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九期一發明者

九期一發明者

發布時間:2021-06-07 20:33:36

❶ 牌九是誰發明

相對於一些年輕人,由於工作學習的緣故,接觸民間社會世態風物的機會很少,往往並不懂得牌九蘊含的文化;但不可否認的是,年輕人對於「牌九」還是大都聽說過的;或許也曾在過年期間受娛樂氛圍的影響,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可是要說起牌九的來歷,牌九點數的認知,還是不明白的。開篇我們就說說這兩個問題。

網路供圖

關於牌九的來歷,大致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秦始皇修建長城時,服勞役的百姓在閑暇之餘發明的。據說是因為修建長城都是人工操作,且修造的地方非常危險,經常發生累死、墜落等生命危險,因此逃跑的人很多。監工們為了制止這種現象,就設計了「牌九」,以「點數定輸贏」,使輸了的勞役能「願賭服輸」的安穩勞動。顯然這種說法是後世臆造的,因為當時還處於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的過渡階段,服老役是無論如何逃脫不了的,一旦某人逃脫,家族都會受到懲罰的。

秦始皇·影視圖片

另一種說法相對的靠譜些,說牌九的來歷,來自於「骰子」,也稱「色子」,相信大家對這個物價更熟悉。相對於骰子,牌九更復雜一些,但明眼人可以發現,牌九的點數都是可以用「兩個骰子」來組成的,如天牌12點,即兩個骰子最大的點數組成的;地牌2點,是兩個骰子最小的點數組成等。

牌九圖片

既然說到了點數的問題,我們知道牌九共32張,各類牌面造型21種,據「秦始皇修長城」的牌九來歷說法講,這21種牌形代表當時的21種職業,各行各業、三教九流皆有。而整個牌九所有的點數加起來是227點,被衍說成代表發明牌九用了227天,雖然這可能是無稽附加之談了,但也是一種點數來歷說法吧。

❷ 列舉唐宋時期科技成就及發明者。

印刷術

(1)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經、日歷和詩,現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國印製的《金剛經》卷子。

(2)五代有了雕版印刷的整部書籍。

(3)宋代雕版印刷業很發達,刻印的書,字體工整,裝訂精美。11世紀中葉,北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比歐洲早400年。 北宋已會使用磁針指南,後來把磁針裝在羅盤上,製成指南針用於航海。 4.火葯

(1)唐朝時《真元妙道要略》一書最早提到了火葯,唐末火葯開始用於軍事。

(2)北宋時火葯已廣泛在軍事上使用,東京設立「廣備攻城作」,製造火葯和火器;宋仁宗時成書的《武經總要》記載了許多火器的製作方法。

(3)南宋時發明了「突火槍」,管形火器的出現,開創了人類作戰史的新階段。 隋唐:①隋朝天文學家劉焯編制的《皇極歷》,創立了計算日月運行的新方法,是當時最先進的歷法。②唐朝天文學家僧一行,在《皇極歷》的基礎上制定的《大衍歷》,比較准確地反映了太陽運行的規律,系統周密,表明中國古代歷法體系的成熟。③一行還是世界上用科學方法實測地球子午線長度的創始人。
唐朝:著名數學家王孝通撰寫的《緝古算經》,首次提出三次方程式正根的解法,能解決工程建設中上下寬狹不一的計算問題,是對古代數學理論的卓越貢獻,比阿拉伯人早三百多年,比歐洲早六百多年。
隋唐:①我國的一些外科手術,如拔牙、血管結扎等,是世界上最先進的。②隋朝太醫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是古代醫學史上探討病因、病理內容最豐富的一部著作。③唐朝傑出醫學家孫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總結歷代和當時的醫學成果,有許多創見,在我國醫葯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④吐蕃名醫元丹貢布編著的《四部醫典》,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⑤唐高宗時編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國家頒布的葯典。
北宋:①醫學以小兒科、產科和針灸科最著名。②《小兒葯證直訣》為我國古代重要的兒科著作。③《十產論》是著名的產科著作。④針灸學家設計了便於醫術學習的針灸銅人模型。⑤《洗冤錄》是南宋法醫學家宋慈所著,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法醫學書籍。⑥王安石變法時設太醫局,局內辦有醫學校。 農業、手工業論著
《夢溪筆談》:北宋沈括著,是我國科學發展史上的珍貴遺產。 隋唐:趙州橋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測量子午線。唐太宗時辦了分科較細的醫學校,比西方早200年。《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編定和頒布的葯典,比歐洲早800年。《金剛經》卷子是現存世界上最早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❸ 九九乘法表是哪個朝代發明的

  1. 我國九九抄乘法表起源襲甚早。至遲於春秋魯桓公時已有九九,成書於春秋戰國間的《管子》, 書中提到「安戲作九九之數以應天道」。

  2. 我國古代的乘法口訣(乘法表)是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它的順序和後世 的口訣相反。口訣的開始兩個字是「九九」,古人就用「九九」作為乘法口訣的簡稱。

  3. 九九乘法口訣表起源於我國,首著《管子》一書;2256年後,填補了加減和除法之空白的又是我國。《中華經算》一書的問世「以順天意」,也提高了中國人在數學領域里的國際地位。

❹ 元素周期表的發明者是誰

19世紀中期,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制定了化學元素周期表

門捷列夫出生於1834年,他出生不久,父親就因雙目失明出外就醫,失去了得以維持家人生活的教員職位。門捷列夫14歲那年,父親逝世,接著火災又吞沒了他家中的所有財產,真是禍不單行。1850年,家境困頓的門捷列夫藉著微薄的助學金開始了他的大學生活,後來成了彼得堡大學的教授。

幸運的是,門捷列夫生活在化學界探索元素規律的卓絕時期。當時,各國化學家都在探索已知的幾十種元素的內在聯系規律。

1865年,英國化學家紐蘭茲把當時已知的元素按原子量大小的順序進行排列,發現無論從哪一個元素算起,每到第八個元素就和第一個元素的性質相近。這很像音樂上的八度音循環,因此,他乾脆把元素的這種周期性叫做「八音律」,並據此畫出了標示元素關系的「八音律」表。

顯然,紐蘭茲已經下意識地摸到了「真理女神」的裙角,差點就揭示元素周期律了。不過,條件限制了他作進一步的探索,因為當時原子量的測定值有錯誤,而且他也沒有考慮到還有尚未發現的元素,只是機械地按當時的原子量大小將元素排列起來,所以他沒能揭示出元素之間的內在規律。

可見,任何科學真理的發現,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都會受到阻力,有些阻力甚至是人為的。當年,紐蘭茲的「八音律」在英國化學學會上受到了嘲弄,主持人以不無譏諷的口吻問道:「你為什麼不按元素的字母順序排列?」

門捷列夫顧不了這么多,他以驚人的洞察力投入了艱苦的探索。直到1869年,他將當時已知的仍種元素的主要性質和原子量,寫在一張張小卡片上,進行反復排列比較,才最後發現了元素周期規律,並依此制定了元素周期表。

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宣稱:把元素按原子量的大小排列起來,在物質上會出現明顯的周期性;原子量的大小決定元素的性質;可根據元素周期律修正已知元素的原子量。

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被後來一個個發現新元素的實驗證實,反過來,元素周期表又指導化學家們有計劃、有目的地尋找新的化學元素。至此,人們對元素的認識跨過漫長的探索歷程,終於進入了自由王國。

門捷列夫,這位化學巨人的元素周期表奠定了現代化學和物理學的理論基礎。

在他死後;人們格外懷念這位個子魁偉,留著長發,有著碧藍的眼珠、挺直的鼻子、寬廣的前額的化學家。他生前總是穿著自己設計的似乎有點古怪的衣服。上衣的口袋特別大,據說那是便於放下厚厚的筆記本——他一想到什麼,總是習慣地立即從衣袋裡掏出筆記本,把它順手記下。

門捷列夫生活上總是以簡朴為樂。即使是沙皇想接見他,他也事先聲明——平時穿什麼,接見時就穿什麼。對於衣服的式樣,他毫不在乎,說:「我的心思在周期表上,不在衣服上。」他的頭發式樣也很隨便。那時,男人們流行戴假發,對此,門捷列夫總是搖著頭說:「我喜歡我的真頭發。」

❺ 小九九是誰發明的

「小九九」通常指算盤。多數學者認為徐岳是發明者或至少是最早的記錄者。徐岳(?~220)字公河。東漢著名數學家、天文學家,世界第一位「珠算」提出者和「算盤」記錄者。東萊(今萊州市)人。東漢靈帝時,著名天文學家劉洪「按數術成算」創造了「乾象歷」,並「親授其法」予徐岳。徐岳潛心鑽研晦、朔、弦、望、日月交食等歷象端委,進一步完善了「乾象歷」,後又把該歷法傳授給吳國中書令闞澤,使歷法得以在吳國實行。歷法的鑽研為徐岳以後從事算學研究打下了堅實基礎。他搜集先秦以來的大量數學資料,撰寫出《數術記遺》、《算經要用》等數學著作。《數術記遺》詳細地記錄了他與劉洪算術問答的精華,介紹了14種計算方法。第一次記載了算盤的樣式,並第一次定名為「珠算」。漢獻帝延康元年(220)病逝。

❻ 四大發明的發明日期和發明者

我國的四大發明分別是:造紙術、指南針、火葯、活字印刷術。
造紙術
四大發明中的造紙術相傳是由東漢時代的宦官蔡倫所發明,但是也有考古證據說明,造紙術在更早時期就存在,而蔡倫只是一位改進造紙術的重要發展者。造紙術對知識的保存及資訊的流通有不少影響。
指南針
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前身為中國古代的司南。具體時間沒有沒有明確記載。是一種用於指示方向的工具,廣泛應用於航海、野外探險等領域。早在古代已對貿易、戰爭和文化交流造成深遠影響。
火葯
四大發明中的火葯除了可製作煙花和炮仗等,亦是一種炸葯,被運用到戰爭上成為軍事用途。據載起源於唐朝甚至秦朝。宋朝時期,約12世紀中期已經發展出具有一定殺傷力的單兵火器(火銃)以及連發式火器(連銃)用於彌補當時宋人戰鬥力不及金人的劣勢。中國在實用性火器的使用上早於歐洲五個世紀左右。
活字印刷術
四大發明中的活字印刷術是現代印刷術的前身,與造紙術一樣對知識的保存和流通造成影響。據載是北宋時期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術。

❼ 九連環是誰發明的

傳說九連環源於中國古代傳統民間,一說發明於戰國時代,另一說發明於三國時期,但能確認就是九連環的記載是明代楊慎(1488-1559,號升庵)的《丹鉛總錄》,並不早於歐洲。

在中國,戰國時代名家惠施曾著立《連環可解》的立論。惠施所說連環是指《戰國策》卷第十三中提到的玉連環,南宋鮑彪注稱這種玉連環是「兩環相貫」,顯然不是這里所說的九連環。據說三國時期,諸葛亮常帶兵打仗,為排遣妻子寂寞而發明。

九連環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有著聰明的象徵。在古代,對於人們來說,九連環不算是一種玩具,而是代表智慧的象徵。電視劇看多的人應該會有這樣一個印象:出使天朝的外邦,有些比較囂張的,都會拿出九連環來刁難朝中大臣。在大家都束手無策,外邦使官洋洋得意的時候,總會有一個比較聰明的人出來解出九連環,挽回天朝的顏面。因此,九連環總是會被賦予聰明,有智慧的帽子。


(7)九期一發明者擴展閱讀

九連環流行極廣,形式多樣,規格不一。其製作,用金屬絲製成圓形小環九枚,九環相連,套在條形橫板或各式框架上,其框柄有劍形、如意形、蝴蝶形、梅花形等,各環均以銅桿與之相接。

玩時,依法使九環全部聯貫子銅圈上,或經過穿套全部解下。其解法多樣,可分可合,變化多端。得法者需經過81次上下才能將相連的九個環套入一柱,再用341次才能將九個環全部解下。

此外,也可套成花籃、綉球、宮燈等狀。同時,九連環也是按照一種順序來解的。解九連環需要相當一段時間,這也可以訓練人的耐心。不僅 如此,九連環還可以根據需要自行增加環數提高難度,但環數增加將使解開步驟呈幾何級數遞增,且本質上並沒有改變解環方法,因此通常所見仍是九環為主。

❽ 九期一什麼時候上市的

「九期一」又名甘露特鈉膠囊,是國內新上市的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葯物,2019年12月就已經上市了,我們是今年2月份才換的這個葯。

❾ 九九乘法表是什麼朝代發明的

春秋戰國時期
九九乘法表的發明
我國九九乘法表起源甚早。至遲於春秋魯桓公時已有九九,成書於春秋戰國間的《管子》, 書中提到「安戲作九九之數以應天道」。在戰國時代,九九口訣已經相當流行,諸子著作如《荀子》 等已把乘法口訣的文句作為科學上的論證來引用了。我國古代的乘法口訣(乘法表)是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它的順序和後世 的口訣相反。口訣的開始兩個字是「九九」,古人就用「九九」作為乘法口訣的簡稱。現代的「九九」乘法口訣,是從一到九每兩數相乘而成,如…… 公元前256年春秋戰國時期+2000年共計2256年的今天,四大運算的口訣全部問世,出現在《中華經算》一書中。 九九乘法口訣表起源於我國,首著《管子》一書;2256年後,填補了加減和除法之空白的又是我國。《中華經算》一書的問世「以順天意」,也提高了中國人在數學領域里的國際地位。
九九乘法口訣最早是由中國人發明。在諸子百家的《荀子》、《管子》、《淮南子》等古籍中,都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等口訣。
但是古代的乘法口訣和現代的有所不同。古代的九九乘法口訣又稱「小九九」,它的排列順序與現在的正好相反,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到「二二得四」結束,因為乘法口訣的開頭的

兩個字是「九九」,所以人們簡稱它為「九九」。大約到了十三四世紀的時候,數學家們認為「九九八十一」到「二二得四」不符合數學上的從小到大的排列順序,所以才改過來變為「二二得四」到「九九八十一」,另外又加上了「一一得一」這一行,一直沿用到現在

閱讀全文

與九期一發明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