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9「BMW中國文化之旅」非遺保護創新成果展在京開幕
易車北京報道 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BMW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創新基地,與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2019「BMW中國文化之旅」非遺保護創新成果展在北京798藝術中心開幕。
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兼CEO魏嵐德博士(Dr.johann Wieland)在2019「BMW中國文化之旅」非遺保護創新成果展開幕式致辭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魏嵐德博士(Dr. Johann Wieland)在2019「BMW中國文化之旅」非遺保護創新成果展開幕式上致辭
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魏嵐德博士(Dr. Johann Wieland)表示:「在『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理念的指導下,我們與清華美院建立的創新基地三年來碩果累累。我們為創新基地為非遺傳承人以及非遺保護做出的開創性、引領行業的傑出貢獻驕傲與自豪。創新基地的探索完美闡釋了BMW戰略型企業社會責任以『賦能』為手段,以『創造共享價值』為目標的理念。自『BMW中國文化之旅』項目發起以來,我們始終致力於發揮BMW的品牌影響力,嫁接『聯結』利益相關方和本土社會的橋梁。」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馬賽教授本次展覽歷時三天,2019「BMW中國文化之旅」非遺保護創新成果展從11月14日至16日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該展覽邀請了由創新基地歷年來培養的17位非遺傳承人,展示了近250件以「非遺走入現代生活」為理念指導設計開發的非遺文創品,包括藍印花布、湘綉、彝族服飾等。
成果展還展示了寶馬 7系華彩輝耀典藏版。該車由寶馬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魯曉波教授領銜的清華美院設計團隊合作,研發歷時12個月,繼2019年成都車展發布後,首次亮相北京。該車以中華傳統美學中對「奢華」的理解與運用,將寶馬精湛百年造車技藝與中國傳統文化象徵元素相融合,在豪華品牌寶馬的旗艦車型中,完美詮釋了「東方大美,近雅唯和,臻於至善」的中華美學思想,是新時代美學價值的典範。
整車設計選取漢代玉環紋樣、霽藍瓷、降真香等中國文化象徵元素,並結合刺綉、大漆、螺鈿等巧奪天工的製作技藝,用創新思維展現出寶馬對於中國文化的深刻理解。新寶馬 7系華彩輝耀典藏版是東西方文化互融共生的典型代表,是寶馬向中國文化致敬的一種獨特方式。正如魯曉波教授指出的,「我們並非在復制過去,而是用創新的思想,在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藝術與科學、以及藝術本身各種形式的融合中,尋求和諧與統一。」在為社會各界展示「非遺走進現代生活」的創新思維的同時,該車的開發思路體完美體現了BMW與利益相關方「創造共享價值」的企業社會責任理念。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張雷教授帶領清華美院設計團隊介紹新寶馬 7系華彩輝耀典藏版設計理念及工藝今年,基於寶馬與清華美院前三年合作的成功經驗,創新基地全新升級。在「BMW中國文化之旅」海南探訪活動中,共有5位非遺傳承人成功選入創新基地,清華美院的教授將作為設計師,攜手傳承人以「研培+藝術設計+產業」有機結合的方式,推動非遺的創新性轉化與發展。目前,5位非遺傳承人已順利完成在創新基地的研修課程,將與設計師共同設計並開發具有市場需求的非遺文創產品,預計於2020年3月面向社會發布。
新寶馬 7系華彩輝耀典藏版同時,「BMW中國文化之旅」攜手知名旅遊網站馬蜂窩,連續四年推出以非遺為主題的旅遊攻略,繼續探索「非遺+旅遊」的跨界融合。今年,繼成功推出四川、湖南和玉樹三個目的地的非遺主題旅遊攻略後,《BMW中國文化之旅海南旅遊攻略》正式上線。
B. 哈佛商業評論哪裡可以訂閱
《哈佛商業評論》月刊雜志訂閱
《哈佛商業評論》雜志,雜志社,雜志廣告, 雜志訂閱,發表論文,期刊,中國雜志網
概要:《哈佛商業評論》( Harvard Business Review,簡稱 HBR )創建於1922年,是哈佛商學院的標志性雜志。
主辦單位: 主管單位:
協辦單位: 主編:
出版單位: 發行量: 份/期
創刊日期: 出刊日期: 9日
國際刊號: 國內刊號:
刊物版式: 發行范圍:
郵發代號: 瀏覽次數: 43272
歡迎訂閱:50元/期 月刊 我要訂閱
《哈佛商業評論》( Harvard Business Review,簡稱 HBR )創建於1922年,是哈佛商學院的標志性雜志。建立之初,它的使命就是致力於改進管理實踐。發展90年後,HBR已經成為先進管理理念的發源地,致力於給全世界的專業人士提供縝密的管理見解和最好的管理實踐,並對他們及其機構產生積極的影響。目前,HBR在全世界有10種語言的11個授權版本,包括在台灣地區發行的繁體字版和2012年7月起在大陸地區出版的簡體中文版。
關於哈佛商學院出版社(HBSP)
作為哈佛大學商學院的附屬機構,哈佛商學院出版社的使命是在飛速發展的商業世界中改善管理實踐。我們將最權威的學術研討和實踐管理理念相結合,通過發現、對話、交流與合作,使我們的雜志、圖書、新媒體內容更具前瞻性和說服力。
經典文章
創刊九十年來,《哈佛商業評論》曾經孕育出許多先進的管理觀念,對全球的商業管理實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許多著名學者和專家常常先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原創性的文章,傾聽雜志讀者反饋,然後改寫成書,如彼德•德魯克、邁克爾•波特、蓋瑞•哈默爾和大前研一等專家的著作。
《哈佛商業評論》經典文章
《平衡記分卡》 作者:羅伯特•卡普蘭、大衛•諾頓
《戰略是什麼?》 作者:邁克爾•波特
《藍海戰略》 作者:W.錢•金、勒妮•莫博涅
《創造共享價值》 作者:邁克爾•波特
《行銷短視》 作者:西奧多•李維特
《市場全球化》 作者:西奧多•李維特
《組織的核心競爭力》 作者:C.K.普拉哈拉德、蓋瑞•哈默爾
《顛覆性技術:逐浪之道》作者:約瑟夫•鮑爾、克萊頓•克里斯坦森
《如何成為領導者》 作者:丹尼爾•戈爾曼
《競爭能力分析》 作者:托馬斯•達文波特
《生命該如何度量》 作者:克萊頓•克里斯坦森
《恢復美國競爭力》 作者:蓋瑞•皮薩諾
《商業和社會:競爭優勢和企業社會責任之間的聯系》 作者:邁克爾•波特
《創造共同價值》 作者:邁克爾•波特
《喬布斯領導力的14位密碼》 作者:沃爾特•伊薩克森
《激勵泡沫》 作者:米希爾•德塞
《共同創造商業的新社交契約》 作者:C.K.普拉哈拉德
《迷宮中的女當家》 作者:愛麗絲•伊格莉、琳達•卡莉
《大公司如何變相思維》 作者:羅莎貝斯•坎特
社會贊譽
「《哈佛商業評論》的信徒是世界范圍內公司發展的原動力」 ——摘自Mediabistro網
「多年來填補了商業學術和實踐管理之間的鴻溝,通過卓越的編輯將學術議題應用到真實世界中」 ——摘自《經濟學人》
「獨立承載了管理史上所有議題」 ——摘自《經濟學人》
「不可否認的影響力」 ——摘自《財富》
「管理界聖經」——摘自《華爾街日報》
「值得敬佩」——摘自《福布斯》
關於《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
《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2002年進入中國,2012年7月起,財訊傳媒(SEEC)推出全新的《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Harvard Business Review China,簡稱 HBRC)。
《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是最佳管理思想的載體。《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將致力於為商業管理提供世界級價值參考標准,推進中國企業管理實踐與研究的國際化。通過其雜志、中文網、數字化內容為中國商業人士和全球思想領袖提供縝密的商業見解和最佳實踐,提升中國社會及華人世界的管理理念、改進實務運作,對管理者以及他們管理的機構產生積極的影響。《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必將成為中國商業精英的必備思想夥伴!
《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特色
1、2012年7月起全新推出的簡體中文版《哈佛商業評論》與英文版保持同步出版,中國讀者可以在第一時間同步閱讀到《哈佛商業評論》主要內容,分享世界最新的管理思想和商業經驗。
2、擁有資深的翻譯及編輯團隊,他們不僅擁有豐富的管理知識和經驗,而且能貼近本土讀者的語言要求對文章進行精到的翻譯。在保持世界級管理思想原滋原味呈現的基礎上,還將為中國讀者提供良好的閱讀體驗,更加適合中國讀者快速、方便的閱讀。
3、《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60%以上的內容是來自於《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約有30%以上內容來自中國本土公司案例行業研究、管理教學等方面的成果。 更多本土內容的增加,更加適合指導中國商業管理實踐,貼合中國讀者需求。
4、《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將按《哈佛商業評論》的標准,採集中國本土的商業管理內容,反向提供給《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雜志和網站,推進中國企業管理實踐與研究的國際化。
《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欄目介紹
《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是一本充滿睿智的的現代雜志。幫助讀者了解全球商業的核心話題,並從中獲得啟發是其內容遴選的首要要務。《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內容由以下版塊構成:
前沿
傳遞最新的、基於研究的商業進展。這個欄目的文章總體篇幅比較短小,但內容精煉,對於開啟商業新思維,非常有幫助。這個版塊欄目包括:搶鮮讀、奇思辯、研究控、數據控、新視界、幽商一默、專欄等。
至於專欄,除了英文的之外,我們也將會有中文的專欄作者,來自中國頂尖商學院、咨詢顧問公司乃至企業的,不定期為雜志撰寫文章。
對話
全面走進中國乃至全球最頂尖的商業領袖,系統解讀其經營理念、戰略謀劃以及對整個商業世界的思考。
實戰復盤
公司CEO(或者董事長)現身說法,講述如何完成某個具體行為(並購、渠道、創新、戰略等)的故事。
中國案例
和商學院、咨詢公司攜手,共同剖析和分享中國企業遭遇到的真問題,一起探求可能的出路。
大趨勢
關注那些真正影響到中國商業行為的技術、管理、產業乃至宏觀要素。
大思路
每期英文版重磅,封面候選。把目光放長遠一些,大思路能幫你打開視野,真正為大戰略做准備。
聚光燈
每期英文版重磅,封面候選。針對重大商業話題,結合理論和實務的一組專題報道;無論商界還是學界,都能從中受益。
全球
關注企業的全球化涉及的方方面面,可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難得的鏡鑒。
經驗
致力於幫助個體經營者成為更有效的領導者,同時運用睿智及戰略的方法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這個版塊包括:自我管理、案例研究、雜談、博客、英文摘要、跨界人生等。
如果要訂閱,請網路搜索:中國雜志網
C. 共享價值是服務於社會還是利益在上
共享價值的創造途徑是服務於集體,服務於社會,其根本目的還是在追求利專益最大化。現屬有的共享理念並不是把利益和生產價值拿出來共享,而是在共享的基礎上來增加利益增長速度從而創造更大的財富來實現新一輪的共享,以此循環。當共享總價值溢出社會總需求,則會在利益鏈上出現壓縮,企業得不到資本累積就會縮減社會共享份額的投放,最終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受影響的還是參與共享經濟的成員。
D. 建立共享價值觀的途徑
http://www.superist.com/warriortrader/East3in1.htm
E. 太平洋保險 組織架構
專業化水平高
太平洋保險以「在你身邊的一流保險金融服務集團」為願景,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專注保險主業,推動和實現可持續的價值增長」的經營理念,遵循「保險姓保」的行業發展規律,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強化、固化,成為一家資本雄厚,價值創造、風險管控能力強,專業化水平較高的綜合性保險集團。
實力強
太平洋保險價值持續增長,實力不斷增強,連續七年入選《財富》世界500
強。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2670.14億元,其中主營保險業務收入2340.18億元,實現凈利潤120.57億元,總資產首次超過萬億,達到1.02萬億元,有效客戶數1.04億人。公司財務基礎穩健,償二代下集團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94%。
經營范圍廣
太平洋保險專注保險主業,圍繞保險主業鏈條不斷豐富經營范圍,目前已經實現了壽險、產險、養老險、健康險、農險和資產管理的全保險牌照布局,各業務板塊正在實現共享發展;關注客戶需求,推動實施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戰略轉型,經過18個轉型項目的落地推廣,「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價值觀和方法論已經內化成公司的生命基因;聚焦價值增長:壽險業務追求高質量的新業務價值增長,產險業務堅持承保盈利,資產管理業務實現投資收益持續超越負債成本。
治理體系健全
太平洋保險不斷優化集團化管理的架構,充分整合內部資源,加強與資本市場的交流溝通,形成了較為完善、相互制衡、相互協調的公司治理體系。公司董事會致力於治理結構和機制的不斷完善,構建了較為完善的治理體系,並積極推動和實現了集團一體化管理架構下的子公司治理方案。
社會責任感強
太平洋保險以「做一家負責任的保險公司」為使命,以「誠信天下,穩健一生,追求卓越」為企業核心價值觀,將企業社會責任全面融入公司的商業模式中,為客戶、股東、員工、行業、社會、環境等利益相關方創造共享價值,連續七年獲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傑出企業獎」。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F. 簡述共創價值與共享價值的關系
共創價值是價值創造的最佳方式,共創價值也是共享價值的前提。從共同專創造到共同分享是價屬值最大化的必由之路。要使價值創造成為一個持續的過程,就要與其他價值創造者分享價值成果。只有這樣,他們才會以更大的熱情和精力投入下一輪的價值創造之中。從共創到共享,再共創到再共享……,只有如此循環往復,我們才能實現價值最大化,才能與客戶、股東、員工和社會等共享與世界同步的信息文明。了解更多服務優惠點擊下方的「官方網址」。客服324為你解答。
G. 太平洋保險是哪裡的
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平洋保險」)是在1991年5月13日成立的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的基礎上組建而成的保險集團公司,總部設在上海,是國內領先的「A+H」股上市綜合性保險集團。
太平洋保險以「在你身邊的一流保險金融服務集團」為願景,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專注保險主業,推動和實現可持續的價值增長」的經營理念,遵循「保險姓保」的行業發展規律,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強化、固化,成為一家資本雄厚,價值創造、風險管控能力強,專業化水平較高的綜合性保險集團。
太平洋保險價值持續增長,實力不斷增強,連續七年入選《財富》世界500 強。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2670.14億元,其中主營保險業務收入2340.18億元,實現凈利潤120.57 億元,總資產首次超過萬億,達到1.02萬億元,有效客戶數1.04億人。公司財務基礎穩健,償二代下集團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94%。
太平洋保險專注保險主業,圍繞保險主業鏈條不斷豐富經營范圍,目前已經實現了壽險、產險、養老險、健康險、農險和資產管理的全保險牌照布局,各業務板塊正在實現共享發展;關注客戶需求,推動實施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戰略轉型,經過18個轉型項目的落地推廣,「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價值觀和方法論已經內化成公司的生命基因;聚焦價值增長:壽險業務追求高質量的新業務價值增長,產險業務堅持承保盈利,資產管理業務實現投資收益持續超越負債成本。
太平洋保險不斷優化集團化管理的架構,充分整合內部資源,加強與資本市場的交流溝通,形成了較為完善、相互制衡、相互協調的公司治理體系。公司董事會致力於治理結構和機制的不斷完善,構建了較為完善的治理體系,並積極推動和實現了集團一體化管理架構下的子公司治理方案。
太平洋保險以「做一家負責任的保險公司」為使命,以「誠信天下,穩健一生,追求卓越」為企業核心價值觀,將企業社會責任全面融入公司的商業模式中,為客戶、股東、員工、行業、社會、環境等利益相關方創造共享價值,連續七年獲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傑出企業獎」。
2017 年是太平洋保險新一輪三年規劃的開局之年,公司將啟動實施「數字太保」戰略舉措,積極踐行「創新數字體驗,優化數字供給,共享數字生態」的使命,持續提升公司價值,更好地回報股東、客戶和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