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者哈薩法

創造者哈薩法

發布時間:2021-06-08 12:17:39

A. 尼爾機器紀元游戲創造者機器人怎麼完成

操作如下:

1,這個任務是叫你找BUG,第一個是左邊的牆,一直貼著左邊的牆走就好了,

2,第二個是內不打小怪直接沖BOSS房,第三個好像是一直打小怪,第一次如果通關了第二次在來。

B. 四大發明的創造者是誰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畢升

2火葯:孫思邈博涉經史百家學術,通達道經佛典,總結了唐以前的臨床攻理論,收集方葯、針炙等內容,編著為《千金要方》等書,在醫學上有較大貢獻,被後世尊為"葯王"。他不僅是偉大的醫葯學家,而且是著名的煉丹家,自號"孫真人"。他是總結以前煉丹家經驗基礎上收集河洛地區和關中地區煉丹家的配方,最後提出硫磺伏火法這種較為管用的配方。

3造紙術:造紙術發明者——蔡倫其人
蔡倫看到大家寫字很不方便,竹簡和木簡太笨重,絲帛大貴,絲綿紙不可能大量生產,都有缺點。於是,他就研究改進造紙的方法。

蔡倫總結了前人造紙的經驗,帶領工匠們用樹皮麻頭、破布和破魚網等原料來造紙。他們先把樹皮、麻頭、破布和破魚網等東西剪碎或切斷,放在水裡浸漬相當時間,再搗爛成漿狀物,還可能經過蒸煮,然後在席子上攤成薄片,放在太陽底下曬干,這樣就變成紙了。用這種方法造出來的紙,體輕質薄,很適合寫字,受到了人們的歡迎。東漢元興元年(公元一0五年),蔡倫把這個重大的成就報告了漢和帝,漢和帝贊揚了他一番。從此,全國各地都開始用這樣的方法造紙。

造紙技術很復雜,不可能是某一個人憑空想出來的;事實上,在蔡倫之前,勞動人民已經用植物纖維來造紙了。所以我們不能說紙是蔡倫發明的,但是也應該肯定蔡倫對改進造紙技術是有很大貢獻的。

蔡倫帶領工匠改進造紙方法,造出了質量較高的紙。他提出用樹皮、麻頭、破布、破魚網來做原料,也是造紙技術的一大進步。這些原料來源廣泛,價錢便宜,有的還是廢物利用,因此可以大量生產。至於用樹皮做原料,更是一個新的發現。後代人用木漿造紙,就是蔡倫用樹皮造紙的啟發。

蔡倫改進造紙方法成功,這是人類文化史上一件大事。從此,紙才有可能大量生產,給以後書芨的印刷創造了物質條件。

在蔡倫以後,別人又不斷把他的方法加以改進。蔡倫死後大約八十年(東漢未年)又出了一位造紙能手,名叫左伯。他造出來的紙厚薄均勻,質地細密,色澤鮮明。當時人們稱這種紙為「左伯紙」。可惜歷史上沒有把左伯所用的原料和製造方法記載下來。

4指南針的發明: 指南針的發明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由於生產勞動,人們接觸了磁鐵礦,開始了對磁性質的了解。人們首先發現了磁石引鐵的性質。後來又發現了磁石的指向性。經過多方的實驗和研究,終於發明了可以實用的指南針。

C. 哈薩克的十三聖人都是

1 法拉比,維吾爾人。法拉比在的時候,還沒有哈薩克2 拜巴爾斯 13世紀的伏爾加河流域人,13世紀的時候,還是沒有哈薩克。並不能說他是欽察地區的,就說他是哈薩克。欽察,在烏茲別克,巴什基爾,吉爾吉斯,蒙古,哈薩克里都有。13世紀的時候哪裡有哈薩克?3 哈薩克總愛編造說,阿布萊徹底擊潰衛拉特人,這不是放他媽的屁嗎?阿布萊被俘虜兩次,吉爾吉斯逮住一次,准噶爾逮住一次。阿布萊的事情,我寫過《關於哈薩克阿布萊汗的歷史》這群笨蛋怎麼就沒玩的編造呢?4 庫布孜出現在8世紀,至今沒有任何資料證明他的起源,創造者,哈薩克編造出是哈薩克發明的,8世紀有哈薩克嗎?編造材料出自哪裡?5 米爾咱。馬黑麻,海答爾是蒙古歷史學家,察哈台汗國的蒙古歷史學家,著作是《中亞蒙古史記》也叫《中亞蒙兀兒世紀》記載的是他們蒙古祖先到他們的歷史。

D. 我國古代的偉大創造有哪些包括時間,創造者.

除了四大發明以外,還有如下發明創造: 魯班(建築)——春秋戰國時代魯國人,姓 公輸,名般,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建築師.魯班他有很多發明創造,如木工用的 鋸子、曲尺、墨斗、刨子、鏟子、鋪首、鑽、鑿等,攻城用的可活動的雲梯.相傳,鎖也是魯班發明的.
喻皓(建築)——亦稱預浩,是中國五代末年,北宋初年的建築師.出生於杭州,他設計的最傑出的建築是北宋國都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安遠門內開寶寺中的靈感塔.他還寫了一部木工手藝的書《木經》,共 3 卷.他有造塔魯班之稱.
祖沖之(數學)——南朝的祖沖之利用劉微的割圖術提出了 л的更精確的上下界. 即3.1415926〈л〈3.1415927.
劉微(數學)——225-295年,魏晉時期的劉微,發明了割圖術的方法,他取л值3.14.他還發明了介線性方程組的新分法.提出了不定方程問題,建立了等差級數前幾項和公式.劉微應和歐幾里德、阿基米德相提並論.
朱世傑(數學)——中國元代數學家.1299 年編撰成中國第一本算學啟蒙,從四則運算到天元術,形成了較完整的體系.1303年,他又寫成了 《四元玉鑒》,把天元術推廣為「四元術」,這是一種高次方程的解法(最高可包括4個未知數).歐洲到 1775 年才提出同樣的解法「消元法」.美國科學史家薩頓評價他所著的《四元玉鑒》是整個世界中最傑出的數學著作之一.
張衡(天文學)——是中國東漢時期的天文學家.對在宇宙結構的認識上,張衡是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認為:天像個雞蛋殼,地像雞蛋黃,天大地小,他認為天殼之外還有無限的宇宙.張衡設計和製造了漏水轉渾天儀、候風地動儀,並對日月星辰做了許多觀測和分析.他測量出了太陽和月亮的角直徑是周尺的1/736,即29'24'.他統計出在中國的中原地區能看到的恆星約有2500顆.國際天文學會為了紀念張衡對天文學的突出貢獻,將月球上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
郭守敬(天文學)——是中國元代傑出的天文學家.他創制了高表、玲瓏儀、觀象台計 16 種儀表,儀器專門測量天體使用.還製作了簡儀,現存紫金山天文台.郭守敬測定了黃赤交角.法國科學家 Laplace 提出黃赤交角變小理論,引用的根據就是郭守敬的.丹麥天文學家第谷所做的同類測量比郭守敬晚300年.
石申(天文學)——戰國時期的天文學家,石申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西漢後,人們尊稱「天文」一書為「石氏星經」.書中標有 121 顆恆星的位置,書中還記有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運行及交食等情況.石申編制了最早的星表.並稱之「少陽」已認識到能自身發光.
劉焯(天文學)——隋代天文學家.創制了《皇極歷》,他首先考慮到了日、月視運動的不均勻性,創立了等間距二次差內插法.計算日月視運動的速度.同時他把差歲改為 75 年差一度.
一行(天文學)——唐代天文學家.他編制出一部新的歷法《大衍歷》,它包括十篇歷議,是古代非常先進的歷法.早在公元前 13 世紀,中國人以太陽和月亮運動為依據,創立了一種陰陽歷法.
楊忠輔(文學家)——中國南宋時期天文學家.他創制了《統天歷》,他確定回歸年長度為 365.2425 日.並發現回歸年長度有消長現象.
洛下閎(天文學)——中國漢代天文學家.改創了赤道式儀器,定下了赤道式渾儀的基本結構.
蘇頌(天文學)——中國宋代天文學家.和韓公廉合作製成了天象儀及水運儀象台,是中國古代第一架天象儀.有 8 人高,每層有門,一到時間門開,木人出來報時(後面有漏壺和機械繫統).
莘七娘(燈具)——在10世紀時發明了松脂燈(孔明燈)作為打仗時的信號燈,這是中國人最早利用熱氣球.同時發明了走馬燈,這是航空燃氣渦輪的始祖.
裴秀(平面繪圖)——224~271 在中國最早創立了繪制平面地圖的理論「制圖六體」.並繪制了《禹貢地域圖》.
馬鈞(機械設計)——三國時代魏國人,傑出機械設計和創造家.三國時代創制了龍骨水車(又叫翻車),他能連續提水,灌溉用的水機具——桔槔.結構非常巧妙,有天下之名巧之稱.馬鈞,字德衡,三國時曹魏人,是當時聞名的機械大師.他不僅製造了指南車、記里鼓車,而且改進了綾機,提高織造速度;創制翻車(即龍骨水車);設計並製造了以水力驅動大型歌舞木偶樂隊的機械等,可惜,他的生卒年並無詳盡記載,只知道他當過小官吏,並因不擅辭令,一生並不得志.到宋代,盧道隆於1027年製成記里鼓車,以及吳德仁於1107年同時製成指南車和記里鼓車的詳情,則被記載於《宋史?輿服志》中.記里鼓車又名記道車、大章車.它是利用車輪帶動大小不同的一組齒輪,使車輪走滿一里時,其中一個齒輪剛好轉動一圈,該輪軸撥動車上木人打鼓或擊鍾,報告行程,第一個在史書中留下姓名的記里車機械專家,是三國時代的馬鈞.記里鼓車是減速齒輪系的典型.它也是現代計程車、計速器的重要祖先.它的報告里數的設計,也是近代所有機械鍾表中報時木偶的始祖.
李春(橋梁設計)——605~617 年,首創了在主拱圖上設小腹拱的敞肩式拱橋.有名的趙州橋就是他設計的.
丁緩(發明家)——漢代,在 180 年生於長安.發明的物品有被中香爐、常滿燈、旋轉風扇,有長安巧工之稱.
沈括(科學家)——1031~1095 年,宋朝科學家,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杜詩(水力鼓風機)——91~不祥,河南人.首創了水力鼓風設備水排.即利用水力推動風扇鼓風.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鼓風機,比歐洲早了 1100 年.
浦元(淬火技術)——三國時期.首創淬火技術,使鋼刀堅而有彈性.
孫子(算經)——三國時期,乘余定理的起源一題為「物不知數」,寫了「孫子算經」一書系統論述了籌算記數制.
秦九韶(數學)——中國數學家.寫有《數書九章》,創立解一次同餘式的「大衍求一術」和求高次方程數值解的正負開方術.
李治(數學)——中國數學家,著有「測園海鏡」是中國第一本系統改述「天元術」的巨書.
墨子(思想家)——公元前 400 年,墨子一書論述了杠桿平衡,提出光是直線傳播的論點. 《墨經》中記載的研究成果有:光的直線傳播、物影的生成、雙影的生成、光的反射現象、物象大小所關涉的條件、平面鏡成像、凹面鏡成像和凸透鏡成像等若干方面,其中最著名的是「小孔成像」理論.數學(已科學地論述了圓的定義)、力學(提出了力和重量的關系)等自然科學的探討,可惜的是,這一科學傳統也因此書在古代未得到重視而沒能結出碩果.

E.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是哪四大他們的創造者都是誰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畢升

火.葯:孫思邈博涉經史百家學術,通達道經佛典,總結了唐以前的臨床攻理論,收集方葯、針炙等內容,編著為《千金要方》等書,在醫學上有較大貢獻,被後世尊為"葯王"。他不僅是偉大的醫葯學家,而且是著名的煉丹家,自號"孫真人"。他是總結以前煉丹家經驗基礎上收集河洛地區和關中地區煉丹家的配方,最後提出硫磺伏火法這種較為管用的配方。

3造紙術:造紙術發明者——蔡倫其人
蔡倫看到大家寫字很不方便,竹簡和木簡太笨重,絲帛大貴,絲綿紙不可能大量生產,都有缺點。於是,他就研究改進造紙的方法。

蔡倫總結了前人造紙的經驗,帶領工匠們用樹皮麻頭、破布和破魚網等原料來造紙。他們先把樹皮、麻頭、破布和破魚網等東西剪碎或切斷,放在水裡浸漬相當時間,再搗爛成漿狀物,還可能經過蒸煮,然後在席子上攤成薄片,放在太陽底下曬干,這樣就變成紙了。用這種方法造出來的紙,體輕質薄,很適合寫字,受到了人們的歡迎。東漢元興元年(公元一0五年),蔡倫把這個重大的成就報告了漢和帝,漢和帝贊揚了他一番。從此,全國各地都開始用這樣的方法造紙。

造紙技術很復雜,不可能是某一個人憑空想出來的;事實上,在蔡倫之前,勞動人民已經用植物纖維來造紙了。所以我們不能說紙是蔡倫發明的,但是也應該肯定蔡倫對改進造紙技術是有很大貢獻的。

蔡倫帶領工匠改進造紙方法,造出了質量較高的紙。他提出用樹皮、麻頭、破布、破魚網來做原料,也是造紙技術的一大進步。這些原料來源廣泛,價錢便宜,有的還是廢物利用,因此可以大量生產。至於用樹皮做原料,更是一個新的發現。後代人用木漿造紙,就是蔡倫用樹皮造紙的啟發。

蔡倫改進造紙方法成功,這是人類文化史上一件大事。從此,紙才有可能大量生產,給以後書芨的印刷創造了物質條件。

在蔡倫以後,別人又不斷把他的方法加以改進。蔡倫死後大約八十年(東漢未年)又出了一位造紙能手,名叫左伯。他造出來的紙厚薄均勻,質地細密,色澤鮮明。當時人們稱這種紙為「左伯紙」。可惜歷史上沒有把左伯所用的原料和製造方法記載下來。

4指南針的發明: 指南針的發明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由於生產勞動,人們接觸了磁鐵礦,開始了對磁性質的了解。人們首先發現了磁石引鐵的性質。後來又發現了磁石的指向性。經過多方的實驗和研究,終於發明了可以實用的指南針。

F. 前輪驅動汽車的創造者是

安德烈·雪鐵龍。

第一批較為成功的前輪驅動車包括1931年德國產DKW F1,1934年法國雪鐵龍的Traction Avant 和英國BSA的三輪汽車。這些車都採用中置引擎、前輪驅動布局,即變速箱位於發動機的前方。外文名翻譯為:Front wheel drive,簡稱FWD。

橫置發動機的設計是1959年隨著迷你的推出而開始普及的。它將變速箱集成到發動機下方的機油盤中,並採用了很簡單的齒輪結構。標致和雪鐵龍隨後也推出了類似的車輛。

前輪驅動最為明顯的便是在結構上少了一條傳動軸,不僅節約成本,且重量輕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節約燃油。其次,少了傳動軸的動力傳輸,在傳輸效率上,前置前驅也會更勝一籌。在空間上,沒有了傳動軸的布置影響,後排的地板也能更加輕松的做到全平,提升乘坐的舒適性。

(6)創造者哈薩法擴展閱讀

後輪驅動特點

因為重量的分布比較均勻,利於底盤工程師在做標定時能更好的發揮優勢,在操控性和平穩性等方面後驅車都不會差,爬坡的能力也會更好。

但傳動軸的布置,必定也會影響空間、油耗和傳動效率。在操控上,後輪驅動的車相比前輪驅動雖然有優勢,但也會有轉向過度的情況,也就是甩尾。

G. 所有生物的命名法,二名法的創造者是( )

生物學家:林奈

H. 五筆86 輸入法創造者

王永民
王永民,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以五年之功研究並發明 「五筆字型」,以多學科之集回成和創造答,提出「形碼設計三原理」,首創「漢字字根周期表 」,發明25鍵4碼高效漢字輸入法和字詞兼容技術。在世界上,首破電腦漢字輸入每分鍾100 字大關,獲中、美、英三國專利。

I. 七龍珠的創造者詳細信息

鳥山明,日本著名漫畫家。他的成名之作《阿拉蕾》和代表作《七龍珠》在全世界都極受歡迎,廣受贊譽。至1995年7月,《Dr. Slump》共售出28,110,000多份拷貝,而《Dragon Ball》更是創造了109,300,000多的銷售記錄。
中文名: 鳥山明
外文名: とりやま あきら
國籍: 日本
出生地: 日本愛知縣
出生日期: 1955年4月5日
職業: 漫畫家,游戲角色設計者
代表作品: 《阿拉蕾》《七龍珠》

目錄

個人經歷
自述感受
主要作品
社會影響
他人評價
笑言鳥山之最
記者采訪
極度恐懼上電視
展開
編輯本段
個人經歷

成長
鳥山這個姓聽起來有點奇怪(對日本人來說也是如此),但鳥山明的確是他的真實姓名。他於1955年出生在愛知縣西春日井鎮,之後大部分時間在出生地度過。西春日井在農村地區,周圍的自然環境很不錯。鳥山家的後院就是耕地,偶爾會出現雉雞,也能看見遠處的地平線。他的家庭背景絕談不上富有,但父母都是很樂觀開朗的人,沒東西吃的時候也能開心地跳華爾茲。受父母影響,鳥山明也能以空肚子畫畫為樂事。進入高中後鳥山專門學了設計,在學期間參加了「漫畫研究同好會 」,一度還當選會長。
畢業之後
鳥山起先在設計公司上班,但遲到次數過多,所得薪水還比不上辦公室里打雜的女孩子。再說,他本來就一心想畫漫畫,不愛限制創造能力的工作,因此過了3年就辭職了。 自畫像23歲生日那天,鳥山明正式開始創作漫畫,之前他一直接一些傳單插畫的零工,無法隨心所欲地創作。他就這樣半當游戲、隨隨便便地開始畫漫畫。第一部作品完成後,他考慮要投給哪一家漫畫雜志社。在日本,《周刊少年Magazine》(講談社)和《周刊少年Jump》(集英社)都是人氣高且有一定歷史的漫畫雜志。其中以「粗糲的社會性」為風格的《周刊少年Magazine》 1959年創刊,周三發行;而「年輕熱血」風格的《少年jump》創刊於1968年,兩年後從月刊改為周刊,現在每周一發行。去年《少年JUMP》發行量大約是279萬冊,《少年Magazine》是177萬冊。若在日本電車上看到男性大學生或者年輕上班族看漫畫雜志,他們手裡拿的很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這些周刊漫畫雜志同時也是日本無家可歸者的重要收入渠道。他們在這些雜志的發行日去車站垃圾筒翻檢,把別人看完丟棄的雜志搜集起來再次銷售。
投稿
鳥山本想把他第一部作品投給《少年Magazine》,因為它設的「新人獎」獎金為50萬日元,這對沒有正職的鳥山來說有不小的吸引力。但最終由於沒能趕上比賽的截稿時間,他轉而把稿件投給了每月都接受投稿的《少年JUMP》。
第一次投稿沒有得獎,只是名字被列在雜志上。鳥山並不氣餒,持續創作和投稿,終於引起編輯的注意。雖為新手,但鳥山的漫畫很有特點,比如他棄用日語中的片假名,用英語書寫漫畫里的擬音語和擬態語;他的畫風十分精緻,不少畫稿有工業設計圖般的精細,故而格外耐看。他跟其他漫畫家的一個不同之處是他學過設計圖,所以他的素描表現力特別強,畫面也很有平衡感。鳥山後來回顧,雖然當時並不喜歡設計公司的工作,但在那時獲得的經驗對他很有幫助。後來,一位名叫鳥嶼和彥的編輯注意到他。此人素以毫不留情地退稿著稱。據鳥山說,他被鳥嶼退回的畫稿不下1000張。但鳥山不以為意,持續創作,終獲和彥認可。 鳥山明作品鳥嶼對鳥山的創作產生了重大影響。以鳥山的成名作《阿拉蕾》為例:這部漫畫說的是天才博士和他開發的機器娃娃阿拉蕾在企鵝村裡的一連串搞笑故事。最早鳥山將博士設計為故事的主角,但鳥嶼說機器娃娃很可愛,建議將她轉為主角。鳥山當初還不太願意,但事實證明鳥嶼的判斷是對的。這部漫畫推出後受到男女讀者的一致歡迎,在《少年JUMP》連載了5年。 1981年被拍成動畫片,收視率也達到36.9%。而因為過於忙碌,新秀鳥山明享受了和手冢治蟲一樣的「待遇」,很長一段時間里,3天才能睡上一次覺。
《龍珠》
使鳥山獲得國際聲譽的是《龍珠》,一個1984年起連續11年在《少年JUMP》連載的故事。此前鳥山希望結束《阿拉蕾》的連載,《少年JUMP》提出一個條件,即連載結束後3個月內發表新的漫畫。鳥山答應了。因為之前發表的《騎龍少年》和《Tonpuu大冒險》獲得了好評,鳥山擬定新作品草案時,決定採用這兩部作品的特徵(「中國風味」和「功夫」 ),參照《西遊記》和《南總里見八犬傳》(19世紀日本江戶時代劇作家瀧澤馬琴的作品)的線索結構,創作一部恢宏的漫畫巨著。鳥山明作品七龍珠動畫劇照(20張)
《龍珠》開始連載前就已經有做成動畫片的計劃,但連載初期,讀者的評價一度下降,鳥嶼編輯認為這是因為主人公太不顯眼了,於是讓鳥山在故事裡增加「追求力量」的主題。鳥嶼的眼光果然犀利,此後《龍珠》人氣直升,成為《少年JUMP》的當家作品。《龍珠》在海外也很受歡迎,漫畫和動畫片已授權輸出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動畫片在法國的收視率達 87.5%;在人口550萬的丹麥,《龍珠》漫畫的銷量超過150萬冊;在泰國,盜版《龍珠》的出版社已達20家。
鳥山本來並沒打算把《龍珠》畫成共519期的超級連載。連載不到200期時他已開始准備結局了,但編輯部顧慮讀者會失望而堅決反對。連載約250期時,《龍珠》的人氣和經濟效應擴展到世界各地,一旦連載結束將不隻影響《少年JUMP》,受到牽連的將包括出版此雜志的集英社和合作公司(玩具公司萬代、電影公司東映動畫、富士電視台等)的業績和股價。事情已擴大到了不能由鳥山和編輯部單獨決定的程度。最終,經過各公司上層協調討論,鳥山硬著頭皮結束了故事。到2008年底,《龍珠》在日本國內累計發行了超過1.5億冊,全世界的發行量則達到3.5億冊。
《龍珠》的長期連載消耗了鳥山的全部精力,之後他幾乎進入半退休狀態。連載結束後,《少年JUMP》發行量大跌,在編輯的懇求下,鳥山偶爾發表一些短期連載作品或獨立作品。其中《SANDLAND》在美國、德國、法國等地翻譯出版。2007年開始,播放至今的電視動畫片《BLUEDRAGON》的卡通形象也是鳥山設計的。
編輯本段
自述感受

不久前,鳥山明的作品在日本9個公眾藝術博物館和其他公共場所進行了巡迴展出,吸引了超過300萬的參觀者。一名漫畫家的作品能達到如此受人矚目的程度,這在歷史上僅是第二次(第一次是手冢治蟲)。東京的國家西方藝術博物館更做出了史無前例的舉動——展出漫畫作品。鳥山明的作品同莫奈、米勒等畫家的作品擺在了一起。 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鳥山明的作品受到如此廣泛歡迎和高度評價的呢?
鳥山明自述
我成為漫畫家以前,曾在名古屋一家廣告公司設計廣告畫,一干就是三年,了不起吧。這三年我幾乎天天遲到。我估計老闆快炒我的魷魚了,就主動提出了辭呈。 我最崇拜的漫畫家是手冢治蟲先生和美國的迪斯尼。小時候,我就特別愛畫『鐵臂阿童木』中的機器人,直到把練習本畫得黑乎乎的。我認為:我今天能成為漫畫家多虧了那時的模仿,想當漫畫家的人首先要從模仿下手。對我來說,漫畫家才是明星。在宴會上只要遇到有名的漫畫家,我就立刻請他給我簽名留念。我已經攢了30多頁這樣的簽名了。大家還記得『阿拉蕾』里有個愛收集簽名的空豆美助吧?其實那就是我的影子。鳥山明就是我的本名,愛知縣只有三個人叫這個古怪的名字。我成名後,不斷接到騷擾電話,真讓我頭疼。於是,我就想起個筆名,叫「水田二期作」。可是,編輯先生說這個名字太「無聊」,就只好作罷。 我最討厭上電視了。那個像大炮似的攝像機一對著我,我就渾身發抖,什麼話也說不出來了。而且,一想到鏡頭前面有幾百萬人正看著自己,我就嚇得要尿褲子。因此,我總是找各種理由來謝絕在電視上露面。有一次,我應邀來到「徹子房間」節目組,看到以前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大名鼎鼎的黑柳徹子朝我走來,還跟我聊天。我緊張得滿臉通紅,渾身打顫,連自己說了些什麼都不知道。結果,還沒等我清醒過來呢,采訪節目就結束了。說到電視節目,我只愛看「動物世界"。
編輯本段
主要作品

《七龍珠》 (《Dragon ball》)
七龍珠 阿拉蕾《龍珠Z》 (《Dragon ball Z》)
《ESCAPE》
《阿拉蕾·IQ博士·怪博士和機器娃娃》(《Dr.Slump》)
《賀先生》
《PINK THE RAIN JACK STORY》
《騎龍少年》
《東寶大冒險》(《THE ADVENTURE OF TONGPOO》)
《劍之介少爺》(《KENNOSUKE SAMA》)
《SONCHOH》 貓魔人《奇異島》(《WONDER ISLAND》)
《少女刑警TOMATO》
《波拉和羅德》(《POLA&ROID》)
《MAD MATIC》
《阿達和彼得一號》(《DUB&PETER1》)
《儲蓄戰士CASHMAN》(《CASHMAN》)
《惡魔少年》(《Go go Accliam》)
《鳥山明○作劇場1》(短篇集)
《鳥山明○作劇場2》(短篇集)
《鳥山明○作劇場3》(短篇集)
《貓魔人》(《ネコマジン》)
《KAJIKA》鳥山明作品阿拉蕾動畫劇照(20張)
《JIYA》(桂正和合作)
《藍龍》
《金目族的鴇》
《沙漠大追蹤》
-----------------
編輯本段
社會影響

在日本漫畫史上,鳥山明絕對是一個值得大書特書的人物,他在日本漫畫史上創下的記錄至今仍然高高在上,遙不可及.1982年他的所得稅達到了驚人的五億三千九百四十二萬日元,這也改寫了日本漫畫史上的新章.而在1983年創下漫畫家繳稅之最高記錄"六億四千七百四十五萬日圓",突破了自己的記錄,至今這個記錄數年內都高掛在日本漫畫界的億萬富豪榜上(之後被高橋和希憑借<游戲王>打破.
無法猜測手冢治蟲先生看著鳥山明先生逐漸成長時的心情,尤其是在1981年將其漫畫作品《阿拉蕾》搬上熒幕,風火一時,時稱阿拉蕾年。並於1983年成為愛知縣個人收入榜的第一名。與手冢治蟲用《火鳥》剋死一部部周刊月刊相比,鳥山明的《七龍珠》卻成為《少年跳躍》狂賣六百萬冊的原動力。
時代的更替,是誰也無法抵擋的,也許手冢治蟲先生尚可聊以自慰的就是常親庄一直在扶持的小學館此時尚有能領軍對抗鳥山明的高橋留美子。
在那時的周刊之戰中,手冢治蟲先生到底處於什麼位置,以我們的資訊力,已無法考證,只是想來當時手冢治蟲先生的地位是極可危的,1972年9月~1983年12月手冢治蟲在創作的《佛陀》,開始直接面對神話,對神的存在進行了嚴肅而現實的思考,用改編去解構"神"的概念。然而《佛陀》之名卻遠遠遜於《火鳥》甚至《鐵臂阿童木》。
這個時代,人們已經開始嘲笑神了。懶得去想神的新意義,那份改編的震撼便無以興起了。
如同現在老漫畫家們對新漫畫家的復雜心情,想愛護而又難免心存嫉妒。手冢先生對鳥山明的心態恐怕大抵也是如此吧?!時年60歲而卒,勤於工作而耗盡心血損傷筋骨是原因之一,工作壓力造成的胃癌,前路迷茫又何嘗不是原因?臨死未能終結的《火鳥》,和光輝日見掩蓋自己的後輩(鳥山明),臨終那?quot;給我鉛筆……",何嘗不是遺憾?
實際上《三眼童子》和《鐵臂阿童木》都是比《七龍珠》和《聖鬥士》更早登陸中國,然而他們未曾掀起風暴,因為對於十四五歲的孩子,後兩者的魅力要遠遠大於前者。當然隨著時間的流逝,後兩者也更容易被成長起來的某些人視作垃圾,完全忘記了他們曾經的感動。就像人們曾經忘記手冢治蟲一樣。
在現實中,鳥山明一度站在了手冢治蟲的"日本漫畫之神"的神壇邊上。
鳥山明的《七龍珠》在日本大熱後,他因居住地送稿不方便而准備遷離原居地,當地政府為了挽留他,特地在鳥山明家到機場之間修了1條高速公路……(汗!)
當然,鳥山明先生對動漫事業外的直接貢獻也是顯著的:1983年曾創漫畫家繳稅之最高記錄"六億四千七百四十五萬日圓",個人納稅如此之多,其價值鏈拉動的社會總產值提升和解決就業機會的數量就可想而知了。1983年鳥山明結婚,媒體更以"五億圓的鳥山明氏,超豪華的結婚式"為標題進行報道。
《七龍珠》動畫卡通電影、錄影帶,自1986年在日本電視台首映後,陸續在法國、西班牙、香港、泰國等地放映。其造成的一大文化侵略效應,就是有大量的歐美人士也開始繪制《七龍珠》同人,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某個將《七龍珠》與《美少女戰士月亮》同人成H版的《星球大戰》,並在網上傳播……
在國內,雖然年齡大一點的憤青都敢罵《七龍珠》垃圾,但是市場是驗正一切的真理——所有的租書店老闆都是明智的,有租書店的地方,就有《七龍珠》,恰如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而且最近的一個可喜現象就是越來越多的動漫資訊志,都開始重提七龍珠,且口氣越來越見緩和。
較為時尚的香港雜志《東Touch》舉辦的"20世紀漫畫大選",鳥山明作為《七龍珠》的作者獲得20世紀5大風雲人物的第4位,和世界影響排第3位的手冢治蟲是入選的唯一兩名日本漫畫作家,而《七龍珠》這部漫畫更是日本5大世紀漫畫的榜首。《七龍珠》故事中的主角孫悟空也獲得世紀漫畫角色的第2位。
而台灣地區的鳥山明迷更是狂熱,甚至某些年長到已經就業的30年齡段的人對《七龍珠》也極熟悉,在某獎金問答類節目中,主持人提問,《阿拉蕾》中千兵衛的兒子叫什麼?那位大叔毫無猶豫,脫口而出"太平"。在某勵志類書中更有"國父革命11次才成功、漫畫家鳥山明被出版社退稿100多次才被採用、梵高直到死後他的畫才成名"的引典。鳥山明在整個台灣地區的知名度可見一斑。
2009年3月,美國首次將《龍珠》拍為真人版電影《七龍珠-全面進化》。
鳥山為濱崎步版悟空畫像
編輯本段
他人評價

正是因為對鳥山明先生極佩服,而對他的現狀感到失望,由此而對鳥山明又愛又恨而成痴的人物也大有人在。在此引用台灣地區某著名評論人的一段話——「鳥山明的《七龍珠》,在下數年前曾斗膽於某停刊已久之刊物上寫了一句:『《七龍珠》不算漫畫只算騙錢工具……』結果本句名言使我收到了不少『愛慕者』來信:有要去我家放炸彈的、有警告我不要走在路上的、也有直接宣告我的死刑的……(此是題外話,其實我應該算《七龍珠》的忠實讀者一直到現在都還有在看,只是邊看邊罵而已……)可是,鳥山明現在光靠電玩、動畫、玩具及萬變卡之類的版稅就可以躺著過日子了!我罵他又有什麼用?是被退稿數十回的『怪博士與機器娃娃』創造了鳥山明!是只靠版稅就能日進斗金的《七龍珠》毀了鳥山明!有時真想說:真正喜歡鳥山明的人,就該停止購買一切讓他賺錢的東西!讓他停止這種隨便混就能賺大錢的日子!這才能救得了他啊!唉!」
與他接觸過的人都會覺得,鳥山明老師其實並不是一個難以溝通的人,而是很隨和、甚至有些靦腆的。許多人說鳥山的性格就跟他筆下的悟空如出一轍,其中就包括《龍珠》TV中悟空的聲優野澤雅子和小林的聲優田中真弓。「我成為孫悟空了!」野澤在之後的采訪中說,「不過我在與鳥山老師交流時,就會感覺,『嗯,這是悟空和悟空在說話呢~』」(笑)
編輯本段
笑言鳥山之最

鳥山明先生創造了《七龍珠》世界,在這個無法無天的世界裡,處處充滿了鳥山先生奇思妙想的設計:最酷的戰士、最激烈的戰斗、最不可思議的技能、最……正是這些充滿魔力的設計,讓我們愛不釋手、朝思暮想,沉浸在妙不可言的魔幻世界中。
下面就是關於鳥山先生之" 最"的采訪,聽聽他對自己創造的《七龍珠》世界有些什麼樣的看法吧。是不是和你心中所想的相同呢?
Q:如果要寫另一個《七龍珠》系列,你會讓誰成為新的英雄?
A:撒旦先生。我想使撒旦先生成為英雄,寫一本讓他和布歐在一起搞笑的漫畫。
Q:如果讓某個角色成為你的父母或子女,你會選誰?
A:布爾瑪(當母親),她很有錢,並且相對來說令人有安全感,而且她又聰明又漂亮。
Q:誰會最長壽,誰會最短命?
A:龜仙人最長壽,事實上他已經很長壽了,而且他是最快樂的角色。
Q:如果能夠重生,你最願意當哪個角色?
A:我最想成為和平環境中長大的那個特蘭克斯,他很有錢,可以買很多玩具,而且他很強大,是最棒的。
Q:你最想擁有哪種技能?
A:第一,舞空術。因為不需要任何幫助就能在空中飛翔,很愜意。你不認為在日常生活中,它真的很管用嗎?
Q:哪一場戰斗設計得最成功?
A:悟空對戰比克大魔王。這是系列之中第一次要面對真正邪惡的人作戰。
Q:有關《龍珠》世界的所有設計中,你最想要哪種?
A:變幻膠囊。在旅行時,特別是找不到停車位時,就特別想要。
Q:你塑造得最成功的人造人形象是哪一個?
A:我喜歡沙魯的第二種形態。它真是夠酷。當我把這個想法告訴我的主編時,他卻說:" 他看起來像個傻瓜,我們還是快些讓他擁有完美的形態吧。"
編輯本段
記者采訪

《少年jump》(以下稱「少」):鳥山先生最開始畫畫是從幾歲開始的呢?你都畫了寫什麼東西啊?
鳥山明(以下稱「鳥」):我最早是模仿別人漫畫裡面人物作畫,那個時候我5歲。安我真正開始畫有故事情節的漫畫則是在我22歲的時候。
少:那麼你是受了什麼影響開始創作漫畫的呢?
鳥:我在7歲到10歲左右的這段時間裡面是一個狂熱的動畫迷。過了10歲以後,我的興趣才逐漸轉到漫畫上的。我想自己是受到了手冢治蟲的動畫與迪士尼動畫的影響,那段時間里我看了《鐵臂阿童木》和《101斑點狗》。
少:你是怎麼成為一個漫畫家的呢?
鳥:起初我給由《周刊少年跳躍》每月舉辦的業余作者參加的漫畫比賽送去了一個故事。結果雖沒有得獎,但隨後卻有一位編輯來找我,跟著我又學習了一年得時間,此後就漸漸「轉職」成職業漫畫家了。(笑)
少:你擁有不可思議得能力,用你自己獨立獨行得風格去創造漫畫世界中得每樣東西。你是否常常用一些參考資料來幫助你畫不同的物體以及場景呢?
鳥:我幾乎從來不用參考資料來幫助我畫場景。但是物體嘛,舉個例子來說,我如果喜歡一個樣式非常特殊的車,我會用一本關於他的書作為參考來臨摹的。
少:我聽說你是成龍的影迷。(譯者註:在這里看到成龍的名字,我和大家一樣驚訝啊!)在所有成龍的電影中,你最喜歡哪一部?
鳥:《醉拳》。如果我沒有看過這部電影,將不會有《龍珠》。
少:你是不是一個摔角迷呢?我之所以想問,是因為有一些像撒旦這樣的摔角類型的角色出現在《龍珠》裡面。
鳥:很遺憾,我不是一個職業摔交迷。
少:你的興趣是什麼?你如何打發自己的業余時間?
鳥:事實上,我有很多的興趣,但我堅持得最久得還是模型,尤其是軍事模型。
少:我聽說《龍珠》得靈感來自於一次中國的旅行。在所有你去過的地方中,哪裡對你來說最值得回憶?你在旅行的時候還寫生嗎?
鳥:我去過很多地方,但是澳大利亞是最能啟發我創作靈感的地方,在那裡我感受到了城市與自然之間的和諧。此外在旅行中我從不寫生。
少:從1984年到1995年,你畫《龍珠》的日程表是怎樣安排的呢?
鳥:多數日本漫畫都是在周刊上連載的,所以我每個星期也要畫出一個章節。(編按:大約14頁,外加標題頁)但是對於我來說,這個創作「節奏」很難掌握,自己不是很喜歡那樣的制度。
少:《龍珠》是從「搞笑派」慢慢發展成了「打鬥派」,你覺得在整個創作過程中的風格是否轉變了呢?
鳥:我並沒有特別意識到這一點。但是我的風格確實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改變。但即使轉變到來的時候,不管怎麼說,我還是喜歡畫一些惡搞的東西。
少:我聽說很多《龍珠》中的情節發展都受到讀者來信的影響。這是真的嗎?如果是真的,你可以給出一個具體的例子嗎?
鳥:其中有一些確實是這樣的。舉個例子來說,就是貝吉塔,他第一次出現的時候我只是把他作為走過場的壞人。但是因為他逐漸變得太受歡迎了,所以從那以後他就一直留在故事裡了。
少:《龍珠》似乎影響了很多得電子游戲和漫畫。你是從哪裡獲得得靈感去畫《龍珠》中出現得那些攻擊方式的呢?像沖擊波和整個關於「氣」的構想?
鳥:「氣」在中國從古代開始就一直有相關的傳聞了,它被設想成沒有形狀而不可見的那一類。然而在漫畫裡面,為了讓它能簡單地被讀者所領會,所以必須給它一個形態。至於發沖擊波,我自己嘗試了很多姿勢,最後決定了一個我認為會最有效的攻擊姿勢。(笑)
少:為什麼你會把科幻要素容入到《龍珠》裡面去,像賽亞人和一些外星人種,以及太空旅行?
鳥:我喜歡科幻小說。尤其是第一部《異形》的電影,那是我的最愛。於是我就把科幻元素融入到《龍珠》裡面來,並且進行了一些延伸。
少:你最喜歡的《龍珠》裡面的角色是誰?
鳥:很自然的,答案是悟空。有一件事要說一下,我是一個很任性的人,所以就把他畫成了一個很單純無知的角色。
少:《龍珠》已經被翻譯成不同國家的多種語言,而且似乎受到了全球讀者的喜愛。對此,你的感覺怎麼樣?
鳥:當然這讓我非常高興。但是我還是努力地遵循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幾乎從不很認真地去思考這些。
少:你最近新的漫畫或者項目計劃是什麼呢?
鳥:最近我拋開漫畫創作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我在學習長久以來自己一直想研究的東西,包括設計和圖書展示。
少:你對於美國讀者想說些什麼呢?
鳥:那些遠在大洋那一端的龍珠迷們確實讓我非常快樂。在日本畫一本漫畫是非常忙碌和緊張的,但同樣有相當的回報。如果這一點也很吸引你的話,請你也加入到漫畫者的行列中來吧。因為那些可以畫出真正讓美國人喜歡的漫畫的人就是像你一樣的美國人啊!
編輯本段
極度恐懼上電視

漫畫與衍生品的版稅每年為鳥山明帶來巨大收益。同時,他也日益獲得藝術界的認可。自1990年代起,日本各地舉辦了介紹其作品的「鳥山明世界展」,巡展地包括東京的銀座和新宿、神奈川縣的川崎、香川縣的高松、北海道的旭川等日本國內的10所公立美術館,吸引了多達300萬人次的參觀者。不少評論認為鳥山的作品超越了漫畫的領域,稱得上藝術作品。
然而鳥山明並不怎麼喜歡這種明星般的待遇。他很後悔發表作品時使用了真名,其實他曾想用筆名「水田二期作」( 意為雙季稻),但被編輯斥為無聊。他轉念一想,自己的作品應該不會太受歡迎,就用了真名。不料最終他成了日本的國民漫畫家。日常生活中,他常會被人認出,更有人不斷打來騷擾電話,喜歡清靜的鳥山不堪其擾。此外他也極端恐懼上電視節目,有一次接受電視采訪,面對大名鼎鼎的主持人和幾百萬電視觀眾,他緊張得語無倫次。直到采訪結束他也沒回過神來。時至今日,只有集英社的高層才能聯繫上鳥山,推出中文版《龍珠》的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五赴日本還是未能見到他本人。
和鳥山接觸過的人都認為他的性格簡單朴實,這在他的婚戀中也有表現。由親戚介紹認識的妻子婚前也是一位漫畫家。剛開始鳥山並沒特別喜歡她,但因為兩人都是漫畫家,他覺得對方很能了解他的生活方式,過了半年左右就邊吃麵包邊打電話給她說,「要不要結婚?」對方也簡單地回答說,「嗯,好啊。」婚姻大事就此定下。鳥山漫畫作品中的戀愛情節大多被簡單帶過,編輯鳥嶼曾對此表示不滿,但鳥山還是以「不好意思」為由拒絕修改。
在愛知縣鄉下長大的鳥山熱愛大自然。小時候他養過近100隻鳥,此外還計劃過養馬和黑猩猩。這種自然的氣氛也傳遞到了他的作品中,如《阿拉蕾》中人跟動物共同生活的企鵝村,和諧自然的烏托邦氣質非他人能輕易模仿。相比東京的時尚繁華,鳥山更迷戀西春日井的風土人情。幾十年來他一直沒有離開出生地,只不過身邊多了妻子和兒子。
鳥山明 鳥山明老師和他的兒子
編輯本段
趣事&逸事

鳥山明最早是在名古屋當一名上班族,因為不想早起而辭職。後來因為生活費的問題,他把自己畫的漫畫投稿到有50萬日元獎金,由講談社發起的講談社漫畫賞,不過因為沒有趕上截止時間所以連入選都沒有。於是他轉把稿件投到每周都有徵集作品的《周刊少年Jump》。他的作品當時被後來成為他責任編輯的鳥嶼和彥給與相當高的評價:「現在雖然畫得不是那麼好,但是努力的話,將來會有成就的」。從那個時候開始,鳥山明就有許多短篇作品在Jump上發表。原本鳥山明想用「水田二期作」這名字當作他自己的筆名,但是最後還是決定以原名發表作品。雖然在當上班族時總是遲到,但鳥山明卻是一名非常遵守截稿時間的漫畫家,不像其他漫畫家一樣經常會拖稿,個中原因據說是因為鳥嶼和彥說如果他不按時交稿的話,就要他到東京去工作。住在名古屋的鳥山明非常討厭大城市的生活,於是就非常努力的進行創作。
在《七龍珠》連載了幾年之後,鳥山明所繪的這部漫畫帶動了一個相當龐大的產業。鳥山明自己曾說過他在創作比克大魔王(短笛大魔王)的時候最快樂,因為故事發展到後來不過是不停的打鬥,人物不停的成長。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已經不是作者決定結束自己的作品就能夠結束的了,因為影響的范圍太廣(機器貓小叮當Doraemon沒有完結篇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

閱讀全文

與創造者哈薩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