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以創造為話題的議論文的作文
不斷變革創新,就會充滿青春活力,否則就可能會變得僵化。——題記
俗話說:「第一個用鮮花比喻少女的人,是天才。第二個套用比喻的人是庸才。第三個是蠢才。」可見,在人生中,創新是身旁的明燈,照亮前方的道路;創新是遠處的山巔,激勵我們登上高峰;創新是眼前的大海,任隨我們暢所欲言,匯入其中。所以,只有不斷創新,才可以支撐起整個世界。
魯班懂得創新,因而在被野草劃傷時不是將它攔腰折斷,而是彎下腰仔細觀察它,於是發現野草上有許多細小的齒。因而頓生靈感,經過一次次的實驗,終於發明了鋸,造福於人類。
齊白石懂得創新。從小便對畫畫產生濃厚的興趣,因而自學成了一大家。但他卻對自己的成功「不屑一顧」,而是去汲取名家的長處來填補自己的空白,60歲、70歲、80歲,齊白石的畫風在不斷的改變,水平也在一次次改變中突飛猛進,因而他的一生五易畫風,一次一次的成功,取而代之的是一次一次的求進取,終於為我們所熟知,為世人所景仰。
而對牛頓來說,晚年的他不懂得創新。年輕時因一個蘋果發現了地心引力,以後一步一個腳印,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但到了晚年,卻沉迷於亞里士多德的柏拉圖學說,花費十多年時間「潛心」研究上帝的存在,不思進取,在迷信中一點一點將黑發「浪費」,將自己的創新精神丟入大海,最後賠上了自己的老年時光,毫無所得,。由此看來,一個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也會因為不創新而變得黯淡無光。
創新,是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所必需的一種精神。有了創新,可以搭載萊特兄弟的飛機飛上九重天;有了創新,可以與愛迪生在電燈下侃侃而談;有了創新,可以與諾貝爾炸開山頭,炸出通道;有了創新,可以與列文虎克共同觀察微觀世界……
為自己插上一雙創新的翅膀吧,你一定會展翅飛翔,搏擊長空。
⑵ 以「創造」為題的作文
未來由我們去創造
同學們:
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一代青少年,肩負著重大的責任.在我版們看來權,未來是無邊無際的.未來是一個神奇的未知數,而我們的任務就是去解開這個未知的領域.
在我們當中,有著許許多多的科學家.他們正在努力的尋找隱藏著的未來:高科技的迅猛發展,正有力地推動人類文化前進的步伐.更多的人類對未來的憧憬更加濃烈,更加嚮往.同樣的,廣闊無邊的宇宙,在一個個科學家的探尋中,慢慢縮小,已知的領域正在逐漸地擴大……
在未來的生活中,人類更多的是生活在機器時代.越來越多的機器人或機器將走進我們的生活之中,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方便.它們通人性,有簡單的思維思考能力,可以幫助我們做家務.當然,這些機器人還能代替人類去做那些人類體能所不能負荷的,或是給人類生命帶來危險的工作.例如,在工廠,機器人可以組裝各種精密部件,還能在工廠復雜的通道上穿行自如,能在人不能靠近的惡劣環境中作業.在碼頭,機器人能搬運貨物,在礦山,它們能從事地下開采工作等等.這樣,人類也可以輕松許多,也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外出旅行探親.
⑶ 以「創造力'為話題的作文500字左右 求速度
創造力就是創造者在創造動機和創造意識的支配下,運用一切已知信
息,通過創造思維和創造方法產生出新的,具有社會價值的產物的能力。其
中包括新觀點、新理論、新方法、新產品和新工藝等。創造力主要由創造性
思維與創造性想像所組成。它是人類思維能力與想像能力的花朵,智慧的結
晶,是人的一種最高級、最寶貴的能力。
創造力是人類普遍的一種心理能力,創造力在兒童時期就以各種形式表
現出來,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展。
天才人物的最大特徵就是創造力。有的人小時候表現得聰明過人,在校
學習成績優異,考入了名牌大學,而進入社會後卻無所成就;有些人在小時
候表現並不特殊,在校學習成績一般,有的還較差,而走入社會後卻成了稀
世之才。這里除了其他原因之外,其中一個主要的因素,是具有較強的創造
能力。康德講過:「天才是創造,它不是根據某種規則可以學到的那種技巧
和本領。因此,獨創性必然是天才的基本特徵。」
創造力是社會進步的必要條件。如果人類沒有智慧之中最美麗的花朵—
—創造力,那麼人類社會就永遠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沒有創造力,就不會
有火車、汽車、電腦、電燈、電視機……現代人的基本特徵是,不人雲亦雲,不囿於成見,不因襲傳統,不迷信
權威,樂於接受新的思想觀念和新的行為方式,能適應各種改革和變化。一
句話,就是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著名的社會學家英克爾在中國講學時說道:「我
特別注意到了這樣一個殘酷而又帶有國際性的問題:許多急切尋求實現現代
化的國家,雖然採用了國外卓有成效的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仿效過最完善的
經濟管理制度和方法,而結果卻收效甚微,甚至失敗,浪費了大量的人力財
力。我發現,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在於那些國家中執行管理
制度的人和運用最先進科學技術的人還不是『現代人』,他們還沒有實現由
傳統的人到『現代人』的轉變。」
智力發展的最後階段應當是創造力。智力包括認識能力、實踐能力和創
造能力。智力水平的高低,除了用認識能力衡量外,應當用實踐能力和創造
能力加以衡量。
創造力是人類「智力物化」的力量源泉
創造力是人才的主要特徵,是衡量人才的基本標准。人類社會的一切物
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都是人類「智力的物化」。創造力主要表現在勞動成果上。
比如科學家完成一項新發現,發明家搞成一項新技術,工程技術人員搞成一
條新的生產線等等,這些物質財富當然是創造性的勞動成果。
藝術上的構思,一部好的作品、一部優秀影片、一首歌曲、一幅畫,都
是創造性的精神財富。
⑷ 以創造成功為話題的作文
自信創造成功
自信是陽光,是雨露,是瓊漿,帶給人一種巨大的力量,激發鬥志,相信自我。每一個成功者的背後都是自信在鼓舞他們。自信的人生不一般,不一般的人生有自信。
古希臘有一位雄辯家,他從小就有口吃症,父母雙亡。但他憑借著自信,不斷地鍛煉著自己,終於在法庭中奪回了屬於自己的一切,從而成為一名偉大的雄辯家,他——德摩斯梯尼。他告訴我們,沒有什麼不可能,只要你看得起自己。沒錯!就是它——自信。
自信是一種財富,一座挖不完的金礦。其實,自信是無處不在的。它就躲在你的心中,要看你是否能找出它來。
眼下21世紀,在網際網路上又多了一個響當當的網站——泡泡網。而這個網站的創始人李想,這個如今身價超2個億的人,竟只不過是20來歲的小夥子,又是什麼創造了他的成功呢?李想初一的時候,剛剛接觸電腦,那個時候電腦是一種高科技的產品。李想從來沒有用過它,連什麼是滑鼠都不知道。可是擁有電子天分的他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會把電腦玩弄於鼓掌之間。編程、創網、去當網路科技大賽的評委,樣樣都有他的份。直到高三中考時,他下了一個決定,放棄中考,去創業!一個19歲的高中生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北京,結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用了一張名片,一張嘴拉到了第一筆生意,賺到了第一桶金。李想創立了自己的公司、網站,在商場滾摸趴打五、六年,終於成為一個身價超2個億的電腦天才。又是自信,是自信賦予了成功者一切!
你擁有自信嗎?你充滿自信嗎?心動不如行動!自信是我們一生最寶貴的財富,使我們一生都受用不盡!還在等什麼?自信已在成功的彼岸向我們招手,揚起自己的風帆,讓自信,步向成功吧!你的人生會更加燦爛多姿!
⑸ 圍繞著樂於奉獻的人物事跡來寫的作文應該叫最美的什麼 創新
成為樂於奉獻的人
莎士比亞說:「上天生下我們,就是要我們當火炬,不是要照亮自己而是要普照眾人。」奉獻是石,敲擊星星之火,點燃暗滅的燈; 奉獻是燈,閃爍熒熒微光,照亮了前方的路;奉獻是路,引領我們前行,迎向前方的光明燦爛,找到人生的定位和價值。我想成為樂於奉獻的人,在這廣袤的天地 間,如一星子兀自折射出黑夜裡最璀璨溫馨的光彩。
掌起奉獻的舵,我的生命之舟,因它而找到定位。徐超斌醫生,從小住在農村,後來考上的醫學院,因而離鄉背井來到完全陌生的城市讀書。在攻讀醫學院的那幾年,他最惦念的仍是他的家,他的家鄉。畢業後,他毅然決然地放棄大醫院的高薪,回 到家鄉服務。或許是一顆歸根落葉之心,他一待就是好幾十年。他為偏鄉的居民服務,因為他知道家鄉的醫療資源極為貧乏,於是他竭盡自己所能,盡力為人們 多服務一些。多麼偉大的愛呀!使他能放棄一切,投入自己所喜愛的這片土地,以及居住於土地上的人們,並為他們奉獻自我,作一盞燃燒自我的蠟燭。他不僅照亮 了民眾的心,帶給他們溫暖;更點燃我心中一盞明燈,使我懂得付出和奉獻。
⑹ 關於發明創造的作文(400字左右)
v
篇一:發明創造
學了第三單元,我知道了:人們根據許多動物得到了啟示。如:根據蝙蝠發明了雷達,根據鳥兒發明了飛機,根據跳豆發明了打夯機,根據變色龍發明了變色的衣服,根據鯨發明了「流線型」的輪船,根據青蛙發明了電子蛙眼,大大地提高了科技效律,聽同學們說了許多發明創造,我覺得發明創造一點兒都不神秘,便也想發明一樣東西。因為自己拖幾個房間已經很累了,而且小的地方還是很臟,很難把所有的地面都拖一干二凈,有時候還會起血泡呢!我一邊拖一邊想:「要是有一個全方位自動裝置,那該多好啊!」因此,我便根據許多機器的不足之處,把幾個機器進行改行改進,組合在一起,發明了一個前方位自動裝置。這個全方位自動裝置,是一個什麼東西都可以控制的遙控器,不過,它上面有一個顯示屏,底下是一個微小的鍵盤,只需要工種打進去,打好後,只需按一下藍色的按鈕,它便會搖來搖去,發出一種聲音,這種聲音叫超聲波,發出的超聲波便會移動那個東西,替主人做事情。可人家會覺得這種東西雖然好,但很有可能被偷啊!這就不用擔心了,這個全方位自動裝置里裝有指紋識別器,所以就算被別人偷了也沒有什麼用,只會被別人當成垃圾扔了。科學跟學習一樣,也是沒有止境的。生活中還存在著許多我們不知道的知識,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會有所發明,有所創造,讓我們一起朝科學方向努力吧!
篇二:發明創造
說起發明創造小能人,我便會不由自主地想到我的好朋友吳建榮。雖然我早已離開新加坡,但是他對發明創造的專注與痴迷,至今仍令我難忘。
吳建榮長著一張國字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中透著創作的靈感。他總能從一些生活細節中得到啟發。
記得有一次,他對玩具「摔不碎變形球」產生了興趣。此後,他每日都在研究怎樣可以使變形球可塑性強又不易隨意改變形狀。
一天,他的父母不在家,家中又沒了大米,於是他只好和面烙個餅子做午飯。在和面的時候,他意外地發現麵粉的形狀可以隨意改變,而且耐久性強。這次偶爾的發現,讓他欣喜萬分---「有了!」建榮連忙從客廳的茶幾下拿出幾個氣球,把乾麵粉灌了進去,填得滿滿的,再用繩子扎緊,巧妙地利用氣球上原有的美麗圖案,貼上些裝飾品。就這樣,一隻美觀大方的麵粉揉捏球誕生了。
這個新奇的小發明,在學校舉行的義賣活動中,受到了各年級同學老師的歡迎與喜愛,都被大家「搶購一空」。從此,吳建榮也成為學校眾所周知的「發明創造小能人」。
不僅如此,建榮還很善於利用廢物來搞新發明。有一次,他拆下已經壞掉的電子鈴發音裝置,安置於一隻塑料盒的一側,再將控制系統的感應器從鈴內抽出安在了另一側,用一根電線將兩者連接起來。建榮利用科學課學過的磁鐵同性相斥的原理,在盒內的感應器上安了個磁鐵,智慧地把所學的知識加以拓展,借另一個磁鐵與盒內磁鐵之間相斥產生的力,推動系統運作。如此,他將廢電子鈴轉變為一隻不用電源,可以隨意開關的節能「八音盒」。
當這個「新發明」拿到學校里去展覽時,他的節能構思,獲得了專業老師的認可。同學們都紛紛請教他其中的原理。這個發明也給了我很多啟發:我們要善於從所學知識中獲取養分,運用於實踐,變廢為寶。
吳建榮同學還先後發明了子彈炮筒、多功能鉛筆盒、固定插座開關……他那源自生活的奇思妙想,使他成為了一個當之無愧的「發明創造小能人」。
⑺ 善於藉助,創造成功作文800字
我還要用超能力穿越時空隧道,回到古代看看古代人的飲食起居是什麼樣子的,我要看版一看恐龍到底是怎權樣滅絕的,免得科學家為了這一問題而互相賭氣.更值得關注的是,變成超人的我還要瞧瞧,人類沒誕生之前,有哪些動、植物生長在地球上.我還想化身去拜訪孔子,遨遊太空,還想到花果山去會會美猴王—孫悟空,我還要到天庭,去嘗嘗太上老君煉出來的仙丹.
當然,變成超人的我不會忘記學習,我要用超人牌超級記憶力,讓自己的成績更上一層樓.
超人,愛打抱不平,愛拔刀相助,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遨遊太空,能訪問名人,能回到古代,能預知未來……
當超人的好處真是大大的呀!
⑻ 以創造為話題寫一篇作文。字數在600字以上。
學會自己創造生活
讀罷「老木匠的故事」,這則材料無論從文學語言的藝術性,還是故事本身包含的思想性,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發了我無數關於生活的遐思,千絲萬縷,一齊湧上心頭「你的生活是你一生惟一的創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精彩。」在我耳邊久久回盪。
我想到了我曾讀過的《平凡的世界》,這部作品沒有花花哨哨的東西,沒有虛誇賣弄的東西,正是這種普通、平常的真實感動了我。「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群不平凡的人,是這群不平凡的人組成了這平凡的世界,少平、蘭香、潤葉、少安、秀蓮、金秀、紅梅、惠英……無論從哪一個人的身上,他們的生活態度,處世哲學都有太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尤其是孫少平,一個高中畢業的學生,在社會的磨礪中能夠高屋建瓴地意識到自己的境遇,多麼不容易呀!他放棄了學習,回到了礦場——「創造自己的生活!」這不是說他有多高的覺悟,而是他對自己工作過的地方的熱情和眷戀,他走向了平凡。在人生之路上,以自己獨特的個性和堅強的毅力交上了令人滿意的答卷。作者路遙為我們講述地不只是那個久遠的年代,更是一種人生應有的信仰和追求,亘古不變。
路遙用心良苦,他在教會我們忘我,忘我使生命永恆;教會我們要有獨立的人格,只要是認定的理想,勇往直前便是最後的證明;教會我們不必用盡生命去做一個漂亮的人,但應用盡生命去做一件讓自己滿意的漂亮事。
由此我又想到拿破崙的故事。他一次外出打獵,忽然聽到有人呼救,走近一看,來有人落水。拿破崙舉起獵槍,大聲嚇唬道:「你再不爬上來,我就打死你。」那人聽了,忘記自己是在水中,用盡全力向岸上爬去,經過多次掙扎後上了岸。他氣憤地問拿破崙你為什麼要殺我?」「我不嚇唬你,你就不會向岸上拚命爬,那樣你就死定了,因為我也不會游泳。」拿破崙笑著說。我佩服拿坡侖的睿智和英明。他確信面對心理壓力和恐懼,人必須靠自己去沖破它,才能有鷹破長空、鏗鏘一擲的感覺,更會充實地享受風雨之後彩虹的美麗。
確實,壓力和恐懼對於勇敢的人來說是一種人生考驗,總想辦法克服它;對於懦弱的人來說是一種無形的威脅,他不想自己克服,總期望藉助別人的力量走出困境。因為懼怕而放棄,那更是你的不幸。理想的美好生活需要去拼搏才能擁有,坐等機會得來的往往只是曇花一現,守株待兔式的規則更不合現實。對待壓力和恐懼,拼一把,它也許會退縮,即使最後一絲希望,也要全力抗爭,有著風風火火闖九州的豪邁與激情,這才是人生的意義。
如果人人把自己命運維系在別人手中,那人生意義何在?只有在進退維谷的境遇中以全部力量與命運抗爭的人才難得可貴,才能真正地活出精彩人生。我們雖然平凡,卻可以用愛心,信心,責任心去勾勒不平凡的景緻,因為我們曾經品味,曾經付出,曾經真誠,曾經讓生命無悔地走過!未來的路還很長,我想我現在只能做的就是擺正心態、明確目的,向著自己計劃的目標不斷的努力,創造出自己的美麗人生。(選自一考生作文)
⑼ 創造作文800
想像作文是人腦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創新的形象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愛因斯坦說過:一切創造都是從創造性的想像開始的,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的源泉.黑格爾在他的《美學》中指出:最傑出的藝術就是想像.想像是創新的先導,沒有想像就沒有創新,世界上許多發明創造都來源於科學家們的想像.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挖掘教材中的想像之源;捕捉、創設生活情景中的想像之點,引導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大膽想像,養成想像習慣,從而提高寫想像作文水平.
想像作文畢竟是作文,它的題材與其他作文同樣來源於生活,如果離開了生活源泉,就沒有表象和感知,也就沒有創造,想像就成為無源之水,只有乾涸,無本之木,必然枯死.因此教師要經常指導學生廣泛接觸自然、社會,善於觀察、分析周圍的人、事、物,多閱讀課外書籍,充實作文素材,增強感悟力.特別是要人為地創設或捕捉一些情景,全方位、多角度地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分析、思考,學生會釜底抽薪,想像薪火會越燃越旺,從而產生種種天方夜譚、奇特怪異的想像.如:一次上晚自習時,學生們正在專心做作業,忽然一隻蝴蝶飛入教室,在燈下翩翩起舞.一聲「啊……好漂亮!」把學生的注意力瞬間吸引到蝴蝶身上,頓時教室里沸騰了,我剛想發怒制止,突然靈機一動.「這么漂亮的蝴蝶,它這時來干什麼?為什麼總喜歡在燈下飛撞?你想對它說點什麼……」話畢,學生「來電」了,七嘴八舌,說過不停.有的說:「它看見我們學習緊張,來給我們表演節目,讓我們輕松一下」;有的說:「它是來看我們學習是否專心」;有的說:「是『賣火柴的小女孩』來給我們講她的故事」……真是無奇不有.於是我順勢利導,要求學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想說的都一一記下來,以《一隻蝴蝶》或《賣火柴的小女孩來了》等為題,當作一次作文.很快學生就寫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抓腦袋、咬筆桿的現象沒有了,其效果令人拍案叫好.
另外,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經常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眼前的萬事萬物,讓學生想像像什麼?是什麼?他們會想像出一些豐富多采、構思奇妙的景物或圖畫.
教材中的課文是編者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認識規律、學習能力,經過認真篩選而成,它本身就是學生習作的範例.在教材中有許多課文,只要我們仔細挖掘,有些故事情節、內容會給讀者留下懸念,值得想像.如《窮人》一課,故事就在「桑娜拉開了帳子」處結束了,給人留下想像的空間:他們後來的生活怎麼樣呢?於是我讓學生以《桑娜夫婦收養西蒙的兩個孩子之後》為題,把握故事情節的主線和人物性格特點,將課文續寫下去.這樣的想像作文,學生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隨著自己的思維構想,故事的發展就會在他們的想像中延伸.又如:教完《世紀寶鼎》一文後,我讓學生為
2008年北京奧運會設計一個吉祥物,按照《世紀寶鼎》一課的表達方法,根據自己的構思,將「吉祥物」的藝術造型、文化內涵、藝術價值有序地寫出來,並以《吉祥物》為題.這些訓練有利於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和創作靈感的發揮.。
⑽ 「創造與自信」800字作文
創新自信這個世界上從不缺乏有才能的人,能否成功的關鍵只在於你是否能夠創新並且敢於向別人展示你的成果。有的人們事業難以突破,因為他們無法創新;有的人才被埋沒,因為他們不夠自信;有的人才註定事業輝煌,登上人生巔峰,因為他們有自信,敢於創新,那麼試問這樣的人有什麼理由不成功呢?創新可以成就事業的成功,推動社會的進步。安騰百福從傳統拉麵中獲得了靈感,發明出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麵,開發帶動了一個新產業,造就了他事業的成功;蔡倫用樹皮、破布、破漁網等材料發明出了造紙術,促進了文化的傳播,推動了整個社會的進步。他們兩位都從日常生活的發現中取得了靈感,並敢於去創造新的事物。正是因為歷史上有許多諸如他們這樣的人,我們的科技才得以進步,歷史才得以推動。自信也可以使人們獲得成功。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相對論》一書發表後,曾有人炮製了一本《百人駁相對論》,但他對其不屑一顧,並留下這樣的話語,「假如我的理論是錯誤的,一個反駁就夠了,一百個零加起來還是零。」但法國學者沃泰默卻囿於定論,對自己的實驗結果予以否定,並將實驗現象錯誤歸咎於小腸神經微小無法剔除干凈,所以他並沒有發現促胰液素。二種截然不同的表現說明了自信在成功中的重要作用。在你做出正確決定時,不用因為外界的否定,現有的「定論」而錯失一次可以助你成功的機會。有信心,可以使人成功;沒有信心,一定不會成功。要成功,自信和創新缺一不可。愛默生曾說過:「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但若空有自信而無創新之能,又何談成功呢?愛迪生的發明,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可在他成功的背後,是不為人知的辛酸淚。他嘗試了上千次,因為他有自信自己能夠找到最適合的燈絲材料。在一次次的失敗後,他終於找到了當時最適合的材料-竹絲。他大膽嘗試,敢於創新,並且堅信自己可以成功,他的努力最終頁如他所期望的那樣,沒有白費。越來越多的偉大的成功也都印證了這個觀點。盡管成功不是一條坦途,但只要以創新為基石,以自信為動力,總會到達成功的彼岸。讓我們堅信創新+自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