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金庸發明的成語

金庸發明的成語

發布時間:2021-06-09 00:10:10

① 金庸小說里經常用的四字成語有哪幾個

1、情深不壽:當你對一段感情投入的很深,隨之而產生的各種情緒,尤其是憂傷是最傷人身體的,所以,用情太深的人,感情一般難以維持太久。

出自金庸先生的《書劍恩仇錄》。

2、剎那芳華

此為形容女子的一句,紅顏易老,外在美麗只是剎那間。也形容美好的事物轉瞬即逝,但卻如煙火一般絢爛而永恆。

出自金庸《天龍八部》里的一個回目名。

3、亢龍有悔

意為居高位的人要戒驕,否則會失敗而後悔。後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禍。亦指要懂得進退。

出自《周易·乾》,金庸小說中的降龍十八掌亦有同名招式。

4、溫潤如玉

意思是如美玉般溫和柔潤且有光澤。後多用以比喻人的品性、容色或言語的溫和柔順。多用於描述男子。

出自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中,乾隆送陳家洛佩玉上的刻字。

5、華山論劍

原意是華山比武,引申為公開的比試或學術爭鳴。

出自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是武林高手們爭奪天下第一的時候。

② 在金庸作品中都出現過哪些詩句或有名的對聯

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

文字修辭方面

金庸修訂舊本小說,可謂達到了鉅細靡遺的地步,在文字修辭部分,幾乎每處皆有,是更動最多的部分。文辭的修訂,使金庸文字的風格更見典雅朗暢、流麗高華,可讀性也增強;尤其是金庸將若干仍饒具「說書」格套的「且說」、「話說」、「暫且不表」等盡行刪削,使小說內文更見純凈。論者謂金庸小說「達到了白話文的新高峰」,雖未免誇張,但就通俗小說而言,金庸的文字風格確實有其獨特的魅力,可作為初入文章門徑者的津梁。當然,這瑣碎細微的修辭工夫,雖也展現了金庸自我嚴肅要求的意義,但相對於我們探討的主題,反而是較不重要的。 回目的重新設計,是金庸修訂版中下得工夫甚深的部分,從《雪山飛狐》之不著一字(僅用一、二、三區隔),到《笑傲江湖》二字擬目(如「滅門」、「聆秘」、「救難」)、《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之四字擬目(前者如「風雪驚變」、「江南七怪」;後者如「風月無情」、「故人之子」),到《飛狐外傳》等三、五、六字不等的白話「章」(如「血印石」、「大雨商家堡」、「風雨深宵古廟」);再從《書劍恩仇錄》的七字聯對(如「古道騰駒驚白發,危巒快劍識青翎」)、《碧血劍》的五字聯對(如「危邦行蜀道,亂世壞長城」),到《倚天屠龍記》的「柏梁台體」擬目(從「天涯思君不可忘,武當山頂松柏長」以下共40句,句句押韻)、《天龍八部》的自創新詞(分別以〈少年游〉、〈蘇慕遮〉等五個詞調分卷),到《鹿鼎記》集清人查慎行的詩句(如「縱橫鉤黨清流禍,峭風期月旦評」、「絕世奇事傳聞里,最好交情見面初」),變化繁復,風格各有差異。

金庸武俠詩詞賞析

1.最愛的詩句:青山相待,白雲相愛。夢不到紫羅袍共黃金帶。一茅齋,野花開,管甚誰家興廢誰成敗。陋巷單瓢亦樂哉。貧,氣不改!達,志不改!

我的理由是:這是黃蓉相答樵子時所唱的曲子,我之所以喜歡它,是因為曲中之詞有視富貴如浮雲的豪氣,又有隱居山林不求功名的灑脫。最後一句「貧,氣不改!達,志不改!」更說明人不可因環境的變遷而改變自己的心志,頗似陶淵明的不為五斗米折腰,而「陋巷單瓢亦樂哉」一句,更有古人顏回之風,安貧樂道不為富貴貧窮所困,這也是我所嚮往的境界,與其汲汲營營於名利,求取榮華富貴,倒不如隱居山林做個閑雲野鶴之人來得瀟灑!

2.最愛的詩句: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我的理由是:說《神鵰》的結局很「郭襄」,應是無人置疑。

郭襄給人的感動,是處在武林詭譎的氛圍中,還能保住純真的心、質朴的氣,讀郭襄,就像在將窒息的空氣里聞到清新。然而,神鵰俠的三枚金針打開了小小女孩的心扉,情竇初開的新蕊,還沒得到愛情滋養,就悄悄葬了心。

我特別愛吟詠「此時此夜難為情」一句,感慨金庸給了郭襄生命,卻又難為了她的似水柔情。

3.最愛的詩句: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我的理由是:元好問的經典名句,由大魔頭李莫愁吟出,特別教人震撼。

不過,回頭想想,如果是黃蓉、小龍女、趙敏來吟,就單單是甜蜜的少女初戀情懷了。金庸把名詞給了李莫愁,正因為李莫愁殺人如麻,但在冷酷的表相下,隱藏著她對愛情的渴望,即使在多年以後,陸展元都已成白骨,仍在午夜夢回時挑動李莫愁的芳心,更是讓她魂縈夢系。

「生死相許」是多少男女一生都在追求的夢,就算是女魔頭,心裡也有愛情的詩。
4.最愛的詩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

我的理由是:主宰一部《天龍八部》的,不是豪邁的幫主喬峰,不是倜儻的公子哥兒段譽,當然也不是幸運的小和尚虛竹,真正的主宰,是無常的「命運」。

喬峰以一腔血氣,欲緝殺父母之凶,卻誤殺了情人阿朱;段譽不愛江山,只求語嫣的愛情,卻不料求來的是親妹妹;虛竹一心只想做個好和尚,卻是武功、美女、掌門,無從可卻地送上門來。

掃地僧該掃的,怕不是兩代的武林情仇,而是人心中對無常世界的有意執著,一切都「如夢幻泡影」,那怕你是英雄、太子或高僧?

5.最愛的詩句:

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唯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悲天憫人,慷慨悲壯,聞之不覺涕下!

6.最愛的詩句: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我的理由是:這是楊過在絕情谷拒絕裘千尺提親時所吟之詩,它總讓我聯想到杜甫的名句:「只聞新人笑,哪聞舊人哭?」巧的是,這十六個字正是因古代美男子竇玄貪新忘舊,而他的糟糠妻在悲憤之餘所寫下的。

然而楊過跟竇玄,是何等不同?盡管面臨生死之危,他對小龍女依舊不離不棄,非卿莫娶。小龍女何其有幸?竇玄妻何其不幸?而公孫綠萼愛上楊過這樣心有別屬卻又深情專一之人,又不知該歸類為何項?總之,楊過不顧情花毒而吟出這首詩的氣概,實足以令天下薄情郎汗顏。
7.最愛的詩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我的理由是:這是一篇祝賀女子出嫁的民歌,在《神鵰俠侶》中,楊過跟程英、陸無雙對抗李莫愁時,程英所唱的曲子。程英一生孤苦,當時以為會死,但她可以死在楊過身邊,她就十分心滿意足了。寫得樂觀、輕快,是《神鵰俠侶》中少有的歡愉詩詞,所以我很喜歡。

8.最愛的詩句: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惟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我的理由是:明教這個革命團體,最浪漫的地方,在於團體性地朝革命目標前進,一但知其不可為,仍然執著化生命為醒世之大愛。《倚天屠龍記》中,最驚心動魄的一幕,是明教在光明頂遭六大派圍剿,全體教眾面對身死教滅,依然端坐頌咒,悲憐世人哀苦的庄嚴場面。佛教說同體大悲,展書及此,誰能自持。也就因這股傻勁,明教的革命,神聖,卻也可愛。

9.最愛的詩句: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我的理由是:金庸善長以劍喻人,寥寥數語,道盡武林辛酸,為了漫漫至尊路,岳不群自殘、歐陽鋒鄙行、金輪法王失佛心志成武學龍象。令至尊夢扼腕的是,武林中多共生的瑜亮,因此號令天下,終成南柯,倚天一出,則鹿鼎爭逐。寶刀神劍,誰能勝出,猶在未定之天;至尊夢卻是一代復一代,一書又一書,捧書自省,展望白雲蒼狗,感慨至深。
10.最愛的詩句: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

我的理由是:瑛姑的愛情,是「不愛帝王愛頑童」的少女戀愛憧憬。

段皇爺可以給的,是綾羅綢緞,是金璧輝煌,卻就是少了少女幻想相印的一顆心;周伯通闖入了這個等待的寂寞,卻匆匆地要燕渡寒潭,不留影痕地走,可不知人可以走,心卻如何忍分離?

「可憐未老頭先白」,織錦鴛鴦留不住頑童,瑛姑卻把心駐足在少女的夢中了,跨越漫漫一生,華發已生,等待卻不知盡頭;執著一生,美麗只留給伊人。

11.最愛的詩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我的理由是:每每讀至此詩,便不由淚流滿面,反覆咀嚼詩意,但感無限凄涼。「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心酸惟自知;與夢中妻相對無言,思念惟藉淚千行來抒解。然而世間多少人如此情痴?知音真愛皆難尋,抓住了時機,好好把握,莫要等到失去了,才在怨悔,為時若已晚,只會心碎。

分手三年,比起東坡的十年、楊過的十六年,時間上是少了許多的,但本質上的蕭索落寞、孤寂悲愴之感,與蘇楊兩人相去不遠。

一位豪情大詩人,亡妻十年而情深意在;一位重情大俠客,愛妻十六年杳無音訊而堅守信諾、此愛不渝;平凡如我,三年飛逝,日夜思量,反復難忘。今日孤身一人,鬢雖無霜,淚已千行,不見短松立山崗,僅明月伴我自心傷。

12.最愛的詩句:兵火有餘燼,貧村才數家。無人爭曉渡,殘月下寒沙!

我的理由是:金庸一定愛極杜甫、白居易、陸游的詩與詞,也一定極仰慕岳飛、袁崇煥的英雄之風。

對我這一代人,「國仇家恨」只能在書上摸索,但對金大俠這般的祖輩耆老,烽火爭戰,其實就是生活。我相信,金庸在寫邊關外恣意強奪的遼人,或是鐵蹄入侵、蔑視漢族的蒙古人,甚至在大清初年、一直做「意識型態」斗爭的滿漢族群時,心裡必然浮現日寇侵華,或者國共爭逐的兵災連年、生民流離畫面。

也因此,金庸筆下的大俠,從喬峰到陳家洛,在他們偉偉的俠骨與綿綿的柔情外,總是在心裡,裝著一份同體的大悲,對國家、對民族、對同胞。
13.最愛的詩句: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世多畏懼,命危於晨露。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我的理由是:這首詩淺白易懂,但由袁紫衣這樣一位出家人的口中念出來,實在讓人覺得格外諷刺。她與胡斐發生感情,卻為了一個誓言而不願還俗,結果雖是辜負年華,長伴青燈,情思卻仍然繫念著心上人。我不曉得這樣的出家有何意義,實在是可悲又可嘆。

人人皆知離愛即可無憂無怖,然「情」之一字卻往往讓人身不由己,無可奈何。金庸在書末引用這首詩,除了反映袁紫衣與胡斐的愁苦之外,看著看著,身為讀者的我,心情竟也隨之黯然。

14.最愛的詩句: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我的理由是:雖然我對金書沒有太多的研究,只是單純的喜歡,可是這句詞,卻讓我印象深刻。李莫愁之所以殺人如麻,是因為痴心錯付。雖然這不代表那是值得原諒的,可是剝開魔頭的面具,李莫愁卻是一個為情所困的苦女子。一個情字可以叫人往好的方向走,也可以叫人往壞的方向走。愛情這兩個字,真的叫人好辛苦。就如此詞所訴,直叫人生死相許啊!

一個女子,一生當中,夢寐以求的不過是一份完整的感情及一個全心全意愛她的人,而李莫愁也不例外,可惜的是這兩項她都欠缺。正因為她不曾體會生死相許的感情,她並不真正懂得情為何物,而將對陸展元的感情及怨懟,全報復在陸家人身上。我喜歡這首詩,因為它讓我了解到情愛對人生的另一種影響。李莫愁她始終都不快樂,因為她將感情變成她人生中的負擔,而將報仇視為人生的目的,進而造就她悲劇的一生,這又何苦來哉?又怎能不令人為之難過?
15.最愛的詩句: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世多畏懼,命危於晨露。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我的理由是:這是袁紫衣離去時,最後對胡斐所說的話,一句「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就要慧劍斬情絲,要胡斐忘了她。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她對胡斐的感情又何嘗不是難以割捨?如果說忘就能忘,又何來「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呢?這八句話正說明了人看不破情愛的糾葛,但也深藏著袁紫衣對胡斐矛盾的感情,彷佛註定他們倆有緣無份的結局,怎不教人為之淚流。

16.最愛的詩句: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若使當時便身死,千古忠佞有誰知。

我的理由是:周公竭力輔佐成王,卻惹來不利孺子的謠言。王莽為求權位,公孫布被,矯飾求譽,最後果真讓他登上了皇帝的寶座。而在《倚天》中,對於殺害殷離的兇手,張無忌懷疑趙敏,甚至謝遜,卻偏偏想不到周芷若身上。老實如張無忌,他怎想的到懷中乖巧柔順的美人,竟有這般高明的偽裝、這樣狠辣的手段。可惜,世人多以片刻作為,來憑決一人的忠奸善惡。其實,一個人真面目到底如何,就像郭靖所言:「一個人要面臨大事,真正的品性才顯得出來。」而這首詩,正充分闡釋這個道理。

17.最愛的詩句: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終,明月缺。鬱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時盡,血亦有時滅,一縷香魂無斷絕!是耶非耶?化為蝴蝶。

我的理由是:每每讀到這首詩時,總能體會到陳家洛心裡的感受,為了光復漢業,不惜離開自己心愛的女人,到了最後,非但光復漢業失敗,連香香公主也為了救自己而犧牲,真是十年生死兩茫茫,未解此時真亦幻,欲語才覺杳芳蹤。

③ 金庸小說中自創的詩詞

1、青山相待,白雲相愛。夢不到紫羅袍共黃金帶。一茅齋,野花開,管甚誰家興廢誰成敗。陋巷單瓢亦樂哉。貧,氣不改!達,志不改!

這是黃蓉相答樵子時所唱的曲子,我之所以喜歡它,是因為曲中之詞有視富貴如浮雲的豪氣,又有隱居山林不求功名的灑脫。最後一句「貧,氣不改!達,志不改!」更說明人不可因環境的變遷而改變自己的心志,頗似陶淵明的不為五斗米折腰,而「陋巷單瓢亦樂哉」一句,更有古人顏回之風,安貧樂道不為富貴貧窮所困,這也是我所嚮往的境界,與其汲汲營營於名利,求取榮華富貴,倒不如隱居山林做個閑雲野鶴之人來得瀟灑!

2、最愛的詩句: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說《神鵰》的結局很「郭襄」,應是無人置疑。
郭襄給人的感動,是處在武林詭譎的氛圍中,還能保住純真的心、質朴的氣,讀郭襄,就像在將窒息的空氣里聞到清新。然而,神鵰俠的三枚金針打開了小小女孩的心扉,情竇初開的新蕊,還沒得到愛情滋養,就悄悄葬了心。我特別愛吟詠「此時此夜難為情」一句,感慨金庸給了郭襄生命,卻又難為了她的似水柔情。

3、最愛的詩句: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元好問的經典名句,由大魔頭李莫愁吟出,特別教人震撼。
不過,回頭想想,如果是黃蓉、小龍女、趙敏來吟,就單單是甜蜜的少女初戀情懷了。金庸把名詞給了李莫愁,正因為李莫愁殺人如麻,但在冷酷的表相下,隱藏著她對愛情的渴望,即使在多年以後,陸展元都已成白骨,仍在午夜夢回時挑動李莫愁的芳心,更是讓她魂縈夢系。
「生死相許」是多少男女一生都在追求的夢,就算是女魔頭,心裡也有愛情的詩。

4、最愛的詩句: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

主宰一部《天龍八部》的,不是豪邁的幫主喬峰,不是倜儻的公子哥兒段譽,當然也不是幸運的小和尚虛竹,真正的主宰,是無常的「命運」。
喬峰以一腔血氣,欲緝殺父母之凶,卻誤殺了情人阿朱;段譽不愛江山,只求語嫣的愛情,卻不料求來的是親妹妹;虛竹一心只想做個好和尚,卻是武功、美女、掌門,無從可卻地送上門來。掃地僧該掃的,怕不是兩代的武林情仇,而是人心中對無常世界的有意執著,一切都「如夢幻泡影」,那怕你是英雄、太子或高僧?

5、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唯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悲天憫人,慷慨悲壯,聞之不覺涕下!

6、最愛的詩句: 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這是楊過在絕情谷拒絕裘千尺提親時所吟之詩,它總讓我聯想到杜甫的名句:「只聞新人笑,哪聞舊人哭?」巧的是,這十六個字正是因古代美男子竇玄貪新忘舊,而他的糟糠妻在悲憤之餘所寫下的。
然而楊過跟竇玄,是何等不同?盡管面臨生死之危,他對小龍女依舊不離不棄,非卿莫娶。小龍女何其有幸?竇玄妻何其不幸?而公孫綠萼愛上楊過這樣心有別屬卻又深情專一之人,又不知該歸類為何項?總之,楊過不顧情花毒而吟出這首詩的氣概,實足以令天下薄情郎汗顏。

7、最愛的詩句: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這是一篇祝賀女子出嫁的民歌,在《神鵰俠侶》中,楊過跟程英、陸無雙對抗李莫愁時,程英所唱的曲子。程英一生孤苦,當時以為會死,但她可以死在楊過身邊,她就十分心滿意足了。寫得樂觀、輕快,是《神鵰俠侶》中少有的歡愉詩詞,所以我很喜歡。

8、最愛的詩句: 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惟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明教這個革命團體,最浪漫的地方,在於團體性地朝革命目標前進,一但知其不可為,仍然執著化生命為醒世之大愛。《倚天屠龍記》中,最驚心動魄的一幕,是明教在光明頂遭六大派圍剿,全體教眾面對身死教滅,依然端坐頌咒,悲憐世人哀苦的庄嚴場面。佛教說同體大悲,展書及此,誰能自持。也就因這股傻勁,明教的革命,神聖,卻也可愛。

9、最愛的詩句: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金庸善長以劍喻人,寥寥數語,道盡武林辛酸,為了漫漫至尊路,岳不群自殘、歐陽鋒鄙行、金輪法王失佛心志成武學龍象。令至尊夢扼腕的是,武林中多共生的瑜亮,因此號令天下,終成南柯,倚天一出,則鹿鼎爭逐。寶刀神劍,誰能勝出,猶在未定之天;至尊夢卻是一代復一代,一書又一書,捧書自省,展望白雲蒼狗,感慨至深。

10、最愛的詩句: 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

瑛姑的愛情,是「不愛帝王愛頑童」的少女戀愛憧憬。
段皇爺可以給的,是綾羅綢緞,是金璧輝煌,卻就是少了少女幻想相印的一顆心;周伯通闖入了這個等待的寂寞,卻匆匆地要燕渡寒潭,不留影痕地走,可不知人可以走,心卻如何忍分離?
「可憐未老頭先白」,織錦鴛鴦留不住頑童,瑛姑卻把心駐足在少女的夢中了,跨越漫漫一生,華發已生,等待卻不知盡頭;執著一生,美麗只留給伊人。

11、最愛的詩句: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每每讀至此詩,便不由淚流滿面,反覆咀嚼詩意,但感無限凄涼。「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心酸惟自知;與夢中妻相對無言,思念惟藉淚千行來抒解。然而世間多少人如此情痴?知音真愛皆難尋,抓住了時機,好好把握,莫要等到失去了,才在怨悔,為時若已晚,只會心碎。
分手三年,比起東坡的十年、楊過的十六年,時間上是少了許多的,但本質上的蕭索落寞、孤寂悲愴之感,與蘇楊兩人相去不遠。
一位豪情大詩人,亡妻十年而情深意在;一位重情大俠客,愛妻十六年杳無音訊而堅守信諾、此愛不渝;平凡如我,三年飛逝,日夜思量,反復難忘。今日孤身一人,鬢雖無霜,淚已千行,不見短松立山崗,僅明月伴我自心傷。

12、最愛的詩句: 兵火有餘燼,貧村才數家。無人爭曉渡,殘月下寒沙!

金庸一定愛極杜甫、白居易、陸游的詩與詞,也一定極仰慕岳飛、袁崇煥的英雄之風。
對我這一代人,「國仇家恨」只能在書上摸索,但對金大俠這般的祖輩耆老,烽火爭戰,其實就是生活。我相信,金庸在寫邊關外恣意強奪的遼人,或是鐵蹄入侵、蔑視漢族的蒙古人,甚至在大清初年、一直做「意識型態」斗爭的滿漢族群時,心裡必然浮現日寇侵華,或者國共爭逐的兵災連年、生民流離畫面。
也因此,金庸筆下的大俠,從喬峰到陳家洛,在他們偉偉的俠骨與綿綿的柔情外,總是在心裡,裝著一份同體的大悲,對國家、對民族、對同胞。

13、最愛的詩句: 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世多畏懼,命危於晨露。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這首詩淺白易懂,但由袁紫衣這樣一位出家人的口中念出來,實在讓人覺得格外諷刺。她與胡斐發生感情,卻為了一個誓言而不願還俗,結果雖是辜負年華,長伴青燈,情思卻仍然繫念著心上人。我不曉得這樣的出家有何意義,實在是可悲又可嘆。
人人皆知離愛即可無憂無怖,然「情」之一字卻往往讓人身不由己,無可奈何。金庸在書末引用這首詩,除了反映袁紫衣與胡斐的愁苦之外,看著看著,身為讀者的我,心情竟也隨之黯然。

14、最愛的詩句: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雖然我對金書沒有太多的研究,只是單純的喜歡,可是這句詞,卻讓我印象深刻。李莫愁之所以殺人如麻,是因為痴心錯付。雖然這不代表那是值得原諒的,可是剝開魔頭的面具,李莫愁卻是一個為情所困的苦女子。一個情字可以叫人往好的方向走,也可以叫人往壞的方向走。愛情這兩個字,真的叫人好辛苦。就如此詞所訴,直叫人生死相許啊!
一個女子,一生當中,夢寐以求的不過是一份完整的感情及一個全心全意愛她的人,而李莫愁也不例外,可惜的是這兩項她都欠缺。正因為她不曾體會生死相許的感情,她並不真正懂得情為何物,而將對陸展元的感情及怨懟,全報復在陸家人身上。我喜歡這首詩,因為它讓我了解到情愛對人生的另一種影響。李莫愁她始終都不快樂,因為她將感情變成她人生中的負擔,而將報仇視為人生的目的,進而造就她悲劇的一生,這又何苦來哉?又怎能不令人為之難過?

15、最愛的詩句: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若使當時便身死,千古忠佞有誰知。

周公竭力輔佐成王,卻惹來不利孺子的謠言。王莽為求權位,公孫布被,矯飾求譽,最後果真讓他登上了皇帝的寶座。而在《倚天》中,對於殺害殷離的兇手,張無忌懷疑趙敏,甚至謝遜,卻偏偏想不到周芷若身上。老實如張無忌,他怎想的到懷中乖巧柔順的美人,竟有這般高明的偽裝、這樣狠辣的手段。可惜,世人多以片刻作為,來憑決一人的忠奸善惡。其實,一個人真面目到底如何,就像郭靖所言:「一個人要面臨大事,真正的品性才顯得出來。」而這首詩,正充分闡釋這個道理。

16、最愛的詩句: 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終,明月缺。鬱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時盡,血亦有時滅,一縷香魂無斷絕!是耶非耶?化為蝴蝶。

讀這首詩時,總能體會到陳家洛心裡的感受,為了光復漢業,不惜離開自己心愛的女人,到了最後,非但光復漢業失敗,連香香公主也為了救自己而犧牲,真是十年生死兩茫茫,未解此時真亦幻,欲語才覺杳芳蹤。

④ 金庸小說中的人都出自哪些詩句典故

《飛狐外傳》:
胡斐——「飛狐」倒過來。
程靈素——《靈樞》、《素問》是《黃帝內經》上下篇篇名。
苗人鳳——人中龍鳳。
閻基/寶樹——佛經中以七寶(金、銀、水晶、瑪瑙、琉璃、琥珀、美玉)造成樹狀之寶物。其名為「寶樹」而其實為「焰基」,此人為人可見一斑。
袁紫衣——法號「圓性」,諧音「緇衣」。
商劍鳴——傳說楚王命莫邪鑄劍,莫邪鑄成雌雄雙劍,以雌劍獻楚王,而雄劍常在匣中悲鳴。宋鮑照《贈故人馬子喬》之六:「雙劍將離別,先在匣中鳴。煙雨交將夕,從此忽分形。雌沉吳江里,雄飛入楚城。」這是用夫君的名字,影商老太心中的哀苦之情。
商寶震——能「鎮」商家堡,此名恐怕寄託了商老太對他的殷切期望。
福康安——史上實有其人。
陳家洛——史上實有其人。(此條未經考證)
(紅花會其餘相關人等,在《書劍》篇中詳敘。)
《雪山飛狐》:
南蘭——或諧音「難攔」。
苗若蘭——紀念母親南蘭。又,《洛神賦》:含辭未吐,氣若幽蘭。
田歸農——苗、胡、范、田本為李自成麾下四大護衛,李自成失敗後,四人歸隱,所謂「卸甲歸田」。又,明制凡生員歲考列末等者,除去學籍,黜為民,叫「歸農」。 清顧澹湖有《消夏閑記·明季歲考等第》:「明季歲考綦嚴。一等若干名,則以六等配之,如一等之數;二等配五等;三等配四等。四等者用朴作教;五等罰為吏,剪去巾飄帶;六等挑紅糞桶出署,褫去衣衿,謂之歸農。」「歸農」是歲考最下一等,田歸農在小說中是下下等人物。
田青雲——田歸農的女兒。「歸農」之後,妄想「平步青雲」,影射田歸農於「天下掌門人大會」中希冀獲朝廷封賞的野心。
《連城訣》:
梅念笙——外號「鐵骨墨萼」,「墨萼」扣一個「梅」字,「鐵骨」扣一個「笙」字。
萬震山——「震」上「山」下,是六十四卦中的「雷山小過」卦。這一卦說的是自己行為是否超過自己的君主,如果超過,就會有大凶。聯繫到小說中萬震山弒師,這個寓意很明顯。
萬家弟子——萬圭、魯坤、周圻、孫均、卜垣、吳坎、馮坦、沈城都是土字旁。
丁典——丁者,遭逢也;典者,抵賣也。「丁典」的意思就是遭逢出賣。
凌霜華——「凌霜」之「華」,就是菊花。凌霜華為情郎與父親決裂,終於慘死,人淡如菊,亦有菊之傲骨。
花鐵干——綉花枕頭,外強中干。
《天龍八部》:
木婉清——水木清華,婉兮清揚。
鍾靈——鍾靈毓秀。
阿朱、阿碧——珠聯璧合。
阿紫、阿朱——惡紫之奪朱。
王語嫣——語笑嫣然。這位花瓶女主初版名字叫做「王玉燕」。
段正淳——史上實有其人。
據說,在《大理古佚書鈔》一書中錄有段正淳寫給老婆高升潔的贊妻文:「國有巾幗,家有嬌妻。夫不如妻,亦大好事。妻叫東走莫朝西,朝東甜言蜜語,朝西比武賽詩。丈夫天生不才,難與紅妝嬌妻比高低。」
秦紅棉——紅棉就是木棉,暗示其女兒的姓。母女都是有傲氣的紅棉。
刀白鳳——「刀」姓是傣族貴族用的大姓。
段譽——謂劍氣之利,碎金斷玉。又兼君子謙謙,溫潤如玉。
蕭峰——「蕭」是遼國大姓,「峰」則直承「遠山」。又謂:「仁者樂山」。
又,魯迅兄弟三位,老三周建人,字喬峰。金庸曾說他喜歡周樹人、周作人的文章,或許與此不無關系。
虛竹——《射鵰英雄傳》中,黃蓉向洪七公解釋她那碗『好逑湯』時,已經用過了:「竹解心虛,乃是君子……」竹的中空,與道家「無之以為用」的道理相通。唯其心中空空,才能以北冥神功,得到無崖子、李秋水和天山童姥的功力。
慕容復——光復大燕。另:「參合指」和「參合庄」都是源於慕容氏大敗的「參合陂」戰役。
無崖子、李秋水——都是按《莊子》起的名。「天山童姥」則是道教「返老還童」概念的具象化。又,「天姥」即西王母,居昆侖山。
丁春秋、蘇星河——星河者上下天地,春秋者古往今來,一為空間,一為時間。
函谷八友都是按各人愛好起的名。
鳩摩智——原型是後秦時代高僧鳩摩羅什。鳩摩羅什譯《般若波多羅蜜心經》最為有名,而「般若」就是「智慧」的意思。
雲中鶴——金庸表哥徐志摩曾用筆名。但金庸可能並不恨這個表哥,或許只是跟他開個玩笑,見下文。
《射鵰英雄傳》:
郭靖、楊康——靖康之恥。
包惜弱、穆念慈——楊康的母親與情人,性命對仗,命運悲慘。
王重陽——史上實有其人。
周伯通——史上實有其人。
五絕——除王喆喆外,五個人的姓名、來歷都與五行有關。
黃葯師——姓名來自《葯師經》,是一本講奇經八卦陰陽之術的書。「葯」字扣東木;著一身青衣,青色也代表木。住桃花島也是。黃葯師的妻子馮蘅,名字也是一種香草。
洪七公——「洪」字扣北水。
歐陽鋒——「鋒」字扣西金。居「白駝山」,白色代表金。
一燈——《法華經》:以一燈傳諸燈,終至萬燈皆明。「燈」字扣南火。
南火克西金,所以一燈的一陽指克制歐陽峰的蛤蟆功。西金克東木,所以黃葯師父女碰上歐陽鋒,總要倒點小霉。北水克南火,在學《九陰真經》前,一燈給洪七公治病要耗掉五年功力。
裘千仞——《莊子》:「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
梅超風——梅超風原名梅若華,梅蘭芳字「畹華」。《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
郭嘯天——岳飛《滿江紅》:「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段天德——斷天德。
宋遠橋——瞥過遠橋下,飄旋深澗陲。管弦去縹緲,羅綺來霏微。 白居易
俞蓮舟——下渚多風浪,蓮舟漸覺稀。那能不相待,獨自逆潮歸。 崔顥
俞岱岩——帶岩松色老,臨水杏花繁。除憶文流外,何人更可言。周賀(抱歉,這個實在想不起來,湊合看吧)
張松溪——松因溪得名,溪吹答松聲。繚繞能穿寺,幽奇不在城。 鄭谷(關於松溪的詩詞實在是太多太多啦,比較喜歡鄭谷的這首)
張翠山——別來已隔千山翠。望斷危樓斜日墜
殷梨亭——官方的說法是,殷梨亭其實叫殷梨亨,出自《易經》的元亨利貞。
莫聲谷——馬嘶靜谷聲偏響,旆映晴山色更紅。 盧渥
好了,今天既然失眠,索性把江南七怪的也一起寫了。
柯鎮惡——孟嘗當戶三千客,鎮惡成名百二關
朱聰——單字不找
韓寶駒——才疏學淺,這個不知道
南希仁——嗟予寡時用,夙志在林閭。雖抱山水癖,敢希仁智居。 李德裕
張阿生——昨日池塘春草生,阿連新有好詩成。白居易
全金發——城上胡笳奏,山邊漢節歸。防河赴滄海,奉詔發金微。 杜甫
韓小瑩——小瑩弄柳翻金縷,紫燕定巢銜舞絮。張玉娘
原答案
曲非煙——濕雲全壓數峰低,影凄迷,望中疑。非霧非煙,神女欲來時
李文秀——腐語陳言俱掃滅,奇文秀句出天真
袁士霄——霄漢瞻佳士,泥途任此身曲靈風——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
石破天——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石中玉——溫溫石中玉,皎皎淵底珠
鹿仗客/鶴筆翁——仗下儀客筆下文。天風駕鶴住仙真
向問天——自斷此生休問天,生得胡兒擬棄捐
李可秀——江波蘸岸綠堪染,山色迎人秀可餐
《江亭》陸游
郭嘯天——何苦入塵網,山高可嘯天
風波惡——江頭未是風波惡
阮星竹——一夕狂風雨萬英,醉扶筇竹踏疏星
盧一峰——萬象入橫潰,依舊一峰間
張無忌/李莫愁——西園公子名無忌,南國佳人號莫愁
馬行空——雪花錯落馬行空(雪上空留馬行處)
史紅石——巨木老已仆,賴有紅石撐
霍青桐——桐邊青弄影,荷底靜留香
沐劍屏——漢殿早瞻新日月,劍屏猶帶舊冰霜
花萬紫——萬紫干紅總是春
虛竹——歲寒虛勝竹,功績不如桑
《述松》
韋一笑——一笑出門去,千里落花風
水笙——笙簫吹斷水雲開
《玉樓春》李煜
左冷禪——石泉清夢枕,山月冷禪衣
周伯通——今來未必非梁孟,卻是無人斷伯通
紀曉芙——曉露披芙渠
白自在——清平世,閑人自在
包惜弱——最惜吳淞春水弱,晚紅漂盡細林花
程遙迦——年年浴佛在今朝,目擊迦維路不遙
白阿秀——南國家人推阿秀,歌醉幾相逢
小昭——小檻臨清昭,高叢見紫薇
李沅芷——湘蘭沅芷年年綠,想見吟魂自往來
陸冠英——峨峨神岳吐靈襟,弱冠飛英翰墨林。
《寄李惟肖》
周芷若——風畦芷若香
毛東珠——西磨月鏡,東弄日珠
陸冠英——峨峨神岳吐靈襟,弱冠飛英翰墨林。
《寄李惟肖》
苗若蘭——含辭未吐,氣若幽蘭
趙半山——綠陰黃鳥半山園
裘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鳳一鳴——彩鳳一鳴天地靜,安得微吟容晚出
薛慕華——誰知今日慕華風,不勞一人蠻自通
方怡——今方得自怡
陸天抒——仰首瞻紫微,籲天抒精忠
田青文——玄籙乏仙骨,青文無絳名《太湖詩·入林屋洞》皮日休
鍾靈———鍾靈毓秀
郭破虜——護羌校尉朝乘障,破虜將軍夜渡遼。
《出塞作》王維
何紅葯——念橋邊紅葯
梅念笙——芝笙茶灶平生念,遙謝仙人白羽觴。
《和游棲真寺見寄》 舒坦
丁春秋——風吹雨灑任春秋
《臨江仙·不向人前誇媚態》 山主
夏青青/任盈盈——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
喬峰——山有喬峰水有濤,未能容屐豈容舠。
《登山臨水吟》 邵雍
雲中鶴——秋風惆悵須吹散,雞在中庭鶴在雲(雲中鶴是徐志摩的筆名)
鄧百川——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長歌行》
枯榮大師——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白寒楓——山寒江冷丹楓落,爭渡行人簇晚沙
白寒松——猿嘯千溪合,松風五月寒
穆念慈——帝念,念慈在慈《尚書·大禹謨》
霍都——昔有霍家奴,姓馮名子都。倚仗將軍勢,調戲酒家胡《羽林郎》
袁承志——君子所謂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於道《禮記》
笑傲江湖中兩個主角名字的由來——令狐沖、任盈盈,來自老子的道德經」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射鵰英雄傳》中五位高人被譽為「乾坤五絕」 (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五個方位與五行、五色相配的對應關系為:
東為木,色青;
南為火,色赤;
中央為土,色黃;
西為金,色白;
北為水,色黑。
五大高手既各霸一方,也就分別與五行中的一行、五色中的一色相對應。
東邪黃葯師——金庸對自己創造的黃葯師這一人物形象鍾愛有加,他把自己推崇備至的李衛公(李靖)的名字贈給了黃老邪:李靖字葯師。而佛教中有『葯師佛』者,主宰東方琉璃世界。與『東邪』亦通。
「東,色青」:書中寫黃葯師初次出場:「身穿青色布袍」。「東為木」:黃葯師三字表面看來似乎有「草」無「木」,其實不然。金庸等台港文人使用的是正規的繁體字,「葯」字的正確寫法是「葯」,一根巨木,赫然在下。黃葯師生活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以「桃」為友,與「木」結鄰。
南帝一燈——「一燈」之名出自《法華經》:以一燈傳諸燈,終至萬燈皆明。「南為火」:一燈大師之「燈」待「火」點燃。其秘技為「一陽指」,而太陽就是一個大火球。「南,色赤」:「燈」與「陽」皆作赤紅色。
西毒歐陽鋒——「西為金」。「鋒」賴「金」利。他常備的樂器鐵箏,金屬所制。歐陽鋒發言,居然也擲地作金石聲!「西,色白」:西毒長居『白駝山』,他本人、侄兒、部屬皆作白衣裝。
北丐洪七公——「北為水」:七公姓「洪」,洪水湯湯,漫沒涯涘。「北,色黑」。洪七公身為丐幫幫主,又素來不重視形象,估計他的臉色即便本來不黑,也得黑。(此處為穿鑿附會之語,讀者一笑即可)
中神通王重陽——『中央為土」。王重陽為歷史人物,是全真教開山祖師,原名「王喆」,姓、名二字皆具「土」形,『重』字亦然。
五大高手中他辭世最早,由其師弟遞補為『中頑童』,就是周伯通(史上亦確有其人)。而「周」中,獨不缺「土」。「中央,色黃」:王重陽為道教大宗師,道士用黃冠束發,因此被稱作「黃冠」。
《射鵰》書中有:洪七公對黃蓉說過 「南火克西金,一燈大師又是歐陽鋒剋星」之語。而貫穿書中的乾坤五絕之間的關系,也耐人尋味,整個一個五行生剋制化的大輪回。
類似的取名方法金庸《在倚天屠龍記》里又玩了一次,五行旗如下:
明教厚土旗掌旗使 顏垣,名字中帶土字旁,教眾頭裹黃巾,推著泥沙車鏟子,善於挖洞,旗幟尚黃,這是中央屬土的標識。
明教巨木旗掌旗使 聞蒼松,名字中帶木字旁,教眾頭裹青巾,使用巨木為武器,旗幟尚青,這是東方屬木的標識。
明教洪水旗掌旗使 唐洋,名字中帶三點水,教眾頭裹黑巾,使用水車為武器,旗幟尚黑,這是北方屬水的標識。
明教銳金旗掌旗使 庄錚,名字中以金為偏旁, 教眾頭裹白巾,使用標槍、短斧等金屬利器,旗幟尚白,這是西方屬金的標識。
明教烈火旗掌旗使 辛然,這里竊以為是不是這個然字該為燃,教眾頭裹紅巾,用噴筒噴射火油攻敵,旗幟尚紅,這是南方屬火的標識。

⑤ 求金庸經典詞語.

看你喜歡霸氣點的名字還是隱匿點的名字~我可以幫你想想

⑥ 金庸有那些題詞

我最喜歡笑傲江湖裡面令狐沖說的一段話,不知道是不是出自金庸。
天下風雲出我輩,
一入江湖歲月催。
皇圖霸業談笑中,
不勝人間一場醉。

⑦ 形容事業成功的成語

形容事業成功的成語:馬到成功、功成名就、平步青雲、錦綉前程。

1、馬到成功

意思是形容事情順利,剛開始就取得成功。

示例:只要不輕敵,相信你們一定會馬到成功。

2、功成名就

意思是功業建立了,名聲也有了。

示例:你則說做官的功成名就,我則說出家的延年益壽。

3、平步青雲

意思是指人一下子輕易登上很高的官位。

示例: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三部:「有了廣大的代表性,便可一帆風順,在工商界平步青雲。」

4、錦綉前程

形容前途十分美好;也用以比喻前途光輝燦爛。

示例:元·賈仲名《對玉梳》第四折:「想著咱錦綉前程,十分恩愛。」

(7)金庸發明的成語擴展閱讀:

形容事業失敗的成語:

1、一敗塗地

形容徹底失敗,無法收拾局面。

示例:她說不管做什麼事都要有信心有志氣,這樣才不會在困難面前一敗塗地。

2、一蹶不振

意思是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來。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後就再也振作不起來。

示例:中考過後,落榜的我呆在家裡,鬱郁寡歡,從此一蹶不振。

3、功敗垂成

意思是指事情接近成功的時候卻遭到了失敗。

示例: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十一回:「況且十二道金牌,他未必不知道是假的,何必就班師回去,以致功敗垂成。」

4、功虧一簣

意思是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後一點卻沒能完成,結果枉費工夫。

示例:金庸《天龍八部》第三十一回:一人道:「老兄聰明得緊,對本派的奇功倒也知之甚深。不過這馬屁、法螺、厚顏三門神功,那也是很難修習的。

尋常人於世俗之見沾染甚深,總覺得有些事是好的,有些事是壞的。只要心中存了這種無聊的善惡之念、是非之分,要修習厚顏功便是事倍功半,往往在要緊關頭,功虧一簣。」

⑧ 十八,南宋時期的成語,金庸武俠故事

神鵰俠侶

⑨ 老當益壯成語是金庸創的嗎

老當益壯不是金庸所創。
【詞目】老當益壯
【拼音】 lǎo dāng yì zhuàng
【解 釋】 老:老年;當:應該;益:更加;壯:強壯,雄壯。年紀雖老但志氣豪壯。
【出 處】一.南朝·宋·范曄《後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二. 唐·王勃《滕王閣序》:「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示 例】鄒韜奮《抗戰以來》:「在六七十歲的老前輩中,我們可以看到富有斗爭精神、~的夥伴。」
【近義詞】返老還童、寶刀未老
【反義詞】未老先衰
【燈 謎】黃忠上陣

⑩ 在金庸小說中,所用成語有點問題

一無所有
yīwúsuǒyǒu
[釋義] 什麼都沒有(一:一概;完全)。
[語出] 《敦煌變文集·廬山遠公話》:「萬法皆無;一無所有。」
[近義] 空無所有 空空如也 兩手空空 身無長物 家徒四壁
[反義] 無所不有 無所不包 包羅萬象 應有盡有

閱讀全文

與金庸發明的成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