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勞動是創造財富的唯一源泉

勞動是創造財富的唯一源泉

發布時間:2021-06-08 06:21:18

❶ 辨析:具體勞動是使用價值的唯一源泉

不對,具體來勞動是使用價值的源泉,自但不是唯一源泉。

具體勞動雖然是創造使用價值的勞動,但不是使用價值的唯一源泉,具體勞動和自然物質共同構成使用價值的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說,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此處的「財富」實際上是指使用價值,泛指所有的自然物) 。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並把生產中消耗掉的生產資料的價值轉移到新產品中去。

(1)勞動是創造財富的唯一源泉擴展閱讀:

商品使用價值的多樣性是生產商品的具體勞動的多樣性的體現,正是生產商品的具體勞動的多樣性,決定了商品使用價值的多樣性。各式各樣的具體勞動,分門別類,形成社會分工。具體勞動的種類又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需要的變化而不斷發展變化的,具體勞動種類越多,意味著使用價值種類越多,社會分工越發達。

❷ 人類勞動是不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唯一來源

社會財富是指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創造的、具有對人有使用價值的勞動產品;是指進入社會生產、生活領域具有社會財富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物質。

社會財富從何而來,這是關於社會財富的關鍵問題。正因為如此,任何一個研究過財富的人都對此發表過看法。關於社會財富的來源,直接受財富定義的制約;也正因如此,由於對社會財富的理解不同,所以對其來源的理解亦說法不一。

最早研究財富的色諾芬和亞里士多德認為,物質財富來自農業勞動,它表現為各種各樣的勞動產品。不過,亞里
社會財富
士多德認為,這是取得財富的正當的方式;此外,還有三種不正當的方式:有酬勞動、商業和高利貸。[16]在封建社會,人們的視野受自然經濟的限制,仍然普遍地認為財富的主要來源是農業。到了封建社會末期,在商品交換蓬勃發展的情況下,重商主義者以貨幣為財富,因而他們自然只注視流通領域,認為社會財富來源於對外貿易的不等價交換所產生的讓渡利潤。不過,晚期的重商主義者中有的人已經提出,財富來自「商業勞動和工業勞動」。如斯圖亞特所說:絕對利潤這種社會財富,是由「勞動、勤勉和技能的增進」產生的[17]。難怪晚期重商主義者總是主張通過發展工場手工業、航海業來發展對外貿易,從而賺取更多的貨幣。因此,馬克思不但稱其為「重工主義」,而且說重工主義比之早期的貨幣主義「已經是很大的進步」[18]雖然晚期重商主義者仍然以為財富來源於商業貿易,事實上他們的視線已經開始向生產領域轉移。重農學派以農產品為財富,自然認為農業是唯一的生產部門(工業是非生產部門,商業同樣是不創造財富的非生產部門),因而也只有農業勞動才創造財富。他們作為旗幟的口號是:「土地是財富的唯一源泉,只有農業能夠增加財富」 [19]。

重農學派把財富源泉追溯到了生產領域、追溯到了勞動,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當然,他們的觀點失之片面,因為他們兩眼只是盯著農業生產部門和農業勞動。在斯密之前,具有遠見卓識的哲學家霍布斯說過:財富的「豐富是依賴於(次於上帝的恩賜)人的勞動和勤勉」[20]。哲學家洛克更明確地提出:「勞動使一切東西具有不同的價值」[21]。這一思想為勞動創造財富的觀點奠定了基礎。到了斯密,這位有相當理論思維頭腦的學者宣布:勞動一般是物質財富或使用的唯一源泉。在人類經濟學理論思維的進程上,人們曾輪流地認為農業、工場手工業、航海業、商業等等實在勞動的特殊形式是財富的真正源泉[22]。斯密的一般勞動是對勞動的特殊形式的否定;正因為如此,他實際上在這里是把社會財富的實質歸為價值。所以馬克思評論道:斯密在重商學派之後,「重新提出產品的價值是構成資產階級財富的實質的東西」[23]。

社會財富
斯密之後,絕大多數經濟學家都眾口一詞地贊同勞動是財富的源泉。特別是李嘉圖,堅持和發展了斯密的勞動創造價值從而創造財富的觀點,並力圖使整個經濟學體系都從屬於這一基本理論。盡管他的學說仍包含著不可克服的矛盾,但在馬克思之前,唯有他的觀點比較徹底。在承認勞動創造財富的前提下,當時存在著五花八門的觀點。薩伊把勞動分為三種:「人的勞動、自然的勞動、機器的勞動」,並進一步提出著名的「三位一體」公式。對此,馬克思進行了徹底的批判[24]。麥克庫洛赫寫道:「正是勞動,也只有勞動,人才能獲得具有交換價值的東西。」[25]然而他所謂的勞動卻分為人的勞動、動物的勞動和機器的勞動[26]。加尼爾認為:「一切勞動,不問主次,不分彼此,都協力於財富的生產。產品的交換,保證了這種財富的生產。」 [27]加尼爾雖然謳歌勞動的恩惠,卻僅僅將勞動作為財富生產的協力。在對前人研究成果批判與繼承的基礎上,馬克思運用勞動二重性學說,科學地解決了社會財富的來源問題。社會財富來源於勞動,但勞動既是具體勞動又是抽象勞動。從社會財富的使用價值方面來說,財富來源於不同生產領域的各種特殊形態的具體勞動;從社會財富的價值方面來說,則來源於勞動者的抽象勞動。

❸ 勞動是創造一切財富的源泉錯在哪

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但卻不是社會財富(使用價值)的唯一源泉。
這是因為內,勞動並不是創造容社會財富的唯一要素。創造社會財富的不但有勞動這一要素,而且土地、設備、原材料等非勞動生產要素也對社會財富創造做貢獻。因此,勞動和各種非勞動生產要素共同構成社會財富使用價值)的源泉。馬克思指出:"勞動並不是它所生產的使用價值即物質財富的唯一源泉"。

❹ 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但卻不是社會財富的唯一源泉。

非勞動的收入,比如說你進行風險投資,買股票等等

生產資料
人們從事物質資料生產所必需的一切物質條件,即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總和。又稱生產手段。包括土地、機器、設備、廠房、工具、燃料、原材料、輔助材料等。生產資料是生產力中物的因素,在任何社會生產中,人們總是藉助於生產資料,通過自己的勞動生產出勞動產品。在生產資料中,生產工具起決定性作用,生產工具的發展水平,決定了人類征服、改造自然的廣度和深度。生產資料總是存在於一定的社會經濟形態,成為特定生產關系的物質承擔者。在不同的社會經濟形態中,由於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不同,生產資料和勞動者的結合方式不同,因而生產資料也具有不同的性質。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產資料屬於資本家所有,喪失了生產資料的無產階級,只有在資本家的支配下,才能與生產資料結合起來,進行生產。生產資料成為資本家剝削僱傭勞動的手段,表現為生產資本。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生產資料是公有財產,勞動者是生產資料的共同主人,生產資料不再表現為生產資本,而成為生產基金的物質形式。

勞動對象是人們把自己的勞動加在其上的一切物質資料。分為兩類:一是沒有經過人們加工的自然界物質,如礦藏;另一類是經過人們加工的原材料,如棉花、鋼鐵等。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中只承認直接從事物質生產的活勞動才創造價值,而作為社會勞動凝結物的勞動手段和勞動對象是物化勞動,只能轉移價值,同時也承認非勞動生產要素在價值創造中的作用。

❺ 為什麼說勞動不是一切財富的源泉

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但卻不是社會財富(使用價值)的唯一源泉。這是因為,勞動並不是創造社會財富的唯一要素。創造社會財富的不但有勞動這一要素,而且土地、設備、原材料等非勞動生產要素也對社會財富創造做貢獻。因此,勞動和各種非勞動生產要素共同構成社會財富使用價值)的源泉。馬克思指出:勞動並不是它所生產的使用價值即物質財富的唯一源泉。

❻ 勞動是創造財富的唯一源泉嗎

勞動是創造財富的源泉,但不是唯一源泉。 財富不同於價值。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人類勞動,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因此,創造價值的源泉只能是勞動。而財富是指商品的使用價值,即商品的自然屬性。創造財富的源泉是多樣的,除了勞動之外,至少還包括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土地、設備、原材料等非勞動生產要素也對社會財富創造做貢獻。因此,勞動和各種非勞動生產要素共同構成社會財富(使用價值)的源泉。

❼ 「勞動是一切財富的源泉」這句話對嗎為什麼

不對,混淆了價值創造與財富生產的區別。

勞動是一切財富和一切文化的源版泉」這一句話對權價值創造而言是正確的,而對使用價值的創造而主則是不正確的,因為就使用價值創造來說,勞動並不是一切財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勞動和自然物質共同構成商品的使用價值即社會財富的源泉。

(7)勞動是創造財富的唯一源泉擴展閱讀

勞動三大基本類型

體力勞動:體力勞動是指以人體肌肉與骨骼的勞動為主,以大腦和其他生理系統的勞動為輔的人類勞動。

腦力勞動:腦力勞動是指以大腦神經系統的勞動為主,以其他生理系統的勞動為輔的人類勞動。

生理力勞動:生理力勞動是指除了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以外的其他形式的人類勞動。

一般的人類勞動由腦力勞動、體力勞動與生理力勞動按照不同的比例關系組合而成。通常意義上的腦力勞動是指那些腦力勞動佔主要比例的復合勞動,體力勞動是指那些體力勞動佔主要比例的復合勞動,生理力勞動是指那些生理力勞動佔主要比例的復合勞動。

❽ 怎樣理解勞動是商品價值的唯一源泉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告訴我們,一切商品的價值都是由人的勞動創造的,凝結在商品價值中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決定商品價格變動的終極原因。
價值這一經濟學最基本的范疇,從最一般的本質抽象層次上說,它有其穩定而確切的、適用於一切價值形態的特定內涵。但是,這不等於說價值概念本身是一成不變的。由此可以伸引出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其生產關系本質的重要經濟原理。
在一切商品上,都凝結著一定數量的人類勞動。這種勞動一方面是具體形態的勞動,例如種田的勞動和紡織的勞動,另一方面同時又是抽象形態的勞動,即都是人的勞動力——腦力和體力在生產中的耗費和支出。正是由於存在著這種抽象形態的勞動,才使得各色各樣具有不同使用價值的商品,例如糧食和紡織品,能夠在同一測度標準的尺度下進行比較、衡量、交換、交易和買賣。人們在市場上交換商品,實際上是在相互交換各自的勞動。也正是這種抽象形態的勞動,形成了商品的價值。馬克思進一步發現,形成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所謂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是在社會現有的標准生產條件、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強度下,生產一個單位使用價值所必要的勞動時間。 一個農民生產的20公斤大米如果能同一個裁縫製作的一件上衣達成交換,表明兩個交換物包含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大致相同的。隨著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生產單位商品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會不斷減少。
應答時間:2020-12-0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❾ 為什麼說「勞動是一切財富和文化的源泉」是錯誤的

馬克思認為,財富不同於價值。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人類勞動,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因此,創造價值的源泉只能是勞動。而財富就不同了,財富是指商品的使用價值,即商品的自然屬性。創造財富的源泉是多樣的,除了勞動之外,至少還包括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所以,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明確指出:「勞動並不是它所生產的使用價值即物質財富的唯一源泉。」後來他又嚴厲批判了德國社會民主黨的《哥達綱領》提出的「勞動是一切財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的論點,進一步指出:「勞動不是一切財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勞動一樣也是使用價值(而物質財富就是由使用價值構成的!)的源泉,勞動本身不過是一種自然力即人的勞動力的表現。」馬克思提出財富源泉多樣性的觀點,旨在強調勞動者掌握生產資料即建立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並展望未來實現共產主義的基本條件,其中就包括「集體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
第2種版本答案: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但卻不是社會財富(使用價值)的唯一源泉。這是因為,勞動並不是創造社會財富的唯一要素。創造社會財富的不但有勞動這一要素,而且
土地、設備、原材料等非勞動生產要素也對社會財富創造做貢獻。因此,勞動和各種非
勞動生產要素共同構成社會財富使用價值)的源泉。馬克思指出:"勞動並不是它所生產
的使用價值即物質財富的唯一源泉"。

❿ 如何理解馬克思揭示的勞動是創造商品價值的唯一源泉

在一切商品上,都凝結著一定數量的人類勞動。

這種勞動一方面是具體形態的勞動,例如種田的勞動和紡織的勞動,另一方面同時又是抽象形態的勞動,即都是人的勞動力——腦力和體力在生產中的耗費和支出。

正是由於存在著這種抽象形態的勞動,才使得各色各樣具有不同使用價值的商品,例如糧食和紡織品,能夠在同一測度標準的尺度下進行比較、衡量、交換、交易和買賣。

人們在市場上交換商品,實際上是在相互交換各自的勞動。正是這種抽象形態的勞動,形成了商品價值。形成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所謂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是在社會現有的標准生產條件、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強度下,生產一個單位使用價值所必要的勞動時間。

一個農民生產的20公斤大米如果能同一個裁縫製作的一件上衣達成交換,表明兩個交換物包含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大致相同的。隨著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生產單位商品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會不斷減少。

(10)勞動是創造財富的唯一源泉擴展閱讀

馬克思以勞動價值論為立論基礎,還深引出來一系列重要的相關原理。其中最主要的內容包括:

(1)盡管市場上的商品價格波動是復雜多變的,但在商品價格變化的背後,是商品的價值起著最終制約作用的東西。生產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在起作用。商品的價格圍繞商品價值自發地進行市場波動,正是商品價值實現的過程。這種理論分析通常被稱為商品生產的價值規律。

(2)通過商品價格圍繞商品價值進行自發性競爭波動的市場活動,漲價和跌價,又決定著社會可支配的總勞動時間有多少能用在每一種特定商品和生產部門的生產上,即社會總勞動時間分配的規律。

(3)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一方面是創造使用價值的過程,另一方面又是價值形成和價值增殖過程。由此,資本家購置生產資料的資本是不變資本,支付勞動者工資的資本才是可變資本。

(4)資本家為購買設備和原料等支付了生產資料耗費的價值,雇傭工人發放工資又支付了補償勞動力耗費的價值。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價值增殖的過程和資本財富積累的全部基礎,就是建立在剝削雇傭工人剩餘價值之上的。

閱讀全文

與勞動是創造財富的唯一源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