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央電視台楊工作簡歷
央視有很多姓楊的工作人員哦。
不知道你說的是哪個,或者是哪個部門哪個組的。
做一線還是在後期。
2. 中國楊道靜簡歷
楊道靜,亞洲青年名廚,中國烹飪大師,出生於餐飲世家。楊道靜先生自13歲起在家族開設的飯館里當學徒。他從學徒做起,系統地掌握了中式料理的四項基石 ——點心製作、燒臘、掌鍋和刀工。這些扎實的基本功為他後來掌勺亞洲頂級中餐廳奠定了堅實基礎。2003年開始游歷歐美諸國,在世界頂級餐廳任職並很快脫穎而出。2007年獲得「法國藍帶優質會員勛章」和「奧古斯騎士管理勛章」,2008年被授予「世界皇家御廚」 稱號。2009年當選法國藍帶美食協會遠東大中華區法國藍帶首席聯絡官。
作為亞洲最具創意的新式中餐革新者,楊先生是最早成功地將世界餐飲的概念完美融合進傳統中餐烹飪當中的亞洲青年名廚。在掌握中國傳統菜餚精髓的基礎上,融入其對西餐廚藝的獨特詮釋,以時尚簡潔的方式呈獻於賓客的餐盤中。2012年楊道靜創制的「岩烤香扒」系列菜品,由於該菜品系列典型的中西餐合璧特質,榮獲了由軒尼詩XO與馬來西亞《巔峰》雜志聯合頒發的廚藝大獎,該著名獎項旨在嘉獎在烹飪技藝上有獨特創新,引領現代美食潮流的創意大師。
2014年楊道靜在香港榮獲「粵港澳年度頂級廚師」稱號,被世界三大御廚之一、「粵廚泰斗」喻為「廚派少帥」,對其廚藝天分大加贊賞。同年被中國飯店業協會授勛為「中國烹飪大師」稱號。
3. 工商銀行楊憶簡歷或履歷
一般大人物的簡歷會在他所在單位的官網中有介紹,如果是一些公眾人物就會有網路的。像小人物簡歷屬於個人隱私,所以一般不會在網上公布,換位思考下,如果你的簡歷被人公布出來,你也不爽吧。
4. 楊上堃的人物簡介
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江背鎮華坪村人。出生於貧農家庭。青少年時勤勞朴實,秉性剛強。1930年參加革命活動,同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當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紅軍通信員、班長、排長、連長。參加了中央蘇區第二至第五次反「圍剿」戰斗。1934年10月隨中央主力紅軍長征。1934年的最後一天,楊上堃所在的紅4團抵達烏江南岸江界口地段。中央領導非常著急。總部首長下達了命令:堅決強渡烏江,由紅2師完成任務!1935年元月2日拂曉,2連長楊上堃主動向團長黃開湘、政委楊成武請纓,帶領16個戰士在船筏工兵和炮兵的強攻掩護下,乘坐一隻小木船搖搖擺擺、迎著急風大浪前進,結果強渡烏江成功。登上北岸之後,2連未等後續部隊到達,主動出擊。一個連猛追敵人3個團,追得敵人直向豬場逃竄,滿地狼籍。紅2連於當天下午5點鍾佔領了豬場。對於此役,中央軍委給予署名表彰和嘉獎。1935年9月中旬,紅2連這個先頭連來到了長征最後一站天險臘子口。15日黃昏,紅4團到達甘肅境內的白龍江英牙寺,師部傳來命令說:三日之內奪取天險臘子口。楊上堃的連是前衛先鋒連,接到命令後立即作戰斗動員,連夜起程前行。從莫牙寺到臘子口足足有二百里。臘子口有魯大昌的國民黨陸軍新編第14師重兵把守。經過縝密偵察,紅軍終於發現敵人的弱點。4團研究決定,迂迴部隊由楊上堃2連、毛振華3連、偵察連和通信主任潘鋒帶信號組組成。部隊來到懸崖絕壁下。這時苗族小戰士「雲貴川」捷足先登。黑幕中只見他那比猿猴還要靈活,他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大家的心,楊上堃長時間仰著頭緊緊盯住他,他果然上去了,將隨身帶好的繩子從山上放下來,後面的同志一個個順著長繩爬上去。天已擦黑,2連上去了,6連從正面向敵人展開了猛烈的進攻。「打,不讓兔崽子抬頭!」機槍噴出的火舌映紅了半邊天,子彈打得敵人陣地上直冒火星。正當前沿指揮萬分焦急之際,楊上堃2連在右岸高峰上空發射了一紅一綠兩顆信號彈,接著前指上空回應了三顆紅色信號彈。「總攻開始了!」沒多久,2連搶佔了獨木橋,控制了隘口上的兩個炮樓。經過近一個小時的連續沖鋒,敵人全線崩潰。紅軍全部佔領了臘子口。楊上堃長征那年才21歲。突破烏江天險戰役,創造了一個連猛追敵人3個團的奇跡,中央軍委授予他們率先搶渡的17個人紅色英雄稱號,史稱「17勇士」。婁山關戰役,他率部迂迴奇襲大勝;天險臘子口戰役,他又一次迂迴奇襲大勝。由此可見,他在長征途中的關鍵時刻、幾個起主要作用的戰斗中,為黨中央和紅軍長征隊伍開辟前進道路立下了顯赫戰功,被人們稱為紅軍英雄連長,他是當之無愧的!解放戰爭,參加了四平保衛戰、解放長春等戰役、戰斗。先後任吉林軍區吉林市警備司令部副司令員兼團長,東北南下幹部大隊副參謀長,南昌支前司令部副參謀長。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江西省贛州軍分區司令員,江西省軍區參謀長,福建生產建設兵團副司令員、黨委常委,江西軍區副司令員、黨委常委。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團長、支隊參謀長。參加了平型關、黃土嶺等戰役。楊上堃,戒馬生涯五十多個春秋,轉戰南北,屢立戰功;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始終保持著戰爭年代的革命熱情和拼搏精神,勤奮學習,忘我工作。「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沖擊、被揪斗。1984年5月21日在南昌逝世,享年70歲。
5. 楊文鎖簡歷
你好,
你說的沒找到,
或許是你的提問不太清楚,
你可以重新再提問試試吧,
這樣大家就能順利的為你解答,
希望能幫助你,
祝您生活愉快。
6. 楊登奎的人物簡介
楊登奎於2003年接任萬河小學校長,注重教學質量,狠抓校園建設,在他的努力爭取下,萬河小學在2003年建成一排標准老師宿舍,2004年修建面積3000平方米的學生廁所,徹底結束了學生陰雨天上廁所的問題,他還重視學生體質的發展,購買了大量的體育用具。他還帶領全校老師挖成可蓄10立方水的水窖,從此解決全校師生的用水問題。
沒有教育的信息化,就沒有教育的現代化,在他的倡導下,學校所有教室都拉上了電,學校還定製了電腦架,可以使電腦到達每個教室,親自操作,為大山裡的孩子增長樂不少見識。
2000他被鄉委評為「丁溝優秀輔導員」、「優秀班主任」,2004年又被評為「優秀校長」。2007年在他的倡導之下,美國「康乃爾」大學教授來到萬河小學捐助,三十多名貧困學生得到捐助,2009年全鄉思想品德,自然,社會統考中所帶學生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2011年在全鄉語文統考中所帶學生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績。
7. 楊詰篪簡歷
楊潔篪,男,漢族,1950年5月生,上海市人,1968年9月參加工作,1971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南京大學歷史學繫世界史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歷史學博士學位。160;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8. 楊宣永的簡介
楊宣永(1868—1948),字作楫,號淮清,楊尚昆的父親。清同治七年(1868年)出生於四川省潼南縣雙江鎮(今屬重慶)。曾捐了個「藍翎候選巡檢」的官銜。自幼攻讀書文、嫻熟中醫,注重對子女教育,不惜花費大量的資產送子出國讀書,希望他們長大後報效國家。1928年春,他積極籌資,在雙江關帝廟辦起了「潼南縣立第16小學」。他思想開明,贊成民主平等,支持反帝反封建斗爭,資助革命。日寇侵華,1942年中國處於危急存亡關頭,淮清決定將關帝廟改為「抗日陣亡將士忠烈祠」。他在重慶的家。成了革命活動的聯絡點。在淮清和其他友人的幫助下,在重慶大溪溝辦起了「中法學校」。
9. 中國青聯秘書長楊代澤簡歷
青聯秘書長楊代澤是哪裡人?
10. 楊景素的個人履歷
三十三年,授河南按察使。
三十五年,擢甘肅布政使,調直隸。命從尚書裘曰修勘察堤埝各工。坐失察雄縣知縣胡錫瑛侵蝕災賑,下吏議,奪官,命留任,俟八年無過,方准開復。
三十九年,壽張民王倫為亂,大學士舒赫德督兵討之。上命景素具車馬濟師,令分守河西。賊以糧艘結浮橋欲渡,景素與總兵萬朝興、副將瑪爾當阿等督兵御之,董勸回民助師。夜焚橋,賊不得渡。事旋定,擢山東巡撫。疏請編查保甲。
四十年,疏請選京師健銳、火器營裨佐發山東,司營伍教演。
四十一年,上東巡,臨視臨清毀橋斷道及亂民竄據所在,景素述當時戰狀,上嘉其勞,賜黃馬褂。汶上宋家窪舊渠淤墊,瀦水淹民田。
四十二年,景素奏請濬舊渠,並開支河二,令仍趨南陽、昭陽二湖,下部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