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中國現在創造奇跡

中國現在創造奇跡

發布時間:2021-06-08 23:33:16

1. 2020年中國能否創造奇跡

人們想知道為什麼中國經濟在過去30年裡發展如此迅速,他們認為這樣的發展速度簡直是一個奇跡。而在我看來,這樣的快速發展是經濟規律的必然結果。

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的背後有三個重要的基礎動力,這些動力和二戰後促使日本經濟崛起,以及「亞洲四小龍」(中國香港、新加坡、中國台灣和韓國)在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經濟騰飛的原因是一樣的。它們是高素質的人力資本、一套運作良好的市場機制,以及經濟發展正處於早期階段從而給予經濟更多上升的空間。

下面讓我依次詳述這些動力。

一、人力資本的含義是人在社會上的能力,包括勞動者的技術和職業道德水平,以及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和整合資源的能力。人力資本的素質是社會歷史和文化傳統的一部分,不是10年或者20年能夠塑造的。經濟學家已習慣用受教育的時間來衡量人力資本的多少,但這樣的方法並不準確,因為它未能把職業道德和人的創造智慧考慮進去,而這些是文化傳統熏陶的結果。這些特質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繼承和完善,有一部分是通過家庭教育得以傳承。

對於中國工人的技術,我們通過古代青銅器、絲綢刺綉、瓷器和明代傢具就可見一斑,更不用說西安的秦始皇兵馬俑的精妙。中國毫無疑問擁有相當高素質的人力資本。其他國家如日本、德國、韓國、新加坡和美國也擁有高素質的人力資本,只不過表現的形式不同。一些國家未能實現經濟快速發展,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人力資本短缺。

二、第二個動力是一套運作良好的市場機制。中國在1978年改革開放之前有同樣高素質的人力資本,但還沒有市場機制,因此未能迅速發展起來。市場機制能夠讓優秀的人才通過辛勤工作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從而為自己也為社會創造財富。市場機制使得經濟活動因為勞動有償而得到充分激發,也因為資源根據市場供求原理流向最需要的地方而得到有效配置。

中國政府把經濟機制一步一步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在這一點上他們功勛卓著。我在我的書《中國經濟轉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中詳細記錄了這一轉變。但是,市場機制如果沒有中國的人力資本,也不能成就這樣快速的經濟發展。

有些人指出中國市場機制的許多缺點,如銀行體系和法律制度,但這些制度在不斷改善。必須說明的很重要的一點是,在市場機制還不完善時,經濟也可以得到迅速發展,這充分表現在中國過去30年的歷史經驗中。此外,即使政府不採取行動,經濟體制本身也可以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中得到改善和發展。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上世紀80年代應國民經濟的需要而興起的鄉鎮企業的成長過程。市場經濟體制也可以生成其他的市場機制。今天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和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證券交易所都是在沒有政府參與的情況下誕生的。

值得一提的是人力資本和市場機制的互動。如果市場經濟條件下,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參與市場競爭,而且能者會勝出,那麼市場機制就能運作良好。但是平等機會往往在一個成熟的市場經濟中無法實現,因為成功人士的孩子必然擁有更好的機會。而中國社會在1978年改革開始時大多數公民有幾乎相等的機會。都能白手起家,沒有人可以繼承財富而得到創業資本。所有學生都有平等的機會讀大學或研究生,更有能力和更努力工作的人會被選入大學或研究生院。我在上世紀80年代還幫一些優秀的研究生進入北美的研究生院,他們中很多人就來自貧窮的家庭和農村。

三、第三個有助於經濟快速增長的因素是發展中國家和最先進國家之間的技術差異。這使發展中國家通過採用先進的技術可以迅速發展起來。

了解了這三個因素,我們可以預言,中國經濟將繼續增長,因為這三個經濟引擎會繼續發力。隨著技術差距縮小,中國增長速度將逐步放緩,但在至少未來10~1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里,經濟每年增長速度仍將高於8%。

2. 中國一共創造了哪些驚人的奇跡

陝西的秦始皇兵馬俑
洛陽龍門石窟
萬里長城
北京故宮平面圖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
都江堰:
都江堰是由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從公元前256年到公元前251年修建的一座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大型水利工程。該工程採取「引水灌田,分洪減災」的辦法,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因勢利導,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保證了大約三百萬畝良田得到灌溉,使成都平原成為旱澇保收的「天府之國」。2200多年來,至今仍發揮巨大效益,被稱為「活的水利博物館」。2000年11月都江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蘇州園林:
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於記載的是東晉的辟疆園,歷代造園興盛,名園眾多.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地區之一,私家園林遍布古城內外.16,17,18世紀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餘處,現在保存尚好的有數萬處,並因此使蘇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之稱。
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典型例證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產生於蘇州私家園林發展的鼎盛時期,以其意境過清、構築精緻、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範和代表。
敦煌石窟
中國甘肅敦煌一帶的石窟總稱。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東千佛洞及肅北蒙古族自治縣五個廟石窟等。有時也專指莫高窟。莫高窟在今甘肅省敦煌市中心東南25千米的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 ,保存著歷代彩塑2400多尊,壁畫4.5萬余平方米,唐宋木構窟檐5座。洞窟最大者高 40 余米、30 米見方,最小者高不過幾十厘米。窟外原有殿宇,有木構走廊與棧道相連。壁畫有佛像和佛經故事、佛教史跡、神話等題材,構圖精美,栩栩如生。造像均為泥制彩塑,敦煌石窟始自十六國,至清代1000餘年中不斷修建,其塑像、壁畫比較集中地反映了歷代佛教藝術的發展,形成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敦煌石窟藝術體系。其中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3. 中共之所以能創造奇跡的原因

集中力量辦大事:中國式真理

新聞來源:廉政瞭望

文/毛昭暉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當我們以現代人的眼光審視萬里長城時,應當能夠得出這樣的結論: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經典史詩。

同樣,建國後「兩彈一星」的政治意義,正如鄧小平所說的:「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換言之,「兩彈一星」是在政治環境異常嚴峻、經濟條件異常艱苦的條件下,舉全國全民之力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歷史豐碑。2008年震驚中外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更充分驗證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公共治理模式,在重大危機狀態下的巨大價值。在中國這塊土地上集中力量辦大事,既是歷史的真實寫照,又是社會發展的客觀必然。但是,在當前復雜多變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環境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公共治理模式的內涵是什麼?能否放之四海而皆準,還是中國式的真理?又如何防範其實施中的理性異化?值得我們深思和探究。

有所為,有所不為

集中力量辦大事具有濃厚的政治性和時代性色彩,它迸發於中國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既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凝聚,又是中華民族治國智慧的濃縮。因此,從科學發展觀的視角,立足於非均衡發展戰略的改革路徑,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把握其要義,是有必要的。

「集中」的內涵。一方面,「集中」既包括數量意義上的集中,如集中財力、物力和人力建設三峽工程,也包括公共資源配置意義上的聚集,如有效配置各省資源,構建地震災區「對口支援機制」。另一方面,「集中」的理論層面蘊含著「二八法則」。即集中主要力量解決百分之二十最為重要的問題。對何為百分之二十最重要的問題,將是價值觀引領下的優先權排序問題。

「力量」的內涵。一方面,「力量」既包括財力、物力和人力,也包括人文精神力量,即弘揚人性與構建人格活動的意識與情懷。「力量」在更大程度上取決於國家的軟實力,即這個國家的文化、道德、形象和感召力等。另一方面,新的歷史時期集中力量辦大事,不是要把決策主體與實施主體的觀念行為統一化,而是以「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的胸懷,接納融合各種力量。

「大事」的內涵。一方面,「大事」既是一個政治問題,也是一個治理問題,更是一個民生問題。從政治視角,奧運會是大事;從治理層面,抗震救災是大事;從民生層面,穩定房價、控制物價,縮小貧富差距,當然也是大事。可見,真正意義上的大事,是具有政治、治理和民生等共生價值的「大事」。另一方面,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邏輯起點並非「大事」,而是「應當集中力量」才能辦得了的「大事」。故此,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范圍應當是有限度的,「有所為,有所不為」。我們尤其應當警惕和防範打著辦大事之名,辦虛事、假事和勞民傷財之事。

中國的路徑選擇

可以說,非均衡發展戰略是鄧小平經濟發展理論的重要構成,同時也是當前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路徑。非均衡發展戰略是在保持整體穩定的前提下,實現有限力量的有效集合和運用,在局部突破和擴大改革成果的基礎上,帶動中國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可見,非均衡發展戰略的核心是力量整合和局部突破。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公共治理模式,既是非均衡戰略的重要選擇,同時也是解決非均衡發展問題的有效手段。

政府治理結構的有效性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組織基礎。我國政府治理結構的實質是憲政結構與黨政結構的二元統一。憲政結構,是指以憲法為依據,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中央政府(國務院)、地方人民代表大會與地方政府為核心所構建的施政體系;黨政結構,是指以中國共產黨黨章為依據,以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委員會和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地方黨的各級代表大會與與黨的常務委員會為核心所構建的施政體系。從表面上看,憲政結構與黨政結構表現出互相鑲嵌與平行的結構形態,但實質上,執政黨掌握著國家重大經濟政治社會發展問題的最終決策權、各級國家機關的最高領導權、國家強制性機器的最高指揮權和國家重大事項的最終否決權。因此,中國政府治理結構和決策體制,在政治動員、力量整合、政策推進等方面所具有的強大力量,是世界上任何國家都無法與之相比的。

「大一統」政治文化的歷史傳承性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文化基礎。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中國兩千多年的思想「大一統」,與之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質,「忠、孝、誠、信、禮、義、廉、恥」的現代語義之一是「統一、服從、集中、秩序和規范」,即「定於一」,這為集中力量辦大事倫理精神的轉化提供了現實沃土。

解決「部門政治」強勢化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方法論基礎。當前,「部門政治」強勢化是不容迴避的現實。一些公共政策的制定者甚至有可能與某些資本集團合謀,以公共利益的名義損害大眾利益,背離社會公平正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治理模式,是一種超常規、動態化的公共利益調適器,通過集中力量辦大事,能夠有效整合、分化和調整不同的利益訴求,實現利益的再分配,達到削弱強勢利益集團,強化弱勢利益集團的政策目的。

防範治理變異

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公共治理模式,是中國特色民主制度的生動實踐,是民主集中制原則在既定狀態下的靈活運用。這次抗震救災的集中力量辦大事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充分見證了應急狀態下「積極國家」的正當性。美國發生的卡特里娜颶風,反證了自由主義「消極國家」的缺陷,而「有限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公共問題化整為零」和「充分的社會自治」等價值觀,在緊急、非常態化條件下的失靈和失控,印證了最合理的國家應當是「消極角色」與「積極角色」配置均衡的國家。

但是,不可否認,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公共治理模式,也是一把雙刃劍。政治權力的過度使用,必然帶來政治權力結構和運作方式的畸變,從而導致「消極角色」與「積極角色」之間的不均衡加劇。故此,我們必須探索集中力量辦大事公共治理模式下,引發超限度集權和人治慣性的應對之策。簡而言之,應對的路徑有兩條:一是以法治化的手段強化民主決策機制的剛性,使民主決策機制真正成為防範集中力量辦大事公共治理模式濫用的控制閥;二是構建效能型政府,使常態化政府治理模式能夠應對多變的公共管理環境。(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4. 新中國建立以來,中國創造了哪些奇跡

創造了以佔世界7%耕地解決佔世界22%人口吃飯問題
研製了"兩彈一星"

抗美援朝戰爭,一國抵抗內聯容合國軍,戰之能勝!使美軍【第一次在非勝利協議上簽字】。

從一窮二白到今天的世界第二經濟體

從幾乎沒有鐵路到全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

5. 中國最擅長創造奇跡,有哪些被世界嘆為觀止的奇跡

中國古代有長城,現在被世界嘆為觀止的奇跡就太多了,在這30年的快速發展下,高鐵奇跡,建築奇跡層出不窮。

6. 中國速度不行了. 中國高度能創造奇跡嗎

正常睡眠是由深睡眠和淺睡眠構成,兩者交替出現,只有深睡眠才是有效睡眠,對消除疲勞、恢復體力起到重要作用,但它在每晝夜的總睡眠時間里,僅佔15%左右。人在夜間0點—4點之間容易獲得深睡眠,正常成年人,一般在入睡60分鍾後才會進入第一次深睡眠。因此,我們建議,沒有睡眠障礙的成年人在晚上十點半前開始進行睡前准備工作,如洗漱、放鬆、上床,保證11點前入睡,1個小時後順利進入深睡眠,以保證良好的睡眠質量。

7. 為啥中國經濟總是能創造奇跡

中國是一個很神奇的國度,中國人的優點很多,比如吃苦耐勞,聰明等優點,你看看漢唐盛世,前朝末年的戰亂那麼嚴重,經濟破壞嚴重,為啥經過幾十年的修生養息,就成了盛世呢?很重要一點—輕徭薄役,就是不給老百姓增加多少負擔,給老百姓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讓老百姓自己自然發展,黃金就在地上,關鍵看人去不去挖,去不去發現黃金。中國人還很善於發現機會和學習(樓主不要拍磚,中國的山寨能力其實很強大的,清末北洋時期,中國的科技人才極其缺乏,但是依然能仿造出諸如ZB26機槍,毛瑟手槍,克虜伯山炮之類的具有當時先進水平的武器,引進專利固然有幫助,但是專利技術需要消化。很多中國人在蘇聯解體後往俄羅斯賣東西,或者是在內地和香港之間倒賣日用品,當倒爺,發了大財。)中國的經濟奇跡是在改革開放之後才開始的,說明只要給老百姓一個發財的機會,他們自然會去努力創造財富,即使機會不大。(現在很多華人富商當時都是冒著極大風險起家的)還有,中國人多,中國13億人,每人賺一塊錢,總量就抵得上美國每人賺三塊錢(美國4億多人),在80,90年代,西方產業結構調整,將紡織,日化,造船等勞動密集型產業挪到了中國,這些產業門檻低,容易賺錢,溫州很多大老闆都是靠著賣皮鞋,衣服等輕工業產品起家的,從現在世界各地都可見到的「中國製造」就可以看出來,中國就算啥都缺,就不缺人!美國人,德國人穿的衣服,鞋子都是中國工廠生產的,很多發達國家都買中國的民用船隻。中國產品的性價比高,非洲很窮,阿富汗戰亂,中國的輕工業產品就因為價廉物美而廣受歡迎。最後用一句話總結:中國的經濟奇跡,離不開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中國人堅韌,吃苦耐勞,聰明等優點!

8. 中國經濟還能創造奇跡嗎

好期待

9. 中國祖先創造了哪些奇跡

1、萬里長城

長城(The 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陝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2、指南針

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

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指南針的N指北方,E指東方,W指西方,S指南方 。

中國是世界上公認發明指南針(Compass)的國家。指南針的發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最早的指南針是司南。

3、造紙術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紙張,很大可能是起源於中國南方,並且和嶺南地區特別是環珠江口周圍6000多年前涌現的豐富的樹皮布文化體系有密切關系。

4、火葯

火葯一種黑色或棕色的炸葯,由硝酸鉀、木炭和硫磺機械混合而成,最初均製成粉末狀,以後一般製成大小不同的顆粒狀,可供不同用途之需,在採用無煙火葯以前,一直用作唯一的軍用發射葯。

5、活字印刷術

北宋科學家、政治家、道家學者沈括曾在《夢溪筆談》中有一篇文章叫《活板》,其中詳細介紹了活板印刷術的全過程,通俗易懂,非常詳細。

在他寫於1088年的著作《夢溪筆談》中,將此發明歸於不知名的工匠畢升(990年-1051年)。隨著燒結陶土字元的使用,沈括描述畢升製作字形、撿字排列、印刷、並在印刷後拆解留待後來使用。

10. 你相信中國人能創造奇跡嗎,現代

現代中國人創造的人間奇跡太多了,沒有辦法去數啊,數也數不過來啊回。

改革開放三答十年,百島巨變創新天。

莫言夢想出奇跡,奇跡更比夢超前。

跨海大橋凌空架,八島擁抱長相戀。

扁舟苦渡成追憶,長堤馳輿島陸連。

偏僻漁村開港埠,物流長運聚財源。

中心漁港新布局,漁商工貿集休閑。

百里引水清泉涌,十萬人民不愁旱。

交通連網布海內,道路寬暢保安全。

新城建設連廣宇,大廈高樓置景觀。

人居環境神仙住,舒適生活日子甜。

萬千變化說不盡,黨恩政德重如山。

閱讀全文

與中國現在創造奇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