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科技發明時事

科技發明時事

發布時間:2021-06-08 18:50:30

A. 機器人的發明時事小論文1000字

機器人的發明時事小論文1000字,如下:
在昨日高交會上,機器人清潔工、機器人操作工等受到參觀者青睞,它們有的應用在工業領域,有的將進入普通市民的家庭。

小Q機器人

你的智能小管家

一款Qrobot機器人引來許多小朋友和年輕人圍觀。

據了解,小Q是騰訊第一款實體產品,外形完全按照騰訊QQ企鵝外觀打造,能夠通過語音指令等多維交互方式,為用戶提供新聞、天氣、影音、股票、教育、娛樂、辦公等資訊和服務應用。

每個小Q都有自己的編號,只需連接電腦上網,使用者便可在電腦待機模式下直接和它進行語音交流,使用者還能讓小Q掌握你的出行、工作、生活規律,做你的智能小管家。

它還能朗讀新聞等各種文本資料,播報天氣,叫你起床,掃描搜索圖片和文字等,通過語音或動作提醒好友消息和郵件,提醒用戶工作日程表上的內容等。

目前小Q在騰訊網上即可購買,價格在1000元左右。

LED插件機器人

填補西南地區空白

昨日高交會上,出現一台LED插件機器人,它是一款高速、高精度、高穩定性的工業機器人,主要應用於戶外燈具、汽摩等方面,可以自動完成各規格散料LED極性判斷、好壞檢驗、顏色分辨、排序、插件、剪角、折彎等一系列動作,實現散料LED插裝工序的全自動化。

工作人員介紹,這款機器人填補了西南地區該領域的空白,實現全自動化操作代替人工。

清潔機器人

專給中央空調洗澡

據了解,國內中央空調大部分運行了20年以上,卻從未清洗,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清洗麻煩。昨天亮相的中央空調管道清潔機器人,就是針對該問題所設計。

工作人員介紹,這種機器人可以在管道內前進、後退、回轉及原地轉向等,高效干凈地完成清污工作。

孩子們的小發明

給輸液針頭加一個固定器,衣櫃改裝成方便抽取的衣櫥,給萬能充電器加一個放大鏡……高交會上,除了各種高科技產品,還有不少貼近生活的小發明,它們都出自十幾歲的娃娃之手。

指環式輸液針固定器

在2號展館,一位小朋友坐在凳子上,身旁掛著一個輸液瓶。原來,這個小朋友在展示自己的發明。

項嘉華今年10歲,是人和街小學4年級學生。「我生了幾次病,常常到醫院輸液。輸液過程中,我手一動,針頭就愛掉,醫生只能重新給我扎一針。」小嘉華說,為了減輕自己的痛苦,他將一個指環大小的C形夾固定在輸液器下方的過濾器上,當靜脈針固定好後,把指環套在手指頭上,輸液軟管就不會移位了。

方便抽取衣物的衣櫃

一個金屬立桿套著幾張PVC隔板,每個隔板上放著一件疊好的衣服,把隔板抽出來,衣服就被取出來,上下層的衣服原封不動———這是12歲關泓辰的創意。

關泓辰自豪地說,他家已經開始使用他發明的這種衣櫃了。

帶放大鏡的充電器

加裝放大鏡的萬能手機充電器,你見過嗎?

冉皓豐是小學5年級學生,為了讓爺爺充電時看得清楚,在手機萬能充電器蓋板中央安裝一片放大鏡,使電池接觸片和充電器的接觸片都被放大了。

來源:記者

B. 科技發展帶來的好處的例子

1、紡織機

1765年,織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織機」的出現首先在棉紡織業引發了發明機器,進行技術革新的連鎖反應,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

從此,在棉紡織業中出現了螺機、水力織布機等先進機器。不久,在採煤、冶金等許多工業部門,也都陸續有了機器生產。隨著機器生產越來越多,原有的動力如,蓄力、水力和風力等已經無法滿足需要。

2、蒸汽機

1785年,瓦特製成的改良型蒸汽機的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動力,得到迅速推廣,大大推動了機器的普及和發展。人類社會由此進入了「蒸汽時代」。

3、發電機

1866年,德國的西門子發明了自勵式直流發電機;1870年,比利時的格拉姆製成了環形電樞,發明了環形電樞發電機。這種發電機是用水力來轉動發電機轉子的,經過反復改進,於1875年得到了3.2KW的輸出功率;

於是電器開始用於代替機器,成為補充和取代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新能源。

4、內燃機

19世紀七八十年代,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相繼誕生,90年代柴油機創製成功。內燃機的發明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

80年代德國人卡爾·弗里特立奇·本茨等人成功地製造出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內燃汽車、遠洋輪船、飛機等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內燃機的發明,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工工業的生產。

5、電話

19世紀70年代,美國人貝爾發明了電話,90年代義大利人馬可尼試驗無線電報取得了成功,都為迅速傳遞信息提供了方便。世界各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聯系進一步加強。

C. 科技發展給人類帶來的好處(事例)

1.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 2.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發展. 3.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4.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 5.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提高物質質量. 6.使國家更加繁榮、富強,人民更加富裕、幸福. 1、像我這種朋友不多、也懶的出門的人不再孤獨。有問題也可以上網路知道或論壇、QQ問別人。我愛電腦和網路! 2、我身邊的人講什麼話題都熱衷於無聊的爭論、鑽牛角尖,有什麼意義呢!?還不如塞著耳機,減少一些說話的慾望,言多必失嘛!保有一份寧靜,可以更平和的看清很多事情,少說,多觀察,做一個有心的聆聽者,可以在生活中長智慧,成為一個智者。我愛MP3/MP4! 3、(我不愛看電視,基本要看什麼都上網的。。。)數字電視以後,電視台變多了,你可以開開眼界,還能在CCTV9學英語,我比較喜歡CCTV10的《探索與發現》,有很多感興趣的東西,如海底世界(愛鯊魚!!)、UFO、古墓等等 4、IPONE時代開啟了,手機集MP4的功能,內存也變大,也能當U盤用,能隨時用手機上網……什麼時代啊……多好!你等人、無聊時能玩玩手機游戲(你可以去下載有趣點的……另外以後手機也許能當GBA游戲模擬器用哦~~),或聽手機上的音樂……

D. 中國最近的科技發展成就有哪些

中國近些年發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科技方面更是如此,成就較多,簡單舉幾個例子。

①超級計算機。在大數據廣為應用之下,超級計算機越來越受重視,而且應用場景越來越多,這使得超級計算機成為「國家科技體現的標配」,畢竟國家信息化是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准,而實現這個標準的物質基礎,就是超級計算機。近些年,我國的超級計算機發展速度極快,目前綜合實力僅次於美國,遙遙領先於第三名,在全世界范圍之內形成了中美爭霸的局面,這本身就說明中國科技的崛起。

事實上,核電技術是我國未來要發展的方向,也是未來「出海」的主力產品之一,我個人認為他要比超級計算機更具變現力和戰略性。

E. 科技發展帶來的好處的具體事例

如第一次工業革命中蒸汽機的發明和改進,將人類推進到了蒸汽時代,社會生產力極大發展。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電力的應用使人類進入到電氣時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電子計算機的發明應用,信息技術的應用,使人類進入了信息時代。再如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電話電報的發明與應用,促進了人類電訊事業的發展,使人們的交流更加便捷,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還有現在的互聯網,能使人們盡早的了解國家大事,時事新聞,在家飽覽群書,就是「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還有交通工具的發展,能使在遠方的親人到異地去看望親人。醫學發展使很多大病痊癒,失去器官的還可以克隆。

F. 高科技的時事觀點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發布,作為高科技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推動作用,中央人民政府下發文件,為抓住機遇,明確方向,突出重點,加快培育和壯大物聯網,根據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特製規劃,規劃期為2011-2015年。
高科技產業物聯網已成為當前世界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的戰略制高點之一,發展物聯網對於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兩化融合也是發展方向,《規劃》公布不久,工信部批復廣東順德創建「裝備工業兩化深度融合暨智能製造試點」,順德提出在智能產品方面將打造一批「無人工廠」。製造業的無人化或許將為中國製造業的升級提供一條路徑。李廣乾認為,智能化是信息化與工業化「兩化融合」的必然途徑,其技術核心無疑就是物聯網,但要權衡好投入與產出,量力而行。鄔賀銓則指出,以前提「兩化融合」還比較泛泛,而物聯網是「兩化融合」的切入點,可以大大促進信息化的應用,推動高新技術發展。物聯網大量的應用是在行業中,包括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醫療、智能家居等等。國家發展物聯網的目的,不僅是產生應用效益,更要帶動產業發展。有了物聯網,每個行業都可以通過信息化提高核心競爭力,這些智能化的應用就是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G. 關於科技發展帶來的變化

1、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科技發展推動了社會的前進和人類進步。如第一次工業革命中蒸汽機的發明和改進,將人類推進到了蒸汽時代,社會生產力極大發展。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電力的應用使人類進入到電氣時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電子計算機的發明應用,信息技術的應用,使人類進入了信息時代。

再如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電話電報的發明與應用,促進了人類電訊事業的發展,使人們的交流更加便捷,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還有現在的互聯網,能使人們盡早的了解國家大事,時事新聞,在家飽覽群書,就是「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2、促進了社會經濟結構和社會生活結構的重大變化。

20世紀的科技發展主要通過第三次科技革命實現。第三次科技革命造成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比重下降,使得第三產業的比重上升。

3、人類的衣食住行發生變革。

20世紀經歷了一戰、二戰等世界重要戰爭,戰後人們對生活的需求更甚。為了適應科技的發展,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加強國家對科學領域研究的支持,大大加強了對科學技術的扶持和資金投入。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也在發生了重大的變革。

4、科學技術大幅度提高,為世界文化的發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20世紀的科技發展,如計算機、原子彈的發展,使得全球的文化聯系越來越密切,現代化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在學術上,出現了各學科之間的相互參透的新特點,新的學術與科技思潮不斷涌現。

5、給全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既帶來了機遇,又面臨了嚴峻的挑戰。

1945年,美國成功地試制原子彈後。1949年,蘇聯也試爆原子彈成功。1952年,美國又試製成功氫彈。1953年~1964年間,英國、法國和中國相繼試制核武器成功。原子能的技術首先被應用於軍事領域,和平利用原子能工業也有一定發展。

1959年,出現晶體管計算機,運算速度每秒在100萬次以上。1964年達到300萬次。

90年代出現光子計算機、生物計算機等。大體上每隔5年~8年,運算速度提高10倍,體積縮小10倍,成本降低10倍。 中國自行設計研製的「銀河」大型計算機每秒也可計算上億次。

H. 科學新知,求一篇關於最近科技發展成果的的新聞

.隨著科技的發展來,人類文自明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從以前的馬車變成汽車,從以前的油燈變成電燈……

現在,人們生活變好了。用電話加快通訊,用汽車、摩托車加快了生活的節奏,用電飯煲、煤氣做美味可口的飯菜……

電視在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我們可以看新聞,了解國內外的事;可以看動畫片,放鬆一下;還可以不去現場看節目、表演;比如說,這次奧運會吉祥物揭曉,就可以在家看轉播。

電腦在各行各業的應用更廣泛,我們在海寧發一封信到巴西,只要幾秒鍾對方就能收到。我們可以在英特網上和天南地北的親朋好友聊天、游戲;可以在網上讀新聞、看電影,聽音樂;可以聽老師上課,查找資料,還可以足不出戶購物、醫療、急救……

可以這樣說,科技和我們息息相關。有了這發達的科技,我們的生活更加快捷方便,豐富多彩。

I. 有關科技發明的新聞屬於科普文嗎

一般都是屬於的

閱讀全文

與科技發明時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