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棉簽最初源於哪個時代
1920年,十八世紀20年代
棉棒又稱棉花棒、或者棉簽(cotton swab),是一種在紙制、木製或塑膠制的長軸頂端纏上脫脂棉的日用品。1920年由Leo Gerstenzang發明。
B. 醫用棉簽與普通棉簽有什麼區別
醫用棉簽採用醫用脫脂棉及天然樺木製成,可在醫療衛生單位和家庭衛生護理,對患者皮膚進行消毒,處理傷口,塗抹葯水時使用。其特點是無毒、無刺激性,有較好的吸水性,使用方便。本品為滅菌級產品,可放心使用。使用方法為開袋即可使用。可直接處理傷口。但是注意要把棉簽應儲存在相對濕度不超過80%、無腐蝕性氣體和通風良好的室內,避免高溫。
而普通棉簽通常都具有很強吸液性,堅韌性,耐磨性好等特點,不會刮傷被擦拭器件,不會掉屑。微粒和液體進入棉簽孔,不會掉出或輕易擠出,具有良好的緊鎖能力,是優良凈化室生產的清潔耗材,可在生產過程的特殊環境中(擦拭布無法擦拭)消除污染物和保持清潔。擦拭後化學殘留物含量低。可燃,易處理,對環境無害環保。大部分的清潔棉簽是導電級的,可保持操作者和工具接地。
醫用棉簽和超市裡的棉簽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它們的用途上,醫用棉簽的用途為醫療衛生單位和家庭衛生護理,對患者皮膚進行消毒,處理傷口,塗抹葯水時使用。而生活棉簽則是在用在生活中的瑣瑣碎碎的事上。
C. 醫用棉簽開啟後有效期
15年前該開幾號也是比較有效的,而且醫用棉簽的有效期比較差。
D. 棉簽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
棉簽,中間一根小木棍,兩端包裹著棉花團。
我們現在用的棉簽,九十多年前被發明。1923年,美國人李奧·葛藤桑格(Leo Gerstenzang)和妻子、兒子一起在家裡享受快樂的家庭時光。突然,孩子依偎到了母親面前,說自己耳朵癢癢了,要求她為自己掏耳朵。葛藤桑格為了養家糊口,整天在外面忙忙碌碌,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比較少。此刻他饒有趣味地看著自己的妻子如何為兒子解決煩惱。
只見妻子讓兒子稍微等待了一下,找了根牙簽和一團棉絮。妻子把棉絮緊緊包裹在牙簽上,隨後把纏有棉絮的一端輕輕伸進孩子耳朵里,為他清理起耳朵里的灰垢來。一小會兒,棉絮上就沾染上了一些從兒子耳朵里清理出來的分泌物,孩子的耳朵也變得干凈了。他快樂地說了聲「謝謝媽媽」,就又跑出去玩了。
看完了這一幕,葛藤桑格很為妻子的智慧而自豪,他也誇贊起妻子來。妻子倒是挺謙虛,說這種辦法其實還存在著很大的缺陷:一是把棉花纏在牙簽上十分麻煩,若是纏不好,棉花很容易脫落在孩子的耳朵里;再就是牙簽十分尖銳,若是穿透棉花刺破了孩子的耳膜,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葛藤桑格決定想辦法為妻子解決這個問題。首先他找了一些軟硬適中的木材,削成小木棍來替代牙簽。隨後,他找來了一些膠水,試圖把棉花粘在木棍上。不過顯然這有些困難,膠水放少了,棉花團容易脫落,膠水放多了,棉花團被膠水粘成了糊狀,清潔效果大打折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葛藤桑格一方面尋找各種粘性不同的膠水,一方面試驗到底用多少膠水粘棉花比較合適。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他終於找到了比較理想的膠水和塗抹量,製造出了第一批棉簽。
當他把棉簽拿到妻子面前時,妻子十分感動,試用之後,效果很好。妻子逢人便敘說丈夫為自己製造棉簽的故事,引得有孩子的親戚朋友也來討要棉簽。這讓葛藤桑格看到了商機,1925年,他為自己的發明注冊了專利,並開設工廠來生產和銷售棉簽。他製造棉簽的初衷是為了家長更好地為孩子清理耳朵,但沒想到推廣開來後,家長也十分愛用,棉簽變成了受人歡迎的個人衛生護理工具,很快走出美國,銷售到世界各地。
隨著時間的發展,棉簽也分化出了不同的種類,衍生出很多用途:比如醫用棉簽,主要用於皮膚或者創口的清洗和消毒;凈化棉簽,用來擦拭電子產品等比較精細的工業器械;美容用棉簽,用來輔助化妝或者卸妝等。
E. 醫用棉簽開後多少個小時有效
一天24個小時
F. 棉簽是誰發明的
Leo Gerstenzang 、1920年發明。
G. 醫用棉簽的保質期
醫用棉簽打開有效時間為12小時。12小時後,細菌就會被感染。葯店銷售的棉簽不能滿足醫院的無菌條件,不能用於清洗傷口。
醫用棉簽分為無菌包裝和非無菌包裝兩種。無菌棉簽經消毒或化學消毒後包裝。非無菌棉簽是未經消毒的棉簽,經消毒滅菌後供應醫療機構進行治療。
消費者生活中從葯店購買的非無菌棉簽不是「醫用棉簽」,而是「生活棉簽」,可用於清潔皮膚和耳朵,但不用於傷口治療。消費者從沒有消毒設備和醫院條件的葯店購買非無菌棉簽。如果直接用於傷口治療,很可能發生傷口感染,無法治癒。
棉簽打開後,沒有消毒。在夏季潮濕的環境中,容易滋生細菌,引起黴菌感染。
(7)醫用棉簽的發明時間擴展閱讀:
消費者生活中從葯店購買的非無菌棉簽均不是醫用棉簽,不能用於清潔傷口。以下是處理傷口的正確方法:
普通的小傷口最好用碘伏消毒。如果沒有碘伏,可以用稀鹽水或冷開水或礦泉水沖洗,以減少傷口中的細菌數量。皮膚受傷後,一周左右就能痊癒。如果皮膚傷口出現潰瘍、腫脹、疼痛等症狀,就要考慮傷口是否被感染,需要盡快去醫院。
對於患有糖尿病、血管炎等疾病的人來說,如果小傷口治療不當,可能長時間無法癒合,造成感染、敗血症、截肢甚至死亡等嚴重後果。正確的方法是用碘伏消毒傷口,然後用一層或兩層透氣性好的紗布包紮傷口,並注意及時更換紗布和局部消毒。
H. 消毒棉簽開包時間有效時間是多少
消毒棉簽開包時間有效時間是12個小時,12個小時以後就會感染細菌,而葯店賣的棉簽也達不到醫院的無菌條件,並不能用於清理創口。
醫用棉簽分為無菌和非無菌包裝兩種。無菌棉簽,是包裝後進行消毒處理或者經過化學消毒處理後包裝的棉簽;非無菌棉簽,是未經過消毒處理的棉簽,它供給醫療機構後會進行消毒滅菌後再用於治療。
消費者生活中從葯店購買的非無菌棉簽都不是 「醫用棉簽」,只能算「生活棉簽」,可以用來清潔皮膚、耳朵,但不能用於創口處理。消費者從葯店購買非無菌棉簽,沒有醫院里的消毒設備與條件,如果直接用於傷口處理,很可能出現創口感染、一直無法痊癒的情況。
棉簽打開包裝後,本身沒有經過消毒處理,在夏季潮濕環境中,極易滋生細菌,出現黴菌感染。
無菌棉簽在開袋後可直接用於處理創口,但一般家庭在購買醫用棉簽後,都很難一次性用完,因此棉簽打開包裝後應放在陰涼、乾燥的環境中,否則很容易受潮,出現「發霉」的情況。
無菌包裝棉簽打開包裝後,也可能感染細菌。根據2016年原國家衛計委發布的《病區醫院感染管理規范》規定,無菌棉球、紗布的滅菌包裝一經打開,使用時間不應超過24小時,超過24小時無菌棉簽也會認定為「有菌棉簽」。
無菌棉簽包裝打開超過12小時後,切勿再使用處理創口,可以用來家庭衛生護理或者丟棄。為避免浪費,消費者可購買小包裝如獨立包裝的無菌棉簽。
(8)醫用棉簽的發明時間擴展閱讀
消費者生活中從葯店購買的非無菌棉簽都不是醫用棉簽,都不能用來清理傷口,下列就是處理傷口的正確方法:
一般的小傷口最好用碘伏來消毒,沒有碘伏的話可用淡鹽水或涼開水、礦泉水沖洗,盡量減少創面細菌的數量。皮膚受傷後,一周左右即可癒合,皮膚傷口如果出現潰爛、紅腫、疼痛等症狀,要考慮傷口是否已感染,需要盡快到醫院就醫。
對患有糖尿病、脈管炎等疾病的人來說,小傷口如果沒有處理好,可能長時間無法癒合,從而引發感染、敗血症、截肢等嚴重後果,甚至導致死亡。正確的做法是用碘伏對傷口進行消毒處理後,用一兩層透氣性好的紗布對傷口局部進行包紮,並注意及時更換紗布和局部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