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麵粉中添加乳化劑製作面條的方法
紅麥穗帶餡面條機榮獲榮譽
一、帶餡面條機已獲得國家多項專利。
專利號:ZL 97 203240.1 專利權人王彬
專利號:ZL 97 3 28078.6 專利權人王彬
專利號::ZL 97.2 31260.9 專利權人王彬
1、帶餡面條機已申請注冊商標—紅麥穗商標注冊號第1247531號,核定使用商品類別第7類。
2、帶餡面條機自97年在河北晉州市力神科技發展公司研製成功後,經過10餘年的更新換代,設備工藝結構及質量已趨於完善,並已與多家機械製造廠合作,以OEM(委託加工)的方式製造,完全達到了產量和質量的要求。
3、帶餡面條機已經於2003年制定 了企業標准。Q/TLSO1-2003標准,備案編號B130183X9987-2003。
4、帶餡面條機依據Q/TLS01-2003企業標准,經質檢部門檢測,完全合格並頒發產品質量合格證。
5、帶餡面條機經衛生防疫部門檢測,設備材料符合國家食品衛生標准,並頒發了設備衛生合格證。
6、帶餡面條機生產的系列產品經質檢及衛生防疫部門檢測合格,並頒發了產品質量合格證和衛生合格證。
二、帶餡面條機獲得的榮譽:
1997年5月被河北省消費者協會授予「河北省消費者信得過產品」
1997年10月榮獲「石家莊市第二屆消費者信得過產品」
河北省第十屆技術交易會暨第七屆發明展覽會金獎
97年河北發明博覽會金獎
97中國專利技術及新產品博覽會金獎
97年8月被石家莊市人民政府評為石家莊市優秀發明項目
三、晉州市力神科技發展公司榮譽
1997年5月被石家莊市科委命名為青年星火示範基地
1997年3月被石家莊市科委授予石家莊市技術市場先進基地
1998年6月被晉州市委市政府授予科技進步先進企業
1997年5月被共青團晉州市委命名為青年文明號
0311-86081805
㈡ 石膏板發泡劑是誰發明的
石膏板發泡劑由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和穩泡劑配製而成,用水稀釋數倍後用發泡劑打成回豐富細密的泡沫答,和石膏漿混勻後製成石膏板。
成 分
十二烷基硫酸鈉(K12)
原 料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和穩泡劑
簡介
由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和穩泡劑配製而成,用水稀釋數倍後用發泡劑打成豐富細密的泡沫,和石膏漿混勻後製成石膏板。
十二烷基硫酸鈉(K1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AES)、α-烯基磺酸鈉等陰離子表面活性劑中的任何一種配製成溶液後均可作為紙面石膏板發泡劑。此種發泡劑發泡倍數高,成本低廉。但是泡沫穩定性較差,通常復配穩泡劑使用。目前石膏板發泡劑主要成份仍舊是十二烷基硫酸鈉(K12),分為固體產品(93以上含量)和液體產品(30%水溶液)。
應用
石膏板發泡劑用於紙面石膏板生產過程中的石膏發泡。當發泡劑與石膏水化時生成分子間作用力--氫鏈,產生空間位阻,造成石膏晶格結構缺限,激發石膏活性,加速網路狀石膏骨架的形成,從而達到增強石膏板強度,降低石膏板容量,大大節約原材料,充分改善石膏板物理性能之目的。
㈢ 化妝品中有乳化劑好不好,對皮膚身體有害嗎
化妝品中的乳液,霜百分之90都是乳化劑
㈣ 給幾個科學家做實驗的例子
愛迪生是世界聞名的發明家.他是美國人, 小時候因為家裡窮, 只上了3 個月學, 十一二歲就開始賣報.他熱愛科學, 常常把錢節省下來, 買科學書報和化學葯品.他做實驗的器具, 是從垃圾堆里揀來的一些瓶瓶罐罐.
愛迪生12 歲的時候, 在火車上賣報.火車上有一節給乘客吸煙的專用車廂, 車長同意他在那裡佔用一個角落.他把化學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裡, 賣完了報, 就做各種有趣的實驗.
有一次, 火車開動的時候猛地一震, 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氣馬上燃燒起來.許多人趕來, 和愛迪生一起把火撲滅了.車長氣極了, 把愛迪生做實驗的東西全扔了出去, 還狠狠打了他一個耳光, 把他的一隻耳朵打聾了.
愛迪生鑽研科學的決心沒有動搖.他省吃儉用, 重新做起化學實驗來.
有一次, 硫酸燒毀了他的衣服; 還有一次, 硝酸差一點兒弄瞎了他的眼晴.
他沒有被危險嚇倒, 還是頑強地做實驗.
愛迪生試制電燈, 為了找到一種價錢便宜、使用時間長的燈絲, 不知做了多少次實驗.他常常在實驗室里一連工作幾十個小時, 實在太累了, 就躺在實驗台上睡一會兒.他這樣不懈地努力, 終於找到了合適的燈絲, 發明了電燈.後來, 愛迪生又發明了電影、留聲機......他一生中發明的東西有1000多種.
愛迪生將他畢生的精力都用在造福全人類的偉大事業上; 而在衣著方面, 從不過多考慮.
當他還是沒出名的窮小夥子時, 有一天, 他在紐約大街上遇到一位朋友.
」瞧你身上這件大衣已經破成這個樣子, 應該給自己買一件新大衣啦! 」朋友說.
」用得著嗎?在紐約沒有人認識我.」愛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
幾年過去了, 愛迪生成了大發明家.有一次, 他又在紐約大街上又遇到了那位朋友.
」哎呀呀, 愛迪生先生! 」那位朋友驚叫起來, 」這回呀, 你無論如何也要換一件新大衣了! 」
」用得著嗎?」愛迪生還是毫不在乎地回答, 」在這里, 人們都已經認識我了.」
編輯於 2013-04-30
㈤ 乳液裡面乳化劑偏多會怎樣長期使用會對皮膚有傷害嗎
乳液裡面的乳化劑偏多是因為這樣能使乳液有很好的流平和潤濕效果。
能保有的水分較多,使皮膚更滋潤。
但是記住:化妝品就是化學品,總是有副作用的。
皮膚可能針對不同化學品有不同的過敏或者是體細胞適應力,長久使用就是破壞了體細胞
㈥ 人體潤滑劑的配方及製作方法
主要成分為水、甘油;可能包含丙烯乙二醇、三氯蔗糖、羥乙基纖維素、玻璃酸鈉、乙基纖維素、卡波母、植物香精、食用色素、乳化劑、滋養成分、特殊葯劑等等組份。
㈦ 乳化劑怎樣添加在蛋撻皮的生產方法
蛋撻(Egg Tart)做法是把餅皮放進小圓盆狀的餅模中,倒入由砂糖及雞蛋混合而成之蛋漿,然後放入烤爐;烤出的蛋撻外層為鬆脆之撻皮,內層則為香甜的黃色凝固蛋漿。
發展歷程
Laura Mason在《Traditional Foods of Britain》提出,早在中世紀,英國人已利用奶品、糖、蛋及不同香料,製作類似蛋撻的食品。有指蛋撻亦是中國17世紀的滿漢全席中第六宴席的其中一道菜式。
縱然蛋撻深受香港人歡迎,但在香港歷史尚很短。據業余香港歷史學者吳昊考證,1920年代的廣州,各大百貨公司競爭激烈,為了吸引顧客,百貨公司的廚師每周都會設計一款「星期美點」作招徠,蛋撻正是這時候在廣州出現。
香港引入蛋撻的時代,未有準確年份,有人說自1940年代起,香港餅店已出現蛋撻,1950年代至1980年代打入多數茶餐廳。初時茶餐廳的蛋撻都比較大,一個蛋撻便可以成為一個下午茶餐。而味道香甜醇厚,松軟可口。1990年代起,兼營包餅之茶餐廳逐漸減少,故現只在舊式茶餐廳有自家烤制的蛋撻,其他茶餐廳則從麵包工場訂購蛋撻饗客。另一方面,香港不少酒樓的點心中也包括蛋撻仔(小型蛋撻)。還出現了適合減肥的蛋撻,蛋漿是用蛋白做的。
種類
蛋撻主要分為三類:牛油類、酥皮類、葡式類
牛油類
牛油蛋撻撻皮比較光滑和完整,好像一塊盆狀的餅干,有一陣牛油香味,類似西點常用之餡批底皮(Pie Crust),口感像曲奇一樣,所以又有曲奇皮之稱。
酥皮類
酥皮蛋撻撻皮的為一層層薄酥皮,近似西點的牛油酥皮(Puff Pastry);但因使用豬油(Lard),口感較牛油酥皮粗糙。另因撻皮較厚,故酥皮蛋撻的餡料量較牛油蛋撻為少。
除以砂糖及雞蛋為蛋漿的主流蛋撻外,亦有在蛋漿內混入其他材料的變種蛋撻,如鮮奶撻、薑汁蛋撻、蛋白蛋撻、巧克力蛋撻及燕窩蛋撻等等。
葡式類
葡萄牙式奶油撻,又稱葡式蛋塔,港澳地區稱葡撻,是一種小型的奶油酥皮餡餅,其焦黑表面(是糖過度受熱後的焦糖)是其特徵。相傳最晚在18世紀葡萄牙里斯本熱洛尼莫修道院的修女發明的。1837年開始在世俗餅店有售,當時因為店子位處里斯本的貝林區而稱為貝林撻。
㈧ 請問AKD高分子乳化劑配方
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陽離子高分子基液體AKD施膠劑,是以原澱粉為基料通過陽離子改性後接枝親水性陽離子單體和親油性單體苯乙烯、丙烯酸酯進行制備。該乳化劑是根據液體AKD分子結構進行設計的,對空間網狀結構的液體AKD具有良好的乳化能力,電荷密度高,低溫下經過剪切分散即能製得高穩定性高施膠性能的施膠劑。本發明製得的施膠劑既可以用於中性施膠也可以用於表面施膠;熟化速度快;能減輕紙張易打滑的問題;施膠效率高,降低了生產成本。
權利要求
1. 一種陽離子高分子基液體AKD施膠劑,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陽離子高分子基液體AKD施膠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原澱粉和低溫α-澱粉酶分散在水中,升溫到40-50℃水解反應0.5-1h,再升溫至55-58℃,加入膨化抑制劑和氫氧化鈉溶液,滴加醚化劑保溫反應後,用醋酸調pH至3-5;
2)將步驟1)中的反應液升溫至80-85℃,0.5-1h內
㈨ 請問礦物油烘缸剝離劑乳化劑配方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有機硅改性聚酯樹脂烘缸剝離劑,該烘缸剝離劑包括以下組分:有機硅樹脂、氨基樹脂、飽和聚酯樹脂、填料、溶劑、催化劑、固化劑、其他助劑;採用有機硅樹脂對飽和聚酯樹脂進行了共聚改性,以此共聚物為成膜樹脂,再添加固化劑、填料和其他助劑,制備出具有抗酸、抗鹼、耐硬水的烘缸剝離劑。
權利要求
1. 一種有機硅改性聚酯樹脂烘缸剝離劑,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質量佔比組分:
其中,有機硅改性聚酯樹脂是由質量百分比為40-60%的有機硅樹脂、3-5%的氨基樹脂和35-55%的飽和聚酯樹脂通過共聚制備而得。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硅改性聚酯樹脂烘缸剝離劑,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質量佔比組分: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硅改性聚酯樹脂烘缸剝離劑,其特徵在於,所述填料由質量佔比50-53%鈦白粉
㈩ 查詢發明專利號:ZL200710302091.4此號是否屬實,專利產品是什麼
200710302091.4
油溶蜂膠軟膠囊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油溶蜂膠軟膠囊及其制備方法,它是先將提純蜂膠粉碎、過篩,然後將蜂膠粉、食用油及助懸劑在溫度為5~45℃通過超微粉碎機進行濕法超微粉碎,在粉碎的同時達到分散乳化的目的,再把料液進行抽真空處理,最後壓丸、定型、洗丸、乾燥得到最終產品。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不使用任何化學助溶劑、乳化劑、表面活性劑等,提高了蜂膠軟膠囊的食用安全性,改善了蜂膠軟膠囊的品質;在低溫下進行超微粉碎,避免了蜂膠中揮發油組分的揮發,提高了蜂膠在人體的生物利用度。
2009年11月4日授權