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有無價值是每個人對待事物的看法,創造有價值的人生我理解為:在短短的幾十年中,想自己有意義的事、看自己賞心悅目的事、做自己認為對的事。
2. 創造有價值的人生實踐活動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1、從陶行知的名字變化而發揮,需要知行結合,實際就是內知識和實容踐相結合
2、實踐出真知,是檢驗真理(知識)的唯一途徑
3、如不實踐,只學習書本,為紙上談兵,容易與實際脫節。列舉時尚,趙括典故
4、光實踐不學習,容易本末倒置,沒有理論(知識)知道,會發生方向錯誤。
5、大學生作為建設祖國的重要力量,定要投身振興經濟發展,在實踐中檢驗自己,
發揮自己潛能,實現人生價值。
另:大學生村官,大學生三支一扶,或者一些從基礎工作做起的例子。
3. 如何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浮士德精神:
首先是永不滿足的追求精神。梅非斯特一開始就相信像浮士德這樣好高騖遠,想「摘下天上最美的星辰」,想「獲得人間最大的快樂」,除此以外,一切都不能滿足其心腸的雄心勃勃的追求者,最終必將導致墮落,被他引入魔路。
「浮士德精神」另一個重要方面在於他重視實踐的積極入世精神。走出書齋是他實踐意識的朦朧覺醒。
總之,「浮士德精神」是指在追求真理過程中,不斷完善自我,勇往直前的精神。這種精神的實質和內容主要有三點:重視實踐和現實;永不滿足於現實;不斷追求真理。
「浮士德」思想內涵:
詩劇《浮士德》是由兩個賭賽和五種追求構成的。
《浮士德》精神的內涵,強烈地體現在浮士德的形象之上。而浮士德的形象是通過他尋求真理的五個階段的生活歷程而進行展示的。第一階段主要通過描寫浮士德的新生,展示了一個新的資產階級人道主義者形象。他擺脫了中世紀經院哲學的束縛,有強烈的入世思想,他不滿現實社會,要為「人類」創造一個「真美」的世界。第二階段主要描寫浮士德的愛情生活,開始了對人生和理想的探求。但悲劇的沖突是新興資產階級個性自由的要求和封建勢力之間的矛盾。第三階段描寫浮士德在政治生活上的探求,不是起而反抗,而是遷就退避。他在封建宮廷中看到了王朝的腐敗。仍然盡心竭力為這個腐朽的王朝服務,實際上說明,為封建王朝服務不可能有所建樹,於是他又開始了新的探索,即第四階段,描寫浮士德對古典美的追求,但古典美也消逝了,不能復活於現代。浮士德對古典美的追求,就這樣宣告破滅了。最後階段描寫浮士德改造大自然的努力。
總之,《浮士德》的勇於實踐,積極進取,自強不息的精神內涵,具有廣泛的進步性和深刻的進步意義。
象徵意義:《浮士德》在世界文學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它與荷馬的史詩,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並列同為歐洲的四大名著。
《浮士德》是歌德根據16世紀一個民間傳說寫成的詩體悲劇,它花費了60多年的時間,傾注了畢生的心血。全書長達一萬兩千餘行詩句,分上下兩部;它描寫了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經歷。而在民間傳說的長期流傳和歐洲作家的反復加工過程中,浮士德這一形象凝結沉澱了文藝復興以來三百年間歐洲和德國民族廣袤深厚大社會心理,其內核是對「歷史之謎」期望作出解答的德國民族文化心理深層結構。他對自己生命本真和意義的自我意識,也就表現為分裂已是:至於型、情慾與理性、人性與神性都處於劇烈的搏鬥與奮爭中,對意識的分裂和二元化的體驗使他充滿了苦惱:「有兩個靈魂住在我的胸中,它們總是互相分道揚鑣。」浮士德的靈魂雖然在梅菲斯特的引誘下淪落,但是他卻沒有完全淪落,他的內心總是充滿了斗爭與矛盾,這也就是善與惡、靈與肉的不斷斗爭與沖突。
《浮士德》帶有歌德的自傳色彩,這個人物的身上也融合進了歌德自己的某些性格特徵,而且這部作品誕生和貫穿了德國狂飆突進運動時期,或多或少的帶有那個特定時期的時代特徵和共性。18、19世紀是一個多元化文化凸現,封建主義走向沒落,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的一個新舊交替的轉換時期,人的理性主義,人文主義都正處在一個重新建構的重要時期,人性中的善良與丑惡的因子就在不斷的斗爭與撕裂狀態下。而《浮士德》中的上帝正是代表了人性中善良正義的一方,而魔鬼梅菲斯特卻恰恰處於對立面,是丑惡與罪惡的化身。浮士德這一人物就是「人」的代表,代表著整個人類,而他一生的結局就象徵著人類的命運和前途。浮士德那種超人的智慧和孜孜不倦、勇於探索的精神。這就是人性中的一種積極肯定、向善的精神,尤其是作為人類追求意識的體現者而出現的。但是,為了凸現他這種人文主義精神歌德運用了辯證法的論證,浮士德這種對生活的肯定,真理的探求都是通過對錯誤的不斷否定來實現的。而作為人類的代表他又是善與惡的矛盾統一體,有著靈與肉,理想與現實實踐的沖突,追求的古典美與現代社會現實的不協調性,因而由於人格中的弱點而被魔鬼梅菲斯特利用引誘而屢犯錯誤,屢陷迷津。但是我們可以看出,他並沒有完全墮落,完全淪落,而是處在一個不斷的斗爭中,這善與惡這兩種思想正是在他的意志與占據控制心靈力量的大小而此消彼長不斷變化,導致了他的行為的不斷變換與痛苦抉擇。
在歌德的《浮士德》中,心靈革命與社會實踐,感官之愛與藝術之美,共組一種平衡的生命觀照。它們共同驅使冀望超越自己的人邁向善。而最終,絕對完美的善,卻是在上帝手中,要透過上帝的恩寵才能獲得。這是獲救的真義。浮士德沒有忘記自己的恪守的原則和他人性的本真內在本性,使得他有著戰勝誘惑的力量,去惡向善,排除欲的干擾,最後在理想國的實現下攀升進靈的境界,在此突出了人性中的理性力量和向善性的巨大作用。他的靈魂未被梅菲斯特所帶走,而是在上帝的天使帶領下進入天堂。這也就代表著善良最終仍然戰勝了邪惡與醜陋。
浮士德在帶領群眾改造自然,興建海邊樂園的壯舉中實現了人生的價值,找到了智慧的最後結論,也領悟到了理想的人生:「要每天每日去開拓生活和自由,然後才能夠作自由與生活的享受。」他的熱愛自由,積極進取,努力創造,樂觀向上的精神得到了上帝的垂青,盡管曾經因為被引誘而犯錯,但是上帝善待那些去惡向善的人,憐憫並接納他們。而且他的一生的奮斗也證明了上帝的話,人在努力時盡管難免迷誤,但是會返歸正道,由迷混不清進入澄明之境。
正如在《歌德談話錄》中說的:「像其他一切事物一樣,道德也是從上帝那裡來的。它不是人類沉思的產物,而是天生的內在的美好性格。它多多少少是一般人類生來就有的,但是在少數具有卓越才能的人的心靈里大道很高的水準,這些人通過偉大事業或為大學說顯現他們的神聖天性,然後以這種天性所展示的美贏得人們的熱愛,強有力的因達人們敬重和效法。」「對道德的美與善的價值的知覺可以通過經驗和智慧獲得,因為丑惡已經證明自身是個人和集體幸福的破壞者,而高尚正直則是產生和鞏固個人和集體幸福的。因此,道德美便得以成為教義,作為一種明白表述的道理在所有民族中傳播開來。」
《瓦爾普吉斯之夜》這一場中是在瑪干淚接連遭遇誤殺母親,哥哥被殺,自己瘋癲,私生子被自己溺死而被判死刑,囚在牢獄這樣的背景中進行的,但是盡管最初浮士德受到魔鬼的誘惑而赴宴,而且他對群魔夜會上放縱無度的淫慾有所追求,但是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在經過了靈與肉的沖突,善與惡的斗爭,慾望與道德的矛盾,喚醒了他對春天的感應,從溪流中諦聽到「親切的愛的呻吟」,在群魔亂舞中爆發對瑪干淚的思念和不安。而在明白了她的處境之後,就憤怒的指斥梅菲斯特「我為了這個唯一的姑娘的苦難就覺得痛徹骨髓,而你卻無動於衷地對千萬人的命運獰笑!」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他的潛意識的道德里是善良的,有良知的,但是在魔鬼的作用下卻往往是不容樂觀的。後來還有出於對情敵的妒嫉,使得帕里斯的精靈爆炸;為佔有海倫,他用武力驅逐她的丈夫;為創建海邊王國,他以人為畜,死人無數,最後導致了不願遷居的老夫婦的死亡,盡管他的起點和歸宿都是為了「永恆的愛」和「崇高的靈的境界」和實現「在自由的土地上居住著自由的國民」的社會理想。彩虹般的人生中本來就存在著人類感情的多層面結構這種」多聲」現象,正如俄國著名作家格林卡在其《札記》中所說:「生活中一切都是對位的,也即互相矛盾的。」而歌德也發現自己作為藝術家,他是一個泛神論者;作為自然研究家,他是多神論者;作為有道德的人,他傾向於相信一種神性的人格。這樣對於浮士德的這種矛盾性格的塑造也就不足為奇了,而且這種善惡沖突在那個特定時代背景下帶上了時代的色彩和意義,價值觀念的尚未成熟,多種價值取向共存,沒落的封建勢力與日益強大的資產階級力量的斗爭與沖突等等,這些在這里就不多說了。
浮士德的屍體最後是在上帝派出的天使們抬向了天國,得到了光明,使得上帝獲得了勝利,這就要歸功於他的樂觀向善,積極進取,努力奮斗的人格精神,是人文主義,人道主義,理性主義,英雄主義,樂觀主義的勝利,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從小世界到社會,理想的大世界,也是資產階級的勝利。正如歌德所說的「他不是讓人固定在特性中,而是讓人在內在的法則中看到心靈生活的統一性,這種法則把這種統一性的各個生活瞬間結合在一起,好似結合成它的存在的旋律。」這讓我們對付使得這個在世界文學史上有著摧殘桂冠的人物形象的內在性格和人性有力更深的認識和體會。我們不禁要說:「歌德是美的作家,如同拉斐爾是美的畫家,莫扎特是美的音樂家。」
4. 創造有價值的人生總結
人的抄價值的實現總是離不開社會的事件和社會 的評價,自我價值只有得到社會的肯定的前提下才 能真正實現。個人只有把自己同社會同他人聯系起 來,積極為社會為他人做貢獻,增強社會責任感, 才能真正實現自我價值。
人生價值是人們從價值角 度考慮人生問題的根據,是一 社會價值:一個人的人生活動對他人、 種特殊的價值,是人的生活實 社會需要滿足的狀態和程度。 踐對於社會和個人所具有的作 用和意義。在生命的歷程中, 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關系: 人們在選擇人生目的、人生道 人生的社會價值與自我價值既相互區別, 路時,涉及需要處理現實與理 又相互系,相互依存。一方面,自我價值是 想、個人與社會、付出與收獲、 個體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另一方面,社 生與死等一系列問題,人們總 會價值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基礎,沒有社會價 是按照一定的標准表達好惡, 值,人生的自我價值就無法存在。 進行取捨。
5. 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小論文
人生價值是價值的屬概念,也是客體與主體需要之間的特定關系。在人生價值關系中,價值客體是人生,指的是一個人的生命過程的一系列實踐活動;而價值主體則是人。人生價值不同於其他客體的價值,一方面,人生價值必須體現為能夠滿足社會的需要;另一方面,人生價值又必須表現為滿足個人全面發展的需要。因此,人生價值是個具有多維性的價值系統。 首先,人生價值是人生社會價值和人生自我價值的統一。人是社會的人,人生具有社會歷史性和客觀實踐性,人的社會價值就表現為個人行為同他人、社會群體需要之間的一種肯定關系,標志著作為客體的人對作為主體的他人或人類社會的有用性,貢獻和意義。而人生的自我價值表現為人還具有對自己的有用性,即滿足自己的需要。一般物在主體同客體的關系中,只是作為客體而存在,而人則既是主體又是客體。在人生價值關系中,所反映的.主要是個人和社會的關系,也包括個人與自我的關系,社會和「自我」都處於價值主體的地位。從個人對社會的關系來說,他表現為客體,因為他的人生價值要靠社會來評價。從個人的行為或一生對自己的利害關系來說,他又表現為主體,就是說他是站在個人需要的立場上來評價自己的行為有無價值的。正是人本身在價值關系中所具有的這種主客體兩重性,構成了人生價值的二重性。一方面,人生價值必然具有社會性;另一方面,人生價值又都具有自我性。社會實踐反復證明,世界上任何一個有價值的人,其人生在對社會、對他人具有價值意義的同時,都毫無例外地對自我也具有價值。我們所講的人生社會價值,指的是個人的人生能夠滿足社會需要而對社會具有的有用性。我們所說的人生自我價值,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個人自我認識、自我改造、自我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實際存在和實現的自己滿足自己需要的肯定關系。在這里,人生的社會價值和人生的自我價值是統一的,不是完全對立的。但我們平時講的人生價值,一般強調的是人的社會價值。 其次,人生價值是人生物質價值和人生精神價值的統一。作為人生價值的主體,無論是「社會」還是「自我」,都具有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的需要。因此,人生價值的兩重性又進一步體現為物質價值和精神價值。人生的物質價值是指個人以其創造的物質財富和服務性勞動,滿足社會和自我的需要,促進社會繁榮和發展。人生的物質價值不僅僅指個人和社會的物質消費價值,而且包括物質生產價值。人生的物質價值是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也是人生價值的基礎。人生精神價值,是個人以他創造的精神產品及其思想觀念,道德情操等滿足社會和自我的精神需要,促進社會精神文明的建設,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需求。人生精神價值是在人生物質價值的基礎上產生,發展起來的,是人生價值不可少的重要方面。 總之,人生價值是一個具有豐富內容的概念,是由幾層價值關系結構而成的。從人生價值的主體需求對象講,分為物質價值和精神價值,從人生價值需要主體看,分為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人生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人生的物質價值和精神價值是相互聯系,辯證統一的。它們都是人的能動創造力實現的結晶,也是對人生目的和行為表現所做出的一種社會評價。正確認識和評價人生價值,是人類社會進化的重要杠桿,也是正確選擇人生道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條件。 物質待遇,是絕對不能完全而且正確地體現人生價值! 黏貼的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6. 論述大學生應如何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說的多
不如做的好
~!
只要9分的努力+1分的機遇
才能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其實這個道理人人都懂
問題是有幾個人能做到
?
只要你做到了
就就是成功的
7. 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創造有價值的人生是有前提的,首先你得有「有價值」事物的認識和判斷,這些「有價值」的事物必須包含人生的眾多行為,能夠賦予個人許多行為以意義,並且這些「有價值」的事物之間不能有太大的矛盾和沖突,解決這些後,在無矛盾、和諧的價值體系指導下,創造有價值的人生就能得到保證。
8. 怎樣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要創造有價值的人生,首先必須有一個遠大而又切合實際的理想,這樣在回人生前進的路上才不會答迷失方向;2】要勇於實踐和行動,這樣才能真正實現。3】要有堅忍不拔的精神和堅定的信念,這樣在遇到困難時才不會退卻和動搖;4】要學會科學的決策和判斷,這樣才不會走彎路;5】要善於結交朋友,以增強自己的力量;6】能夠與時俱進,順應潮流。這樣,你就將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共勉】
如果你想博學些,就請勤奮些;如果你想尊嚴些,就請自強些;如果你想榮耀些,就請努力些。
1、善於總結,舉一反三,認識規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2、樹立積極進取、樂觀向上、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
3、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奉獻,學會如何做人,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
4、正確地對待權力、地位、金錢,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並使之能協調發展。
9. 如何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25000字論文
生命的意義---愛和創造的魅力
同心草
鳥兒為什麼會歌唱?樹木為何蔥蔥鬱郁?山邊的野花盡情綻放,馬兒歡叫嘶鳴,草原無邊無際,湖水清澈如洗,天空遼闊純凈,群山高聳入雲,小溪清澈甘洌,晚霞絢麗迷醉,為何大自然總是如此美妙神奇?因為愛和創造的魅力。
比起科學家認識這個世界所喜愛的規律定律,我更樂意用藝術的角度觀察和打量這個世界。我們不難發現,宇宙是上帝和神佛天使們的浩瀚傑作,地球也許只是這部巨作某一扉頁上的一行小詩,然而已經悱惻纏綿,攝人心魄了。從外太空看,藍色的地球透明晶瑩,被蔚藍的大洋和陸地包裹,渾然一體,無邊無際,美不勝收,充滿活力。和這樣美妙的傑作比起來,我們人間汲汲所欲的金錢,名利,權勢的意義在哪裡?普通人也許根本不會去思考外太空星球和現實生活有什麼關系。了解禪院理念的朋友明白,宇宙全息,如果上帝創造生命的目的明了了,那麼各層生命的意義是否也就明晰了?那麼上帝創造生命的目的是什麼呢?即使你暫時無法和上帝對話,但是從上帝的作品來反推,我們不難發現是為了開心快樂。藝術家為什麼要作畫?是為了體驗創造的快樂!科學家為什麼要發展科技,是為了推動生活的進步!上帝為什麼要創造宇宙?是為了表達上帝愛和創造的快樂!那麼上帝所創造的每一個生命生活和存在的意義呢?當然也是為了愛和創造的快樂。如何才能更多地開心快樂呢?只要你願意表達愛,願意施展創造的魅力。我們每個人的基因結構,反物質結構中都有愛的因子,所有生命天生就有愛之「性」,而每一種生命創造的過程就是表達愛的過程,每一種生命創造的方式就是愛的方式。導游說過,愛的方式有付出,吸納和雙贏。雖然我還不了解雙贏的愛之含義,但是可以確定的是,無論哪一層的生命,當愛的含量提升時,它就變得更美妙,更迷人,帶給其他生命更多的歡樂,它就總是在分享和奉獻著自己的愛和能量,越是分享,越能創造,愛也傳播得越廣。創造和愛就是生命的意義,創造和愛就是獲得幸福的奧秘,創造和愛就是上帝創造這個宇宙生命大樂園的最高旨意。它可以是每一件微小的事,當你用愛的心去做它時,它就可以具備不一般的美感和品質。
我們每個普通人都在用勞動和愛換取生活的資糧。這是道的游戲規則。就好像上帝為所有的生命服務,那是上帝愛生命的方式。那麼我們每一層生命愛的方式是什麼呢?只要你願意施展愛,奉獻愛,就能找到創造和表達的方式,獲得幸福和更多的愛。當你自私,封閉,只想索取和掠奪其他生命的能量和養料時,就破壞和褻瀆了愛,也阻礙了自己。所以生命的意義是愛和創造,體現的方式是互相奉獻和服務。植物動物為人類奉獻,人類應當回饋愛護和珍惜給他們。父母為我們奉獻了很多,我們應當尊敬和孝順他們。無數的陌生人為我們奉獻了很多,我們應當心存感激。神佛天使為其他生命的幸福快樂奉獻自己,而上帝會為他們奉獻美好的生存空間。自私的狹隘的生命只為自己,越顧著自己,越失去生命的快樂。因為愛在彼此服務和奉獻中成就。
雖然現實生活中,懂得奉獻的人不一定獲得了更多的愛和生活物質,但是道不虧人,辛勤勞動創造的人應該得到的道會給與他們。甚至在那個創造的過程中,他們已經得到了回報。懂得了這一點後,就會知道生命無高低(我指生命的地位,而不是靈性),每一個為社會貢獻著的普通人,都是值得尊敬的。農民,工人,售貨員,司機,每一位在普通崗位上盡職盡責的人都是在表達和奉獻著愛。無論大事小事,都是付出愛的方式,無論富裕貧窮,都是在為他人服務。這樣的生命能夠得到幸福和快樂,這樣的生命,能夠明白生命和生活的真正意義。
如果你是一朵花,就盡情地綻放,如果你是一棵草,就快樂地舞蹈;如果你是清風,就與柳葉兒纏綿打鬧,如果你是礁石,不要忘了於大海談一次穿越時空的戀愛。呵呵,因為在愛和奉獻,愛和創造中享受著的生命,是上帝喜愛和道會厚愛饋贈著的生命。
10. 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求論文3000字左右 十萬火急
人生的價值,應該活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如果,你有絕佳的眼光,才可以看到真正的人生價值。人對價值觀念的取捨標准,完全要看個人的選擇,因此,每個人的價值觀念,也決定了他的生活型態。
有人覺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所以,就選擇讀書作為人生的目標與價值的標准;有人覺得金錢至上,沒有錢萬萬不能,所以,選擇了努力賺錢做為人生的奮斗目標與價值,因此,你的價值觀也反應在你的生活里。
某件東西,對某人有很高的價值,但是對另外一個人,可能毫無價值可言,所以,人對於價值的確有主觀上不同的認定,就如同對成功一詞的定義是一樣的。但是,若能追求心靈的充實,而不只是對物質世界的汲汲營營,那麼人生的價值,就會確立在正確的方向上。
自我的價值,並不在於外面的評價,而是在於我們給自己正確的評價上。堅持自己崇高的價值,接納自己、鼓勵自己,並給自己成長的空間,那麼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無價之寶」。
現實的人生就是--學會自己在群體中的價值。
我相信有許多的機會及幸福不是人人皆可得之,但是,你卻可以去創造屬於自己的機會和幸福;我也相信人人皆有缺點,然而,每一個人都有他可愛和美麗的一面;我確信並不是人人都能成為富貴之人,但人人皆能活出自己的不平凡;我更相信不是人人都能成為聖者或是偉人,但你卻可以做好你自己。
人要看重自己、相信自己,不要讓別人來界定你的價值,因為,你自己就可以創造自我的價值。不過,每個人心目中的跟他人心目中的價值落差,應該是每個人內心深處最害怕面對的事實。
每個人都在尋找方法來定義自己的價值。因此,你認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人與人在溝通時,通常,都會帶著個人的觀點與習慣,並用頭銜和卷標去看待別人,這些都會影響你和別人溝通時,每個人所對你的態度或認同感。
很多人都是帶著「有色」的眼鏡去看別人,這個「色」也就是每個人身上無形的卷標,有些人的確是以這些外在的、有形的、無形的個人主觀因素來決定一個人的價值。
要創造自我的價值觀,整體而言,就是在面對別人的壓力、問題、沖突時,能用同理心來思考,並且透過更深一層的了解和思索,來調整自己的行為。每個人都希望最理想的人生境界是--把每個角色都扮演好,以及獲得別人的肯定與贊美。事實上,那是一個很難達成的理想。
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立場,換句話說,他們不會都肯定你、稱贊你;也就是說,不必把自我的價值放在別人的肯定與否定上。
人必須要肯定自己,勇於創造自我的價值,千萬不要因為別人的否定而喪失了自信,要做個有自信、有能力的人,也就是善於創造自我價值的人。
生命的意義不在活得長、活得久,而是在於活得精彩、活得充實、活得有價值。
一個人的價值,並不是確立在別人對你主觀的認定上。也許,我們無法掌控生命的長短,但至少,我們還能選擇自己的人生價值,不是嗎?
人生是否越來越豐富,決定權在於你自己,隨時讓自己的心靈保有不間斷的創造力,對世界保持開放的心胸,就能隨時建立起新的關系,並且能夠勇敢面對一切。
所謂人生的價值,是指真正的相信自己,真正面對自己內在的心聲,傾聽自己的想法,並做出明智的選擇。
人類一直在尋找方法來定義自己的價值。因此,你認為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你可以肯定自己、創造自我的價值,但千萬不要因為別人的否定而喪失了自信,一個有自信、有能力的人,就是善於創造自我價值的人。
人的一生當中,總是不停地追求著某些事物,而又不時地逃避著某些事物。其實,能擁有一個有價值的人生,只是一種過程、一種方向;而非生存的狀態,也不是目的。
生活的方向是由自己的整個生命來選擇,也是由心靈的意志所轉化,它們皆是自主而無待的。有價值的人生特質,是願意敞開接受的心靈,面對一切的發生和經驗,不斷的自覺,並放鬆自己對自己的反抗和拒絕,而用更舒服、更確實的方式來評估自己、接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