但是,他只是發現了這種光線的存在,至於它的真面目,還是個謎。這引起了居里夫人極大的興趣,激起了她童年時就具有的探險家的好奇心和勇氣。
通過研究,她發現,能放射出那奇怪光線的不只有鈾,還有釷。她把這些光線稱為「放射線」,另外還有一種新的物質,也能放射出光線,且要比鈾放射的光線強得多。她把它定名為「鐳」,在拉丁文中,它的原意就是「放射」。
為了得到鐳,居里夫婦必須從瀝青鈾礦中分離出鐳來。經過3年零9個月鍥而不舍的工作,1902年,居里夫婦終於從礦渣中提煉出0.1克鐳鹽,接著又初步測定了鐳的原子量。
1910年,居里夫人成功地分離出金屬鐳,分析出鐳元素的各種性質,精確地測定了它的原子量。同年,居里夫人出版了她的名著《論放射性》,並出席了國際放射學理事會。會上制定了以居里名字命名的放射性單位,同時採用了居里夫人提出的鐳的國際標准。
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決定放棄煉制鐳的專利權。她認為,那是違背科學精神的。她曾經對一位美國女記者說:「鐳不應該使任何人發財。鐳是化學元素,應該屬於全世界。」她回到美國後,寫了大量文章,介紹居里夫婦,並號召美國人民開展捐獻運動,贈給居里夫人一克純鐳。1921年5月,美國哈定總統在首都華盛頓親自把這克鐳轉贈給居里夫人。在贈送儀式的前一天晚上,居里夫人又堅持要求修改贈送證書上的文字內容,再次聲明:「美國贈送我的這一克鐳,應該永遠屬於科學,而絕不能成為我個人的私產。」
⑩ 鐳元素是誰發現的
瑪麗·居里(Marie Curie)和皮埃爾·居里(Pierre Curie) 發現年代:1902年
在柏克勒爾對於鈾的放射性質進行了開創先河的觀察和研究以後,跟著便發現鈾的射線也像X射線,能使空氣和其他氣體產生導電性,而釷的化合物也經人發現有著類似的性質。1896年起,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一起進行了系統的發現 [4] ,在各種元素與其化合物以及天然物中尋找這種效應。
柏克勒爾現象,引起了居里夫婦的濃厚興趣,射線放出來的力量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這種放射的性質又是什麼呢?
居里夫人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鈾鹽的研究中去了,她廣為搜羅並研究了各種鈾鹽礦石,她被鈾鹽礦石神奇的射線所吸引,她把特別的愛奉獻給了這種特別的礦石。
接受過嚴格而又系統的高等化學教育的居里夫人,在研究鈾鹽礦石時想到,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證明鈾是唯一能發射射線的化學元素。她猜想,一定還會有別的元素也具有同樣的力量,只不過人們還不知道罷了。
她依據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排列的元素,逐一進行測定,結果很快發現另外一種釷元素的化合物,也自動發出射線,與鈾射線相似,強度也較接近。
居里夫人認識到,這種現象決不只是鈾的特性,必須給它一個新名稱,居里夫人就把它命名為「放射性」,鈾、釷等有這種特殊「放射」功能的物質,叫做「放射性元素」。
後來,在她的丈夫皮埃爾先生的幫助下,她又測定了能夠收集到的所有礦物,她想知道還有哪些礦物具有放射性。
在測量中,她獲得了又一個戲劇性的發現,在一種來自波希米亞的瀝青鈾礦中,她發現,其放射性強度比原先設想的要大不知多少倍。
那麼,這種不正常的而且過度的放射性又是從哪裡來的呢?用這些瀝青鈾礦中的鈾和釷的含量,決不能解釋她觀察到的放射性的強度。
因此,只能有一種解釋,這些瀝青礦物中含有一種比鈾和釷的放射性作用強得多的新元素,而且不是當時人類所已經知道的元素,它一定是一種未知的元素。
居里夫人的發現吸引了皮埃爾先生的注意,居里夫婦攜起手來,並駕齊驅,向科學的未知領域發起強有力的進攻。
在條件極其簡陋的實驗室里,經過居里夫婦鍥而不舍的長期努力,1898年7月,他們宣布發現了這種新元素,它比純鈾放射性要高出400倍。
為了紀念她飽經磨難的祖國,新元素被命名為釙(即波蘭的意思)。
1898年12月,居里夫婦又根據大量的實驗事實宣布,他們又發現了第二種放射性元素,這種新元素的放射性比釙還強,他們把這種新元素命名為「鐳」。
但是,由於沒有釙和鐳的樣品,也沒有釙和鐳的原子量,當時的科學界,幾乎沒有人願意相信他們的這個驚世駭俗的新發現。
居里夫婦決心,無論付出什麼樣的代價,都要提煉出釙和鐳的樣品,這一方面是為了證實它們的存在,另一方面,也已為了使自己更有把握。
居里夫婦是一對經濟相當拮據的知識分子,他們無力支付購買瀝青鈾礦所需的高昂的費用。但他們沒有被眼前的這只「攔路虎」所嚇倒,他們幾乎想盡了各種各樣的辦法。
經過無數次的周折,奧地利政府這才正式決定,先捐贈一噸重的殘礦渣給居里夫婦,並且許諾,如果他們將來還需要大量的礦渣,可以在最優惠的條件下供應給他們。
居里夫人立即投入了繁重的提取工作中去,她每次把 20多公斤的廢礦渣放入冶煉鍋里加熱熔化,連續幾個小時不間斷地用一根粗大的鐵棍攪動沸騰的渣液,而後從中提取僅含百萬分之一的微量物質。
從1898年到1902年,經過無數次的提取,處理了近一噸礦石殘渣,終於得到了0.1克的鐳鹽,並測定出了它的原子量是226。
鐳的發現在科學界爆發了一次真正的革命,1903年,居里夫婦因此而雙雙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居里夫人這一巨大成功絕不是輕而易舉就能獲得的,它凝聚了居里夫婦多少汗水、多少淚水,完全是居里夫婦共同心血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