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你怎麼看待外國人評的新中國四大發明
最近,一項由外國人評出的中國「新四大發明」在網上引起了熱議,這四項新發明是指:國家名片高鐵、網購、支付寶和共享單車。在我看來,這確實很四大,很發明。
首先是高鐵,就個人來說,我只做過一次高鐵,從濟南到泰山,短短二十分鍾就可以解決很遠的路程。而且,高鐵環境舒,打掃干凈,更重要的是穩當,快速。
然後是網購,不用多說,從每天快遞公司貨車上的貨物來看,平均每天上網購物的人應該相當多。網購給大家節省了時間,同時可以不停得刷,不停得看,不怕服務員不耐煩,隨時隨地,想買就買。
其次是支付寶,數據顯示,中國的便利店支付,現金只佔11%,連門口賣地瓜的大爺也用起了支付寶。不管走到哪裡,只要帶上手機,基本上可以解決所有的消費支付問題。相當方便。
最後是共享單車,自從出世以來就深得城市的寵愛,它們給街道增添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更重要的是為大家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實在是一項很好的發明。
拋開這四項發明對人們生活方式的影響,我們看到其背後中國的發展,從古代的用貝殼交換到現在的輕點屏幕即可付款,中國經歷了多少的風雲變幻,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很多外國人表示很想把這四項發明帶回自己的國家,其中包括日本人和美國人。足見我們國家正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姿態走向世界。
② 中國「新四大發明」,看看外國人怎麼評
北京外國語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對「一帶一路」沿線20多個國家的青年最愛的中國生專活方式進屬行了調查。在國外青年「最想把中國的什麼帶回國」的采訪中,評選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分別為: 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網購。
③ 外國人認可中國的"四大發明"嗎
看是哪個外國人了,其實中國幾大發明的總結都是外國人說了才流傳於世的。
1550年,義大利數學家傑卡丹(Candan Jerome,1501—1576)首次指出,磁羅盤、印刷術和火葯是中國的三大發明,是「整個古代沒有能與之相匹敵的發明」。
1942年,英國科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到達中國重慶,實地研究中國科技史。1946年,李約瑟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演講中說:「中國人最偉大的三項發明無疑是造紙印刷術、磁羅盤和黑火葯。」「如果沒有火葯、印刷術和指南針,歐洲封建主義的消失就是一件難以想像的事。」這時,李約瑟把造紙及印刷看成一體。後來,李約瑟在其磅篇巨著《中華科學文明史》(又譯為《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正式提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的說法。
④ 對於中國人說的「四大發明」,西方國家是怎麼看待的
首先,「四大發明」之說並不是由我們中國人首先提出的,而是由英國的傳教士艾約瑟提出,在此之後,我國國人才恍然:哦,原來我們這厲害!然後這一說法才在我國流行起來。要說西方人對這些發明的看法,那一定要一些權威人士的評價才算數,比如像艾約瑟這樣的傳教士,在中國生活了近60年,最後死在了上海,而他在從小又接受過英國的優良教育,對於歐洲的歷史和文化也有全面的掌握,所以只有他這樣的人,經過中西對比後說出來的話,才具有很高的可信度——所以,起碼從他來看,西方人不僅承認了我國的「四大發明」,還對此給出了極高的評價。
現代的西方人普遍認為:造紙術承認是中國的,但是其他三樣是歐洲人發明的。比如我國古代使用的黑火葯,而西方人使用的黃火葯。中西雙方各執一詞,誰都有對方無法反駁的理由,於是在這樣的僵持中,金屬活字印刷術被聯合國認證給了朝鮮。
⑤ 外國人眼裡的中國新四大發明是什麼樣的
很多互聯網上的噴子都認為中國有多麼多麼落後,只要一出現「中國」兩個字,那麼就給他提供了發泄的陣地。從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話語中可以看出,相比之下國外更羨慕中國的科技成果。
而現在中國互聯網已經有趕超之勢,筆者大膽預測,未來兩年的發展國外可能需要用10年來接軌,原因?請點擊下一頁。
科技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是使人生活更美好,所以很多人說這種黑科技那種黑科技,但落不了地,離我們生活十萬八千里,這就不叫黑科技,這叫幻想。
下面這幾種黑科技已經現世,缺的只是大規模普及和契機,時間呢?筆者認為是未來兩年。
很多人覺得無人商店不靠譜,但原因是什麼?不是技術發展不到位,而是誠信不到位。但現在這些問題應該能通過技術去解決,也許你會發現,支付寶現在在建立一整套的互聯網信用體系,如果這些信用體系聯網了呢?
未來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用到信用,人臉識別的盛行,各種信息的實名認證,最終匯總到一起就會織出一個人的各種大數據。通過信用監測保障「無人商店」的完美運營,這一點問題都沒有。真的以為把物品扔過收費閘口就可以解決問題了?電商解決不了嗎?我能想到的辦法就能很多種,何況這些見過各種用戶的售賣平台。
目前國內在無人商店方面阿里已經走在前列,同時後邊組隊的也不在少數,包括「京東、蘇寧」等。
這里的送貨機器人和想像中的機器人還是有一些區別,我們認為送貨機器人應該是哪裡都可以送到。但事實上呢?就目前技術你能見到的機器人而言,個人認為應該是服務於社區的。
快遞行業有一個命題「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怎麼解決?這期間出現了自動提貨櫃等等,普及量是有,但真的沒有到盛行的地步。最後一公里用戶是零散的,如果讓機器人在最後一公里解決問題,筆者覺得更為現實一些。
熟悉互聯網的人會發現,最近兩年不論是天貓還是京東都在向超市進軍,天貓超市、京東超市層出不窮。為什麼?超市是大部分消費者每周必去的地方。現在中國的需求是什麼?白領下班晚,不管是開車還是地鐵,到家之後更習慣外賣,外出時間少。而「盒馬鮮生」就是針對這一類的用戶需求。
訂單,結算取貨等等。那這還算一個超市嗎?所以行業給它的定義是「新零售」。另外盒馬鮮生的渠道連接更為暢通,貨源基本上都是一步供給,所以價格更為便宜,最出名的就是海鮮類產品。
AR一直沒有火起來的原因是應用要求太高,有些時候你需要安裝專門的APP,這種問題的最終結果肯定是有一款APP統一所有設備,或者由Google或者蘋果雙方在系統當中直接內置應用。目前iPhone已經跟上,下一步就看Android了,相信會非常快。
以上是筆者認為未來兩年中國互聯網的「新四大發明」,並且極有可能只會在中國火起來,就像文章開頭所說,中國互聯網對新鮮事物的相應速度快到其它國家根本無法想像。更多時候是連這個行業未來會發展成什麼樣都沒想清楚就直接燒錢運營,少了思路多了執行,這種流氓式的套路你讓人家怎麼比?當然這也有效促進了整個中國互聯網的步伐,我們是跑步前進,而別人是慢走溜達。
總是要推陳出新,時代要發展就必須推陳出新。
⑥ 國外學者怎麼評價中國的「四大發明「
有一個爭論,除造紙術以外(因為有明確的考古證據),另外三大發明是中國發明後傳入西專方,還是各自在不同的時屬間段內獨自發明。
培根認為除造紙術以外的三大發明之於學術、戰爭與航運,改變了這個世界的面貌。
馬克思認為,「火葯、指南針、印刷術預告了資產階級社會的到來。火葯幹掉騎士,指南針協助建立殖民地,印刷術成為新教的傳播工具。但是,馬克思不認為是中國人創造了這些發明。
至於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李約瑟,非常肯定中國的四大發明,這也成為我們宣傳的一種口徑。
⑦ 外國人對中國人四大發明的看法
這個不能以偏概全。有的人覺得:哇~中國好了不起。有的也許只是很客觀與平靜的版心權態來看待。當然也有人會想方設法找出這四大發明並非中國首創的毛病。更會有人想要把四大發明之一搶到自己國家去的。。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吧。
⑧ 中外名人對中國四大發明評價。
四大發明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即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印刷術。
四大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指出,印刷術、火葯、指南針"這三種發明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第一種是在學術方面,第二種是在戰事方面,第三種是在航行方面;並由此又引起難以數計的變化來: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國、任何星辰對人類事務的影響都無過於這些機械性的發現了。"
馬克思評論:"火葯、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葯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了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
雖然沒有提到造紙術,但是正是它為印刷術的產生和推廣提供了必要條件。
⑨ 西方國家是怎麼看待中國的「四大發明」的
西方人在知道中國有四大發明的時候同時這些西方人對於自己祖先的崇拜意識大大減弱。甚至有一些西方人,對於自己祖先曾經發明的那些自認為比較好的一些成就再也沒有了那種自豪之情。相反在中國人提到中國四大發明的時候,讓整個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不斷增強。
在那些西方人知道四大發明之後,明顯對於自身祖先崇拜意識大大減弱。在沒有知道中國祖先曾發明過四大發明的時候,這些西方人一直認為自己祖先發明的這些東西是非常了不起的並且他們會產生一種自豪感,但是知道事實之後這些人的心理落差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