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邁克爾·傑克遜 為什麼那麼火
傑克遜的個人生活方面,包括他的外貌變化、個人關系以及個人行為引起了許多非議。
90年代中期,他受到性侵害兒童案件的指控,最終以大約2500萬美元的金額庭外和解,沒有正式起訴。2005年,他受到七項性侵犯兒童以及其他兩項指控,最終法院裁定其所有罪名均不成立。
傑克遜死後七天,當年控告其性侵的男童出面聲明,此事件皆為男童父親覬覦傑克遜金錢的陰謀,並正式向傑克遜道歉。
2009年6月25日,正為復出演唱會《就是這樣》做准備的傑克遜,葯物中毒導致心臟驟停,並因搶救無效與世長辭。傑克遜的逝世引發了全球性的悲痛,他的公眾悼念儀式在世界各地進行了轉播。
B. 邁克爾傑克遜為什麼能火到全世界
今日頭條
打開
打開APP
當年邁克爾傑克遜為什麼那麼火?
回答
共74個回答
一切都那麼禿然
關注
首先是他本人的原因,一個超級藝術天才,集世界一流的歌者與舞者於一體,而且極富創造力,使他成為當時,甚至是目前乃至以後都是最具有觀賞性的藝人。然後結合那個年代MTV的興起(MJ是現代MTV之父),將他的影響力拓展至全世界。
贊同0
暫無評論
金泉都
關注
喜歡舞蹈者都知道他的名氣,他10歲開始有自己版權專輯(Bigboy),得過13次格萊梅獎,13次單曲上全美冠軍榜,26次全美單曲獎,他會寫詞做曲,從小都是有音樂才華,創作出難度高超「太空步」,機械舞都是他名作,至今模仿他的人太多的數不盡,都模仿不了他的舞步。
C. 邁克爾傑克遜一生中最偉大的成就是什麼我敬佩他!
事業上:1983年的格萊美頒獎典禮被邁克爾變成了「顫栗之夜」!那晚, 他的顫栗專輯共獲得8項格萊美大獎(至今仍未打破,他也是獲得格萊美獎最多的人)!這就足以使他憑此凌駕於其他明星之上!他的專輯銷量高達7.5億以上,顫栗1.2億
人道主義:他是娛樂圈中捐錢最多的明星,共捐出3億以上的美元(可能不止)!還支持了39家慈善機構。巡演每到一個城市,MJ都要去醫院看望小孩子,帶去禮物慰問他們,並且作了很多的慈善歌,比如We are the world(最偉大的公益歌曲,1985)、Heal the world(史上最動聽的歌,1991)等等等等
這些就是樓主想要的最偉大成就!
D. 為什麼邁克爾傑克遜這么受歡迎
1.首先肯定被他的歌曲吸引的,太好聽了,而且好聽的歌太多了。他大多數歌曲都是自己創作的,是個有天賦但是又會花異於常人百倍的努力去對待自己的歌曲,這樣的人做出的歌曲能不好聽嗎。可以搜索酷狗聽他所以歌曲。
2.是他跳舞太特別了,身材比例太好,看了他跳舞的視頻覺得太酷了,天生有舞蹈天賦,整天呆在舞蹈室里排練就連中途換曲時說的話都是排練好的,如此精益求精練出的舞步能不好看嗎?可以觀看1995年MTV頒獎晚會視頻。
3.演唱會太好看了,在台上兩個多小時幾乎全是勁歌熱舞中途不帶休息的,如此投入如此敬業,令人感動又心疼,這演唱會也太值了。最重要的一點,舞台上的魅力太大,看他走位都比別人跳舞好看。可以關看德國慕尼黑演唱會。
4.他的外表。一般人剛開始了解他時肯定不認同他的外表。但是如果你深入地按順序去了解每個時期的他,你會覺得他八十年代實在是太帥了,戴著墨鏡穿著模仿軍裝的衣服,靦腆又光芒燦爛的笑容,這就是你巨星的樣子嘛。慢慢地你入坑以後了解他的人品後你就發現他每個時期的都有他的氣質和魅力,盡管你最喜歡他八九十年代的模樣。
5.身材,以及著裝。看了演唱會就知道他的身材比例,尤其是德國慕尼黑history演唱會,在嗶哩嗶哩視頻里搜這場演唱會,畫質感人特別清晰。身材比例好衣品也好,肯定招人喜歡啊。
6.性格,台上光芒勁爆,私下卻是害羞,可愛的一個人,觀看了很多私下的視頻,你可以發現他很樂觀,很幽默,很害羞,凶不起來,說話又好聽,叫人不得不愛。可以看采訪視頻,嗶哩嗶哩APP搜索「19623259」觀看這個采訪。
7.特別。在美國娛樂圈這種地方從不抽煙從不吸毒潔身自好也就算了,居然是美國唯一一個保守的人,覺得談戀愛時牽手都已經如此美好的事情了,他不喜歡綉花枕頭的姑娘,也不喜歡麥當娜這種開放而且心地不好的女人,這樣的人跟美國格格不入,但是卻更符合我們亞洲人的喜好,太特別了。
8.友善,看了那麼多視頻,明明是全世界第一的巨星,卻從來沒有明星架子,從來沒有被自己的名利沖昏頭腦,待人接物如此紳士,如此寵愛粉絲,如此謙遜的一個人,不管是男粉絲還是女粉絲,都會被他的人格所吸引。
8.愛心。他說他特別討厭巡演,看了那些年他演唱會的日程表就知道了,而且又唱又跳的能不累嗎。但是他卻經常為了慈善,把演唱會賺的錢全捐出去了。資助了世界上39個慈善機構,世界上以個人名義捐款最多的藝人。經常親自去做慈善,可是媒體不喜歡報道這些好事啊。
9.他的笑容。太好看太迷人了,純真。
10.這個人境界太高了,我們永遠都做不到他那樣,我們沒他的才華,沒他那麼死命努力,沒他的魅力,沒他有愛心,沒他純真,所以我們更愛他。
E. 邁克爾傑克遜為什麼這么火
邁克爾·傑克遜的藝術性不僅包括音樂,還有舞蹈,是服裝,是化妝設計,是舞台燈光焰火,是一個完整的娛樂節目。
邁克爾·傑克遜不僅限於音樂,他在舞蹈上的創造力亦是優秀。他有「機器人」舞步和著名的「太空步」。他的舞蹈動作(如手摸下體等)也沖擊了社會世俗文化道德標準的界限,被所謂正統人士抨擊為「下流」。而正是這些大膽的充滿挑戰的舞蹈動作影響了之後幾代的流行樂舞台。
1981年,《Thriller》發行,此時《時代》周刊把邁克爾·傑克遜描述為一個「挽救了唱片業的拯救者,定義了一個年代音樂潮流的作曲人,擁有不可思議雙腳的舞者,打破了所有喜好、風格與種族界限的歌手」。
邁克爾的歌曲或展示夢想、或激發潛能、或揭穿謊言、或痛斥「黑暗」,他的內心深處,有一種渴求「平等」的力量。
邁克爾·傑克遜在音樂上的貢獻還有對黑人種族、美國社會和文化的貢獻。
F. 邁克爾傑克遜和貓王和披頭士哪個最偉大
我覺得是邁克爾傑克遜
理由
再獲獎上遠超其他兩位傑克遜一生中兩次入選的搖滾名人堂,獲得了13個格萊美獎和26個全美音樂獎。在他單飛生涯中,他擁有13支美國冠軍單曲。
2010年,邁克爾·傑克遜被授予格萊美終生成就獎。
在公益上也是佼佼者 2000年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里認證他資助過39個慈善機構。
單曲唱片發行量達到50億,無人逾越
雖然個人純在爭議但他的評價還是很高的
邁克爾·傑克遜的藝術性不僅包括音樂,還有舞蹈,是服裝,是化妝設計,是舞台燈光焰火,是一個完整的娛樂節目(程曉鴻評)。
邁克爾·傑克遜不僅限於音樂,他在舞蹈上的創造力亦是優秀。他有「機器人」舞步和著名的「太空步」。他的舞蹈動作(如手摸下體等)也沖擊了社會世俗文化道德標準的界限,被所謂正統人士抨擊為「下流」。而正是這些大膽的充滿挑戰的舞蹈動作影響了之後幾代的流行樂舞台(程曉鴻評)。
1981年,《Thriller》發行,此時《時代》周刊把邁克爾·傑克遜描述為一個「挽救了唱片業的拯救者,定義了一個年代音樂潮流的作曲人,擁有不可思議雙腳的舞者,打破了所有喜好、風格與種族界限的歌手」。
邁克爾的歌曲或展示夢想、或激發潛能、或揭穿謊言、或痛斥「黑暗」,他的內心深處,有一種渴求「平等」的力量(新華網評)。
邁克爾·傑克遜在音樂上的貢獻還有對黑人種族、美國社會和文化的貢獻(程曉鴻評)。
不可否認但貓王披頭士也很棒!
謝謝,望採納
G. 邁克爾傑克遜的成就有誰能超過嗎
比來比去沒什麼意思,萬人心中萬個哈姆雷特,別人的答案總不會是你的答案,你的問法首先就是認定目前你還不知道有人能超過Michael Jackson,這個論點的前提就是你確實是覺得他的成就高。說了這么一大套,就是想告訴你答案最好還是自己尋找,別人可以給你的只是可供切入與思考問題的角度。我在這提供給你幾個人物吧,他們也都是對音樂發展有巨大貢獻的人:Louis Van Beethoven 就是貝多芬 ,Johnn Sibarsdian Bach 就是巴哈,Chopin 就是肖邦,Schobert 就是舒伯特,Mozart 莫扎特,柴可夫斯基,華格納,約翰 施特勞斯和小約翰 施特勞斯,門德爾松等古典音樂家,還有Louis Armstrong等爵士樂手(爵士布魯斯等音樂流派我不太感興趣,了解的很少),The Beatles,貓王等搖滾樂手(其實裡面還包括經典搖滾,硬核搖滾,重金屬,黑金,死金,工業,頹廢,數學,新浪潮,迷幻,朋克等),還有一些流行樂手,新世紀音樂,實驗音樂等其他流派的音樂,你最好是先將不同流派,不同國家的音樂都聽一聽,都有個比較整體的認識,然後再來評判你自己的最有成就的樂者。
H. 邁克爾傑克遜的魅力
對於邁克爾的心~我真的無話可說……因為感動到極點!
他受過的傷害,童年的不幸,給了他不能抹去的陰影……但是他以一顆童心全心全意回報這個世界,這個給了他無上榮耀的世界,這個給了他無盡痛苦的世界,這個生生不息的世界,這個殘忍冷酷的世界~在邁克爾的演繹下,是如此精彩!
善良的人見過很多,善良的明星見過很多,但是邁克爾做慈善不求回報,他不要那些孩子們好好學習,他只要他們真誠快樂,健康幸福~受傷害而發誓長大後絕不做同樣的大人的小孩見過很多,但他們真正長大後往往食言,甚至變本加厲;但是邁克爾遵守了自己的諾言,他一生都在實踐著愛的付出!
單從人格來說他就是無比可愛和完美的~他真的像偉大耶穌說的那樣:當別人打你左臉時候,把另一半臉也給他~~他從沒因為無知無恥的人給他的污衊而停止對孩子和這個世界的愛!
他的藝術成就,見過很多人模仿他跳舞,但是沒有模仿者敢同時張開喉嚨唱他的歌~因為他們一定氣喘吁吁,因為他們根本就不能像邁克爾一樣同時擁有如此完美的舞姿和歌喉!他無窮的創造力把那些謊言打得粉碎,任他們的毒舌去襲擊你的靈魂吧,你雪白的內心只消對著惡魔說「beat it(滾吧)」他們就會變成可笑的小丑!
當年人家貓王也是唱著自己創作的歌曲,一舉成名的~~後來者……希望他們努力,但是不是唱歌好,跳舞好就能跟這些偉大的藝術家相比的,因為他們創造了一個新的紀元~~除非有能力開始新世界,當然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人格 人格魅力,這是長期的修養,絕非一日包裝之功,不然早晚會敗露,變成更大的笑話~~
現在邁克爾 安靜的睡著了……希望仁慈的上帝給於他最渴望的安全感,給他做一些再多一些的小天使~~
I. 邁克爾傑克遜為什麼如此受歡迎
人們喜歡把邁克爾傑克遜和別的明星比較。但有一方面是人們所忽略的,也是世界媒體所抹殺的。邁克爾不僅僅是一個舞蹈者,天王巨星,還是一個善良、博愛、純真的慈善家、人道主義者、音樂領域里的和平領軍人。他曾說:「只要我活著,我都會竭盡全力幫助拯救世界!」
他的付出也已被無數獎章所回贈,並且他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為「世界上最成功的藝術家」。2002年,德國最具權威性的媒體評論獎為邁克爾傑克遜頒獎,以承認他世界最偉大的流行歌手的地位。他去世後,美國授予了他「拯救世界獎」。邁克爾正是希望通過音樂,通過舞蹈,通過藝術,去感化世界,傳遞愛的信息,化解仇恨、偏見,治癒受傷的地球。
「我生命的意義, 就是通過音樂和舞蹈奉獻出自己。我忠於藝術,藝術的最終目的是結合肉體和精神、塵世與神聖,這就是藝術的最終意義所在。而我,就是把音樂、愛與和諧帶給小孩、年青人的使者。 」
還有一方面, 也是鮮為人知的。邁克爾傑克遜,是一位打破種族隔離的黑人英雄。那是美國在種族主義惡化的漩渦里掙扎的里根時代,當1983年他的一首Billy Jean勢不可擋地登上MTV電台,這就標志著他為所有的黑人藝人打開了大門,他的專輯Thriller走進美國各大洲,乃至引領了脫口秀女王奧普拉、籃球巨星喬丹、好萊塢導演斯派克、馬丁路德接班人傑西等一批黑人名人。正是邁克爾傑克遜,把黑人、白人、亞洲人、拉丁美洲人聚集在一起,一起舞動起來。正是邁克爾傑克遜,讓不同膚色的人們高唱「我們天下是一家」,賑濟千萬非洲飢民,並且——從此揭開了慈善義演的歷史篇章。
「我真的不是一個有任何偏見的人。我覺得人們應該多想想上帝和他神奇的創造物,如果你去看看你身體內部的那些奇觀(內臟器官的顏色)你就會知道不同顏色的器官做著不同的工作。那麼我 們人為什麼不可以像它們一樣和諧共進呢? 」
「種族問題是我最痛恨的,我真的很討厭。這也是為什麼我把這樣的問題帶到我的歌曲中,帶到我的舞蹈中,帶到我的藝術中,」邁克爾說:「我就是要告訴這個世界該怎麼做。如果政治家解決不了,那詩人該用詩歌,作家該用小說來告誡人們。這就是我們要做的,也是拯救這個世界的一個很重要的途徑。」
當他出生時,那時的等級制度和種族主義沒人能打破,當他離開後,他打破了這些界限,他重新定義了音樂的意義,他改變了階級,跨越了種族。民權領袖夏普頓說:「奧巴馬之所以能當上總統,邁克爾功不可沒,他是這個歷史進程的重要推手之一。因為他推廣了黑人文化,打破了種族隔閡。」
對於那些不去了解邁克爾、只憑看一眼相片或關於他的報道就下判斷的人,我想告訴他們,真實的邁克爾傑克遜,很喜歡笑,笑聲像小孩子一樣燦爛,在台下像小孩子一樣害羞,待人溫和,即使是天王巨星、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藝人,仍然是一個謙謙君子。
看下他的訪談,他的溫文爾雅和修養內涵實在令人欽佩;品讀他的《夢舞詩話》,他那顆充滿著奇跡、深愛著萬物生靈的心,呼喚著每個人曾經的純真。他喜歡孩子,在牛津演講中,呼籲世界保護孩子的心靈。心靈最純凈的人,就是最堅強的人。「我要用自己的努力, 來幫助人們重新發現那些隱藏在他們內心深處的童心。 」
事實上,邁克爾傑克遜是一個里程碑,流行音樂的先驅者,如貝多芬、莫扎特一樣,是藝術里的殿堂式人物。藝術家的可貴在於他們心靈的純凈和改變世界的沖動。
他在格萊美頒獎典禮上坦露心聲:「我根本都沒有童年。那不是一個正常的童年,沒有童年可以享受到的任何快樂--取而代之的是辛勤工作、奮斗和痛苦,最終換取了物質和事業上的成功。但是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因為我再也不能重塑這段人生。然而今天,當我創作我的音樂時,我覺得自己就是上帝的樂器。我想當我們敞開心扉,盡情揮灑我們的天賦時,那是怎樣的一種喜悅。那經上帝審核過的樂曲,在空中飄盪,讓整個世界都充溢著神奇。我們也在一瞬之中瞥見了生活樂趣,心中滿是奇跡。 這就是我愛孩子的原因,從他們身上我也學到了很多。」
他繼續說,「我也意識到了當今世界上存在的很多問題 ,從都市犯罪到大規模的戰爭和恐怖襲擊,以及我們過度擁擠的監獄,都是因為那些人有著一個不快樂的童年。孩子心中的魔法、奇跡、神秘和天真是創造力的源泉,這可以拯救世界。我堅信如此。 我們需要從孩子身上學習的不是幼稚,而是生活的大智和真諦。他們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在自己的心中。今天,我要感謝世界上所有的兒童,包括那些殘疾的和缺乏教育的孩子們,我對你們的痛苦真的感同身受。」
他的丑聞漫天紛飛,但全是無中生有;他的官司永無休止,但他永遠是清白之身。走過風風雨雨的50年,麻煩不斷,燒傷,演出事故摔傷,被白人警察打傷,被媒體中傷,被利益集團戳傷,他超越一切,在愛,寬容,堅強,微笑中穿越磨難,哪怕是傷痕累累,只為完成一次旅程,直到完美燦爛地謝幕。
如今,事實上任何一部音樂錄影里都不可能看不到邁克爾·傑克遜的影子,從舞步、音樂到主題。賈斯汀和亞瑟模仿他的舞步,阿肯和Ne-Yo則模仿他的唱腔。
青少年偶像克里斯·布朗在2007年MTV錄影帶音樂獎上向邁克爾·傑克遜致敬。他告訴《烏檀》雜志說,「現在新出的藝人里,沒有一個不是在邁克爾·傑克遜的影響和激勵下成長起來的。我兩歲還在襁褓的時候,我就跟著邁克爾·傑克遜唱歌跳舞。邁克爾·傑克遜是藝術家裡最接近完美的人。」
當音樂漸漸消失的時候,愛是永恆的。邁克爾相信米開朗琪羅的一句話:「我知道創作者總有一天會離去,但是他的作品會留存下去。那就是如何逃離死亡的辦法,我試圖把我的靈魂融入我的作品。」
「我總是努力寫一些正面的歌,讓人們看到事物光明的一面。我對世界現狀並不很滿意,但我寫歌時總希望能傳達出一些正面向上的信息,傳達希望,希望世界變得更美好。我不願意看到社會上那些消極的陰暗面出現。我有一張專輯叫BAD,但我的意思是讓我們往好的方向發展。」
或許邁克爾的故事,會讓我們更加明白,一個真正的藝術家所在的意義。
地球之歌:透視藝術家靈魂的巨作
文/ 喬·沃格爾(Joe Vogel)翻譯:Badthriller、Vinces
在艾伯特·戈爾的《難以忽視的真相》之前,在《阿凡達》和《機器人總動員》之前,在「綠化環保」成為宣傳語之前,就有了邁克爾·傑克遜的《地球之歌》。這首歌是流行音樂史上最不同尋常的大膽抗議歌曲之一,是全球的熱門經典(在超過15個國家獲得第一名)。它的喜愛者就在不斷增長。這首歌代表地球及其居民(尤其最易受傷害的)迫不及待地發出懇求,時至今日仍然意義重大。
《地球之歌》對傑克遜影響深遠,他有理由把這當作他最偉大的藝術成就之一。
邁克爾·傑克遜獨自一人在酒店房間里,來回踱步。
他正身處「真棒」世界巡演第二程,這場令人筋疲力盡的演出盛事共有123場,歷時近兩年,十分地耗費體力。這場巡演會成為史上票房最高、最賣座的系列演唱會。
就在幾天前,傑克遜在羅馬的弗拉米尼奧體育場向超過3萬的狂熱歌迷獻上了一場演出。休息期間,他與昆西·瓊斯和傳奇作曲家倫納德·伯恩斯坦一起參觀了西斯廷教堂和位於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晚些時候,他們又驅車前往佛羅倫薩,在那裡傑克遜站在米開朗琪羅著名的雕塑「大衛」下,充滿敬畏地凝視著。
現在,他在奧地利維也納,西方世界的音樂之都。正是在這里,誕生了莫扎特負有盛名的第二十五號交響曲和經久不衰的安魂曲;在這里,貝多芬師從海頓,演奏了他的第一首交響曲。也正是在這里,1988年6月1日的維也納萬豪酒店,誕生了邁克爾·傑克遜的巨作《地球之歌》。
在接下來七年中成形的6分半鍾的版本和以前的流行樂一點也不像。社會聖歌和抗議歌曲早就成為搖滾傳統的一部分,但這個可不一樣。《地球之歌》要更宏如史詩、更扣人心弦、更原始純粹。同樣它也根植於更深的背景中,視野也更全面。它是約伯記和耶利米書中撕扯的悲嘆,是讓人想起布萊克、葉芝和艾略特作品的天啟預言。
它用音樂傳達了畢加索用著名藝術抗議畫《格爾尼卡》傳達的思想。在其毀滅和苦難漩渦中的是這樣的聲音 —— 被世人聽到的哭泣、懇求和吶喊(「我們怎麼辦?」)。
《地球之歌》將成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自然聖歌,在超過15個國家的排行榜上高居榜首,賣出超過五百萬張。評論家們至今都還不很明白它是什麼組成的。它獨特地融合了歌劇、搖滾、福音和藍調,與電台播的音樂截然不同,幾乎挑戰了傳統聖歌的每種形態。它取代了民族主義,展望了一個沒有分裂和階級的世界;它取代了宗教教條和人道主義,嚮往著一個生態平衡和諧的廣闊視野。沒有嘩眾取寵,它是毫不造作的藝術表現;沒有可以印上T恤和廣告牌的口水副歌,它發出了無言的、普遍的呼喊。
1988年6月2日,邁克爾·傑克遜在奧地利維也納表演。這是他構思《地球之歌》的第二天。
傑克遜清楚記得旋律來到的時刻。
那是他在維也納的第二夜。賓館外,向環城大道和市立公園外看去,他看到金碧輝煌的博物館、大教堂和歌劇院。這是一個文化和特權的國度,和他在印第安納州蓋瑞市的家鄉截然不同。傑克遜待在寬敞的連接套房,那裡有巨大的窗戶,可以往外看到壯觀的景象。面對周圍優越的物質條件,他的情感和思緒卻飄到了別處。
這不僅僅是孤單(盡管他確實感覺到),而是更深的感觸 —— 一種對世界環境排山倒海的絕望。
也許名人最常見的特點就是自戀。1988年,傑克遜當然有理由自戀。他是地球上最有名的人,無論去哪兒,都能引起歇斯底里的狂熱。就在他結束維也納普拉特體育場門票售罄的演唱會後的第二天,一篇美聯社的文章如是寫道:「130名歌迷在傑克遜的演唱會上暈倒。」如果披頭士(Beatles)像約翰·列儂說的比耶穌更流行,那麼傑克遜完全就是聖三一。
當傑克遜通過一些方式享受著關注時,他也意識到利用自己名人效應追求比名聲財富更重要的東西任重而道遠(2000年,《吉尼斯世界紀錄》表彰他為史上最樂善好施的流行巨星)。「當你看到我看到的東西並全世界周遊,你就無法對自己和世界坦然地(視而不見)。」傑克遜解釋說。
在「真棒」世界巡演的幾乎每一站,他都會去孤兒院和醫院慰問。幾天前在羅馬,他造訪了班比諾葛蘇兒童醫院,送出禮物、合影並簽名。離開前,他還保證捐款超過10萬美元。
當表演或幫助兒童時,他賣力又開心。但是當他回到自己的賓館房間,焦慮、傷感和絕望不時侵擾著他。
傑克遜一直都對苦難和不公正很敏感。但近些年來,他的道德責任感增強了。對他純真的偏見忽視了他天生的好奇心和海綿般的腦子。他不是政治老學究(比起政治,傑克遜毫無疑問更喜愛藝術領域),對周圍的世界也非漠不關心。他廣泛閱讀,看電影,和專家交談,熱情地研究各種問題。他深深地投入進去,想要理解並改變這個世界。
1988年,他當然有理由關注。那時新聞讀起來就像古老的經文:有酷熱和乾旱、森林大火和地震、種族滅絕和飢荒。暴力在聖地不斷升級,亞馬遜森林正遭受破壞,垃圾、石油和污水傾倒在海岸上。1988年《時代》雜志「年度人物」的封面故事獻給「瀕危的地球」。一下子,許多人發現我們確實正在毀壞自己的家園。
大多數人是偶然而被動地讀看新聞的,他們對屏幕上恐怖的畫面和故事早已麻木不仁,而這些故事卻常常讓傑克遜落下熱淚。他消化了它們,並刻骨銘心。當人們告訴他只要享受自己的好運氣時,他憤怒了。他完全相信約翰·多恩的名言「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對於傑克遜,這個念頭伴隨了一生。這個星球聯系在一起,本質上很珍貴。
他解釋道,「人們看到『那裡』問題解決了……但我不那麼想 —— 那些問題不是『在那兒』。我感覺它們就在我的體內。一個衣索比亞的孩子哭泣,一隻海鷗在浮油中可憐地掙扎……一個年輕的戰士聽到飛機飛過時,因恐懼而瑟瑟發抖:當我看到聽到它們時,難道這些事不是發生在我體內嗎?」
曾經,在一次舞蹈綵排時他不得不停下,因為一隻海豚被困在網中的畫面讓他憂心如焚。「從它身體被纏在網中的樣子,」他解釋說,「你能讀出太多的痛苦。它的眼神一片空洞,但仍有微笑,那是海豚永不失去的……所以,我在綵排時就想,『它們讓我跳不下去。』」
當傑克遜表演時,他能感受到這些難以抑制的情感噴薄欲出。跳舞唱歌時,他努力表達著痛苦,給它表達、意義和力量。這是種釋放。頓時,他就能把觀眾帶到另一個和諧而陶醉的世界。但不可避免的,他又會被扔回這個充滿恐懼和疏離的「真實世界」。
當傑克遜站在賓館房間憂思時,太多這樣的痛苦和絕望在他體內循環往復。
突然,「一拍大腿」:有了,地球之歌。一首以她的視角、她的聲音的歌。悲嘆,懇求。
先是副歌 —— 一聲無語的呼喊。他抓過錄音機,按下錄音鍵。啊~~~~~~嗚~~~~~~
副歌很簡單,但力道十足:從降A小調到升C三和弦,從降A小調七和弦到升C三和弦;然後升調,從降B小調到降E三和弦。就是這個!傑克遜這么想。然後,他解決了開頭部分和一些唱段。他在腦海中構思著。這首歌,他確定,會成為他寫過最偉大的歌……
J. 邁克爾傑克遜和周傑倫的創作力、唱功、舞步,哪個更勝一籌
創作能力:邁克爾傑克遜
唱歌能力:邁克爾傑克遜
舞蹈能力:邁克爾傑克遜
---------------------------------
相信你也知道MJ的BAD演唱會吧,告訴你,MJ的演唱會沒有任何人能夠超越,因為他在舞台上的表現是無人可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