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養花的人家中應該常備哪些殺蟲劑和殺菌葯分別怎麼使用
大家在養花的過程中,除了要學習各種養花知識,也要多去實踐,並不斷改善植物的養護環境。還要讓植物長得更好,養花最關鍵的其實就是陽光、水分和土壤,施肥都是其次的,如果植物養護不當,就容易感染病蟲害。
另外,如果你家裡有養月季花,那還需要准備一些阿維菌素,如果我不小心感染了薊馬,都可以用到阿維菌素和吡蟲啉交替噴灑,也能很好地將害蟲清除干凈,不過要選擇在傍晚或夜晚的時候進行噴灑,因為薊馬都是在夜晚的時候活動的。
薊馬的辨識度也是比較高的,在白天的時候它們都會隱藏在花苞里,或者是葉片底部,它們都是藏在嫩芽、嫩葉上的。
平常我們給植物花卉噴葯的時候,在葯店裡可以適當添加一些活性硅助劑,也就是有機硅。在噴葯的時候將有機硅添加到葯物里,就可以增加溶液的粘附性,噴灑在葉面葉背的時候,這些葯劑就可以粘附在葉子上,形成非常均勻的一層膜,產生的效果才會更好。
Ⅱ 191農資人噻蟲嗪,吡蟲啉防止小麥蚜蟲哪個好
吡蟲啉已經使用多年,很多地方有了抗性,相對來說噻蟲嗪防治小麥蚜蟲活性更高
Ⅲ 專利號查詢zl201210585304.x
遼寧省,營口市鮁魚圈區,潘靜電話號?
Ⅳ 很多人都提倡給香瓜整枝,整枝都有哪些好處呢
據了解,近年來甜瓜的種植面積逐漸增加,很多人會選擇掛藤種植。我也推薦這個方法,但是怎麼才能高產優質的種植甜瓜呢?我相信這是很多種植者都在思考的問題。這幾年經常去水果蔬菜種植區考察,也只是在這方面有了很多接觸和研究。所以今天我就通過這篇文章介紹一下甜瓜種植的經驗,主要針對雙蔓修剪相對於單蔓修剪的優勢,如何進行合理的雙蔓修剪管理,以及先進的花卉推廣技術,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好的技術和經驗,幫助大家增產提高質量。
談完甜瓜,的雙蔓修剪管理技術,可能有人會認為雙蔓修剪會讓甜瓜成熟的晚。再來說說甜瓜,幫助甜瓜開花結果早的促花技術。俗話說「要想把瓜抓好,就要有好花」,所以要從環境因素和人工調控兩個方面解決促花問題。
4.1環境調節主要指溫度和濕度的控制。白天適當提高溫度,晚上適當降低棚內溫度,可以提高幹物質的積累。白天溫度一般為25-27℃,夜間溫度最好不高於15℃,最好在13-15℃之間。通過拉大晝夜溫差,刺激甜瓜的花芽分化,有利於開花好。
4.2人為因素調節。第一,避免早期生長,減少大化肥尤其是氮肥的投入,可以有效縮短節間長度,避免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不平衡,有利於花芽分化。第二點是補充中微量元素。建議用螯合鈣和氨基酸調節甜瓜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促進開花早、座果早。種植10-12天後,每十天左右使用2-3次。
Ⅳ 氯丙嗪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1950年,法國的羅納·普朗克公司在研究抗組胺類葯物時合成了氯丙嗪
Ⅵ 地下蟲害惹人煩,需要怎麼處理蟲害呢
與村裡幾位大棚種植戶閑聊,期間,有一位種植棚室韭菜的種植戶抱怨,說他的棚室韭菜經常受到韭蛆的滋擾;這位種植戶表示,從播種韭菜開始,就使用了農葯拌種,但防治地下蟲害的效果很一般;其他幾位種植戶也紛紛附和,說他們各自的棚室土壤里經常會有蠐螬,地蛆,金針蟲,螻蛄等地下蟲害出沒,棚室里的辣椒,西紅柿,茄子,黃瓜等作物植株莖基經常會被這些地下蟲害咬斷。
概述
甲維鹽是一種高效廣譜安全經濟的新型生物農葯,它不僅對地面蟲害治理效果明顯,而且對地下蟲害也具有獨到的施治功效;如果甲維鹽和菊酯類,煙鹼類農葯混配或復配使用,可起到快速滅除,持續滅除,安全滅除地下蟲害的效果;但是甲維鹽是一種遇到強烈光線容易分解的生物制劑,所以建議在下午太陽落山之後施治;盡管甲維鹽是一種低毒低農殘的農葯,但低毒不代表無毒,如果施葯不當,它會對蜜蜂或魚蝦類產品產生一定影響;故需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使用甲維鹽。
Ⅶ 虱蟎脲和噻蟲胺能一起用嗎
本發明涉及農業殺蟲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含噻蟲胺和虱蟎脲的農葯組合物。
技術背景
噻蟲胺是新煙鹼類中的一種殺蟲劑,是一類高效安全、高選擇性的新型殺蟲劑,最近一位鄧迪大學環境變化和人類適應力中心的研究員Chris Connolly博士研究發現:噻蟲胺盡管與噻蟲嗪和吡蟲啉化學性質相似,但是並不會對蜜蜂產生不利的影響。其作用與煙鹼乙醯膽鹼受體類似,具有觸殺、胃毒和內吸活性。主要用於水稻、蔬菜、果樹及其他作物上防治蚜蟲、葉蟬、薊馬、飛虱等半翅目、鞘翅目、雙翅目和某些鱗翅目類害蟲的殺蟲劑,具有高效、廣譜、用量少、毒性低、葯效持效期長、對作物無葯害、使用安全、與常規農葯無交互抗性等優點,有卓越的內吸和滲透作用,是替代高毒有機磷農葯的又一品種。其結構新穎、特殊,性能與傳統煙鹼類殺蟲劑相比更為優異,有可能成為世界性的大型殺蟲劑品種。
虱蟎脲,ISO通用名稱Lufenuron,化學名稱RS-1-[2,5-二氯-4-(1,1,2,3,3,3-六氟丙氧基)苯基]-3-(2,6-二氟苯甲醯基)脲,白色結晶體。最新一代取代脲類殺蟲劑。葯劑通過作用於昆蟲幼蟲、阻止脫皮過程而殺死害蟲,尤其對果樹等食葉毛蟲有出色的防效,對薊馬、銹蟎、白粉虱有獨特的殺滅機理,適於防治對合成除蟲菊酯和有機磷農葯產生抗性害蟲。葯劑的持效期長,有利於減少打葯次數;對作物安全,玉米、蔬菜、柑橘、棉花、馬鈴薯、葡萄、大豆等作物均可使用,適合於綜合蟲害治理。
遲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屬雙翅目,眼蕈蚊科。主要危害韭菜、大蔥、洋蔥、小蔥、大蒜等百合科蔬菜,偶爾也危害萵苣、青菜、芹菜等,是蔥蒜類蔬菜的主要害蟲之一。蟲態有成蟲、卵、幼蟲、蛹,以幼蟲聚集在韭菜地下部的鱗莖和柔嫩的莖部為害。初孵幼蟲先為害韭菜葉鞘基部和鱗莖的上端。春、秋兩季主要為害韭菜的幼莖引起腐爛,使韭葉枯黃而死,夏季幼蟲向下活動蛀入鱗莖,重者鱗莖腐爛,整墩死亡。因此需要一種可有效防治和殺滅遲眼蕈蚊的殺蟲劑或農葯組合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解決上述中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具有增效作用、可有效防治遲眼蕈蚊的含噻蟲胺和虱蟎脲復配的農葯組合物。
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含噻蟲胺和虱蟎脲的農葯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有效成分為噻蟲胺和虱蟎脲,二者的質量比為:1:0.1-1:20。
所述組合物的有效成分噻蟲胺和虱蟎脲的質量比為1:0.5-1:5。
所述噻蟲胺和虱蟎脲在所述農葯組合物的質量分數為2-80%。
所述噻蟲胺在所述農葯組合物的質量分數為1-60%,所述虱蟎脲在所述農葯組合物的質量分數為1-60%。
所述的農葯組合物劑型包括懸浮劑、水乳劑、微乳劑、可濕性粉劑、可溶性粉劑、水分散粒劑、微膠囊劑、泡騰片劑。
所述的農葯組合物施葯方式為葉面噴霧、拌土、灌根、種子處理。
所述的農葯組合物在防治遲眼蕈蚊的應用。
本發明的農葯組合物具有如下技術效果:
1、可有效防治和殺滅遲眼蕈蚊,且基於噻蟲胺和虱蟎脲不同的作用機制,對遲眼蕈蚊的各蟲態,尤其是幼蟲階段,具有優異的防效;
2、還可廣泛用於花生、蔬菜、小麥和茶樹,用於防治蠐螬、蚜蟲、小菜蛾、薊馬、粉虱和小綠葉蟬,應用價值大;
3、與兩種單劑相比均明顯增效且持效期長,可減少用葯次數,並降低田間用量,有效減小環境污染和土壤內農葯殘留;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一、噻蟲胺和虱蟎脲混用對韭蛆幼蟲的聯合毒力測定
方法:用水稀釋成不同濃度的葯液將濾紙濕潤,鋪在9cm培養皿內,將韭菜(白色部分)剪成3cm小段,於不同濃度不同葯液總浸泡10s。取出6段放在培養皿內,然後將毛筆輕輕地轉移大小一致的三齢幼蟲。每處理50-60頭,3次重復,同時設清水對照。每12h檢查一次對照蟲子及各處理的活躍情況,48-60小時後記錄死蟲數,最後計算各葯劑EC50。
混配製劑的理論毒力指數A:∑(某葯的毒力指數*混劑中該葯的有效成分的百分率)
混配製劑的共毒系數CTC=實際毒力指數/理論毒力指數*100
CTC>120為增效作用,<80為拮抗作用,80-120為加和作用
表1噻蟲胺和虱蟎脲混用對韭蛆1齡幼蟲的聯合毒力測定
由數據可知,噻蟲胺對韭蛆1齢幼蟲的LC50為0.5217mg/L,虱蟎脲對韭蛆1齢幼蟲的LC50為5.1598mg/L,噻蟲胺與虱蟎脲1:0.1/1:0.5/1:2.5/1:5/1:12.5/1:20混用,其共毒系數>120,增效顯著。
表2噻蟲胺和虱蟎脲混用對韭蛆4齡幼蟲的聯合毒力測定
由數據可知,噻蟲胺對韭蛆4齢幼蟲的LC50為0.9999mg/L,虱蟎脲對韭蛆4齢幼蟲的LC50為5.2194mg/L,噻蟲胺與虱蟎脲1:0.1/1:0.5/1:2.5/1:5/1:12.5/1:20混用,其共毒系數>120,增效顯著。
綜合表1和表2,當噻蟲胺和虱蟎脲的混用的比例為1:0.5-1:5,對韭蛆幼蟲有顯著的殺滅效果,可有效避免韭菜莖部遭受腐爛。
實施二、配方實例:
本發明可以通過實例1、實例2、實例3、實例4、實例5、實例6、實例7、實例8進行具體說明,但不限於此。
實例1:45%噻蟲胺·4.5%虱蟎脲懸浮劑
各組分按百分比計為:45%噻蟲胺原葯、4.5%虱蟎脲原葯、3%潤濕劑MorwetEFW、6%分散劑MorwetD-425、4%防凍劑乙二醇、0.12%增稠劑黃原膠、0.3%助懸劑硅酸鎂鋁、0.25%穩定劑1,2-苯並異噻唑啉-3-酮、2%滲透劑拉開粉BX、去離子水補足100%。
操作步驟:先將潤濕劑、分散劑、助懸劑、滲透劑、消泡劑、穩定劑、防凍劑按照比例加入到去離子水中,藉助高剪切分散機攪拌均勻;所得的物質中加入噻蟲胺和虱蟎脲原葯,繼續攪拌均勻;所得的物質送入卧式砂磨機進行砂磨,使砂磨液的粒徑達到D90≤4.0μm,加入增稠劑,攪拌均勻即成。
實例2:20%噻蟲胺·10%虱蟎脲懸浮劑
各組分按百分比計為:20%噻蟲胺原葯、10%虱蟎脲原葯、1.8%分散劑羧酸鹽SP-2728、4%潤濕分散劑聚醚WELL-SCB、0.8%助懸劑硅酸鎂鋁、0.3%穩定劑山梨酸鈉、0.2%有機硅消泡劑、5%滲透劑有機硅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2%防凍劑
聚乙二醇、0.16%增稠劑黃原膠、pH調節劑適量使懸浮劑pH值為6~7、去離子水補足100%。
操作步驟:先將分散劑、潤濕分散劑、助懸劑、滲透劑、消泡劑、穩定劑、防凍劑按照比例加入到去離子水中,藉助高剪切分散機攪拌均勻;所得的物質中加入噻蟲胺和虱蟎脲原葯,繼續攪拌均勻;所得的物質送入卧式砂磨機進行砂磨,使砂磨液的粒徑達到D90≤4.0μm,加入增稠劑,調節PH值到6~7攪拌均勻即成。
實例3:10%噻蟲胺·10%虱蟎脲懸浮劑
各組分按百分比計為:10%噻蟲胺原葯、10%虱蟎脲原葯、3%潤濕分散劑YUS-SC3、2%分散劑YUS-TXC、3%防凍劑丙二醇、0.2%pH調節劑、0.3%有機硅氧烷消泡劑、0.3%防腐劑S-30、0.8%助懸劑硅酸鎂鋁、0.16%增稠劑黃原膠、去離子水補足100%,。
操作步驟:先將分散劑、潤濕分散劑、助懸劑、滲透劑、消泡劑、穩定劑、防凍劑按照比例加入到去離子水中,藉助高剪切分散機攪拌均勻;所得的物質中加入噻蟲胺和虱蟎脲原葯,繼續攪拌均勻;所得的物質送入卧式砂磨機進行砂磨,使砂磨液的粒徑達到D90≤4.0μm,加入增稠劑,調節PH值到6~7攪拌均勻即成。
實例4:10%噻蟲胺·20%虱蟎脲懸浮劑
各組分按百分比計為:10%噻蟲胺原葯、20%虱蟎脲原葯、4%分散劑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分散潤濕劑3%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滲透劑拉開粉BX、0.13%增稠劑黃原膠、0.32%消泡劑SAG622、3%防凍劑丙二醇、0.4%防腐劑苯甲酸鈉,餘量為去離子水。
實例5:5%噻蟲胺·20%虱蟎脲懸浮劑
各組分按百分比計為:5%噻蟲胺原葯、10%虱蟎脲原葯、3%潤濕分散劑YUS-FS3000、2%分散劑YUS-EP60P、4%防凍劑乙二醇、增稠劑黃原膠0.18%,0.2%pH調節劑、0.2%有機硅氧烷消泡劑、0.3%防腐劑苯甲酸鈉、0.6%助懸劑硅酸鎂鋁、去離子水補足100%,。
操作步驟:先將分散劑、潤濕分散劑、助懸劑、滲透劑、消泡劑、穩定劑、防凍劑按照比例加入到去離子水中,藉助高剪切分散機攪拌均勻;所得的物質中加入噻蟲胺和虱蟎脲原葯,繼續攪拌均勻;所得的物質送入卧式砂磨機進行砂磨,使砂磨液的粒徑達到D90≤4.0μm,加入增稠劑,調節PH值到6~7攪拌均勻即成。
實例6:10%噻蟲胺·10%虱蟎脲可濕性粉劑
噻蟲胺10%,虱蟎脲10%,十二烷基硫酸鈉1.5%,木質素磺酸鈉鹽2.5%,萘磺酸鈉鹽3%,白炭黑5%,高嶺土補足至100%,混合均勻氣流粉碎後即得10%噻蟲胺·10%虱蟎脲可濕性粉劑。
實例7:10%噻蟲胺·10%虱蟎脲水分散粒劑
噻蟲胺10%,虱蟎脲10%,十二烷基硫酸鈉2.5%,聚羧酸鈉鹽1.5%,萘磺酸鈉鹽4%,玉米澱粉15%,高嶺土補足至100%,混合均勻氣流粉碎後加水造粒烘乾後即得10%噻蟲胺·10%虱蟎脲水分散粒劑。
實例8:10%噻蟲胺·10%虱蟎脲泡騰片劑
噻蟲胺10%,虱蟎脲10%,十二烷基苯磺酸鈉2%,木質素磺酸鈣3.5%,萘磺酸鈉鹽2%,檸檬酸10%,碳酸鈣10%,硅藻土補足至100%,混合均勻氣流粉碎後加乙醇造粒烘乾後即得10%噻蟲胺·10%虱蟎脲泡騰片劑。
實施三、田間葯效評價
(一)選擇以上實例進行韭菜根蛆的田間葯效試驗,確定防治韭菜根蛆的效果,驗證復配後的增效效果。實驗地點:江西南昌向塘新村,實驗時間:2016年2月15-5月30日。具體實驗方法如下;
參照《農田試驗准則(二)-殺蟲劑防治韭菜韭蛆、根蛆》,每處理3次重復,每小區平行跳躍5點取樣,計算根部蟲量為基數,設清水對照。葯後3天、14天、45天調查殘余活蟲數。統計各處理的總蟲數和殘余活蟲數,計算各處理的蟲口減退率和校正防效。
蟲口減退率=(葯前基數-葯後活蟲數)/葯前基數*100
校正防效=(葯劑處理蟲口減退率-CK蟲口減退率)/(100-CK蟲口減退率)*100
田間試驗表明:各處理葯劑的蟲量大幅減少,而且復配實施例的效果明顯優於單劑效果,噻蟲胺與虱蟎脲復配具有增效作用。根據田間目測,作物生長正常未出現葯害。試驗過程中發現,實例三和實例四對根結線蟲也有很好的防效。
(二)選擇以上實例進行甘藍蚜蟲的田間試驗,確定防治蚜蟲的效果,驗證復配後的增效效果。具體實驗方法如下:
參照《農田試驗准則(一)-殺蟲劑防治馬鈴薯等作物蚜蟲》,每小區100㎡,3次重復,每小區調查至少10株植株的蚜蟲數(蚜蟲數>1000頭),設清水對照。葯前調查基數,葯後1天、3天和7天調查殘余活蟲數。統計各處理的總蟲數和殘余活蟲數,計算各處理的蟲口減退率和校正防效。
蟲口減退率=(葯前基數-葯後活蟲數)/葯前基數*100
校正防效=(葯劑處理蟲口減退率-CK蟲口減退率)/(100-CK蟲口減退率)*100
表3 20%噻蟲胺·虱蟎脲SC對甘藍蚜蟲防效試驗數據
田間實驗表明:從表3試驗數據證明,噻蟲胺與虱蟎脲復配對甘藍蚜蟲的防效明顯優於對照單劑,噻蟲胺與虱蟎脲復配具有增效作用。根據田間目測,作物生長正常未出現葯害。試驗過程中發現,實例三和實例四對薊馬和粉虱也有很好的防效。
Ⅷ 小龍人噻蟲嗪是肥料嗎
小龍人噻蟲嗪是肥料
Ⅸ 阿克泰噻蟲嗪吃多少能把人毒死
阿克泰噻蟲嗪對大鼠的急性經口LD50是1563mg/kg,就是每一公斤體重要攝入1.5g阿克泰。如果按照人的體重60kg,要攝入60*1.5=90g的阿克泰才達到致死中量。
LD50是能殺死一半試驗總體的有害物質、有毒物質或游離輻射的劑量。所以即使攝入90g,也不一定會死人。
Ⅹ 冬瓜上的白粉虱真煩人,求各位大神幫忙。
白粉虱危害,可以用烯啶蟲胺,呋蟲胺,聯苯菊酯,噻蟲嗪或吡蟲啉+啶蟲脒,噻蟲嗪+吡蟲啉,聯苯菊酯+蟲蟎腈,聯苯菊酯+噻嗪酮防治,有條件用懸掛黃板誘殺成蟲,也可以夜晚封閉大棚用異丙威煙霧劑熏棚治療,綜合措施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