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月宮一號」志願者們要隔離多久
昨天(2018年5月15日)上午,當拎著瓜果蔬菜、戴著口罩和手套的四位志願者回歸外面的世界,他們的第一反應是——熱。外面的氣溫比艙內略高,志願者劉佃磊頭上已冒出細密的汗珠,不過他表示,「心情很愉悅。」
接下來,他們要投入各自忙碌的科研生活中,志願者高寒要准備畢業論文答辯,研二的胡靜斐也要整理相關數據。艦長劉慧說:「今日我們出艙了,但是我們的任務還沒有完成,接下來要將所獲得的實驗樣品和數據,形成報告、論文或專利,為『月宮365』實驗畫上圓滿的句號。」
來源:北京日報
Ⅱ 「月宮一號」志願者封閉生存多少天出艙
報道稱,5月15日上午,「神舟」號飛船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戚發軔,人機與環境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浚,虛擬現實技術和人工智慧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沁平和北航副校長房建成院士共同開啟「月宮一號」艙門,歡迎4名志願者「故意」延遲5天出艙凱旋。
當天上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內,備受關注的「月宮一號」再次緩緩開啟艙門,艦長劉慧和劉佃磊、胡靜斐、高寒共4位志願者微笑著走出「月宮」,手裡還拿著親手在「月宮」種植的大豆、小麥、胡蘿卜、西紅柿、草莓等,分發給艙外歡呼祝賀的人群。至此,「月宮一號」內進行的為期365+5天的、世界上時間最長的「月宮365」實驗獲得圓滿成功。
關於下一步的研究計劃,劉紅教授透露,他們將在總結分析試驗結果的基礎上,進行空間站、月球/火星探測器搭載的小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實驗裝置研製,爭取搭載機會,通過天地對比分析,獲得矯正參數和模型,進一步為該項技術應用於太空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
來源:千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