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病軟體

創造病軟體

發布時間:2021-06-08 11:26:15

A. 為何發明病毒

最早的病毒起源於程序員無聊開發的小游戲

電腦病毒的概念其實源起相當早,在第一部商用電腦出現之前好幾年時,電腦的先驅者馮·諾伊曼(John Von Neumann)在他的一篇論文《復雜自動裝置的理論及組識的進行》里,已經勾勒出病毒程序的藍圖。不過在當時,絕大部分的電腦專家都無法想像會有這種能自我繁殖的程序。

1975年,美國科普作家約翰·布魯勒爾(John Brunner)寫了一本名為《震盪波騎士》(Shock Wave Rider)的書,該書第一次描寫了在信息社會中,計算機作為正義和邪惡雙方斗爭的工具的故事,成為當年最佳暢銷書之一。

1977年夏天,托馬斯·捷·瑞安(Thomas.J.Ryan)的科幻小說《P-1的春天》(The Adolescence of P-1)成為美國的暢銷書,作者在這本書中描寫了一種可以在計算機中互相傳染的病毒,病毒最後控制了 7,000 台計算機,造成了一場災難。 虛擬科幻小說世界中的東西,在幾年後終於逐漸開始成為電腦使用者的噩夢。

而差不多在同一時間,美國著名的AT&T貝爾實驗室中,三個年輕人在工作之餘,很無聊的玩起一種游戲:彼此撰寫出能夠吃掉別人程序的程序來互相作戰。這個叫做"磁芯大戰"(core war)的游戲,進一步將電腦病毒"感染性"的概念體現出來。

1983年11月3日,一位南加州大學的學生弗雷德·科恩(Fred Cohen)在UNIX系統下,寫了一個會引起系統死機的程序,但是這個程序並未引起一些教授的注意與認同。科恩為了證明其理論而將這些程序以論文發表,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震撼。科恩的程序,讓電腦病毒具備破壞性的概念具體成形。

不過,這種具備感染與破壞性的程序被真正稱之為"病毒",則是在兩年後的一本《科學美國人》的月刊中。一位叫作杜特尼(A.K.Dewdney)的專欄作家在討論"磁芯大戰"與蘋果二型電腦(別懷疑,當時流行的正是蘋果二型電腦,在那個時侯,我們熟悉的PC根本還不見蹤影)時,開始把這種程序稱之為病毒。從此以後我們對於這種具備感染或破壞性的程序,終於有一個"病毒"的名字可以稱呼了。

第一個真正的電腦病毒

到了1987年,第一個電腦病毒C-BRAIN終於誕生了(這似乎不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一般而言,業界都公認這是真正具備完整特徵的電腦病毒始祖。這個病毒程序是由一對巴基斯坦兄弟:巴斯特(Basit)和阿姆捷特(Amjad)所寫的,他們在當地經營一家販賣個人電腦的商店,由於當地盜拷軟體的風氣非常盛行,因此他們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防止他們的軟體被任意盜拷。只要有人盜拷他們的軟體,C-BRAIN就會發作,將盜拷者的硬碟剩餘空間給吃掉。

這個病毒在當時並沒有太大的殺傷力,但後來一些有心人士以C-BRAIN為藍圖,製作出一些變形的病毒。而其他新的病毒創作,也紛紛出籠,不僅有個人創作,甚至出現不少創作集團(如NuKE,Phalcon/Skism,VDV)。各類掃毒、防毒與殺毒軟體以及專業公司也紛紛出現。一時間,各種病毒創作與反病毒程序,不斷推陳出新,如同百家爭鳴。

B. 為什麼創造電腦的人 要創造病毒

病毒不是來抄源於突發的襲原因。電腦病毒的製造卻來自於一次偶然的事件,那時的研究人員為了計算出當時互聯網的在線人數,然而它卻自己「繁殖」了起來導致了整個 伺服器 的崩潰和堵塞,有時一次突發的停電和偶然的錯誤,會在計算機的磁碟和內存中產生一些亂碼和隨機指令,但這些代碼是無序和混亂的,病毒則是一種比較完美的,精巧嚴謹的代碼,按照嚴格的秩序組織起來,與所在的系統網路環境相適應和配合起來,病毒不會通過偶然形成,並且需要有一定的長度,這個基本的長度從概率上來講是不可能通過隨機代碼產生的。現在流行的病毒是由人為故意編寫的,多

C. 那怎麼創造病毒

下已有的病毒代碼,簡單更改,熟悉後自己編寫,
一切從最簡單開始,貴在堅持.....
有成就就有動力...

D. 怎樣創造病毒和入侵別人的電腦

先學編程吧,最起碼學會一種腳本。
或者去網上找現成的病毒和入侵工具,不過即使有工具你不了解網路結構、協議、命令等基本也做不了什麼

E. 如何自己創作一款解決流行病毒以及傳染病軟體

電腦手機病毒,那是黑客的手段,不熟悉不要參與,現在的網警可厲害了,能找到你IP

F. 能夠創造一款軟體的專業叫什麼

這類軟體很多,看樓主想學哪樣,C,C++,VB等等。每款軟體都有自己版擅長的領域,比如C,針對的權是硬體類,領域非常廣泛,C++,軟體類,VB,單機類,還有JAVE,手機裡面以前的多為它寫的,我以前用的是VB,這個可以深說下,就是針對的管理類的軟體,比如你想做一個停車場的付費管理系統,就用它。當然,殊途同歸,雖然針對性不一樣,但是很多的軟體只要你能到深處,就可以無所不能,網上甚至有牛人可以用二進制寫程序,寫病毒,以前玩HACK的時候也有見有用VB寫的,但是我始終在那個層次之外,因為自己學歷低了,很多高層次的高知識量的東東都不能做。針對自己的目標選吧,不管那款,基礎是最重要的。

G. 什麼軟體可以創造病毒並傳播到別的手機上面

請勿相信一些破解或者作弊軟體,很可能導致中毒。若懷疑某款軟體存內在病毒,請到手機容管家官網的在線安全檢查功能進行檢測即可,下載手機軟體請到軟體官網或者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若懷疑手機中存在木馬或者病毒,請嘗試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清除:

  1. 請嘗試安裝一款安全軟體(例如:手機管家等)。以手機管家為例,打開手機管家,點擊主界面上的一鍵體檢即可自動檢測手機中存在的問題,並且給出處理建議,點擊一鍵清除即可刪除病毒程序。

  2. 都無法進行解決請嘗試到手機品牌官網下載刷機包和工具對手機進行完整恢復,若無法自行處理請送到手機品牌官方售後進行維修。

H. 惡意軟體

惡意軟體是對破壞系統正常運行的軟體的統稱。惡意軟體介於病毒軟體和正規軟體之間,同時 具備正常功能(下載、媒體播放等)和惡意行為(彈廣告、開後門),給用戶帶來實質危害。 惡意軟體是對破壞系統正常運行的軟體的統稱,一般來說有如下表現形式: ·強行安裝,無法卸載 ·安裝以後修改主頁且鎖定 ·安裝以後隨時自動彈出廣告 ·自我復制代碼,類似病毒一樣,拖慢系統速度 根據惡意軟體的表現,可以分為以下九類: 1.廣告軟體廣告軟體(Adware)是指 未經用戶允許 ,下載並安裝或與其他軟體捆綁並通過彈出式廣告或以其他形式進行商業廣告宣傳的程序。 2.間諜軟體間諜軟體(Spyware)是能夠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在用戶電腦上安裝後門程序的軟體。 用戶的隱私數據和重要信息會被那些後門程序捕獲 ,甚至這些「後門程序」還能使黑客遠程操縱用戶的電腦。 3.瀏覽器劫持 瀏覽器劫持是一種惡意程序,通過DLL插件、BHO、Winsock LSP等形式 對用戶的瀏覽器進行篡改 4.行為記錄軟體 行為記錄軟體(Track Ware)是指未經用戶許可竊取、分析用戶隱私數據, 記錄用戶使用電腦、訪問網路習慣 的軟體。 5.惡意共享軟體 惡意共享軟體(malicious shareware)是指採用不正當的捆綁或不透明的方式強制安裝在用戶的計算機上 ,並且利用一些病毒常用的技術手段造成軟體很難被卸載或採用一些非法手段強制用戶購買的免費、共享軟體。 6.搜索引擎劫持 搜索引擎劫持是指未經用戶授權,自動修改第三方搜索引擎結果的軟體 7.自動撥號軟體 自動撥電號軟體是指未經用戶允許,自動撥叫軟體中設定的話號碼的程序。 8.網路釣魚網路釣魚(Phishing)一詞,是「Fishing」和「Phone」的綜合體,由於黑客始祖起初是以電話作案,所以用「Ph」來取代「F」,創造了」Phishing」,Phishing 發音與 Fishing相同。 9.ActiveX控制項 ActiveX是指使無論任何語言產生的軟體在網路環境中能夠實現互操作性的一組技術。ActiveX 建立在Microsoft的組件對象模型(COM) 基礎上。盡管ActiveX能用於桌面應用程序和其他程序,但目前主要用於開發WWW網上的可交互內容。 解決辦法,你可以用奇虎,也可以用惡意軟體清理助手,windows清理助手,最好是這三款一起用,這樣基本上所有的惡意軟體都能被清理掉!

I. 為什麼會有病毒創造病毒的又是什麼人呢那他可以得到什麼好處呢

製造病毒的是黑客,他們以那為職業,襲擊別人的電腦為成就感

J. 病毒從哪來人為什麼要創造病毒出來

1.病毒木馬都是用軟體編寫出來的。使用的是編程語言。一般都是為了,金錢,有的為了炫耀自己。

閱讀全文

與創造病軟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